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风俗
1、邵武有哪些特有的节日风俗
春节古称“元旦”,指新的一年开始。又叫“年节”,俗称“年”。
春节是福建省各族人民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从时间上说,春节的核心是正月初一。民间活动主要是开正、祭祀、拜年、游乐等。
1.开 正
指除夕午夜后子时到卯时之间,择一良辰,开启大门,同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也祈求吉利和顺。“开正”的时间依该年天干地支推算,一般人家均依历书上的记载行事。“开正”之时,天未破晓,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香烟缭绕,鞭炮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一时间热闹非凡。
“开正”,在龙海,叫“开春”;在古田,叫“开年”;在沙县,叫“接年”;而南平、邵武、顺昌、光泽、连城、长汀、清流等地则称之为“开门”或“开大门”。“开正”的仪式全省各地大同小异。在厦门,“元旦焚香纸、放爆竹、开门即闭”①。在将乐的农村,倘若是多户人家共住一座房屋的,那么开大门者必须是一位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长者,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中给大家带来吉祥与福祉。宁化的一些农村,在开大门之前先放鞭炮,走遍屋内的各个房间,然后才开门。在武平,开门时全家人应在场,如有外人,不得参加;开门后即按“春牛图”所示的财神方位叩头。在邵武,若有人无意中被“开正”的鞭炮击伤出血,叫“血彩”,据说是极好兆头,这年能发大财。
现在,选择“开正”时辰的做法基本上没有了,一般在除夕零点新旧年之交时大放鞭炮、焰火,喜迎新岁。近几年来,电视机普及,全省城乡的大多人家都围坐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零点时,当电视中新年钟声响起,人们不约而同点鞭炮、放焰火,其盛况绝非昔日“开正”可比。这一新习俗在城镇尤盛,以致于公安部门通告市民,限制焰火爆竹施放地点,规劝居民注意防火安全。本省的大城市则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代之以录有鞭炮响声的录音带。
2.祀 神
祀神在“开正”之后,是旧时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祀神主要包括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祭祀之前,在厅堂的长案上事先摆好供品。各地的供品有所不同,一般是酒、果品(多为柑或桔)、年糕、净茶、牲醴以及插着红纸花的“岁饭”、鲜花。有的地方则纯为素斋,“设斋果、茶、酒、岁饭拜天”②。永春还供有圆子汤,漳州还有红糖煮线面,同安还有金针菜、龙眼干等。泉州的许多人家把正月初九的“天公诞”移至“开正”后祭祀,供品就更讲究了,备的是三牲、五果、六斋。祀神时,由家中长者主持,全家穿戴一新,先祭拜天地神明,焚香点烛,烧金纸,祈求新的一年中合家平安、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即所谓“礼神祈年”。次则依长幼次第祭拜祖先。在罗源,“元旦设香案当天叩拜,谓之‘启寅’。”③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动选在其他时间进行。在厦门,是初一中午祭祖。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动选在其他时间进行。在厦门,是初一中午祭祖。在连城,拜祖先称“拜图”,初一早上由族长率本族子孙在祖庙进行。在大田,民间有初一早起喝姜茶(即糖开水中放生姜、米花)的习俗,这时应敬一杯姜茶于祖宗神位前,祭祀则在早饭之后到祖祠中进行。
