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延吉春节风俗

延吉春节风俗

发布时间: 2022-10-27 11:37:24

1、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 民族文化 的角度来学习学习吧!

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战争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们就地取材,用稻草盖屋顶,又隔雨,又保暖,经济实惠。朝鲜族大炕别具特色,房间整个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余是一埔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炕上一般埔着地革,朝鲜族妇女总会使它保持的干干净净,爱清洁也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点。

传统的朝鲜族的服饰以妇女穿的高丽裙最为独特。每到大型节日、朋友聚会或生日、祝寿她们总会穿上这种传统的服装,伴随着那优美的民族乐曲,载歌载舞,热闹一番。朝鲜族妇女摆运物品一般用头顶,这是在长期劳动中练就的本领,既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稳。在历史上,朝鲜族男尊女卑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和日本的风俗有些相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也逐渐在改变。

朝鲜族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独具风格,它们多半反映劳动和丰收的欢乐的场面和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鲜族歌唱家和艺术家。每到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和庆祝的场面,他们都会引吭高歌,举杯畅饮,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朝鲜族的民族节日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秋夕节等。为老人祝寿场面热闹隆重,体现朝鲜族尊老爱幼的风俗。

传统朝鲜族舞蹈有刀舞、长鼓舞、龙鼓舞、农乐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箫、长鼓、手鼓是朝鲜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朝鲜语是他们的民族语言,延吉市是延边自治州首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延边自治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延边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中下游地区,中、朝、俄交界地带,幅员辽阔,边境线长。边境口岸—珲春,可直接与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国家对边疆地区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为开发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又先后开辟了珲春至朝鲜罗津、珲春至俄罗斯海参崴的跨国旅游线路,相信延边自治州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也远近闻名,朝鲜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饭、打糕、冷面为主,朝鲜族的铁锅与汉族的蒸饭的铁锅有所不同,它口小,内大,所蒸出的米饭味道纯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后,经过反复锤打而成,吃起来柔韧可口。朝鲜族冷面多为夏季食用,冷面所用的原料为荞麦粉、面粉和淀粉按一定比例和匀,经过手工机械压制到沸水里煮熟,然后放以冷水里浸泡,食用时放到特制的冷面汤,然后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鸡蛋、黄瓜丝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吃起来,凉爽可口,特别受到女性的欢迎。

美食:
朝鲜族的菜肴多以凉拌和泡渍的为主。朝鲜族泡菜家喻户晓。所用的原料多种多样,几乎无所不有,常见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带、萝卜、大白菜、黄瓜等等,泡制时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盐、味精等。朝鲜族泡菜是游客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传统的朝鲜族人爱吃狗肉,做法独特是宴请客人必备的一道菜。狗肉汤、酱汤、鲢鱼汤、水豆腐、明太鱼、朝鲜族包饭、朝鲜族烧烤、用糯米酿制的朝鲜族米酒都颇具民族特色,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作为一个外地游客到这里,欣赏完美丽自然景观,坐朝鲜族农家大炕上,品尝风味独特的菜肴,喝着朝鲜族米酒,听其音乐,观其舞蹈,你一定会乐在其中。

朝鲜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摔跤、跳板、荡秋千、拔河、传统木排赛等。每到大型节日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2、吉林延吉怎么玩?有什么好玩的可以推荐一下么?

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的风情,但是又苦于时间不够,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方哦。它就是位于吉林省延边市的延吉,位于吉林省的东部,与朝鲜相隔比较近。这里有很浓厚的民族风情,非常适合旅游。

一个民族特色很鲜明的综合类大学——延边大学

延吉比较有名的地方延边大学算是一个,它是一个民族特色很鲜明的综合类大学,里面有很多朝鲜族的学生,里面的建筑也很有民族特色。它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占地面积比较大,有很多很好看的建筑,在里面拍照也很好看。还可以去食堂感受一下朝鲜族的食物。

延边感受自然风——帽儿山公园

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自然风景,帽儿山公园可以考虑一下。它是一个很适合度假的地方,位于延吉市和龙井交界处,距离延吉市中心也不是很远,交通十分便利。它是这个城市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顶峰便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风景。在山上你可以感受到风的气息,特别适合上班族在假期时放松心情。在山上你还可以看到带有朝鲜风格的服饰,有很多可以感受朝鲜风俗的民俗园,里面有很多表演,如果你想仔细了解朝鲜文化,进去看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朝鲜民族的人穿着他们的服饰,气氛十分的美好。

