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集体婚礼
1、留隍镇的民风民俗
潮俗民间盛行成人礼俗就是出花园,类似古代的冠笄礼。虚岁16岁的男孩子、15岁的女孩子要在农历七月(七巧节)或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举行简单仪式,另按照孩子的生辰八字去另选日期。
是日,家长要备三牲果品酒菜带着孩子去辞别公婆母神(即护儿神),表示孩子已经成人,以后不要再拜了。拜公婆母很有趣,所谓公婆母,实际就是床上的“神”,这时要在床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箩筐(竹编器具),用来简盛满米。拖上三炷香,前面摆上十二碗甜薯粉圆,十二盅乌豆酒以及红桃果、发果和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子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象征着朝气蓬发,女孩子供的是母鸡,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
出花园的孩子要洗洗种鲜花的花水浴,穿外公外婆缝制新衣,脚着外公外婆赠送的红木屐,还要吃鸡头。传说明嘉靖年间(喜靖元年为1522年),潮州状元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个老人要求路人以“雄鸡头上髻”应对,对得好者奖赏一只公鸡。林大钦略思片刻,朗声对:“牝羊颔下须。”那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说声对得好!便将带来的公鸡送给他。林大钦的父亲十分高兴,暗自称赞孩子有出色,并将公鸡宰了,煮熟后砍了公鸡头奖励林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林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自此之后,潮汕人就认定吃鸡头是个好兆头,便在孩子入学时像林大钦一样,着红皮屐,抱大公鸡;出花园时给孩子吃鸡头。
留隍俗语云:“十五成丁,十六成人“,表示过了十五六岁进入了成年,家庭像花园,孩子就要跳出了花园墙,到外面去,真正踏上人生之途,故称出花园。有诗云:
十二鲜花水浴身,红皮木屐步芳辰;
公婆床上深深拜,跳出花园成大人。 留隍城乡建有很多大小神庙,普遍的是“伯公庙”、“关帝庙”、“三山国王庙”等。每个庙都供奉着神明,俗称“老爷”,留隍庙宇之多,信奉的人多,均位于本县城乡之首。
每逢时年八节,每月初一十五日,或某位“老爷”生日(诞辰),留隍每家每户主妇们不管工作多忙,都要一清早备好三牲果桃香烛到庙宇祭拜,成为妇女们雷打不动的习俗。尤其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留隍附近城乡市民、村民在二十二日晚开始,携老带幼,穿红着绿,掼篮兜,盛香烛,提果品,杀猪宰羊,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拥到妈祖宫祭拜。
留隍人拜神风俗,成为阝留隍民间信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留隍时年八节指民间8个重要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各地风俗大同小异,但阝留隍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仅描述其特色。
春节:拜年时必带柑橘,阝留隍人称“大吉”。回礼时也必赠回大吉,称“大吉大利”。宴请客人时必摆上“四点金”,即用鸡头、鸡脚、鸡屁股及鸡肉摆上鸡盘,客人吃饭时鸡肉尽量吃,而其它绝不用吃。
元宵:留隍农村用竹筒装上煤油点火游灯。
清明:留隍扫墓必在清明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
端午:留隍面临韩江,过去多赛龙舟,吃棕球,其中以“桅棕”最具特色。
中元:过去在妈宫前搭祭孤祭孤。
中秋:留隍有“月圆人也圆”之说,不少华侨和在外的人多选择这个日子回去。
冬至:俗称冬节,吃冬节圆,做冬节圆时一家大小围坐在一只“米罗”(浅,沿的箩筐)亭边,各自提取粉团搓成弹珠样吉的冬节圆,放进“米罗”里,越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越好,这叫“父子公孙”圆,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
除夕:合家聚餐,称为“围炉”表示大团圆。一家人不论平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都必须在除夕前赶回家团聚。“围炉”后,长辈要给小辈们发“压岁钱”,能挣钱的小辈也要给长辈红包。这一天不能吵闹,不能打坏盘、碗等器物,若打坏了说诸如“缶开嘴,大富贵”等吉利话来弥补过失,象征着全年一家自始至终圆圆满满。家中的水缸要装水,米缸要装满米。以象征“年年有余”。是夜室内室外灯火通宵,家家户户合家守岁,等得新年的来临,俗称“守岁”。零点一到,家家户户燃放鞭炮。
