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村风俗
1、福建民风民俗我去永定土楼的路上看到一列长长队伍具说是长生幼子的习俗请问具体的意思和习俗是怎样的?谢谢
你看到的应该是一个秋季祈福的场面.每年四季在客家农民眼里祈福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2、漳州传统民俗有哪些?
坐商走贩
商业活动的俗规惯习,是商人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逐渐萌芽、发展、传承的。明清时期漳台之间的民间贸易往来,必然把原乡一些商业习俗传到台湾。其中最突出的是坐商走贩经营惯俗的传承。
坐商是固定的经商形式,即固定的摊位店面、确定的营业时间、稳定的商品货源,主要在城镇、集市经营。无论小店铺店主或是大商号老板,民间俗称之“头家”。店员(或称伙计)受雇于头家,领取薪金,自称“吃头路”。漳台商俗认为“店多生理(生意)好做”,故同类商品往往汇集到同一街市开店设摊,以此来扩大影响,招徕顾客。历久便形成特色商业街。例如龙海石码镇,自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建埠,到清末民初的四百余年间,已建成街巷一百七十六条。其中有许多是专门商品街,如糖街、茶料街、虾米巷、.面线巷、木屐街、六味街、碗街、杉行街、炮仔街、米街、篾笼巷、纸街、桶巷、布街、车辘鲈巷等。此外还有米市、鱼市、蝗市、咸鱼市、菜市、瓜市、柴市、灯市、鸭市等集市。台南市是闽南商人云集的都市,到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已有街道八十五条,其中有草花街、糖仔街、米街、鱼行街、菜市街、鞋街、竹仔街等专营同类商品的街道。
为了吸引顾客,扩大商店影响,各坐商都有传承的民俗标志。一是招牌,二是商号。招牌多置于店铺门前显眼处,以引人注意。其形式五花八门,有以实物作招牌的,如卖杉木的、卖篾笼的、卖桶的,把实物叠起或高吊于店门前,让顾客远远就能看到;有以模型为招牌的,如卖木屐的以大木屐为记,卖蜡烛的悬木制红漆大烛为记;有以包装品为招牌的,如卖花生油的悬挂油瓶,卖酒的悬挂酒壶;有以额匾、旗子为招牌的,如米店写“米”,酒肆写“酒”,茶铺写“茶”,高悬于商店门口。商号是商店的名号和信誉的标志。历史上许多老字号店铺,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如漳州“同善堂”药局、“天益寿”药局、“长成”青草行、“蔡福美”鼓铺、平和芦溪“福兰”烟店、长泰“奇兰”烟行等等,都在漳州、台湾和海外久享盛名。
坐商的特点是坐等交易。为了交易成功,商人们除了在商品适销对路、物美价廉方面下功夫外,特别重视店风的养成,因而形成了很多反映商人求吉、求利心理状态的经营习俗.例如,店铺是生意场所,钱财出入之地。商人们为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都在店铺中供奉财神(赵公明、关公等)或行业保护神(土地公等)。店员在店铺的举止也有诸多禁忌:禁忌踩踏或坐在门坎上,禁忌坐卧在柜台和待客的条椅上,禁忌玩弄算盘和将算盘倒放,禁忌在店门口伸懒腰打哈欠或面朝店门小便,禁忌面朝内、背朝店门而坐,等等。俗信犯了禁忌就会得罪财神,而财神不进店门封经商就非常不利。商人最讲究“开市大吉”,故铱天开店后来的第一位顾客,应尽量成交,即使不赚也要力促其成,以求吉利。俗话说:“行有行规,店有店规。”所有的店规都把“和气生财”、“信誉生利”作为根本的经营之道,因而世代流传下许多待客的商务。