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风俗
1、南京有哪些习俗
民俗文化
简述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朝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同时南京作为天下文枢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所谓“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
春节元旦
以前称元旦,俗称过年。南京人过年要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 南京人过年大门上贴春联或门神,还有文人雅士在大门贴一幅画鸡,取“鸡日相长”之意。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元宵灯会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夜,夜与宵同义,便称元宵。食品也由食豆粥,改为品尝元宵(汤圆),南京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俗。明清两代,南京元宵灯会,有玩龙灯和挂纱灯之俗。
清明踏青
清明节自古以来由于注入扫墓祭祖的习俗,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重视。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携酒游山,谓之踏青”。有谚云“春牛首”。
端午游秦淮
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称端阳。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绿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苋菜和雄黄豆,饮雄黄菖蒲酒,以求免灾。用经过曝晒的水洗眼,谓之“破火眼”,说可免一年眼疾。还用菖蒲、艾叶蘸水洒地而后插门楣,用以“禳灾”。近20多年来,秦淮河又进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换水,增添画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两岸万家灯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游人置身游船中,船在景中过,人在画中行,自有别样情趣。
中秋月摸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此夜,天上月圆,人间圆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赶回家团聚。南京人喜合家赏月,叫“庆团圆”,团坐聚饮称“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皆为游人赏月之所,而以游玩月桥为最盛。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为旧院所在地。清以下,赏月之风仍盛,人们祭月,陈列鲜果、月饼,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纸斗,叫斗香),讲《嫦娥奔月》故事,然后分食月饼。月饼以瓜埠“赖月”,民国时期以“金陵套饼”为上乘。
重阳登高会
夏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为阳数,故称重阳。历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会”。此俗源于一个古怪离奇的避邪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续齐谐记》中有详述。从魏晋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阳风俗犹盛。当时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极阁,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为最著。
腊八节品粥
世界第七,中国大陆第二高楼——紫峰大厦
[6]南京自古是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这个起源于佛教传统的腊八节也随之在南京兴旺起来。腊八顾名思义,为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南京市长江路程总统府旁的毗卢寺。
小年迎财神
按照南京人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初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放在簸箕里多日的垃圾可以到处门外了。人们等待着凌晨12:00的时候(子时),子时到时,各地响起了震天的鞭炮声,声音有时甚至可以赛过大年三十。这天,南京老习俗中,夫子庙就开始上灯了,大大小小的荷花灯,菠萝灯,生肖灯等等各式各样的灯都亮起来了。
2、南通中秋节的风俗
说法一:中秋源于帝王祭拜活动
中秋的由来,据说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礼制,后来达官文士也效仿,此风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说法二: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
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这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以至演化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乐以欢度的中秋节佳节。
牛渚(今采石矶),汉时即属丹阳郡秣陵(今南京)。《续汉书·郡国志》说,秣陵县“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东晋于南京(当时叫建业)建都,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听到有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这间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谢尚玩月闻袁宏咏史于前,文人雅士亦趋之于后,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抵金陵闻知此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泳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孙楚酒楼“玩月达曙”。唐欧阳詹作《玩月诗序》也说:“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游月宫,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玩月佳话。
