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婚宴
1、阿昌族的生活习俗
一、饮食
1.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
2.户腊撒的“过手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
3.阿昌族喜欢饮酒,多数人家自酿米酒。已婚妇女大多喜欢嚼槟榔,闲暇时,大家互传槟榔,以牙齿染成黑色为。
二、信仰
阿昌族的宗教信仰多种宗教并存。其中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小乘佛教、汉传佛教及道教。
1.梁河、潞西、龙陵一带的阿昌族,受汉族的影响,以信仰原始宗教、祖先崇拜为主。梁河地区阿昌族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盛大的窝罗节,纪念和祭祀他们。寨神是阿昌族的远祖,各个村寨均供奉并祭祀他。
2.在阿昌族的观念中,人死后有3个灵魂,一个在坟上,年年清明要献祭;一个供在家中堂屋,年节也要祭祀;另一个送“城隍庙”供奉 。每年七月初一、八月十五也要祭祖。
3.陇川户腊撒一带的阿昌族因受傣族影响,主要信仰小乘佛教。当地佛寺、佛塔的造型与周围傣族的相似。佛教在阿昌族人民生活中影响较大,每年都有定期的“进洼”、“出洼”、“烧白柴”等宗教节日和活动。
4.在户腊撒的村寨中,除了供佛,人们也供奉关羽、土主、财神等。该地区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的阿昌族只集中在几个村寨中,每年也定期举行祭祀玉帝的活动,村中也有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宗教人。
三、节日
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
四、礼节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
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五、婚姻,丧葬
阿昌族的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实行幼子继承制,也有三代同堂的家庭。现在阿昌族青年大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阿昌族一般行土葬。在信仰佛教的地区,人死后,先请佛爷念经,然后择吉日出殡。也有接气、报丧、停灵祭奠等习俗。
(1)猪圈婚宴扩展资料: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2、有哪些有趣的民俗?
中国民俗礼仪:
送秋牛——秋分风俗礼仪
古时候,有些地方在秋分到来之际有送秋牛图的习俗。秋牛图是一种印有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景象的图,纸张通常为红色或黄色。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牵钩——清明风俗礼仪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饮屠苏酒——除夕风俗礼仪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拜火——蒙古族婚俗
拜火,是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一对新人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并预示未来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吃小酒——傣族婚俗
傣族“吃小酒”的习俗,是在男女订婚时,准新郎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准新郎由三个男伴陪同与准新娘及三个女伴共摆一桌用餐。婚礼之日双方家中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方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品。婚宴开始前要进行拴线仪式,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膀,再以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
3、中国古代婚礼有几种类别?
2种。
1、周制婚礼
周制婚礼,承启上古至夏商,集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稳定于华夏诸族最终形成汉民族的时候,在漫漫三千年里始终为华夏婚礼之蓝本,最终蔚成灿烂的云霞。那时候的婚礼还叫做昏礼。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铺张的排场,也没有喧闹的筵席。
婚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那时候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繁杂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后携手入洞房。次日拜见舅姑,三月后告见家庙,从此,新妇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商周时期的昏服也不是现在人们误解的大红一片,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著天的、最神圣的色彩)。
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著远去的女儿;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著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2、发展型婚礼
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中国婚礼。其中混杂了许多其它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故此称为“发展型”。
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就逐渐放在了上午,这样,欢庆的仪式往往持续一天。
与后世婚礼不同,先秦至两汉婚礼,女父迎婿于门外,礼节甚重,更别说刁难女婿的事了,唐《封氏闻见录》6卷五云:“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自从婚礼有了贺客和婚宴开始,婚礼的世俗欢庆气氛就逐渐扩展。
婚礼的欢庆的气氛本是生民常态,同时也来自华夏周边的风俗浸染。胡俗婚礼多喜庆,后世婚礼的许多杂俗,比如闹洞房,是契丹的婚俗。跨火盆,则来自满族。根据周礼,婚礼是没有盖头的,但红盖头却成了世俗婚礼的像征。
仪礼中的婚礼不举乐,无酒筵酬宾的仪节,只在新房中为新郎新娘专设一席。到后世,宴众宾客会成了婚礼必不可少的一项,闹房也成了保留节目。也许,我们更加熟悉的婚礼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3)猪圈婚宴扩展资料:
中式婚礼婚礼禁忌:
1、 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5、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 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 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4、家长对孩子教育,严管还是放养?