如对顾客耍笑脸相迎,热情招呼,“努(能)招呼,有主顾”;“好嘴水”是商人必具备的素质,“踏车靠脚腿,生理靠嘴水”;待客中不能有任何厌烦、抱怨之举,“问不烦,拣无怨,买卖兴隆客满店”;经商要守信,“信用守得好,趁(赚)钱免烦恼”;货物不能掺杂使假,“货真价实,顾客来规日”(整天顾客盈门);成交最忌短斤少两,“短斤少两,恰恶半路抢”……这些古商谚,对于规范商业道德,促进有序经商,平等竞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走贩是游动的经商形式。日常所见走街串巷、走乡串村的小贩,俗称“贩仔”。旧俗卖日用品的贩仔以手摇小鼓为记招徕顾客,漳台民间皆称之“摇鼓担”。贩仔以敲锣、摇铃、击板、打鼓、吹笛等发出的声响和叫卖声来招引买者的习俗,是商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例如,卖“柚柑串”的将竹签放在罐子里,忽上忽下地,发出有节奏的冲击声;卖“咸酸甜”的(咸枣、蜜李、酸梅、橄榄等蜜饯),口吹琐呐发出独特的旋律;卖“敲糖角”的用分割糖 角的刀片和小锤敲击出清脆的金属声响;卖“麦麦糕”的敲打小锣“哨哨”作响。每当听到这些声音,小孩子就围拢过来,一角二角、三分五分地买着吃。而当听到“叮咚叮咚”的铃珑鼓声时,则必定是货郎“摇鼓担”来了。这时是农妇村姑上前,买针头绝脑纽扣手拍什么的。
与敲击吹奏声相映成趣的叫卖声,也是“人未到声先到”。人们从其高音低音、长腔短调的呼唤声中,即使听不懂方言,也能分辨出是卖什么的来了。市井街坊,清晨人们可以听到沿街卖食品的叫卖声。例如,卖花生的:“卖花生哎——!咸阁酥啊----!臭仁换一书。”卖酱瓜的:“卖咸酱瓜哎,酱瓜咸啊,酱瓜甜啊,酱瓜五味香啊,好做早点啊!好货阁省钱,赶紧来买尸卖油条的;“卖油炸裸哎!烧阁脆,油炸裸,来买油炸裸啊!”卖软饼的;“软饼哎,吃软饼烧啊!吃软饼,刚上炸哎!”货郎担的经营,古来已成城乡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货郎们小本买卖,老少无欺。有的一生一世以此为生,老来才搁担停业。一旦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人们才发现生活中好像缺少点什么,而萌发怀念之感。
漳台民间都有“做牙”的风俗,分“头牙”、“尾牙”,农历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这两个节都与商界关系密切。做牙又称“做福”,或曰“牙祭”,即祭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月初二传为“土地公生”,各商铺竞备牲礼祭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头家”借此宴请伙计,殷勤敬酒,希望大家和衷共济,踊跃营生。转眼年关将到,“尾牙”这天,各铺产商贾皆备牲礼祭福神,以酬谢神灵一年来的佑助。同时“头家”备酒犒劳伙计,向伙计发“年赏”。倘若“头家”要辞退某伙计,可能会多发些赏银给他,并在席上特地斟酒敬他,被辞退者心里就明白了。上鸡这道菜时,也特意把鸡头朝向他,以示谢意(闽南宴俗,鸡头朝向谁,谁即为最尊者)。假如伙计决定明年不再受“头家”之雇了,也会有所暗示,即散席时将筷子倒置。故古时商界有俗谚:“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反映了伙计在“头牙”和“尾牙”截然不同的心情。“尾牙”过后,各商铺年终清货结帐,张罗年货,追讨欠款,又忙碌起来.