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说法三:中秋与时令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说法四:“中秋”的得名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据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记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园。”这就是说,旧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间,故谓之中秋。
据说中秋节在两汉时已初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明清以来的京师,此风一直未衰。
说法五:中秋吃月饼的由来
中国很早就有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那天吃月饼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来源说法不一。
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
“应将胡饼邀蟾蜍
3、南京中秋节的风俗
[习俗] 南京中秋:吃糖芋头、“摸秋”、涧子桥上扔瓦罐
赏月起源于东晋时的南京
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对记者说,中秋赏月活动起源于东晋时期,地点就是在当时的南京。如今属于马鞍山的采石矶在东晋时隶属于秣陵(南京古称),被称为牛渚,当时的名流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牛渚玩月”的典故。
史书上最早关于中秋节的记载是《唐书.太宗记》上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同时,唐代很多诗人写了大量关于中秋和赏月的诗歌,从文化层面推动了中秋赏月习俗形成,例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抵金陵时听说“牛渚玩月”的故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泳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学界一般认为中秋节的概念是在唐代出现的。到了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赏月也成为中秋节一项固定节目。
妇女为求子偷瓜豆
中国民协副主席、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告诉记者,“摸秋”是南京独有的民俗,起源于清代南京“茉莉园”(旧名)。所谓“摸秋”其实就是“偷秋”,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到瓜田、豆园里,暗中摸索摘取瓜豆带回家,故名“摸秋”。关于“摸秋”,《六合县志》、《金陵碎石记》、《金陵锁志》中记载道“以得瓜豆宜男”,意思是顺利摸到瓜豆就可以生个大胖儿子。按照传统风俗,此夜瓜豆任人来摘,主人不得责怪,第二天再由丈夫负责把损失的钱还给主人。
“中秋求子”风俗南京还有一个传说,中秋这天如果摸了庙前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铁锚、老鸦杆,也能一举得子。
出嫁女子中秋不能住娘家
陶思炎说,南京人很重视中秋节,这天有许多规矩礼数要遵守,最“不近人情”的就是明清以来“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的风俗。意思是说,中秋节这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夜,结婚后的女子要以夫家为家,团圆节必须与夫家人度过,除了这天外,哪怕在娘家住上一整个秋天都可以,惟独中秋不可。这个训导虽是封建礼教的体现,但也不无道理,教导女子利用中秋这天大团圆的好机会早日融入男方家族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中秋节能预测元宵节天气
“古时候南京人会留意观察中秋这天的天气,预测元宵节的天气。”陶思炎说,有农谚为证“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说当年中秋节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就会阴天或下雪。农谚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有一定科学道理,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尝试下,看看灵验与否。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吃月饼是其重要习俗,那么月饼什么时候才得名?王涌坚说,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到了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可见那时候“月饼”还被称为“小饼”。他考证发现,相关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明《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因此,“月饼”这一名词来源于明代。
提到“月饼”之名,有个小故事不得不说。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很喜欢吃月饼,但不喜欢“饼”字,只因“饼”与“病”谐音,遂下令将月饼改名为“月华”,但没多久大家还是叫回“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朱元璋命令