你不严管,等长大了社会就会帮你教育他。所以我一直提倡:孩子从小严管,版才能成才,即使不成才,也不权会对社会有危害。
说个真事儿吧,这个人带点儿亲戚关系,但已经出五服了,聚会的时候听到的一点点消息拼凑的他的故事。
他爹在他初中的时候当上了村支书,之前他是爷爷家的第一个孙子,是备受宠爱,这可更好了,更是干嘛都没人拦着。
捅多大祸都有家大人出面摆平。更没有一个人教育他,这是不对的。儿媳妇要管教孩子,婆婆居然把儿媳妇骂一顿。
他小时候把人家门锁里塞火柴棍,往猪圈里扔炮仗,偷钱,撒谎,逃学,再长大点横行村里,跟邻村的孩子打架,把对方推到沟里,如果不是白天有人经过,不堪设想。
等到谈恋爱了,把邻村姑娘给整的大肚子,他婚宴上人家过来掀桌子,他家里人不但没有丝毫悔意,还骂大肚子是“破鞋”,来讹他家钱的。
至少在村里,啥事他爹都能给摆平。这个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生了下来,没活一个月就去世了,他家补偿了2万块钱。
他就这么在村里长到了35,还是打架斗殴,这回是真出人命了。好巧不巧他爹下台了,虽然各种活动,还是判了个10年起步。
所以孩子从小严管,成不成才的是后话,最起码不会白发人哭黑发人。
5、河南父母为生病姐姐装监控看弟弟结婚,你见过什么精彩的婚礼现场?
你能想到农村最本色的样子是怎样的?
一望无际的麦田?破败的农家院子?本以为对一场婚礼来说,这已经是最恶劣的场地了,但没想到前几天的一场河北石家庄的农村婚礼,刷新了我的婚礼认知!这个可爱的姑娘在新郎家门口宽度不过3米,隔壁还是个大猪圈的大马路上,办了一场绝美中式婚礼。这是一份策划师充满爱的礼物新郎和新娘是一对校园情侣,经历了7年的相恋、四年大学的异地、3年的生活磨合,终于在2017年的9月14日,在父母和所有朋友的见证下许诺不仅要成为陪伴彼此青春的那个人,还要陪伴对方度过中年、白发……
婚礼风格:也曾经历一次大改造……
婚礼策划师莉莉与新郎认识了将近15年,同校10年,同班6年,还做过1年的同桌发小闺蜜,想通过这场婚礼,好好地把新娘交给新郎。说起来,老康和老郄之所以会选择在“猪圈”旁办婚礼,也没什么,真的是环境受限。亲戚朋友都在一个村子里,附近也没有合适的酒店办婚宴,为了方便新人在现场向朋友、家人长辈们表达自己的感恩,就干脆直接在新郎旁边家的空地上办了,享受下这里从没有过的仪式感。策划师莉莉第一次见到这场地,沉默了很久,跟新人开玩笑,这不是故意在刁难我吧,改造的级别简直比登天还难!场地难,老康的最初的婚礼想法又让这场婚礼难上了一个level。刚开始,新娘希望办的是一场森系婚礼。当“校园”和“青春”这两个词交杂一起,任谁都觉得这场婚礼应该是清甜的味道。但在当时的农村周围,都是树木草垛,如果再做森系婚礼,反而失了婚礼的味道。莉莉提议,不如做一场温馨优雅的红色中式婚礼,与农村风貌相融合,打造洋气与喜庆兼具的婚礼氛围。
左右不过3米宽的水泥村路,还有没规则排列的电线杆子和“弱不禁风”的小树苗……都被挂上了喜气洋洋的婚礼喜物。在路两旁的两颗枣子树上,诗情画意的古诗句搭配灯笼造型更添中式意境。若隐还现的透明材质呈现出朦胧的质感,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中的意境,让人犹在诗意田园中。策划师接地气地就地取材……有农村常见的芦苇。有家里的木长条凳子。有过年挂在家里的红纸灯笼,婚礼上的一切,都是从“家”这个地方作为出发点,所以很少用到现代化的物料布置。新娘入场处,加入了中式庭院结构,花间小径,一扇院门,竹子在院墙外,层层叠叠的灵动韵味。在婚礼流程上他们把极具中国文化的女儿红酒、改口、茶道以及西式婚礼中的誓言、first look等融入到婚礼流程中,一气呵成。