3、闽南民风民俗
1、普渡
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3)漳村风俗扩展资料:
闽南风俗文化的形成:
闽南文化是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汉人南下与闽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经宋元不断吸收阿拉伯等外来文化而臻于成熟,明清时期由于人多地少、海禁及战乱而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湾和南洋,从而在中国和东南亚存在的一种文化。
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闽南
4、家乡过年的习俗
福建各地的过年习俗
福州除夕,马蹄祭祖,吃太平面
亨崇说,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福州人便开始为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传统,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便不杀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类就得在这之前准备。家中妇女把杀好的鸡和猪吊在天花板上,等晾干后炖熟,放在瓮内用酒及多种配料腌制。
侯亨崇说,这样一瓮食品,不仅是团圆饭桌上的佳肴,往往还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
到了除夕,吃团圆饭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众多祭品中侯亨崇对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马蹄长在田地里,生命力很强,以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关人家后继有人的含义。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场常见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犹如一个托盘,口味也不一样,所以每年福州会馆都会替会员订制年糕,好让乡亲能品尝到别具福州风味的年糕。
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视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即使不吃,饭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年俗。吃过团圆饭后,父母都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无忌,若小孩说错了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于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红糟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记得,福州人的元宵节也很热闹。游神是一大节庆,响彻云霄的鼓乐声,簇拥的群众,此起彼落的爆竹声,把喜庆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侯亨崇于1959年20岁那年回到新加坡。这几十年来,因为各种因素,福州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已无法完整保留下来。
侯亨崇说,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员,为了适应不同籍贯成员的饮食习惯和喜好,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团圆饭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单纯的福州食品了。
他说:“这是时代改变的结果,年长的福州人不应固执己见,在以和为贵的原则下,我们应顺应时代作出适当的调整。”
“做大岁”和“白额春联”福建莆田特有的过新年风俗
莆田市辖的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只称兴化。兴化人家俗例,从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开始,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全中国都一样。但在兴化,至今还沿袭“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做大岁”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敬天公、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解放后又恢复。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种花送花贺新春”漳州过年风俗
岁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赠水仙花贺新春的习俗。其寓意是向亲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万事如水仙花盛开。
说起这一习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龙海九湖蔡坂村有个在河南汲县龉俚淖迦苏殴饣荨D且荒辏殴饣莞胬戏迪纾偶胰四瞎椋舜赐ズ时,在碧水连天的湖上,忽然见到前面出现一片仙景:殿宇巍峨,亭阁错落,云霞缭绕,仙乐阵阵。两位身着白色、金黄色和素白淡黄色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辉煌的宫殿,翩翩向他们飞来。张光惠一家人见此美景,不由同时揉起眼睛,怀凝自己是否花了眼。待定睛细看时,仙境已烟消云散,前面湖上漂浮着两茎鲜花。张光惠急忙让船家赶上,从水中捞起这两茎美丽的鲜花。放在船上,芬芳朴鼻。细看,如亭亭玉玄的仙女,美丽、端庄、可爱!
张光惠一家回到故乡——漳州南郊圆山脚下的琵琶坂村(今蔡坂村),在合家团聚“围炉”守岁的除夕夜时,这两球茎又抽出新的花箭开出鲜艳的花朵。
来年,张光惠把这两个球茎种植在自家花园里,于是萌生出小球茎,越种越多。以后每年新春佳节前,张家就把这些花球分赠亲朋好友,并附上一首赠花诗曰:“漳郡圆山穴鳖峰,花含仙露水流香。玉盘金盏仙祝酒,送给君家福寿堂”。人们问:“这叫什么花?”张家人答“这叫‘水上花’”。因为年长月久,代代相传,“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
以后,张家的亲朋和邻家也学张家种花送花贺新春,这样形成习俗流传下来。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厦门春节习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除夕吃年夜饭,叫“吃廿九瞑”,大都爱吃火锅(暖锅),“围炉”合家欢。火锅有“一品锅”(整锅一格)、“鸳鸯锅”(两格)、“四色锅”(四格)。从“一品锅”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贵”,汤是猪肉或鸡鸭汤,主菜是金元宝(鸡蛋)、银元宝(鸽蛋)、整只蹄膀叫“一团和气”,黑刺参与墨鱼用海带绑在一起叫“乌金墨玉”,鸡鸭翅膀叫“鹏程万里”,冬笋叫“节节高升”,粉丝叫“福寿绵长”,鱼丸、肉丸和发菜叫“团圆发财”,鸡头鸡尾、鱼头鱼尾叫“有始有终”,加上火腿脚爪叫“平步青云”,末了吃长生果,意思是“长生不老”,吃柑橘,象征吉利。由于火锅热气腾腾,食品翻滚不停,不断续汤,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烧越旺”。厦门人特别重视海鲜,如鲢鱼“年年有余”)、蚝仔、红虾、珠蚶、旺螺、海带和发菜豆腐(“发财多福”)等,近年来又有啤酒火锅、豆腐火锅、丸子火锅、什锦火锅等应市。
