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嫁妆
1、求天津的与天津盐商有联系的名人极其与天津盐商交往故事
清代诗人张船山(问陶)称誉天津“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前人多看重天津的水乡景色,即渔(次要的)盐(主要的)之利带来的风月繁华。这一点,天津与扬州也很相似。行销淮盐的商人与行销芦盐的商人,所创造的文化扭转与意蕴,在当时是颇为接近的。
天津盐商文化对天津民风民情的改变,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疚,从天津民俗整体看,都很明显。
就天津情况讲,有一条显而易见的规律:正畸而优则仕,仕而优则盐。遂闲堂张家行盐有了钱,儿孙都步篱仕途;无锡华氏(南华)北迁后,祖先业盐,后世出了内阁中丞华世奎。李叔同(弘一)之父李世珍(小楼),为同治进士,致仕后因办盐务成了巨富;杨一昆及其子杨恒占(进士)也是先仕而盐发家的。无论如何,科场功名,总是对文化的一种启动力。
但盐商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用钱堆起来的,无论起造园林,收藏名迹,延揽名士,纵情诗酒,没有钱是办不到的。风月繁华的基石是白银。这说又影响天津的社会风气“俗尚奢华”。“八大家”中的盐商振德黄、长源杨、益德王、益照临张(海张五)、李善人,无不以挥霍性开支而闻名津沽。天津鼓楼东姚家也是盐商,而且姚丰年、姚承丰父子两世进士,财力不下“八大家”,但家风清正,生活简约,就不属八大家。从这一点看,盐商文化对天津风俗糜烂又有大关系。聘闺女讲究:“过嫁妆”,娶媳妇讲究“亮轿”,死人讲究“出大殡”,办会讲究“设摆”,把家中珍贵文物摆出去,实际是“摆阔”。由于金钱悖入悖出,因此天津又有“宝贵无三辈,清官不到头”的说法。杨一昆在〈天津论〉里说:“第一是走盐商,走久接(结)地方。一派纲总(盐商公会头目)更气象:水晶顶,海龙裳,大轿玻璃窗儿亮,跑如飞蝗,把运司(盐官)衙门上。店役八九个,围绕在轿旁,黑羔马褂是寻常。他(盐商)的来头可想。”这就是盐商的日常面貌和文化形象。
盐商办文化事业并不单纯出于倾心文化艺术,主要还是附庸风雅。张霖、查莲坡皆能诗,但有几首为人传诵?天津诗人还是“独有清韵在梅花”,属于那家族累世清芬、佳仕途蹭蹬的梅成栋祖孙。清代天津也没有出现大书法家、大画家,更没有“金陵八家”、“吴门四子”画派。盐商中人对于艺术总是浮皮蹭痒、水过地皮湿,点到而已(盐商后裔另论)。这种创作风气,影响甚深。
盐商八大家
天津“八大家”,是对天津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富户豪门的一种统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八大家”,成为明末清初天津海运、粮业、盐务、工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清咸丰初年开始,流传着有关“八大家”,的说法:韩(海运业)、高(大盐商)、石(大地主)、刘(粮、油业,大地主)、穆(经商),黄(大盐商)、杨(大盐商)、益照临(盐务)。即:“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益照临张家”。后又有“新八大 家”之说:天津卫,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华;财势大,数卞家,东韩西穆也数他;振德黄,益德王,益照临家长源杨;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
盐商文化与天津民俗
清代诗人张船山(问陶)称誉天津“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前人多看重天津的水乡景色,即渔(次要的)盐(主要的)之利带来的风月繁华。这一点,天津与扬州也很相似。行销淮盐的商人与行销芦盐的商人,所创造的文化扭转与意蕴,在当时是颇为接近的。
天津盐商文化对天津民风民情的改变,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疚,从天津民俗整体看,都很明显。
天津屯本为军事建制。因此,民风慓悍,造成遇事讲打讲闹的社会风气。而盐商如顺治时张霖、康雍间的查日乾(天行)、安歧(仪周),起造园林,延揽名士,换名话说,在天津,“引进文化”,成为一时风气。安歧“无声争之好,惟涉古今书画名迹”,“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不能不说是一个天津文化的建设者,范宽〈雪景寒林图〉,孙过庭〈书谱〉都是字氏家中物。盐商收
藏名迹的风尚,在晚清“八大家”中李善人身上遗风犹存。李家珍藏宋元明珍本图籍多种,是旬清大藏书家之一。
天津儒学始于明正统间。在明、清两代,不但有文学、武学,还有商学。商学的生员即来自商、灶(盐灶)两稽查,主要来自盐商,早期也由盐商承担经费。盐商积极兴学,既因本身富于财力,又因商、灶两稽查子弟可人科场,步入仕途。天津第一所学校(康熙五十八年)“三取书院”,早期经费全由长芦盐商支会。第二所“问津书院”。则由盐商查为义献产而设。天津河东盐索一带,从不讲读书习文,乾隆举人杨一昆(无怪)在此设“起凤楼书社”,使民风民情大为改观。而杨家即是盐商。天津一地,民风民俗由尚武而崇文,不能不承认盐商文化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就天津情况讲,有一条显而易见的规律:正畸而优则仕,仕而优则盐。遂闲堂张家行盐有了钱,儿孙都步篱仕途;无锡华氏(南华)北迁后,祖先业盐,后世出了内阁中丞华世奎。李叔同(弘一)之父李世珍(小楼),为同治进士,致仕后因办盐务成了巨富;杨一昆及其子杨恒占(进士)也是先仕而盐发家的。无论如何,科场功名,总是对文化的一种启动力。
但盐商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用钱堆起来的,无论起造园林,收藏名迹,延揽名士,纵情诗酒,没有钱是办不到的。风月繁华的基石是白银。这说又影响天津的社会风气“俗尚奢华”。“八大家”中的盐商振德黄、长源杨、益德王、益照临张(海张五)、李善人,无不以挥霍性开支而闻名津沽。天津鼓楼东姚家也是盐商,而且姚丰年、姚承丰父子两世进士,财力不下“八大家”,但家风清正,生活简约,就不属八大家。从这一点看,盐商文化对天津风俗糜烂又有大关系。聘闺女讲究:“过嫁妆”,娶媳妇讲究“亮轿”,死人讲究“出大殡”,办会讲究“设摆”,把家中珍贵文物摆出去,实际是“摆阔”。由于金钱悖入悖出,因此天津又有“宝贵无三辈,清官不到头”的说法。杨一昆在〈天津论〉里说:“第一是走盐商,走久接(结)地方。一派纲总(盐商公会头目)更气象:水晶顶,海龙裳,大轿玻璃窗儿亮,跑如飞蝗,把运司(盐官)衙门上。店役八九个,围绕在轿旁,黑羔马褂是寻常。他(盐商)的来头可想。”这就是盐商的日常面貌和文化形象。