祀神之后,供品多放置一天才撤,有的要保留到初五。其中果品如红桔,要放到正月十五元霄节。在福安,厅堂长案上的香火要持续三天不断。
在龙海,龙江上的渔户,春节时都买连根带叶的大捆甘蔗,用红丝布绑在船桅杆上,祈求新年日子节节甜。甘蔗要等过了初三方可取下食用,否则据说会坏了兆头。
现在,祀神仪式多不流行,但尚有人家设供果、点香烛,虽不无祀先之意,但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3.拜 年
拜年又称“拜正”、“贺正”、“贺春”,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拜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自己家中,在祀神祖先之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旧志中的“少长序拜”④、“卑幼以次拜其尊长”⑤即属此类。旧时要行跪拜礼,后逐渐改为作揖鞠躬,流传至今虽有鞠躬行礼者,但大多只说些“拜年”、“长寿”之类的话。长辈在接受小辈的拜年之后,要赏给红包(即压岁钱,有的压岁钱在除夕夜给。)或红桔等。现在拜年的时间也有变化,由于城镇中儿女很多是与父母分居,因此一般在初一早上带小孩回来给父母拜年。
第二种类型是以宗族为单位,在祠堂祖庙中拜年,类似于现在的“团拜”。据(民国)《连江县志》“礼俗”(卷19)记载:人们在拜完神、祖先后,“随入祖庙,合族序拜,以侧柏叶插桔,人领一二枚,取百事吉之义。”凡在祖庙中祭祀祖先的,祀毕均有宗族拜年之俗。现在这一类拜年已不时兴。
第三种类型是亲朋好友、邻里故旧之间的拜年。(光绪)《漳州府志》“民风”(卷38)记载:“元日祭毕,无贵贱御新衣,诣亲贺岁。主人出辛盘共款,行人相望于道,五日乃止”。龙海、南靖等地旧志也有相同的记载。这是给亲戚拜年。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新年发财,主人也以作揖回贺。福州地区流行的回贺语是“齐发,齐发”。有的地方讲究拜年的时间。在连城有句俗语,“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年初五六,有酒无肉”。说的是初一拜宗亲,初二拜岳父、舅父,如果是初三、四去给岳父、舅父拜年,则是怠慢了,只能是“野婿郎”。要是初五、初六去,更是迟了,恕招待不周。带小孩去给亲戚拜年,小孩往往会得到一份“压岁钱”,至少也有两个红桔,因此福州地区俗语说:“拜年拜年,没桔也有钱”。在诏安,亲友互相贺年,入门要高声说“新正如意”,对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表示彼此皆如意。贺年要带二枚红桔,一些糖果之类,对方把礼品收下,红桔奉还,以表双方都吉利。在三明一带,必须先到亲属中的长辈和老师家中拜年,否则有失礼仪。但去的第一家不可是姓王(谐音“亡”)、吴(谐音“无”)、对于姓桑(谐音“丧”)、贾(谐音“假”)的人家也应回避。
学生到老师家拜年,拜见时双手作揖,口称“拜年”、“恭喜”,旋即退出,一般不接受款待。如果到好友家中拜年则可随便些,主人以烟、茶、糖果、红桔等待客。就是一般的熟人,路上相遇,也都拱手说“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
拜年的时间多在初一至初五,但也有例外的。马祖岛居民过了年夜,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在漳平、宁化、尤溪、邵武、崇安等地,初一不外出拜年。宁化、尤溪等地的风俗是初一可到公共场所游乐,但不走家串户。现在这些风俗多已不存。
在宁化、邵武等地,初二才开始到亲友家拜年。但在霞浦的一些地方,却忌这天贺年会亲。同姓中有老人做寿的,应送寿面。过去拜寿是在正月初旬夜间进行,称“暖寿”,现在则不拘此例。