王涌坚向记者饶有兴致地讲了一个月饼起源于南京的故事。元末,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抗元。但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困难。军师刘伯温命士兵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可是起义暗号“驱元兵,杀鞑子”走漏了消息,朝廷调兵遣将,准备八月十五一早挨家挨户搜查。元兵先从南京城搜起,南京老百姓为了保护义军秘密,便相互通知约定在八月十五一大早家家都开门做圆饼杀鸭子。那天元兵果然来查,一问,百姓们都说:“这是我们南京人过八月节的习惯,家家都要吃圆饼,杀鸭子。”元兵听后疑团顿释,原来是听错了,不是“驱元兵,杀鞑子”,而是“吃圆饼,杀鸭子”。一场危机终于安然度过。到了约定起义的时刻,各路义军一齐响应。不久,徐达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吃鸭子也成为南京人的最爱。
孙中山爱吃“金陵套饼”
王涌坚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特别喜欢吃南京中华门内糖坊桥的“涌茂”食品店的月饼,还亲自到店里看过,夸赞了他们的月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还去买过,可惜后来拆迁城市改造,这家店已经没了,太可惜了。”王涌坚惋惜地说。
孙中山爱吃的“涌茂”月饼就是南京一种独特的“金陵套饼”,以大小不同规格的月饼分层堆叠,顶部以一只寿桃作点缀,状如宝塔,成套出售。古代南京人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在月圆之时祈祷亲人团圆,生活美满。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在家里摆上供桌,点上一种盘绕起来的斗香,将月饼堆成塔状,最多的可以堆到16层。
供桌上要插上桂花和菊花,桂花寓意“富贵”,菊花的金黄色也寓意“财富”。供品是很有讲究的,由于南京历史上水港湖汊很多,因此供果大多体现了水乡特色,一般秋果有鲜藕、柿子、石榴、佛手等,熟食包括菱角、糖芋头、酸梅等。此外,桂花酒也是不可少的,分为用酒泡的和酿造的两种。南京人历来就很实在,一般在祭祀完后,供品就拿来供家人享用。
4、中秋节是哪一天,有什么习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
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之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以至演化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乐以欢度的中秋节佳节。
牛渚(今采石矶),汉时即属丹阳郡秣陵(今南京)。《续汉书·郡国志》说,秣陵县“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东晋于南京(当时叫建业)建都,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听到有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谢尚玩月闻袁宏咏史于前,文人雅士亦趋之于后,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抵金陵闻知此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泳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孙楚酒楼“玩月达曙”。唐欧阳詹作《玩月诗序》也说:“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游月宫,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玩月佳话。
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宋时人们在中秋之夜吃瓜果、圆饼,这圆饼即月饼之始。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的诗句。南宋年间中秋之夜,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竞放水灯,烛摇月白, 尤呈奇观(后来,南京将放水灯移到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放水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这一夜南京,人们绘月宫图,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兔儿爷”,有纸绘、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举旗,十分别致。
南方人中秋爱吃月饼、鲜藕、熟菱、柿子、石榴、糖竽头等。南京人是夜月下聚饮,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据《正德江宁县志》记载,中秋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民国以后,南京是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畸形发展,夫子庙前灯红酒绿,八月十五达官富贾泛舟秦淮玩月,而千家万户苦不堪言。当时曾流行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楼下皱眉头。”加上这时旧迹多湮,河水污染,游人涉及不多了。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5、南京特色民俗风情
南京白局
民间曲艺。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调》、《数板》、《梳妆台》、《剪剪花》、《下河调》、《汉阳调》等,形成曲牌联缀体。曲目近百个,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如《机房苦》是织锦工人对自身苦难的控诉,《抢官米》和《打议员》则反映了光绪二十四年和民国8年南京发生的抢官米和打议员两起风潮。清末民初后,"南京白局"随着织锦业一起衰落。1949年后,曾成立专业剧团,现在只有少数业余演唱者。
南京白话
民间曲艺。用南京方言说相声,所以又名"南京相声"。流行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相传始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只是简单模仿相声,后来逐渐有所发展。相声用第三人称,南京白话则用第一人称,演员便成为剧中人,所以演重于说。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识》、《包您满意》、《人情债》、《庙上风情》、《商业新风》等。现在常有"南京白话"节目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和播出,颇受读者、听众和观众欢迎。
