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村民拦截婚车
1、芜湖县的行政区划
1949年4月24日芜湖县解放。行政区划沿旧制未变。1952年县行政区划调整,建制为区、乡镇、村。1958年行政建制改公社、大队、生产队。1984年行政建制复为区、乡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
区划变更:1949年沿旧制设6个区,31个乡镇,188个行政村。1952年1月民主划乡建政至7月,建7个区,61个乡镇。1955年底进行区划调整,将61个乡镇并置25乡。1956年2月1日撤区行政建置。1958年9月至10月并乡实行人民公社化,置长江澛港红旗方村、东风太易、万春4个公社,改乡为生产大队。是年9月,划县辖马塘乡属芜湖市。1961年6月,改4大公社为4区片,设18个公社乡。1962年4月增设4个公社。1963年3月,马塘公社由芜湖市再划属芜湖县。是年,辖23个公社乡。1971年1月,划宣城8社2镇属芜湖县。是年,设6个区片,33个社镇,230个生产大队,3394个生产小队。1977年10月,又划马塘公社乡属芜湖市。1980年8月,置火龙岗镇。是年,辖6个区、6个镇、31个公社乡。1981年10月,划出花桥、赵桥、黄池3个公社部分大队置九十殿公社乡。1983年3月,行政体制改革,公社改为乡。万春乡并入清水镇。1985年1月,围山乡并入火龙岗镇。1986年5月,西河、方村2乡并入西河、方村2镇。1989年,辖6区、6镇、28乡、266个村民委员会、19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个渔业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6年,芜湖县辖5个镇。 芜湖县辖镇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
2、安徽省芜湖市有多少个县?
有4个县4个区。截至2019年3月,芜湖市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4个市辖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芜湖市鸠江区政通路66号。
1、芜湖县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与芜湖市郊区及当涂县毗连,东以裘公河、东南以九连山脊与宣城县分界,西南隔漳河与南陵、繁昌两县为邻,西濒长江。介于东经118°17′—118°44′,北纬30°57′—31°24′之间。
境域呈矩形,东西最宽处约40千米,南北长约51千米,总面积970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芜湖县辖5个镇: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芜湖县政府驻湾沚镇芜湖南路。
2、繁昌县
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皖南丘陵地带,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介于北纬30度37分至31度17分,东经117度58分至118度22分之间,面积630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繁昌县辖6个镇: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新港镇、平铺镇、峨山镇,70个村、25个社区。繁昌县政府驻繁阳镇繁阳大道。
3、南陵县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管辖县之一,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南陵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截止到2017年末,南陵县下辖8个镇,总面积126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6万人。
4、无为县
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位于东经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之间。
无为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总面积2022平方千米,辖20个镇。 2018年常住人口105.4万人。
5、镜湖区
是芜湖市中心区,位于青弋江北岸,东起棠梅村村界,西至中山路、九华山路与新芜区交界,南以青弋江与马塘区相邻,北临鸠江区五里汀。地处东经117°58'—118°43',北纬30°38'—31°31',总面积16.2平方千米。
2012年9月,镜湖区作为安徽省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撤销11个街道办事处,设立10个公共服务中心之后,全区现辖滨江、天门山、弋矶山、赭山、赭麓、张家山、镜湖新城、大砻坊、汀棠、荆山10个公共服务中心和方村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
6、弋江区
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南部,东起荆山河,南临漳河,与芜湖县、繁昌县毗邻;西濒长江,北依青弋江,与无为县、新芜区、镜湖区隔江相望。
截至2015年,弋江区区域面积232平方公里,辖火龙岗镇及弋江桥、中山南路、利民路、马塘、澛港5个街道办事处和南瑞社区,共29个居民委员会和21个村民委员会。
7、鸠江区
是安徽省芜湖市市辖区,成立于1990年,由原裕溪口区、四褐山区、郊区3个区合并而成,沿用芜湖古称“鸠兹”、“长江”之意而得名。东连马鞍山市当涂县,南邻芜湖市镜湖区、芜湖县,西接马鞍山市含山县、芜湖市无为县,北靠马鞍山市和县。
截至2014年7月,鸠江区辖7个街道,4个镇:四褐山街道、裕溪口街道、湾里街道、官陡街道、清水街道、龙山街道、万春街道;沈巷镇、汤沟镇、二坝镇、白茆镇。其中,龙山街道和万春街道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8、三山区
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是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位于长江以南,芜湖市中部,里是进入皖南山区的要道之一。三山区西北部的三山经济开发区是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同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起步区。
据2018年12月三山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三山区辖峨桥镇和三山、保定、龙湖三个街道办事处,40个行政村,还有三华和茗香两个居民社区。三山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
3、陕西村民拦婚车锁车轮要烟,你还见过哪些恶俗的“婚俗”?
