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用帐篷
1、唐朝时结婚有什么习俗?一定要正统
古时婚礼又被称为“六礼”,所谓“六礼”指的是说媒成功后的六个程序:纳采(双方碰头)、问名(询问女孩的名字用以卜算)、纳吉(将卜算结果告知对方)、纳征(送聘礼)、请期(定日子)、亲迎(迎娶新娘子)。
在唐朝,以上规矩基本上被传承下来。唐朝婚姻习俗多继承于北朝。在北朝,迎亲时,夫家在新郎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新娘家门口,齐声高喊:“新妇子!”这时候,新娘子家往往是紧闭大门,那意思是要给新郎点颜色看,这媳妇可不是好娶的,于是夫家几十甚至上百口子就围成一圈在大门外叫唤,直到把门催开,迎接新娘上车。在唐朝,这被称为“催妆”。唐朝迎亲往往是在黄昏,中唐以后才有人把时间改在清晨。在接完新娘后,事情还没算完,女方往往集中一大批人,挡在道上,不让新郎的车子过去,想过去也行,留下买路财,谓之“障车”。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唐朝时新增加的婚俗:
近代婚礼,当迎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妇上车,婿骑而环车三匝。女嫁之明日,其家作黍臛。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妇入门,舅姑以下悉从便门出,更从门入,言当躝新妇迹。又妇入门,先拜猪枳及灶。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纽。又娶妇之家,弄新妇,腊月娶妇,不见姑。
即结婚前男方必须以粟米三升填石臼,以一张席子盖住井口,以枲麻三斤塞上窗户,以箭三支放在新房门口。接到新娘子后,新娘子上车时,得挡上膝盖,搭上盖头,新娘子上车后,新郎需要骑马围着车绕三圈。新娘子初入婆家,先拜灶台,以示将来成为操持家务的好手。男方的父母等亲属则从便门出,然后再从正门入,为的是踩新娘子的脚印,以沾喜运。
唐朝时的结婚仪式很有趣,包含了浓重的民俗文化:唐人风俗多春夏迎娶新人,腊月婚嫁则有规矩即新娘不能见姑即婆婆(唐时称公婆为舅姑)。结婚当天,新人不能住进房子,必须住在屋外用青布幔搭建的帐篷,谓之“青庐”。新人在这里面完成交拜仪式并过新婚第一夜。在“青庐”内夫妇对拜,各剪发一缕置于锦囊,象征结发夫妻。新婚后,女婿回门,拜见岳父岳母时,女方家眷亲朋皆至,此时有个好玩的游戏,那就是姑娘们用木杖、竹杖打女婿为乐,直到女婿被揍得晕头转向才罢休,这可被理解成是女方的示威:我们家闺女可嫁过去了,你看着办吧!此外,唐朝婚礼还有个新段子,就是“铺母卺童”,即在结婚前的一天,女方派一名资深的妇女到男方家“铺房”,展示女方陪送的嫁妆。这并非没有必要。唐朝沿袭魏晋余风,讲求门第高贵。唐人薛元超曾说:“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在这里提到了“五姓女”,也就是五个有着久远光荣史的豪门大族:太原王氏,博陵、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赵郡李氏。以上五姓自恃门第高贵,连皇族(他们质疑李姓皇族非陇西、赵郡的李氏)也不放在眼里,不肯主动与之为婚。唐朝的士人,以能娶这五姓女为荣耀。如果你不是五姓女,那么结婚时就要注意了,为了嫁过去后过得舒服些,不受老公家的人的气,就只能在“铺房”时显示一下娘家的实力了。
不知道楼主是否满意
2、帐篷婚礼预算要多少钱,要考虑什么
