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办酒席时要唱戏
1、古时候人们喜欢看戏,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后排的人是如何看到,听到的呢?
古人是通过回声波的原理然后排的人听到的,至于后排的人是如何看到的,自然是合理利用布局的缘故,导致后排的人不仅能够听的清楚,也能看得清楚。比说说大部分的的古代戏台,都会在舞台下方挖一个很大的深井,通过深井的方式,让唱戏者的声音通过这口深井不断的将声音扩大,然后再戏台上的左右方都会发生水缸以此来达到回声的效果,这样后排的人就能听到了。
可见古人的智慧有多厉害,不仅如此古人利用这个原理还学会了举一反三,有些人开的戏院,直接建立再水上,这样设立看起来不仅建筑美观,还能利用回声波的原理,再加上戏台螺旋形状的设计,让唱戏者的声音能够传播的更远,客人听的也更加清楚。虽然舞台建筑很重要,但唱戏者自身功夫也不能少,如果唱戏者的声音不够洪亮,就算有回声效果,也会因为嗓音过低达不到作用。
明白了后排的人是如何听到唱戏的声音,而后排看到唱戏者也不难实现,除非是近视,这就好像在现代摆酒席看演出是一样的道理,不同的座位的桌子和椅子排放都是由标准的,如果是单独的包间,一般都是高楼,这样站在高自己也就看的远了。而普通人看戏台,戏台会比普通人的座位要高一些,以便于人们能够看到唱戏者。
讲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能够利用现用的材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不利用外在的工具,而是动脑子去解决问题,通过理论基础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做成了生意,由此可见古代建筑水平也有待深度研究,说不定会由什么新的发现。
2、跟壮族人交往应该遵循哪些民俗礼仪?
1. 礼仪介绍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2. 禁忌内容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3、结婚为什么要办酒席?
可以不办啊,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证结婚、旅行结婚也可以。
但是办就图个喜庆,通告亲朋好友而已。
新时代的人就应该节约。
4、办酒席到底为什么?
1、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也可以说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都希望自己可以风风光光地嫁人。结婚预示着人生迈入新的阶段,自然是要向大家宣告并郑重地举行仪式,算是完成对自己的交代。其实并没有规定说结婚一定要摆酒席,只要双方家庭商量好,完全可以根据男主双方当事人的态度自主决定。
2、父母压力
婚事上来自长辈们的压力自然是不会小的,即使是很开明的父母,多多少少还是会存在些旧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自己孩子的人生大事是老一辈人心中最大的挂念,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责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婚礼的。注重形式注重面子这件事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所以为了满足她们的心愿,大部分人会选择办酒席。
3、礼尚往来
还有一个因素是别人结婚的时候举办了婚宴也邀请了你,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当自己结婚的时候不举办婚宴显得没有礼尚往来,斤斤计较,结婚了也没有请他们吃顿饭,这似乎是件很说不过去的事。酒席不在于大场面,有多少能力就办多大的酒席,重在心意。
4、期望祝福
结婚是一对相爱的人得到大家的认可,接受祝福的时刻,虽然举办婚宴很累,但新人还是会享受这一刻的美好,将过去的记忆都拼凑成一段影片,在好兄弟好姐妹的陪伴下完成仪式,告诉所有来宾你们很幸福。新人是希望得到祝福得到赞叹的。办酒席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将亲朋好友聚集到一块儿,叙叙旧联络联络感情。
5、费解的乡俗之一:死了人为什么要唱戏?
哭丧是儒家礼仪之一,出自周礼。是中国乃至东亚儒家文化圈丧葬习俗的一大特色,以哭的形式寄托对亲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纪念长辈的生平事迹。
哭丧也是一种职业,这种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主持,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
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或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数,如《三点水》、《麻雀闹阵》。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
(5)为什么办酒席时要唱戏扩展资料:
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
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
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
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韭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
《韭露》的歌词是:"韭上朝露何易稀。露韭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6、为什么一些农村办白事非常隆重,很讲究排场?