感受城市的脉搏——延边博物馆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藏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可以了解一下延边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朝鲜民族的历史文化。你还可以去城子山山城遗迹看看,距离市中心大约十公里,里面有很多金代时期的东夏国的文物,给我们展现了那个时期的文明。

延边风土人情——延吉公园

逛当地的公园似乎也是很多旅游爱好者的选择,一个地方的公园可以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延吉公园是清朝时期建立的,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里面的树木都带着历史的底蕴。和平常的公园一样,里面有假山有水,风景十分的美丽。公园里面还有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很多名贵的动物。这里还有游乐设施,孩子们跟着的也不会无聊。去到这个公园里面的视野较高的亭子里休息,整个公园的风景都可以一览无余。

距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的金达莱广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江边,环境十分地好,空气宜人。

这就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吉林延吉值得一去的4大景点,你想去哪个

3、东北人过年都吃些什么???有什么习俗啊???

家里吃饭的话肯定少不了凉菜(拌的),再有就是鱼啊肉啊,蔬菜,炸春卷啊之类的都是家常菜。年三十晚上敲钟的时候吃饺子,没啥特别的,我是地道的东北人。
1.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有亲友来访,便和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闻一闻鼻子就能幸福得昏过去。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吧。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

2.酸菜炖白肉血肠
再说白肉血肠。其全称应该是“酸菜炖白肉血肠”。有一首著名的网络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最后一句说:“翠花,上酸菜!”这里的酸菜就是指“酸菜炖白肉血肠”。到了冬天,白菜放不住,人们便把它腌成“酸菜”,在东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腌一些;白肉,就是五花肉;血肠,是把猪血加入其他作料灌进肠衣煮制而成的。酸菜切成细丝,飞刀切出整齐的白肉和血肠,也是大火狂炖。如果用来下饭,多搁点盐,如果直接把菜当饭吃,少搁点盐即可。

3.小鸡炖蘑菇
还有小鸡炖蘑菇。所谓小鸡,其实是乡下的笨鸡。由于笨鸡吃五谷杂粮和虫子长成,其味也醇,其余香也浓,尤其是在饲料鸡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鸡更给人以返朴归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则是长白山上的榛蘑,越炖越香。二人转中有个著名的小调《小拜年》,说的是小夫妻一起回家拜年,“丈母娘一见面,拍手笑哈哈,新姑爷到咱家,给他做点啥,小鸡炖蘑菇,宰个大芦花……”瞧,这是多高的待遇!
小鸡炖蘑菇是广为人知的东北名菜,炖鸡的蘑菇最好选用野生的榛蘑,细杆小薄伞的那种,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衬托出鸡肉的鲜香……

4.萝卜炖牛肉
接下来是萝卜炖牛肉。炖出来,萝卜红白分明,汤是清的。为什么不是萝卜炖排骨或者是牛肉炖豆角?谁也说不清,自古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冥冥之中肯定有其更改不了的原因。

5.排骨炖豆角
排骨炖豆角。红黑一片,油豆角可以不用保持原貌。

6.鲶鱼炖茄子
东北有句俗话:“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将打自松花江的鲶鱼收拾整理干净后,放入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入凉水中浸凉,取出用筷子刮去表面黏液。大个儿的鲶鱼可改切成6-7厘米的小段,小个儿的整条即可。茄子去蒂洗净去皮,撕成条状进锅。茄子最大的特点是吸味,吃到嘴里柔软易化,但是已经充分吸收了鲶鱼的味道和营养。

7.狗肉炖豆腐
最后是狗肉炖豆腐。狗肉本是朝鲜族人民的最爱,朝鲜人的狗肉火锅。特色锅底,炖的是狗肉,狗杂狗排骨。除了鲜就是辣。可能是延吉太冷,因此狗肉大补还要加辣椒。一年四季吃,夏天吃最好,治感冒!后来在整个东北地区蔓延开来,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豆腐同茄子一样随和,吸味,被狗肉炖完以后,又嫩又滑又香。
这些炖菜做法大同小异,先以大豆油下锅八分热后加葱、姜、红辣椒等煸炒出香味,然后加主料如小鸡、猪肉等,炒至发白,加老汤烧开后加菜,炖烂为止。如牛肉、羊肉不爱烂可加入山楂等。