关于婚庆帐篷出租一般多少钱,这个价格并没有固定。主要看你婚礼人数、帐篷的质量、款式、规格、地区不同等,这些都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般价格都在1000-2600元左右,具体与你租借的价格为准。
租赁婚庆帐篷要注意什么
1、要考虑参加婚礼人数
要先预算好参加婚礼的人数,因为婚庆帐篷的规格有很多种类,确定好之后,根据参加婚礼的人数来决定帐篷的大小,这样可以省一些费用。如果租大了显得很浪费,小了影响参加婚宴客人心情。所以必须要考虑清楚参加婚礼的宾客人数、要摆多少桌宴席,告诉帐篷租赁公司,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为你选择最合适的婚庆帐篷规格。
2、要考虑对婚礼的要求
可以用在婚礼上的婚庆帐篷的种类很多,具体要看你对婚礼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婚庆帐篷。如果举办一场大型户外婚礼,参与人数多的话,可以选择人字顶帐篷,因为人字顶帐篷内部空间宽敞,可以为婚礼提供更大的空间。如果对婚庆帐篷需求多样,可以选择组合型的帐篷,根据自身需求组合多种功能区。如果想让婚礼独特,可以选择最新的球形帐篷。
3、要考虑婚庆帐篷配套
要考虑清楚需要那些相应配套,比如:婚礼在草地举行,最好是配上地毯和地板,方便女宾客走路。如果婚礼在夏天举行,可以选择配有空调、通风设施的。如果举办浪漫的高端婚礼,可以选择全透明的篷布或透明玻璃墙等。选择合适的配套,才可以打造完美的户外婚礼。
3、唐朝婚礼,看看唐朝是怎么样结婚的,真是长见识了
唐代的《酉阳杂俎》有多个章节记录了唐代的婚礼内容,今天就让您体验一把唐代的婚礼感觉。
结婚前的五礼基本上和先秦汉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民间说法有些不同罢了。
婚礼的彩礼也有周礼规定的鹿皮,丝帛变成了以下几种: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九事。每种都有特别的寓意。
合欢表示夫妻相爱永久,嘉禾表示福气共享,阿胶干漆表示如胶似漆,九子蒲朱苇表示能屈能伸,双石表示义在两固,棉絮表示情义绵长,长命缕表示相守久远。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到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望,同时也印证了民间风俗对婚礼的影响,因为如此多的附会性解释不大会出自礼仪制度本身。
结婚的当天,天还没有大亮,您就开始准备出发迎接新娘了。怎么回事儿?不是说黄昏之礼吗?到了唐代规矩改了?你您说的不错,唐的的结婚时间确实是有从清晨开始的了,起码说黄昏成礼不再是代表当时的全部婚礼形式。今天北京中午,天津晚上不还是也是典型的两种婚礼特色嘛。
到了新娘家中,不见了周礼中安静的行礼方式,好一阵喧闹,在新娘娘家人一顿劈头盖顶的棍棒加攻下狼狈的进了新娘家的院门。您问这是做啥?这也是唐代开始出现独有的风俗,弄婿,趁着新娘子还没出家门好好的捉弄一下您。
到了新娘闺房外,还是没算完,作为诗词盛行的唐代,不会念两首诗催妆怎么能过得了关?新娘子就在房门里面等着,您不念人家不出来,硬着头皮上吧。当然提前准备几首也是准许的,只要祈祷新娘子和家人没有临时出题的习惯,这可是真说不准的,。因为这个环节也是民俗,并没有一定之规,在今天的婚礼中,藏鞋有规定哪里可以藏哪里不可以藏吗?一个道理,玩嗨了古人未必比今人保守。
为了不占用篇幅,我就放您一马不管您念了几首诗,请新娘出来和您回家得了。新娘子会用盖头盖住脸,走出来,乘上迎接她的车子。等到新娘子上了车,您要骑着马,绕着车走三圈。什么?您说您不会骑马怎么办?不可能!唐代别说男子,就连女子仆役有几个不会骑马的,唐代不会骑马就像是今天在美国说自己不会开车!骑马带着新娘赶紧走人吧!
