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民国社会风俗

民国社会风俗

发布时间: 2022-10-09 20:51:41

1、民国初年社会习俗有哪些变化

那时候出现了旗袍就是现在这种,男子被剪去了辫子,中国部分人开始吃西餐。建筑发生了变化开始建筑洋房,就记得这些啦,希望对你有帮助。

2、民国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重大改变

五四运动时期,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还规定,民间普遍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还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3、鸦片战争至1949年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保ㄗⅲ阂Ω浔啵骸吨泄���酝饷骋资妨稀罚�脖本�持谢�榫?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费也成为商人、富人等消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3.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4.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注:《奉天通志》卷97,礼俗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注: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注:民国《夏口县志·序》。);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6.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注:民国《夏口县志》卷二,风土志。)。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7.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8.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4、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帮你总结。。。
1强令男子剪去辫子。
2强令女子停止缠足
3废除跪拜礼
4取消旧称呼,改为平等的称呼。

5、中华民国的社会风俗与封建社会社会风俗的区别?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对人们的着装,礼仪,称谓,等等进行了规定。比如,男子剪辫,女子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等等。

6、禁止缠足,提倡女权是民国时期中社会习俗的变化吗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女性,尤其是吉林女性“鼓吹妇女解放,呼吁妇女走向社会,争取人格和尊严的独立”的道路异常坎坷。且不说“三从四德”这些封建枷锁对女性的思想控制,女性缠足这一陋习就让旧社会的吉林女性吃尽了苦头。省档案馆收藏一份民国元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破除旧习、禁令全国妇女缠足”的档案。袁世凯不是中国历史上禁令缠足的第一人,但发布这项禁令时中华民国初建,百废待兴,此举还是很有深意的。

缠足是从小把女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小而畸形,以为美观。在清末维新进步人士的眼中,缠足与鸦片、薙(剃)发并列为三大陋习,是中国社会落后的象征之一。其实缠足对于吉林女性来说是“外来文化”。明清之前的吉林人大多还过着游牧生活,女人要和男人一样耕作骑马,“小脚”不方便女人生活。清太宗皇太极即下令禁止满族妇女效仿明朝女子“束发裹足”。顺治规定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乾隆多次降旨不许旗人女子缠足。清末太平天国也曾反缠足。随着关内向东北移民的增多,缠足等风俗也随之带入。1912年3月13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电全国劝禁缠足,此后的继任者袁世凯也致力严禁女性缠足。此时,吉林才开始跟随全国的步伐,查禁男子蓄发、女子缠足等陋习。

在袁世凯电令全国破除旧习的电文中写道:“其习俗确有窒凝,如缠足等类均宜亟为改更,所望五大族(汉、满、蒙、回、藏)士绅耆老苦口相劝……”。吉林都督陈昭常接到电文后,立即命令所辖各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具体措施劝告妇女“放足”,缠足习俗才开始收敛。1929年国民政府又发布布告,派专员到全国各地督查落实放足。在一份吉林省档案馆藏民国十八年(1929年)吉林省民政厅向内政部呈覆吉林省蓄发缠足业经遵令查禁的档案中说:“内政部咨开,案查本部前订蓄发辫吉女子缠足各种条例,业经通行期限禁绝,在案惟各处热心勘导,确实查禁者固不乏人,而视为具文奉行不力者亦所在多有,际兹训政时期亟应彻底禁绝”。从档案中可见,虽然吉林省禁令缠足已经10余年,但效果并不显著。吉林地区缠足的风俗流行较晚,但吉林地区思想相对封闭保守,一些封建观念在清王朝覆灭后还得以残存。吉林省缠足风俗的完全消失,最晚要到全国解放以后。