年糕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乌(红)糖米果,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头(萝卜)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头米果,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米果、发米果、碗糕米果……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圆仔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客家人“年汤”祭祖的过新年风俗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炒粉皮、结米糖、炸豆腐,以及购买鸡鸭鱼肉、香烛爆竹之类。此外还少不了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擦拭门窗等。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大肉、萝卜、肉丸和菇类。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尔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们早早地便起来洗漱干净,然后点香烛、放爆竹,给长辈拜年。之后,装上一盘粉皮、米糖、花生,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意为勤劳致富发财。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纸钱”上,谓之“血钱”。早饭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茶酒斋饭,上坟祭祀祖宗。祭祀完毕后,家族人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喝着滚烫的酒。这一天,新媳妇还要和丈夫一起赶回娘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开始走亲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场开始了新年的第一个圩日,俗叫“开圩”。这一天,人们忙着赶场,各种玩具、小吃特别多,还有舞狮的、舞龙灯的,格外热闹。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户户便用炸果、炸豆腐、腊味等凑成七种佐料煮稀饭,俗称“七宝羹”,客家人认为吃了“七宝羹”,一年无病无灾。直至正月十五过了元宵,传统的过年才算结束。
如今,过年增添了许多内容,封建陋习明显减少,人们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传统的节日有了新的色彩。
闽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长命菜”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赣南:诸多禁忌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场。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保“五谷丰登”。
赣南客家人讲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说吉利话,“无”要说成“有”。宁都大沽、小布等乡村“帽子”要说“有子”,因为“帽”与“毛”谐音。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点燃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
5、闽南的民风民俗
1、普渡
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
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善的调。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闽南语系民歌的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6、漳州有什么习俗
传统节俗
一、春 节
春节是最盛大的节日,称为“新正”或“过年”。清代,“漳之俗,岁正月里门干具茶酒相娱乐,迎神,明灯击鼓,召巫,妆台阁,往来都市”。
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草纸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或水井,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漳州城旧俗过年要逛“公爷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桥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黄梧府第;30年代以后“公爷街”数次改换地点)。其内容相当于中原的春节庙会。解放后,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政府都另辟专门地点组织健康有益的娱乐项目代替“公爷街”,作为群众的娱春场所。
旧时,云霄、石码等地及海滨地区,正月有“持石头相扑”的“掷石之戏”,参加者常打得头破血流而乐此不疲。此俗似源于古闽越族土著,但清末即已被视为陋俗而革除。
新中国成立后,在春节期间地方党政领导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各单位和街道居委会组织群众慰问军烈属。
“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破除旧俗,过“革命化春节”。组织城镇居民挑粪下乡支援农业;农民则修水利,平整土地,建“大寨田”。各单位还组织吃糠菜做成的“忆苦饭”,以示不忘旧社会的苦日子。
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春节放假3天,各单位举行春节茶话会和团拜。机关单位于正月初一早摆设水果、糕点、蜜饯等招待来客和本单位职工,互相祝贺新春,谓之“团拜”。其他单位则视其经济力量举办不同规模的内部联欢会。现在全市、全县(区)范围的春节文艺、娱乐活动多由企业出资举办,既是与民同乐的公益活动,又可借此宣传本企业、推销商品。
(一)初 一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客家人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和红柑。
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门口,然后打开大门,也称为“开正”。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以甜线面及三碗干饭插上红纸花祭祀先人,红纸花称“饭春枝”,其中“春”与“剩”(富余)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粮食有余。现在祭拜之俗在城镇中已基本革除,在农村中还有保留。