陕西村民拦婚车锁车轮要烟,类似的这种恶俗的“婚俗”是非常的多的,像是把新郎新娘弄得非常的狼狈,还有就是伴郎对伴娘的各种动手动脚,这些都是让人感到非常的不舒服的,但是他们也是不会改正的,让人非常的生气。
1 婚礼上让新郎新娘非常的狼狈。
结婚迎亲的时候,新郎是要去女方家里接人的,但是回来的时候这些人就是会停下车让新郎做很多的事情,像是把新郎绑在树上或者电线杆子上,拍照什么的,或者是把新郎的裤子衣服撕得非常的栏,这些都是非常让人不满的,还会用东西把新郎抹得满脸都是,虽然他们这样做是很开心的,但是没人想要自己以这样的面容面亲朋好友的,但是也不能当场发火的。
2 伴郎对于伴娘的不礼貌行为。
一般结婚的时候新郎新娘都是会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去担任伴郎伴娘的,但是有些伴郎的素质真的是让人堪忧,他们就是会对伴娘非常的不礼貌,像是动手动脚的,很多的伴娘也只能是忍气吞声的,因为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没人想要不愉快,除非真的是忍无可忍了,他们才会选择爆发出来。
3 婚礼上的一些恶俗也是很难改变的。
因为在婚礼上很多的事情都是大家都经历过的,很多的人都是会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就不会说这样是不对的的,但是有些人就是忍受不了这样的事情,当场爆发的话就只能是闹得大家都是不愉快的,一直忍着的话他们就只能是变本加利,以后也只能是越来越严重了,还是希望每个人的素质都得到提升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结婚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大事,没人希望他是不顺利的,这些婚俗也应该得到制止了。
4、安徽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凯迪拉克婚车出租多少钱一天
A
5、安徽芜湖市戈江区位于中国哪个方向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我国东南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四周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和河南接壤,属于长江三角洲腹地
芜湖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处在长江南岸弋江区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南部,东起荆山河,南临漳河,与芜湖县、繁昌县毗邻;西濒长江,北依青弋江,与无为县、新芜区、镜湖区隔江相望,芜马、芜大高速公路及皖赣、宁铜铁路线穿境而过,境内设有铁路编组站,特别是沿江高速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交通优势。
弋江区位于芜湖市中部,为芜湖市第二大区,是全市教育、文化、体育中心。
截至2012年,弋江区区域面积232平方公里,区内常住人口45万辖火龙岗镇及弋江桥、中山南路、利民路、马塘、澛港5个街道办事处和南瑞社区,共29个居民委员会和21个村民委员会。弋江区是国家级的生态示范区,是芜湖市规划建设中的新城区
所以弋江区属于中国华东地区的东南部,接近东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分界线
6、芜湖地方风俗习惯
托媒提亲。俗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最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共和国成立后仍存媒人说合之俗,但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占主流;80年代后,城镇兴办有婚姻介绍所,报刊杂志以及电脑网上也通行征婚广告等联络方式。
合八字。即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年、月、日、时配定天干地支共为八字,由算命先生来推算是否有“生肖冲克”现象,岳西等地流传《反婚歌》:“从来白马怕金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割,金鸡见犬泪相流,灵猴与猪不同圈,蛟龙玉兔不到头”。共和国成立后多数人均不迷信此道。
相亲。分男相女、女相男之别,有相人、相家等项目,进行考察与交往,增进了解。过庚。又名传庚、传帖、下定等,即交换允婚庚帖。帖名红绿简、鸳鸯书、允求书、小书子等,是书写男女各方的姓名、生辰及双亲名讳的喜帖。男方在帖中书写“恭求”二字,女方以“敬允”二字回复。共和国成立后已不流行此俗。
下聘礼。又称过礼、行聘,即男方向女方送上彩礼。视家境状况而定礼物丰薄,一般讲究有鸡、鱼、糕、糖双数份量,礼担披上红布,衬以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吉祥物,贴鲜红双“喜喜”字送上。下聘后,男方每年还必须在端午、中秋、春节给女家奉送“节礼”走动。此俗农村仍然流行。但因地域不同,彩礼送鸡的死活有别。2002年4月,界首市一对青年结婚,新郎家出动两辆婚车前去接新娘,随车抬来的礼盒上挂有一只活鸡,新娘闻讯泪水涟涟,按新娘这方的婚俗,结婚之日应送熟鸡,送活鸡是当地办丧事的礼俗。新郎与新娘家相距百余华里,婚俗却大相径庭,以致大闹婚礼,新娘拜完堂就回了娘家。新郎一气之下状告到市法院,获准离婚。足见婚俗并非小事。
选定婚期。也称报日、择吉、过大书等。事先议定婚期,请算命先生择定吉日,用红纸书写,男方备礼请媒人陪同送到女家。
7、芜湖的有什么战争遗址和本地的英雄人物。
芜湖历史名人——张九皋先生