除了缠足,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发式也有着严格的约束。清末民初,吉林女子还坚守着幼女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的习惯。束发结簪表示已为人妇,为处女生涯的完结,这也是“结束”一词的由来。因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夜,中国旧女性的发式都以长发为基础做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城市中新女性剪短发成为接触新思潮的一道风景,在东北大城市中女子剪短发也悄然成风。但就是这样一件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当时的吉林省也阻碍重重。省档案馆收藏一份民国十八年吉林乡绅许鸿志、赵炳文等人为“妇女剪短发有妨礼教恳请严令禁止”的呈文,其中写道:“中国数千年来,素称礼教之邦,男女之间不同席,不亲授受,所以远嫌疑,敦风化也。自逊清末叶变法维新,举凡束缚妇女之处,迄今皆力求解放,以故天足有会,择婚自由,近又有不准穿耳戴环之通令。此无非为女界谋幸福,未有以剪发为急务者,何也?侧闻国府有令男子不准蓄发,女子不准缠足,是妇女剪发,党部达人也皆不以为然,否则下令之时何未连类及之耶。且近来男子剪发之式,尝有与女子所剪毫无区别者。衣履即皆维新,无分男女,如再准女子剪发,芸芸之中孰为男孰为女?将安辨乎?”说来这几位乡绅还真是有来头的,其中赵炳文在民国时期做过某地议会的议长,按说思想应该很进步,但对于女性剪短发还是不能接受。而这几名乡绅之所以反对女子剪短发也十分“有道理”,即有“传言”某地的女子学校因为管理不严,混进了两个男生,几个月后才被发现。男生能混进学校,是因为学校中有女子剪了短发,所以这两个男生进入学校才没有被辨认出来。在这几名乡绅看来,现在女子已经可以和男子一样着装,如果头发也和男子一样短,那么就不好分辨男女了。

时过境迁。新中国成立后,将男女平等写入了宪法,后来又确定为基本国策。女性早已从缠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式也不再受各种限制,但通过这些档案,可以让人们了解民国时期吉林省“禁令缠足”和“禁令女子短发”的情况,印证着吉林女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追求平等权利的艰辛之路。

7、列举民国以来,中国社会习俗方面的革新

1.吸毒是违法的
2.赌博不公开化,违法
3.老式妓院全部取缔
4.现代军队和过去的军阀完全不一样
男人不留长辫子,女人不扎小脚,服装开始西方化,汉字开始简化.毛笔写字转用钢笔.

8、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新风俗

1、剪掉辫子:男子从此改头换面

2、不再缠足:女子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3、换新衣服:中山装替代了小马褂儿

4、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要卑躬屈膝

5、男女无别:可以一起坐车还能牵手逛街

6、公元纪年: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7、改良新剧:女伶也可以参加公演

8、禁除鸦片:再也不做“东亚病夫”

9、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起来


(8)民国社会风俗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9、民国时期杂志有关地方风俗的,有哪些呢?

《太白》 生活书店发行 1934-1935
文学刊物。设短论、速写、漫谈、科学小品、读书记、回风俗志、杂答考、文选等栏目。

《旅行杂志 》 中国旅行社(上海) 1927-1954
该刊以提倡旅游、服务旅游为宗旨,撰稿人均为民国时期享誉文坛的新闻界、小说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内容多以旅游散文、随笔为主,且文笔隽永,可读性很强,配发的图片全为铜版印制,很清晰。

《国民杂志》 国民杂志社 1941
《国民杂志》是一份创办于1941年1月(北平)的大型综合性刊物。以时事、政治、文艺为主要内容,兼有科学常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版面。

《边疆人文》 国立南开大学文科研究所边疆人文研究室 1947

《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 1938 1940-41 1944 1946 1948

