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养老风俗
1、欧美国家和中国的养老风俗有啥差异
展开全部
中国和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的不同处如下:
1、称呼和问候
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问候语。
如果你遇到一个外国人而问”Have you had dinner?”他(她)会认为你要邀请他(她)吃饭,再加上一句”Where are you going?” 他(她)会认为你对他(她)的生活如此关心,会感到纳闷甚至不快,从不打听别人的隐私。
2、选择适当的谈论话题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用“你多大了?”、“结婚了吗?”、“干什么的?”、“一个月多少工资?”,来表示关心。在西方国家,这些都是个人的隐私,如果谈话以这些话题来开始会造成很多的尴尬。最好选择天气和新闻等公众话题。
3、赞扬和赞赏
2、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
一. 春节
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三.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四.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六.六月初六姑姑节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七.七 夕节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不过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八.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九.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十.腊 八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十一.冬至节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3、唐代注重色养,古时候的养老制度都有哪些呢?
养儿防老一直以来都是永恒的话题,如何去妥善安置老人也一直是时代话题,特别是作为以孝为传统美德的国家,善待老人也是每个人的义务。当然也因为孝道贯彻文化之中,所以自古以来养老制度就不断在完善。不过最为常见的还是家庭养老,也就是一个家庭去供养自己家中的老人,这一点在现代也是十分常见。那么古代的养老制度相比于现在来说,又有哪些不同呢?
古代孝文化
其实养老话题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得到了重视,《礼记》之中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仪,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意思就是说西周时期根据当时的不同的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养老制度,而且养老之风不但是国家爱需要养老,各个地方一样需要承担养老责任。而这也是源自于维护宗法制度的继续,《周礼》所强调的正是尊卑和长幼,如果养老都无法做到,何以影响天下人?
正所谓是“民知尊长养老而能如孝弟”,教化百姓总是尊老,也是处于西周时期的政治需要。而到了汉代的时候养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很多的文献之中都能发现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三老。
汉高祖刘邦
三老实际上是一种职务,《汉书·高帝纪上》之中记载“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也就是说三老是县级以下的官员,一般则是由那些正值以及厚道有德行的长者担任,类似于一个村落的宗族族长一般。而三老也有着具体的选拔标准,首先是品德上能经得起考验,其次则是年龄必须在五十以上。而三老所享受的特权则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
而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家给予老人的一种特权,也是重视养老制度的体现,等到了汉文帝时期则是更为重视,不但是会对年龄大的百姓进行登记,到了重要节日更是会授予一些礼物。(后汉书·礼仪志)像是酒肉等等,更是会让老人拿到手软。从这里看汉朝时期的养老更为落地,而且主要做的也是实务工作。
古代养老
但这仅限于国家对于养老的完善,至于家庭养老上还是没有太多的涉足,那么家庭养老相关的制度又是怎么诞生的?
唐代时期对于养老制度的要求可以说是最为人性化的,因为不但是要求子女在生活上给予老人稳定,而且在心情上也要时刻保持老人的愉悦。而且家庭养老制度上更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标准,比如“男子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中男一人为侍。八十以上令式从事。”这是说在家庭之中需要专人奉养,以此达到老人身旁时刻有人尽到孝道。
房玄龄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唐代的宰相房玄龄,在《贞观政要》里就曾记载“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每当自己的母亲生病之时,房玄龄请医生上门还要流泪不止,这种至情至孝放在现在也是让人为之动容。