8.沟帮子熏鸡
历史:沟帮子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绪二十五年从原籍安徽迁来辽宁北镇县沟帮子街,即现在的沟帮子镇落户。刘在安徽老家就是售卖熏鸡的,到了沟帮子后仍以熏鸡为业,为了使熏鸡好吃,在当地老中医的提示下他增加了调味药品,又对加工工艺、配方下料进行了改进,质量明显提高。“鸡熏刘”之名传遍辽西。到1927年前后,加工沟帮子熏鸡的店铺已增到十几家, 其中以杜、齐、孙、张、马等家的熏鸡最为著名。
特点:经过多年积赞,反使用的煮鸡原汤汤鲜味美,制作的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食者赞不绝口。
工艺:沟帮子熏鸡之所以好吃,主要在于选料精良,配料有方,制作精细。它选用一 年生公鸡。因为一年的公鸡一则肉嫩,二则味鲜。母鸡膛内脂肪太多,吃起来 腻口。从选鸡到熏成要经过十六道工序。鸡经整形后,先置于加好调料的老汤 中略加浸泡,然后入锅慢火煮二小时熟时放盐,煮至烂而连丝时出锅随后趁热 熏烤,先刷上一层香油,再放入带有铁子的锅中,锅底烧至微红时,投入白糖, 将锅盖严,两分钟后将鸡翻动一次再盖严,经二、三分钟即可熏好。

9.锅包肉
锅包肉是东北的溜肉段衍生出来的一道菜,只不过现在是肉片,外面包着用土豆做的淀粉,放在油里炸,所以又叫“锅爆肉”,外脆、酸甜,里面的肉嫩。

以上暂且这么多,相信你要是每道菜都做的足够你男友吃到正月十五了。。。呵呵~~还请楼主大姐采纳!!~祝全家新年快乐!!

4、延吉同胞们!请帮我写一篇(知我延吉).(我为延吉贡献)作文500~100谢谢!!