参考 民国期刊目录

10、民国时期的风俗,大户人家的生活,忌讳,等等

旧时盛行多胎生育,以为“子孙满堂才是福”。喜男厌女,县有溺死女婴者。妇女怀孕到做产,外婆家要送小孩衣服等谓“催生”。产房称“红房”。弥月时设祭享神祀祖先,向邻居分长面或红蛋,办“满月酒”,宴请亲友。邻居、亲友送满月礼或贺以饰物、彩线。满月日小儿剃头,所以也称“剃头酒”。一周岁时,外婆家更以衣饰鞋袜相赠,亲友间也有赠送饰物、银钱的。届时罗列百物,让孩子自取,以卜将来成就,名曰“拿周”。年长上学,外婆家又备衣物、书包、食品相送。若男孩就送“状元糕”以讨彩头。二产以后逐渐差减,若生女又差之。
现时,“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城镇职业妇女中已成风习。“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旧观念已有改变。产前“催生”,产后“送产”,小孩满月、拿周、上学,外婆送衣、食等习俗在50年代至70年代一度节减,近年来又盛行。
第三节 寿庆
旧俗,男子自三十岁起逢十都要“做生(日)”。俗语“三十不做(寿),四十不发(达)”。“做生”时办酒席请客,亲友送礼祝贺。四十岁提早一年庆祝,因“四”与“死”谐音,叫做“做九不做十”。五十以后寿诞一般由子女为父母“做生”,亲友主动祝寿,不发请帖,俗语“请吃酒,挜拜生。”祝寿礼物有长(寿)面、油包(叫寿桃)、寿烛等,也有烛票或送银钱的。富贵人家设寿堂,挂灯结彩,张挂寿屏、寿幛,鼓乐吹打,演戏作乐,死后家人还为其做冥寿。勤俭人家一般从简。劳苦人家则不庆寿,所谓“穷人呒生日”。有些人家把所收寿礼再添些钱,用于修桥、铺路、造凉亭,如贵驷镇的“百岁桥”和俞范镇的“嘉燮亭”等。
民间还有66岁吃66块肉习俗。肉(吃素者以烤麸代替)由已嫁女儿孝敬父母,说吃后可望长寿(民谚:“人到六十六,阎罗大王请吃肉”)。
50年代后,寿庆崇尚俭朴。80年代后,大操大办之风又在部分乡镇兴起。近年来,不少乡镇成立老年协会,出现老年人集体庆寿,地方领导到会祝贺,企业单位送生日蛋糕礼品等新风。
第四节 丧葬
送终、报讣 病人弥留之际,子女跪床前,喂粥汤或桂圆汤。人一咽气即一齐号哭,同时焚香、念经,烧灵峰戒牒(路引),称为“送终”。人死后,家人即往本庙拈香为亡人向阴司“报到”并祈祷。替死者沐浴、理发、剪指甲、更衣,将床席、褥草放路旁烧毁,名曰“每苫包”。着人手提灯笼,倒挟雨伞,遍赴近亲家报讣音。
设灵、陪尸 料理停当后,尸体移入灵堂,点脚后灯,设灵牌,摆香烛供品。晚由家人陪尸或请人诵经,称“念摊尸经”。旧俗,不在家寿终者不得入堂,在屋外另搭篷帐停尸。
破孝、入殓 遗体移入棺材称“入殓”或“入木”。以白布成帽分送唁者称“破孝”。亲戚临吊俱送薄棉被,称送“重被”或“情被”。入木时由嫡系孙子分批罗拜,亲子捧头扛脚移尸入棺,放上殉葬品,高呼品名及赠者,然后盖棺。
出丧、安葬 灵柩出门,奠酒于杠,称“醮杠”。出丧有引路幡、灵位牌,敲锣放爆竹,灵柩后随持孝杖棒(哭丧棒)的孝子及宗亲、戚友等。旧时富家出丧,仪仗及送丧队伍长达数里,有开路神、引路幡、棺椁、魂轿、香亭、纸俑、冥器(明器)、乐队等,沿路放爆竹,撒纸钱,途中设祭,穷极奢华。送棺进穴前动土叫“开山”。安葬后祭过土地神“关山”。送木主牌于宗祠叫“进主”。逢七办羹饭叫“做七”,逢百日祭祀叫“做百”,一年后祭祀称“做周年”,至第三年才称满周(年)除(丧)服。
50年代后,丧葬礼节从简,亲属臂缠黑布,戴小白花志哀,吊唁者献花圈志挽。60年代死者葬于公墓。70年代后提倡殡葬改革,推行火葬。家属和亲友在殡仪馆礼堂举行追悼会或告别仪式,骨灰盒送公墓安葬。农村仍多土葬。近年来,丧葬铺张之风在农村和小集镇又起,个别地方丧葬迷信活动现代化,如用录音机放音代替和尚念经,烧化纸扎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并大摆丧饭。俗讽“死闹猛”、“死孝敬”。
