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婚礼
1、《法医秦明》铃铛结局是什么?
铃铛没死,与秦明结婚。
《法医秦明》是法医秦明所著的系列悬疑小说,先后由漓江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现已出版万象卷六部,分别为《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幸存者》《偷窥者》。
内容介绍:
公安厅从未公开的20大法医禁案,首度重见天日。20个挑战心理极限的重口味案发现场,20份公安厅从未公开的禁忌档案!省厅资深法医老秦亲自捉刀,首度披露惊悚案发细节。
年轻女子连环离奇失踪,是谁在黑暗中窥探迷失的灵魂。 法医秦明系列第六季《偷窥者》的故事,从一桩桩少女失踪事件开始,展开十个彼此独立的离奇凶案,带你置身法医专业视角,感受真实破案现场,揭穿每一桩命案背后的人性秘密。
2、《法医秦明》结局池子跟秦明有什么仇?
池子和秦明实际上是仇人关系,所以她要陷害秦明。池子就是秦明当初亲手抓进去那个连环杀手的老婆。
池子在秦明所在的公安局边上经营一家餐厅,看似是温和善良的女老板,实际上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偏执罪犯,接近秦明向他复仇。池子不仅处心积虑地陷害秦明,更是绑架大宝做要挟,将秦明逼入绝境。
改编过程
该剧并没有照搬原著,而是有很大的改动。高度纪实性和专业性是原著的一大特质,人物与情节并非是塑造的重点,但影视剧又注定要追求戏剧冲突、乃至情感呈现。因此,编剧大刀阔斧,将林涛改为刑警队长,大宝改为女汉子实习生,与高冷法医秦明共同组成本剧的主角团。
导演徐昂表示,通过与现实中法医的交流,他意识到破案并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法医、刑警、调查员等多个岗位的通力合作,将林涛设置为负责抓人的刑警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同时,徐昂在“法医的日常”这样的生活化场景上做足文章,剧中也有喜剧的部分;剧情也会在喜剧和正剧之间不断地跳跃,他希望这部网剧中的法医在被神化的气质之外有更多可信的感觉。
3、《法医秦明》血色婚礼铃铛死了吗?
《法医秦明》血色婚礼铃铛没死,结局剧情:池子发来视频,大宝被关在一个水箱里,依据水流的速度还有一个小时水就会淹没大宝的鼻子。视频里有光,是灯塔,秦明打车去灯塔集中的星龙海滩。
水箱里的大宝只有微弱的意识,身边的一个女子正在拿针头取药,转身,大宝认出这是池子厨房餐厅的老板娘,大宝意识到,一直陷害秦明的就是她。池子威胁大宝,让她打电话让秦明来救她。大宝拒绝了池子,池子将药注射到大宝身体里,大宝再一次晕了过去。
《法医秦明》主要剧情
龙番市刑警队长林涛,与法医科科长秦明是多年的老朋友。秦明的助理因不堪忍受秦明的古怪脾气打报告辞职。
痕检科的李大宝被借调加入工作小组。期初秦明对身为女生的大宝不信任,但倔强的大宝在破案中,体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推理和观察能力,并且嗅觉极度灵敏,挑剔的秦明决定留下大宝。
龙番警局的铁三角也初告形成。以这起“油爆奇案”为开端,秦明、大宝和林涛接连破获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案件。
4、那些麻烦事儿 怎样送礼回礼不尴尬