盐商办文化事业并不单纯出于倾心文化艺术,主要还是附庸风雅。张霖、查莲坡皆能诗,但有几首为人传诵?天津诗人还是“独有清韵在梅花”,属于那家族累世清芬、佳仕途蹭蹬的梅成栋祖孙。清代天津也没有出现大书法家、大画家,更没有“金陵八家”、“吴门四子”画派。盐商中人对于艺术总是浮皮蹭痒、水过地皮湿,点到而已(盐商后裔另论)。这种创作风气,影响甚深。
2、乾隆皇帝有什么故事?3
代帝王中的乾隆,游山玩水遍及大半个中国,吟诗题字,行围射猎,摆弄古董,无所不好。其父雍正却“秉性不华糜”、“崇俭而不奢”、“日夜忧勤”。究之于史实,他也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终日忙于打击政敌,整顿吏治,清查钱粮,筹划军务等等,以至从未远巡,绝少游幸。 满清于1644年入关,传至第四代皇帝乾隆已百年。高宗是清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死时八十九岁。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高宗生前自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相传乾隆学其祖父康熙先后亦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在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到了浙江的海宁县陈阁老处。作为封建时代的“太平之君”,乾隆沉于安乐,习于骄奢,游山水成性,嗜园林成癖,又纵瓷声色,铺张无度,晚年益甚。他六次南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山玩水,正如他自己所说:“江南名胜甲天下”,正可借南巡之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因此,他与康熙南巡“非为游观”不同,每于南巡前一年,就进行周密准备,指定亲王一人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察路线,修桥铺路,葺治名胜,兴建行宫等事宜,南巡中,除皇太后孝圣宪钮祜禄氏、皇后、妃嫔外,另有扈从官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章京侍卫,拜唐阿兵丁等二千五百余人,兴师动众,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行进中,陆路用马五、六百匹,太平车四百余辆,征调夫役不计其数;水路则用船一千多只,首尾衔接,旌旗招展,声势显赫。沿途兴建行宫三十多处,供停留歇息。因乾隆讲究排场玩乐,地方官吏自然争相逢迎,献媚争宠、惟恐或后。每到一地,“圣驾入境前一日”,地方官员便专程出境迎接,并准备大量美食佳肴,“以便取用”,甚至差遣猎户,捕捉麻雀野兔等禽兽,以供乾隆随身所带鹰犬食用。尽管乾隆于每次巡行之行,都照例申饬一番,要求地方官吏,“各敦本业,力摒浮华”,“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奢靡之是戒”,实际上乾隆对地方官吏的逢迎,不仅默许,甚至奖励。如三十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地方官吏以“慈驾临驻旃庐,究不若屋宇之安善”,纷纷葺建行宫,加以修饰。乾隆不仅不予劝止,反而从公项内拨出巨款,凡有行宫处,各“赏银二万两充用”。素以豪华著称的两淮盐商,每在乾隆南巡时,都献纳巨款,供其挥霍,乾隆不仅不予推辞,还称赞他们:“踊跃急公,捐输报效”,甚至特意加恩赏赐。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南巡,同行的有孝圣宪太后,皇后和自己的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等六人。二月的一天,途经砀山巡察黄河故道南岸,日落西山宿营,乾隆皇帝谕旨,谆谆告诫:满洲风俗,素以尊君至上,扑诚忠敬为根本,自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乃近来多效汉人习气,没建行宫,皇上则不住民宅!这时弄得地方官吏目瞪口呆,晚知皇上驾临,不及营造行宫,作了难。随乾隆心腹大臣——京师九门提督和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揣知皇帝好悟禅理,禀皇上乾隆,只有足下訾庄(现唐寨区夹堤乡)有寺院庙宇,再搭黄布城和蒙古包帐房,可否?乾隆随口谕:“今夜且在寺宇歇宿一宵。周围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朝服接驾,耆民老妇绅衿生监排列跪伏,谢皇上。乾隆升座,故道盐商揣知皇帝好悟禅理,花重金雇人剃了头,充当和尚,大、小和尚入见,请了安,殷勤侍卫。这时丰知县(现江苏)、沛知县(江苏)、砀知县(安徽)早已逢迎进贡美食、土特产品:“丰县的烟、沛县的酒,砀山的酥梨谢花藕”。砀山县令不但早备饭食,夫马等项事宜,并早从訾庄,郭楼选备了驰名酥梨,呈送贡品与乾隆皇帝,说:小官无贵礼应酬,酥梨乃七品县地特产,呈皇上品尝解渴。膳房章京水洗,承恩公德保传随膳单小刀五把,削皮递呈乾隆品餐数口一枚,谕云:“全国进贡果梨不少,此酥梨乃甲天下矣。再为联精选上品,带回京呈贡皇考(雍正)祭品,赏赐郎世宁七十寿辰,酬谢为父‘画鹰、松林、灵芝’恭贺即位。” 从乾隆品尝砀山酥梨后又口谕捎带为皇考进贡佳品,看出乾隆是素以尊君亲上的。所以从略述之中,可看出雍正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三十年二月里一天的次晶,起码上千官兵,由大、小和尚合手送程,“老佛爷一路平安!”乾隆:“免。”“阿弥陀佛!”乾隆皇帝四月下旬回京后,为对訾庄寺宇和尚殷切招待,不久便赏银二万两给和尚,扩建庙宇,金粉修饰,更名“皇封阁”。又新建戏楼,配以回廊,甚为壮观。至今当地群众仍流传着乾隆皇帝与砀山酥梨的故事。因为皇帝住过这里的庙宇,吃过这里的井水,所以这里夏季都没有蚊子。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的。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旨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故事(一)
春节刚过,年味还浓。乾隆皇帝在宫中觉得烦闷,决定微服出宫散心,当他青衣帽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时,看到街上人们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家家大门贴有对联,内容无非都是求财保平安,歌颂圣恩的,乾隆看了很是得意。就一家家的看下去,不觉来到一家门口,看了这家的对联,就怒气上升:
惊天动地门户;
