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皋兰县风俗

皋兰县风俗

发布时间: 2022-10-08 17:26:37

1、甘肃省有多少个市州?

甘肃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合计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7个市辖区、专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属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具体行政区划信息如下:

信息来源:中国·甘肃 行政区划

(1)皋兰县风俗扩展资料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2、金姓的历史来源

源流一

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云: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少昊是古代东夷部

金姓
落首领,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号为金天氏。《帝王世纪》上说: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金天氏”而为姓氏,就是金氏。
源流二

源于匈奴族,出自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西汉王朝时期,南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名叫日磾,在汉武帝执政时期随母亲归顺于汉室。日磾在汉武帝时赐姓“金”,曾为马监,后以功拜车骑将军。金日磾,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威休屠人(今甘肃民勤)。著名西汉大臣,车骑将军,有远见卓识的匈奴族政治家。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农历9月,金日磾病逝于长安(今西安市),终年四十九岁,陪葬于茂陵,谥为“敬侯”。金日磾长期生活在汉王朝,勤学苦练,钻研汉朝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进步文化。因此,他在供职中央期间,尽力维护统一,反对任何破坏和分裂统一的行为,他一生多次识破并挫败叛乱活动,在维护汉王朝的统治和社会安宁方面,建立了不朽功绩。

金姓
金日磾的后代子孙,就以汉武帝所赐之“金”为姓氏,尽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期吴越国刘氏一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吴越大豪钱镠创建了吴越国,他成为开国第一任君主。
由于钱镠的“镠”与“刘”为同音字,为了令辖下皆避自己的名讳,钱镠便下诏将吴越国中所有的刘氏族人皆改为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相传古有金国,国人以金为氏,伏羲臣金堤为其后(见《姓考》)。

金姓发源地(百家讲坛截图)
源流五

赐姓而来。明代蒙古王子也先土干,元人额森图克、阿尔哈特实哩等受赐金姓;清乾隆帝赐台湾土著七姓有金姓。
源流六

改姓或其他。元人金履祥、清人金圣叹均系改姓;景颇族金劈氏、恒滚氏,达斡尔族索曲氏、德力根氏等汉姓为金;南北朝时羌族,唐时新罗国,金时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
源流七

朝鲜族中源自“王”姓。公元1392年,高丽王朝大将李成桂废黜高丽王自立为国王,改国号为“朝鲜”。朝鲜王欲将蒙古血统很浓的原高丽王朝王室家族(王姓)斩尽杀绝,于是朝鲜王姓之人纷纷改姓金、全、玉。
根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65年脱解尼师今听到庆州西部的树林传出公鸡的鸣叫。于是派宰相瓠公前去看个究竟。瓠公在林中发现一个挂在树上的金盒子。还有一只公鸡在金盒子下不停地鸣叫。脱解尼师今令人将金盒子取下。打开盒子后,竟然发现盒子中有一个小孩。脱解尼师今于是将这个小孩收养。由于小孩来自金盒子,故而被脱解尼师今定为金姓。发现金盒子的树林因此也被改名为鸡林(公鸡鸣叫的树林)。《三国史记》记载:“改始林名鸡林, 因以为国号”。
源流八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西北金城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前汉·地理志》中记载有金城郡。金城郡,是汉昭帝刘弗陵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开始设置的。原为古匈奴之地,后在农历7月,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传说当初筑城得金,故称金城。而且称“金”,取其坚固之意。金城郡辖今甘肃省兰州以西和青海省的一部分,即皋兰县西北黄河北岸一带地区,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汉朝时期的金城即指今兰州,但不在金城郡辖区之内。西晋朝时期初治榆中(今甘肃榆中),东晋时期移治金城(今甘肃皋兰),北魏时期金城郡初治榆中,后徙金城(今陕西汉阴)。隋朝时期废郡,改置兰州,移治皋兰。唐朝时期先称兰州,后改金城郡,再后又改称尘州。宋朝时期干脆称兰州金城郡,南齐因之,治所在今陕西南郑。
古代居金城之民,多为故匈奴、西羌之民,因而有取金城之名为汉化姓氏者,称金氏。
源流九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执金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史籍《前汉·百官公卿表》中,记载有官吏执金吾。金吾,是古代的一种祥鸟的名称,专避不祥之兆。后在帝王国君出行时,“执金吾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实际上,在侍卫一类官中,金吾,就是一种武器,为金属棒,多以铜棒制造,以黄金涂抹在两端,上刻有“金吾”,样子好似孙悟空的金箍棒,职位到了校尉之属者方能执有,谓之“金吾御史大夫”,为武职,护君惩佞,简称“执金吾”。执金吾多是帝王的亲信,对君主忠心不二,受封“执金吾”者,一直是门庭荣耀之极的美事。在唐朝时期,分为左、右金吾卫,负责掌管宫廷河京畿的护卫,为禁卫军之一。在金吾卫中设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职,官秩卫正二品,属大员。这种官制一直沿用到明朝时期。
在执金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吾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
源流十

源于官位,出自三国后期曹魏时期官吏金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金曹,为曹魏、晋朝以后,在丞相、三公府中设置的一种官职。曹魏时期,在丞相府专门设有金曹官署,长官称金曹掾,官秩三百石,下设金曹属一人,官秩二百石,官位七品。金曹官署主要负责掌管货币、盐铁之事。到了晋朝、南北朝时期,丞相府内均将相应官职改称参军,但南朝刘宋政权在太尉府中仍设为金曹。
在金曹掾、金曹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曹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金氏。
源流十一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蒙古王室,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率二十万大军伐漠北,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后裔、蒙古王子孛尔只斤·也先土干率妻子及其部族众人归降,明成祖大喜,特赐其汉姓为金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阿勒特氏,源于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以部为氏,世居塔巴克努图克哈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lte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⑵.蒙古族阿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ute Hala。所冠汉姓即为金氏。
⑶.蒙古族阿苏克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以地为氏。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suke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⑷.蒙古族阿苏特氏,以部为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sute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⑸.蒙古族阿噜罗特氏,源于元朝时期蒙古阿鲁剌惕部,世居察哈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urote Hala。所冠汉姓即为金氏。
⑹.蒙古族阿穆尼布塔斯氏,世居荪尼喀扎哩。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munibutas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蒙古族博尔济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东城(今吉林梨树叶赫乡)。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边氏、季氏、李氏等。
⑺.蒙古族博罗特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察哈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l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包氏等。
⑻.蒙古族博尔吉津氏,亦称白尔济吉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gin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包氏、陆氏、王氏、梁氏等。
⑼.蒙古族博尔齐特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kit Hala。所冠汉姓即为金氏。
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突厥语“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等地。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⑾.蒙古族特济氏,亦称台吉氏、唐基氏,汉义“太子”,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扎库塔。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eg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云氏、鄂氏、赵氏、敖氏等。
源流十二

源于改姓,属于冒改姓为氏。元朝时期有个金覆祥,原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其后裔子孙遂皆为金氏,世代相传至今。
清朝初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名张采,字若采;明朝灭亡后,他改名为张人瑞,字圣叹;后又改姓为金氏,目的就是为了在衡文评书中响亮其笔名,因此在金圣叹的后裔子孙中,便有人干脆以先祖笔名为姓氏者,称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三