http://www.smxs.gov.cn/viewtexti.asp?id=577675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进士及第。知常熟县,有善政,县人称之。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官、提点广西刑狱。 绍圣初,复为御史,言:「元佑修先帝实录,以司马光、苏轼之门人范祖禹、黄庭坚、秦观为之,窜易增减,诬毁先烈,愿明正国典。」又言:「苏轼贪鄙狂悖,无事君之义,尝议罪抵死,先帝赦之,敢以怨忿形于诏诰,丑诋厚诬。策试馆职,至及王莽、曹操之事,方异意之臣,分据要略,而轼问及此,传之四方,忠义之士,为之寒心扼腕。愿正其罪,以示天下。」时祖禹等已贬,轼谪英州,而拯犹鸷视不惬也。进右正言累至给事中。 徽宗立,钦圣后临朝,而钦慈后葬,大臣欲用妃礼。拯曰:「母以子贵,子为天子,则母乃后也,当改园陵为山陵。」又言:「门下侍郎韩忠彦,虽以德选,然不可启贵戚预政之渐。」帝疑其阿私观望,黜知濠州。改广州,加宝文阁待制,以吏部侍郎召还。帝称其议钦慈事,褒进两秩,迁户部尚书。 蔡京编次元佑奸党,拯言:「汉、唐失政,皆分朋党,今日指前人为党,安知后人不以今人为党乎?不若定为三等,某事为上,某事为中,某事为下,而不斥其名氏,」京不乐。又言户部月赋入不足偿所出。京益怒,徙之兵部。旋罢知蕲州,徙润州。 张商英入相,召为吏部尚书。拯已昏愦,吏乘为奸,又左转工部,以枢密直学士知同州。时商英去位,侍御史洪彦升并劾之,削职,提举鸿庆宫,卒。
著名作家:阿英 阿英(1900——1977),原名钱德富、德赋,笔名钱杏屯、谦吾、张凤吾、张若英、黄英、黄锦涛、牟殊死搏斗、残夫、寒峰居士、阮无名、鹰隼、魏如晦等,安徽芜湖人。其父钱聚仁为钟表修理工。阿英幼入私塾,继入安徽公学附小,后到省立商业学校就读,该校停办后改入芜湖圣雅阁中学,后转入萃文中学, > 1918年考取芜湖邮政局邮务生,年终辞职。1920年初赴上海考入中华工业专门学校,开始在《解放画报》等刊物上发表诗文,并参与上海学生联合会工作,任“日刊”编辑。在沪结识邹恩润(韬奋)、周剑云等,暑期回乡结识刘希平、高语罕。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与郭沫若、夏衔创办《救亡日报》,建出版机构“风雨书屋”,主编《文献》杂志,为出版《鲁迅全集》提供资料。1938年,冒着危险出版黄镇《西行漫画》(后改名《长征画集》),受组织委托,保存毛泽东著作及党的重要文献。出版《抗战期间的文学》、《剑腥集》、《晚清小说史》等,投入戏剧活动,组织剧社,创作剧本,参加导演,写话剧《春风秋雨》、《碧血花》、《海国英雄》、《洪宣娇》、《牛郎织女》、《杨娥传》等。
战争遗址
垓下遗址惊现史前房址
从“力拔山兮气盖世”到“霸王别姬”,从“四面楚歌”到“十面埋伏”,我省固镇县濠城镇境内的“垓下遗址”被赋予了很多壮美而感人的传说。传说中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然而,垓下古战场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在寻踪觅迹、考察论证。
从2007年开始到今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对垓下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不仅发现了一处距今4600-4300年的史前城址,还通过发现印证了“霸王曾踞城而战”的史实。这些成果,不仅填补了淮河中下游无史前城址的空白,也为探讨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轨迹以及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新资料,专家称垓下遗址记录的就是一个战争史。
目前,第四次考古发掘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昨天本报记者前往探访。
垓下遗址曾是一个“讳地”
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境内的“垓下古战场”,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但关于垓下之战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一般说法有三:一是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二是垓下在河南鹿邑东,三是1995年版的“安徽地图”标明“垓下”在安徽固镇县沱河南岸。
固镇县濠城镇沱河南岸的“垓下村”,在历史上老百姓叫它“霸王城”。6月12日,记者抵达垓下遗址所在的垓下村的发掘现场时,已经是上午十点,由于前天小雨,发掘工作暂时停止。记者注意到,这是一片开阔地,地势高耸,倚河而筑,四面环水,一阵微风吹过,金黄的麦地泛起阵阵涟漪。
今年73岁的毕从发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垓下人,自考古队进入垓下起,就和老伴一起参与发掘,从那一刻开始,他才相信垓下这里可能真的与项羽有关联。这次发掘毕从发老人负责看守工地,虽然一天一夜只有24元钱,但老人倍感责任重大,每一个进入考古现场的人他都要审视一番。
毕从发老人告诉记者,垓下村又叫霸王城,现在只有五六十户人家。“这里曾经是一个‘讳地’。小麦地底下到处是碎瓦片,麦子不好种,每次暴雨之后,村民们都可以拾到很多铜钱、箭头(箭镞)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东西。大家认为下面坟墓很多,很忌讳,不吉利。虽然这里很开阔,距离水很近,但整个垓下村人丁一直都不旺盛。”
史前民房惊现古城
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考古探方呈“L”形,南北方向,面积大约在数百平方米左右。最深处已经超过2米,文化层已经发掘至12层。
在发掘区的南部,考古人员发现大范围黄土面,判断其为一个台形遗迹,可能是建筑基址。现正在对叠压在台形遗迹四周的地层进行清理。发掘区的北部为古城墙,据介绍,在最早期的新石器时代城墙顶部有大片成堆的红烧土块,考古人员对其清理后发现为红烧土房屋遗迹。该房址为半地穴式,平面为长方形,地面及墙壁内侧使用白灰抹光。现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清理,并在其周边寻找是否存在与其相关的其他房址和遗迹。
房址为新石器时期,这也是考古以来首次发现。记者注意到,在探方的南侧也有大大小小的坑,其中一个深不见底的井。省考古队专家王志说,大大小小的也是灰坑,水井初步判断是汉代的,水井很深,井里有水。
“这里我们种了一辈子地,从来也没有发现有过水井。直到这次考古发现。”毕从发老人告诉记者。