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全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吉林省东部。东经129°01′-129°48′,北纬42°50′-43°23′。东与图们市长安镇相邻,西接安图县,南与龙井市东盛涌乡接壤,北与敦化市、汪清县毗邻。总面积1350.24平方千米,其中城区40.66平方千米。全市人口42.04万人(2006年),其中朝鲜族人口24.26万人,非农业人口37.4 延吉市土名烟集岗,又名南岗。“延吉”地名的起源说法不一。明为瑚叶吉朗等卫地,“叶吉”音转为延吉;清代叫南岗(南荒二字的音转),又名延吉,“延吉”满语山羊之意;又说在开发初年,此地常常烟气冈冈,雾气笼罩,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音转;延吉乃吉林的延长之意等。清后期又称局子街,即官衙所在地之意。在民国时期,通常叫局子街,也叫延吉。
1945年解放后,成立了延吉县政府,并将延吉市划归延吉县。吉林省政府也曾一度驻在延吉市。建国后先后设置了延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均在延吉市。1952年9月3日正式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县人民政府住址于1950年10月迁往龙井镇。1953年延吉市从延吉县划出属于自治州的直辖市,自此成立县一级的人民政府至今。4万人。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麓。地理坐标处北纬42度50分至43度23分,东经129度01分至129度48分之间。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带的山林盆地,故呈大陆性气候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5.8度,极端低气温摄氏-27.9度,全年无霜146期天,年平均降水量583毫米产,平均日照2294小时,结冰日平均达175天左右。
延吉市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中间平坦,呈马蹄状盆地。平均海拔高度150米。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为丘陵状起伏。境内河流皆图们江支流,主要有布尔哈通河、烟集河和海兰江。区内土质主要为灰棕壤土、水稻土、冲积土、草甸土和黑土等。 延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金三角”内中国方的一个支撑点。东直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直距日本海80公里;南直距中朝边境中10余公里,有着较好的 延吉历史悠久,据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及两千年前的《汉书》中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朝及以前,延吉曾先后属渤海国、高句丽王朝辖地。元、明时代,延吉地区先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努尔干都使司布尔哈图等卫所。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朝廷借“长白山一带为先祖龙兴之地”之名,将兴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划为禁山围场,封禁长达200年之久。19世纪末,朝鲜及我国山东、河北一带遭大灾,始有人冒禁闯入封禁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灾民大批迁入,清朝逐废除封禁令,在南岗设立招垦局。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随着人口日增,清朝在局子街设延吉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吉林东南路兵备道台公署移住局子街,延吉厅升为延吉府。1912年改为延吉县。
东北沦陷时期,延吉沦落于日寇铁蹄下,为伪满间岛省省会。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政府、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行政机构曾设在延吉。1952年9月,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后改自治州,延吉亦是州府所在地。1953年5月,延吉从延吉县划出成为县级市、1985年1月,国务院批准延吉市为全国甲级开放城市。通海条件延吉虽不是历史文化古城,但她以其瑰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观光者留连忘返。 以延吉为起点,北侧有山清水秀碧清幽多姿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大孤山等八大景观各具风采;南面是气势雄伟景色宜人的长白山,巍巍耸立的白云峰、波光粼粼的天池、咆哮奔泻的长白瀑布、星罗棋布的温泉群、亭亭玉立的美人松争奇斗艳;眺望东,中朝俄三国交界的防川岛,不仅可领略“昼看三国景,夜闻异国情”的边寨风貌,一路上还可以浏览那起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脚下。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象征,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拟定的图们江流域开发大“金三角”的三个支点城市之一。全市幅员1350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聚居着朝、汉、满、蒙等16个民族,其中朝鲜族占总人口的58.6O%。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3万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8%。 延吉市是最具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代表地,拥有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延吉市旅游业比较发达,已形成了旅游六大要素相配套的服务网络。具备了年接待50多万海内外旅游者的能力。延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主导,加大投入,使全市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坐落于延吉市公园街的延边大学坐落于成立于1949年,地处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凭介其有利的语言优势,朝语,朝文等专业名列全国高校韩语教育榜首。伏的长白山脉,浩翰的原延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有了很大的飞跃,这离不开延吉市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耕耘。我们要做好接班人,因为我们是延吉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让她成为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始森林和奔腾和图们江水。。

5、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

6、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俗风情大全)

激情舞动老里克。(资料图片)

制作打糕。柳龙锡 摄

延吉市朝鲜族上元节平鼓表演。李军广 摄

图们日光山油菜花海。代黎黎 摄

花甲花车。马景峰 摄

婀娜多姿的长鼓舞。金龙真 摄

1975年至今,延吉市中央小学对发展民族教育、培育民族人才的追求却从未改变,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全面振兴,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典范。代黎黎 摄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210.14万,其中朝鲜族人口75.72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6.03%,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的41.36%。这儿是满族及其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清朝的“龙兴之地”。十九世纪后半叶,朝鲜移民陆续迁入,逐渐在延边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12月变更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此,朝鲜族与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25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延边的大家庭中,平等相待,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彼此借鉴的文化氛围。

延边文化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十分突出,是以中国朝鲜族文化为鲜明特色的、多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国文化相交汇的多元融合文化。其中朝鲜族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崇文尚礼,纳新喜乐。当地文化资源、旅游极其丰富,可以归纳为山水风光、边境风貌、古迹风韵和民俗风情等“四风”。

山水潋滟风光好

延边的山水有“大山水”和“小山水”之分。“大山水”是以长白山和图们江为代表,驰名中外、大气磅礴。“小山水”是指八县市都有自己的自然景观,如延吉市的山水以帽儿山、布尔哈通河、烟集河为代表,珲春市以敬信的湿地、沙丘为代表,图们市以日光山、城子山、图们江为代表,敦化市以六鼎山、老白山、雁鸣湖、牡丹江为代表,龙井市以琵岩山、海兰江为代表,和龙市以仙景台、老里克、海兰江为代表,汪清县以满天星、兰家大峡谷、蛤蟆塘湿地、嘎牙河为代表,安图县以二龙山、雪山飞湖、大戏台河、魔界为代表,山川秀美,各具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延边的山山水水养育着各族人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催生了延边文化。驰名中外的三江之源长白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延边文化的灵魂。它挺拔峻秀,层次分明,变幻莫测,体现的是复杂多样性,属于多元的状态。极负盛誉的图们江,一路奔腾,汇聚了布尔哈通河、海兰江、嘎呀河、珲春河等支流,流入大海,是延边文化的源泉。它绵延千里,蜿蜒曲折,汇聚百川,流入大海,体现的是开放、包容的特点。