源于景颇族,出自明朝时期景颇族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时期,西南地区景颇族中有复姓金劈氏、恒滚氏。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严禁胡姓,因此多取汉姓为金氏。
源流十四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达斡尔族精奇哩氏,斡尔族著姓之一,世居精奇里乌喇(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噶哈里碧汉额里村(今吉林延吉朝阳川)、黑龙江沿岸等地。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ngciri Hala。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⑵.达斡尔族索曲氏、德力根氏,到清中叶以后,多取汉姓为金氏。
源流十五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满族诸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在清兴祖佟·福满、清景祖佟·觉昌安的清朝满族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氏族人中,皆取意为汉姓金氏,时代相传。
⑵.满族楚库勒氏,亦称车勒库勒氏、褚库尔氏、车克里氏,满语为Cukule Hala,世居楚库勒(今黑龙江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褚库尔村),以地为氏,后多冠汉姓为金氏、楚氏等。
⑶.满族金佳氏,满语为G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自俄罗斯滨海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金氏。
⑷.满族精吉氏,满语为Ginggi Hala,世居乌拉(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金氏、精氏等。
⑸.满族精格哩氏,亦称精厄礼氏,满语为Ginggeri Hala,汉义“洁净”,世居乌拉(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金氏、精氏、孙氏、景氏等。
⑹.满族索尔济氏,满语为Sorgi Hala,以地为氏,世居乌拉(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金氏、索氏、锁氏、关氏等。
⑺.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满语为Sirhin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姓为氏,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后多冠汉姓为金氏、谢氏等。
⑻.今辽宁丹东东沟大孤山镇满族金氏的始祖为佟·猛特木,他曾在后金时期督师南关,连战连捷,深受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所器重。后因为恃权私收降女为妻,被佟·努尔哈赤定罪处斩。经诸位大臣力保其征战之功,方予免死,却被贬配至辽东。其后裔爱新觉罗·塔石后来乘船过海,隐居在辽宁丹东的大孤山下,后代子孙散居在东沟金大岭、三道洼等地。满族金氏显祖爱新觉罗·塔石的后裔皆为宗室金氏

3、皋兰县的人口民族

2012年,皋兰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0.8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7.97万亩,经济作物22.8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00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2.4亿公斤,西瓜总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白兰瓜总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油料总产量达到620万公斤。
2012年,皋兰县畜禽饲养总量160万头只,存栏55.58万头(只),其中:大牲畜0.33万头,奶牛94头,肉牛267头,生猪4.98万头,家禽37.5万只,羊11.53万只,兔1.2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90万公斤,其中:肉类780万公斤,鲜蛋280万公斤,鲜奶27万公斤。皋兰县农机拥有量达5323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2万千瓦。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实现产值5.52亿元,农产品加工率52%;农民专业合作社162个,社员7800人;农村土地流转5万亩,流转率13%。
2011年,皋兰体育馆完成主体。
2013年,皋兰县投资2056万元的县老年护理院和石洞、什川敬老院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
2013年,皋兰县完成和实施北辰路改造、县城主轴线延伸、污水处理厂、南部供热站、体育公园、东湖公园、西通道等7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投资920万元完成24.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750万元建成西岔下半川和石洞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1年,皋兰县投资584万元实施科技项目43项。
2011年,皋兰县投资1.4亿元,完成皋兰四中、西岔中学等86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4所。 2013年,皋兰县投资1.24亿元实施皋兰一中综合楼等54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皋兰县投资3600万元,完成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等13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0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4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报销4839万元。
2013年,皋兰县投资2871万元建成县中医院综合楼和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合管局业务综合楼,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13所。 2011年,皋兰县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2.89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339户。开发公益性岗位1060个,安置高校毕业生1133名。输转劳务人员13.6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9.47亿元。
2013年,皋兰县投资2.19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976套,改造农村危旧房890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安置高校毕业生131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02人。 太平鼓
太平鼓皋兰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
皋兰每年春节期间都有闹“社火”的习俗。从阴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的祭祀活动中,太平鼓队一直充当着重要角色。 剪纸
剪纸艺术何时传入皋兰,没有史书资料记载。皋兰地处黄河流域,有着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民间风俗。黄建中编《皋兰县志》称:皋兰民俗人情质朴,好勇喜猎,蕃汉杂处,各从其俗。文志贞《兰县志》称:皋兰民俗民物阜繁,风俗醇厚,尚礼义,务耕织。彭泽《兰州志》称当地民俗重婚丧、崇墓祭、善木业、精工艺,文雅颇盛。
秦腔
秦腔是清代以来盛行于大西北的戏剧艺术。皋兰县什川农民爱好秦腔由来已久,清代以来久唱不衰。秦剧传统剧目中有许多剧富有人民性,被世代艺人和观众钟爱。秦腔以高亢、豪放、粗犷著称,人们常说“吼秦腔”,即突出了这个特点;但它也有温柔、娇美、细腻的一面。换句话说,秦腔既充满了阳刚之气,也不乏阴柔之美。 皋兰县主要美食有:兰州牛肉拉面等。
皋兰县主要特产有:冬果梨、软儿梨、白兰瓜、红砂洋芋、黑瓜籽等。