在福安,初二是祭日,可以做诸如洗衣、劈柴之类事,但不能去做客,也不接待客人。在福清,初二为吊唁死者日,凡有新丧的人家,应为逝者设灵座,让亲友吊唁。在莆田、仙游及惠安北部的一些地方,初二为探亡日。据传,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入侵,大肆烧杀抢掠。民族英雄戚继光打败倭寇之后,进山避难的百姓才在二月初二陆续返回家园,但见倭寇铁蹄过处,尸骨相枕,满目疮痍。亲友乡邻不知谁家遭了难、死了人,于是互相探望,帮助收殓亲人。后世相传,二月初二便称为“探亡日”。后来,把这纪念日改在“小年夜”(除夕)与“大年夜”(正月初四,详见后“除夕”条)之间的正月初二。此后年年正月初二,人们互不登门,以避“探亡”之讳。但终有诸多不便,故又约定俗成:凡初一早晨串过门、拜过年者,初二日再登门便不算犯忌。为此,初一拜年的人特别多,为的换取初二的行动自由。
旧时福州水上居民(俗称“昼民”)有一特殊的贺年习俗:正月初二后的数日内,三五结伴的水上居民(男女老幼均有,多为中年以下女性),盛装携筐,至市内各街巷挨户唱小曲贺年。受贺的人家赠以年糕、米粿等食品。水上居民无论贫富与否,每家最少要有一人参加贺年,据说这样类似吃了百家饭,可保全家一年平安无事。所唱小曲和谐悦耳,且多与地方习俗、新年吉利有关,因此颇受青睐。
闽西客家习俗,正月初一,16岁以下的孩童都挎个布包成队到各家各户“打饼”,也含有贺年之意。每到一家,主人便分给一人一粒糖、一块饼,年幼未能到者,则由兄、姐代领。
现在拜年之俗仍盛行,而且增加了“团拜”和电话拜年的新内容。“团拜”即为集体拜年。许多单位都定于新年前后的某一时间,聚会一起,互相拜贺致意,既增进友谊,又可免逐家拜访之劳。此外,还有军民“团拜”,军政“团拜”的。在农村,回乡干部、学生也常有“团拜”之举。电话拜年则是近几年时兴的新鲜事,主要在城镇。新年钟声一响,人们便拿起电话向亲朋好友贺年,既及时,又便捷。随着私人电话的增多,电话拜年这一新习俗逐渐流行。
4.游 乐
春节的游乐活动很多,大型的游乐活动主要有舞狮、舞龙、踩高跷、舞龙灯等,次则观看戏剧,猜灯谜,另外还有玩四色牌、打麻将、玩牌九,聚赌为乐。
在平和、漳浦,“诸少年或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主人劳以果物。有吉祥之家,所劳之物倍厚于常”⑥。在漳平,旧时春节期间,有三、五人临时组合的小乐队(其主要乐器是唢呐,配以小鼓、小钹),挨家挨户吹奏吉祥的乐曲,俗称“鼓吹达仔”。东家要放鞭炮迎送,并赏给红包。缙绅豪富之家,甚至有舞狮队(俗称“打狮”)来拜年,同样要燃放鞭炮迎送,赏红包。舞狮队还在大街或广场上舞弄。在清流有在街头或大户人家舞狮表演的。每到一家,都大受欢迎,离开时一样赠红包赏彩。此外,还有人家邀请唱曲艺的到家中弹唱。有些农村,青年农民以荡秋千为乐。年前他们先以竹竿搭好简易秋千架,从初一到十五,聚集一起,或单人,或双人,作各式各样的荡秋千比赛,观者云集。在明溪,春节期间也有迎神及舞龙灯、狮灯等娱乐。
在福州,旧时春节期间最为儿童们喜爱的娱乐是打“锣鼓板”,而且大人们也玩。“锣鼓板”的调式不少,常见的是“大板”、“小板”、“行板”。“锣鼓板”不但自娱,而且还进行比赛。妇女们则结队出游,或逛街,或游西湖、白塔,也有打四色(即四色牌)、打麻将的。男人们的娱乐除听戏、听评话外,不是喝酒谈天,便是打麻将、抽牌九。旧时玩扑克牌只是上流社会的雅事。
在闽南,春节游乐内容丰富,除了舞龙、舞狮外,还有地方戏剧、歌舞,如南音、歌仔戏、大鼓凉伞舞、车鼓弄,以及武术表演如“套宋江”等等。在诏安,还有舞鸟,即用竹篾做骨架,蒙上白布彩纸,装饰鸟的形状,人套在里面表演着鸟的舞蹈。
1949年后,全省各地春节游乐更丰富多彩,除传统的舞狮、舞龙、龙灯、旱船等等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游园、舞会、体育比赛。电影院上演新影片,电视台播出精彩节目。在农村,文化体育部门也组织了许多文体活动。有的乡与乡、村与村之间自发组织篮球、棋类等比赛。自80年代后,有一新趋向,即春节期间农村人进城游玩,城镇人(尤其是城市)出去登山等。每逢春节,龙岩的登高山、莲花山,连城的冠豸山,长汀的卧龙山,永定的北门山、东华山,尤为热闹,其盛况胜于重阳。福州的鼓山、泉州的清源山、崇安的武夷山更是如此。