但在家庭养老时难免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成为了孤家寡人怎么办?这在宋朝就不会是难题。宋朝的养老制度是分为四个层次的,在家庭养老之后还有着宗族养老,也就是说老人失去子女没有人赡养的时候,则可以选择族人养老。而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范氏义庄,范仲淹本人出自贫寒,所以范仲淹对于平民百姓更为关注,所以范仲淹以家族纽带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而这也是在完成范仲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而也正是这种宗族影响力,才使得孤寡老人不至于无人所养,孤苦无依。
范仲淹
同时在宋代时期民间也出现了类似养老基金的产物,其中新安就能作为代表,新安此地有一种风俗,也就是百姓都不愿意养儿防老,而且把钱全部都存起来,等到年老了之后依靠自己的积蓄就能够自给自足。民间出现朝廷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宋代时规定“居养鳏寡孤独之人,其老者并年满五十岁以上,许行收养,诸路依此。”而这所描述的也是宋朝时期的养老福利院,而在福利院之中会由国家出钱来供养老人。
所以对比现在古代的养老制度始于对朝廷维护的需要,但相比起之后的很多制度都有着可学习之处。比如落到实处的养老表现,就像西汉时期对老人的物资供给,对老人的尊重表现,以及唐代时期的色养,这都是值得现代人去思考的问题。作为贯彻千年的孝文化,不能只是停留在了纸面上,如何去善待老人应该从实处出发,不但是经济连老人的心理也一样需要得到保障。
4、捷径晚年生活养老方式大全
#养老中国#
辛苦了几十年,劳碌了一辈子,终于可以休息了。
在停下的这刻,才发现皱纹已经爬满了脸颊,手脚动作不再那么利落,一切变得慢了起来。
从出生到工作,从出差到 旅游 ,走遍无数的城市,看过无数的风景,好像没有和她(他)一起挽手慢慢地享受过。
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很多的新奇,我们不曾知道。
儿童时的梦想,书本里的精彩,新闻里的奇妙,无不扣动我们的心弦, 这一切都淹没在工作中, 我们忘了我们青春时的渴望、我们忘了我们看到时的冲动、我们忘了我们灵魂里的心悸、我们忘了对老伴的承诺……
儿女已经成家了,孙子孙女已经上学了,我们终于有时间、有富余了。
将那些动人的风景、绚丽的名胜、斑驳的古迹、繁华的城市、沉淀的文化、迥异的风俗、奇趣的民情……融入我们的老年,成为我们心灵滋养。
我们在回忆我们的过去,我们在俯瞰人生的时候,我们也在俯瞰这个世界。
生活有很多方式,对于老年只有三种方式。
居家养老: 也叫社区养老,就是自己的家里,由子女赡养或指定人员上门服务的方式。
机构养老: 也叫寄宿养老,就是养老院类型的各类机构。
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一边 旅游 一边养老。与普通 旅游 的走马观花、行色匆匆不同,“旅居养老”一般会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慢游细品,以达到既 健康 养生 、开阔视野,有利于身心 健康 的一种积极方式。
任何一种养老方式,首先需要的是:
一、 健康 管理机制必须是实时的。
无论是哪种方式养老,老年人让子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安全问题。
高血压、心脏病、低血糖这些老毛病突然犯了怎么办?不小心摔着、磕着了谁来照顾?
任何一种养老方式,都需要一套科学的标准化 健康 管理机制,必须配备医疗资源,为每位老人建立 健康 档案,每天为老人进行常规的 健康 体检,根据老人身体指标为老人提出出行建议。
外出游览时除导游外,必须配备随车的医护人员,以随时防止老人在游览过程中突发意外……
在所有的方式中,让我们尽享晚年的方式,最独特的就是“旅居养老”。这是丰富灵魂,饱满心神的独特方式,适合交通便利的这个时代,适合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
二、居住环境的舒适感必须是符合心境的。
退休了,老了,辛苦忙碌了一辈子,经历过世事沧桑,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而今铅华散尽,更喜欢那种简单朴素真实的舒适感。与年轻人追求奢华档次不一样,星级酒店的豪华,不是老人的追求。
一般选择独立的临时居住点,看情况而住,哪怕7天、15天、30天、90天。有保姆兼导游,护理日常生活。
三、用时间领略的慢生活(各类旅居养老生活场景)。
1. 养老场景:尘世外的田园风光。
老人们在幽静的田园别墅、或养老专用民宿、或设施配备齐全的茅草屋、或石洞窑居住,冬暖夏凉,开眼就是满满的绿意稻田,小路边的红花绿草,远处铺满的黄色的油菜花,背后山上的各色果园,房屋边上的菜园。
感受泥土芳香,呼吸田野气息,体验农耕生活。
看过世界繁华,感受原始的返璞归真。洗尽铅华,领略心灵与世界的宁静。
这种老人的独特生活方式,品尝自己亲手的劳作,任何都是甘甜的。
2. 养老场景:风景区里的无烟仙境。
无论任何的风景,都只是老人生活的文化点缀。
可以是夏天的贵州、云南原始森林,可以是冬天的海南与夏威夷,可以是繁华古镇的古色古香。
每一种风景,都是一段 历史 的沉淀,都是一段值得用时间去品尝的生活。
居住在其中,穿梭到 历史 的空间,通过梦境与 历史 隔空投影对话。
看过未来的科幻,植入书本里 历史 中的种种传说。
这是一种让老人经历文化与 历史 的生活。
3. 养老场景:城市里的市井生活。
北京的胡同,苏州的闾邱坊巷/丁香巷、吕梁的金巷、台湾九份的屋间巷、英国约克的对角巷,布拉格红砖的中世纪小巷……