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乾隆想,是何等人家如此狂妄,竟敢“先斩后奏”!要找这家人问问。进入这家人的院子,看到园中一个老汉正在晒太阳。乾隆向前寒暄:“老人家过年好啊?”老汉一看来人气宇轩昂,非等闲人物,就急忙让座,问有何事?乾隆说:“我有一事不明白,请老人家解释一下。”老汉点头微笑:“您可问的是对联的事?”“是。” 老汉说:“‘惊天动地门户’,我大儿子是个打更的,夜深人静,梆子一敲,一条街都听得清楚,是不是惊动地门户?”乾隆点头笑道:“这‘数一数二人家’说的有点大了吧?你们家比得上帝王、宰相家吗?他们才是数一数二人家。” 老汉接着说:“我的二儿子是个管粮库的,每天斗进斗出的,都要从‘一斗、二斗……’的数,这不是数一数二人家?”乾隆又说:“这‘先斩后奏’可是目无国法!”老汉不看来人的怒色接着说:“我三儿子是个厨子,每天杀鸡宰鸭,做好菜端上去都要报菜名,这就是先斩后奏!”乾隆听了后哈哈大笑,给老汉道谢后,走了出来。心想:太有意思了,不知还有没有这样的对联,再走几家看看。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故事(二)
书接上回。乾隆边走边看,又走了几家来到一个小破门前停了下来,门上的对联是: 家有万金不算富;儿子五个是绝户。横批:寡人在此乾隆看了心想:人心不足蛇吞象!家有万金还不满足,要多少才算富啊?看了横批不由大怒,称孤道寡这是谋逆之罪啊!进去问问,但是有了上次的经验,乾隆心中虽不高兴,却也没有发火。院中静悄悄的,来到正屋门前,便高声问道:“屋里有人吗?”“谁呀?就来了。”过了好一会儿,门开了出来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一脸饱经风霜的样子。乾隆问了“过年好”又寒暄了几句,就把话题引到对联上:“你家有万金还不算富,要多少才算啊?” 老婆婆说:“你说的是对联啊?我告诉你,我有十个女儿,生个女儿叫‘千金’,十个女儿不是‘万金’吗?女儿长大了都要结婚,出嫁时我都要陪送嫁妆,十个女儿都出嫁了,我也赔穷了,这就是‘家有万金不算富’。”乾隆说:“你还有五个儿子呢。”老婆婆说:“俗话讲,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十个女婿就是五个儿。生的外孙都是随别人的姓,我家后继无人,就绝户了。”乾隆忍住笑说:“称孤道寡可是要杀头的呀!”老婆婆继续说:“女儿都出嫁了,前几年老头子也死了,就剩我一个孤寡老婆子,不是‘寡人在此?’乾隆连连说:“领教了,领教了!”
出得门来,乾隆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个北京城就有这许多新鲜事,天下还不知有多少呢。听说“江南色美,人物多才俊。”何不出去走走看看?由此就萌生了下江南的念头。
3、清代诗人郑板桥故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时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下面我整理的清代诗人郑板桥故事三则,欢迎阅读收藏。
清代诗人郑板桥故事
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深入民间,洞悉民间疾苦,他对下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重的兴趣,颇为当地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着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终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冤枉被参,他宦情已薄,毅然辞官返里。在任时,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并留下佳话数篇。
板桥巧断赖婚案
传闻郑板桥於潍县担任县令时,受理一桩赖婚案,穷秀才告其岳父不守诺言,无端赖婚。郑板桥事先已知穷秀才的岳父是一位大地主,他令穷秀才暂留衙内,派人传唤地主与他的女儿到堂上。于是,板桥问道:「你为什麼要赖婚?」财主答:「因穷秀才养活不了我的女儿,他们不宜生活在一起。」板桥说:「原来如此,看来你的女儿确实不应该嫁给一位穷秀才。不过,你也得为你的女婿想想。这样吧!你出一千两黄金,我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保证你满意。」
财主听说郑板桥要帮他解除女儿与穷秀才的婚约,颇为高兴。他按时如数付现。板桥说:「你的女儿迟早总是要嫁人的,倒不如我给你找个乘龙快婿,这一千两黄金就算是嫁妆之资,你意下如何?」财主听了之后,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哈腰说:当然好!当然好!在说话之间,板桥已令人把穷秀才传了出来,当即命他与财主女儿拜堂成亲,随后双方携金而去。财主瞠目结舌,不知所措,最后哭笑不得,退堂而归。
板桥智售过期扇
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板桥妙语斥小偷
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只,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拓展阅读
郑板桥人物评价
扬州画家李鳝(《楹联丛话》):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清代袁枚:板桥书法野孤禅也……乱爬蛇蚓,不足妃稀。
清代学者康有为:乾隆之世,巳厌旧学。冬心(金农)、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
书画家启功(《论书绝句》):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干占,二百年前旧板桥。
清代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题画兰》):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清末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杨守敬(《学书迩言》):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
人物轶事
以怪出名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颇有骂名
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个人润例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好吃狗肉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十分后悔,自己嘴馋不已。