王志告诉记者,目前发掘区已经将汉代地层与遗迹基本发掘完毕,全面揭露至新石器时代层面。本次发掘已发现的汉代遗迹有灰坑和水井等,新石器时代遗迹有城墙、房址、墓葬、灰坑等。
据悉,虽然霸王城已经证明是大汶口文化末期和汉代叠加的城上城,但目前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上面的城墙为项羽所造,“项羽与刘邦垓下之战的短短的时间里,造城的难度很大。但种种迹象表明,城上城中的上部,确为汉代。”
四次发掘,掘开一段战争史
垓下遗址历来被人们称为是楚汉相争垓下决战的战场中心,1986年确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7年至今,垓下遗址已经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现场省考古队专家王志告诉记者。
第一次发掘是2007年1月30日至5月14日。发掘主要以钻探为主,目的是寻找垓下遗址的具体范围和年代特征。此次考古勘探,发现遗址四周城垣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方形,大多数地段的城垣仍耸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垣埋于地下的基础保存较完整,结构形制较清晰,古城包括护城河,城址面积近20万平方米。考古中发现了城垣、城门、护城河、道路和排水系统、夯土建筑基址、窑址、活动场所、红烧土遗迹、水井、灰坑等重要遗存,并出土石器、陶器、铜器、铁器和钱币等各类器物170余件。
考古发现表明,垓下遗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是一处有人居住的聚落遗址,发展至距今4600年至43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进入鼎盛期,成为一个区域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期,垓下早期城址是我国在淮河流域的一次重要发现,填补了淮河中下游无史前城址的空白。
第二次发掘从2008年3月开始。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城墙地层堆积的解剖,求证古城建造、使用、废弃的准确年代,进一步确定遗址的文化价值。发掘中,考古人员通过对城墙的解剖,发现汉代筑造的城墙直接叠加在早期城墙之上,夯层明显,残存有8层。也就是说,垓下古城墙应该分两个时期筑造,一为史前的龙山文化末期,一为汉代。“大量的箭簇发现,表明这里曾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王志告诉记者。这与史书记载的项羽垓下战很吻合。
第三次发掘从2008年10月开始。此次发掘位于遗址的东边,是在前两次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对发掘资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并根据勘探情况对垓下古城址的结构布局进行初步探索。目的是对古城址的东城墙缺口进行解剖,解决该缺口的年代和性质问题。同时对城门缺口附近的古代道路的揭露。此外在城的西北角进行发掘,目的是探明城址内部文化堆积的年代与内涵,以及了解城内堆积与城墙墙体之间的叠压连接关系。
“此次发掘是第四次发掘了。”王志说,此次发掘是为了进一步探明城址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城址西北部疑似居住区。
垓下遗址发掘结果同时与垓下作为楚汉战争古战场的事实并不冲突。垓下古城在史前便具有完备的防御功能,至楚汉战争发生时城址仍保存较好,城墙较高,壕沟犹深,因此很可能项羽退守此地时正是利用了古城池做据点进行固守。城内发现的一些楚物以及大量的铜族充分地说明了城址与楚以及战争的联系。汉代时城墙被进行了加筑,并且人工开凿了北城墙处通向城外的可能作为水门使用的大型水槽,加之城内丰富的汉代遗存,也佐证了城址在汉代可能确为洨县城池所在。
在几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石制和铜制、铁制的箭簇,由于垓下所处的是淮河流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实际上这里发生战争可能不仅仅是楚汉垓下之战,乃至早在史前时期至后来,曾经发生过多次战争,垓下遗址记录的可能不仅仅是垓下之战,而可能是一部战争史。 寒冰 文/摄
芜湖古城文明拾遗
(一) 八百里皖江浩浩荡荡,见证了芜湖源远流长的历史。
就像接连在繁昌发现的人字洞旧石器遗址、柯家冲古瓷窑遗址、三山的商周遗址,还有著名的芜湖城隍庙遗址、南陵县大工山古铜矿遗址(已探明西周至唐宋时期的采矿、冶铜遗迹共35处)。翻开芜湖的古文明历史,我们能发现足下的这块土地曾拥有“楚王城”、“三国东吴城”、“王敦城”、“宋城”和“明城”等众多古迹遗址,展示了古城文明的灿烂辉煌。
芜湖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春秋时,因“地势低洼,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邑址位于今市区东南20公里处,为芜湖聚落之起始。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此地因“地卑积水,而生芜藻”,故名“芜湖”,并始设芜湖县。三国时,芜湖是孙吴抗拒曹魏的重要据点。吴黄武二年(223),县址由鸠兹故地迁止青弋江口。
这里,有中国第一个炼钢遗址——神山。旧石器时代文物以及古铜冶炼遗址证明,古代芜湖的冶金和制造工业技术水平就十分发达。《图经》云:“县东北六里的赤铸山有干将墓,神山上有磨剑池。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石”。这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干将和莫邪夫妇为楚王在此炼就了举世闻名的雌雄剑。《中国通史简编》称:“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早。”1978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来神山实地考察之后,次年即在全国政协会上发言,呼吁人们保护这一世界上最早的炼钢遗址。