新娘家则会在新娘子出嫁之后的第二天,做一种肉粥(何不食肉糜?难道老百姓家要天天嫁女儿吗?)。应该算是庆贺新娘顺利出嫁。
这一路上也不太平,看到婚礼出嫁的车队,一批又一批的老百姓聚拢过来讨要喜钱!这是什么情况?障车族!没见过吗?在今天很多地区也有,看见婚车上来就拦路要钱!这真是历史悠久了!只不过唐朝的障车族基本上还属于文闹,风俗性质更多一些。而且基本闹得厉害的是大户人家娶亲,您也就当行善了!否则原文里动辄散财万计,普通百姓哪里承受的起。
推塔过关一样的可算到了家门。在新娘进门前家中已经做好了两件事情。一个是用三升小米,填满家里院子捣碎食物的臼。用一个席子,把家里的井口盖上。还会用三斤大麻的皮(不是老外常抽的那个大麻!这里大麻的皮是纺织用的原料),放到窗台之上。还会把三支箭,放在门框之上。这都是啥意思?还是借用衣食丰富,辟邪去晦的隐喻。
另外一件事就是家里的院子一角要搭建一个青庐,也叫百子帐?这又是为何?大概是唐代人也赶时髦,想做草坪婚礼吧?其实两者还真有点关系。唐朝人用青庐作为婚礼的现场是源于胡俗,而西方人做草坪婚礼也是源于西方游牧民族,两者都是没房子才用帐篷。结果主流社会后来反倒当成了风俗。当然了,有唐一朝中这一风俗也不绝对,唐朝人结婚也只是一部分用青庐,屋子里办喜事的也不是没有。唐朝比较开放,文化趋向于多元,兴许唐朝也生活着一群常常大开脑洞的婚礼策划师!
扯远了,新娘子到了新郎家,一进入门,进门。这时新郎家的小姑子小舅子,也就是新郎的兄弟姐妹,会全部都从新郎家的侧门出去,从正门走回来。这么做是干什么呢?是去踩踏新娘进门时的足迹,象征的含义是让新娘找不着回去的路,可以安心在夫家生活,未来婚姻生活会长久,这种习俗在今天有的地方还有保留。
新娘子进门后先去猪圈和灶台祭拜,这应该是对未来婚姻生活富足的一种祈祷。猪圈灶台都拜了当然您和爱人的互拜也是不能少的。甚至可能还有拜天地。不过拜天地文献里貌似找不到,只不过有多幅唐代壁画婚姻情景里,都有新人站在一起拜一个方向的场面,。还真说不好是拜什么,没有新的证据前姑且就算拜天地吧。
这一通折腾后,您与新娘在青庐中分坐左右,侍女递上同牢盘,里面装着同牢饭(不是一起坐牢吃牢饭!),您和新娘各自吃三口。然后侍女递上用五彩丝线捆在一起的一对金银酒杯,两个小孩子也坐到您的身边,念念有词:一盏奉上女婿,一盏奉上新妇。
喝完了合卺酒,您把新娘头上的红头绳解下来,就是汉时婚礼的解缨,但此时被称为合鬓,后世望文生意,生生发明了抄剪刀剪头发,结发,。或者让新人躺下把发髻捆到一起过一宿,两口子翻身都费劲,显然是有违常理的。
解了红缨您就可以起身把礼服脱了,头冠去了,鞋放一边然后......怎么新娘子又拿了一个扇子出来?怕天热吗?
当然不是!最后您还要念诗若干首,让新娘把扇子去了,好一起洞房安歇呀!是不是很坑?完了,完了还有还要再为难您一次,继续调动脑细胞作诗对对吧!反正唐朝人好这口,别说结婚这等大事,就连去酒楼喝个花酒都要来点诗词雅兴。
总之催妆诗却扇诗念过了,新娘的扇子去了,侍女就可以灭了蜡烛出账去了。您的大唐婚典至此礼成!