4、甘肃省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那些

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8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天祝土族《格萨尔》 西北民族大学
2 Ⅰ—2 陇东红色歌谣 庆阳市
3 Ⅰ—3 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张掖市肃南县
4 Ⅰ—4 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临夏州东乡县
5 Ⅰ—5 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临夏州积石山县
6 Ⅰ—6 河西宝卷(武威宝卷 武威市
张掖宝卷 张掖市
酒泉宝卷) 酒泉市
7 Ⅰ—7 东乡族小经文与民间叙事长诗 《米拉尕黑》 西北民族大学
8 Ⅱ—1 敦煌艺术—音乐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9 Ⅱ—2 花儿 (莲花山花儿会 临夏州康乐县
松鸣岩花儿会 临夏州和政县
二郎山花儿会 定西市岷县
新城花儿会 甘南州临潭县
张家川花儿会) 天水市张家川县
10 Ⅱ—3 佛宫音乐“道得尔” 甘南州
11 Ⅱ—4 清水县道教音乐县 天水市清水县
12 Ⅱ—5 唢呐艺术 庆阳市西峰区、环县
13 Ⅱ—6 裕固族民歌 张掖市肃南县
14 Ⅱ—7 天祝藏族华锐民歌 武威市天祝县
15 Ⅱ—8 甘南藏族民歌 甘南州
16 Ⅲ—1 敦煌艺术—舞蹈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17 Ⅲ—2 高高跷 兰州市永登县
18 Ⅲ—3 兰州太平鼓舞 兰州市
19 Ⅲ—4 攻鼓子舞 武威市
20 Ⅲ—5 旋鼓舞 天水市武山县
21 Ⅲ—6 荷花舞 庆阳市西峰区
22 Ⅲ—7 巴当舞 定西市岷县
23 Ⅲ—8 甘地蹦子 酒泉市
24 Ⅲ—9 多地舞 甘南州舟曲县
25 Ⅲ—10 尕巴舞 甘南州迭部县
26 Ⅲ—11 巴郎鼓舞 甘南州卓尼县
27 Ⅲ—12 傩舞(文县傩舞—池歌昼 永靖县傩舞 陇南市文县
西固军傩) 临夏州永靖县
兰州市西固区
28 Ⅲ—13 锅庄舞 甘南州
29 Ⅳ—1 道情戏 省陇剧院、庆阳市
30 Ⅳ—2 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庆阳市环县
陇南影子腔 陇南市
永登皮影戏 兰州市永登县
天水皮影戏) 天水市
31 Ⅳ—3 曲子戏
(敦煌曲子戏 酒泉敦煌市
华亭县曲子戏 平凉市华亭县
秦安老调 天水市秦安县
通渭县小曲) 定西市通渭县
32 Ⅳ—4 秦腔 省秦剧团
33 Ⅳ—5 灯盏头戏 平凉市灵台县
34 Ⅳ—6 “南木特”藏戏 甘南州
35 Ⅳ—7 高山戏 陇南市武都区
36 Ⅳ—8 玉垒花灯戏 陇南市文县
37 Ⅴ—1 兰州鼓子 兰州市
38 Ⅴ—2 贤孝(凉州贤孝 武威市凉州区
河州贤孝) 临夏州临夏市
39 Ⅴ—3 回族宴席曲 临夏州
40 Ⅴ—4 春官歌演唱 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崆峒春官歌演唱 陇南市西和县
西和县春官歌演唱)
41 Ⅴ—5 阿肯弹唱 酒泉市阿克塞县
42 Ⅴ—6 藏族民间弹唱 甘南州玛曲县
43 Ⅴ—7 南梁说唱 庆阳市华池县
44 Ⅴ—8 甘南“则肉”演唱 甘南州
45 Ⅵ—1 高抬 平凉市庄浪县
46 Ⅵ—2 万人扯绳赛 甘南州临潭县
47 Ⅶ—1 敦煌艺术—美术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48 Ⅶ—2 夜光杯雕
(酒泉夜光杯雕 酒泉市
武山夜光杯雕) 天水市武山县
49 Ⅶ—3 藏族唐卡 甘南州
50 Ⅶ—4 砖雕 临夏州临夏县
51 Ⅶ—5 庆阳香包绣制 庆阳市
52 Ⅶ—6 木版窗花年画 定西市岷县
53 Ⅶ—7 剪纸 庆阳市、平凉市、 定西市、天水市、 白银市、张掖市、
兰州市
54 Ⅶ—8 马尾编荷包 平凉市庄浪县
55 Ⅷ—1 敦煌古乐器制作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56 Ⅷ—2 天水雕漆制作技艺 天水市秦州区
57 Ⅷ—3 洮砚制作技艺
(岷县洮砚制作技艺 定西市岷县
卓尼县洮砚制作技艺 甘南州卓尼县
临潭县洮砚制作技艺) 甘南州临潭县
58 Ⅷ—4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临夏州积石山县
59 Ⅷ—5 东乡族擀毡技艺 临夏州东乡县
60 Ⅷ—6 刻葫芦(临夏刻葫芦 临夏州临夏市
兰州刻葫芦) 兰州市
61 Ⅷ—7 甘谷脊兽制作技艺 天水市甘谷县
62 Ⅷ—8 肃北县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 酒泉市肃北县
63 Ⅷ—9 肃北雪山蒙古族马上用具制作技艺 酒泉市肃北县
64 Ⅷ—10 舟曲县织锦带 甘南州舟曲县
65 Ⅷ—11 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 甘南州夏河县
66 Ⅷ—12 兰州青城水烟制作技艺 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
67 Ⅷ—13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兰州市
68 Ⅸ—1 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 平凉市灵台县
69 Ⅸ—2 藏医药 甘南州
70 Ⅹ—1 博峪采花节 甘南州舟曲县
71 Ⅹ—2 夏河县香浪节 甘南州夏河县
72 Ⅹ—3 乞巧节 陇南市西和县
73 Ⅹ—4 合水面塑风俗 庆阳市合水县
74 Ⅹ—5 兰州羊皮筏子 兰州市
75 Ⅹ—6 陇东窑洞民居文化 庆阳市
76 Ⅹ—7 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 酒泉市肃北县
77 Ⅹ—8 裕固族人生礼仪 张掖市肃南县
78 Ⅹ—9 太昊伏羲祭典 天水市
79 Ⅹ—10 十八路湫神祭典 定西市岷县
80 Ⅹ—11 西王母祭典 平凉市泾川县
81 Ⅹ—12 公刘祭典 庆阳市西峰区
82 Ⅹ—13 插箭节 甘南州
83 Ⅹ—14 “※”字灯会 金昌市
84 Ⅹ—15 周祖祭典 庆阳市庆城县
85 Ⅹ—16 拉扎节 定西市临洮县

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8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一、民间文学(共计3项)

1 Ⅰ—1 《格萨尔》 甘南州玛曲县
2 Ⅰ—2 岷县宝卷 定西市岷县
3 Ⅰ—3 康县木笼歌 陇南市康县

二、民间音乐(共计9项)

4 Ⅱ—1 陇东民歌 平凉市崇信县
庆阳市环县
庆阳市华池县
5 Ⅱ—2 两当号子 陇南市两当县
6 Ⅱ—3 康县锣鼓草 陇南市康县
7 Ⅱ—4 康南毛山歌 陇南市康县
8 Ⅱ—5 唢呐艺术 武威市民勤县
陇南市康县
天水市秦州区
9 Ⅱ—6 永昌曲子 金昌市永昌县
10 Ⅱ—7 卓尼土族民歌 甘南州卓尼县
11 Ⅱ—8 临洮花儿 定西市临洮县
12 Ⅱ—9 甘州小调 张掖市甘州区

三、民间舞蹈(共计17项)

13 Ⅲ—1 庆城徒手秧歌 庆阳市庆城县
14 Ⅲ—2 酒泉“福禄车” 酒泉市肃州区
15 Ⅲ—3 宕昌羌傩舞 陇南市宕昌县
16 Ⅲ—4 民乐顶碗舞 张掖市民乐县
17 Ⅲ—5 天祝土族安召 武威市天祝县
18 Ⅲ—6 道台狮子 兰州市榆中县
19 Ⅲ—7 马衔山秧歌 兰州市榆中县
20 Ⅲ—8 太符灯舞 兰州市榆中县
21 Ⅲ—9 和政秧歌 临夏州和政县
22 Ⅲ—10 河州北乡秧歌 临夏州永靖县
23 Ⅲ—11 节子舞 金昌市永昌县
24 Ⅲ—12 “哈钦木” 甘南州合作市
25 Ⅲ—13 拉卜楞民间舞 甘南州夏河县
26 Ⅲ—14 秦州夹板舞 天水市秦州区
27 Ⅲ—15 临洮傩舞 定西市临洮县
28 Ⅲ—16 秦州鞭杆舞 天水市秦州区
29 Ⅲ—17 黄河战鼓 白银市白银区

四、传统戏剧(共计7项)

30 Ⅳ—1 木偶戏 庆阳市正宁县
酒泉市瓜州县
31 Ⅳ—2 皮影戏 张掖市民乐县
武威市凉州区
白银市会宁县
32 Ⅳ—3 陇南高山剧 陇南市
33 Ⅳ—4 邵家班子木偶戏 张掖市甘州区
34 Ⅳ—5 凉州半台戏 武威市凉州区
35 Ⅳ—6 西厢调 兰州市榆中县
白银市白银区
36 Ⅳ—7 民勤小曲戏 武威市民勤县

五、曲艺(共计6项)

37 Ⅴ—1 兰州太平歌 兰州市安宁区
兰州市皋兰县
38 Ⅴ—2 河州平弦 临夏州临夏市
39 Ⅴ—3 甘谷道情 天水市甘谷县
40 Ⅴ—4 秦州小曲 天水市秦州区
41 Ⅴ—5 春官歌演唱 陇南市礼县
42 Ⅴ—6 河池小曲 陇南市徽县

六、民间杂技与竞技(共计2项)