形式主义罢了
大家都知道农村人比较传统,对婚丧娶嫁看得比较重,对一个家庭来说,红白事就是天大的事情,农村人也很注重邻里之间的关系,毕竟是祖祖辈辈的都生活在一个地方,感情是有的,农村人的人情世故都比较多,谁家要是有事情,大家伙都会来帮忙的,人家来帮忙肯定会留大家伙来吃饭。
一、办丧事的时候吹唢呐请乐队、歌舞团
在过去办丧事的时候,都会请吹唢呐的,比如亲戚朋友来吊唁,这个时候就会吹唢呐,以表悲伤之情,最后等到去下葬的时候,吹唢呐的也会跟着去,这一路上都会吹着,大家也都会跟着非常的悲伤,可是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吹唢呐不够气派,干脆请来了乐队甚至是歌舞团,然后会安排一些节目,有的是唱戏,有的是一些低俗的表演,让很多人感到很疑问,亲人去世不是应该很难过悲伤吗?怎么还要请歌舞团、唱戏什么的?
其实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因为其他人有这么做的,其实农村人都很爱跟风攀比,感觉别人请歌舞团了,自己也要请人来表演。不然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在外人看来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做,变得像是给活人助兴的。这不只是不雅的,还是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的典型,老人在世的时候孝顺就可以了。谁孝顺不孝顺,平时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就算你请再多的歌舞团,也不比老人在世的时候好好的伺候他,让他吃好喝好,躺在床上别受委屈,别嫌老人脏给他多嚓嚓身体,让老人走的时候没遗憾,这才是对去世人的尊重,邻里之间也会赞成你。
二、放礼花鞭炮还不够,还要找来了大
虽然现在禁止放鞭炮,但是在农村办丧事,礼花鞭炮是少不了的,很多地方还是可以放的,如今不少地方出现了用大炮的形式,就是把设备装在车上拉着,而且还不止一辆车,甚至是四五辆车,这种现象在农村事很常见的,因为很多人为了面子,自己亲人去世了,要把丧事办的响亮一些,但是这样一来的话,葬礼的成本就一下子提高了,也就有了铺张浪费的意思,其实这样是很没有必要的。
7、红楼梦中第22回,凤姐打趣贾母,"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翻译?(┯_┯)
"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
翻译
不拘小节怎么了?谁还敢说三道四的?办办酒席、请请唱戏的很正常点儿事嘛!
8、为什么有的葬礼上,要请戏班子搭上戏台子唱大戏?
在其老家华北平原某地,有一位九十二岁老人以“福寿全归”的方式故去,这在当地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方圆十里八乡的百姓很多都专门赶了过来看热闹。而逝者的亲人虽说哀伤,却并未悲痛。因为老人是寿终正寝,家中也早已经门丁兴旺,且以九十二岁的高寿无疾而终,这就是喜丧。
虽说,如果不是死亡本身是每个人都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我想没有人会愿意死,但若能选择,我想大多数人都愿意以这种方式故去。
在许多地方,在喜丧当天,家属还会特意请来戏班子,搭上戏台子唱大戏,且唱的也并非全都是哀乐之类的,若是来一个不熟悉内情的人听到的话,会以为这是在办喜事,而非丧事。
这就是所谓的“白事红办”。
陕北一些地区就是如此,老人们在活着时,会认为自己长寿是因为“罪还没受够”,在寿终正寝之后,被称为“上山”,意为“去仙山”,这时就会将丧事“红办”。而如果老人本身受过病痛折磨的话,虽说也会进行调养治疗,但不愿再去动手术开刀子了,
只愿在病痛之中心态淡然的死去,这就叫“死好了”。老人们对生死的态度看起来都比较豁达,上面这些说法猛一听将起来,就跟听《西游记》中“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一样。
而在四川地区,在一些高寿老人去世后,主人家还会特意准备一个“寿碗”,赠送给前来吊唁的客人,意为将长寿分享给宾客。
9、睡能告诉我高安有哪些风俗啊
高安风俗:
春节(过年)
百节年为首,春节为农历新年。春节旧俗丰富多彩,如扫尘送灶、置办年货、书贴春联和张贴年画、敬祭祖先、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年夜爆竹、发压岁钱、新春贺年、元宵龙灯等。今日依然传承,且内容不断更新。
团年饭
旧俗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全在父辈家中,又称“团圆饭”。今有在儿女家中,或在宾馆酒店园聚,宴罢各回各家。
压岁
旧俗除夕夜,儿孙给老人拜年,老人要给压岁钱,数额不限,但应成偶数,戏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压岁钱多用红纸包好,故称“红包”。
年夜爆竹
年夜爆竹有两种,分“封财门”爆竹和“开财门”爆竹。一般前半夜燃放爆竹为各家“封财门”,后半夜燃放爆竹为“开财门”,时间有早有迟,以致整夜爆竹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守岁
旧俗吃罢团年饭,全家人围生火炉旁,或聊家常,或打牌,名为“守岁”。今多围坐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或省、市电视台春节晚会,直至新年钟声响起。
拜年
旧俗正月初一一大早,各家年轻人先给家里长辈下跪拜年,然后出门给本村乡亲拜年,同时口诵“添福添寿”、“恭喜发财”等吉祥话,俗称“拜乡年”(今多以鞠躬、作揖代替下跪);初二后,分别择日给外村亲友(外公外婆、岳父岳母等)拜年,连续数日。多数地区初三为忌日,彼此不拜年,只到头年有丧事亲戚家拜年,称“拜大年”。今除沿旧俗外,多以手机发短信拜年、网上拜年,或电视屏幕上打字幕拜年,短信内容如“健康是最好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幸福,诚信是最好的品德,关心是最真挚的问候,牵挂是最无私的思念,祝福是最好的话语,祝你新年快乐、平安幸福!”
