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的风俗
1、傈僳族的风俗有哪些?
风俗如下:
按照傈僳族人的传统习惯,修建房屋必须在一日之内盖成,否则即认为不吉利。为保证在一日之内建成房屋,房主人必须依靠家族亲友及村邻通力合作,即僳语称之为“瓦爪”的形式。盖房的前几天,由房主人通知众亲友。事前就分别凑够了各种建筑材料,然后请巫师择定吉日,届时所有被邀请的亲友和邻居一齐动手,一日之内即告完成。
房主人视经济条件款待相帮的亲友。有的地方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小竹楼。楼上住人,一般用竹篱笆隔为两格,两间屋中央都设一火塘,备三脚架,作为煮饭烤火之用。晚上,全家围火塘而睡,火塘内终年生火。遇有客人来临,主人则把火塘边让给客人住。竹楼下一般为养牛、猪等牲口用,竹楼四周辟为园地,种以瓜果、蔬菜之类。
分布区域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昆明、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攀枝花等县。
例如云南丽江培德村,地处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傈僳族普米族自治乡,是傈僳族聚居的传统村落,村落依托傈僳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传统民居建筑为载体,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导产业,传承了优秀的傈僳族文明,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村落。
2、维西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79人。宗教信仰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 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宗教文化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意为智者,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东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
3、傈僳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会经历不同的事情,因为经历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信仰。而一个民族的 传统 节日 ,就是根据这个民族所经历过的事情,所信仰的宗教而成立的,所以不同的民族会有不一样的传统节日。傈僳族传统节日有哪些?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傈僳族传统节日,希望大家喜欢!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1.刀竿节
刀竿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沪水一带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刀等节由来已久,相传明朝外敌入侵云南边界,当时的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兵前往,在滇西北战场上,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一很快取得了胜利。不料班师回朝途中,于二月初八日被奸佞所害。为了纪念反侵略的英烈,当地人民以上刀竿来表示保卫祖国疆土、反对入侵者的决心,定此日为刀等节。爬刀竿前一天晚上,在广场中央燃起四准通红的炭火。五个保悍而又灵巧的中年男子赤脚在火堆中间跳跃,时而腾空,时而落下,时而扑向火海,时而翻滚前进,无数金光灿烂的火星,在他们的身边脚下飞舞。他们用双手捧起通红的火球;先6快地在脸上“擦洗”一下,然后在手上飞快地把功揉搓。周围的观众在欢呼声中欣赏院火的绝技。
节日里,妇女们穿着镶花边的黑色上衣和点缀着各种银饰物的花裙,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风采过人。男人穿着麻布短衣裤,腰系红黄长带,)小腿系吊简,腰佩长刀,肩挎箭包,英姿勃勃。节目的广场上,坚趄两根二十米高的树干,四周用藤蔓拉紧固定,树杆上厂插有三十六把明晃晃的长刀,作为向上攀登的横档,刀刃向上,寒光逼人,谓之“刀竿午间。鞭炮齐鸣,锣鼓震天”。身穿大红抱、头缠红布包头、赤脚的五名“玩火者”,齐涌至等下,围绕刀竿 唱歌 跳舞,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飞上刀竿。双手紧提刀面,运足气的脚掌斜置在锋利的刀刃上,勇敢、灵巧地向上攀登。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屏住。 呼吸 仰面观看。对他们的气功绝技赞叹不已。僻僻叭叭的鞭炮声来自竿项优胜者,响彻云霄。全场欢呼跳跃,争相向爬杆者敬献美酒。对歌、跳舞、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丢烟包(烟盒)活动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各站一方,互掷烟包,始飨告将小伙的烟包 收藏 起来,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
2.盍什节
“企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企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 初一 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 春节 。
傈僳族身居层峦叠蟑、百川汇流、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当地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珍禽异兽。傈僳族男子大多具有狩猎本领。傈悍的男子着短在、及股裤,以青布包头,手持弓弯,腰左侧佩砍刀,腰右侧挂箭袋,勤劳勇敢。善采集的傈僳族妇女,上穿右枉大襟短衣,下着多褶长裙,头戴红、白料珠串帽,胸前佩有彩色料珠项圈,十分美丽大方。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聚集在搭有彩门的村寨广场。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射湾”比赛。一般在初一至 初三 举行。两男一女为领队,一男肩上扛弩弓,包头上斜插一只箭,一男两手举着饰有弯弓和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选手列队通过彩门进入广场,围着旗杆向红白两色旗祭酒,跳集体舞,舞罢开始比赛。油煎粑粑和肉片当靶,射手按顺序比赛,射中“猎物”归己.收获最多的人被喻为“最优秀的射手”。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弹着 琵琶 、四强等 乐器 高歌,跳一种无伴奏的 舞蹈 ,这种舞动作矫健有力, 节奏感 强,生动活泼。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乐趣。傈僳族年初一中午,金家围坐吃团圆饭。
3.阔时节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 决定 ,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 条例 》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 除夕 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 传说 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 跳高 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 体育 竞赛。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 游戏 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 历史 。“阔时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吃饱了,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活动交 流感 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块平地上固定好。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损。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敢折服。
4.澡塘赛歌会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僳僳族的由来
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傈僳族邮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 动物 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 种植 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 自然 。有的也信仰____、天主教。
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族“”、“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族风俗禁忌
1、产忌
产妇 分娩 ,基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闯入。婴儿啼哭不止,则家门口挂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产妇忌吃线猪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鸡肉。
若生男,客人不可带弓箭和长刀入门;生女,不可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禁忌入门,忌期为10至13天。忌横抱婴孩,以为是抱死人之相。产妇家不能烧苞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若触犯这些禁忌,婴儿有夭折、短命的危险。
2、礼俗禁忌