近几年来,流行于闽南农村的攻炮城游戏,别有情趣。所谓“炮城”,是竹竿挂起一串串排炮(大鞭炮),分别设置数处,排炮离地面八至十二米不等。攻“城”者必须用点燃的鞭炮扔向排炮,以点响排炮者为胜。“攻炮城”奖品甚为丰厚,常见的有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等。奖品的等级依攻“城”的难度(即排炮离地面的高度)而定。攻“城”开始之前,每处“城”的边上都用大红纸标明奖品名称。这一颇有刺激的游戏往往能吸引大批的“攻城”者和更多的观战者。
“攻炮城”一般在春节里进行,也有选定农闲时某一日子的。设“炮城”的村庄首先要集资购买奖品,布置场地,然后确定“攻城”时间,发出通告。“攻炮城”的这一天,附近各村的人们都早早地来到“战场”。“攻城”者大多是青年人,他们带来的鞭炮不是五包十包,而是一箱一箱。到来之后便选定所要攻的“城”,占据有利的地形。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当主持人宣布“攻城”开始时,战场上各据点顿时炮声大作,硝烟弥漫。加上观众的呐喊声,整个战场沸腾起来,极为热闹。“攻炮城”进行得十分激烈,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有的当天不能攻下“炮城”的,第二天继续进行。攻城者耗费“炮弹”一箱箱,一直坚持到全部“炮城”被攻下才收兵。
“攻炮城”的成绩各有不同。经验丰富者由两人配合,一人送“炮弹”、一人“攻城”。有时,一箱鞭炮还没有完,“城”便被攻下。他们兴高采烈地扛上奖品凯旋而归。经验不足者尽管耗去几箱鞭炮,却一“城”未下。虽然如此,但也喜气洋洋,毫无懊悔之意。
5.食 俗
福建旧俗对于正月初一的饮食十分讲究,比较普遍的是吃“隔年饭”(岁饭)、线面、年糕、素食。初一早上一般不煮新饭,吃“隔年饭”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吃线面寓意长寿;年糕寓意年年高;而用素食则与崇拜神、佛有关,以示虔诚,祈求一年平安如意。在将乐一带流传这样的俗语:“一餐吃斋,四季无灾;一天吃斋,灾祸不来”。
各地食俗互不相同。福州地区,早餐必是线面,而且要配上两个“太平蛋”,象征一年中福寿绵长,太平如意。在仙游,早餐是线面和菠菜,称“岁面”。在泉州、惠安、福鼎等地,早餐的食物中也都有线面。在漳州、龙海是吃甜寿面和红蛋,祈求平安长寿。各地吃素食的相当普遍。在顺昌,早餐吃“隔年饭”配素菜,主要是红萝卜(满堂红)、豆腐(满足)、芥菜(长命),此外还有粉干(取须发皆白长寿之意)。南平民间初一早餐是由男人起来煮点心(长寿面),早、午两餐素食。在崇安(今武夷山市),“早、午两餐素食,晚设宴如除夕”⑦。建阳、邵武、将乐、建宁、大田、永安、永定、上杭、连城、漳平、武平、诏安、德化、南靖、福安等地,有很多人家吃素。尤溪民间,早餐大多素食,有线面,有整颗煮的长寿菜。有的人家还在初一的三餐多摆一副餐具,以求添丁;儿子弱冠的,则多给一份鸡肉,说是能娶上好媳妇。沙县民间早餐无论吃素吃荤,都应吃大蒜(万事顺意)、菠菜(红头见喜)、豆腐(满足)。在漳浦,早餐大多吃以花生油炒的韭菜、菠菜、芹菜、豆腐;韭菜、菠菜不切,称“长年菜”,寓斋戒与长寿之意。平和也有类似的习俗。长汀的素食中必有芹菜、大蒜、葱、韭菜,谐音“勤、算、聪、巧”,以图吉利。有的地方初一早上讲究吃甜,除了吃年糕外,还喝甜茶。在尤溪,早餐之前喝生姜糖茶,称吃“甜头”。在霞浦,“无论贫富,人各食糍汤一碗,俗称‘行时’。盖‘糍’与‘时’同音,取吉利意”⑧。
现在,初一吃的习俗大多仍在流行,不过素食已很少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物更丰富,更讲究了。
6.其 他