最具特点的是,人们传唱热度比较高的延边歌曲当中,都要提及长白山和海兰江、图们江。如《红太阳照边疆》唱到“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唱到“长白千里歌声嘹亮,海兰江畔红旗飞扬”等。充分体现了延边的山水是承载着人们向往寄托的精神家园,是延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境风貌美如画

延边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46公里。

中朝边境线从长白山天池开始,沿图们江顺流而下,直到接近入海口,一路山水相伴,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对面的朝鲜滨海、多山、封闭、神秘。中俄边境线从防川村三国交界点到吉黑中俄交界点的红漆桩。这里群峰耸立、谷岭交错、沟壑纵横,有大三角山、五加山、水流峰、张鼓峰等五大主峰巍峨屹立。对面的俄罗斯因跨欧亚两洲,民族风俗、文化迥异,其远东地区属寒带气候,山区、滨海风光,展现的却是欧洲风情。

图们江下游三角洲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人民在此屯田戍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惨烈壮观的战场遗址。已发现的古遗址、古墓4处:六道泡遗址、黑顶子遗址、水流峰长城、圈河古墓群;石碣2处:土字牌、彭玉堂墓碑;战场遗址遗迹4处:回龙峰革命洞、玉泉洞越狱旧址、张鼓峰战役旧址、图们江口。

文物古迹风韵存

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状况。延边地区相继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一些古代文化遗址。古渤海国、东夏国在延边兴盛,满清皇族在这里发祥。

特别是2016年5月在延吉市发现恐龙化石后,把延边的文物古迹又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2017年5月,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多名专家初步认定,在延吉市发现的恐龙化石为早白垩纪晚期至晚白垩纪早期过渡类型,距今约8000至9000万年。根据现场地貌研判,初步发现了如禽龙、甲龙、角龙等9种恐龙及龟、鳄类化石。

延边的文物古迹,分古代遗存和近现代遗存。古代遗存方面:遗址主要有“安图人”洞穴、一松亭遗址、永胜遗址、江东“二十四块石”址、渤海旧国等。城址主要有敖东城、西古城“中京显德府”、八连城“东京龙原府”、城子山山城、东古城等。墓葬主要有金城墓群、六顶山墓群、龙头山墓群、贞孝公主墓等。长城、交通道、驿站主要有古“长城”、古城墙、边壕、渤海交通道、清代官道、驿站等。

近现代遗存方面:遗址主要有珲春副都统衙门址、吉林边务督办公署址、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等。碑碣主要有龙虎石刻、土字牌、陈翰章纪念碑、朱德海同志纪念碑等。帝国主义侵华遗址主要有土门口、间岛日本总领事馆旧址、老头沟“万人坑”址等。

百年家园,千年古松,万年石海,亿年恐龙,是延边文物古迹的浓缩景观。

民俗文化显风情

延边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国朝鲜族文化为鲜明特色的多元融合文化异彩纷呈,民族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承完好,素有“礼仪之乡”“歌舞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

教育风尚。延边人民崇尚文化、尊师重教由来已久,蔚为风尚,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延边近代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1904年创立了延边第一所公立学校县立北山中学堂(延吉市北山小学前身);1906年创立了中国朝鲜族教育的第一所私立学校瑞甸书塾;1921年创立的大成中学旧址(位于龙井中学院内)至今保存完好;1949年创立的延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目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边教育由“民办公助”转“公办民助”,由政府主导办教育,并且重视民族教育,在朝鲜族聚居区以办单一的民族学校为主,在民族杂居区开办民族联校,单编民族班,用本民族语言上课。自治州成立66年来,延边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文艺风姿。延边文化艺术以朝鲜族歌舞为主要特色,兼具满汉风情。