刻苦习字
据说,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才能独领风骚。于是,他取黄庭坚之长笔划入八分,夸张其摆宕,“摇波驻节”,单字略扁,左低右高,姿致如画。又以画兰竹之笔入书,求书法的画意。清人蒋士铨说他“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生动地道出了“板桥体”的特质。
板桥姻缘
郑板桥文采盖世,可惜早期穷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儿五娘叫出来,并且把她许配给郑板桥,郑板桥后来高中进士,大小登科一道儿至,夫妇二人也恩爱一生。
巧骂豪绅
有一次,一个豪绅求郑燮题写一个门匾。那个豪绅平日里巴结官府,干尽了很多坏事。郑燮决定要捉弄他一下,便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油漆门匾时,郑燮叮嘱漆匠对”雅、起、敬“三个字只漆左半边,对”闻“字只漆”门‘字。过了一段时间,豪绅楼前门匾上的字没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远一看,原来的“雅闻起敬”竟成了“牙门走苟”(“衙门走狗”的谐音)。
4、孙志高结局小说哪一节
孙志高的结局在小说是75章。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中,孙志高母子结局沦为了乞丐乞讨为生。
孙志高12岁就中了秀才,因此成为了当地十分有名的红人,盛淑兰的父亲盛维是经商的,不像盛明兰的父亲盛紘一样是做官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所设定的环境中,做官的和读书的身份都非常尊贵,但是经商的即使有钱,身份地位也远远比不上做官的。
所以孙志高家里虽然很穷,盛淑兰家里虽然很富有,但是孙志高一家依旧看不上盛淑兰。
类似的情况还有顾廷烨的生母,顾廷烨的母亲白氏出自盐商之家,家财万贯,但是进了顾家之后却因为这个身份被人看不起,连下人都管不了。
孙志高休盛淑兰
孙志高之所以要休了盛淑兰,是因为她坚决不让青楼女子进门。
在跟盛淑兰和离后,孙志高立马把那个女人接进了门,安排在主卧,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那个女子也不负所望,生下了儿子。
和离后的孙志高仗着那一半的嫁妆在外面花天酒地,出行都要讲究排场,孙志高母亲不懂行情,拿着大把的银子到处乱投资,最终把家产败得一干二净。当孙志高没钱后,最先着急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个女人。
那个女人趁着孙志高母子熟睡,把家里的田产铺子都卖了,能卷的钱全部卷走,跟着孙母的侄子跑了。
到了这个时候,孙志高和其母才知道,那个女人肚子里怀的孩子是孙母侄子的,也就是说,孙志高白做了一回接盘侠。
5、知否:顾偃开为什么会吐血而亡?他曾做了男人最丢脸的什么事?
《知否》里有很多父亲角色,我觉得最失败的是顾廷烨的父亲顾偃开。在感情上,顾偃开一生不幸,至死都不识“枕边人”。顾偃开钟情于自己的原配大秦氏,但那时候顾家家道中落,为了振兴顾家,顾偃开被迫休了大秦氏,娶了顾廷烨的母亲白氏。白氏是盐商之女,备受家人的疼爱,但顾偃开求娶白氏完全是看中了白氏的嫁妆。白家在嫁女儿的时候陪送了四五十万两白银,救活了顾家,可大秦氏却因为郁郁寡欢最后离世。
白氏入门后小秦氏故意将此事透露出来,白氏怀胎八月,被大秦氏之死和自己不受宠之事的真相所震撼,动了胎气难产而死。但顾偃开却始终惦记当年对大秦氏的过错,为了弥补,白氏去世后,他娶了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为妻。曾经,顾偃开为了家族的兴衰舍弃了自己的爱人;而后,又因为沉浸在悔意里冷落白氏,毁了白氏的一生;最后,他娶的小秦氏,表面贤良淑德,实则心有城府,最擅长的就是借刀杀人,堪称“史上最强白莲花”。
他作为父亲,有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幸福的。大儿子顾廷煜身体孱弱,天资聪慧,但一生都在记恨和算计中度过;二儿子顾廷烨前半生受尽陷害和算计,连父亲临终前最后一面也没见着;三儿子顾廷炜还算单纯,但一生碌碌无为。武将出生的顾偃开,一生战绩显赫,但他始终不是一个好父亲,他犯得三个错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父母偏心,会引发孩子的恨看到顾廷烨在顾家受的那些委屈,是人都受不了。顾廷烨是顾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却被自己父亲的偏心,兄弟的陷害,继母的算计,成了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他声名狼藉,尽管生在侯爵府,却没有一户有名望的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我只见他,少年时,结识饱读圣贤书的盛长柏,两人畅谈天下事,一见如故。白家为争夺家产,派人刺杀顾廷烨,顾廷烨誓死保护朋友盛长柏的周全。盛明兰年幼时母亲难产,她到大街上哭喊,只有顾廷烨挺身而出帮她找大夫医治。成年后,顾廷烨更是文韬武略,壮志满酬。连盛老太太都评价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可在父亲顾偃开的口中,他一直是那不争气的“孽畜”。小时候,哥哥自己摔倒了赖他推的,他爹信;哥哥偷爹扳指赖他偷的,他爹信。长大后,他那些堂兄弟做那些烂事都推到他身上,他爹也信。唯独,父亲从未信过他。成年后,顾廷烨科举考试落榜,父亲问了主考官原因,知道是因为顾廷烨年少时的一句戏言传到皇帝耳中,令皇帝震怒,遂令他终身无功名。
顾廷烨说出是哥哥将戏言传出陷害了他,但是父亲依旧拔剑对向他:“就算他说了,也得有他说的东西,若你没说这狂悖之言,他就是想要传到八里之外,也得有他说嘴的东西。”就如顾廷烨自己所说,就算他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嘴,也抵不过他父亲的偏心。“既然你觉得我是冤孽,你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顾廷烨从小到大,都被这样的痛苦折磨着,埋怨、伤心、后悔、委屈等等一起涌了出来,没有地方渲泻,自然转化成了痛彻心扉的恨。