春节期间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漳州有风俗歌谣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无姿娘(闽南话,指妇女),初四(神)落地,初五假开。初六摸,初七摸,初八初九敬天公。初十伽蓝生,十一十一福,十二返去拜(意为贺年来往的客人都回家了),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十六孝大人”。泉州的顺口溜是:“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舀肥,初六隔机,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十一倒去觅(回娘家探望),十二请女婿,十三吃糜配芥菜,十四搭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意思是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初一自不必说,泉州的“初二场”,指的是摆开娱乐场。漳州的“初二早”,指的是要早起、早忙,因为既要祀祖,又要准备接待女儿、女婿。在龙海、南靖、华安、平和、漳浦、诏安、泉州、福州等地,都是请女婿的日子,因此初二又称“女婿日”。有许多俗语与此有关,“有孝女儿女婿初一、初二到,不孝女儿女婿初三迟‘过到’(晌午)”(漳州);“孝女贤婿初二客”、“有孝女,初二来”(平和);“有孝查仔(女儿)初二、三,无孝查仔正月半”(诏安)等等。女婿登门要带着礼物奉献给岳父岳母,同时要给小孩们分红包,桔柑或糖果之类。在诏安,女儿回娘家应带炖熟的猪脚和年糕等礼品给父母拜年,俗称“下孝”。娘家收下礼物,但要退还二枚红桔。在漳浦,女儿、女婿要送“锅仔肉”。岳父母一般是设宴招待女婿、女儿。漳州一带,女儿、女婿必须当天返回,不能在娘家过夜。由于初二是“女婿日”,因此华安一带还忌单身汉拜访有年青姑娘的家庭。
“初三无姿娘”,一说这天妇女不上街,另一说是初二回娘家贺正,多被留宿娘家。在闽南一带,初三被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神主凶,一旦撞着,终年不得平安,因此这天人们不出门、不请客。在南靖,又称“粪扫日”,这天应做卫生,故在农村忌探亲访友。在厦门,“初三日,新丧之家祭亡者,戚眷来哭,名曰‘消新愁’。本日忌往人家贺年”⑨。漳平亦有此俗。在霞浦,“客岁有新丧者,……各戚友于初三日重来拜奠,俗称‘拜新年’。初四日午餐即飨以祭余,俗称‘食新年饭’。此两日系与丧家应酬,俗忌,不贺岁、不会亲”⑩。在福安一带,初三却被认为好日子,可以走亲戚、串门、祝寿、办酒席等等。福清、平潭一带,初三开假,商店开始营业。在福清,有新嫁女的家庭,派兄弟辈的少年请新娘、新郎回娘家,俗称“头年请初三”。在仙游一带,初三是“做十”(即祝寿)与开店的日子。
在闽南及平潭、宁德一带,初四是接神的日子。神,有的是泛指,即所谓天神,有的是指家神灶君、灶妈。其仪式颇为隆重,旧例备牲设醴、燃香点烛烧纸马,祈求神明保佑合家平安。在福州及大部分郊县,初四为开假日,开始各项工作与正常生活。
在闽南一带,初五“假开”,指新年已过,各商家以朱红纸写上“开张大吉”、“大吉利市”等张贴,鸣炮开市。人们也开始忙于生计。泉州的“初五舀肥”,指掏粪便,农事开始。在邵武,这天被认为是财神生日,店铺重新开张,焚香鸣炮,迎财神,祝愿生意兴隆。在福安民间,认为各路天神于该日降下界,故多吃素、焚香、鸣炮迎接。
在莆田、仙游,初五“做大岁”。如前所述,倭寇被打败之后,逃难者相率归来,善后事毕,相约于初五日(或初四)补行度岁过年,名曰“做大岁”。但那时是二月初五日。据《倭祸记》载:“自那年(按:明嘉靖四十二年,即1563年)以后,众定每年正月初五日举行做大岁之礼,因为做大岁不能在二月也。”时至今日,莆仙一带每逢春节都过二次年,有的“做大岁”甚至比初一还更为隆重。
漳州的“初六摸、初七摸”,指的是主妇们又忙于准备初八、初九敬天公生日的事。泉州的“初六隔机”则指整理织机,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指的是初七为人日,取果蔬作“七宝羹”。据说吃了“七宝羹”,可以除百病。“初八完全”,指全家团圆。闽南一般认为初九是天公生日,家家“设香案向户外祀之。爆竹声达旦。越日,以祭品馈赠亲戚,互相酬答。居丧者否。”⑾