第五节 人际礼仪
亲属称呼
长辈 父呼阿爸、阿爹,母叫阿姆、姆妈、阿父(昆亭、三山、上阳、梅山)。岳父母称丈人、丈姆、阿爸和姆妈。媳妇称公婆为公公、婆婆,有子女后按其子女称阿(a)爷、阿(a)娘。现时称父母、岳父母、公婆均为阿爸、爸爸和姆妈、妈妈。称曾祖父为太公,曾祖母叫太婆,外祖父母为外公、外婆。称外公的父母为太外公、太外婆。父之兄弟称伯伯、阿叔、阿大(城关)。父之姊妹呼姑妈(mo)、阿姑。母之兄弟称阿(ao)舅、舅舅。母之姊妹称嬷(mo)嬷、姨娘和阿(a)姨。姑妈之夫称姑丈。舅舅之妻称舅姆。在书面或论及亲缘关系时宗亲长辈加一“堂”字,表亲长辈加上“表”字。
平辈 兄弟称阿哥、阿弟。姊妹呼阿姊、阿姐和阿妹。妻之兄弟称内兄、内弟或阿(a)舅,妻之姊妹为姨嬷、小姨。现在统称哥、弟、姊、妹。叔伯之子女称堂兄弟姊,姑妈、舅父、姨妈之子女均呼表兄弟姊妹。
下辈 父母对其子女,祖父母对其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外孙女,平时口头直呼小名或排行,只在写信或其他必须区分时才按辈份称呼。兄弟子女称侄子、侄女,姊妹子女称外甥、外甥女。姑丈称其妻之侄子、侄女为内侄子、囡。舅母称其夫外甥、外甥女与其夫同。现在对同辈亲友女子统称侄子侄女。
交往
招呼 遇熟人招呼,点头微笑。旧时说一句“饭吃过哦”,现在盛行说“你好”、“你早”、“工作忙哦”等。
相见 亲朋熟人相见或告辞,旧时互相打躬作揖,50年代后改握手。遇尊长、前辈先让对方伸手,才能相握。如戴手套,则先脱下,握手时间越长越紧表示越亲热。
作客 作客进门,雨天放雨具在门外,主人不请不进卧室,客人众多时——招呼。主人不请不坐。主人送茶、敬烟时起立相接。旁坐妇女时不抽烟。主人有事时约期再谈、不滞留。
接客 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敬糖果都用双手。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避免客人误会“下逐客令”。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点头响应,不随意打岔或插话,尤忌小孩多嘴。
问路 先打招呼,尊老年人称伯、叔、公、婆,同辈人呼大哥、大姊,孩子叫小妹妹、小弟弟。五六十年代盛行称“同志”,七十年代称“师傅”、“老师傅”,现仍行。说“请”字后再问路。忌猛喊声“喂”字就直接问路,也忌对姑娘叫嫂嫂。
指路 乡间对问路人会热心指路,详细告诉路程远近、走法,有些热心人还会亲自或叫下辈带路。近年来,城区有退休工人协助维持交通秩序,他们答复问路十分热心详尽。
让路 出门行路,先客后主,先长后幼,除非长辈指定带路,不能抢先。窄路相逢,少让老,大让小,男让女,健康人让残废人。过桥时,轻担让重担,行人让车辆。“文化大革命”时,传统礼俗曾遭破坏,80年代起提倡文明礼貌,在中小学生中推行“十字”礼貌用语,即“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
第一节 时令民俗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辛亥革命后称春节。黎明即起,设香烛陈果饵酒馔祭灶神、祖先。开门放爆竹,称“开门炮”。大户人家早日悬历代祖先画像于中堂,并设祭祀供品,谓“供帧子”。全家穿新衣,讲吉利话。先拜神祗、祖先,依次向家中长辈拜岁,长辈向下辈祝福,给儿童分发糖果、糕点。早饭素食,吃汤果、年糕或红枣赤豆粥,饭后向邻居互贺新年。是日一般不外出作客,在家与邻闾娱乐休息。旧俗初一不汲水、不洒扫、不乞火、不动刀剪,让日用器物也休息一天。拜天地、拜宗祠、拜境庙、出拜祖墓等古风,在民国时已渐不行。未昏而眠,不点灯,睡前燃放爆竹。初二开始出门作客,称为“拜年”,向亲戚中长辈拜岁。亲友间互请酒饭闲话家常,祝贺新年。