农村甜品区:我们讲究的是实在……新郎开着一家蛋糕店,婚礼怎么可以不做一个甜品区呢?仪式区的那条马路上有一片红砖砌成的墙,干脆直接做甜品区背景,再放放几个草垛、簸箕、花朵为装饰,摆上管饱的点心,成为一个很特别的农村版甜品区。农村人讲究的是实在,除了奶油裸蛋糕,还加入了馒头、包子这些大家每天都在吃的粮食。还有很多农村里常见的农作物。婚礼上还有个有趣的环节,新娘抛捧花,新郎抛生菜。“生菜”、“生菜”,有“升官发财”的好意头嘛。一场婚礼,最打动人的绝不是多豪华多时尚的场布,而是充满情怀和温度的这些瞬间。比如虽不在酒店但亲朋好友都到场参加的婚礼,比如婚礼蛋糕是新郎家自己做的。比如木条长凳是问邻居家借才凑齐的。
6、贵州女孩晒农村婚宴引发争议,这场婚宴为何会遭到网友吐槽?
因为新郎的家庭条件非常差,本来是喜气洋洋的一天,却因为简陋的环境使婚礼显得有一丝凄凉和无奈。所以网友不禁感叹,婚姻对于这对佳人来说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
自古以来,婚礼都是每个女孩子最向往的东西,它不仅意味着你即将和相爱的人携手一生,也意味着一段新的生活即将开启。对于结婚的新人,大家都会送上满满的祝福。然而12月1日贵州黔南的网友分享了一段农村婚宴的视频,却引来了大批网友的吐槽。这段婚礼在农村举行,本就没有华丽的布置,再加上新郎的家庭条件过于简陋,使婚礼显得更加凄凉。于是这段视频底下的留言几乎都是比较负面的评价,比如“贫贱夫妻百事哀 ”、“再美好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等等。
确实,虽然生活环境不如意,但是可以看出,新郎新娘眼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农村的婚宴和城市不同,没有精美的布置和菜肴,由于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基本上只有老人留守在村子里,他们不舍得也觉得没必要修葺房屋,可以住就行。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自己看到的只言片语,就去嘲讽挖苦别人。新娘既然愿意嫁给新郎,就说明在他身上看到了比物质还要谣言的东西。所以相信这对新人今后携手共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7、福建一对新人在猪圈摆婚宴,亲朋好友坐里面吃席,你对这一幕有何看法?
福建一对新人摆结婚宴,场地是猪圈,我觉得这在农村地区十分正常,完全不用戴有色眼镜去分析此事。
一、猪圈里的婚宴这场特殊的婚宴发生福建的一个普通农村,当日结婚的是小王和小丽。
据网友上传到网上的照片显示,当时屋内摆了很多铺了红色塑料薄膜的桌子,很多人坐在房间里吃席,场面十分热闹。
如果光看这些,其实也只是一般婚礼都会见到的情景,然而这其中比较特别的是这个屋子的房顶十分高,四周的墙壁也十分简陋,房顶还有钢筋做成的遮雨棚,原来这房间竟然是猪圈!