这里,有佛教“金地藏玉菩萨”第一行宫——“小九华广济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894年至898年的唐代时期,赭山就建成了“永清寺”,到公元1008至1016年间的宋代中祥年间又改为“广济寺”,并一直沿袭到今天。它和宋代治平年间(公元1065年)建于赭山南坡的砖塔相映成辉,形成了“赭塔晴岚”景观。宋代时,美妙的“赭塔晴岚、雄观江声、天门烟浪、荆山寒壁……”等“芜湖古八景”已基本形成。
这里,有名扬华夏的圩田水利工程——万春圩。嘉佑六年(1061年),沈括任安徽宁国县令,倡导并发起了修筑芜湖地区万春圩的工程,一次就动员民工达1.4万余人,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这是当时江南最大的修圩——堤垸工程,修复后,圩内及周边地区广泛受益,因而命名为“万春圩”,沈括著有《万春圩图记》。今天的万春圩依然在发挥作用,已有芜湖学者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工贸重镇。南唐时“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宋代冶炼走向鼎盛,史称“铁到芜湖自成钢”。明朝成为当时的印染中心,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清代芜湖著名铁画艺人汤天池和当时的姑熟画派代表人物萧云从合作,以锤为笔,以砧为砚,以铁为墨,锻造出了中华一绝———芜湖铁画。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开芜湖为通商口岸后,芜湖成了米业商埠,商贸日兴。因芜湖水运交通发达,李鸿章便出面将在外省的米市迁至芜湖,从此芜湖米市开始兴旺,位居中国四大米市之冠。芜湖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下游内外贸易的主要商埠和港口,也成了安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伴随经济发展、城区扩大兴旺,促进了以寺庙为主的园林风景开发。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就建成了永寿院,(北宋二年改为吉祥寺,即今天的吉和街道所在地)。其建筑之华丽,香火之旺盛在当时也是少有的。寺的北面,还有“观澜亭”、“三元殿”等,今沿河路防洪墙宝塔根旁的“观澜亭”也是根据这一古景所命名。而“雄观江声”之景点,现仍是吉和街的一个小巷。与此同时,一批民族式园林建筑如“吴波亭”、“一览亭”、“清辉阁”、“御书亭”等也相继问世。明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开始建设中江塔,由于种种原因,断断续续前后历时50余年,直至清代康熙8年(公元1669年)才完工建成。 乾隆年间,“洪园”与“澹人居”两园合并,更名为“琴余别馆”,皆为芜湖知府陈圣修占有。到了清道光年间,官宦王泽告老归家之后,便将其买下,加以修饰又更名为“希右园”,意欲“希踪右军,誓暮不出”之意。清末民初,李鸿章家族便在原有园林设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又相继兴建了“柳春园、烟雨墩、景春花园、长春花园”和公馆等,使之初步成了一个环湖的大花园体系。然而,在1937年时,日本军占领芜湖后,好山好水好景致就从此败坏下去。今天“吴波秋月”和“玩鞭春色”经过修葺,它那神秘的故事仍吸引着四方来客。透过一些古迹,如楚王城遗址(南陵的黄池乡城西村)、南陵的黄墓(黄盖之墓)、萧云从墓、夫子庙大成殿、衙署前门、县学记碑(位于市十二中学内,碑文为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真迹)等,仍能遥想当年芜湖的盛景。
(二) 历史上的芜湖,水乡泽国,自然风光宜人,历代都有文人雅士涉足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词、题咏和篇章。早在南朝梁,梁元帝(萧绎)即写下了《泛芜湖》诗,歌咏芜湖山水。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唐诗人刘秩《过芜湖》的赞美诗:“百里芜湖县,封候自汉朝。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近海鱼盐富,频淮粟麦饶。相逢白头叟,击壤颂唐尧”。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的《时鱼》:“四月时鱼卓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甘肥不入罟师口,一把铜钱趁桨牙”。 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题咏。李白《南奔书怀》诗云:“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即指此典故。公元1084 年(元丰七年),应芜湖东承天院方丈蕴湘之约,宋代文豪苏东坡携幼子苏过自黄州(今湖北黄冈)乘舟抵芜,为刚竣工的玩鞭亭和梦日亭题诗。苏轼在东承天院挥毫书下《湖阴曲》七言古律一首,咏叹的是芜湖八景之一“玩鞭春色”的故事。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人感慨不已。 北宋诗人林逋因流连芜湖美景而留下“诗中长爱杜池州,说著芜湖是胜游”的佳句。著名诗人黄庭坚因欣赏芜湖的山水胜境,而在赭山广济寺中的滴翠轩内读书居住,研究诗文。芜湖状元、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 “捐田百亩、汇而成湖”,形成“邑中风景最佳处”的“镜湖细柳”风景区;并盛赞芜湖“日照山如画,云浓水似烟”。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就是在当时芜湖的“雅积楼”创作的。雅积楼历经明清两代,是芜湖历史上最久、藏书最多的私家书楼。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文学巨著《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街景、风俗、人物都是取材于芜湖,小说充满了芜湖一带浓郁的生活气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派的创始人萧尺木出生于芜湖。今存铁画创始人汤天池的铁画,都是根据萧尺木的画稿制成。 1918年2月,张恨水经挚友郝耕仁介绍到芜湖《皖江报》任总编辑兼编文艺副刊。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该报副刊《皖江新潮》,曾在全国风靡一时,恨水先生当时是其主笔之一。著名女画家潘玉良,13岁时她被赌棍的舅父骗到芜湖,卖给了妓院当烧火丫头,幸遇芜湖盐督潘赞化相救,并且替玉良赎身,跳出火炕,结成伉俪,张改姓潘,证婚人是陈独秀。潘赞化不为世俗偏见所动支持玉良,最终潘玉良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兴起,潘玉良考取留法深造,从此远渡重洋,是我国旅法最早的画家。