在这“金九银十”的美好时日,不少人都奔波在大大小小的婚礼现场。大喜的日子里,当新人们忙活着婚礼事宜时,宾客们除了观礼捧场外,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上礼”了。参加婚礼,份子钱哪能少?一本红灿灿的账本,一页又一页的名单,一个又一个的金额……当这份沉甸甸的红本本附着一沓沓现金顺利交到主家手中时,婚礼才算完美落幕。
小小喜宴账本看似简单,里面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是非故事。本周,我们采访了不少市民,一起来聆听他们所经历过的与礼金有关的那些事儿。
A “故意不上礼型”
只收礼不回礼他在朋友圈“臭名远扬”
讲述人:古交网友“想飞的鱼” 男 29岁 教师
到了我这个年纪,该成家的基本都成家了,我今年9月刚结婚。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我真的不敢相信,居然真有人会不给你“回礼”。
结婚前一个月,我陆续开始通知人。好哥们儿问我:“告林涛(化名)没?”我说:“告了”。林涛是我们的高中同学,去年10月份他结婚,我参加了婚礼,随了300元的份子钱。“告了也白告,他肯定不给你上礼!”哥们儿一脸笃定的神情,说他结婚林涛就没给“回礼”。我有些犹豫,好歹跟林涛相处了3年,感觉他人还不错,那天打电话告他时,人家也是挺真诚地给我道喜,说有时间一定会来。
结果,当我拿到礼单的时候,真的没有看到林涛的名字。打听了下,婚礼当天他压根就没现身,也没托人捎礼。好家伙,真有这种人!哥们儿说,一次不上礼是意外,两次三次那就不是“事故”了。而且,再次见面时,他就跟没事儿人似的,也从来不解释一下。原本就是个礼尚往来的事儿,结果闹成这样,似乎真的该考虑一下“友谊的小船是不是要翻了”……
就因为“回礼”这事儿,他在我们朋友圈“臭名远扬”。他结婚前,大家还常有来往。可他结婚后,跟我们的距离渐渐远了。大家伙儿似乎都认清了他这个人,已经默默地不约而同地把他拉进了好友“黑名单”。
同学结婚,只送祝福不上礼
讲述人:晋中网友“清风徐来”女 27岁 事业单位职工
我是今年1月份结婚的。说到跟礼金有关的事儿,心里也有些小堵心。
在通知宾客前,我考虑再三,尽量挑选亲近的朋友,对于那些平日里有交往,但情谊又不是很深厚,可告可不告的朋友,我都采取了保守措施——统统不告,这些人中,有的年纪比我大很多,人家早就结婚了,再叫人家给你上礼,难免惹人讨厌。所以,我精挑细选地列了一拨名单,基本都是关系好的老同学老朋友,或者是相处时日虽不长,但彼此投缘,觉得会继续保持友谊的朋友。
名单中就包括我的一名大学同学——小雪(化名),她跟我是同班同学。大学时女生交往的圈子都比较小,以宿舍为单位。我和小雪不是一个宿舍,但因为我们同时参加了一个社团,彼此交集比较多,更重要的是,毕业后还在同一所单位。故而在我心中,认定自己结婚该通知她。当时,我还特意给她送了请柬。
结婚当天,就在婚礼开始前的一个多小时,我收到了小雪的微信语言,她说自己有事不能参加婚礼,顺带说了几句祝福的话。我表示感谢后,回复说“事后再聚”。结完婚一个多礼拜,当我翻看礼账的时候,心里不由地有点难过,我没有看到小雪的名字,也没收到过来自她的微信红包。她结婚比较早,当时因为一些原因,只在老家办了一场婚礼,并没有再请单位的人或者其他朋友。当时,我还问过她,她有些难为地说:“一言难尽”,婚礼只能那样简单草率了,说不会再请客。再后来,她怀孕,有了自己的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当时没给她上过礼,她可能觉得自己有点亏,所以省了份子钱。但这事真的让我感觉有些不舒服,我请她可不是图那点礼金。当时,我还在想,等我结完婚得瞅个机会去看看小雪的孩子,顺便包个大红包,别让人家觉得“亏”。可看完礼单,我有些犹豫了……友谊确实不能用钱衡量,但钱从一方面是不是也反映了一些东西呢?