过了初十,人们又忙于准备迎接元霄节了。
2、宁化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春节是从冬至开始的,一到冬至,我们就要吃狗肉——御寒。春节前的准备不知回不觉答开始了。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年货,年货各式各样:糖果饼干,花生瓜子,干果......第二件事就是买烟花爆竹,要留着除夕晚上用。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新衣服和一些小玩意儿。大人们也忙得不可开交——制作过年待客的腊品。先把买来的肉类撒上调料,再晒干。香肠,腊肉,腊舌头......这些腊品色香味俱全,是待客的上等佳肴
3、宁化春节习俗
宁化春节习俗主要有赏花灯、唱山歌、抬菩萨、巡游傩等。
一、赏花灯
赏花灯是回宁化客家人民千百年来过答年的传统活动,春节元宵,临街的家家户户,檐下窗前,彩灯高悬,一片灯的海洋。每年宁化城区翠园广场内都会举办赏花灯游园活动,展出的花灯造型别致、色彩华丽、寓意丰富。
二、唱山歌
宁化劳动群众历来爱唱山歌,但现在会唱的年轻人已经不多。“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以来,宁化县把庆祝节日与唱响客家山歌相结合,在城区设立固定的场所供爱好者学习、交流。
三、抬菩萨
宁化人大多信奉佛教,每月初一、十五老人们都有点香祈福的习惯。春节庙会抬菩萨的习俗几乎覆盖全县各乡镇,比较有特色的要属石壁陈塘村的抬"五谷神"习俗。
四、巡游傩
“游傩”来自于古时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邪祈福,保佑平安丰收的一种民俗活动。宁化夏坊古“游傩”的傩面为“梅山七圣”,分别代表猿猴、猪、羊、狗、牛、长蛇、蜈蚣七种动物精怪。正月十三,由村里吴姓、夏姓、赖姓推荐的七个青年男子装扮成“梅山七圣”,所有“七圣”全部赤裸着上身,头上、身上插的都是锋利的真刀、锯,用“V”型法器固定,鲜血淋淋。
4、福建人过春节时干什么?
《福建人春节习俗习惯》
春节古称“元旦”,指新的一年开始。又叫“年节”,俗称
《福建人春节习俗习惯》《放眼天下》
关于《放眼天下》的文章《福建人春节习俗习惯》正文开始>> 春节古称“元旦”,指新的一年开始。又叫“年节”,俗称“年”。
春节是福建省各族人民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从时间上说,春节的核心是正月初一。民间活动主要是开正、祭祀、拜年、游乐等。
1.开 正
指除夕午夜后子时到卯时之间,择一良辰,开启大门,同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也祈求吉利和顺。“开正”的时间依该年天干地支推算,一般人家均依历书上的记载行事。“开正”之时,天未破晓,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香烟缭绕,鞭炮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一时间热闹非凡。
“开正”,在龙海,叫“开春”;在古田,叫“开年”;在沙县,叫“接年”;而南平、邵武、顺昌、光泽、连城、长汀、清流等地则称之为“开门”或“开大门”。“开正”的仪式全省各地大同小异。在厦门,“元旦焚香纸、放爆竹、开门即闭”①。在将乐的农村,倘若是多户人家共住一座房屋的,那么开大门者必须是一位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长者,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中给大家带来吉祥与福祉。宁化的一些农村,在开大门之前先放鞭炮,走遍屋内的各个房间,然后才开门。在武平,开门时全家人应在场,如有外人,不得参加;开门后即按“春牛图”所示的财神方位叩头。在邵武,若有人无意中被“开正”的鞭炮击伤出血,叫“血彩”,据说是极好兆头,这年能发大财。