第二:爱之深责之切,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都说,爱之深,责之切。意思是当爱孩子到了很深的程度时,对于这孩子父母就会很关注、有很高的要求。可是,我认为这句话应该加个前提,那就是孩子能在爱的包围下安全的成长,获得安全感。顾廷烨年幼丧母,他的哥哥弟弟都当侯府的娇子,精养着。只有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被父亲逼着,没日没夜地练武。他一旦想要偷懒,就会挨父亲的打骂。他跪祠堂,从来都是从天亮跪到天黑。如果这样的严苛是父爱的表达,那么顾偃开是失败的。可怜,顾廷烨年少时所有的放荡不羁都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
对于一个没有安全感,又渴望被爱、被关注的孩子来说,父亲越是严厉,越是待他与其他孩子不同,他会越想用不羁的方式博得父亲的关注和关心,最不济哪怕是多看一眼和一个微笑也好。顾偃开对顾廷烨只有责之切,却没让儿子感受到爱之深。正所谓,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不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孩子无法理解父亲的爱,反而感觉被抛弃,受到伤害和打击。因为“爱”的反面往往就是“恨”。
第三:不解释不表达,会令孩子迷惑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男孩是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感受一切的。换句话说,如果父亲一味地责罚儿子,又没有沟通,他们会对父亲的行为表现出迷惑不解。顾廷烨始终对母亲的死耿耿于怀,可父亲从不屑于解释。在顾廷烨的眼中,父亲不爱他的母亲,甚至间接害死了他的母亲,父亲也不会爱他。事实上,从小到大父亲对他不是打就是骂,从未给过他好脸色。我们经常会看到顾偃开指着顾廷烨说:“我打死你。”要说父亲会为了他到主考官家中送礼赔小心问自己为何会落榜;也会为了他的终身幸福宁愿折身到余家求亲。
顾廷烨不信,一点都不奇怪。顾偃开是个钢铁直男,明明也有关心儿子顾廷烨的前程和终身幸福,却始终不曾服过软。顾廷烨有样学样,他也不会表达。直到最后,顾廷烨也要向父亲问个明白:“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母亲?”顾偃开一口鲜血吐在顾廷烨身上,至死都没有来得及解释。顾父是被“父亲”这样一个身份禁锢住了,不愿放下架子跟儿子好好沟通,这才导致了悲剧。作为父亲,只有你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孩子才知道如何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
亲情是最复杂的东西,因为它天生带了血缘,又历经了岁岁年年的风雨。顾偃开临终前,顾廷烨被继母和大哥算计赶出了侯府,他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几年后,顾廷烨的大哥因病将逝,他才告诉顾廷烨顾父临终前的遗言。原来顾父临终前嘴里不停念着顾廷烨的名字,甚至还亲笔留下了书信,信中写道,顾廷烨母亲的嫁妆全都留给顾廷烨,爵位也由顾廷烨继承。顾廷烨痛苦了几十年,在心里问了无数遍的问题,到这一刻终于有了答案,原来父亲一直以来都是爱他的。只是,斯人已逝,得知真相后的顾廷烨痛哭不已。
顾偃开和顾廷烨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纠葛即使放到了当今社会也不少见。一些男人习惯了在外厮杀谋生,习惯了隐忍和承受,可回到家中要用柔情的一面和妻子、儿女相对时,很多人都没做好角色转化的心理准备。所以,有些父亲的形象就是绷着脸来严厉斥责孩子,就像《知否》里的顾父,一言不合就提鞭子抽人,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然而有时却会适得其反。其实,父爱也可以是温柔体贴的。作为父亲,最重要的是给予子女坚强、自立、自强、自信、宽容,使孩子能感觉到你的爱!
6、知否:老侯爷如此嫌弃顾廷烨,为何又将其母亲的嫁妆留给他?
其一,父母爱之子必为之计深远;其二,留下这些嫁妆相当于让顾廷烨承了一份情。不得不说老侯爷还是非常老谋深算的,只不过他确实不太过问后宅之事,才导致家里乌烟瘴气。
1、老侯爷是把嫁妆和信托付给了顾廷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顾廷烨的身份,顾廷烨的母亲白氏是继室,也就是说顾廷烨也是嫡子。而顾廷煜是顾偃开老侯爷的嫡长子,顾廷烨的母亲白氏是在顾廷煜母亲之后进的门。老侯爷之所以会娶白氏,就是因为白家有钱,而候府正好需要这笔钱。
而顾廷煜在小秦氏的刻意哄骗下,一直以为是顾廷烨和他的母亲白氏害了自己的母亲,所以他一直十分痛恨厌恶顾廷烨。那么作为一家之主的老侯爷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呢?恐怕是知道的,即使当时老侯爷没发现小秦氏的居心叵测,后来也发现了,但为时已晚,两个儿子的性格已经被小秦氏带的扭曲了。
但是明显顾廷煜比顾廷烨要聪明得多,他很快发现了小秦氏的真面目,但是对于自己弟弟他依然还是厌恶的,但在厌恶的同时他又深深的羡慕这个弟弟,羡慕顾廷烨像顾家人身体健壮可以去征战沙场。因为顾廷煜就是病秧子,也可能是天妒英才吧,如果顾廷煜不是身体不好,顾廷烨完全没可能继承侯府。
那么老侯爷为啥要把顾廷烨母亲的嫁妆单子和临死前的亲笔信交给顾廷煜呢?老侯爷是故意的,不管这兄弟俩哪一个继承候府,候府都不会倒,也不会发生败落的可能。如果顾廷煜身体变好了,那么这个嫁妆就会被他扣下,而顾廷煜拿了这笔财物,自然也不会对顾廷烨赶尽杀绝,也许将来还会还给顾廷烨。
2、老侯爷是在为侯府和儿子长远做打算
这封信就是阻止顾廷烨摧毁顾家的转折,也是让顾廷烨甘愿接受现实的倚仗。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老侯爷知道小秦氏的真面目自然不可能让她的儿子继承侯府。而继承侯府的只有顾廷煜和顾廷烨这两个可能,一笔嫁妆,可以让顾廷煜放过顾廷烨,也可以让顾廷烨放过顾府,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
很显然老侯爷赌对了,他把自己两个儿子的性格摸得透透的。在顾廷煜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时,顾廷烨风头正盛之时,这封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封信的出现,让顾廷烨受伤的心得到了抚慰,他明白了父亲去世之时没有在生他的气了。
同时顾廷烨也懂了一件事,父亲知道所有的真相和来龙去脉,其实顾偃开也是想保护顾廷烨的,可惜他确实病入膏肓了。而顾廷煜也是在病入膏肓以后,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弟弟顾廷烨身上为的就是能让顾廷烨保全自己的妻女,保全顾府。
老侯爷留下的信拯救了顾廷烨也拯救了顾廷煜,最终这两兄弟并没有真的反目成仇。老侯爷这一招釜底抽薪真是妙啊,让顾廷烨心甘情愿的把过去一笔勾销,也为顾廷煜把后路全安排好了。
7、《知否》中林小娘想给墨兰陪嫁的“十里红妆”到底有多土豪?