其他的还有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一天,留隍城乡人们多到凤凰山看日出;五谷主生,即农历十月十五日,农民做菜果、豆目果、粟穗果,杀猪宰鹅去祭祀谷神,五谷主相传为神农氏;送灶,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户备各种供品放于灶前祭拜,送灶神上天述职。正月初四要打扫房屋,备清水一缸及稻草扎,插香于灶台,迎接灶神返归,俗称“神落天”。 留隍人生四大礼仪,即:诞生礼、出花园、婚礼和丧葬礼。自古有繁简之别,主要的地方特色有:
诞生礼:怀孕称“有喜”、“有身份”。怀孕期在留隍有很多禁忌,如忌丧事,忌裁布缝衣,忌墙上钉钉,忌动工,禁食虾、鹅、番鸭、羊肉、牛肉等。满月称“到月”,亲朋送猪肉、鸡蛋贺喜,主人请亲朋吃酒菜,婴儿方可出产房及见天,产妇方可出产房。外婆要送新衫裤、新腰兜、新背条、新摇篮。婴儿周岁称“对岁”以后每年生日,家长还得给他“做生日”,一般让他吃鸡蛋。51岁称“上寿”,要“做大生日”,有繁有简,繁者要大摆宴席,请亲朋吃酒菜。“做生日”是诞生礼的追忆仪式。
出花园:见《出花园》。
婚礼:古时要行“六礼”,即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新中国成立后,婚礼有所改革,多是自由恋爱结婚,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办喜事崇尚奢华,城镇结婚多到餐厅酒楼宴请宾客,而在农村则大办酒席,有的做了几十桌,留隍人追求“越热闹越好”的气氛。
丧葬礼:城乡繁简有异,较标准的有6个程序:一为停尸,将尸体停于祠堂或者厅堂;二为报丧,向亲戚朋友报知死讯;三为收观,儿女要向死者告别,死着是妇女还要等娘家的人看后才能盖棺;四为吊孝,亲戚朋友上灵堂祭奠,家人日夜守灵,晨昏祭哀;五为出枢,也称“送葬”;六为回灵,将亡灵引回至家门口,家人到队迎接。以后“头七”至“完七”均要祭拜。 留隍镇茶背地区村民,其祖籍都是来自福建及江浙一带,故属于客家聚居地。其风俗习惯,有很多独特地方,如村民的热情好客,大大超过平原地区人民;语言上也与其它客家人有所不同,客语较重、较土音;妇女和劳动量不亚于当地男人。
(一)婚嫁。新中国建立以前,茶背地区婚姻嫁娶,都服从于媒约之言,父母之命,和取决于“算卜”之口。还有部分高寒山区,贫穷人家则采取“童养媳”,从小许配终身,少数有钱人家则三房四妾。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颁布新“婚姻法”,禁止和废除不合理旧婚姻制度,解除童养媳婿约,寡妇可再嫁,男女平等,自由结婚。在大跃进、人民公新时期,各村抽调大批男女青年参加农田集体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互相建立了感情,建立夫妻关系,如茶背村胡彩芳、蔗溪村刘同皮等都是在劳动工地上举行婚事的。他们都是不花钱,自由恋爱结婚。20世纪70年代中期,茶背乡规定举办集体婚礼,全乡男女对象统一时间结婚,冲破婚姻嫁娶看时看日的旧习惯。80年代,婚事新办盛行,如旅行结婚、不办酒席等。但随着人民生活提高,婚嫁礼节重新讲究起来。
(二)丧事。解放前,由于历史传统,富有人家丧事则做佛事,叫做“七、七消灾”,请地理仙选墓地,花钱如水;穷苦人家则生银借债,从俭从简。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宣传破除迷信,号召废除封建陋俗,较大的村落如下南、岽下、金岗、茶背等村,村民自觉组织老人会,提倡丧事简办,较有效地起到互相帮助和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喜庆。本地乡民结婚、娶媳、生孩子、入新屋、祝寿,大凡喜庆之日,主家亲朋好友,村中父老都要欢聚一堂,喝喜酒吃喜糖,好不热闹。70年代后期,有些在喜庆之日,请上一场电影,给乡村父老乡亲观看,增加喜庆气氛。
(四)民俗。
请帖。每当村民办好事,都要发出“请帖”,“请帖”分二大类,即全帖、半帖。十二板大帖称全帖,简帖则称半帖。全帖请外氏和亲朋长辈,半帖请本乡人、同族人。当主人有喜事,需办酒席,如娶媳妇、嫁女、生小孩、祝寿等,必须向亲朋发出请帖,接到请帖的人,一般不能推辞,到时一定要参加宴会,但必须带上贺礼,以表示祝贺。对于“报丧”一类,则不用发出请帖,而是派专人用口头通报,通报完毕,被通报人一定要给通报人红包及食点心,在食点心时,桌上一定要放四个小碟,而示对通报人感谢、祝通报人平安之意。
画符。本地山区还遗有一些古老的迷信陋俗,每当村民家中有人生病及不祥之兆,需叫“卜卦”先生算卜或画符、赶鬼(俗称送册仔鬼)等。
二次葬。茶背地区至今仍流传着一种奇异的死者葬礼。一般人死之后,要请地理仙看个吉利地方,先用土葬(也叫大葬地);待若干年后,又要为死者做风水,如遇死者时日不吉利,则要60年后才可做风水。
第一次埋葬称大葬或寄土,在山上选好地方后进行挖穴,穴位挖成防空洞形式,依山势挖成比棺木大的隧道,把棺木寄放进去,然后封口修坟面。
过了几年之后,再扒开坟面,抽出棺木,开棺取骨骸,按人体顺序装入陶罐,陶罐称为金罐。如死者骨骸全部腐化,也要撮上一把土放进金罐。然后盖上罐盖,看好时日放进事先挖好的风水穴里,并请来泥水匠,用石灰砌成永久性的坟墓。坟墓的基面大小好坏不仅显示死者的身份,也代表了死者家属的贫富和社会地位的高低。
如死者的年庚与死时的时日是不吉利的话,当地人称为“落枕空”,死者的子孙亲戚不能哭,意会给后人带来不祥之兆。大葬后在百日内就要修好风水,否则,就要过60年方可进行,而且这60年内子孙一概不得上坟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