(三)世纪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苍翠的松柏之后,掩映着安徽公学的遗址,它曾被人称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陈独秀在芜湖的赭山皖江中学堂和安徽公学教书期间,曾主办过《安徽俗话报》,传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册“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动”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动发源地是芜湖,而在芜湖的活动中心则为安徽公学(安徽公学是皖江中学堂的连襟学校)。这时期的革命人士有陈独秀、李光炯、张伯纯、苏曼殊(著名诗人、文学家、《民报》编辑)、谢无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书法家、孙中山建国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钊、柳亚子等著名人物。 现中长街20号,曾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芜湖科学书社》,它于1903年由绩溪人汪孟邹创办并任经理。它经历过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且都是时代波浪的前潮,被称为“革命的据点”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经销的有《新青年》、《向导》、《湘江评论》和鲁迅的《呐喊》等早期革命书刊。1904年下半年,时在芜湖“安徽公学”和“赭山中学”任教的陈独秀,就寄居在书社的小楼上,编写半月刊《安徽俗话报》,他两次到芜,历时两年多,都是在这里居住。 1926年,现代文学家阿英曾在芜湖主编过激进清新的《苍茫》杂志。出生于芜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女作家王莹,她的自传小说《宝姑》将芜湖20年代的风土人情描写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当进的芜湖风貌。1911年新剧《恨海》曾多次在大戏院内公演,开安徽话剧演出之先声。 市区赭山内,有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墓,党和国家领导人王稼祥纪念馆;镜湖西南有纪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书记王步文牺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莹纪念馆,有曾在芜湖编著早期革命书刊《苍茫》的阿英藏书室,还有孙中山光临芜湖的地方;革命先辈恽代英、蒋光慈、刘希平等早年在芜湖活动时的旧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军,就是在芜湖荻港上的岸,这些都是“红色之地”的闪光点。(来源:芜人在线 网友:镜湖烟柳)
http://www.ah.xinhuanet.com/xinwen/2005-02/05/content_3695256.htm
8、新人婚礼途中被村民拦车要烟,你觉得该给吗?
我认为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新郎个新娘,两个人都不应该给烟的。他们这不仅仅是讨一个好的彩头,而是拦路抢劫。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报警处理。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在农村很多的地方,他们都会利用新郎新娘结婚的这一天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这种情况也称之为婚闹恶俗,如果过分的情况下,新郎和新娘两个人可以报警的。
在8月30日,陕西咸阳一对夫妻结婚就遇到了讨要彩头的人。这一对新婚夫妇,他们开着婚车往回赶。就遇到了同村一个大爷跟大妈,他们两个人在半路拦截婚车,大爷把自己的架子车挡在路上向新婚夫妇讨要香烟。
大妈看着婚车停下来了,她表示她自己没有得到彩头,如果新郎跟新娘想要从这里过去,必须要给彩头。这时大爷就很大声地表示,不要那么多的废话,赶紧取烟去,如果不给烟就不从这里过。
这一对新婚夫妇,他们认为今天是他们结婚的大喜日子。大爷跟大妈向他们讨要香烟就给,却没有想到已经给了五条香烟了,这个大妈她还不满意。这位大妈说还要多加一条烟,五条烟是打发不了的。
针对这一种情况,我认为是相当不合理的。他们这种情况是借着讨彩头,而明目张胆的向新郎新娘索要钱财的行为。新郎新娘遇到这种情况,不应该给这位大妈。大妈和大爷他们在中途把路挡住的这一种行为,就已经违法了。
本来这一天是人家大婚的日子,应该幸福快乐开心,却因为几条烟惹得别人不高兴。大妈和大爷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如果新郎新娘两个人报警,他们两个人已经触犯了法律了。现在的婚闹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禁止事态越来越严重。
9、老人组团坐轮椅拦婚车要钱是怎么回事?