元宵看龙灯
旧俗初七日,各地龙灯出游,俗称“㑏龙”,一直游至农历正月十五日,此日为高潮。㑏龙多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一般有二三十节,多达百节(称百节龙),由青壮年撑着游动和表演。今之龙仍由竹篾扎形,外敷红布或红纸,内点蜡烛或电灯,整体通红明亮。在公共场所,㑏龙腾滚穿盘,锣鼓喧天,鞭炮震地,观众欢呼,精彩纷呈。还有侍龙进户圈厅,专事庆贺新婚、做寿者,增添喜庆气氛。2003年,城区有百龙聚会的盛举。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红灯高挂,有的地方还有旱船、八仙、蚌壳精等表演。夜里全家团聚吃汤圆,祈祝全家圆圆满满、平安幸福。
清明
一般公历每年4月5日(润年4日)为清明节,即祭祖扫墓的日子,俗称“挂清”。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先人墓前,点燃香烛,焚化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习恪沿袭至今。实行火化后,大多将骨灰葬于公墓,有以鲜花代酒食而祭奠者。有的乡镇对回乡祭祖者,一律接待免费就餐,籍此增进乡情。八景、独城等地还有“冬至上坟”祭祖习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人们春游的最好时候。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沿河一带,初一放龙船下水,初三、初五“斗船”(比赛日)。此时,锦河城区两岸(瑞州大桥和高安大桥之间)观者如云。此俗一直流传至今。八景镇礼港湖农历五月十八日划龙船。大城、祥符农民,有在端午节举行“斗牛”习俗。旧俗端午节这天,有的地方儿童挂香荷包走外婆家,家家吃粽子、发糕等,门口插艾叶、莒蒲,墙角洒雄黄、石灰。“吃了端午粽,方把棉衣送。”反映端午一过,天气真正转暖,农事大忙。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为家人团聚的日子。各家团聚,吃月饼、柚子,饮酒赏月。游子多在中秋返乡省亲。台属常在中秋聚会,写信吟诗,寄语台湾亲人。
生育
旧时生育,重男轻女。小孩出生,父亲持酒两壶,送外婆家报喜,俗称“报牙酒”,又名“光眼酒”。酒壶上贴红纸条,壶嘴上插柏树枝。壶盖上,生男孩放撮黄烟;生女孩,放撮食盐。婴儿生下三天后,父母做洒设宴,俗称“做三朝”。今俗满月、满百日、满周岁,有的做酒设宴。其后,每逢生日有的送蛋糕,添置新衣,购买学习用品,也有置办酒席庆贺的。
婚嫁
旧俗婚事,要经过六道程序:合“八字”、订婚、议礼金、送大年大节、择日完婚、迎亲。结婚之日,男方抬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此俗早已改变。今男女自由恋爱,到了结婚年龄,自定婚期;结婚之日,男方用汽车装喜礼接新娘。1992年元旦,建山镇张家村农民张小勇结婚,新娘谢春梅的陪嫁物不是彩电、摩托车,也不是家具、沙发,而是一台抽水机,一时传为佳话。原来,张小勇婚前,老丈人按当地风俗为小俩口准备丰厚的结婚礼品,小勇和青梅商量后,对老丈人说:“钱要花在刀刃上,我们村水源不足,常因缺水耽误农时,就给我们买台抗旱用的抽水机吧!”老丈人听了女婿的话,买了抽水机作陪嫁。
城镇机关干部、T人结婚,一般在单位或宾馆饭店举行婚礼,设宴招待前来致贺的亲朋好友。20世纪80年代后,有的参加集体婚庆,有的旅行结婚,也都设宴答谢致贺者。致贺者一般都要包红包(送钱)或送物。进入21世纪,结婚讲排场,也有借机敛财者。彩礼更是渐趋丰厚。俗称:20世纪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带一响”,90年代“宾馆、饭店”讲排场,21世纪婚礼庆典“个性”张扬。