B “无意忘了上礼型”
一不留神忘了上礼结果被闺蜜拉黑了
讲述人:王倩 女 28岁 银行职员
说起上礼,我现在心里还有疙瘩呢。我叫王倩,大学是在厦门上的,那时候因为离家很远,一般也不常回来。出门在外一个女孩儿还是挺辛苦的,所以当我知道隔壁宿舍有个女孩也是山西人的时候,甭提有多高兴了。在学校我们俩常常混在一起,后来毕业了,我考到太原的一家银行工作,她则回了运城,有时候工作不忙了,也偶尔打个电话。
银行工作其实很忙,平时也不让玩手机,而且我刚来没多久,很多业务都不熟悉。有时候忙一天,回家就想赶紧睡觉。上个月初,我接到了这个闺蜜的电话,她说自己10月3日要结婚了,想让我去送她,但是那天正好轮我值班,实在是抽不开身,我俩又聊了一会儿就把电话挂了。
后来我就一直忙,国庆最后一天,晚上回家躺床上刷朋友圈看大家的“国庆摄影大赛”,看见有人拍婚纱照,突然想起来闺蜜婚礼已经过了。一下子就惊出一身冷汗,我忘记上礼了!赶紧找到她的头像,转了1000块钱过去,没想到居然发送失败,屏幕上显示“对方不是你的好友”。
我打电话过去人家也没接,为了弥补,我辗转又找到另外的朋友把礼金转给她。但是这个朋友却尴尬地给我退了回来。之后,这个闺蜜就冷言冷语地在同学群里发牢骚,搞得流言四起,我也弄得里外不是人。我一怒之下也在群里回击,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就吵起来了。我最后就给她发了个短信,表示今后各自安好,互不打扰算了。
好哥们儿没上礼,原是伴郎“失职”
讲述人:省城网友“大力~FIGHT”男 28岁 培训机构负责人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是今年五一结的婚,婚后没几天,爸妈就把礼账给了我,其中凡是我的朋友、同事、同学上的礼,我都特意列了出来。结婚后,我就独立成家了,这些人情以后都得自己慢慢还。在整理账目的时候,发现一个哥们儿没给我上礼。看完第一遍礼单,心里有些不相信,那可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处了十来年来,怎么会不上礼?翻了翻微信红包记录以及支付宝账号,确实没有来往记录。起初,心里还掠过一丝丝忧伤。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是个事儿,凭着我对他十几年的了解,一定事出有因。况且,真兄弟不在乎这些。
没几天,伴郎打来电话说,哥们儿托他捎礼,专程给他发了微信红包。可因为结婚那天有点忙,还喝多了,便把这事儿给忘了。因为没及时领红包,钱又退回去了。人多忙乱,遇到这种事也很正常。后来,再遇到哥们儿,他也很不好意思,说本来发了红包要给伴郎打电话,嘱托他上礼,恰好有事分了神,后来就忘了。我笑了笑说:“没事”。
我俩婚期前后脚,没差几天。后来,他结婚,按照礼金规矩,我也没给他回礼。但他结婚时,我也去帮忙了,还跟哥们儿道了个喜。本来礼金就是个一来一往的事儿,你上多少,对方回多少,捧得就是人气。“礼”可以不上,但人情可不能断!
C “礼金失衡型”
好友结婚,我上了500,他回了568元有零有整的吉祥数,让我感觉很温暖
讲述人:省城小刘 女 29岁 外企职员
说起礼金,有一个数目至今让我记忆犹新——568元,这是我所有礼单账目中惟一一个有零有整的数儿,上礼的人是我的一名异性好友小卫。
我和小卫是在大学时候认识的。小卫和我的一个闺蜜是高中同学,我们仨都在一所大学,但不在一个院系。经闺蜜引荐,我认识了小卫,他是一个很乐意交朋友的人。小卫身高183cm,体格健壮,看起来很有安全感。大学那会儿的他,很有创业意识,一直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因为闺蜜的关系,我们渐渐熟络起来,常常一起吃饭、聊天。有时候,也会跟着他做兼职。我们3个人成了“校园三剑客”,无话不谈。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他留在了省城,我则去了南方,闺蜜回了老家。我们3个人中,他是最早结婚的,因为在外省,不方便去,我特意托闺蜜捎了500元礼金,表示祝福。后来,轮到我结婚了,在省城请客时,小卫作为为数不多的异性好友来了。有趣的是,他特意准备了崭新的零钱,凑了一个568元的吉利数字,给我回礼。看到账单的时候,我笑了,没想到那样一个粗犷的爷们儿,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细腻的心。
因为各自成家,因为各有家室,婚后的我们联系渐渐少了,但这份情谊和用心,至今都让我无比怀念。
他的回礼比我当年的数目少了200元但这并不影响我俩的关系
讲述人:省城网友“奋斗”男 30岁 高校教职工
我有一个朋友叫小郭,他是我大学时候的同学。大四毕业那年,小郭结婚了,作为好哥们儿,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商量着每人给他上了700元。当时,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这样的份子钱算是很重了,但我觉得好哥们儿结一回婚,礼重才显得情重。
今年,我结婚了,小郭给我上了500元,比我当年的数目少了200元。而且,从他结婚到我结婚,已经是时隔5年。可在我看来,少了的那两张毛爷爷根本不足以用它来衡量我们的友情。
小郭是一个勤勉、肯吃苦又干实事的人,在大家眼中特别能干。当年,我们一起在省城读书,他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四年的大学时光,他几乎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从来不舍得荒废。大一时,自己创办了一个名为“励志社”的社团,带着一群同学们参加活动,他曾经徒步从省城走到太谷农大,同学们都叫他“励志哥”。他的很多想法都跟我一致,我们总能聊到一起,后来我也跟着他一起在社团搞活动。从大学到毕业,再到现在参加工作,我们时常会约出来,聊聊生活、谈谈理想。当时,他之所以选择大四结婚,就是希望能稳定一些,婚后的他更加努力了,一直都在自己创业,手底下经营着两家培训机构,每天都披星戴月。我结婚的时候,他忙得没有时间来参加婚礼,尽管只上了500元,但我知道,那代表了他的心意,他是没有心思去在意那些所谓的“回礼”规矩的。平时,我们吃饭,他知道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基本每次都是他掏钱。所以,我俩之间怎么能够算得清?我又怎么会去计较那少了的200元钱?