有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扬州盐商非常丰富。清代乾隆南巡。富商一夜之间用真金白银建造了一座白塔。一夜之间,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扬州盐商的财力。
虽然老大是官家,但也有其他生意,因为冯绍峰饰演的后爷府次子顾二舒名下有三家盐店,每家每年有9000两,可见宋代盐店的盈利能力。
既然阿姨能养十里红妆,倒不是华兰婚后失去了在盛福的权利,也就是说,她能养十里红妆。否则,林晓娘怎么敢对盛振说她想认识王若飞?她一定知道王若飞手里有很多钱。但钱是王若飞的,盛丹买不起十里红妆。他不敢想王若飞的钱。
既然林小娘一心想要墨兰嫁给小公爷,也知道论家世门楣,盛府根本就没办法和齐府比,所以只有拿出来很多很多的钱才能补上这个亏空,她能说出来十里红妆,就说明这么多嫁妆,论谁看了都是钱的味道。古代嫁女在古代多指嫁妆丰厚,对比到今天,应该就是泉州人嫁女了吧,这样的社会新闻不是一次两次上热搜了。泉州人嫁女,金子从头传到尾,而且还有好几箱子的陪嫁,嫁妆太丰厚了,看完后只有一个字:壕!无人性!
8、《知否》中林小娘想给墨兰陪嫁的“十里红妆”到底有多土豪?
华兰能“十里红妆”出嫁,那是因为大娘子拿出了自己的钱给女儿贴补,还有老太太私下给了华兰不少嫁妆,看这一箱子金银珠宝和一箱子银票,都是祖母贴给大孙女的。加上盛家比伯爵府的门第要低,当然就要多用点钱财充场面。那么这个让女子出嫁气场倍增的“十里红妆”到底有多么土豪呢?能让没脑子的大猪蹄子都厌弃了林小娘,这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古代汉族送女儿出嫁,嫁妆是充场面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官宦家庭,不止要攀比谁家的轿子华丽,还要看谁家的陪嫁出的多。这些陪嫁通常都是装在漆成红色的木箱子里抬走,装不下的大件就直接刷上红漆抬走。
为了女儿今后的生活无忧,富裕家庭会尽力多的带嫁妆,这些物品不仅有大件的箱子柜子,连鞋袜衣物,被褥布匹,甚至连针头线脑之类的小玩仍也都包括。说是搬走了一个小家也不为过。这么多的东西,送亲队伍的人数又众多,远远望去一片红色。于是古人就夸张了一下,说嫁妆的长度连起来能达到十里,就成了“十里红妆”的由来。
大娘子娘家的官位比盛家要高,收入也更高,为了让这个嫡女过的舒服,怕是二十里的红妆也给的了。这才能给华兰出嫁贴补出“十里红妆”的规模。而林小娘的娘家早已败落,跟着盛紘简直就是从地狱到了天堂,全靠夫家的怜惜才有了点小产业,哪里能贴给墨兰这么多嫁妆来弥补门第的差距呢?
9、知否:白氏用嫁妆挽救了顾家,为何顾家没有一个人感激她的恩惠?
第一:白氏出自商贾世家
在那个用“士农工商”排名的社会,商人的地位比官员低了好几个档次,而白氏的身份恰恰就跟淑兰一样是商人之女,当初孙秀才是如何糟践淑兰的相信看过《知否》的观众都还历历在目,一个小小的秀才都敢看不起家大业大的宥阳盛家,堂堂侯府怎么可能会看得上商贾出身的白氏呢?即便顾家是依靠白氏的嫁妆才渡过难关的,他们也只当这是一笔银货两讫的生意,毕竟顾偃开是给了她侯府正室夫人的名分的。
第二:大秦氏的死或与白氏有关
电视剧里常嬷嬷的回忆中说起过白氏去世的原因是听到有人对顾廷煜说他们之间有杀母之仇,然后白氏挺着大肚子跟顾偃开大吵了一架导致的难产;原著中顾廷烨也有讲述传闻说顾偃开原本只想娶白氏做偏房,但白家不肯答应一定要做正室,然后生生逼死大秦氏的事情。联想到顾偃开对大秦氏的感情,就算真相与白氏无关,他也很有可能把原配正室的死怪在白氏的头上,故意放纵他人往白氏身上泼脏水,以此来减轻自己对大秦氏的愧疚。
第三:小秦氏一直在背后挑拨离间
小秦氏在闺阁之中时就非常羡慕姐姐与姐夫之间的感情,她一直盼望着身体不好的大秦氏病逝之后自己能够嫁给顾偃开,没想到却被白氏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给截了胡,小秦氏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她在顾家局势稳定之后,经常以亲戚的名义去探望年幼的顾廷煜,不厌其烦地告诉顾廷煜是白氏害死了他的生母,顾廷煜自懂事起就恨上了白氏和顾廷烨,动不动就把这事儿拿出来嚷嚷,其他人本就看不起白氏,又见顾偃开并未出面阻止,也就跟着一起诬蔑白氏了。
值得一提的是,顾家当年亏欠户部的钱是八十八万两白银,而白氏带进顾家的嫁妆光银两就有一百万,另外还有不少田庄铺子,这可都是明面上的财富啊!大家就看顾家另外几房那贪婪的嘴脸,他们怎么可能忍得住不把白氏的财产占为己有呢?那抢夺的第一步,不就是攻击白氏吗?可怜白氏带着这么大一笔财富嫁给顾偃开,结果还要赔上自己的性命,不得不说,这顾家当真是个吸血的魔窟啊!
