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俗民情图片
1、云南有哪些风俗
云南的风俗:
1、对歌
对歌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丢包
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阿夏婚
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
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制的残余。
6、剽牛庆丰收
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7、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8、树叶信
在景颇、傈僳族中流行过的“实物信”,利用树叶表达感情,传递信息,每种树叶都代表不同的含义。
如男子用两片嫩叶加上等物,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女方有意则回赠草烟、芦子等,如表示拒绝则把两片树叶翻成背靠背送还给男方。住地相距较远的亲人如收到一条二指宽的剥皮牛肉就知道家中有人亡故等等。
(1)云南风俗民情图片扩展资料: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2、云南风俗文化
一、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占祥、幸福、健康。
二、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 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三、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四、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2)云南风俗民情图片扩展资料
云南各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种。其中,傣族文字语言与泰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在传承的象形文字。
云南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等。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成熟,产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调。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
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纳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当中。
参考资料 网络 云南
3、云南有哪些风俗?
云南的春节习俗有很多,例如:
1、打醋炭:除夕之夜,在火盆里装着烧红的炭和松针,然后往火盆里洒醋,用醋蒸汽来清洁空气,然后关门,把火盆拿出大门倒掉,寓意着一年的晦气被彻底驱除出家门。
2、翻梢:在年三十晚上用一颗甘蔗把门顶起来,有的人家会用到两株甘蔗,代表好事成双。年初一时,把甘蔗的梢翻过来,意味着新一年翻身。
3、吃长菜:长菜,是老昆明年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4、跳歌:入场的男女手拉着手,自然地围着篝火,随着音乐的节奏,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一直持续到凌晨两三点。
5、放高升:取一根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一百多米。
4、云南风俗有哪些?
1、石宝山歌会,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歌会于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在云南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举行,届时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聚集一处,弹弦对调以歌觅偶。
2、梨花会是白族传统盛会,在每年梨花盛开时节举行。阳春三月,遍布在剑川坝子里、坡地上、河谷间的座座梨园都披上了洁白雅致的素装,棵棵梨树上缀满了耀眼的白花。梨园里荡漾着美的韵味,在春风里摇曳的梨树枝条,仿佛向人们频频招手。
3、大理三月街,云南省大理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理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它始于唐代永徽年间,系由庙会演变而成,其产生与佛教在大理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4、牟定三月会,又名三月街,是当地彝族的歌舞盛会。参加的人数10多万人。除本州各县都有人来参加外,州外、省外都有人来参加。三天三夜的歌舞盛会,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物资交流盛会。
5、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5、云南十八怪,都有哪些奇葩的习俗?
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以'怪'字,所谓"云南十八怪"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
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当地老乡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第四怪、
火筒能当水烟袋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第十一怪、
老太爬山比猴快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第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
美丽的彩云之南是个神奇的地方,不但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描述独特民俗现象或生活方式的“云南十八怪”。云南还有因为自身地理位置的奇特而孕育出的一些奇葩美景。
云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现象已经慢慢消失,有的也还保留着,有的条款是夸张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经济建设卓见成效,云南十八怪也有了区别于原来的新云南十八怪。
6、云南的这个少数民族,为啥男性必须要出家为僧,否则就会被当做“野人”?
一、风俗民情
在云南傣族是一个兴奋小乘佛法的民族,他们那里的孩子长到5岁的时候就要送到寺庙去当和尚,时间少的也就是七八天时间长的能够达到很多年,这个民族觉得把孩子送到寺庙里做几天和尚就是特别的有学问,并且也指孩子已经找到了,所以他们在回家的时候都会受到家人社会的尊重,如果哪个孩子没有去过寺庙,他们就会被视作为野人,所以这个孩子就不会得到尊重。
二、宗教信仰
在云南人们都有宗教信仰的这个风俗习惯,被他们觉得佛教是特别神圣的,所以对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也都是特别虔诚的,这种宗教信仰已经传承了1000多年的历史,所以去云南都会看到有很多的小和尚在寺庙里走来走去,这也是因为他们当地的风俗习惯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寺庙住上几天,然后再回家。
三、宗教习俗
傣族有这样一个宗教习俗,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出家为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显得有教化,如果是没有这样的做法就会被人瞧不起,所以我们就会看到有很多的少年孙女身披袈裟,但是他们的孩子气也依然是掩饰不住的,他们的这种方法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从小要上向善弃恶,也就是让自己的民族传承一个平和善良的秉性。
有很多游客去云南旅游的时候都会知道,那里都是十分兴奋佛祖的,所以可以看出很多人都会在那里虔诚的叩拜佛祖,希望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平安吉祥,所以云南的寺庙也是特别多的。
7、云南风俗是怎么样的?