43 Ⅵ—1 崆峒派武术 平凉崆峒文武学校
44 Ⅵ—2 秦腔獠牙特技表演 张掖市高台县

七、民间美术(共计10项)

45 Ⅶ—1 西峰泥塑 庆阳市西峰区
46 Ⅶ—2 石雕艺术 庆阳市宁县
庆阳市合水县
47 Ⅶ—3 剪纸 酒泉市瓜州县
酒泉市敦煌市
天水市清水县
定西市通渭县
白银市会宁县
48 Ⅶ—4 木雕 甘南州卓尼县
陇南市武都区
天水市武山县
天水市秦州区
酒泉市金塔县
49 Ⅶ—5 红古刺绣 兰州市红古区
50 Ⅶ—6 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 天水市秦州区
51 Ⅶ—7 天水竹雕 天水市秦州区
52 Ⅶ—8 水陆画 武威市凉州区
定西市临洮县
53 Ⅶ—9 阿克塞哈萨克族刺绣 酒泉市阿克塞县
54 Ⅶ—10 临夏穆斯林建筑艺术 临夏州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18项)

55 Ⅷ—1 西峰陶塑技艺 庆阳市西峰区
56 Ⅷ—2 宁县皮影雕刻技艺 庆阳市宁县
57 Ⅷ—3 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 庆阳市正宁县
58 Ⅷ—4 平凉纸织画工艺 平凉纸织画社
59 Ⅷ—5 安口陶瓷制作技艺 平凉市华亭县
60 Ⅷ—6 敦煌彩塑制作技艺 敦煌文化学会
61 Ⅷ—7 礼县井盐制作工艺 陇南市礼县
62 Ⅷ—8 竹篮寨泥玩具制作技艺 陇南市成县
63 Ⅷ—9 寺台造纸术 陇南市康县
64 Ⅷ—10 红古黑陶制作技艺 兰州市红古区
65 Ⅷ—11 东乡族钉匠工艺 临夏州东乡县
66 Ⅷ—12 永靖王氏铁器铸造技艺 临夏州永靖县
67 Ⅷ—13 永靖白塔乡古建筑艺术 临夏州永靖县
68 Ⅷ—14 通渭脊兽制作技艺 定西市通渭县
69 Ⅷ—15 通渭草编技艺 定西市通渭县
70 Ⅷ—16 铁芯子制作技艺 兰州市西固区
兰州市皋兰县
71 Ⅷ—17 秦安麦秆编技艺 天水市秦安县
72 Ⅷ—18 裕固族皮雕技艺 张掖市肃南县

九、传统医药(共计1项)

73 Ⅸ—1 华锐藏医藏药 武威市天祝县

十、民俗(共计15项)

74 Ⅹ—1 阿克塞哈萨克族毡房 酒泉市阿克塞县
75 Ⅹ—2 天祝土族婚俗 武威市天祝县
76 Ⅹ—3 七月官神 兰州市榆中县
77 Ⅹ—4 兰州清汤牛肉面 兰州市城关区
78 Ⅹ—5 正月十九迎婆婆 甘南州舟曲县
79 Ⅹ—6 藏族服饰 甘南州
武威市天祝县
80 Ⅹ—7 甘南藏族婚礼 甘南州夏河县
81 Ⅹ—8 秦安女娲祭祀仪式 天水市秦安县
82 Ⅹ—9 青苗会 定西市岷县
83 Ⅹ—10 兰州“天把式” 兰州市皋兰县
84 Ⅹ—11 窑街“福”字灯会 兰州市红古区
85 Ⅹ—12 九宫八卦灯会 定西市岷县
86 Ⅹ—13 金塔黄河灯会 武威市凉州区
87 Ⅹ—14 裕固族剪马鬃 张掖市肃南县
88 Ⅹ—15 裕固族祭鄂博 张掖市肃南县

5、七月初七的节日及风俗有哪些?

乞巧,观星,看戏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历史上兰州人在这一天有乞巧,观星,看戏的民俗活动,清代翰林,兰州人秦维岳在道光皋兰县续志载,七月七日,儿女设瓜果于庭前,祀星,穿针乞巧,这是写清代兰州姑娘们七月七日夜晚乞巧的习俗。

她们在院中摆上小桌,供上时鲜瓜果,摆上针线剪刀,向织女星焚香祷告礼拜,引线穿针,乞求织女赐予智慧,让自己心灵手巧,1915年兰州甲辰科进士王烜赋诗咏七夕,彩楼针黹暗疑猜,破得工夫送巧来,闻说相思无限苦,情思斩断即仙才,瓜果庭前众女儿,巧娘祭罢爱游嬉,闲歌一曲长生殿,好为今宵谱竹枝。

这证明晚清民国初年兰州还有女孩乞巧的习俗。

兰州人还有在七月七夜晚观银河的习俗,大人们为小孩指指点点,在广袤的星空寻觅牛郎星与织女星。夜空中淡淡的银河如带,东岸的是牛郎星,发出橙黄色光芒,属天鹰座,有三颗星,即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

河鼓二就是牛郎星,河鼓一和河鼓三即为牛郎挑的一双儿女,而牛郎星东南的六颗牛宿星被视为牛郎牵的牛,彼岸的织女星发青光,属天琴座,也是三颗,为织女一,织女二,织女三,呈三角形分布,被认为是织女的工具梭子。

织女星东南方的四角形的渐台一,二,三,四,被视为织女的织布机,这无形中为富有好奇心的儿童传授了天文知识。

节日里文娱表演是少不了的,从前在七月初七前后数日,兰州各秦腔班子都要上演天河配,老百姓则称为牛郎与织女,场场人满,现在由于社会发展,为传统的节日输入了现代元素,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喜爱。

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牛郎父母早逝,经常受哥嫂虐待,每天在外放牛,牛郎长大,老牛牛金星下凡所变让他去偷沐浴的织女的衣裙,以此为缘由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育一双儿女,王母娘娘发现后,捉回织女,牛郎牵着老牛,挑着孩子追上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急忙拔出金簪一划,一条惊涛骇浪的银河出现了,将牛郎,织女分割两岸,后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发了善心,恩准每年七月初七,让喜鹊搭桥,两人相会。

由此兰州有一个传说,七月初七那天喜鹊没了踪影,也听不到喳喳喳的叫声,人们说喜鹊都上天搭鹊桥去了,此外在七夕节时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些年轻人躲在葡萄架或豆棚,瓜架之下,据说能偷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

6、甘肃白银靖远的民俗及变迁

靖远是黄河岸边一个古老的县城,县城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城楼,这座古城楼的名字叫做钟鼓楼。在全国好多地方,都有被称作钟鼓楼的古老建筑,仅仅望文生义可知,这里便是古代安置钟和鼓的地方,而钟和鼓则是古代用来报时的工具。但是,靖远县城的这座钟鼓楼,它的得名或许更多地包含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给人非常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因为这座楼,以前的名字叫做谯楼,这个谯楼过去似乎是用来了望的所在,或者是用作鼓楼的别称。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县城东西两座古老的鼓楼被毁于一旦,原来放在其中的钟和鼓之类的报时工具被迫转放在谯楼之上,于是谯楼便更名钟鼓楼,时间长了,人们忘记了谯楼这个历史的称谓,而且后来的人本来就不知道谯楼是哪个楼了。被毁的东西两座鼓楼,位于旧城东门的叫做东鼓楼,位于旧城西门的叫做西鼓楼,古代有晨钟暮鼓的说法,所以东边的鼓楼放着报时的钟,应该叫做钟楼才对,而西边的鼓楼,则是名副其实的。可惜,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过往的事情了。