每个城市的小巷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风采,居住其中,感受青砖路上的 历史 气息,品尝从古至今的特色小吃。
生活在其中,与小镇一起经历从古至今的传承。
这样的老人生活,不一而足,可以坐门门口,感受屋内外安静与喧嚣中间的寂静,可以看尽世界上的车水马龙。
4. 养老场景:深山里的佛道禅境。
只想静,只想听到风吹丛林的呼啸,只想听到蝉鸣鸟叫。
出门看大山,近看山谷幽幽,远看层岩叠嶂,早晚听见远处寺庙的钟声,闲时沿着小溪散步。
很多老人喜欢悠然自处,只要老伴在身边的生活。
5. 养老场景:海洋边的春暖花开。
浪花卷尽不如意,又有来潮逐向前。天地之心新换象,梦求何处道依然。
随潮起潮落而作息,听涛声入睡,看到每天的第一缕阳光,享受大浪过后的干净的沙滩。
没有任何拘束。
宽大的沙滩裤,个性的体恤,赤着脚,带着墨镜,老人也和年轻人一样生活。
在这里,可以与时代同步,心情与海同宽。
老人们喜欢什么生活,就应该有着什么生活。
6. 养老场景:大湖畔的小岛寂静。
幽静南湖一叶舟,柳枝屏影荡千悠。
小舟拨动的水声,犹如老人心中的安静。各类的小岛上,老人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
可以躺在小舟上,随波荡漾,可以在杨柳下垂钓,可以在菜园里耕种,可以在柳树林中的摇椅上肆意午睡……
老人生活有很多方式,这些都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
7. 养老场景:学校里的学习探究。
每个人都充满好奇和未知,很多老人,他们不是羡慕别人的生活,而是好奇他们的生活,诸如老教授的生活方式、很有钱的老年生活,很多人老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学校。
住在学校边上的公寓、别墅,感受学校的风采,并一一体验不同的学习感受。
让人没有任何遗憾的角色体验。
知书达理、雍容华贵、从容踱步……这是充满文化与层次的涵 养生 活方式。
8. 养老场景:古镇中的小桥流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小学的诗词,让人们向往最淳朴的古代生活方式。
清澈见底的小溪,干净的原生石板路,没有任何忧虑的邻家笑声,田地里儿童的嬉笑声……都是幸福的符号,无时无刻散发在空中。
老人们居中在这里,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享受世外桃源的生活。
9. 养老场景:…………
各种方式,尽在想象与需求。
实现老人们心中未了的心愿,让老人们体验一生没有经历的种种风光,让老人们感受城市变迁,让老人们体验文化苦旅,让老人们触觉 历史 时空,让老人们深入风俗民情,让我们每个老人的晚年获得精彩。
世界那么大,不要枉来世界走一遭。
这一切,你可以在【捷径平台】养老专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自己喜欢的方式。
而如果你有资源,你也可以在【捷径平台】机构中注册和发布自己的资源,让大家选择。
让养老有“捷径”,让老人有捷径找到心中所想,让机构有捷径找到喜欢的人。
捷径系统/供应链/社区/物业/养老/健身/美容/教育;
劳碌了一辈子,风景、城市、文化、 历史 、风情、世界那么大,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
5、我想问一下像四川,重庆,云南那边养老的风俗是不是家里的长子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重庆不是,由兄弟姊妹间协商赡养老人
6、尊老敬老的风俗文化
尊老敬老,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代代相传。
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意思是说,作子女的,如果仅是能养父母,并不尊敬他们,更不能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历代王朝对养老敬老也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周朝每年举行“乡饮酒礼”,用以“正齿位、序人伦、敬老尊贤、息事端、敦睦乡里”;春秋战国时期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二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秦汉之际,国家每年在仲春、仲秋举行两次养老礼。仲秋之月,地方官员,要“按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八十、九十礼有加”;汉文帝规定,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并规定“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唐朝规定,“男人七十、妇人七十五以上者,皆给‘子侍’”;明朝对老人有三优:一是“尊高年”,二是“设里正”,三是“优致仕”。朱元璋出身贫寒,对老年媪翁,特别体恤。他“诏天下养老之政”,凡80岁以上贫无产业者,只要为人正派,乡里称善,月给米五斗、肉五斤。他还下令各州府县,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凡见官有民患者”,可以上公堂直谏。“三谏不悛”,还可直接报告朝廷。
这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今天仍然在大力继承和发扬。为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国家将重阳节这天定为“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好事。
7、农村养老方式有哪些?