猪圈办喜宴,让人一听就觉得不合理,但是仔细想来其实还是十分正常的。
二、猪圈环境并不脏跟农村其他脏乱臭的猪圈不同,福建这对新人办酒席用的猪圈是很干净、宽敞的猪圈。
这个猪圈是新郎爸爸以前做养殖生意时建的,后来没有养猪了所以就闲置了下来,这次儿子结婚请的亲朋好友多,所以就使用了这个场地。
三、吃的是喜庆新人结婚,一般来参加婚宴的都是关系比较好的亲朋好友,大家来都是吃个开心、沾个喜庆,具体在哪里吃并没有什么讲究。
而且这对新人用的猪圈已经闲置很久了,也可以说只是家里空置的房子而已,就算曾经是猪圈,在宴请客人前也已经大扫除过,一点也不臭。
农村的喜宴,菜肴十分丰富,从图片看来这对新人喜宴上的菜肴也十分好,即使是在猪圈内吃也不会影响食物的口感,所以我认为场地完全不重要。
欢迎关注我,带你领略社会百态!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多多评论、点赞、转发哦!个人原创,仅供参考,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8、广州请酒有哪些风俗习惯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广州,应按我家乡的风俗行事。所谓入乡随俗。
酒席婚礼,礼数 礼金,红包,嫁妆等等问题协商
(一)提亲 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活鸡或花布。---“带路鸡”,寓意吉祥。
(二)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是“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床上班用品、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古怪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三)接新娘
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 ,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
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镜与是照妖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花江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
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3.花车迎新
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车,新郎还要给轿车司机封“利是。
4、撒盐米
接新娘时,预先用盛物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
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
5、遮头、踩凹栏与跨汪火
新娘接到家中,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主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名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
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车,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名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
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惠州则称这些人身上带有“煨(讳)”;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
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抹药”,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
6、捧蜡烛
在接新娘归后,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蜡烛至洞房安放。民谣亦唱云:“捧蜡烛,捧到新娘房间笃(尽头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
一一按习惯的做法,要首选童男一人(一般为族中亲戚中兄弟多者),随迎亲队伍接新娘(此时已捧好蜡烛),接归或即直接将蜡烛捧至洞房内安放。此应为奉子一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为引子,为新娘佳人点燃香火,便引来子孙满堂。
7、迎亲鼓乐
“接新娘”的整个过程一般都鼓乐不停。“锣鼓柜”,以锣鼓、镲、钹为主,配以唢呐。鼓乐队随迎亲队伍来回吹奏,渲染了喜庆气氛。
(四)滞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
婚后宴毕,人们急不可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
“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世代相袭,以至今日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五)三朝回门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称的“咱朝回门”。它是惠州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滞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或礼了。
三朝回门和古时侯的“打婿”风俗有着密切关系。《西阳杂俎》一书在记述南北朝“打婿”风俗时说:“婿拜阁(女子住的屋)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乐,至大委顿者。”
又称“滞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惠州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滞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滞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滞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滞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
新婚三朝回门是惠州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非远道联姻者外,市内及近郊联姻,三朝回门一般是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当日返归。
回礼宾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缺。惠州还有新婚一月回门的习俗,回礼时岳母蒸大笼(一种糯米甜糕),娘家娘婶蒸敛糕。
预订酒席1.一般选择结婚吉利日子来结婚,通常要预提早预订。
2.设宴订位时,对主家席要有明确的要求,其他客人则没有特别限制,多数以先到先得或由主人家编定。
3.建议预先为宾客安排位置,避免到时由于忙乱而安排失当。特别某些亲友间可能存有感情不太融洽的,或较疏离的,避免误会情况发生,最好先系统一点的预先编排座位,分配台号,使宾客各入其位,万无一失。
4.预订酒席时,必须在订单上列明设宴的厅房名称,以免日后位置太挤或席位分散也投诉无门。 5.菜式方面,内容应向宴客部详细查询,注意一些虚张声势的字眼,例如如《吉祥海上鲜》或《龙凤百年好合》等,要清楚订明菜式内容。鲍鱼或鱼翅、乳猪是全只还是部分,均要清楚列明。
6.订席时,别忘记安排一间新人休息室,以及问明有没有保险箱设备等。新娘房不应距离设宴地方太远,面积也不宜太窄,问明有没有提供挂放晚装礼服及烫衣等设备。 F}u'A,Hc
7.清楚问明每项服务收费价目,如茶水、开瓶费、啤酒、汽水、席前点心及林林总总服务费等。 8.交订金前应问明如因遇天气不佳或意外事情取消婚宴时,订金将如何处理,还有是否要赔偿损失,千万不能忘了索取订金收据。要清楚席数可增减的数额和余下酒席的处理方法。 .