寿诞
男女年届60称“花甲”,子孙要给老人办酒席庆贺。旧俗寿堂陈列寿烛寿花、寿鱼寿肉、寿鞋寿被等物。今俗子孙和亲戚前住送礼拜寿,主人设酒席以致谢意。城里人有的在电视台点歌、打字幕为老人祝寿;农村有请剧团或电影队在本村演戏、放电影祝寿并答谢亲友的。
丧葬
传统丧事殡葬,俗称“白喜事”。旧俗土葬,一般丧家要停柩三日,子女披麻戴孝烧纸钱。青年逝世,当天埋葬,仪式从简。“花甲”老人逝世,葬礼隆重。出柩前,请风水先生选定墓穴;出柩时,扬幡列队,鸣锣开道,吹打哀乐,沿途撒散纸钱;葬后三天“关山”,子女守孝。守孝之家,两年内不能用红纸写春联。今农村仍行土葬,一般仍沿旧俗。城镇机关干部和职T逝世后多行火葬。一般在殡仪馆举行向死者遗体告别仪式,死者亲属及生前友好参加,然后送遗体至火葬场火化;骨灰盒或存放或土葬,土葬分二种,一种直接以骨灰盒入土,一种将骨灰盒放人瓷坛或木棺人土。也有将骨灰洒向江河、山林的。
生产习俗
旧俗对播种谷、吃新、产猪仔、下牛崽、孵小鸡、收野蜂、耕牛出方、烧窑等农事生产活动都有约定俗成的仪式,如撒秧,要办播种酒。谷芽未下之前,先扎一土地神插在田头,开播第一手种谷,即烧香化纸、鸣爆敬神,祈俗秧苗粗壮、不受虫雀之害;且念念有词:“土地公,坐田中,保我庄稼万年丰”……今科学种田,如旱床育秧、新法抛秧、棉花营养钵等,不再把希望寄托神仙赐福,旧俗自行废止。但也有些商家仍然供奉财神或关公。
吃新米饭
旧俗每年夏收第一次吃新米饭前,农民多会先敬神。敬神时,饭桌的上首要摆三只盛酒的碗,下首摆三只盛新饭的碗,每只饭碗上要插一双筷子,桌子中间摆着新出的蔬菜、禾穗,接着点香、烧纸钱、放鞭炮,家庭主妇便在厅门口小声地请五谷神、土地神以及家中去世的亲人,回来吃新米饭。然后家人才开始吃饭。今此俗已废,但每年新米饭上桌,仍把新米饭看成是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吃起来分外香甜。
晒红薯片
晒红薯片一般选择在秋天打霜的天气,因为这时雨水少而阻光充足。农户选择大而光滑的红薯,搁在楼上十天半月或更长时间,择晴天洗净刨成片,煮熟,用笊篱捞起,一片一片摆在竹垫或草地上,直至晒干贮藏。煮红薯的水,还可以熬成红薯糖。晒干的红薯片,过年时用油一炸,变成金黄色,又香又脆,也是招待客人的常用食品。
打麻糍
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舂,几人用棒槌交替猛捣,捣烂糯米后,开始做麻糍。做时用左手捏紧烂熟的糯米泥,用力挤成鸡蛋般大小的圆球,依次摆放在以纱布覆底的团箕中。把干燥裂开的荷树果实洗净,裂开处沾上红色,趁热在每个麻糍上醮上红色,形成图案。晾冷。食用时以少许油放锅底,放人麻糍煎软,伴以食糖同食最佳。乡民过年过节讲吉祥,麻糍做成圆的,取一家团圆之意。多用之伴以鸡蛋回馈上门拜年的客人。
待客
客人登门,主人热情地端茶敬烟上点心。若是稀客,必煮3个鸡蛋。外甥到外婆家拜年,每碗粉面中加1只鸡腿;女婿到岳母家做客,粉面底下加4个鸡蛋,其情诚挚,其乐融融。忌用2个鸡蛋煮面待客。
上梁
民间造屋,历来有“上梁”风俗,称大厦落成见喜。梁木涂成红色,上写造屋人名及吉日。上梁日,东家做酒设宴,亲朋好友登门道贺。上梁时,鞭炮轰鸣。木匠以鸡血祭梁,东家披红拜梁。木匠喝彩,东家应彩,~呼一应。木匠一边喝彩,一边将麻糍、米饼向下抛撒,村童乡妇,蜂拥而抢,热闹非凡。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方仍存“上梁”抛麻糍、米饼之风,有的则以糖果、饼干、硬币代替;保留喝彩习俗。
众家赡书
