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性风俗
1、性文化的起源?
中国古代性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中形成的性观念、习俗、行为,以及有关于性的知识、文艺、道德规范和诸般社会体制等。
中国属大陆性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由50多个民族所组成,受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各具民族特色的性文化。中国各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虽然随着交通的发达,人员交往(包括通婚、商贸往来和争战)等民族之间的交融,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相对落后民族的文化发展,但始终不能达到同步,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性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性文化又有其特殊性,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之中性文化便可有相当的差异,例如游牧地区一般较农业地区对性更为宽容。而即便在一时代同一地区中也还存在着阶层上的区别,例如“士大夫——市民——乡民”之间的区别,但见于经传的通常只是士大夫的性文化观,市民的性文化观或可见于小说和野史,而乡民的性文化观却较难考查。在朝代更迭战乱饥荒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性关系常变得松散,而在农业定居已稳定若干世代的情况下,宗族和宗教等传统势力就会给性关系带来种种难以逾越的限制。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时代,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阶段。至黄帝以后,转为父系氏族部落,并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历史传说反映出,汉族远古先民包括来自羌、夷、苗、黎等不同氏族部落集团的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和斗争,逐步融合为同一族体。这一融合过程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区域也扩展至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在秦朝汉代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形成为汉族。自秦汉至今的2000多年间,历代都有不少汉族人民通过屯垦、移民、掳掠、流亡等方式移居边疆各地,与边疆少数民族交错杂处,共同开发边疆,其中不少从而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
另一方面,边疆各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处,往往大都融入汉族之中。由于汉族历代均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故在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
古代汉族社会伦理道德和立法的基础是“三纲”和“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这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根据“天人相与”的神学观点、发挥春秋时期孔、孟儒家学说总结而来,其后一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观念。与此相联系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封建士绅阶层普遍存在纳妾现象,在亲属的亲疏观上,以父系为中心。父系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故汉族古代的人口观主张“多子多福”。在此基础上,子对父应尽忠尽孝,其中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最高体现。这种宗法制度的扩大,则表现为“子民”对最高统治者“天子”的道德规范。所以神权、政权、族权、夫权成为禁锢人们思想,尤其是禁锢和压迫女性的工具。
在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其中在诸如汉文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文献中,保存有不少性文化内容。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和冶炼术等方面,都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属于古代医学分支之一的中国古代房中术,远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前后即已基本成型,其学科内容已相当于今日的性学。
中国性文化博物馆
中国性文化博物馆目前收藏了2000多件罕见的性文物,陶瓷、春宫图、青铜器等等。
这些性文物都是过去深藏不露、秘不示人、难得一见的,而且形式千姿百态,雕塑、绘画、雕刻、书法、诗词等济济一堂,有不少展品已经是国家的孤品和珍品,全国罕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民族,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有着浓厚的东方色彩,与西方各国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孟子曰:“食、色性也”。说明我们的祖先对性文化持有非常开明的态度。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今天的我们更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性文化。
2、古代女人到底有多色 看完被彻底震惊
性是人天生的需要,女子也不例外。尽管中国古代的不少统治者对民众实行性禁锢和性封闭,但是,也不能认为中国的古代社会在性问题上是十分封闭与保守的,这种看法就像过去外国人总认为中国人全是男人拖长辫、女人裹小脚那样。
其实,中国在春秋战国期间,人们对性爱闺房之事并未视为隐私,可以公开谈论,甚至宫廷里讨论国家大事时也谈论。
到了汉代,性便被视为男女的私事,不公开谈论了,但也未视为丑事;在唐代,性风俗更为开放。
而只是到了宋代理学盛行以后,中国社会才实行了其八百年的性禁锢与性封闭,但也是禁下不禁上,表面上禁而实际上禁不住。
像现在的年轻夫妇枕边随处可见一些情趣用品玩具,譬如安全套、润滑液、和情趣衣裤等,这些情趣用品对于患有性冷感的女性和功能障碍的男性,抑或是中年性事不易的夫妇等,都有改善的效果。
其实古代男女也深谙其理。
据考证,古代女人出嫁时随嫁的嫁妆中,就有一些娘家人为姑娘准备的洞房花烛夜准备的情趣用品。
这是因为那时结婚的女子一般年龄都很小,且长期闭门家中,特别是和外界交流沟通夫妻事甚少之故,方便性爱的同时取悦下新姑爷。
3、古代女子为何以三寸金莲为美?女性缠足习俗源于何时?