早餐为素食,干饭佐以“长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漳州城区的长年菜是将厚末菜(菾菜)一叶一叶剥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烫熟后置于钵中,任其发酸。除夕“围炉”时每人均要吃少许,其余留到新年里加到年饭的“菜尾”中,俗谓可以消食去腻。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作长年菜。一般不煮新的饭而吃除夕特意多焖的饭,寓意年年有余。也有的吃八宝粥或甜线面汤。饭后老少着新衣走家串户,向亲友拜年。旧俗拜年时互道“恭喜发财”;50年代后,忌言发财,改说“新年好”;80年代后,又时兴以“恭喜发财”道贺。
亲友上门拜年时,主人用红枣、蜜金枣、桂圆干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并以朱漆的祭盒盛蜜饯、糖果、红枣等外加瓜子、红柑用以敬客。明代漳州人过年时用槟榔敬客,现在此俗在台湾尚有残存。至亲好友上门拜年,主人往往会以佳肴美酒招待,称为“请春酒”。客人告辞时双方常以红包馈送对方的孩童。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洗衣、不汲水(有的地方还以米筛封井口),不乞火,不扫地,不用刀和针线,不讨债,不打骂孩子,不穿白色、青色衣服等禁忌;忌打破食具,忌口出不吉利话。现代人还存有这些禁忌,但不太讲究。
过去,九龙江上的“船底人”,过年要买一大捆连根带叶的甘蔗,用红绸布绑在船桅上,三日后方可卸下来吃,以祈求好运。
(二)初二、初三、初四
初二也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头牙”),以菜、饭、牲醴祭祖,但不烧冥纸。初二俗称“女婿日”。是日,女婿携同妻室子女带熟猪脚和年糕等礼品到岳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宴请。宴后夫妻应在当晚炊烟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家。是日忌单身汉拜访有待字女儿的家庭。
初三被视为“赤狗日”(凶日),不吉。经过除夕守岁和初一、初二两天早起之后,初三日可以“困够饱”(睡足足)。旧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三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愁”。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避免不吉利。现在已无这种禁忌。客家人于是日将祭神祭祖的“年饭”吃完。
俗称灶神于初三日深夜自天上回归本宅,初四清晨户主沐浴焚香,摆三牲果品,烧印有马、轿及马夫、轿夫的“分(hun1)马”纸上天接神,谓之“接尪”。漳州城区旧时初四凌晨要燃放三响炮,然后开启井盖汲水。
(三)初 五
年假已过,各行各业开始劳作和营业,故谓之“假开”。是日家家户户撤掉摆在供桌上祭神祭祖的年饭,开始打扫卫生,过年所积下的垃圾都要清扫出门,撤除供品。来客照常招待,但可以不必捧上水果、蜜饯和甜茶。店铺开门做生意时要燃放鞭炮,并在门前张贴上书“大吉利市”、“开张大吉”的红纸。
(四)初六、初七、初八
“假开”后,过年的活动基本结束,市郊妇女多于初六进城逛娱春场。俗谚云:“初六行甲(得)无骹目(踝)”。民间以为初六日多走路可避免脚上长“鸡眼”。
初七为“人日”或“七元日”,俗称“平宵”。旧时,农民精选五谷和蔬菜合煮吃,谓之“七宝汤”,以为可解除百病。
《正月歌》中称“初八哮枵(喊饿)”,意为到了初八年饭等新年的食物均已吃光,百姓要开始准备祭拜天公的食物了,故又称“初八摸(忙家务)”。是日夜开始敬天公,鞭炮声彻夜不断。
(五)初九、初十
初九俗称“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漳人宰大猪,家家户户杀公鸡,留着尾羽用以祭天公,在家设香案,用牲醴、米糕、甜粿、发粿和红龟粿祭拜,还要将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长钱”)用红丝线系在门环上,待祭拜完再焚烧。旧时,社区还要请戏班演戏“敬天公”。各地都有专门用于祭拜天公的特殊食品,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还禁止挑粪桶、捡猪粪。旧时,有敬惜字纸之俗,字纸不用,投入“字纸篓”。收集街上的字纸被认为是行善积德,也可以赎过。正月初九有“送字纸”之俗。是日,慈善机构将一年来所收集的字纸装入箱子用红缎包裹,上书“国粹”或“敬惜字纸”字样,插上金花抬着游街,学童盛装执香随行至溪边焚化。
初十俗称“地公生”(土地神生日)。是日,禁舂米、劈柴,以免触犯地神。
(六)十一、十三
十一日俗称“吃福”。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晚餐共食,寓今年有福气之意。俗谚称:“吃福吃甲老”(音可,意为老迈),也有祈寿的意味。席上必吃韭菜和豆腐,俗谓“韭菜春,豆腐有”。
十三日,凡上一年出生男孩的人家均备一对写有“庆贺弄璋”的红灯笼,悬挂在祠堂或附近的庙宇前。在方言中“丁”与“灯”同音,添丁和点灯都是兴旺的现象。此俗现已革除。
这里有很多~希望你能用上
http://www.mnrb.net/html/fjzz/lypd/zzms/10150755534.html
http://www.mnrb.net/html/fjzz/lypd/zzms/
7、闽南的地方习俗
许多研究华人文化的海外学者,在经过探索和思考之后,往往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最终移向闽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的注目度相当高。在日本学术界,但凡研究中华文化、汉文化、海外华人华侨等诸问题的学者,在从事台湾、香港研究之后,当学术氛围允许他们进入这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闽南文化研究。
普渡
普渡,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在大门口祭普渡公两项内容。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渡。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渡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鲟(虫字旁)蜅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
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嫁妆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尾牙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动俗称「尾牙」。古时有一诗句「一年夥计酬杯酒,万户香烟谢土神」,这是旧时诗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联「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说东家要辞退夥计;下联是尾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间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祭拜之後,东家即宴请夥计,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这天,商家们为了感谢土地公一年的照顾,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就会犒赏给员工们,。