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订婚帖书写格式
1、订婚贴的正规写法是什么?
订婚贴的正规写法是:
XX先生与XX女士经双方长辈认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将结为夫妻,若一方在中途发生变故,不能与对方结婚则应在一周内将支付的彩礼退还给男方。立此为据,双方签字生效。男方:XX男方按手印。
女方:XX女方按手印。男方家长:XX女方家长:XX男方见证人:XX女方见证人:XX XX年XX月XX日签订。
订婚请柬格式:
1、标题
请柬的封面一定要有"请柬"或者"请帖"两字。最好做一些字体的艺术加工。不过一般情况下这个都是印刷公司提前做好的,新人只负责请柬的内文。
2、称呼
顶格写称呼,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名字后加上"先生、女士”。亲属间在名字前加上称呼,如果以新人父母的名字发出,就按照父母相对应的称呼填写。写完后记得加上冒号。
3、正文
正文间要明确婚宴的时间、地点、新人名字。如果还有其他的要求也一并附上。如:“请准备发言‘’、“请准备节目"、“请着正装"等。
4、结尾
在结尾处加上礼貌性的问候,如“敬请光临”,表示对来宾的尊重。这样的形式在古代被称为“具礼”。
5、落款
落款即邀请者的名字和书写时间。
2、老式婚帖的写法
老式婚帖的写法如下:
传统的喜帖是比较正式庄重的,所以写法也是比较固定的。喜帖的封面是较大的汪侍培“请柬”二字,翻开的困唯帖文要书写被邀请者的姓名,注意一定是全名,再加上称呼,比如“先生/女士”,邀请长辈称呼可以是“尊xx(家中的辈分)”,结尾加上“敬请光临”或是“具礼”。
喜帖简介
结婚喜帖,在中国由来已久,形式有直有横,颜色多为大红色。内文撰写的方式到今日依然大至相同,有一套俗成的礼仪用字。较特别的是日期通常会印上两种日期,一种是农历日期,一种是公历日期。此外,有些家庭也会印上祖父母辈的姓名。
中国清朝的结婚喜帖,称为团书,是结婚时的周公六礼书之一,当男子向女方家订婚成功谈信,就会印制团书告知众亲友。
台湾地区也有人尝试以白话文或台湾话口语体撰写。
3、定婚帖怎么写
树行写。
用红纸写,大约长30公分,宽约12公分左右。
右边低两格写:
x年x月x日(农历)男方xxx与女方xxx订婚
中间顶格竖写:鸾盏大吉愚亲家xxx携子xx鞠躬
4、订婚换帖的帖怎样写 订婚换帖格式
<
5、古代婚书的格式和内容是怎么样的
古代婚书的格式和内容范例一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1、行嫁利月兹择于 20XX年XX月XX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X相,大吉
3、上下车轿,面向X方 迎喜神,大吉。
4、安庐坐帐,宜用X屋X间。
5、冠戴面向X方迎贵神,大吉。 坐帐面向X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20X年XX月XX日
“送好”不仅是送嫁娶的好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聘礼一般包括红衫、蓝袄面、戒指、坠子、带子等,用红包袱包好,上插柏枝,取“长命百岁”之意。
临清称为“查日子”,新郎确定好迎娶日期后应该正式通知新娘家,附上“迎亲帖”(俗又称“上头帖”),上书新娘衣冠、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时辰等事项。
古代婚书的格式和内容范例二
第一面:婚礼 或谨遵婚礼。
第二面:谨占吉期,择定于20XX年XX月XX日(农历XX月XX日)命几子某某某亲迎。
特达贵府
论新人上轿宜面向X方,迎喜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下轿宜面向X方,背本命大吉大利。
论新人梳妆上头宜面向X方,迎福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娶送客忌妨XXX三相避之大吉大利。
论新人拜天地宜X点到X点之内XX吉神值时辰大吉大利。
第三面:天地氤氲 咸恒庆会。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第四面:风雨附会。
第五面:金玉满堂。
第六面:长命富贵。
第七面:大德望X翁王老先生亲家大人之禧 阁下。
姻眷弟某某某熏沐顿首叩拜。
第八面:龙凤呈祥 永结良缘。
(5)古代订婚帖书写格式扩展资料:
五年不娶,婚书无效
交换婚书,并不代表婚姻完成。古人讲究仪式感,必须在吉时迎娶,完成婚礼,并广而告之,才算真正结婚。而从定婚到结婚的过程,尽管有婚书作保障,还是会出现一些幺蛾子。
元至元七年(1270),一位名叫刘泉的老汉拿着定帖,跑到太原府衙告状。刘老汉告诉知府,自己的女儿伴姨,在十一年前经媒人说合后,与元凯的儿子交换了婚书,定了婚。
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元凯家始终没有来迎亲!当年写婚书时,伴姨还是一位年仅13岁的少女,等到现在,她已经整整24岁了。
婚书是定婚过程中“男家致书礼请,女氏答书许讫”的书信往来,它与今天结婚证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证明了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合法地位。所以,和元凯家交换了婚书,伴姨就是法定意义上元凯家的儿媳妇了。
即使过了十一年都还没有举行婚礼,伴姨也不能另嫁他人。刘老汉又气又恨:“我女儿因为一纸婚书,守了十一年活寡,耽误了大好青春。求青天大老爷还她一个公道!”
这个案子着实棘手。太原知府也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心大的人、不靠谱的事儿!最后知府决定,把案子上报中央,让主管全国民生的户部官员们来处理。
户部开会研究之后,有了结论:限元凯家在三十天内,将伴姨迎娶过门;否则,婚书无效,伴姨另行改嫁。这样的判决是不是轻了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户部只能这么判。
按照当时法律规定,元家一味拖延,没来迎娶,不算悔婚,也就不违法。所以,户部只能依据婚书,催促两家完婚,却无法处罚元家,补偿伴姨这十多年来的精神损失。
后来,太原府又接到一桩奇葩案子:至元五年(1268)时,石虎虎与宋德荣的侄女宋小梅立婚书定婚,但至元七年时,石虎虎却突然逃婚,不知所踪了。宋德荣没办法,只能向太原府告状。
石虎虎钻的也是法律空子,他逍遥自在了,可苦了宋小梅。太原府这次找到了大都、卫辉等地的相似案例,经过比对,宣告双方的婚书作废。
伴姨和宋小梅的遭遇,给元朝政府上了一课。至治三年(1323),《大元通制》颁布,里面有这样一条法规:五年无故不娶,即宣布婚书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