通过缠脚而来的小脚真的那么美吗?以至于男人在娶妻时将它作为一条最重要的标准,而女性将它作为人生中对自己身体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造。事实则不然,下面有一段关于小脚的真实的描述,让人非常的感慨,从我们现在的审美角度出发,我们甚至会觉得我们的祖先是那么的不可理喻。
一般来说,小脚从正面看,像火伤之后,脱去陈皮烂肉,露出变形、变颜的一个肉疙瘩。只有一个翘起的趾头,依稀可辨上面的指甲,其它,一概呈现出可憎的模糊轮廓。 从侧面看,脚趾和脚跟已从中折断,两部分紧挨在一起,在软肉的附和下,形成一条由两端站立的曲线,脚跟臃肿,脚掌消失,脚背凸起。脚的全长不及自然长度的一半,整只脚像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最恐怖的是从正面看脚底。那是一幅完全消解了人足的原始形象的荒诞图案。除了变形的足跟之外,已没有一丁点平滑的脚板。四个脚趾长短不一地向外转折,围绕在以大脚趾为轴心的脚心下面,脚趾的正面因此变成了脚板心,完全扭曲地压在了脚板底下。
我们都很清楚,在审美不超出常态的情况下,这样的小脚是很丑的。事实上,这样的小脚也不健康,不实用,缠足对人身的伤害是终身的。缠了小脚的女人其支撑的重心移到脚外部,行动极为不便。而且它们成年后多患早发退行性关节炎。
无论是从赏心悦目还是从健康实用的角度,女人缠小脚都是不应该被接受的,而这样的残忍的行为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却曾经盛行一千余年,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古人的这种不健康的视觉审美取向就象一个复杂的谜(当然,这肯定不仅仅是个审美的问题),而这个谜的背后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4、中国古代,女性缠足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始于隋说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始于五代说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始于北宋说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中国女性血泪缠足史
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清末缠足妇女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解放缠足
道光年间(公元1821),由外国人开办的耶稣教会发起天足运动。“长老会后学”的史子武编著《劝入脚图说》是第一部宣传放足大众性读术,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由上海书局石印出版(这部宣传放足大众性读物。不过当时的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教会非常抵制,所以,这本读书虽然蔚为先声,却影响不大)。这一时期由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大力倡导,在上海、广东相继成立“天足会”,一时间四方响应。辛亥革命后,各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具体措施实行“放足”。提出口号“不要小脚女为妻”,马路上树立“二十五岁以下小足女子,不准在马路上行走”,向缠足女子征收“小脚捐”等方式促使女子脚之解放。渐渐使缠足陋习走向绝迹。 史料记述:民国以前,妇女从五六岁开始用布缠足,使足只能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卷附于前脚掌,两足成锥形。以小脚为美,有“三寸金莲”之称。童年缠足痛苦难忍,长大一生走路摇摆,干不了重体力活。民国后提倡放足,逐渐绝迹。
5、在中国古代闹洞房的习俗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
洞房这个词在黄帝那个时候就有了,因为当时大家都住山洞,后来才专门指结婚的房间。秦汉时期,闹洞房就很流行了,汉宣帝还为此下了个圣旨,大概意思是说,婚礼是人生大事,应该饮酒行乐,大家尽管HAPPY。可见闹洞房是官方允许的。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闹洞房就更流行了,还有新婚三天无大小这样的习俗,这个习俗很熟悉是吧,因为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有呢。
古代人为了闹洞房还编了个神话,传说有一天,有个神仙下凡,看到一个女魔鬼跟在一队迎亲的队伍后边,神仙就跟着他们到了新郎家,他看到那个魔鬼已经提早躲进洞房里,当新郎和新娘要进洞房的时候,神仙跟他们说不能进去,里面有魔鬼,大家问他有什么办法驱鬼,神仙说,只要你们人多,魔鬼就不敢作恶了,于是众人在房间里大声说笑,后来魔鬼终于受不了逃走了。
古人还是很有智慧的,闹洞房其实实际作用是性教育。借鬼神之说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这个活动,毕竟在古代性是一种不好启齿的事情。古人结婚的时候,一般都是十几岁,对性还是很无知的,闹洞房这种形式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地了解性知识,所以这种形式是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唐宋时期更是多了很多的花样。
可是到了现在,我们有些地方闹洞房的花样比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非常过分、恶俗,甚至闹出人命的也有,这样的闹洞房在现在社会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6、在古代传统社会新婚之夜有什么习俗
中国传统的新婚之夜习俗:
1.定好喜日子
需要按照新娘的生理周期,请风水先生选个黄道吉日作为结婚的日子。这个一般由男方找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算出最好的结婚吉日。家里人要给先生拿些烟酒点心以示谢意。
日子定好后,婆家人委托媒人拿些礼品到女方家里送日子。如果女方家里接了这个日子,那大喜的日子就定了。如果女方家里把日子退回来了,那说明这个日子有问题,不好,需要重新点。退日子多数不是不吉利,主要是这个日子恰好与女孩子的经期重合了。这时候,男方家长就要带着礼品再次请风水先生点日子。风水先生这次点的日子,肯定要比上次的推后或提前15天左右。
2.给新人闹洞房
这是在给新人同房前"热身"的,在古代夫妻双方在同房前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晚上要肌肤相亲,可能会有些不自然,影响性生活。尽管新娘子走出娘家之前,家里妇女已经告诉她一些规矩,尤其是入洞房后的规矩,还要给姑娘看"压箱底",也就是几副用不同材质,好些的是象牙,差点的是竹子什么的刻的"黄色图片",让新娘子有个基本的心理准备。