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厂要解雇夥计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这一餐来暗示。不过,旧时的人较为厚道,如果不是夥计实在不行,或是东家的事业经营不佳。是不会随便辞退夥计,辞退的方式也不是发下一张解雇通知或者资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员工被解雇。 相关语言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等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外地(包括广东的粤东闽语【潮汕话】【海陆丰话】、粤西闽语【雷州话】)、台湾大部分),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 --- 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 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 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福建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陈永华,福建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福建人。因此,此时台湾的语言,是以福建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官渡只能从三个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从泉州府石狮 蚶江港渡台,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渡台,福州人从福州府 南台港和马尾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广东 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福建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语为优势。雍乾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 ,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逐渐增多,先后来台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口音逐渐融合成一种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间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漳泉混合的意思),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进的闽南语口音并且沉淀固定下来,即为台湾的台语口音。另外,闽南语支中的莆田话和台语超过一半可以互通。台湾的闽南语特色是多种不同闽南地方口音融合,总而言之,台湾北部(比如台北、桃园)偏泉州腔,南部(比如高雄、台 南)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语是在中国南北朝时到清朝前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所以我们都还可以从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日本语和闽南语有某些相似之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台 湾地区;战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在经过共产党人和正义人士的艰苦努力,国民党政府战败,带着几十万军队和人民从大陆“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由于古代越 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有极密切之关系。侗台语系和闽南话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语,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语、缅甸禅邦语,所以东南亚人有学习闽南语的优势。更由于闽南人的迁徙传统,闽南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闽南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从元 朝开始,泉州成为为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西亚、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大量的阿 拉 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的语词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例如 : ma-ti(死掉)、ta-pi (不过、可是)、ko-pi(咖啡)、gan-dang (马铃薯 / 土豆)、pa-sak(巴刹)、sa-bun(肥皂)、chok-ku-le(巧克力)、tong-kat(拐杖)、go-ka-ki(走廊)。
不同说法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有两个版本的说法:
一:河洛话原本是夏商周先秦时期中原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宋、鲁、齐国等地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到江南 等地,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国都洛阳周围的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生生不息河洛郎“,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晋室南渡,在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也有晋安郡的人南迁,并逐渐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西晋在福建设置晋安郡、晋安郡晋安县。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语言分区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安溪、石狮、晋江、惠 安、南安、永春、德化、金 门等九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部分。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在国民党执政早期的台湾,由于国民党政府强制推广普通话,使得闽南语在台湾曾经几十年时间比较没落,讲闽南语的人会被称为“台客”等,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爱乡、台湾人讲台湾话等活动,讲闽南语由“土”变成一种潮流时尚、Local Man,诸多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学习闽南语并会使用部分或流利使用闽南语,现台湾的诸多电视台也以闽南语为主要语言,如民视、三立、台视等,各大电视台也有制作各种类型的闽南语电视剧及综艺节目,闽南语也被列入台湾学生学习的课程之一,很多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省的80%。