旧有“众家赡书”风俗,即谁家的子弟读书“吃价”(成绩好),一村人都要凑钱供他读书,一直供到金榜题名。此弟子在外读书逢年过节回乡,村里还要做一桌“斯文酒”,为他接风洗尘。考取秀才、举人,父母脸上光彩,家中还能得到村里的特殊照顾(如免役、免税)。被赡养的读书人功成名就后,为报族人之恩,尽心为家乡行功德,或捐巨款,或办一善事。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村庄时兴“奖学金”,村里有考取大学的,众家出钱奖励,鼓励村里多出人才。
米汤浆被子
把被子在清水里洗净拧干,置放盆中,倒进米汤,反复搓揉,使被子里每个地方都沾上米汤,再拧干晾晒。米汤的做法很简单,早上煮饭时,多掺人一些水,待米煮开时,将米饭捞出,剩下的即是米汤。用米汤浆过的被子,既保暖,又耐脏,睡起来很舒服。今农村仍延用此法。
困柜
乡民家里,常常可看到长1米余,宽0.7米左右,高不超过0.7米的大木柜。此种木柜有谷盛谷,无谷盛物,双柜并拢,又成床铺。一只困柜可盛谷200千克~ 300干克,夜晚如有老鼠,人睡在困柜上,老鼠自然畏惧而不敢为害。今很少见到困柜。
斗牛
以大城镇涂家村为盛。每年农历五月初七举行斗牛(实为牛斗)比赛。参斗者为黄牛,多为耕牛兼斗牛;少数专业斗牛。专业斗牛由颇具经验的人精心饲养、训练,不事耕作,专于比赛。斗牛健壮,体大,胸宽,骠悍有力;牛角长不过15厘米;前肢高,后肢低,体毛粗硬光亮;眼睛圆浑者较勇猛,鼻大者耐斗,舌尖带黑斑者凶狠。赛前,户主用糯米饭将牛喂饱,有的还喂100克左右白酒。斗牛开始,先牵牛绕场一周,让牛亮相并熟悉适应环境,后两牛相对,放开牛绳,立即打斗。牛攻防主要靠头部,或千钧相持,或寸顶寸进;发狠时连续快速攻击,调整时稍事喘息,占据地形,伺机反击;胜者穷追猛斗,败者落荒而逃。场景惊险刺激,气氛热烈活跃。
10、有时候办丧事会找人唱戏,而喜事去从不唱戏,这是为什么?
在传统习俗中,葬礼婚丧嫁娶,是人生之大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出于特殊的情感寄托,“葬礼唱戏”也是人们接受的形式。
而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几乎“绝迹”的脱衣舞表演却在葬礼上风行起来,着实令人费解。那么,传统礼节中,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在葬礼上“搭台唱戏”?
也有人认为,这种葬礼上的元素并非今日才有。只是之前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说书艺人以“荤段子”的形式呈现,如今,大家只是将这种“荤段子”表演了出来罢了。且这种行为大多发生在城郊之地或农村,其实也是体现了一种生活哲学。
“食色性也”,以前生产力低下,劳作任务繁重,且丧礼本就是一件伤心事,当人们在“食”方面受到较大的压力,自然而然,想从“男女”方面寻找方式排解。而那种“内容丰富”“带些颜色”的段子和表演,其实,也不乏看作是对生活的调侃,对于生命的平衡。
其实说了这么多,在丧葬礼上,那种一上来就把人弄得面红耳赤,目瞪口呆的戏台还是少数的。我小时候最常见到的,也就是找个十来个人的戏班,在片空地,唱上几出戏剧或几首歌。其实,在葬礼上唱戏并非是这么简单的事儿。
在古代,根据家里的具体情况,常见的“葬礼唱戏”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自家门前,地上铺块儿毡布或地毯,当作舞台,吹鼓乐手坐在一边,三两个人扮上相或是穿着便衣站在舞台中央,唱些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