傈僳族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死人出殡才这样。忌拄手杖进家门,因给死者致哀跳舞时才使用手杖。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3、农事禁忌
下地生产时忌将锄头等掘土农具找在肩上,尤忌在荷锄进屋,因葬死者时才如此。稻谷开花时,忌在稻田边洗衣裳、剥麻,否则以为会使花受惊而减产。玉米扬花时若遇大风,忌妇女织麻布,忌男子砍竹伐木等。
4、生活习俗禁忌
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家长外出时忌扫地,怕对家长不利,因死人时才去扫地。在房前屋后忌喊"哦",只有为死人驱鬼时才这样做。忌在他人家中吹口哨、乐器声能唤鬼入室。
5、祭祀禁忌
祭 鬼神 或祭龙树时,忌妇女参加。出远门者必须于年前赶回,否则,家人过年祭祖时会将未归者也作为祭祀对象,不吉。祭家鬼时,肉未吃完忌外人进入,否则会有 疾病 。禁忌用茶叶敬猎神,据信,茶叶能遮住猎人的眼睛,使之打不到野兽,祭猎神的的祭品不能给别人吃,一定由猎人自己吃掉,否则,猎而无获。
6、丧葬禁忌
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与死者有仇的人才会故意吃辣椒。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葱、蒜,否则以为会冲犯鬼神,会导致更重的灾祸。
猜你喜欢:
1. 傈僳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2. 傈僳族传统节日
3.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傈僳族的节日习俗和饮食习
4. 怒族传统节日
5.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及其方式
4、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简介(50个字左右)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lǐ)僳(sù)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纳西族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由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门巴族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29、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5、纳西族民风民俗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08839人。
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以享有“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纳西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利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61年成立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人民绎讨40多年的开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和科技人员。以往纳西族地区缺医少药,经常流行多种疾病和瘟疫;现在医疗卫生人员遍及乡村,基本上消灭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纳西净地最为有名风靡古城。
【风俗习惯】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习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能跷二郎腿;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 ",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
【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节日】
海坡会 在云南永宁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神秘美丽的泸沽湖,在湖的两岸,俯卧着一个雄奇的山峰――狮子峰。狮子峰是纳西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她绝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为之倾倒。不过她和永宁纳西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丈夫,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要到永宁与干木女神聚会娱乐,接受祝福。后来,纳西人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都要欢聚泸沽湖圈,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娱乐,一是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仪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互结“阿注”。
三朵节
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带纳西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八举行。
相传,远古时代,纳西先祖三朵曾在这里降服了妖魔,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初八日,人们汇集到三朵庙里祭拜保护神三朵。祭品有整猪、全羊、鸡、鱼等。
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棒棒会
纳西族的商贸节日也比较多。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据记载,这种集市活动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纳西族传统,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后开始春耕生产,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场所。这里犁耙、锄头、镰刀、竹筐、背篓、扁担等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把柄的农具的木把,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棒棒会”。棒棒会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树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抢婚遗风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义的女方父母。
6、维西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1
7、纳西族有什么习俗
纳西族的习俗主要融合了汉、藏、白三种民族的一些习俗,如果说独特的,据我所知就是每年农历二月八,正统的纳西族要到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水台朝拜,据说这里是纳西族的发源地,主要是生殖崇拜,届时有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东巴教的一些宗教活动,很有特点
8、56个民族的风俗简单介绍内容是什么?
1、蒙古族(měng gǔ z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huí zú)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miáo zú)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dǎi zú)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僳族(lì sù zú)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9、藏族节日习俗和饮食宗教信仰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你知道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接下来,我跟你分享藏族节日习俗和饮食宗教信仰。
藏族的节日习俗
藏族风俗:节日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藏族风俗:采花节
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藏族风俗:黄藏历元旦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族风俗:藏历农家新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月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月29日就开始了。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族风俗: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藏族风俗: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藏族风俗:望果节
“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藏族风俗: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时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扶老携幼,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行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歌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当晚霞染红天际,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下一页查看>>>藏族的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