1,基本靠子女接济。农村常说,养儿为了养老。这是农村一贯的做法,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种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农村人,说没地怎么活的原因所在。农村种地不赚钱,但种地可以养老。老年人,口味淡,种点蔬菜正好,老年人,食量少,种一亩三分地的粮食,足够。
3,不服老,不要养老。好多农村人,到去世,也一直在做事。
4,养老院。当然虽然说,现在农村好多都有养老院了,但是真正去养老院的真的很少。
5,养老金。
农村养老金又分为三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就是退休金。这是对于那些有工作的人来说的。比如说公职人员,或者说国有企业,或者说有毕竟好一点的单位。前提是有工作,但是了,农村人的就有机会本来就少,别说有好的工作了。
第二种,社保。社保是为了保障我们老了以后没有收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保障。社保是多缴多得。
第三种,国家专门为农村农民服务的。农村社保卡,就是农保。这是专门为,农民老了以后有收入保障的一种政策。交的不多,当然领的也不多。
以上5种,是大部分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看起来是不是很凄凉,不管是那种,都不是很好的样子,但是啊,没办法,农村一直是这样,尤其是农村人老了的时候。不像城市,好多老人,越老越牛逼,老年的时候还能叱咤风云。
8、家里兄弟姐妹多分家怎么养老?
算!为父母买的几份保险。算是对父母的孝心。兄弚姐妹多,父母应该是享福多!争抢着去照顾父母。可是,教育出现偏差的话,父母没人养活,兄弟姐妹在多,都不尽孝。有何用?这矛盾牵扯在分家时候定的规距。谁分的家财多,轮谁家管父母多。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对最宠爱的,给家产最多的,不孝顺,不管父母。却让没得到多少家产的,老实另个孩子管养老人。偏心造成老人,老来难!一碗水不端平。所以,父母公平公正公开,明主开家庭会议,定规距。才能公平分家,将制度传递下去,好的家风。父母睌年生活才不会凄凉,才不会落下没人养,推来推去悲惨孤苦。
9、中西方养老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我们中国普遍都会认为儿子女儿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中国养老的传统观念。但是,在中世纪的西方,他们的老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想让谁养就让谁养的传统观念。导致这些原因重要有三点:
一、在古罗马时期更加注重于"权力型"的家庭,而中国则注重"伦理型”的家庭,在罗马的家庭中掌握权力就是每一个男人成为家长的前提,由此可见古罗马的家庭中权力分化有多么重要。这样会导致古罗马大家长对配偶、对子女的绝对掌控性,当孩子长大以后想尽一切办法都想要逃离这样的家庭,因此,家庭关系的恶劣导致他们普遍都产生出了指望子女为自己养老是靠不住的思维方式。
二、中国养儿防老,在中国养老无论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都要无理由承担养老的职责,在中国我们依托的是人的孝。
钱财养老是西欧养的特色,所能够依靠的不是子女有多少,而是财产的多少,很多资料中表示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会在自己年老时把所有的财产的控制权交出来给孩子或者女婿,来换取他们的供养,如果孩子出尔反尔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中国这样子的事情几乎不会发生的,因为养老这件事情约定俗成如果闹到了法庭上,不但自己的面子挂不住孩子们也因为不孝而受到很多人的唾弃。
三、中国养老是非常温柔的,因为这建立在浓厚的血缘关系之上,亲情就是养老的根本保障。
但是在西欧的社会当中就完全没有这样子的说法,在中世纪的法律中儿女对于父母的赡养并没有太多的责任。但是如果父母遗弃自己年幼的孩子是会受到法律制裁,而子女遗弃自己年迈的父母则没有任何的惩罚,所以在西欧的老人们就会更加依赖法律来完成自己的安享晚年。
10、先秦和秦代的养老制度,通过哪些事情能看出来?