10、露珠说红楼(九):论林黛玉的家世以及林府钱财的去向
文/第一滴露珠
01
常看到有人说,黛玉是“贫寒孤女”、无依无靠,比不得宝钗是富贵的皇商之女,因此势利的王夫人弃黛玉而选宝钗作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远黛玉而亲宝钗的原因,且留待以后再专门撰文分析,如今只来论一论黛玉的家世,以及林黛玉家的钱财去向。
先来看黛玉的家世。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去世前的官职是兰台寺大夫兼两淮巡盐御史。曹雪芹为了规避文字狱,小说中写到官职名称等时,习惯故意混淆模糊朝代界限,所以《红楼梦》里的官职名称各个朝代的混用。这“兰台寺大夫”一职也可以说是亦真亦幻,半遮半掩,“大夫”是古代高级文职官阶,那么不管林如海具体是管什么的,总之是个朝廷高级文官无疑了。但“两淮巡盐御史”一职却是明明白白的官职名称,而且是个实权在握、肥得流油的差使!
古时候,盐铁专卖,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而两淮地区的盐业,又是全国产盐最多、也最富裕的地区,历来有“两淮盐,天下咸”的说法,两淮盐商的管理中心便设在扬州,所以你看书中写的是林如海到扬州上任。两淮巡盐御史管的是整个两淮地区的盐务,包括如今的江苏、安徽等六省大部分地区,这里的所有盐商的经营和纳税,都要受巡盐御史的监管,所以你看林如海的权力有多大吧。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的主管官员能穷得了?即使林如海是个清官,不营私舞弊,只他分内该得的和一般的人情往来所得,只怕就不会是个小数目。再加上他的巡盐御史不过是兼任,京中另有本职,拿的又是双份俸禄,祖上又是侯爵出身,且一直世袭了四代,四代的财富积累,加上自己数十年做官所得,还有就是林家枝叶不盛,没有贾府那样的败家子来败家,综合以上种种可知,林家不但不比荣国府穷,恐怕还要胜过贾家许多。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了,林黛玉如此清高,她的父亲会不会也是个清高之人呢?通过书中有限的描写可以看出,林如海确实是个清高自持的文官,但并非不通世故、不问钱财的人。第三回的开头写到,林如海为了报答贾雨村对女儿的教育之恩,让贾雨村和女儿林黛玉一起进京,并写好了一封书信给自己的二舅哥贾政,让贾政帮贾雨村谋一个复职候缺,而且,所有打通关节的费用都一概不用贾雨村自己操心。这足以说明林如海对世事人情了然于心,否则,他也当不上巡盐御史这样替皇上操心半个国库的差使啊。
以上说的是林府的“富”,下面再来说说林府的“贵”。林如海的祖上是列侯,到如海这一辈,业经五世,而贾府呢,贾赦贾政是荣国公的孙子,才至三代上,虽然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位,“侯”比“公”矮了一个爵位等级,但是贾家还未发达的时候,林家已经坐享两代的富贵了,家世家底可比贾家深厚多了。而且林如海的官职是自己打拼来的,他乃是“前科探花”,这可是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层科考,最后由皇帝钦点的全国第三名进士!这才华,岂是贾家的男人可比的?贾家男人的官职都是世袭得来的,除了贾政也没有一个爱好读书的,这贾政本欲以科甲出身的,蒙皇上怜恤就额外加恩封了官,就此免去了科考的机会,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倘若他真正参加科考,到底能不能考得上了。
再看两府的“现状”。贾府是在走下坡路,贾珍贾赦一味奢侈靡费,而贾政做的也是个无用闲官,平日里只知和清客闲谈,根本不懂理财治家之道,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反观林府,林如海考中探花以后,官职节节上升,最后又去富庶之地扬州兼任巡盐御史这个肥差,足见他甚得皇帝信任,他的宦途、他的家道,正处于上升阶段。
只可叹林如海子嗣不旺,只有林黛玉这一个宝贝女儿,在黛玉的母亲、他的嫡妻病逝后没几年,他又中年得病而逝,这才让林家的兴旺和传承出现了断裂。不得已,他只好在临终前,把女儿托付给贾府教养,抱憾而去。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了,林黛玉家既富且贵,黛玉的家世丝毫不弱于贾家。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林如海死后,林家的钱财到底去了哪里?
02
有很多人说,在林如海死后,林家的钱财都被林家的同宗之人瓜分了,因为,在古代,女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古代女子果真没有财产继承权吗?这几天,我搜寻研究了许多有关古代财产继承法的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财产继承法各有差别,但都是以男子为主,女子为辅,一般的情况下是,若是有儿子,则女儿没有财产继承权,但可以通过出嫁时陪送嫁妆的方式得到父母的部分财产,若是父母没有儿子,则女儿可以得到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财产。
宋代法律规定,户绝家庭中只有在室女,女儿可得家产的四分之三;只有出嫁女,则只能继承财产的三分之一,其余没入官府。明代法律《大明令·户令》明确规定:“凡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大清律例》规定:“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之人,所有亲女承受。”
古代所谓的“户绝”,就是指没有儿子的家庭,林如海死前只有黛玉这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也没有同宗的侄孙辈,就构成了事实和法律意义上的“户绝”。从《红楼梦》的第五十七回可以明确知道,林家确实没有什么人了,也并没有什么同宗的人继承林家的遗产。在这一回中,紫鹃因为着急宝黛的亲事,拿话试探宝玉,说过几天黛玉就要回苏州老家去了,把宝玉吓的,当时就得了痴呆病,贾母忙告诉宝玉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有人接林黛玉回去,宝玉病好了后,紫鹃也认真地告诉宝玉说,林家实是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所以,是不存在什么同宗族的人来和黛玉争家产的问题的。何况,林如海病逝前后的整整一年时间里,贾琏一直待在林家照应着,林如海的余威加上贾家的势力,又有谁敢来虎口夺财!