新中年成立后,春节休假3天。表示除旧布新送穷迎富、祝祷五谷丰登和吉祥如意等传统习俗仍存,惟拜祭神鬼活动基本不行。新增拥军爱民,军民互相拜年,单位领导向老职工拜年,地方领导向敬老院老人拜年等新风。
立春 民间作春饼,饮春酒。民国后不行。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夜过元宵节。民国后不行。正月十三夜起悬彩张灯供人观赏,叫“上灯”,至十八日“落灯”,故又称“灯节”。是时,各乡社庙多悬灯祀神,或用鼓乐,或唱南词,谓之灯祭,亦称“摆灯头”。城中社庙摆在正月二十日以外称“摆后灯头”。十四夜,吃糯米圆子或菜汤果,称为“灯圆”,含合家团圆之意。城中各家合瓜果枣栗等为羹,呼为“丫头羹”,邻闾间互相馈赠。是夜农家还以火照田间,谓可除害虫,名曰“烧蝗虫”。柴桥地区则烧田塍草,埭埭田塍干草着火,犹如条条火龙,因名“覃火龙”。在甬江和芦江上有“放水灯”习俗。以芦江上水灯最为壮观,在一条条木梯上竖起花卉、人物、龙、狮子和九连灯等彩灯,两旁由鼓乐船牵引,从穿山途经柴桥至马车桥,沿途观者如云。民国初期,县城经常举办大型灯会,抗战前兴起提灯会,解放后多次在城关举行元宵灯会。现时,悬灯结彩,吃菜汤果、圆子或丫头羹之俗仍存。
旧时尚有正月十四夜“请屙缸姑娘”,妇女“行七条桥”、“烧十庙香”等迷信习俗,50年代后曾绝迹,近年来农村又有所见。
清明节 县人极重视清时祭祖扫墓,外出游子多及时回家,尽赤子思乡爱亲之情。亲人新亡,3年内“上新坟”,供青糍、黑饭、鱼、肉、酒、菜,在清明正日到坟头除草、加土、插竹挂纸钱,男女老幼参拜,并在家设酒馔祭祀,称“做清明羹饭”。3年后上坟,一般不带酒、菜,其余礼节如旧。古时尚有插柳、踏青之俗,祭品因人而异,纸钱多改花圈。新增祭扫烈士墓园,学校师生、机关团体代表向先烈献花圈,寄托哀思。
谷雨 清明后至谷雨前采“雨前茶”最佳。
立夏 习俗煮豇豆糯米饭,焐茶叶蛋,称立夏饭、立夏蛋。并以三四寸长小笋(称“脚骨笋”)、软菜、鱼、肉等祭祖,祭毕,家人团聚而食。相传蛋荫头,豆明目,笋健足,软菜如扇吃了夏日不怕热。饭后称体重,叫称人,谓可防疰夏。外婆家给外孙送立夏蛋,用丝线编网袋装蛋挂小孩胸前,手腕系丝织彩绦,叫“立夏须”,谓可防夏天疾病。农家以米粥、老酒滋补耕牛。现时做羹饭祭祖之俗城镇多改,农村仍行。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旧俗裹粽子,做馒头祀祖先,送节礼,取菖蒲及艾条插门户,或削成人形染雄黄悬于床上,饮雄黄烧酒辟邪禳灾。小孩挂绸面香囊。婴儿额、胸、手足、臀部涂雄黄,并用雄黄酒喷洒屋角。焚苍术、白芷以驱蚊。丁家山下还有划龙船盛会。现时,插艾、饮雄黄酒、贴端午老虎、熏蚊烟等俗已改,吃粽子、女婿送节礼等仍存。
入梅 芒种后逢丙日入梅,也作“入霉”,为期1个月左右,梅雨期多雨水,农家忙农事,居民防衣服发霉。
三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初伏、末伏各以10天为期。中伏时间较长。三伏期天气最热,盐民旺晒,中伏农家忙割。各家曝晒衣服称“晾霉”。
立秋 吃西瓜,儿童还吃炒萝卜籽或炒白药,称“祓秋”。现只吃西瓜。
中秋节 县人以农历八月十六过节,比外地迟一天,缘由传说甚多。据《中国风俗辞典》“八月十六日”条目,说是南宋丞相史浩每年中秋必从京城(临安)回四明,与百姓共度佳节。有一年因骑马受伤,中途留宿绍兴,次日才赶到明州,百姓等史浩到后才过节。另有一说是南宋丞相史弥远(史浩之子)在某年将届中秋,忽起荣归之思,从临安出发,沿途官吏趋炎奉迎,盛宴接待,及抵鄞县已过十五之期,乃在次日补庆中秋,从此遂成定例,相沿至今(采访)。此外尚有众多说法。旧俗设酒馔祀祖,全家团聚吃汤果、月饼,亲友间以月饼相馈赠,或置酒赏月。江南地区盛行吃水沓糕和鸭子煮芋艿。现在旧俗仍存,惟城镇祭祀活动不行。工厂、学校、机关、团体多组织中秋赏月等联欢活动。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古人登高宴赏,饮茱萸酒,做重阳糕。今做米馒头,组织郊游等俗仍存。
