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居家
1、农村习俗有哪些?
1、祈寿祝福习俗。
起乳名、挂长寿锁。一些农村地区的婴儿还有乳名,大多意思就是说代表着长寿,比如“银锁”等等。
每当孩子出生满月的时候,外婆家就会赠送给孩子银质的长寿锁,项圈、手镯、脚镯,并且给孩子佩戴上。长寿锁的反面刻有寿字,正面刻有“长命百岁”四字,再搭配银项链。手镯和脚镯上也都有着银铃铛。
2、年俗
腊月里的杀年猪、腊八蒜、腊八粥、蒸年干粮、做豆腐、扫尘、辞灶、写春联、贴挂钱、剪窗花、贴年画、贴春条、竖灯笼杆子、赶穷汉子集等等。
3、过年放鞭炮。
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十一二点,门户人家都会放鞭炮来迎接新年。鞭炮有长有短,长条的鞭炮就意味着来年更加顺风顺水。而且,大年初一后来访的客人,都会为他放一次鞭炮以示庆贺与祝福。
4、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房。
在有些地方的农村里,还有着这样的风俗,嫁出去的闺女,如果回娘家住,是绝对不能跟老公同房的,除非是没有哥哥和弟弟的。老人家都说,在娘家同房的话,会导致娘家人丁不旺,克人。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但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望楼主采纳,谢谢。
2、民间的传统习俗
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
接财神
旧时岁时信仰习俗。由于地域不同有没的特点,在黑龙江、吉林一带,大年夜接神是为了祈福,接神主要是接财神。
接神时屋门洞开,在庭院设供桌,桌上陈设香供蜡烛,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室内人要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立刻高兴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这时要有一人从屋外抱进一捆柴,女主人要问:"抱进柴了(财)了?"抱柴人马上高兴回答:"抱进柴(财)了!"柴谐音为财,取其吉利的意思。
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高高的被落上,这时男主人要问:"小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立刻从被落上起来,高声答道:"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
女主人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挣取其挣钱的吉意。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解放以后,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贺春节,接财神的习俗渐渐消失了。
送灯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
轧神仙
农历四月十四苏州特有遥庙会风俗。传说这一天吕祖生日,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在这天要化身叫化子、小贩,到人间点化世人。因此,市民和四乡农民都要来"轧神仙",可以借到"仙气"消灾防病,延年益寿,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吕纯阳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八仙之一。道家重视炼丹,相传吕纯阳在医学上颇多贡献,所以被中医奉为祖师。苏州阊门内中市下塘的福济观奉礼吕祖,俗称"神仙庙",又称"天医院"。每逢轧神仙这天,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有吉祥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葱"。旧时习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铺在路上,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路过,可沾仙气。造屋得把"龙爪葱"放置梁上,以为吉兆。
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也无不笼罩着神秘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烂泥老爷,象征如意发财;喝的茶,也叫“神仙茶”,剃个头也叫“神仙头”。三天的庙会,将神仙庙挤得水泄不通,香火鼎盛。现在,商业部门利用这一节日,组织大规模城乡物资交流,使庙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祀奉习俗
祭祀祖先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二祭"(今已废)。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民国春秋两祭。春在旧历正、二月,秋在旧历八、九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为忝,旨酒佳肴,以祀神前。农民终年胼手胼足,埋头苦干,到了是日,遂放纵尽看,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谚称为:"傍神祝福"。
烧香点烛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州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神诞即神的生日,是日民间要杀鸡蒸粿,焚香上供、大宴宾客,演戏敬神,热闹异常,俗称"闹热"。用仪仗、鼓乐、艺阵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村井,谓之"走尪"。除此以外,还举"卦香"仪式,组织众多的信男信女,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卦香"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凉伞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现今还出现以汽车、摩托车代步引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诞、"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消迹。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些迷信活动长期以来时隐时现,70年代末以后又有所回潮。