10月10日,安徽亳州网友爆料,亳州某地几名坐轮椅老人在路中央拦婚车要钱。根据曝光的视频显示,在一处村道上,两名老人坐着轮椅停在路中央,拦住一个婚车队伍,向对方索要红包,现场还有不少人围观。
爆料者称,被拦的婚车队伍给老人烟,老人都不要,非要红包,有人下来给老人说好话,其中一名手里还有拐杖的老人用两只脚踩着地吃力地往前挪动轮椅,直到挡在了婚车的最前方。而另一名老人一着急,干脆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两只手拖着轮椅往前走,这一幕让人难以置信。
两名老人为了钱,竟然不顾自己身患重疾,拖着行动不便的身躯拦婚车要钱,有网友调侃:两名老人真是“身残志坚”,真的是非常“励志”。
(9)安徽芜湖村民拦截婚车扩展资料
老人被批评教育并作价赔偿:
据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10月10日,网传“安徽老人组轮椅队拦婚车要钱”视频。获悉有关信息后,公安局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核查。
经查,网友视频中反映的事情基本属实。事情发生在10月6日早7时许,程家集镇一女村民出嫁。当男方婚车刚离开女方家门不远时,郭某彬、林某彪、汪某营、王某占等4名老年村民(其中3人乘坐轮椅)上前拦停婚车索要喜烟,总共获取了四包香烟。视频中宋某乡等另外4名老人(系事主邻居)未参与拦车索要香烟。
郭某彬等4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对4人作出警告、批评教育,并作价赔偿事主烟钱、向事主进行道歉等处理。
10、清水的安徽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
清水,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清水因青弋江、水阳江两江之水在此交汇,形成清浑分明两种水色而得名,清水迥色成为芜湖一奇异自然景观。清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富庶,文化昌盛。清水的万春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万春圩初筑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北宋嘉祐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八县民工重修万春圩,圩田修复后,宋仁宗赵祯赐名为万春圩。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参与筹划并撰写《万春圩图记》一文。
清水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发达。芜宣、芜马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芜湖东站进出口。街道境内驻有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鸠江经济开发区二期、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芜湖中加学校、芜湖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等重点单位。新建万春花园、竹秀清苑等居民安置小区。
古战场
清水街道位于青弋江下游,芜湖市城东。清水,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重要交通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清水河军滩口为周瑜营盘,曾有张家营、茆家营两个营寨,军滩口外滩是放马场。
1856年11月,邓绍良由湾沚进军清水河。1858年4月,太平军湾沚大捷。1860年2月,英王李秀成由芜湖指挥太平军回师广德、郎溪,随后攻占湖州、杭州一举摧毁清军江南大营防线,太平军都是从清水筹集粮食,扩充兵源。
1862年5月20日,清军发起对芜湖的进攻,从四面包围芜湖。东撤的一支太平军固守清水镇,遭到清军黄翼升水师截击,千余将士在此牺牲。
1863年1月,太平军自万春圩三里埂循河而下,反攻芜湖未成。2月,湾沚太平军准备夺取清水河镇。清军四个水师营合力反扑,清水街头战火四起,浓烟滚滚,太平军寡不敌众退至黄池。太平军在万春湖与清军作战相持三个月,反攻芜湖已成泡影,由此结束了太平军在芜湖长达10年的历史。
文化之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之所以在此引用宋代大儒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下的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是想说明“人文清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这些正是如今清水街道群众性文化蓬勃发展的“文化之源”。
清水位于芜湖市东部,坐落在万春圩,这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而清水之得名,盖因青弋、水阳两江之水在此交汇,形成清浑分明两种水色。由此,“清水迥色”成为芜湖一大奇异自然景观。清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饶,文化昌盛。历史上著名的万春圩,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初筑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北宋嘉祐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八县民工重修。圩田修复后,宋仁宗赵祯赐名“万春圩”。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曾参与筹划万春圩的开发,并撰写了《万春圩图记》一文。清水街道的前身清水镇,则是一个百年古镇。其中,清水小学已有百年历史;清水河中学已有60年历史,其前身“芜湖县中学”之校名,则由文化名人郭沫若题写。
为了留住千年古圩、百年古镇的历史影像和盛世辉煌,清水的“赵树理”、作家陆成全,在新时期出版了摄影作品集《古镇风采》、散文随笔集《清水风情》,展示了古镇风情之美、人文之厚、民风之淳。同样是“山药蛋”本土文化,王玉洁女士的《伊人如月水一方》等数部个人随笔集亦出版发行,显现了新一代清水文化女性在茁壮成长;徐大本先生的古诗词《渡叟诗词》付梓,显示老一辈文人深厚的古文功底;乡土作家项强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屡见《知音》等多家国内大型期刊,一篇篇作品散发出阵阵墨香……
正是这些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成就了今日的文化清水和清水文化,铸就了“清水人”的历史情怀和现实理想。我想,当年沈括进一步规划开发万春圩时,也许初衷只是改造自然、利国富民,他可能没有想到,他创造和留下的物质遗产,如今正在文化精神、历史传承等多方面,对万春圩的子民、对清水的儿女发挥着巨大作用。而这种“文脉史源”的作用,在新时期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将成就人文清水新的辉煌!