这座钟鼓楼始建的年代是明朝正统二年,即公元一四三七年,距今正好五百七十年。当时为了防御北元蒙古人的南下入侵,明英宗朱祁镇同意了大臣的奏报,令置靖虏卫,时任汉中守备的安徽庐州府人房贵,率领一对人马,奉旨来到西北边陲黄河上游的这块风水宝地,在废弃的古会州旧址上建起一座新的城池,这便是靖远方志所载房贵“相地筑城”的来历。明代新筑的这座城市,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虏卫城。数百年来,她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坚强的城市终于保存了下来,犹如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样,一代又一代顽强地生存着。就是这座城楼,也在战争和地震中被毁多次,后来又经过多次重建修缮,但是原貌被完好地继承了下了,坚如磐石一般,高高地耸立在县城中心位置,成为靖远悠久历史的象征。

过去的所有繁华,以及经历过的灾难,都成了历史。但是,这钟鼓楼依然雄风当年,见证着人间的沧桑变迁。夏天的早晨,迎着灿烂的朝阳,无数的燕子飞翔在钟鼓楼周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蔚蓝的天空下,琉璃瓦映射出斑斓的色彩,飞燕环绕,呢喃不绝,伫立在钟鼓楼前,谁能不感到心旷神怡呢?

居住习惯

历史上的靖远,是一个通过移民而得到开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俗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移居这里的人们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出路方便、避风御寒、接近水源等为主要考虑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口集聚居住点,从境内许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见一斑。人们历来多选择以城、堡、湾、滩、水、井、泉、梁、岘、塬、沟、墩、铺、川、坪、寺为聚集点,如古城、裴家堡、东湾、糜滩、营盘水、刘家井、红柳泉、砂梁、曹岘、三场塬、烟洞沟、十里墩、二十里铺、吴家川、五大坪、刘家寺等等。在这些聚集点中,有的以同族为核心,有的为历代军屯点,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此外,由于这里曾为边陲地带,人们集中一处而居,和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直接关系。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楼房、土房、高房子、土窖、箍窑、棚道、卧铺子等。

住户聚集点广布黄河两岸,河谷滩地,土壤肥沃,人口众多,村落密集。有大面积可耕地的川塬一带,人们选择在有泉水的地方居住,海拔较高的二阴山区,因雨水多,气候寒冷,一般都居于避风向阳的地方。

堡子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小型城池,高墙厚壁,多为军事守望据点,或作为军政合一的建制单位。乱世年间,一些特别富有的家庭,为了安全,偶有一户修筑一座堡子者,也有多户人家集资共筑一座者,遇有变乱,临时移居其中避难,目前散见于境内各处的堡子遗址,即为此类建筑。

民用住房,在1949年以前,农村居民普遍生活贫困,山区居住多以土窑为主。城区以及沿河两岸川塬地带因不具备挖窑居住的条件,多住简易平房或土箍窑,极少数富裕人家建造有宽敞的院落式住房。

土窑,即二阴高寒地带或干旱山区的老百姓,依据自然地形条件,选择高大的黄土山体,削成平齐的断面,并在其中挖窑洞居住。窑洞一般深达4~6米,正面开设门窗。民国九年发生大地震,境内住窑洞者居多,人口伤亡将其惨重,现今一般不再建造。

箍窑,即为用土坯箍成的下为方形上呈半圆形状的窑洞,又称为箍窑洞。箍窑大多横着修筑,门开在正中,长为6~9米,深至2~3米。在过去贫困的年代里,箍窑不失为为贫寒人家的好住处,现今也不再建造。

石窑,或称窨子,多分布在东湾至北湾一带的黄河沿岸,于两岸陡立的峭壁上凿石为洞,口小内大,有的还雕有各种花纹,其中设有石磨、石碾、水缸、炊灶等生活用具。这与境内偏远山沟土山中存留的窨子一样,曾经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灾难的的藏身逃命之所,今残迹犹存。

简易土房,是一种土建的简陋住房,数间小房子连成一排,墙壁屋顶皆用草泥土坯,结构门窗均极其简单,空间稍大,安全性差,多为人口较多,生活贫困的家庭所建,现今生活较为困难的农村以及灌区移民初期移居时仍在建造。

棚道,是以土基作墙,架设简单梁椽,以草泥摸顶,多用于圈养牲畜及米面加工用的小作坊。

卧铺子,以木料作支架,可以移动,多用于农户看守田园的临时居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逐渐富裕,农户住宅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家新居多为传统的院落式建筑,修建北房七间,中间三间为主房,俗称上房,为年长者居住或作为客厅,两边各两间稍低,俗称耳房,东面修建厨房三间,房屋有土木结构与砖木结构之分,四周院墙相连,围成一座院落。这种院落结构的住宅,在靖远城镇及农村极为普遍,约占全县民居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典型的院落式房屋建筑日臻完善,以往主次分明的外观结构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高档次的房屋建筑设计。普遍追求宽敞大方,住房美观适用成为新的时尚,诸如四面柱式出檐上房、虎抱头上房、大门窗飞檐上房、砖混结构的平板一层楼房等越来越多,少数人家开始建造封闭式极为讲究的住房。农村富裕人家,建造钢筋水泥新式二层楼房者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有三分之二住进了楼房,楼房的建筑面积越来越大,一般为50~120平方米。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居住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在靖远农村,人们保持着一日三餐的习惯,清晨起来先劳动两个多小时,于九点钟左右吃早饭,一般以黄米或白米糁饭炒菜为主,在一日中最为重要。午饭在下午一点钟就餐,冷季吃蒸馍,暖季吃凉粉、凉面。太阳落山时吃晚饭,多为煮面食。城镇居民一日三餐,早晨吃早点,一般简单量少,中午米饭、炒菜,晚上也多以煮面食为主。

食品主食类以大米、黄米、小麦面粉为主,间以少量杂粮。蒸食类有蒸馍、花卷、月烙饼、马蹄子、包子、发糕等,烙饼以锅盔为主,加以油馍、摊饼。煮食最多最普遍,各类面食、水饺等都以煮食为主,油炸类以油饼、油条、麻花为主。

副食原料主要为各类蔬菜以及肉蛋等,分为热炒与凉拌两种。贫困山区农民,仍以素菜为主,平时很少吃肉。城镇居民,则以大米饭、炒菜为主。冬令时节,大白菜缸腌酸菜仍普遍食用,将辣子、西红柿、韭菜等混合在一起腌制的咸菜,也是本地人喜爱的菜食之一。春节前后,多做酸菜炒肉片、糁饭,味道纯真,十分可口,是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食谱。

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俗称“过事情”,皆邀请亲朋好友参加,摆设宴席,款待来宾。婚嫁食谱,在过去盛行八个碗、十全、十三花等名目,如今更为丰盛,一般都做以鱼肉、鸡肉、牛肉、肘子肉等肉食为主的十三碟炒菜。高档豪华的宴席还有海参、鱿鱼等名菜,配以凉拌菜类和好酒。丧葬菜肴则较为俭约,一般均为含有红烧肉、炸丸子、千刀酥、炒菜之类的大杂烩,每人一碗。

野生菜类如苦苣、野韭菜、野葱、灰条、苜宿,以及地软软、头发菜、蘑菇等野生菌类,农村居民根据季节采食较多。近些年由于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上市,各类蔬菜常年供应市场,四季尝鲜,食用野生菜只是品尝而已,不再大量采集。