醮年之祀
谚云:"南州重皇神"。醮年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农民必多种蔬果,多养牲畜,以备到时祀神之用。届期邀请道士,大建罗天大醮,祀期有3天,也有5天。过去大演京剧,今改演芗剧,大宴亲朋。凡属宗姓之乡,必备盛大之生猪生羊,牲醴匹帛,并选小孩装扮故事,骑于马下曰"马艺",抬以彩棚曰"棚艺"。族长拈香导前,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号炮雷鸣,浩浩荡荡,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乡之前,主祀各家长,列队出乡接送,迎至庙前三拜礼毕,大设筵席陈列村中,凡属祀王的乡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入席,尽欢而散。每届祀年,乡民需费,贫者百余元,富者数百元,虽平日异常节俭,至此亦大张门面,不肯示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曾废。80年代以后,此风又起。
酬天敬地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都要高摆香桌,备设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敬祀"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农历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则敬"土地"。此外,凡遇婚庆喜事,主人也大有举办"酬谢天地"之俗,唯丧事只祀土地。
锡伯族禁忌
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翁媳不能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
鄂温克人的待客习惯
以狞猎和役使驯鹿为生的鄂温克人非常好客和讲究礼节。到鄂温克人家申做客,主人把毛皮垫摆放到哪里,客人就在哪里就座,不得挪移。互相敬烟之后,女主人端来奶茶,接着她就忙着给客人煮兽肉。肉端上来,女主人拿猎刀切一小块,随手投入火堆,然后再请客人吃。对贵客通常要献上仟的胸脯肉或是野兽的脊骨、肥肠及驯鹿奶。敬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野果酒,敬酒时主人高举酒杯,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已呻一口后再请客人喝。
哈萨克族的命名
小孩命名,一般分五种方式:一种是小孩生下来后,做父亲的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看到的物件为名;第二种是,父母预先提出许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一个名字,正好与预想的相符,就确定此名;第三种是,生小孩时,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命名;第四种是,在转场途中,以孩子生地为名。解放后,多用新名词给孩子命名,如“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
满族的悠车
这种悠车是满族抚育孩子用的工具。悠车形似船,用绳子系在大梁上。当孩子要睡觉时,母亲就把他抱进悠车里,边唱边悠,孩子很快就入睡了。
满族忌杀狗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有看家和军事上传递情报的作用。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因追兵步步紧逼,在芦苇荡里被明兵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救了过度劳累睡着了的努尔哈赤。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但满族哈达部却无此禁忌,后从努尔哈赤部之俗,沈阳市东陵区后陵那氏调查资料。
维吾尔族礼节和禁忌
维吾尔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讲礼貌。对长辈异常尊敬,如,不能当长辈面吸烟、喝酒,不能从长辈面前横行穿过,不能说笑老人。到他人家作客,让年长者先进门就座,等等。亲朋好友见面,要握手问候,尤其遇到尊长,习惯将右手按在胸前,身体微前倾,互通"萨拉姆"(意为"祝您平安。,或"牙克西姆斯孜"(意为" 您好"。年长的妇女见到晚辈还要亲吻道好。对于来客,主人会请他坐上座,客人到家一定被请喝茶。用茶用饭前,主人会一手提着盛满温水的壶,一手端盆,请客人洗手。用茶点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
维吾尔族也有许多禁忌。如吃饭时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食物在碗中,如不慎饭屑落地,要拾起放在近前的餐布上,不要将抓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饭盘内;吃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打哈欠、埠鼻涕、吐痰等;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禁忌东张西望或起立。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座时要跪坐,禁忌双脚直伸,脚朝人。异常讲究饮水水源的卫生,禁止人们在水渠、河沟、水池等地洗衣洗澡。
彝族的忌讳
彝族群众不愿意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即火塘)的上方或有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回族沫浴
回族普遍有沫浴的习惯。在清真寺附近居住的回族,可去寺内沫浴室沫浴;一般回族家庭都备有吊罐,可随时沫浴(类似淋浴,。沫浴按伊斯兰教规定,分为大净和小净。凡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谓之"大净"(阿拉伯语:"务斯里",。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凡在呕吐、流血或睡眠之后作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洗肘、洗"两便"(称"净下",漱口、洗鼻孔、用湿手摸头、冲洗双足等,称之"小净"(阿拉伯语:"涯都";波斯语:"阿布代司台")。