除了台 湾省以外,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在东南亚的闽南人与马来人联姻的后代共计人数达1000余万人,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综述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厦门特产
炸枣
炸枣:厦门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为同安五宝(马蹄酥、封肉、炸枣、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作法:原料分为皮、馅。皮一般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馅一般为花生、豌豆、芝麻馅,也可用蔬菜。把馅包在皮里,放在沸腾的油锅炸,口感甚佳。
炸五香
五香条:“五香”是厦门同安传统小吃。长期以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办喜事必备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肴之一,所以拿来招待亲朋好友是最好不过,这已成了厦门同安的传统风俗之一。“色泽赤褐色,鲜香酥脆,馅润滑甜美,热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五香条作法:豆腐皮【豆膜】、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干扁鱼、马蹄、花生油。
马蹄酥
马蹄酥:厦门同安传统特产,盛行于同安。用面粉制皮加香油作为进香的供品,所以俗称香饼。
作法:用精面粉、白糖、精生油、麦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馅三道制作工序。
封肉
封肉:厦门同安传统小吃。
作法:将猪肉(前腿肉)切成方块,约二斤左右,用方形纱布包扎,放在干净的铁锅,倒上熟猪油,加热,把整块猪肉放到锅内热炒,加上酱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虾仁、壕干等佐料,放在锅里焖上两个半小时即可。
碗仔粿
碗仔粿:厦门同安传统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经水泡过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浆,配上肉泥、油葱等佐料,经过蒸炊便可。
番薯粉粿
番薯粉粿:厦门同安传统小吃,盛行于翔安新店镇一带。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烂,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后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铁锅里煎成一张一张的薄饼皮,切成两厘米宽的粉条,凉在“敢壶”里。煮的时候,下足猪油,加上海蛎、海蛏、小虾等海味,面上撒些葱花或芹菜。
泉州饮食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 安、晋 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漳州饮食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泉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地道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 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 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
8、闽南地区地方特色的民俗有哪些?
1、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
作尾牙算是感谢土地公一来对信众的农作收成与事业生意顺利的庇佑,所以会比平常的更加隆重。
且各公司行号的老板会在公司、家中或餐厅犒赏员工,做为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在旧社会的时候,一般是年底地主犒赏长工。
2、中秋博饼(农历八月十五)
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当地有一种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当年郑成功率部驻扎在厦门,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开始思念家人。
部将洪旭为了激励士兵先国后家的斗志,便巧设“中秋会饼搏状元”,用六个骰子和一只碗,让士兵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六骰均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六骰均为除4外的数,要关灯,抢月饼。该习俗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
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厦门的饼店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会饼上市,有馅饼、广东饼、饼干式或三者综合。
3、柴头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
柴头会是集中竹竿柴棍农具和日用品的销售会,是福建省民间较大的盛会之一,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时。
县衙不准农民进城时携带凶器和铁器之类的东西,只能携带竹竿柴棍等,当地农民为了反对奴役压迫和抗捐抗税。
而在陈顺光的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组织的一次起义,人们手持木棍、扁担、竹叉等冲进县衙,最后以起义胜利而告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次胜利,便定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举办柴头会。
4、冬节搓丸(农历冬至)
福州地区特有的传统时令节俗,象征全家团圆。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们会在祖先神主龛前陈列簪花寿面等吉祥供品。
桌面放置一只大竹箩,箩中盛有糯米粉,点缀有福橘、红箸、四季花等。然后全家老小围坐在大竹箩周围,边搓丸、边唱儿歌,搓丸分搓和捏两种,搓的有圆球和圆条,捏的则形状各异。
大人喜欢捏寿桃、蝙蝠等象征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则由大人喝彩附会,如捏一只狗,就唱“狗投富”,捏一只龟,就唱“龟长寿”,搓成的丸在煮熟后醮糖豆粉吃。
5、备节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 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9、漳州那边女的出嫁有什么风俗?