经过多年努力,全州共搜集整理出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俗等10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0余项,建立健全了全州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实现分级保护。全州共有国家级名录17项,省级名录83项,州级名录112项。

朝鲜族民间乐器主要有伽椰琴、长鼓、洞箫等,音色悠扬欢快,独具特色。传统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象帽舞等,舞姿或柔婉袅娜,或刚劲跌宕,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桔梗谣》《红太阳照边疆》《金达莱》等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明朗。

改革开放后,延边舞台表演剧目方兴未艾,歌舞剧《春香传》《阿里郎》,舞蹈诗、话剧《长白情》《没毛的狗》等都成为辉煌的艺术经典。

近年来,延边歌舞团《放歌长白山》等优秀剧目名扬国内外,新编排的《阿里郎花》获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延吉朝鲜族艺术团《四季如歌》、延边旅游集散中心原创《阿里郎秀—沈清传》已经成为著名文化旅游品牌;以“快乐延吉大舞台”为代表的群众文化、广场文化极具特色,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体育风采。延边素有“体育之乡”的美名。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跳板、荡秋千、掷柶等。每逢端午、中秋等节日及州庆日(9月3日),各地相继举办运动会,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便轮番上演。

摔跤体现的是力量与智慧的较量,尤为受到人们的喜爱。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激烈角逐,以将对方后背压倒在地为胜。冠军的奖品是一头雄壮的大黄牛,这在过去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如今也沿袭了这个传统,只是黄牛成了道具,事后会按黄牛的价值折算成奖金。

跳板和荡秋千是妇女喜爱的项目,既是竞技,更是表演,展现了惊险刺激、飘逸洒脱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足球是延边的一张亮丽名片。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早进行现代足球运动的地区之一。1908年,足球运动进入延边。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延边队曾6次夺得东北足球大会冠军。新中国成立以来,延边队代表吉林省先后夺得第一次全国足球大会冠军、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和全国首个城市运动会冠军;延边青少年队更是19次捧起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冠军奖杯。不仅如此,球类运动、游泳、健身、登山、自行车、马拉松等群众运动项目,延边参与人数众多,溜冰、滑雪等项目魅力十足。

美食风味。延边美食备受追捧,得益于食材优良、加工独特、场所干净。

朝鲜族日常喜食米饭,喝酱汤,吃泡菜,经典美食冷面、狗肉、打糕是朝鲜族的最爱。所做食物大多用清水煮熟后捞出切成块,蘸上用酱油、辣椒面等调料制成的特殊调味品,送入口中,讲究的是原味、营养和清淡。

如今,经过各民族的融合发展演变,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以朝鲜族餐饮为主要特色、各民族食品融会贯通的延边美食,可以分为六大系列美食。

饭系列包括石锅饭、江米鸡饭、米肠等;汤系列包括各种酱汤、肉汤、鱼汤以及参鸡汤等;面系列包括冷面、温面、豆浆面、炸酱面等;烤系列包括烤肉、烤串等;泡系列包括辣白菜、萝卜块等;糕系列包括打糕、米糕等各式糕点。

朝鲜族风俗。朝鲜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庆等方面都很好地保存了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且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在饮食方面,打糕是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要打制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近年来,每当高考开始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在考场外把打糕粘在学校专门准备的木板上,以此来寓意“打高分”。

在服饰方面,朝鲜族有“白衣民族”之称,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服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在居住方面,“四面坡、白灰墙”是朝鲜族传统房屋的显著特点,一般为草盖泥墙或瓦盖泥墙,刷白灰。房柱使用方木,抹墙时露出房柱与横带端面,显示出一种几何图形的美。

在礼仪方面,朝鲜族礼节很多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

朝鲜族有独特的家庭节日,如婴儿周岁生日、婚礼、回甲节(六十周岁生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等。

朝鲜族的婚礼分为“女嫁”和“男娶”两个部分,现在通常是两家同时举办。婚礼上有一张很大的长条桌,上面摆放着代表各种寓意的糕点和水果,每家摆放不尽相同,但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是叼着红辣椒或红枣的整鸡,隐喻着早生贵子;另一样是埋着三个鸡蛋的一碗大米饭。鸡蛋是新郎必吃的食物,但只许吃两个,另一个则留给新娘。在婚礼现场要扔水瓢,新郎新娘一起拿起往地上扔。如果水瓢口朝上就代表生女儿,水瓢口朝下则代表生儿子。婚宴期间男女老少聚集在舞台中央,围绕新郎新娘载歌载舞,为新人送去诚挚的祝福。