无论大净或小净,其洗涤方式都必须是淋浴式的,而绝不许用盆和水桶洗涤。因为手一进入盆和桶,水即被认为是污水,不能再用。沫浴时,先洗上身,后洗下身;先洗右部,后洗左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 “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中秋阖家团员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在中国以前,很讲究的,现在人不是很讲究的譬如在饭桌上:
1.茶七,饭八,酒要十。就是茶要给客人倒七分满,饭要盛八分满,但就一定要满满的,就是所谓的十分满。
2.给人倒完茶茶壶嘴不要对着人。(对着谁表示你在骂谁)
3.吃饭不能吧唧嘴。(表示对人不礼貌)
4.吃饭要守着自己这面的吃,就是在夹菜的时候要夹离自己近的那边不要夹到离别人近的那边。
5.不要只吃一种你爱吃的菜,都要吃一点。
6.吃饭时不能讲话。
7.要双手扶碗,保持两只手都在桌子上。
8.吃饭时,不能把腿翘的超过饭桌。
9.不要狼吞虎咽。
10.喝汤时不能出声,汤匙不能碗碰出声音。
再有就是和人打招呼:尤其是长辈,一定要说“您”。不能你我他仨。
还有很多,这都是原老北京的一些讲究,挺麻烦的。还有很多啊!!这算是基本的。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纪念女娲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农历五月初五,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娃娃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按照中国农历,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腊月初八日又被称为“腊八节”。 “腊”,《说文解字》称“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腊”本是古代的一种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活动。《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可谓取之有道,用之当时。 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新华社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希望对你有帮助 O(∩_∩)O~~
3、民间风俗有哪些 中国民风民俗的介绍
1、除夕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
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3、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4、寒食节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5、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4、民间的风俗禁忌
民间的风俗禁忌
民间的风俗禁忌,生活中并非百无禁忌,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习俗,其中就有一些民间禁忌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今日我们来列举一些民间的风俗禁忌,让我们来说道说道。
民间的风俗禁忌1(一) 结婚禁忌
双喜不对冲。同月内喜事不相贺。
迎亲忌遇出殡(大不吉)。
婚期忌单月单日,特别忌七月结婚。
(二) 孕妇禁忌
孕妇忌看砌灶、不祭灶神(否则生儿兔唇)。
孕妇房内忌大力开屉、乱搬东西、杀鸡鸭剁肉等动作(否则惊动胎神,导致难产或产畸形儿)。
孕妇忌参加红白喜事(因身不洁),忌看布袋戏(否则产软骨儿)。
孕妇忌吃兔肉和姜母(否则生儿兔唇、有畸指)。
(三) 产妇禁忌
忌在娘家生产(否则会带走娘家福运,使娘家衰败)。
产房一月内忌外人进人(忌血光秽气,不洁)。
月内忌冷水洗涤(否则患月内风痛)。
(四) 婴儿禁忌
婴儿“落地时”忌人知(防人做扣)。
赞婴儿忌说“肥”、“重”(否则折福损寿)。
婴儿忌人宫庙(因魂魄不全,怕见鬼神)。
婴儿面前忌说“猴”字(否则易患“猴损”,发育不良)。
忌抱婴儿参加丧事(不祥)。
(五) 儿童禁忌
儿童忌食鸡爪(否则写字手抖)。
忌食鱼卵(否则长大不会数数字)。
(六) 丧事禁忌
停灵忌猫近尸体(否则尸体颤动或起立追人)。
入殓防人影入棺(否则生人灵魂被摄入)。忌与丧者生肖相克者送殓。
吊丧忌说“死”字,以“老了”、“去了”代替。
居丧不拜客,不入他人居,吊丧不入他人居(因身不洁)。
(七) 治病、问病禁忌
药渣不留屋内,得倒在路头(送病出门)。
问病不过午(因午后阴气渐盛,有碍病人)。
(八) 待客、宴客禁忌
家有客不扫地,宴客不赶禽畜(否则易被误解为逐客)。
出菜忌单数,忌出四六盘(分别为轿夫和死囚辞世饭盘数)。
婚宴不出面条,丧宴不出甜汤、不饮酒。
(九) 建筑禁忌
宫前、祖厝后忌建房屋(否则居家不利)。
住宅大门忌冲对他人屋脊尖,忌正对巷口(如冲对必筑墙以遮挡,否则家口有损)。
(十) 其他生活禁忌
忌梦中掉牙齿(主折寿),
忌梦拾金银(主破财)。
忌出行遇出殡(办事不利)。
忌行路踩上药渣(晦气)。
忌从晒裤(特别是女裤)的杆下过(晦气)。
忌空中、树上鸟屎落头(大晦气)。
做寿忌称“九”,逢“九”必称“十”(否则阳极必衰)。
民间的风俗禁忌21、除夕守岁
中国人有守岁的习俗, 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守岁有两个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 春节 的习俗之一。
2、放鞭炮
古代认为”年“是一种怪兽,在每年除夕的时候苏醒,吞吃人畜,祸害百姓。但是偶然发现”年“惧怕火燃烧干燥木头发出的声音,于是制作了鞭炮,在过年的时候点燃鞭炮驱吓”年“。慢慢的在过年放鞭炮成为了一种习俗,无论家里贫穷或是富贵,都会准备一些鞭炮。
3、喝凉水
古代生活环境较差,在过年的时候,都是凿冰取水,并没有所谓的凉水,所以他们要喝水只能将水加热后饮用,演变到现在就剩下了不能喝凉水的习俗
4、鱼不能吃完。
年夜饭的鱼不能一次吃完,要留下一半,寓意年年有余,寄托了广大百姓对于明年生活的期望。
5、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过年期间不能说死、病、痛苦、贫困、、、、等不好的言语,新年新气象,你对别人的言论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最不济也会影响其他人的心情。所以最好说一些祝福的话。