南京评话
民间曲艺。南京有记载的评话历史很长。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曾长期寓居南京。"南京评话"又称"讲评词"。相传始于明末清初的"说善书",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流行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并曾流入南京。"南京评话"以长篇讲史为主,主要剧目有《三国》、《隋唐》、《水浒》、《岳飞传》等,"说""演"并重,常于书中穿插许多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名胜古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南京评话近年日渐衰落,但尚有专业演员坚持演出。
花香鼓
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相传始于明代,清末为鼎盛时期。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还因为主要动作以凤鸟动态取名,亦名"凤舞"。舞蹈以锣、鼓、铙、钹等打击乐伴奏,夹唱"鼓词"。主要动作有"凤凰朝拜"、"凤凰点头"、"丹凤朝阳"、"凤凰展翅"、"凤凰抖毛"、"飞凤盘龙"等。1949年后,花香鼓经过加工改编,成为观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并被吸收到著名民族舞剧《小刀会》、《雷峰塔》中。所唱"鼓词"曲调,成为扬剧的曲调。
跳当当
民间舞蹈。又名"龙凤胜会"。流行于南京溧水县,相传始自明代。过去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演出。舞蹈动作基本保持两腿半蹲的"马步"状,上身略前倾,两臂始终伸直,动作舒展,跨步大,有静有动,明显地保留了中国武术的韵味。主要动作有"三星相会"、"过坝"、"百鸟朝凤"、"凤凰三点头"、"犀牛望月"、"枯树盘根"、"童子拜观音"等。整个演出阵容呈八卦形排列,敲击大锣大鼓伴奏,无演唱,酷似锣鼓助威的习武场面。
解表
祭祀性舞蹈,又名"跳表"。流传于南京六合县及其毗邻地区。此舞为香火神会的组成部分,为独舞。由香火童子扮演王灵官将表(即公文)解送交付诸神。舞者手执花香鼓边唱边击鼓起舞。舞蹈步法跳动性强,自始至终跳动不止,步法灵活矫健,富于弹性。舞蹈中举手投足要求直线运动,动作古朴刚健,干净利落,灵活流畅。每完成一个动作时,都有明显的短暂的亮相,这些都突出了此舞独具的气质。
麻雀蹦(方山大鼓)
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双膝始终贴鼓成半蹲,学麻雀蹦跳状,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庆典中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高淳阳腔目连戏
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中心,流传于江苏的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广德、宣城、当涂等地。被称为"戏娘"的目连戏,遍布于大江南北。相传始于元代的高淳阳腔目连戏,是一个只演目连戏的独特剧种。这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从来没有专业演员和职业戏班,所有演员和乐手,都是临时集合的农民和工人。高淳阳腔目连戏剧目,包括《台城》、《九世图》、《目连》,都是演目连的故事。
洪山戏
地方戏曲。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县,流传于江苏的仪征、江宁、句容和安徽的天长、来安、盱眙。又名香火戏、童子戏,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专业戏班。洪山戏的曲调,由基本调(七字、十字)、神曲、联弹和杂曲组成,多为一字一腔的说唱型曲调。唱腔为无管弦伴奏的徒歌,以锣鼓击节,间或有一唱众和的帮腔,属板腔体。洪山戏的表演粗犷、朴实、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风格。
抖空竹
又名“抖空钟”、“抖空筝”、“抖嗡子”,是一种民间传统玩具。它是由陀螺发展演变而来,专指在空中抖动,嗡嗡作响的那种空竹玩具。
在空中旋转的空竹其形制可分为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四五个,孔内木片作笛以利发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形的把,把的中段稍细。其玩法是,把空竹悬系在两根小棍顶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棍来回拉动,便可产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当它转到一定速度时,玩者还可将它抛向空中,作出种种花样动作,然后再将它接住。其花样技巧“鹞子翻身”、“飞燕入云”、“响鸽铃”“攀十字架”、“扔高”、“张飞骗马”、“猴爬竿”等。其中“扔高”一技,有的竟能将空竹抛向空中数十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线承接,准确无误,堪称一绝。
每逢春节在夫子庙可见空竹出售。明故宫遗址公园、夫子庙等南京的市民广场,常有三五健身的中老年人一边在抖空竹,一边在切磋技艺。
跳五猖
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五猖”为邪恶之神,在人间常做坏事,偷东西、抢劫、放火、调戏妇女;但他们又喜欢恶作剧,把偷抢张家的东西,又放到李家去,要是看某人顺眼,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老百姓对“五猖”既怕又敬,于是就祭起来以博其高兴,会降福给自己。另一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江山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后,大封有功之臣,却忘了捐躯的官民,这些战死者“阴魂”向他诉苦讨功。于是朱元璋就想出了以东、南、西、北、中五路之鬼魂概括为“五猖”,让百姓举行活动纪念。高淳跳“五猖”有一套程式:由着古装的村民或挑篮、或扛旗、或敲锣、或打鼓、造成热闹欢腾的场面,然后主要人物一一登场。先是由5个手持五色华盖、着五色服装的壮汉进场;接着由4个着彩衣、戴面具扮成道士、土地爷、和尚、判官入场;随后是五人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执双刀威风凛凛的“五猖”入场。这些身穿红、蓝、黄、黑、白五色衣(即代表五方天地,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戴五色面具,手持五色行具的表演者,在锣鼓声中,或行、或舞、或趴、或跃,做着稀奇古怪的舞蹈动作,给人以古老神奇之感。此项活动,高淳定埠镇韩桥村至今仍在举办。
