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新郎官
1、“新郎官”最初是指?
新郎官最早出现在唐代,表示考试登第的才子。
一般来说,新郎一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也指新婚的男子。
相关传说:
民间对新婚男士的称呼, 新婚的男子与新娘相对应。关于新郎有以下传说:很久以前,在和平有个新家村。村里有一位年轻的后生,他饱读诗书,聪明过人,性格开朗,人缘极好,名叫“新朗”。他勤于耕种,不求功名,如今已年过二十,尚未成家,一心想找位志趣相投的女子为伴。
登门提亲的人很多,都不在他的眼里,全都被他谢绝。
距新家村不远处有条小河叫“星溪”,溪畔村里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叫“星娘”。星娘芳龄二八,聪明贤惠。新朗对星娘的聪慧早有所闻,心里虽生爱慕之情,苦于无法接近。在众人鼓励下,他大胆地请媒人前往提亲。
媒人受新家之托,来到星娘家说明来意。星娘对新朗的聪明才智,早就了解得一清二楚。本想一口答应,但为了考考他的真才实学,便对媒人说:“要我答应这门亲事并不难,只是有个条件。“条件?”媒人说,“姑娘请讲吧,我一定转告。”
姑娘笑了笑说:“这条件并不高,只要准备一间新房就行。”媒人一听这么简单的事好办。星娘又说:“这个新房与众不同,请婆婆仔细听好——不用门来不用窗,无柱无瓦无上梁,上上下下不见土,四面八方石头墙。”媒婆听了觉得奇怪,“哪有这样的房子?”
姑娘说:“你回去对新朗说,如能照此办到,三天后我与他成亲。若办不到,叫他死了这条心吧!”
媒人心想,这算什么条件,分明是不愿意,才故意出难题。她晦气地回去将条件对新朗一说,劝他另选人家好了。不料新朗听后却哈哈大笑,说:“这新房容易办到,两天之后请你来看新房子。”
到了第二天,媒人来到新朗家。新朗带她到屋后那座向阳的山坡上,指着一个大山洞,“那就是我准备的新房。”说罢,领着媒人走进山洞一看,一张石床摆中央,罗帐锦被铺满床,无柱无梁,无门无窗,四周皆石墙。媒人见了赞不绝口,说:“好房!正符合星娘要的‘别有洞天’的新洞房。”这时媒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星娘在考新朗呀!
次日,新朗和星娘在此“洞房”拜了天地成了亲,夫妻恩爱,白头到老,传为佳话。
从此,人们把结婚的新房称“洞房”。“洞房”一词的来历传说源出于此。
朗与郎、星与新皆系谐音,故此民间称新结婚的男女为“新郎”、“新娘”。沿袭至今没有改变。
2、汉朝婚嫁习俗
婚嫁之日,夫家接受宾客祝贺,摆置酒筵招待宾客。宾客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西汉杨晖在酒宴上“拂衣而喜,顿足起舞”。
周代以前,结婚仪式并不热闹。《礼记·郊特牲》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显然,上古把婚礼视为幽阴之礼,不奏音乐,人们也不祝贺。直到汉初,有些地方官吏囿于周礼,也禁止人们在婚礼时相贺。然而,结婚始终是“大吉也,非常吉也”(《公羊传》文公三年)的喜事,在秦汉这样热衷享乐的时代,婚礼不贺的状况不可能持续下去。到汉宣帝五凤二年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对婚礼不贺的否定,从此婚姻相贺便逐渐传袭下来。
闹新房的习俗是婚礼始举乐的最突出的表现,此俗正始于汉代。“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可以不讲传统礼仪,男女可以随便嬉戏。甚至有酒醉出格的举动。据记载,汉代汝南有个叫杜士的人娶妻,大家前来祝贺,喝了许多酒。他的一个叫张妙的朋友在闹新房时开玩笑,把杜士捆起来捶20下,又把杜的手足高悬于梁,杜竟一命呜呼了。
闹洞房之前,还有一举乐的现象——撒帐,此俗亦起于汉代。据《戊辰杂抄》: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饮合卺酒,预戒官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多得多子也。
撒帐礼
撒帐是中国传统婚礼上的一项礼仪,它最初的意义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妇。撒帐以兆得子的习俗始于西汉,现在一些地方仍保持着这种撒帐习俗,撒的东西不仅有枣子、荔枝、栗子、桂圆和花生,也有用五谷和红纸屑的。这种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新人未来生活的良好祝愿,同时也不免有避邪煞的观念。从而,撒这一习俗实际上成了新人的护身符。
送贽礼
新郎拜别父母后,来到新娘家。他手上还捧着一尊铜雁,这是贽礼,要送给新娘父母的。贽礼是指拜见时赠送的礼物,而女婿以雁为贽礼,是表示今后对新娘要诚信和尊重。
醮子礼
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礼。父亲赐酒,新郎接受赐酒一饮而尽。父亲还得向儿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才算结束醮子礼。
3、古代的新郎官指的是什么?