一、常规婚嫁
古时,漳州的婚嫁基本按传统的“六礼”进行。曾任漳州知州的朱熹主张删简古礼,清代漳州宿儒蔡世远谓“吾闽昏(婚)礼由纳采、纳币、请期而亲迎”。可见其时已将六礼中的“问名”并入“纳采”之中,并将“纳吉”与“纳征”合而为“纳币”。据蔡氏所辑《朱子家礼》,婚礼的程序为:“将昏,主人告于祠堂,遂以酒醮其子而诫之,子受酒跪听训诫……”此当为诗书之家所设。民间嫁娶较侧重于物质形式,礼俗极繁复,而且地区差别很大。
二、“吵嫁”
在福建连城、长汀、清流、宁化的结合部的山村,以语言、服饰、风俗相同的部分村落居民,统称为“四堡人”,这里保存有诸多奇异的风俗,其中当地婚俗中的“吵嫁”情节,颇富戏剧性,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吵嫁”是四堡最古老的表现了。在儿女成婚的大喜日子里,亲家要大吵一场才罢休,据说这是中原遗风。“吵嫁”的婚俗在迎亲那天夜里的女方家中进行。黄昏时候,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中,不但无人接待,坐冷橙板,反而不管来迟来早,有错没错,女方亲人都要故意“找茬”,大声“斥责”男方诸多不是。比如来早了,女方亲人就嘲讽迎亲人:“那么早来洗菜帮厨吗?”来迟了,则说:“现在才来,要吃剩菜啊?”看到扛抬送来的猪头: “这么小的猪头也敢拿来吗?真是的,抬回去,换个大的来。”急得迎亲人一个劲地道歉赔理,领受着各种奚落揶揄,还要满脸堆笑向女方亲人敬烟求情,不敢有半点动怒。
“吵嫁”的双方由一人为主,五、六人助战,至少要吵上一、二个小时。当地风俗认为,有了热热闹闹的争吵,婚后男家就会人丁兴旺,富贵双全,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四堡人玩起游戏来真的有点酷哇!如果没有“吵嫁”,万一婚后家庭不和或有不测之事,则会归咎到出嫁时没有“吵嫁”。直到今天,这种奇异风俗仍还保存着 。
10、漳州有什么习俗?
春节俗称“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1994年底市区禁止放鞭炮,此俗废,但乡村依旧。主妇煮甜线面汤、敬祀神祗后,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长寿。再以3碗饭,插上红纸花,俗称“饭春枝”祭祀先人,祝祷家庭粮食充足有剩余。随后拜年;
到尊长、亲友、邻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则以朱盒(俗称“荐盒”)盛糖果糕点、蜜饯,并泡以甜茶,热情款待客人。至亲好友,主人以佳肴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辞,双方都以“红包”(压岁钱)和红柑(双数)赠予小孩。清同治有《竹枝词》云:“元旦春为一岁魁,大家拜贺礼相陪。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明,用木做灯架或结灯棚于繁闹处,十一晚即试灯。灯用纱或纸做,杂以五色,剪人物极其精巧,有一灯费数十金者。十四、十五日连街接市,荧煌如火城。游人络绎,或拥细乐徐行,箫弦缥渺,谓之“行街”。儿童结队张船灯,步驾于街市,鼓乐蹈歌喧闹达曙;
少年聚会僧寺赛机炮,烟花流星错落,观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灯,扎鳌山、放火炮外,子弟还扮仙狮、竹马、龙灯诸戏。《竹枝词》咏元宵:“满城灯火巧安排,兢看鳌山景物佳。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新娶媳妇站于元宵灯下任人观看;
做福,农历二月十五日,明、清,诸乡筹钱物、备牲礼,祭土神,祭毕,群饮于庙分胙而归。称为“做福”,现在已鲜有做福。但二月初二为灶王公生日,家家户户用糕饼饴糖供奉灶君,祈求合家平安,家畜兴旺( 有的人家同时供土地公)。清《竹枝词》曰:“祈农报土事无关, 打鼓吹箫赛社还,近日民风多演戏,乡村亦唱外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