历史人文
宋
仁宗嘉祐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8县民工重修万春圩,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参与筹划并撰写《万春圩图记》一文。
元
廷祐年间(1314-1320)欧阳玄任芜湖尹,对芜湖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都有诗咏赞美,《芜湖八景》始名于此,荆山为芜湖八景之一。
明
嘉靖年间(1522-1566)荆山寺在荆山建成,利用陡削石壁刻有菩萨100余座,后称为荆山寒壁。
清
乾隆十三年(1748)小荆山奎星阁前修建“荆山书院”。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邓绍良由湾沚进军清水河。太平军在四褐山至澛港一线被清军陆军总兵德安兵围攻,伤亡万余人,芜湖城复被清军占领。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荆山一带下冰雹,大如鸡蛋,庄稼俱毁。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江总督张之洞奏准开垦万春圩,在清水河镇设立“农务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万春圩农民抗租。
宣统二年(1910)十月,万顷湖(万春)垦户与宝善公司争执租谷,全湖罢租,清政府派县令何敬敷前往镇压。
中华民国
民国5年(1916年)8月4日,卜家店、官陡门、军滩、梅家楼等处发现蝗虫,知县余谊密督促农民扑灭,并派员收买,计收数百斤之多。
民国16年(1927)3月6日,芜湖成立总工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万春圩成立农民协会,有万余人参加成立大会。方东白任主任委员。
是年11月,中共安徽临时委员会派胡济,俞昌准等在麻浦、白沙、易太、万春等圩区发展党组织,领导农民抗粮减租。万春圩农民开展抗租减息获胜。
民国20年(1931)8月28日,受飓风袭击,万春、行春各乡被大水冲平,溺死千余人。
民国23年(1934)安徽省公路局改线,新建芜湖经清水、六郞桥、杨老村至湾沚公路路基。翌年,1月1日芜(湖)屯(溪)公路通车。
民国28年(1939)1月20日,粟裕率新四军二支队第三团一部,袭击扁担河畔官陡门日军据点,激战半小时,歼日、伪军200余人。
民国34年(1945)5月,南芜湖游击大队和临江团得到行春圩大刀会配合,进攻驻方村的伪保安队,又两次攻打驻清水河的保安队据点。
民国35年(1946)12月20日,5时,上饶开往芜湖一辆装客卡车,于清水河上渡船时冲入河中,仅18人得救。其余乘客全部蒙难。
民国37年(1948)冬,万春区工委在清水河、祠山庙、童家坝、北陡门、王 、大闸等地方散发和张贴迎接解放军渡江的标语和传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4月25日,清水联村供销合作社信用部成立。此为建国后皖南地区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组织。
1952年4月,取消从一到七的数字区名,改用澛港、石硊、方村、陶辛、中窑、政和,万春地名称谓。
1954年4月至8月,芜湖县连续降雨1350毫米。4月14日,全县出现内涝。5月25日,麻凤圩小杨坝首破。8月25日,长江水位高达12.87米,麻凤圩、万春圩、十三连圩等全县大小圩口19个,相继溃破。被淹没达33.49万亩,为近百年来未有的特大洪水。
1955年9月20日,全县第一所中学“安徽省芜湖县初级中学”在清水镇开办。
1956年7月,芜湖县首届体育运动会在清水镇举办。
1956年9月26日,全县最大的排灌站——万春机械排灌站竣工,安装4270型柴油机8台,共1600马力。
1957年,大荆山的蒋公山一山洞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三孔石刀等70余件石器。其中有两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8年8月17日,清水乡同和村,把成熟的黄稻棵并田移栽,放出“高产卫星”,亩产达18387.5斤。11月3日,长江乡单晚亩产又“突破万斤大关”,芜湖县报专版进行报道。
1958年10月,全县23个乡合并为东风、红旗、长江、万春4个人民公社。次年2月2日又以地名命名,除万春原名未动外,东风改为易太、红旗改为方村、长江改为鲁港。
1960年4月2日,万春圩灌溉工程竣工。
1960年,芜湖县中学凌绍虞老师培育的大蒜,最大的蒜头重半市斤,选送北京参加勤工俭学成果展览。
1961年6月,澛港、方村、易太、万春人民公社解体,建4个区委会,全县调整为18个公社。
1963年,祠山公社金华大队一带农民兴起木器包装加工业。以后逐渐形成木器包装加工产业,涌现出一批纳税大户,2003年,全镇木器行业产值实现1.8亿元。2006年,产值达2.5亿元。
1963年3月,中央文化部文物普查工作组来芜湖县考察、鉴定“荆山寒壁”。
1964年4月13日至24日,大闸公社安乐大队社员在七里滩打草积肥有96人感染血吸虫病。
1968年10月,清水造船厂建造出第一艘60吨水泥驳船。
1972年,成春兽医站与万春中学合制的穿心莲类脂素等制剂,受到华东中草药会议的表彰。
1974年6月25日,方村、红杨、万春3个区因台风袭击,共倒塌房屋36861间,死亡2人,伤47人,48441亩农田受灾。
1974年12月20日,恢复中共芜湖县委派出机构区委会,成立湾沚、红杨、方村、澛港、万春、易太6个区委会。
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后,人心惶惶,芜湖一带家家搭防震棚。
1979年,清水镇清水、军滩、联盟村部分村民开始种植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1999年,扩大到15个村,面积1.5万亩。2006年,全镇发展为2万亩,年销售额2亿元,并带动其他乡镇农民种植。
1983年3月,全县进行社镇制改革试点,在万春区所辖5社2镇和其他5个区各辖的1个公社进行。4月,万春公社并入清水镇,实行以镇管村。
1983年,清水河中学何荣洲荣获省级优秀班主任。
1983年7月17日,万春圩腰村至小河咀堤段4处塌方,中国人民解放军83111部队官兵赶赴现场抢险,终于控制住了险情。同一天,省委书记黄璜到万春圩视察。
1984年,清水镇清水村苗木专业户马玉保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7年,张镇乡新民村个体专业户邓立田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并出席省党代会。
1987年9月,张镇中学韦章斌荣获安徽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厅级劳动模范)。
1988年2月8日,清水镇建成水上自来水厂。1999年12月28日,被芜湖市自来水公司兼并后引用市区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