D “故意讨礼型”
多年不联系的同学建了个群宣布自己要结婚了
讲述人:陈路 男 25岁 公司职员
我是个未婚“90后”,虽然已经步入大龄剩男阶段了,身边还有不少同学朋友都还单着。上周回家看微信发现,自己莫名其地妙地被拉到一个初中同学群里,很多年失联的同学都在里面现身了,当初关系好的几个人出国之后就没再联系,如今在群里看见,大家都很高兴,多聊了几句,交换了几个朋友的联系方式。群主表示自己过几天就结婚了,我们这些多年不见的同学纷纷表示祝贺并感叹时光飞逝,简单寒暄了几句就都各忙各的去了。
没想到昨天这个群主突然点击了群里很多人的名字,说自己今天大婚,终于告别单身,为表庆贺,也为让大家沾沾他的喜气,特此邀请大家每个人都发一个红包以示庆贺。还在最后用开玩笑的口气说:“结婚不上礼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大家赶紧把红包发过来,不得误领。”
此话一出,居然真的有人发红包给他。我顿时汗颜,左思右想觉得这拉人进群就是个空手套白狼的圈套啊,果然,群主此言一出,朋友们纷纷私信聊天炸了锅:“这要礼钱要得也太明显了啊,高手,绝对的高手。”“妈呀,这结婚,简直就是搞众筹。”“你说他二婚的时候会不会再加一个群?”
后来我们几个人碍于情面,每个人给他发了66.66元,寓意六六大顺的意思。这件事之后,那个群再也没有人说话了,后来我在群里发祝福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群聊了。
E “要求退礼型”
大学同学打电话说多上了500元,希望退还
讲述人:小笛 女28岁
一提到“礼金”,我就想起自己前不久经历的一件奇葩事儿——一名未婚的大学同学说自己礼金上多了,要求退还。
话说,当时结完婚,我便去南方度蜜月。其间,接到了大学同学芳芳(化名)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告诉我:在我结婚的当天,除了她自己外还同时帮其他3人捎礼,3个600元,1个500元。原本她已经提前将2300元钱备好,放在了钱包里。可是,上礼的时候,可能是人太多,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上到最后发现手里的钱少了500元。无奈,她只能先回到席位,又跟另外一位同学借了500元后,重新上了礼。“我记得清清楚楚,手里拿着2300元,不应该少500块……可能是我多上了,应该是多上了。”对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她应该没弄错,是收礼的或者其他方面出了问题,希望我把钱退给她。
唉,结完婚还没顾上翻看账本,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况且,也没听管账的叔叔说礼金数目有异啊,所以,当时只答复她说,了解完情况再答复她。
挂断电话,我心里有些堵得慌。上礼这事儿,多了少了的,也听说过不少,可要求退礼金这事儿还真新鲜,况且芳芳还未结婚,如果真多上了,我到时候回给对方不就得了,还非要让我退回去。结婚的大喜事,遇到这样的事儿,真心觉得有点心塞。
度完蜜月,我回了家,特意查阅了账本,确实如芳芳所说,她分两次给大家上了礼,4个人的名字,有3个人挨着,另外一个人隔了一页,可这4个人的名字下显示的金额都对,分别是3个600元和1个500元,看不出来谁多上了礼。跟芳芳名字前后紧挨的几个名字,我又一一核对,查不出来有问题,而且,账目的总数也能对上,根本没有多出500元。反复看了几遍,我把情况告诉了芳芳,她听了稍微有些不高兴,表示只能自己认栽。可大喜的事儿,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不也屈得慌吗?