衰老是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如同生老病死,没有哪一个人类不在这里面转,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寻仙问道求永生的人。行走在这条大路上的人,有的是富贵逼人、权势滔天者,而那些平民百姓往往从未思考过这一问题,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好好活着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所有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都有面对自己孱弱无力、步履艰难的一天。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就塑造出一副理想挂毯,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这么说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所谓天下大同,步入大同社会,这是我们中国人思想传统中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幼是新生代,老是旧一辈,新旧更替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平衡。幼小和年老是人类一辈子中最脆弱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最无用的时候。三四千年前的华夏民族就意识到“老幼”问题,遂重视起来,当作社会和统治的重要一环。幼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会变得强壮有用;老则是越变越弱小,最终步入陵墓、化作尘土。幼的问题好解决,也比较容易让人重视;反倒是老的问题难以解决,容易被忽视,可即便是难以解决还是得解决不是。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先秦时期就早早出现,而尊老的最佳体现方式和最佳作为就是养老。与养老息息相关的则是孝道,若是孝道足,养老不成问题定是极好的。
“老”字何解?
“老”字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从字意上去考究,花费三十年时间编撰了世界第一部字典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解释是:“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辞海》有言:年纪大,与大相对,指老人。老字在先秦时期有多种形式,现代资料收录了许多,大部分“老”字字形活像一个驼背的长须老者手拄拐杖站立,其中包含有老人需拐杖支撑站立和行走的意思。从上下结构看,“老”字上半部分是者,泛指每个人,下半部分是比,代指年岁一年过完增长一年,上下相和就是年纪大的意思。“老”字读音通“劳”,而辛劳一生也必定老,老之前是辛劳的。
“老”字有“父母祖先之意”,《颜氏家训•杂艺》:“先人为老。”其次封建王朝多重用老臣,“老”还指国老、公卿大夫之意。《礼记•王制》记载:“属于天子之老二人。”郑玄曾注:“老,谓上卿。”表明老是古代政治身份的一种,还代指着亲族何社会上的老人,同时“老”作为动词有尊敬之意,《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道授业解惑是尊敬的师者,在中国许多地方都会将老人称作老先生何老太太,暗含尊敬之意。“老”又引申出官员致仕之意,《左传•襄公三年》记载:“祁奚请老。”(致仕即退休)。
据现代学者考究,“老”字还是“孝”字的起源,这就有趣了,“善事父母为孝”正合养老之意,而且“孝”字在金文字形中就像一个扶着老人行走的样子。《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老和孝是相通的,老了必须有孝去养老,孝必须去养老。
先秦的养老思想
“老”字还引伸出“旧”、“熟”之意,人老会引起身体器官的衰竭,生活起居需要他人来照顾,有时会引起一些人的忽视怠慢。家庭养老是中国从古至今养老的基本方式,家庭养老就是字面意思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家庭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古代尤其是如此,若是子女不孝不管,老人日子会相当难过;但是子女孝顺只是构成家庭养老的基本条件,古代社会中的家庭过于弱小,对于养老的进行常常受着天灾、人祸、粮食减产、国家政策等负面影响,所以养老很难从始至终的独立完成,国家和社会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养老是国家支持下的养老,因此国家的支持也构成了家庭养老必不可缺的条件。国家参与养老,即国家出面用国库钱粮供给高龄老人的衣食住行,顺带着安排好其生活。慢慢五千年的中国史,养老早就从先秦时期开始作为一种特别文化存在,是一种礼制,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各级政府常有为养老专门举行礼仪活动。举个例子,汉朝的养老是笔者个人认为所有封建王朝中做的最好的,五十岁以上人品好、又能带人向善的老人可以担任“三老”职务,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七十岁以上没恶劣行径的老人是可以跟当地官员平起平坐、不用叩拜行礼的,倒是官员要行礼表示。
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一定年纪的老人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每年秋天的时候,汉朝政府都会对各地进行人口普查,对符合年龄规定的老人进行授杖仪式。《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而且凭着老人身份,他们在诸多领域都享有着各种优惠便利,可以走皇帝专属、皇子都不可以走的''驰道''等。
汉文帝曾颁布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若是在汉代你看到有老人追着官员打,一定不要奇怪,这是基本操作。所以汉朝是最得人心的王朝,老人幸福感最足的封建王朝,即使亡灭也有层出不尽的人想着重建。
先秦养老的内容