现在,选择“开正”时辰的做法基本上没有了,一般在除夕零点新旧年之交时大放鞭炮、焰火,喜迎新岁。近几年来,电视机普及,全省城乡的大多人家都围坐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零点时,当电视中新年钟声响起,人们不约而同点鞭炮、放焰火,其盛况绝非昔日“开正”可比。这一新习俗在城镇尤盛,以致于公安部门通告市民,限制焰火爆竹施放地点,规劝居民注意防火安全。本省的大城市则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代之以录有鞭炮响声的录音带。
2.祀 神
祀神在“开正”之后,是旧时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祀神主要包括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祭祀之前,在厅堂的长案上事先摆好供品。各地的供品有所不同,一般是酒、果品(多为柑或桔)、年糕、净茶、牲醴以及插着红纸花的“岁饭”、鲜花。有的地方则纯为素斋,“设斋果、茶、酒、岁饭拜天”②。永春还供有圆子汤,漳州还有红糖煮线面,同安还有金针菜、龙眼干等。泉州的许多人家把正月初九的“天公诞”移至“开正”后祭祀,供品就更讲究了,备的是三牲、五果、六斋。祀神时,由家中长者主持,全家穿戴一新,先祭拜天地神明,焚香点烛,烧金纸,祈求新的一年中合家平安、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即所谓“礼神祈年”。次则依长幼次第祭拜祖先。在罗源,“元旦设香案当天叩拜,谓之‘启寅’。”③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动选在其他时间进行。在厦门,是初一中午祭祖。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动选在其他时间进行。在厦门,是初一中午祭祖。在连城,拜祖先称“拜图”,初一早上由族长率本族子孙在祖庙进行。在大田,民间有初一早起喝姜茶(即糖开水中放生姜、米花)的习俗,这时应敬一杯姜茶于祖宗神位前,祭祀则在早饭之后到祖祠中进行。
祀神之后,供品多放置一天才撤,有的要保留到初五。其中果品如红桔,要放到正月十五元霄节。在福安,厅堂长案上的香火要持续三天不断。
在龙海,龙江上的渔户,春节时都买连根带叶的大捆甘蔗,用红丝布绑在船桅杆上,祈求新年日子节节甜。甘蔗要等过了初三方可取下食用,否则据说会坏了兆头。
现在,祀神仪式多不流行,但尚有人家设供果、点香烛,虽不无祀先之意,但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3.拜 年
拜年又称“拜正”、“贺正”、“贺春”,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拜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自己家中,在祀神祖先之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旧志中的“少长序拜”④、“卑幼以次拜其尊长”⑤即属此类。旧时要行跪拜礼,后逐渐改为作揖鞠躬,流传至今虽有鞠躬行礼者,但大多只说些“拜年”、“长寿”之类的话。长辈在接受小辈的拜年之后,要赏给红包(即压岁钱,有的压岁钱在除夕夜给。)或红桔等。现在拜年的时间也有变化,由于城镇中儿女很多是与父母分居,因此一般在初一早上带小孩回来给父母拜年。
第二种类型是以宗族为单位,在祠堂祖庙中拜年,类似于现在的“团拜”。据(民国)《连江县志》“礼俗”(卷19)记载:人们在拜完神、祖先后,“随入祖庙,合族序拜,以侧柏叶插桔,人领一二枚,取百事吉之义。”凡在祖庙中祭祀祖先的,祀毕均有宗族拜年之俗。现在这一类拜年已不时兴。