云南风俗如下:
1、云南佤族,摸你黑。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临沧沧源县。他们有本身的说话是佤语。佤族间木鼓视为神器,人们会用木鼓跳舞,而木鼓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摸你黑,也声名远扬。
2、云南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3、丢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4、赛龙舟,赛龙舟是泼水节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5、放孔明灯,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8、云南人风俗习惯
一、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占祥、幸福、健康。
二、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 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三、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四、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8)云南风俗民情图片扩展资料
云南各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种。其中,傣族文字语言与泰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在传承的象形文字。
云南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等。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成熟,产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调。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
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纳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当中。
9、云南彝族风俗有哪些?
1、节庆: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之后,各户持火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
大多节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准备的东西越多,说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2、婚俗
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待宾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
3、建筑:彝族村寨多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解放前,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或闪片房。有门无窗,习惯于“黑房亮灶”。忌讳向北开门,无论房门、灶门和厩门都不向北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起有楼有厦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有部分建了砖木结构的瓦房。
4、服饰:彝族男女喜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衣服。男子头缠青布包头,内衬白衣,外套青色对襟领褂,下着宽腰大裤脚裤。中青年妇女皆穿深蓝色土布包头,上衣为蓝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长,圆领上镶有五种颜色的条形花纹,手袖有三色花纹的镶边;青年妇女青布包头配有头箍,佩带有众多银泡的银制项链,上衣为各色姊妹装,圆领上镶不同颜色的花边,系围腰并镶蓝色花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传统服饰逐步减少,服装多与汉族相同,青年一代则穿流行服装。
5、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10、云南节日风俗有哪些
1、昆明挂甘蔗
春节前夕,农贸市场或年货街上都会有很多卖甘蔗的老板,摊位上甘蔗堆成小山,任由顾客们挑选,挑甘蔗很有讲究,甘蔗的尾部要有根须,顶上的绿叶不能去掉。到除夕12点时,把甘蔗根冲上叶朝下放在门背后,预计一年比一年好,一年从头甜到尾。
2、铺松毛
从山上挖一棵松树回来栽在门前,并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跪在地上给松树磕头上香,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全家幸福。家里客厅的地上要铺满松毛,绿茵茵的,满屋子都是清新的气息。
吃年夜饭时,将菜饭放在松毛上,全家人一起坐在松毛上品尝佳肴。有农户,会把砍回来的松枝插在院子里或大门两侧,象征着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3、吃长菜
长菜也称杂熬菜,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一锅焖,由于很多家庭都会聚会,所以剩菜特别多,一般能够吃到正月十五过后。
长菜里面有蒜苗、青菜、猪大肠、猪小肠等,这些食材都是完整的,不能用刀切,代表着长吃常有,长长久久。酥肉、红烧肉、红烧鱼、腊肉,八宝饭等,也是昆明人过年必吃的食物,很有代表性。
4、灌香肠
春节前夕,每家农户都会杀一头猪或两头以上过年,杀猪人员将猪的内脏清理好后,会进行熏肉、灌香肠等。灌香肠很有讲究,需要先把瘦肉用刀切碎或用专门的打肉机打成泥,接下来放入大盘中。
5、祭祖
除夕前,要将麦芽糖、苹果、橘子等果品放在灶神前,在灶神的两侧贴对联。三十晚上全家老少要跪拜祖先,然后开始放鞭炮,吃团圆饭,一家人互相聊天,一起看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