4、从东汉至唐初,人们为何将结婚用的婚房称之为“青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青庐”这个词,从字面上看,这可能是某处山峰或者是一处景观,但实际上“青庐”在古代是一种结婚时给新人居住的房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婚房。“青庐”二字,从汉朝一直流传到唐朝,那么当时的古人为什么会把婚房称作是“青庐”呢?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吗?
《世说新语》中曾记载着一段趣事,三国时期的袁绍和曹操是少时顽友,两人性格相投经常做出一些“偷鸡摸狗”之事,有一天两人恰好碰到了一对新人正在举行仪式,而两人见色起意便大喊道“这里有采花贼贼,快抓贼”,随后“青庐”中的人便匆匆出来寻找采花贼的去向。而这里的青庐似乎也正是代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婚房。因为根据传统习俗,在结婚当日,婚礼举行之前,婚房中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陪伴新娘等候新郎。
“青庐”最早的解释是位于住宅西南方向的角落,这个地方被古人称作是“吉地”,结婚的时候,新娘都要从此处迈上毯子最后再进入青庐。这与我们现在某些农村盛行的迈火盆等习俗十分相似,买完火盆拜完天地之后,新人便可进入婚房。而到了后来青庐的寓意就更加的丰富了,它不仅代表新人的婚房,也象征着结婚本身这件神圣的事,于是便有了青庐夜一说,翻译过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洞房花烛夜。但是洞房这个词早就已经出现,那这其中又有什么寓意呢?
在唐朝之前,所谓的洞房其实与婚房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直那些装修豪华的宫殿,在《楚辞》和《长门赋》中就有“洞房”这一词汇的出现,而且都不是代指新婚之房。但是到了唐朝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相继出现,很多诗篇中都有“洞房”二字,其中夹杂着一些“不正经”的元素。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洞房二字被大部分人所熟知,其中很多负面的寓意都被剔除掉,慢慢的“洞房”也就转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婚房。比如说那句老话“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的洞房就是在代指新婚之房。大家还知道婚房有什么其他的代词吗?
5、河南商丘一婚礼现场放录播仪式新人台下吃席,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婚礼?
01、用创意签到区代替签到簿如果是传统的婚礼,那么大多都是直接使用签到簿,但其实我们可以用创意签到区来代替签到簿。比如说在婚礼的现场可以搭建一个小的帐篷,而这个帐篷就是用来签到的,当然有客人来了之后可以先到签到区进行签到,然后可以在签到区域领取一些小的奖品,这种创意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能够让来的宾客有参与感。在领取奖品的时候,可以让宾客说一些对新人的祝福话语,然后把整个画面拍摄下来。
02、设计比较有创意的出场方式有些婚礼的出场方式是比较有创意的,比如说我曾经就见到有人在婚礼上是直接骑着摩托车出场的,这种出场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飒,而且也是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当然了,出场方式有很多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比如说如果你舞蹈功底比较扎实,那可以以跳舞的形式来出场。
03、在婚礼现场设计一个小型酒吧这也是我见到比较有趣的一个婚礼了,在婚礼上面可以设计一个自助的酒吧,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宾客,同时又可以节省琴酒宝的钱。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DIY自己的婚礼,所以我们自己也可以DIY一个小型的自助酒吧台,上面不仅仅要有各种各样的酒,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甜品。
04、准备游戏环节和游戏区域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婚礼,在婚礼上很多小朋友比较的活泼,那我们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区域让这些小孩自娱自乐,这样既能够防止孩子们在婚礼上淘气的捣乱,同时也可以让大人们有事可干。另外就是在婚礼进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小的游戏环节,可以让伴郎和伴娘组成两个不同的阵营相互PK,这样也是很有趣的。
6、欧式婚礼帐篷多少钱
欧式篷房用做婚礼篷房的一般是尖顶的,尖顶篷房由于尺寸不大,也被称作尖顶帐篷。尖顶帐篷常规是3*3m、4*4m、5*5m、6*6m,最大可以做到6米*6米,还分有没有围布和是否印制LOGO
欧式尖顶帐篷价格在2000元~4000元不等,具体看配置,下图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