飞镗表演
飞镗表演是一项民俗体育活动,是民间武术项目之一。南京地区,主要是在六合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飞镗,原为古兵器,是中国武术运动的长兵器械之一。它形似三股叉,正锋为双面利刃,状如剑尖,长约八九寸,左右各有刀牙,呈弧形上弯,叉头镶嵌于柄,柄长六七尺。柄端有三棱铁钻曰“樽”,用于击刺架格。因长而重,故为长兵器中的重器械。今已演变为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表演器械。
飞镗这项民间技艺在六合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不仅有男队员,而且有女队员,一些年近花甲的老人也参加了飞镗表演。
每逢春节、元宵节和其他喜庆日子南京都有舞龙灯的娱乐活动。舞龙灯,也叫耍龙灯,是一种民间舞蹈。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
舞龙灯
舞龙灯的民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将龙视为能呼风唤雨、将福消灾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
舞龙一般用草、木、竹、布、纸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以图吉利。除颜色的区别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页龙”;用木板凳制作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用布糊制成的“布龙”。龙身内燃烛的称“龙灯”,插香火的为“火龙”或“香龙”。
南京地区的龙灯,在造型和表演风格上最具有独特的有溧水县的龙灯和栖霞龙舞。
玩石担和石锁
石担是用青石凿成两只圆形(磨子状),中心打一圆孔,装在竹杠两头。两圆石间距一般为1.6米到2米之间。练功者以单手或双手握杠,抓起石担放在他的脚心上,时而慢慢转动,时而沉下挺上。玩石担的动作名称很多:有顶花、推举、穿花、单臂举、仙人背纤、风摆荷叶等。石担的重量不等,一般都在80斤到200多斤之间。石锁也是以青石凿成长方形石块,长边上侧凿一圆形手柄,形如旧时锁状。石锁一般重量为三四十斤。玩时是以单手抓起做各种动作。其动作花样有:单龙、双龙、托塔、顺锁、倒锁、架肘、背纤、外对月等。石担石锁还有二人对练、四人对练。
南京地区的石担、石锁活动,据传始于明代,有山东、河南民间武术名流到江浦县献艺收徒而传播开来。现在作为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正在被大力提倡推广。
6、秣陵的经济和风俗的特点有哪些
秣陵,现在为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街道。
秣陵是南京的古称,和金陵一样。秣陵一名,是由秦始皇命名而来,古文中秣陵就是指现在的南京市。所以,现在的文章中往往也以【秣陵】代称南京市
南京,六朝古都,总面积752.83平方公里,在册总人口831.6万人。2015年生产总值9720.77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107545元人民币。
1981年南京被国家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2004年经济中心定位指数排名南京列中国大陆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津;2008年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列中国第五,排在北上广深之后。2014年中国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南京仅次于深圳广州(不含京沪)。2015年南京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据2.4%,第二产业占据40.3%,第三产业占据57.3%,第三产业比重位列国内第五,前四为北上广深。
南京民风淳厚,有悠久的历史,“华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质。南京向为文化之邦,文化融进民俗;民俗又丰富了文化,南京的民俗娱乐中充溢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传统娱乐舞龙灯,高淳区的跳“五猖”、花台会、打水浒,溧水的打社火,江宁的方山大鼓,江浦的手狮舞、玩石担、六合的玩飞镗等,看似朴拙,却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沃土之中带露的奇葩,而深受群众喜爱。
南京的传统习俗则有爬城头(踏太平)、食乌饭,跳五猖、长芦龙灯(高淳)、金陵灯会等。
南京市是我国著名的城市之一,想了解南京的经济和民俗文化,可以查阅网络的相关内容,受文字限制,这里不再赘述。
7、江宁的各个方面的简介历史特产文化风俗
江宁区是“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将军山风景区、方山风景区、阳山碑材等众多景点,其中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列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特产
南京云锦
南京江宁织造的云锦一向以柔韧的质地,经久不褪的艳丽色泽著名,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彩云,故称“云锦”。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锦。
湖熟板鸭
湖熟板鸭是江宁湖熟久负盛名的特产。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称为“贡鸭”;官吏之间也经常以板鸭为礼物互相馈赠,名曰:“官礼板鸭”。
金箔工艺品
金陵金箔的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为中华传统生产工艺。1克黄金锤打出来的金箔可覆盖0.47平方米的面积。主要用于建筑、服饰、工艺品、佛像装饰贴金以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
其他特产
周岗红木、东山老鹅、红烧麻鸭、横溪西瓜、香藕、金陵金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