新郎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表示考试登第的才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因为中了进士就有了当高官的希望。
现在新郎一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
有两种用法,还有一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也指新婚的男子。
(3)汉朝新郎官扩展资料:
来源:
到了唐代时,六品以下的官职全都叫郎,是郎官的略称。那些身居郎位的大人,百姓们都称他们为“郎官”,“郎君”。科举制确立以后,考中了进士的人就有资格做官了,比如当个秘书郎,校书郎。又是郎官,又是新考上的,那自然就叫“新郎官”啦。这也是“新郎官”最初的意思。
古人对男子一般也是尊称为郎。比如说,“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大都督,大家都喊他周郎。古代妇女对情人和丈夫也称郎,李白的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而娶妻结婚,洞房花烛,这样的人生大事,一切从新,这时候的男方自然就叫“新郎”了。
另外,古人常说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就意味着是“新郎官”了,而洞房花烛与金榜题名是同等地位,又叫“小登科”,那新婚洞房当然也是新郎官了。
4、古人为何把结婚当天的男子称为“新郎官”?
“新郎官”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明朝的婚礼制度,之所以叫“新郎官”是因为在古代,再普通平凡的男子在结婚当天也可以穿上九品官员的官服,所以叫做“新郎官”。
在中国汉族传统婚礼中,婚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习俗也是千姿百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传统婚礼制度,分别是周制婚礼、唐制婚礼、明制婚礼,“新郎官”一次就来自于明制婚礼中。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叫“摄盛”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用了超过自己身份的东西。“摄盛”这个词主要用在婚礼中,意思就是结婚的人在结婚当天可以用超过自己身份的衣服饰物等,所以在明朝的婚礼制度中,即使是非常平凡的男子,结婚当天也可以穿上九品官员的衣服,所以才叫做“新郎官”。
明朝的婚礼除了流传下来一个“新郎官”的说法以外,还有很多婚礼上的习俗。在明朝婚礼制度中,主要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这跟我们了解的不太一样,不是说整个古代都是实行一夫多妻制,在明朝,妾是不能算作合法妻子的。明朝的制度中规定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就可以结婚,两人从立婚书到成婚的整个过程中,还必须要有媒人进行双方的沟通。除此以外就是“六礼”,整个过程完了两人才算有了夫妻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婚礼在古代是非常受到重视的,无论是繁琐的婚礼过程,还是对婚礼进行的一系列的制度约束,都可以看出结婚是人们一生中很重要的事。而一些古代婚礼上的习俗,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后,仍然流传到了现在,这些不仅体现了婚礼上的美好,还体现了中华的历史文化。
5、“新郎”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新郎”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唐朝“新郎”是指:
考试登科第的学子!!!
“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因为中了进士就有了当高官的希望!!
6、“新郎官”为什么最早是指新科进士?
“郎”在古代是指年轻的男子。从汉朝开始,“郎”还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到唐代,六品以下官员统统称为郎,身居“郎”职的人称“郎君”或“郎官”。
实行科举考试后,男子中了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新录取的进士还往往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把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7、“新郎官”最早用来指什么?
“新郎官”最早出现在唐代,表示考试登第的才子,新郎官是指新的官吏,官员的意思。
有两种用法,还有一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也指新婚的男子。
亦可写为“新郎倌”,读音为xīn láng guān,汉语词语,见“ 新郎官 ”。方言。新郎。
郁达夫 《迟桂花》:“因为他要做新郎官了,所以在高兴。”
茅盾 《疯子》:“他本来生得白晳,这么一打扮,看去也就很像个新郎官。”
越剧《五姑娘》:“侬倒想得周到,自家做好嫁衣不算,连新郎倌的衣裳也预备好哉。”
(7)汉朝新郎官扩展资料:
一、郎字解析: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 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
二、郎君解析:
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
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
8、“新郎官”最早用来指什么人
新郎官最早出现在唐代,表示考试登第的才子。
古时来历:
唐时的顾非熊《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诗:“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明时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 宋 世词有《贺新郎》,或当起於此时。”
现今:一般来说,新郎一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也指新婚的男子。
9、汉朝时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汉朝婚礼遵循周礼,婚服为玄色礼服(黑中扬红的颜色),周礼中没有盖头,盖头是唐以后才开始流行的。
汉代的所谓交杯酒是用合卺杯,即“两杯对峙,中通一道,使酒相过”。新妇婚礼次日拜见舅姑,三月后见于家庙。
最初的婚礼叫做“昏礼”,即黄昏时节的礼仪,重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没有后世的喧嚣与嘈杂。但在汉代时,已有宴客出现,婚日夫家受宾客之贺,飨以酒肉,礼乐满堂。汉代的宴乐则包括钟磬笙鼓琴瑟等多种乐器。
具体的推荐你看一下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