冬至 俗谓“冬至大如年”。是日制圆子或汤果具香烛祀神,大族、望族祭祖、续谱。此俗城镇已少见。
除夕 夏历年末夜为除夕。前数日洒扫堂室庭院,清除牛厩、猪栏、鸡窝、路沟,“掸尘”迎新春。做年糕、米馒头、糯米鬼,捏年糕团如鱼如元宝置米缸内,称“满米缸”。祀神及祖先叫“送年”也称“谢年”。除夕聚家人宴食谓之“分岁”。安灶神马于灶曰“接灶”。点烛焚香,长幼坐以达旦叫“守岁”。长辈赐孩童“压岁钱”。贴春联、易门神,称为“从新”。天未昏即点灯,谓之“接光”。入夜,燃放爆竹称“关门炮”,认为可辟邪。是夜,妇女忙于搓汤果、备菜肴以免来日动用刀砧。置米馒头或糯米团于秤、磨、帚、刀、剪、筷、尺之角落、米缸或谷仓,口中念念有词,如“青龙盘谷仓,黄龙盘米缸”、“缸缸满,甏甏满”之类吉祥话。现时,迷信色彩较浓之习俗已减,节前大扫除,办年货,农村做年糕、米馒头、搓汤果,分“压岁钱”,放花炮等俗仍存。不少人在电视机前“守岁”直至新旧年交接。
旧俗
浴佛节 俗传夏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生日,是日僧人以水洒洗佛像,称“浴佛”。招宝山上宝陀寺供奉观音,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期礼佛。四月初十俗伟为葛仙翁生日,迷信男女多往灵峰参拜。50年代时曾禁绝,近年来礼佛香火又盛。
中元鬼节 夏历七月十五日。以新谷米、酒馔祀祖先,办“七月半羹饭”,和尚、道士诵经供佛,放焰口超度亡魂,称盂兰盆会。今放焰口等迷信活动已废,办羹饭祀祖之俗仍有所见。
七夕乞巧节 传说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相会。旧时,妇女以槿叶水洗发,陈瓜果向织女乞巧,月光下穿针线比巧,今不行。
插地藏香 七月晦日地藏王诞辰。是夜儿童插香于地,或陈果设茗祀地藏王,今少见。
送灶神 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夜,灶堂设果饵祭灶神,另供清水、炒黄豆,用稻草扎草马一匹,送灶神上天奏本。俗传神食祭灶果、糯米团后粘口,只能讲好话。今灶具多改,灶神像已少见,但食祭灶果之俗仍存,并更名为迎春果。
崇鬼神 民国初年统计(下同),城内有祭坛5处,即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里社坛和邑厉坛。各乡村有土谷祠、乡厉坛。家家贴门神,户户安灶神。此外,尚有火神庙、龙王庙、财神殿、海神庙等。举凡天、地、风、雷、水、火、虫害、瘟疫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物和天灾、虫、病均设神像、神位顶礼膜拜,以求鬼神保祜。不论城乡,纪念祖先的迷信活动频繁,如“做七”、“冥寿”等超度亡灵,做羹饭,请和尚、尼姑、道士、念虔等念经。
神化崇拜人物 县内旧有庙宇273所、生祠46所,绝大多数供奉神化人物,大致可分五类:一是为当地筑海塘修河渠、轻徭役、平冤狱的贤明官吏,如王安石、牟大寅、王梦弼等;二是抗击外侮在当在牺牲或保境有功的将士,如俞大猷、戚继光、卢镗、裕谦等;三是有功于当的普通百姓,如杨一抗倭,林友直御火,林姓女子救海难等;四是行业祖师,如手工业者供奉鲁班;五是为保境安民而修造庙宇,请卜占者随意请一位神明供奉,其中关羽庙特别多。庙神划地而治,百姓皆称“界下子民”,生死者受神庇护、管理。
