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介休的风俗习惯

介休的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 2022-10-27 08:36:14

1、”介休民间嫁女”有什么风俗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

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请一个“全福人”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

“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

女儿在出嫁前,还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需要付“开门钱”。
女儿临行时,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2、介休市民风民俗有什么?

介休饮食习俗
十里乡俗不同。这里略述介休饮食习俗。
介休人不用早餐,一天只吃两顿饭。民谚有云:“晌午金皇后,后晌一六九”——— 金皇后和一六九是玉米和高粱的品种——— 就是说,晌午饭吃玉米面窝头,后晌饭吃红面剔尖。不过,这只是旧时人们的企盼。当地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高粱,人们大多把高粱加点黄豆磨碎,吃红面窝头。直到解放后,大面积种植玉米,才每天晌午吃上了金皇后!
旧时没有电灯照明,后晌饭一准在掌灯之前。吃罢后晌饭要到次日中午,间隔时间过长。过去的生存条件,不可能有丰盈的饭食,体力消耗需要补充,所以,下地的、上学的,都要携带点干粮。上世纪50年代倡导一日三餐,也只限于机关、学校,从那时起,城镇街头有了早餐摊点。不过,当地人大多是买个烧饼,带到班上垫补一下。直到如今,许多人家依旧早晨不开火;农家子弟在寄宿学校读书,下了早操直接进教室而不去食堂,他们已习惯了。只不过现时小食品充斥于市,方便多了。三样调和 介休人吃面食,离不开三样调和:盐、醋、麻角子。
味是一把盐。过去,人们生活清苦,捞上一碗面,菜肴简单,格外寡淡,只好加点盐。现在人们生活大大改观,有各种各样的菜肴,还是要调点盐,习惯了!说老醯儿嗜醋如命,一点儿也不夸张。每年深秋,几乎家家要用芥菜做一缸酸菜,可用来拌面。酸味不是醋香,还是要调一勺醋。
介休人称辣为麻,麻角子就是辣椒面。许多人家有专备的铁制器具,形如捣蒜钵钵,个头稍大。把干红辣椒上火烘焙至酥脆,研成粉末备用。介休人吃辣椒不亚于湖南人、四川人,一碗白面条简直要“染”成红色。 笔者没有虚说。各位去绵山游玩,需在介休用餐,无论进小饭铺,还是大酒家,餐桌上肯定摆着这三样调和。四盘菜 平时家中来客,须四盘菜招待才能显示热情和隆重。这四盘菜可丰可俭,却也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冬天待客,夹一盘芥辣丝,把猪头肉切成薄片,满盘覆盖。如果日子过得紧巴,来一盘虾酱炒豆腐,也算动了荤腥。这是旧话。如今待客,哪怕是吃顿便饭也是盘盘碟碟,不再为拼凑四盘菜而费心。

3、寒食节与哪个人物有关?有哪些风俗习惯?

介子推。
晋国公子重耳避祸,流亡国外。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智勇之士跟随,介子推是其中一人。一日在行至卫国的五鹿时,重耳又饿又困,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做成肉汤让重耳吃。这就是著名的“割股啖君”的故事。
重耳在流亡国外19年后,终于成了晋国的国君,就是晋文公。在封赏从亡众人时,偶然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贪天功为己力,也羞与这些人为伍,背着自己的母亲上了绵山隐居。晋文公在别人的提醒下,想起了子推,于是亲自寻找,但是找不到。手下人出主意说子推至孝,如果放火烧山,子推一定背着母亲从山里跑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熄灭后,也不见子推,最终发现母子二人相拥于枯柳树下被烧死。这就是著名的“介子推守志焚绵上”的故事。
晋文公悲痛至极,就在山下为子推里了祠堂,改绵山为介山。现在介休县因此得名。晋文公反思自己,追思子推,下令每年逢子推死难之日,全国禁火寒食一日,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中国目前使用的农历是汤历(清朝汤若望编定的新历),在汤历之前,因长期的历史演变,寒食节定在清明后2日。汤历之后,将寒食节定在清明前1日,延续至今。
寒食节的风俗大概如下:
1、 禁火,吃冷食(例如吃寒食粥、吃凉糕等)。
2、 扫墓祭祖,寄托哀思。
3、 插柳枝。(因子推母子在柳树下被烧死,以寄托对贤人的崇敬和哀思之情)
4、 踏青。(一般扫墓后,大家会结伴出游)
等等。

4、介休民间嫁女有什么风俗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讲究在嫁妆中的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女儿在出嫁前,还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5、山西特色人文风俗

1、山西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3、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5、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5)介休的风俗习惯扩展资料: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6、介休的风俗有哪些?

介休人不用早餐,一天只吃两顿饭。民谚有云:“晌午金皇后,后晌一六九”——— 金皇后和一六九是玉米和高粱的品种——— 就是说,晌午饭吃玉米面窝头,后晌饭吃红面剔尖。不过,这只是旧时人们的企盼。当地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高粱,人们大多把高粱加点黄豆磨碎,吃红面窝头。直到解放后,大面积种植玉米,才每天晌午吃上了金皇后! 旧时没有电灯照明,后晌饭一准在掌灯之前。吃罢后晌饭要到次日中午,间隔时间过长。过去的生存条件,不可能有丰盈的饭食,体力消耗需要补充,所以,下地的、上学的,都要携带点干粮。上世纪50年代倡导一日三餐,也只限于机关、学校,从那时起,城镇街头有了早餐摊点。不过,当地人大多是买个烧饼,带到班上垫补一下。直到如今,许多人家依旧早晨不开火;农家子弟在寄宿学校读书,下了早操直接进教室而不去食堂,他们已习惯了。只不过现时小食品充斥于市,方便多了。三样调和
介休人吃面食,离不开三样调和:盐、醋、麻角子。
味是一把盐。过去,人们生活清苦,捞上一碗面,菜肴简单,格外寡淡,只好加点盐。现在人们生活大大改观,有各种各样的菜肴,还是要调点盐,习惯了!说老醯儿嗜醋如命,一点儿也不夸张。每年深秋,几乎家家要用芥菜做一缸酸菜,可用来拌面。酸味不是醋香,还是要调一勺醋。
介休人称辣为麻,麻角子就是辣椒面。许多人家有专备的铁制器具,形如捣蒜钵钵,个头稍大。把干红辣椒上火烘焙至酥脆,研成粉末备用。介休人吃辣椒不亚于湖南人、四川人,一碗白面条简直要“染”成红色。
笔者没有虚说。各位去绵山游玩,需在介休用餐,无论进小饭铺,还是大酒家,餐桌上肯定摆着这三样调和。四盘菜
平时家中来客,须四盘菜招待才能显示热情和隆重。这四盘菜可丰可俭,却也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冬天待客,夹一盘芥辣丝,把猪头肉切成薄片,满盘覆盖。如果日子过得紧巴,来一盘虾酱炒豆腐,也算动了荤腥。这是旧话。如今待客,哪怕是吃顿便饭也是盘盘碟碟,不再为拼凑四盘菜而费心。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