服饰习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存在贫富差距,民众着装差异很大。生活条件极贫困者,衣服夏以蔽体,冬以御寒,油污补丁,无式无样。普通百姓,春秋以大腰裤短褂为主,夏穿汗衫、短裤,多以自制粗布为主,冬着大襟棉衣,俗称 “裹肚子”,天气寒冷时穿羊皮袄。夏戴瓜皮小帽或头裹毛巾,冬戴毡帽、棉帽。富户人家以上等布料绸缎为主,春秋穿长袍短褂内衬外套,冬着二毛裘衣。夏天头顶灰绒礼帽,冬天戴平顶黑绒帽。一些大中专学生职员身着中山装,男子穿自制圆口平底布鞋,年轻妇女穿绣花鞋。已婚妇女用青布扎裤脚,头发盘成圆盘状,发髻固定于脑后,俗称“盘头”,有钱人家插各种金银头饰于发髻上,未婚女子则将头发扎成一束长辫子。

自五十年代开始,服装发生巨大变化。盛行男人身穿中山装,青年男子留分头,上衣口袋挂水笔以显示为读书者或有文化之人。青年妇女着装,有“胶皮鞋、洋袜子、剪发头搭肩子”的时兴民谣。六十年代后,男女服装皆向轻便短衣转化,有中山装、军便服、列宁服、工人服、学生服、青年服等名号。布鞋式样有方口、八眼、牛眼窝等式样,还有机制运动鞋、解放鞋、皮鞋等。帽子有解放军帽、鸭舌帽、棉绒帽等,农村妇女长时间讲究包头巾。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很快提高,人们的穿着习惯不断发展演变,讲究舒适大方,潇洒气派,追求艳丽美观,雍容华贵。夏季服装有长短袖衬衫、筒裤、健美裤、短裙、超短裙,以及西装、T恤衫、牛仔服等,冬天有棉绒呢大衣、风雪大衣、航空服、宇宙服,以及各类毛衣、皮夹克罩衫等,鞋有中高跟皮鞋,各类凉鞋、布鞋、棉鞋、运动鞋、旅游鞋等,服装名类繁多,色彩纷呈,难以尽述。

丧葬礼俗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自古至今,丧葬的礼规习俗衍生繁杂,沿袭不衰。有关靖远民间的丧葬礼俗,其大致情形简要记述如下。

一是丧之礼俗,分为临终、守铺、居丧、戴孝、家祭等几个程式。

临终。依据古制,死者男称正寝,女称内寝。人死之后,随即套衫穿寿衣,停放亡灵,俗称“落草”。搭设灵堂,置办棺材、纸货等亡者所用之物。棺材又称寿材,有大小材、连身转及金匣,纸货有童男童女、牲口马匹、鹿鹤碑、金银斗、花圈、花篮等。

守铺。自死者亡故至入殓期间,亲属必须守候死者铺侧,以示服孝。期间,亡者遗体置于堂屋正中,前有帷帘遮掩。停放遗体的房子称作丧铺,遗体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帐,桌上摆放供品、香炉、烛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为防止遗体变腐,传统保护法为采取敷冰块等降温措施,近些年来,地方上采用了全自动电脑控制的豪华水晶棺盛殓,地方丧葬文化更趋文明。

居丧。在此期间,死者亲属须脱冠踏履,身穿素服,妇女则去掉装饰品。禁止外出会友、参与娱乐等社交活动。

戴孝。死者亲属穿戴不同的孝服,男女有别。死者的长子、长孙身穿扎有麻绳的白色长衫孝衣,头戴白布做成的孝帽,俗称披麻戴孝。玄孙除戴孝帽外,还红绿附身。其他子、媳亦穿戴孝服,侄子以及其他亲属,则只戴孝帽。

接三。死者亡故第三天,亲朋前去祭奠,荐以三献之类祭品。

家祭。死者家属择日举行家祭,出纸放告,向亲友送讣告,报告亡者的丧期、葬期有关事项,请姑舅即娘家人(男为舅家,女为娘家),亲朋吊丧,女婿外甥送铭旌、献羊等。家祭之日举行吊唁仪式,请姑舅当众向死者子女训话,并给孝子披麻带孝,赐丧棒。有功名的人家还要请礼宾,行祭祀。如今,家祭活动日益革新,除传统的领羊、游铭旌等,主要为揭碑仪式,请有功名的读书人书写碑文,做成纸碑,与死者遗像安放院内供桌之上,敬献果茶奠酒,上香烧纸焚黄。参加揭碑仪式的礼宾就位,披红挂花,然后鸣炮奏乐。主持人简要介绍葬礼情况,接着请礼宾两人揭碑,然后由碑文的撰写者或他人宣读碑文,其余礼宾垂手恃立两旁。其后,由孝子跪读祭文,并致答谢辞。礼毕后,礼宾退位,孝子致哀。晚间举行家祭与饯灵活动,向死者遗体告别,献上家馔果酒,关闭灵堂门窗并熄灯,行幽食礼,直至深夜。

靖远北部地区的丧事活动时间长,仪式较为隆重。开吊至少为两天,更长的有小三元,最长最复杂的是大三元。小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三天破五天,大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五天破七天,如此长的时间里,主要是为死者做法事念经,超度亡灵。

二是葬之礼俗,分为择茔、安葬、修陵园、做旬等程式。

择茔。即寻找并选择确定坟茔的位置。死者亡故之后,要请风水先生(俗称阴阳、高工等),除选择安葬的时间外,主要的活动在于踏山盘水,卜选吉地安葬死者。

安葬。有三个步骤。出殡,灵柩出门,穿街过巷送往墓地。点主,由阴阳用红笔在“神主”之上点朱。埋葬,灵柩入墓穴并掩埋。

出殡是安葬过程中的隆重活动,在安葬之日的清晨进行。靖远老百姓讲究对死者高抬深埋,送葬的人要多,棺材被众人抬着走的路程要长,过去大多由人力一直抬至墓地,现在改用车辆运送。送葬的车辆为数很多,高达数十两,一路浩浩荡荡,气势非凡。到达坟地后按选定的时辰安葬,安葬时鼓乐鞭炮齐鸣,孝子们更是哭得痛不欲生。棺材沉入墓穴后,要由风水先生分内外经。掩埋前,须请娘家人先动三掀土,接着再由他人掩埋。安葬完毕众人返回,进门前先用清水洗手洗脸,表示洗尽与死者的一切关系,有的地方在水盆里放一把刀,喻意着与死者一刀两断。

修陵园。在墓地造墓冢,树墓碑、墓耳、印头,设墓桌、竖石狮等。

做旬。死者安葬后,其亲属每七日到墓地祭奠一次,称为做旬。一般分为七旬,七天为一个旬期,也叫“七期”。头期,每晚送水火,点坟灯,孝子守墓伴睡。五期,祭奠仪式在次日凌晨时分进行,死者的儿女全部参加。七期,又称“尽七”,死者的所有亲属来到坟地,为其举行做旬的最后一个祭奠仪式。

死者安葬后,其亲属要守孝三年时间,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长久怀念之情。守孝期间,禁止死者亲属举行婚礼、修缮房屋等一切重大活动,也忌讳随便走亲访友。三年到期后,施行换孝礼节,一切禁俗方才解除。随着时代的进步,丧俗也在变革之中,古老的礼俗逐渐被时尚的文明方式所取代。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民间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民俗有其悠久历史渊源,更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靖远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移民居住地,其民俗必然传承着来自不同地域的古老的风俗特点,了解并深入探究靖远民俗,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彰显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