9.预算设宴围数应考虑客人的出席率,以免到时由于宾客不足或超出,出现一些尴尬情况。
10.各项收费及服务范围应白纸黑字详细列明,切勿口头承诺。
回礼是婚礼完马上就回,起码要退回一半。人当时在酒席上到,就当时回,不在就过后回。表示有来有往,出于一种礼貌待客,另一方面是讲个意头,代表吉利。
9、福建一对新人在猪圈摆婚宴,亲朋好友坐里面吃席,如何看待新人的安排?
众所周知,结婚是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很多男方都会倾向于在老家办酒席,福建一对新人在猪圈把婚宴,亲朋好友坐在里面吃席,这一事件迅速冲上热搜,所以看出新人的安排也是有他们一定道理的,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如何看待新人的安排?
首先我们通过这个视频可以看出这个猪圈是没有养过猪的,所以是非常干净的,另外在结婚当天来的亲朋好友比较多,而农村的场地又比较小,因此就无法放得下那么多桌子,所以这才不得已将桌子放在了猪圈当中,虽然猪圈的名字不好听,但是猪圈里里外外是非常干净的,同时也没有任何的异味,很多亲朋好友吃的也非常的开心,而且也都没有什么讲究。其次,我们要知道新人用的这个猪圈已经闲置很久了,可以说是家里面控制的一个场地就算曾经是猪圈,但是在请婚宴的时候,主人也已经大扫除过,整个猪圈是没有任何臭味和异味的,所以这是新人的安排,也是情有可原,能够理解的足以看出他们对于婚姻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较大的。
二、结语
但是这一视频被发到网上,甚至就已经变了,很多网友都带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件事情,要知道农村的场地本来就比较小,所以要想请那么多亲朋好友吃饭,必须要搭建一个棚子,另外农村的大厨煮饭也是非常好吃的,性价比也很高,另外农村人有一种乡下情怀,不管是过年还是办一些重大的喜宴,都喜欢在农村办理,我们要理解他们这种心情,也能够理解他们这些安排。
最后小编想说,现在很多年轻朋友们遇到一点小事就喜欢把视频发到网上,从而也不正确的引导大家,就会导致大家出现一些热议,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不尊重,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些人想要红的心理。
10、福建漳州女子参加朋友婚礼在猪圈隔间吃席,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福建漳州女子参加朋友婚礼在猪圈隔间吃席,我认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婚礼上,这是很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会让客人感受不被尊重的感受。
一、婚礼环境格格不入我相信婚姻出现在猪圈隔间这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情况,毕竟这会让人觉得不够尊重这场婚礼和宾客,就把大家当作猪一般的对待。客人在婚宴上应该受到特殊的待遇,而不是让他们在这场婚礼中感觉被玩弄,这样的环境就与原本的婚礼现场有很大的出入。
二、婚礼气氛怪异难堪我相信在猪圈隔间吃席,没有喜宴的感觉,所有的宾客都是被隔间隔开,这样就会让大家被束缚。这场婚礼的气氛都是相当的怪异,大家脸上的笑容都会不自然,要么就是带着嘲笑的姿态来面对这场婚礼。我认为既然是要举办婚礼,那么就应该按照传统的模式举办,不要另想其他的捷径,这样很容易导致很多情况的发生,也会让婚礼的气氛很奇怪。
三、婚礼地点无法接受结婚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应该选择在酒店或者农村的场坝,这样都会让人容易接受。婚礼一般都会有仪式,这样的地点完全的不适合举办,也会让很多活动受到限制,这样的婚礼我认为会让新人和客人都不开心。不要想着出名就毫无节制的去选择一些不好的地点来举办婚礼,应该多考虑后果,我是无法接受在这样的地点举办婚礼。
婚礼对于新人来说会是一辈子重要的回忆,但是在猪圈隔间举办婚礼只会成为彼此的噩梦,达不到美好的结果。如果高度重视这场婚礼,我相信不会拿婚礼开玩笑,而是会比较中规中矩的去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