拜菩萨 旧时,县人视佛、道为一家,尤其妇女见佛就拜,见神就敬。有些家庭还供奉观音神像。念佛数珠几乎家家都有,不少老年妇女平时手捏数珠,口念弥陀,以念经为阴间积钱,保今生,修下世。上道观和上佛寺一样,多为求财、求子、问病求医,且分不清宗教和迷信之别。
1926年前后,进步教师、学生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得到社会响应,庙宇、祠堂多改为校舍。50年代后,迷信活动停止,近年来又有所抬头。
讲吉凶预兆 旧时,小儿有病,求神祀鬼,讨香灰,摆夜羹饭,招魂灵。小儿夜啼,书写“天皇皇,地皇皇,小儿啼哭在娘房,过路君子读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之类招贴,现已少见。喜鹊叫有喜,乌鸦叫报凶;灯花爆有喜;蜘蛛悬丝挂和杯筷多置兆客到;路上遇出丧、见棺材有喜;梦中见财有凶;鸟粪污头,脏水污衣将不吉;耳鸣是背后有人骂;眼皮跳兆祸,男左女右;鸡上屋预示火灾,半夜闻犬悲吠要死人等。此类征兆少数人仍信。
第四节 文娱风俗
旧时,民间文娱活动一是与祭祀活动联在一起,在祭神、祀鬼、拜祖先、求龙王时,配以文娱活动,娱神同时娱已。如迎神行会、庙会戏、还愿戏等。二是节日文娱活动。如春节马灯,元宵灯会,端午划龙船等。三是婚丧喜庆时演戏、奏乐等。四是平时纳凉、休息时听新闻、讲故事等自娱自乐活动。(详见《文化新闻》编)
正月 初一至十八日。马灯、车子灯、船灯、大头和尚、跳魁星(长山地区)。十四日夜放水灯(柴桥地区)。
二月至三月 庙会,演戏为庙神祝寿。大碶地区正月初二至十八日分地段献灯,收入多用作水龙会、修桥等公益事业。二月初柴桥礼拜会,三月初六丁家山下裴将军庙菩萨出巡,行会。行会行列中有民间音乐、舞蹈、大旗、高跷、抬阁等,热门非凡。
四月 青苗会。如亚浦杨亭庙、大碶廿四庙会等。城区四月半会最盛。
五月 稻花会。如昆亭圣山庙。端午节在丁家山下有划龙舟盛会。
七月 七月半盂兰盆会。僧道放焰口,做道场,唱小曲。
九月至十二月 各地庙会,演戏(庙神诞辰庆寿戏,还愿戏等)。
冬至 祠堂祭宗谱,演戏。
大旱年 求龙王行雨。从龙潭(如三山龙潭岙、陈山龙潭、郎家坪龙王堂)出发,绕境区行会一周。
瘟疫流行时,请五都神(如亚浦下洋西宫、大碶行宫)出巡行会。
当地民间艺人有杖头木偶、蛟川走书、甬滩、京剧班(长山)、唱新闻。
外来民间艺人有耍猴戏、卖梨膏糖、唱莲花落,常有职业剧团如徽班、京戏班、来演庙会戏、还愿戏。在民国时,城区有小剧场,不定期卖票演出京剧、越剧。
新中国成立后,迎神行会已不行。50年代时,乡镇组织业余剧团演出现代戏,60年代,农村建立俱乐部。70年代乡镇办起文化站、文化中心,活动趋向多样。电影在60年代后普及到农村。80年代起,看电视、电影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习惯,农村也相当普遍,青年人喜爱快节奏、有刺激性的体育、武打、言情和译制片,中老年人则爱看地方戏曲和家庭生活片。
附:陋俗及其革除
缠足 封建时代以妇女脚小为美,强迫幼女包脚缠足,造成双足畸形,行走困难。民国初年,有识之士在各乡镇组织“天足会”,劝导放足,曾受封建势力阻挠、恐吓和谩骂。经实例教育和妇女自身觉醒,此俗遂绝。
堕民 元称“怯怜户”,明称“丐户”,俗称“堕弁”(男)、“送娘子”或“送嫂”(女),历代视为贱民,受社会歧视。清雍正、光绪和民国时曾多次获准脱籍,倡导与平民同等待遇,但仍相沿不改。解放后才打破传统偏见,现今“堕民”贬称已成历史陈迹。
赶天狗 旧俗每逢月蚀,敲打铜锣、面盆等铜铁响器,燃放爆竹,说是能吓退吃月亮的天狗,至月复明乃止。随着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此俗在40年代已渐绝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