6、不能吃药
新年辞旧迎新,如果在这个时间吃药的话寓意新的一年身体会不太好。所以会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当天断药。
7、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能向外泼水
水象征财气,向外泼水,相当于将财气放走了,所以基本都会等到初二在泼脏水。
8、不能向他人讨债
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过年期间讨债的话,双方明年都会走霉运,所以一般都会在腊月29前进行讨债,如果没有讨债成功,则会年后再讨债,过年期间是不能进行讨债的。
9、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
民间认为,出嫁的女儿在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的话会把娘家吃穷,所以只有过了初二才能回娘家。 有一句民谚这样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说的就是大年初二这一天, 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 准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
民间的风俗禁忌31、不准在屋中撑伞
大多数中国人都经历过,小时候不懂事在屋里玩雨伞,经常遭到老人们的严厉警告:“这样会长不高”,很多朋友到现在还这样认为。 其实,这是吓唬小孩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打伞招鬼,是一种封建迷信观念。
据了解,这种禁忌习俗起源于古代明清时期。许多志怪和演义小说都记述,鬼魂是怕阳光的,必须躲在伞下才能四处走动,比如《包青天》中就有类似情节。当然,这是封建迷信演变而成的民间传统,不足为信。但从风水学上来讲,长期在屋里放置打开的伞,或是使用伞类装饰品,会影响屋内的阴阳平衡,严重的会影响屋主人的情绪,因此是不提倡的。
2、不准随意抖腿
小时候比较好动,坐在床沿或椅子上的时候,经常无意识抖腿,因为这种习惯没少被父母责备。民间有句俗语:“男抖穷,女抖贱,人抖穷,树抖死”。也就是说抖腿会把身上的`福气抖散,把财富抖光,最终家破人亡,后果相当骇人。这种禁忌习俗有科学依据呢?个人觉得,虽然不至于这么严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社交礼仪,与人交往要求彬彬有礼,行为举止沉稳和含蓄。抖腿这种动作,属于傲慢、轻浮、自负等无礼的行为,很令人反感。如果一个男子连基本礼仪都做不好,自然不会有福气和财富。如果一个女人抖腿,则说明无教养和不检点,更是要不得。
3、走夜路时不要唱歌
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走夜路感到恐惧时,会不由自主地唱歌壮胆。但在民间,这也是一种传统的禁忌习俗。一种说法是,走夜路时唱歌,会吸引游荡的孤魂野鬼前来骚扰,明显属于封建迷信。还有一种说法,走夜路不发出声音是为了人身安全。在中国古代,人口没有现在这么稠密,荒郊野外野兽出没,治安情况不好,各地匪患众多。如非必要,古人一般是不会走夜路,更不会大声唱歌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因此,这种禁忌习俗,其实是古代先民生活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4、不要隔着窗户递东西
这种禁忌习俗在现代几乎已经消失了,但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禁忌。古代坐牢的时候,囚犯家属如果要送生活用品,只能通过牢狱的窗户和围栏递交。因此,隔着窗户递东西的行为像是给囚犯送东西,预示着接受东西的人会有牢狱之灾,非常不吉利。
5、家中不种槐树和桑树
你应听说过成语“指桑骂槐”。槐树和桑树都是我国常见的树木,为什么会称为民间禁忌习俗呢?根据民间传说,中国有四大招鬼的树木,分别是桑树、槐树、杨树和柳树。桑与“丧”谐音,因此不吉利,很容易理解。而槐树、杨树和柳树,都是古代坟地中常用的树木,因此不适合家中栽种。
特别是槐树,可以望文生义,“槐”为“招鬼之木”。在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就开始在坟地附近栽种槐树,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也会选择在大槐树下举行。在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中有“南柯一梦”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在槐树下做梦,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因此,民间认为槐树还有催眠和制造幻觉的作用,成为家中的禁忌树木便理所当然了。
5、民间风俗
民间风俗有:守岁、闹元宵、赛龙舟、扫墓祭祖、登高等。
1、守岁: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2、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4、扫墓祭祖: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节本属“祭祖节”,在后世发展演变中才被冠以“鬼节”之名,古时人们祭祖是为了表达孝道、感恩追始,并不将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以鬼节称之。
5、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人对山岳既敬畏又充满崇拜之情。“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开来。还有登高避灾之说,全家人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康健平安,免受瘟疫。重阳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于是,重阳节登山“辞青”与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6、中国有哪些民间习俗拜托了各位 谢谢
http://rthk27.rthk.org.hk/homepage/mdc/cuhk/culture/frameset.htm 上这个网站看看,它很详细告诉你中国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