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难得一见又非常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延边节日。延边人纳新喜乐的特点极其突出,把各个节日过得欢天喜地、热闹非凡。

岁首节,即春节,是朝鲜族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节日来临前,人们就开始紧张忙碌地筹备着,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到了除夕,家家户户准备好丰富的食品,身穿崭新的服装,将房间、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以欣喜的心情和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钟声的到来。

上元节,即元宵节。节日期间,朝鲜族全家人在早饭前要空腹喝“耳明酒”、吃药饭。上元节有许多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

九三州庆节,可以跟春节、五一、国庆等同日而语。每逢十周年大庆的时候,自治州政府在体育场里举行大型集会,组织上万人进行集体舞表演,还有上万人翻背景展板,这项活动号称世界第二(世界第一是朝鲜大型团体体操和艺术表演阿里郎)。

延边确定老人节比全国早10年,那是1983年8月15日,每逢这一天,全州各级组织都要组织老年人活动,家家户户也要请老年人吃饭,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延边文化有着丰富的资源、丰厚的底蕴、鲜明的特色、诱人的魅力,在中华文化的大花园中鲜艳芬芳、光彩耀人。

编撰:张伟国 王雨 代黎黎 实习生 张敬源

7、关于朝鲜族礼节问题,多谢!

朝鲜族的娱乐

朝鲜族人民非常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称。荡秋千和跳板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跳板: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朝鲜族聚居区。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加者多为女子,比赛进行时以2—4人为一组,分别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它有“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在跷跷板两端各置一团线,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判定胜负。“表演”则有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跳动动作难度和姿势进行评分。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比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多少决定胜负。

摔跤:素有“摔跤之乡”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手云集,争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铁连极:朝鲜族武术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武术套路以器械为主,其中“铁连极”为著名器械。铁连极类似我国传统武术的大梢子。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度尺余,舞动起来双手握棍,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种身形,异常精彩。

顶瓮竞走:朝鲜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在劳动之余举行,参加者均为女子。比赛开始前,参加者先头顶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出发线上,裁判员发令后,即快步疾走,每次赛程为一百米或二百米。走时,以瓦瓮不倒,水不溅出和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朝鲜族的服饰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的饮食

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和小米。以鱼肉蛋奶制品和海鲜产品为辅,基本上以素食为主,同以吃荤的民族有明显的区别。辣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菜。另外,打糕、 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朝鲜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冷面的历史很长。据日本史书记载,17世纪上半期,朝鲜僧天珍已将制作冷面的方法传到日本。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面的习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作。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节。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新罗国时;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乌忌之日”,用五谷饭祭扫乌鸦。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作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因为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朝鲜族的居住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村内房屋的建筑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的婚恋

婚姻方面,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按传统习俗,近亲、同宗、同姓不得通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的习俗。解放前,婚姻都由父母包办,早婚较普遍,也有招婿、童养媳等现象。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朝鲜族的丧葬

朝鲜族多实行土葬,有的地区也实行火葬。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朝鲜族的节日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等。

朝鲜族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上元节: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放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密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五谷丰收。上元节有许多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炬最亮,燃的时间最长。车战,是比谁的车结实。所有娱乐活动,全村人都来参加。围观者敲鼓助威,热闹异常。取胜者唱歌、跳舞,欢庆胜利。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婴儿生日节: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回婚节: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六一节:“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新的全民节日。在延边,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

朝鲜族的风俗

礼仪:朝鲜族讲究夫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子后其余的人才能就餐。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者同路时,年轻人须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老者说明原委。

花甲宴席:朝鲜族每个家庭都很重视老人的花甲寿辰。父母诞辰60周年那天,子女们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趟,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按辈分长幼为序排开坐下。祝寿开始,从长子夫妇起,到孙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谢老人的辛苦操劳及养育之恩。礼毕后子女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参考资料:http://spaces.msn.com/members/blue0331/Blog/cns!1pAj6Ih-XatZVJJo98xFVzjA!530.entry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