过年

说到过年,最难忘的还是童年。每每到了年关,总是曲指数着过年的日期,盼望着快点过年,盼望着天天过年。那时候过年的诱惑力之所以如此之大,自有一番乐趣在其中。

腊八一过,村子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火起来,择吉日扫房呀,推磨碾米呀,过了腊月二十三,节日的气氛就更浓了,杀猪宰羊办年货,蒸馍煮肉贴春联,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乐乎。家乡有个习俗,要在过年之前备好节日里所需的一切,过年不可以再干,特别是初一,辛苦了一年,大年初一,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也取吉祥之意。即此,临近过年这几天,都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按家乡的风俗,过年乃至正月里都要吃蒸馍,说是象征着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到了年三十下午,一切都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吃年饭拜年了。家乡一般在除夕夜及初一初二吃臊子面,初三早晨吃饺子。初一这天,还有个讲究,不准扫地扫屋子,老人们讲,那叫扫财,说是如果扫了屋子,就是扫走了财富。可见,乡亲们期盼早日过上富裕的日子。

那时候,总感觉天黑得特别慢,好不容易,天幕总算拉了下来,于是就急不可待地穿上新衣服,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尾随父亲去拜年。家乡拜年还有许多的规矩。一般除夕夜,初一初二初三在本家族拜,初四起,才能提着礼品去拜亲戚。我们家爷爷奶奶辈份最高,自然要从他们拜起。在这之前,也不能忘了先逝的祖宗,一家人按大小顺序排开,爷爷领拜,他为先祖上完香,说一声:“给先人拜年。”紧接着大家一起下跪磕头,接下来就该给爷爷奶奶拜年了,爷爷奶奶坐在炕上,由父亲领拜,父辈们拜完坐在炕头,就该我们这一辈了,先给爷爷奶奶磕头,再给父辈们拜年。不过不同的是小孩子们给长辈拜年是有报酬的,只要双膝一落地,受礼的长辈就得赶忙掏压岁钱,多则一元两元,少则一毛两毛不等。那时候,我总将属于自己的这一笔不多的财富用来买些喜欢的书籍,而弟弟们则不同,他们会拿出多半的年钱去买烟花爆竹,尽情地放,玩得开心玩得过瘾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看大戏耍社火要算农村过年最大最常见的娱乐活动了,一般在初三四就会有省或县剧团来村里演戏,也有村民们自演的。出演的戏演员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戏服,脸上涂抹着花花绿绿的油彩,尽情地吼着村民们最喜欢的秦腔。虽说那时候我和弟弟们并不懂戏剧,但还是挤在人群里看戏,几个小时下来,戏没看懂,人倒被挤得够呛!嘿!与其说是去看戏,倒不如说是去凑热闹!

耍社火是挺有意思的,不过也很有讲究。社火队在正式出演之前,要举行隆重的出行仪式,请村里德高望重者选定集聚的吉祥地,带领社火队去拜祭神灵,村民们也能够一起参加,特别是有车的村民,更不会放过这次出行机会,因为能跟着社火队一起出行,可以得到神灵平安吉祥的保佑,这也是村民们祈盼平安幸福的愿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来到集聚地,为神灵上香,烧纸钱,放爆竹……临回之际,更有迷信的村民还会捡几块吉祥地的石头带回家,说是捡了块“宝”,其实这是村民们期盼富裕日子能早些到来。待出行仪式结束之际,举办者还要为所有参加出行仪式的村民们每人佩带一根用红布或红毛线做成的吉祥物,保佑所有的村民,虽说迷信的盛行与色彩浓了些,但这也是村民们祈盼新一年能平平安安,幸福健康,顺利如意的心愿哪!

出行仪式结束后,社火队就可以正式上演了。村里的社火队一般说有狮子舞,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之类的。这些活动都有很高的技巧性,所以基本上都是由大人来操纵表演的。狮子舞由两个人来跳,一人在前撑头,一人在后耍尾,舞时摇头摆尾,起跳,打滚,坐、立、卧……无不体现出耍狮人的灵活潇洒。跑旱船、舞龙灯都有领舞之人,他们拿着舞棍在前指引着耍舞的姿式与方向,并不时地散放烟火,使其更加活灵活现。高跷适时穿梭其中,合着鼓乐一起助兴。整场演出都在震耳欲聋的鼓乐声中,显得热闹非凡,妙趣横生,惹得观望的村民们赞不绝口,我们这帮小孩子围站一旁,乐得又蹦又跳,也一个劲儿拍手叫好。

虽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优越了许多,然而过年的诱惑力似乎已远不如从前了,期盼过年之心也淡了再淡,甚至有些害怕过年,害怕年前的忙碌,害怕年中的热闹,更害怕年后一成不变的日子……想起儿时过年的乐趣:那少之又少的压岁钱,那盼了一年的新衣服,那丝毫不懂烦忧的疯玩儿……都是一种甜蜜。而那甜蜜的回忆,也往往能让人更加留恋童年,留恋儿时的过年,更怀念儿时的欢乐与纯真。

闹社火

每逢春节,从旧年腊月开始,到新年的元宵节期间,靖远城乡都要排练和表演由当地民众自发参与的系列文化娱乐活动,为欢快的节日增添更多的喜庆气氛,这些庆祝活动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间俗称社火,亦称其闹社火或耍社火。

靖远老百姓的闹社火活动,多以表达乡情民意的传统类型为主,欢快诙谐,别具一格,主要有告庙、舞狮、龙灯、彩船、高跷、铁芯子、天平鼓、跑驴、大头和尚等。这些活动,由来已久,历代延续,成为习俗。

告庙 俗称出窝。社火排练完毕公开演出的前一天,要举行告庙仪式。因为农村排练社火,一般都是以神的名义来组织,故出演前必须前往庙堂,焚香祷告,率先为神灵表演,即为告庙。告庙时,选挑精悍青壮年十数人,妆扮成为戏剧人物,骑上高头大马,浩浩荡荡,敲锣打鼓,走街串巷,一路缓行,观众则扶老携幼,夹道欣赏,热闹异常。

舞狮 俗称跳狮子。即用纸筋壳制作狮头,彩画成型,再将大麻染成绿色作为狮毛,缝缀于数尺长的布面上形成狮身。舞狮由两人表演,身着彩色服装,与狮毛颜色一致,前者舞头为首,后者随身作尾,上下翻跳,动作协调,形成一体。用来表演狮舞的桌子长一米四,高一米二,表演时桌下需蹲二人,以免狮桌摇晃。狮子一般为两只,绿色头为公狮,蓝色头为母狮,也有跳独狮的,跳狮时除锣鼓助威外,并燃放焰火。舞狮初登场,先放三把助威,接着在跳“四角”、“翻身”、“打能能(站立)”、“下狮娃”等环节,还要辅之以焰火,技艺精湛,情节诱人,实为当地一绝。

龙灯 以白布彩画墨绿色为龙身,用铁丝扎成龙头,糊以亮纱,全身制装九至十三节,每节安一手把,又一人掌握,龙头、龙身各节均装灯泡,龙尾装一条竹扫帚,由龙头率领集体舞动,快慢一致,浑然一体。

彩船 或称耍旱船。有单船、双船、群船(6~12只)之分,船身扎满花朵、明镜、灯笼,船体下方裙幔拖地,每只彩船由一人掌握,作假脚置于船面,似人坐在船舱,表演者将船身带动作船游水上之飘逸状态。群船表演多作戏剧装扮,如“游西湖”、“回荆州”等,船前由一武功较好者扮演船工导航,开场前先耍一套拳脚,接着再由群体进行表演。

