贺新郎创作
1、贺新郎 张元干 写作背景
1、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绍兴八年为胡铨因谏议和而被贬至福州,由遭秦桧迫害,移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张元干作此词为胡铨壮行,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词极慷慨愤激,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
2、出处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元干
原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3、译赏
我(这里的“我”均指作者)辈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方面,故都汴京(今开封)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禾黍充斥,一片荒凉,真是令人惆怅呵!为什么黄河之源昆仑山的天柱和黄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溃了(喻北宋王朝的沦亡),黄河流域各地(即九地)泛滥成灾(喻金兵的猖狂进攻,中原人民遭受铁蹄的蹂躏。)?如今,中原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人口密聚的万落千村都变成了狐兔盘踞横行之地。杜甫句云:“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暗示因国事牵涉朝廷腐败,而有难言之隐。)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情(暗示有北宋议和灭亡之悲、人民苦难之悲、南宋苟安江左之悲、迫害忠良之悲等),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难诉)?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城郊江滨)。送君远去!
别后,我仍然会伫立江边眺望,不忍离去。见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这几句描写秋天傍晚入夜景象,美景依旧而物是人非,充满对挚友依依惜别与深切怀念之情。)万里江山(由福州到新州旅途遥远),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处?(想君前途莫测,安危难卜,对朋友命运满怀忧虑。)回忆过去与君对床夜语,畅谈心事,情投意合,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俗话说雁断衡阳,君去的地方连大雁也飞不到,写成了书信又有谁可以托付?我辈都是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之人,我们告别时,看的是整个天下(目尽青天),关注的是古今大事,岂肯像小儿女那样只对彼此的恩恩怨怨关心?让我们举起酒杯来,听我唱一支《金缕曲》,送君上路!
2、贺新郎·读史的创作背景
毛泽东十分喜爱阅读史书。他曾通读《二十四史》,在逝世的前一年,他还曾两次阅读《晋书》。他不仅喜欢读正史,还喜欢读诸如“演义、笔记小说”等野史。他提倡读史的目的不是遵循守旧,不是颂古非今,而是从史中汲取教训,指导今天的斗争和建设。毛泽东的这首《贺新郎》就是他在这方面的实践。1963年,中国已基本上克服了经济上连续三年的困难,国家建设也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战胜暂时的困难后,显现出勃勃生机。此诗写于1964年春,首次公开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
3、贺新郎·端午的创作背景
咸淳三年时值端午节,作者看到路上行人精心打扮,一片喜悦氛围,殊不知国家危如累卵,又想到自己年近八十,却“前后四立朝”,仕途坎坷,屡遭挫折,胸中有许多牢骚不平之气,便借屈原事一吐为快,创作此词。
4、辛弃疾贺新郎 老大那堪说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后来,陈亮因朱熹失约未来紫溪(地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匆匆别去。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老大哪堪说”就是老大无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似而今”就是像如今,只有好友相聚可堪一提。“元龙臭味”比陈亮。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陈亮“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义气颇像陈登,所以说他有陈元龙的情趣。“孟公瓜葛”比自己。西汉陈遵,字孟公,非常好客,每逢客满酒醉之时,把门关紧,“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辛弃疾与陈亮在上饶盘桓十日,意犹未尽,分别之后,竟冒雪尾追,再求一叙。自称有孟公之干系,实当之无愧。
“我病”以下六句叙相聚的欢畅。“硬语盘空”是化用韩愈“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的诗句,指铿锵有力、干预国事的言论。此种言论令投降派掩耳,只有雪后的凄清月色,从西窗透进来,似是略表同情。“重进酒,换鸣瑟”境遇的孤独凄凉,压不住志士们激昂慷慨的情绪,夜虽已深,激情不减,他们重新添酒调弦,又继续饮宴了。
“事无两样人心别”收复沦丧的国土,自古以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从1127年“靖康之变”金人侵占了中原地区,到写这首词时,已经过去六十多年。无怪辛弃疾愤怒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先生们,你们究竟要让神州大地,在敌人的铁蹄之下蹂躏多少时日啊?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是对南宋王朝埋没人才,压制爱国志士的生动写照。“汗血”是大宛产的名马,因流汗如血而得名。宝马良驹应该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正如辛弃疾和陈亮等有才智之士,应该在抵抗金兵、收复国土中发挥作用。实际情况却令人痛心。这和《战国策》中那个让千里马去拉盐车,以至膝折尾溃、漉汁洒地的故事有什么两样?这样一个昏暗的王朝,纵然摆出一副像燕昭王花五百金买骏骨的爱才姿态,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正目断,关河路绝”表面写的是大雪弥漫的景,实际写的是山河被决裂,坦途变蜀道的政治情势。描述间,表露出词人极其沉痛的心情。“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是对陈亮词“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的回答。把陈亮比作半夜闻鸡起舞,后来击楫中流,渡江北伐的祖逖,可见器重与期望之情。“最怜”就是最爱。表明了这样一个矢志奋发、心坚如铁的壮士,正是辛弃疾心中的英雄楷模。
陈亮词中有“龙共虎,应声裂”的句子,是以点铁成金的炼丹术为喻,要立志经过磨练成为治国安邦的英才。辛弃疾以“看试手,补天裂”相应答,既是鼓励陈亮,也是鞭策自己,是要像女娲补天一样去整顿山河,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到这里,词人感情震起,斗志昂扬,词便戛然而止了。
5、贺新郎·读史的作品鉴赏
此词风格豪放、气象雄浑,更复庄而不板、谐而不谑,其历史跨度,纵贯古今,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予以概括描绘并深刻评弹,写得博大宏阔,却又似在诙谐谈笑间,隐寓着智者的卓识、仁者的义愤、勇者的信念。
上阕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表面写轻松,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到底有几人风流人物?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诗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6、贺新郎·别友的创作背景
本词又名《贺新郎·赠杨开慧》。
1923年4月,毛泽东从长沙调到上海党中央工作。6月到广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错误的观点,使大会解决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及中央局秘书。9月,他从广州回长沙展开反对湖南地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推动工农群众的运动。1923年11月,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就在毛岸青诞生后,12月,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将于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杨开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泽东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们自然会有一种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但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还是毅然分别。于是,他写了这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