所以,林家的家产理论上应该是由林黛玉全盘继承了的。但是,从书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林黛玉其实并不知道父亲留下了多少家产,她自己的身边也并没有藏下多少钱物。那么,林府的大宗家产去了哪里?
自然是去了荣国府。
林如海病重,写信来接女儿回去,贾母不放心黛玉,派贾琏跟了去全程陪护。贾母为什么派贾琏去?真的只是为了方便再把黛玉接回来吗?这里面有更深层的原因。林如海既然病重,肯定自知不久于人世,在给岳母的书信里,一定已经谈了自己去后对女儿的担忧和顾虑,隐晦或者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对贾府的期望,贾母派贾琏去,便是去表姿态的,让林如海放心,你的女儿由我来照顾,她长大后,我会让她和宝玉成亲。而林如海生平只有黛玉这个爱女,一定会在走之前深思熟虑,为女儿的终生幸福做好打算的。他的打算是什么呢,就是以自己的全部家产做陪嫁,来换取女儿终生的幸福!
03
至此,林家的财产去向已经明了:一多半入了荣国府的账,一少半进了贾琏和凤姐两口子的腰包。书中有几处细节暗示,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第一处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死后,贾琏打发心腹小厮昭儿赶回京都,向老
太太汇报工作,同时,聆听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第二处,平儿和凤姐说,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贾琏和凤姐都如此爱财,贾琏一个人在扬州,掌管着林府的大宗财产,岂有不贪污之理!在那江南风流富庶之地,不知已悄悄花了多少林府的银钱去追欢买笑。
第三处,在第二十六回开端,小丫头佳蕙和红玉聊天,佳蕙说,她去林姑娘那里送茶叶,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她的丫头们,她去了,林姑娘随手就抓了两把给她。这段话里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老太太时常给林黛玉送钱,这个钱应是在月例外的,因为月例都是凤姐负责发放的。第二,林黛玉虽然身边没有多少钱,可她是不缺钱花的,老太太经常给她送钱去。不管老太太给她的钱是自己的私房钱还是林家的钱,总之老太太对黛玉确实是真心疼爱的。
第四处,第七十二回中,宫里的太监接二连三来打抽丰,贾琏和凤姐感叹道:“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注意这里说的是“再”,而不是“能”或者“要是”,就是说他们曾经发过二三百万的财,贾琏和凤姐能有什么门路发这么大一笔财?就只有在林家的家产上做文章啊。
林家的财产到底有多少?肯定不止三二百万。荣国府盖的省亲别墅大观园,连在宫里见多识广的贵妃元春都叹息靡费太过,只聘教习、采买唱戏的女孩子、采办乐器行头,就要花费三万两银子,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就用去两万,建造整个大观园的花费该是个巨额数字,这钱从哪里出,看贾府入不敷出的状况,他们哪有这么多银子啊,自然都是挪用林家的财产。也不应该叫做挪用,因为林如海在去世前,既然把林黛玉托付给了贾府,自然也就默认自己的全部家产都归荣国府所有了,唯一的条件就是要贾母等人照顾好女儿,并且在女儿长大之后让她和宝玉成亲。
林家的家产入了荣国府的事实,上下人等应该都朦胧知道,但知道林府具体财产数目的,估计就只有贾母、贾琏和凤姐三人。林家的家产,如房产大宗器具等不好携带的,贾琏肯定就地变卖折现了,那些古玩珠宝,多半是装了箱子带回了荣国府的。别的不说,光黛玉母亲贾敏当年的嫁妆就不知有多少箱子才能装得下。贾敏是贾母的爱女,又是在荣国府的全盛时期出嫁的,她的嫁妆能少得了,你看凤姐在书中时时吹嘘自己的嫁妆有多好,黛玉母亲的嫁妆只能比她更多更豪华,随便拿出一件来,就能卖个几千两银子。
贾母曾说过,贾府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倘若不是知道林黛玉是带着巨额的“嫁妆”入府的,府里的那些管家媳妇和婆子们能对林姑娘那么钦敬?你看阖府中除了王夫人和她的心腹敢对林黛玉淡淡的,谁不是把林黛玉和贾宝玉摆在同一位置上供着。这其中,固然有贾母宠爱黛玉,宝玉爱护黛玉的原因,但若黛玉真的是一无所有入贾府的,贾府的上下人等早就明里暗里冷嘲热讽了,可是你看阖府上下,哪个不是对黛玉敬爱异常,谁敢像对待邢岫烟、迎春那样呢。
黛玉自己,从小锦衣玉食,书香相伴,对钱财根本没什么概念,是真正的贵族小姐做派。你看第四十五回结尾处,雨夜里宝玉去看黛玉,临走时黛玉怕他雨里滑倒,就让他举着自己的玻璃绣球灯照亮,宝玉说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怕打破了就没带来,黛玉当即批评宝玉说,跌了灯值钱还是跌了人值钱?就失了手也是有限的,怎么突然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说的宝玉心服口服,忙接了过来。黛玉就是这么的天性高贵,对于她来说,人比财珍贵,情比钱珍贵。
贾母倒是一心想履行和女婿的约定,让黛玉嫁给宝玉的,无奈王夫人一派明里暗里的阻挠,让贾母一直没有机会成全黛玉和宝玉。而贾政又是个怕老婆耳根子软的无能之辈,曹雪芹给他起名叫“假正”,真是人如其名,假正经,假公正,阖府里花着妹妹妹夫的钱财,却任由老婆拆散了一桩好姻缘,眼睁睁看着外甥女香消玉殒,真是辜负了妹妹和妹夫对他的信任,辜负了贾母的一片苦心,可悲可厌可恨可叹!
露珠说红楼(七):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说说贾宝玉(上)
露珠说红楼(八):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说说贾宝玉(下)
露珠说红楼目录
想看更多连载作品,请点击: 连载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