高跷 用优质木椽刨成木腿,高约两米左右。在木腿上端约二尺处,安装有木脚台。踩高跷者多扮演成戏剧人物,将两腿绑缚于高跷台上,行走起来,步伐较大。踩高跷者队伍中间,夹杂有大头娃娃、疯婆婆、倒骑驴者等丑角,挑逗看客捧腹大笑,以取乐观众,在锣鼓鞭炮声中,同步缓行,煞是热闹。

铁芯子 用钢筋做成支柱,固定于木桌上,以十岁左右男女小孩,身穿戏装,将其固定在弯曲的钢筋上,不露扎绑痕迹,一台有二至三人,演员巧立于宝剑、马鞭、花朵之上,临空摇曳,前后摆动,但不出声唱说,仅以扮装奇巧称著。

天平鼓 有跳鼓、抬鼓两类。跳鼓,据说在民国中期从兰州、皋兰一带传入当地,开始由西滩村农民排练表演,延续至今。每个跳鼓队由九至十三人组成,各自扮成武夫,左手提桶鼓,右手执鼓棰,上下翻腾击鼓,其套路有九点、七点之分,由大锣指挥,鼓钹齐鸣,阵容庞大,声震四野。抬鼓,先兴起于平堡,据说为“四十八门军户”自陕西带入。在当地农村,都有自腊月初八至元宵佳节打太平鼓的习惯。这种鼓,鼓身为圆柱状木桶体,高约二至三尺,直径约一尺五至二尺,上下顶端鞔上牛皮,鼓身漆成红色,装铁拴,以粗壮鼓棰敲打,并配有锣钹打击乐器。鼓声热烈欢快,鼓点节奏为一节,循环往复,声震天地,传至数里。夜晚,各村庄鼓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社火走村串户以及地摊子表演,鼓由二人用杠抬着,沿途伴随敲打,欢庆太平盛世,企盼人寿年丰。

跑驴 用铁丝绑就骨架,然后糊以纱布,彩画成毛驴形状,模样逼真,骑驴人扮作少妇回娘家的情节,有丈夫护送,另一人作骑驴赶路姿态相遇,演出各种姿态,博得观众嘻笑。

大头和尚 用纸筋括成较大的人头面具,表演者戴在头上。男角为一胖大和尚,身穿黄道袍,项戴念珠,手执佛尘,演出开始,作起床、揉眼、净手、击鼓、鸣钟、点香、磕头、跪拜等动作,然后盘膝静坐念佛。女角头戴少女面具,身穿肥大彩衣,手持彩帕,往返于和尚之侧,以手帕击和尚头部肩部,不让其静坐念佛,意欲谈情说爱,动作滑稽,逗引取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7、语文题目

甘肃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人口2345万(1949年968万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筒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筒称为陇。

【历史沿革概述】

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汉代先在省境置凉州,至元封五年(前106)省境先后改置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省名相沿至今。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是个稀疏的草原环境。低凹地丰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因此,这里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斗争。建国以来,先后在镇原县姜家湾、寺沟口、黑土梁,庆阳巨家塬,环县楼房子和刘家岔处,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早期人类用火的遗迹。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己发现的有1000处,其中著名的有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中心,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齐家文化;还有晚于齐家文化,发现己有铜器,已经进入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的辛店、寺洼和卡窑文化。古代传说中的四千年前的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也起于西北。近几年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东部秦安县大地湾发现并挖掘了一处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发现的7000年前的地画、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原始社会会堂式宏伟建筑,系国内首次发现。这处遗址堪与西安半坡村遗址相媲美。这里发现的罕见的三足钵、三足罐珍品,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史前史特别是研究古代建筑、文字起源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甘肃省行政区划】

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兰州市:五区三县
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嘉峪关市

金昌市:一区一县
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二区三县
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二区五县
秦城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武威市:一区三县
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张掖市:一区五县
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酒泉市:一区二市四县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平凉市:一区六县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一区七县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

定西市:一区六县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

陇南市:一区八县
武都区、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文县、宕昌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合作市、舟曲县、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

【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8、甘肃习俗

 甘肃岁时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武威习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腊八粥。腊八日夜晚,也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除夕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春节

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着新装,齐集堂屋前,设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灵,祭奠祖先,行“迎神纳福”之礼。接着小辈给长辈拜年。之后,全家吃团圆饭(水饺),新的一年开始。

武威乡间习俗,大年初一不去别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携带酒看、香火、馍馍等祭品,赶着牲畜,按“皇历”特定时辰和方向,到村外几十米处,摆上祭品,燃着香火,并烧一堆柴禾,牵着牲畜,绕火堆转一圈。并由长者念诵祝词(祈祷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之类祝语),名曰“出行”。回家时,再将慎馍馍揣在怀中,此意是“空怀出门.满怀进门”,取其吉利之意。现在这一习俗在少数地方还保留着。

正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相互走访拜年。武威习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烧黄钱,送神,表示年已过完。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

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 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动已不存在,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武威习俗,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钱。旧社会在这天,城内有人把城隍庙寝宫的木架城隍爷抬到暑三日,这叫“城蝗出行”。人们在行宫过庙会,搭台演戏。当时行宫设在现东角,地名叫贺家园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交九”的开始,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各家要吃冬至饭。有的人家吃肉汤面条;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条做饭;也有人家吃“杏皮坛鞑子”,也叫“擞耳子”;也有吃羊肉香头饭或臊子面的民间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张掖婚俗 

催妆: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相关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装,以便第二天来迎娶.实际上,这是男方家来办理诸如财礼等各方面的手续,以免第二天遭闭门羹.办完手续,双方开始痛饮,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个海量的人物才不至于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旧社会张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终身。从看相到订婚一般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新迎等六礼程序。婚礼不仅繁杂,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订亲后,择定成婚吉日,男方用亲车(或轿子)迎新娘到家。亲车到男方家门口时,鳏寡孤独、孕妇、属相相克者一律回避。亲车到门口后由年龄大的妇女端凉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车前向后泼水,用火把燎绕新娘脚后,新郎新娘从铺着红毡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厅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参灶。进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门锁、跳马鞍,同时道士将五谷杂粮、红枣核桃、铜钱撒向新郎新娘,并念喜庆之词:祝新人进门享受大福大贵。 入洞房后,饮交杯茶。以两个茶杯系以红绳,新婚夫妇交杯共饮圆圆茶,象征欢乐好合,百年偕老。然后由婆家的婶婶或嫂嫂为新娘开脸,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尽。晚上闹新房,亲友即景说些韵脚相同,比兴手法的吉利话,如两根筷子一样长,小两口生活赛蜜糖;大大盘子圆又圆,养个儿子中状元。还进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动。 筵客之前,将女方陪嫁的物品摆在男方院中,让双亲、乡亲观赏评论,名曰摆针线。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妇女致谦逊言词致谢。 民国以来,婚俗有所改变。坐轿、跨马鞍、红纱遮面、拜天地等旧的形式逐渐废止。女方索要彩礼,相沿成风。解放后实行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简办婚事。八十年代以后,索要彩礼之风盛行,从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四大件、四十八条腿(全套家具),发展到电器化(彩电、电风扇、电冰箱等)。男方大摆酒席二三十桌。对此,有关组织出面组织集体婚礼,陋习有所改变。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 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 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东女国传)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蛮于朝)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王延德传》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宝)载,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本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兰州市金城路163号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个放筏人,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

 兰州太平鼓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 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