七嘴八舌
礼金这些事儿听听网友怎么说
网友“麻辣粗面”:礼尚不往来的,全部拉黑,最恨这些人,好像全天下别人都是傻子,就自己最聪明。
网友“卖萌的熊猫”:咱上500块?他回礼200块?我知道可能她的记账本找不到了,不记得你送了多少,不过在她心里,你们的关系可能只值200元,或者,她估计你以前也是送200元,所以就直接送了200元。
网友“Kevinpengtao”:你情我愿的事,人生苦短,何必太在乎。份子钱已经送出去就不要想着拿回来,这样就不太会生气了。以后人家要礼尚往来,那自己也不亏,万一石沉大海,友情都不在了,还记挂份子钱干吗呢?
网友“伴我成长”:花几百块钱就能看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挺值得的!
网友“卢卡”:上次高中同学请我参加她的婚礼,结果我有事不能去,她竟然直接问:“礼金微信转还是支付宝?要方便的话最好是用支付宝,微信1000的额度满了,提现金我这收手续费呢。”我当时只想说:“我晕。”
网友“小唐爱吃面”:最可恨的就是那种万年不联系,突然跳出来宣布自己要结婚了的小伙伴,真心崩溃啊,碰到这种人,马上就说,明后天我也要结婚或者小孩满月,这样就不会问你要礼金了。
延伸阅读
怎样送礼、回礼不尴尬?
中国自古就崇尚“礼尚往来”,讲究人情往来的中国人,怎么样才能在送礼和回礼的时候拉近关系,而不是尽显尴尬,其实是有很大学问的。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体现的就是彼此的往来。如果一味“只来不往”或者“有往无来”都会成为关系的失衡。
首先,要做好记录。别人送礼金的时候,最好做个记录,这样你在还礼的时候才能做到心里有底,虽然礼金送多送少是个心意,但是最好根据风俗和当地的一般行情来,也可以和一起的同伴商量一下,大家上一个相同的数目,以免引起非议。
其次,礼金往来要摒弃占便宜心态。礼轻情意重,单纯以金钱来衡量彼此关系的亲厚是一种片面的做法,感情至上才是关键。现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和山西省运城一带,还都保留着回礼的时候多回一点的讲究。切忌上了200元还拖家带口去蹭婚宴,毕竟现在婚宴都涨价了。
此外,量力而行最重要。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关系亲近与否不在于礼金的多寡,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定,量力而行,不必盲目跟风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要独善其身破坏既定的行情。
在国外,新人在发请柬时会附上一个网址,里面都是新人最需要的“物品清单”,一般金额不会太高,宾客只需要挑一样购买送给新人,比单纯的送礼金更有纪念意义。
别让铜臭搅了人生大典
婚礼,本是人生重要的喜庆时刻。贺喜,本是透着暖意的人情表达。但是,当礼金的收受成为婚庆规定动作,对很多人来说,参加婚礼就成为一种负担。
更有些人,在办婚礼时把平素往来很少的同事、远亲等也全部搜罗一遍,一一通知,力邀参与。那些受邀者们,只怕“却之不恭”,只好忍痛破费。也总有人盘算着,这次我给他(她)上了这么多礼,下一次轮到我(或者我的孩子)结婚,一定要通知他(她)参加,一定要让他(她)把当初从我这儿索走的钱再还回来,最好还能更多些,让我有些“盈余”。
当送与收都成了功利意味十足的算计,甚而演化为一种索取,礼金的收受就近乎丑陋了。如此“你来我往”,则形成一种恶的循环与蔓延。我们不可能叫停一项延续了千百年的婚礼传统,但至少要让它尽可能远离功利,远离索取,远离丑陋。而这,要从一个个婚礼的主办者和参与者做起。大家都多想想情与义,都少做些单纯利己的算计,才不至于让铜臭搅扰婚礼这场对每个人都至为重要的人生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