入洞房后,新郎的亲戚朋友去闹,让新人做各种亲密的、隐讳的但是指向性很明确的动作。把新娘子新郎官的陌生感、羞涩感打消。为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做好铺垫,这是众人共同参与的"前戏"。闹洞房主要看新娘子,既不能很痛快地答应做节目,也不能僵持着坚决不做,要拿捏好分寸。
3.女方三天回门疗伤
新娘子在结婚的第三天,要由她的弟弟或者哥哥把新娘子接回去住三天。然后再由新郎去接回来。表面的意思是说,新娘子从小在父母身边,这次离家后,怕想念家人,所以要回去看看父母。
其实是新娘子在那时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部分都是处女。处女初夜时,处女膜损伤,比较疼痛。新郎官正是青春勃发的时候,再不懂得怜香惜玉,大家担心新娘子受不了,所以,把新娘子以想念父母的名义接回去"疗伤"。
7、房帏的古代性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对性问题的探讨与实践的总结(相当于在现代被归类于医学范畴内的“性学”),称之为中国传统性医学。据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性医学在中国古代多被称之为“阴道”,《汉书·艺文志》则将这类文献统称为“房中”。公元九二八年日本的丹波康赖辑录整理中国唐代以前的中医著作《医心方》时则归类为“房内”。在《医心方》的有关文献中,已出现“房中术”一词,其内容多指性行为。近代则多指为中国古代性学。在现代还尚有“房事之学”、“房帏之学”等更雅致的称谓。
在历史上,中国的汉民族先民如同世界上的其它民族一样,出于对性的神秘感,也产生过性崇拜。大约在春秋战国的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贵族与平民进一步的分化,性风俗开放,人们可以自由地谈论自己的性生活,亦同时出现了迎合贵族口味的竞相奢华之风,他们放纵地生活,包括了蓄女乐(官妓的前身)、养娈童或与成年的男子玩同性恋。在同时代的《诗经》等书中亦记载了许多民间男女自由交往的美好故事。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房中术,迨秦末汉初而基本成形。从中国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简)中可以得知,房中术采用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阐述男女之间的性生活符合天道。同时亦吸纳了道家对精、气、神的看法,强调精、气、神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医家对纵欲伤身的观察,从而提出了节欲养生的主张。
西汉、东汉时代,中国的君王为求政治稳定和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在国家的治理上采用了儒家学说。同时,发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亦开始传入中国。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道教思想、在神仙方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也在东汉末年正式建立。这一时期的性风俗仍很开放,“男女授受不亲”的儒家规则尚未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房中术在此期间亦有新发展,有新的房中著作问世,宫帏中的神仙方术及道教的长生不死之术亦包容了性修炼的内容。《汉书·艺文志》将收集到的有关著作在“房中”的标题下,定位为医学的四个分支之一(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并且提出了“乐而有节”的房中术基本原则。如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叙述其夫妇琴瑟之好的《同声歌》中,就有夫妻在房事时同看有插图的房中书以增强性快感的描述。
中国的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自汉而唐,虽历朝代更选,但性风俗仍然依旧开放。房中术在此期间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许多身为道家的名医如葛洪、陶弘景和孙思邈等,他们均对丰富房中术的内容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将汉以前的房中文献与这一时期传世的房中文献对比,则可以发现房中术的发展大多局限于对性生活观察得更加仔细和性行为更加丰富这方面。和谐的性生活由以前的惜气受精以养神演化为强调采阴补阳,还精神脑;由原来只是可促进健康延年的认识,变化为对许多具体病症的治疗,甚至认为是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重要手段。但多数都是缺乏依据的。
8、我国风俗中有哪些时候不宜行房?
1、服丧期间,不能行房。
这是中国传统礼仪,全国性风俗。
亲人去世了,服丧期间回,答不能行房(否则对逝者不尊重)、理发、剃须、参加娱乐活动,过年不贴红色对联等等,用来寄托哀思。时间要求有所不同,有七天、二十一天、四十九天,古代最多的要三年。
2、有的地区,夫妻回娘家不能同房睡一起。
3、养生禁忌,不宜行房。
《摄生要义·房中篇》:
“忌其时者,十有一:
醉酒、饱食,远行、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冲冒、寒暑疾患未耳(没完全康复)、大小便讫(便后)、新沐浴后、无情强为。
皆能使人神气昏溃,心力不足,四体虚羸,肾脏怯弱,六情不均,万病乃作。”
9、中国古代民俗
民俗:
1.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3.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5.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7.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8.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9.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10.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12.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特点:中国古代民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变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