养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必须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别看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孝之思想还未深入人心,但对养老的重视不是一星半点,堪称中国孝道的萌芽。养老,物质方面的赡养是最基本的要求,一种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冻饿之忧,即儒家所说的“是谓能养”;一种是将最好的食品和衣服献给老人使用,儒家称之谓“善养”。传统的养老思想较看重后一种养老,视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具体表现为: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提供最好的。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这种模式实在是太好了。物质养老的基础上还有精神养老,又称敬老,即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这是养老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孔子曾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直接将“敬”作为区分人兽的根本标准,孟子也曾曰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敬父母是孝的最高表现,同时子女应该随侍父母,多为父母照相,主动去关心他们,维护他们在家中的地位。
家庭养老敬老外,这一思想还被扩大到家族和社会,所有的老者都应得到尊敬。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早出现了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民族性格。人必有死去的一天,都需要被送终,而依礼葬老是先秦时期养老环节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儒家认为:“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有着守孝三年,按时祭祀的潜在要求。生前和死后的做法对死去的长辈意义不大,可对下一代的晚辈有着深远寓意,为下一代做示范。不过送终一事在先秦时期有些过度的重视,导致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千金之家办场丧事就变得百金之家;普通人家办场丧事沦为贫民。可见当时这一社会良好风气变为了歪风邪气。
史料记载,周代老人在赋役和司法方面享有一定的特权,老人被当作特别照顾的对象。《礼记》记录,三王养老对老弱鳏寡孤独必给予相应的抚恤。周代则是国家规定:“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五十岁不服劳役,六十岁免除所有徭役,去安享晚年。倡导家庭养老时,国家规定有家中有老人的家属,享有一定的特权:“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礼记·曲礼》记载:“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老人子嗣不用服徭役,老人触犯法律还免受一些处罚。
国家对待普通老人都如此好,更别说那些官吏贵族。《礼记·王制》记载:“七十不侍朝,八十告存,九十日有秩。”七十岁参政可不用国君处理完事务再下朝;八十岁国君必要送美食以示关怀尊敬;九十岁国君要每日送美食和请安。当然古时候也有退休政策,周代官吏七十岁退休,若国君挽留,必须要给予特殊待遇,例如“赐之几杖”以扶其衰老,助其行坐;“行役以妇人”以服侍奉养;供其“安车”以便外出。总体来说是非常好非常完善的。“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先秦国家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养老,不过有好有坏的,不是所有国家和时候能做到。
秦代养老
秦朝是嬴政武力攻灭六国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却迅速的走向灭亡,仅存十五年,又因秦末战火和距今久远,史料十分稀少,但还是能发现秦朝也是主动孝道养老的。商鞅变法之后,父权和皇权相统一,而且家族宗法制遭到破坏,全是小家小户,为维护皇权,秦国对不孝罪给予严惩。作为秦朝的建立者和最高统治者,秦朝几乎所有的一切都以他的意志运转,秦朝的养老因此与他息息相关。秦始皇的生母赵太后通奸假太监嫪毐多年,东窗事发后嬴政怒不可遏,将其母后送往咸阳宫囚禁,最后迫于大臣茅焦冒死进谏:“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咸阳,有不孝之行。蒺藜谏士,有桀纣之治。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王乃自迎太后归咸阳。’”嬴政作为天下表率,迫于不孝之罪的压力,还是迎回了生母。
当赵姬死后,嬴政将母后与父亲秦庄襄王合葬;自己为皇帝后,追尊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也得到相应的名分,所以从孝道上我们不能指责他什么,他将最起码的孝道尽到了。嬴政的孝道观念影响着整个秦朝,从他的子嗣我们就能了解到一些。嬴政大约有二十几个儿子,都被灌输了忠孝的理念,长子扶苏因一封假冒诏书安上个不孝罪,蒙恬劝其不要死,扶苏回答“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便是篡改诏书自立皇帝的胡亥,面对老师赵高的阴谋劝说也是回答:“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他明知这个道理,还是被唆使地去篡位,其最终的结局,他自己也预言过了——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后世人透过重重现象可以看出,秦朝的孝道是被广泛遵守的。
秦朝对不孝罪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甚至给予断足流放的处罚。不过由于秦朝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朝廷对养老方面的只是大方向的干涉,极少会给予一些福利进行社会养老,最多也只是用严刑峻法逼着百姓重视起养老。养老的具体举措文献资料鲜有记载,但社会风俗也是主张养老的,上至皇帝皇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孝道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