第三种类型是亲朋好友、邻里故旧之间的拜年。(光绪)《漳州府志》“民风”(卷38)记载:“元日祭毕,无贵贱御新衣,诣亲贺岁。主人出辛盘共款,行人相望于道,五日乃止”。龙海、南靖等地旧志也有相同的记载。这是给亲戚拜年。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新年发财,主人也以作揖回贺。福州地区流行的回贺语是“齐发,齐发”。有的地方讲究拜年的时间。在连城有句俗语,“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年初五六,有酒无肉”。说的是初一拜宗亲,初二拜岳父、舅父,如果是初三、四去给岳父、舅父拜年,则是怠慢了,只能是“野婿郎”。要是初五、初六去,更是迟了,恕招待不周。带小孩去给亲戚拜年,小孩往往会得到一份“压岁钱”,至少也有两个红桔,因此福州地区俗语说:“拜年拜年,没桔也有钱”。在诏安,亲友互相贺年,入门要高声说“新正如意”,对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表示彼此皆如意。贺年要带二枚红桔,一些糖果之类,对方把礼品收下,红桔奉还,以表双方都吉利。在三明一带,必须先到亲属中的长辈和老师家中拜年,否则有失礼仪。但去的第一家不可是姓王(谐音“亡”)、吴(谐音“无”)、对于姓桑(谐音“丧”)、贾(谐音“假”)的人家也应回避。
学生到老师家拜年,拜见时双手作揖,口称“拜年”、“恭喜”,旋即退出,一般不接受款待。如果到好友家中拜年则可随便些,主人以烟、茶、糖果、红桔等待客。就是一般的熟人,路上相遇,也都拱手说“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
拜年的时间多在初一至初五,但也有例外的。马祖岛居民过了年夜,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在漳平、宁化、尤溪、邵武、崇安等地,初一不外出拜年。宁化、尤溪等地的风俗是初一可到公共场所游乐,但不走家串户。现在这些风俗多已不存。
在宁化、邵武等地,初二才开始到亲友家拜年。但在霞浦的一些地方,却忌这天贺年会亲。同姓中有老人做寿的,应送寿面。过去拜寿是在正月初旬夜间进行,称“暖寿”,现在则不拘此例。
在福安,初二是祭日,可以做诸如洗衣、劈柴之类事,但不能去做客,也不接待客人。在福清,初二为吊唁死者日,凡有新丧的人家,应为逝者设灵座,让亲友吊唁。在莆田、仙游及惠安北部的一些地方,初二为探亡日。据传,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入侵,大肆烧杀抢掠。民族英雄戚继光打败倭寇之后,进山避难的百姓才在二月初二陆续返回家园,但见倭寇铁蹄过处,尸骨相枕,满目疮痍。亲友乡邻不知谁家遭了难、死了人,于是互相探望,帮助收殓亲人。后世相传,二月初二便称为“探亡日”。后来,把这纪念日改在“小年夜”(除夕)与“大年夜”(正月初四,详见后“除夕”条)之间的正月初二。此后年年正月初二,人们互不登门,以避“探亡”之讳。但终有诸多不便,故又约定俗成:凡初一早晨串过门、拜过年者,初二日再登门便不算犯忌。为此,初一拜年的人特别多,为的换取初二的行动自由。
旧时福州水上居民(俗称“昼民”)有一特殊的贺年习俗:正月初二后的数日内,三五结伴的水上居民(男女老幼均有,多为中年以下女性),盛装携筐,至市内各街巷挨户唱小曲贺年。受贺的人家赠以年糕、米粿等食品。水上居民无论贫富与否,每家最少要有一人参加贺年,据说这样类似吃了百家饭,可保全家一年平安无事。所唱小曲和谐悦耳,且多与地方习俗、新年吉利有关,因此颇受青睐。
闽西客家习俗,正月初一,16岁以下的孩童都挎个布包成队到各家各户“打饼”,也含有贺年之意。每到一家,主人便分给一人一粒糖、一块饼,年幼未能到者,则由兄、姐代领。
现在拜年之俗仍盛行,而且增加了“团拜”和电话拜年的新内容。“团拜”即为集体拜年。许多单位都定于新年前后的某一时间,聚会一起,互相拜贺致意,既增进友谊,又可免逐家拜访之劳。此外,还有军民“团拜”,军政“团拜”的。在农村,回乡干部、学生也常有“团拜”之举。电话拜年则是近几年时兴的新鲜事,主要在城镇。新年钟声一响,人们便拿起电话向亲朋好友贺年,既及时,又便捷。随着私人电话的增多,电话拜年这一新习俗逐渐流行。
4.游 乐
春节的游乐活动很多,大型的游乐活动主要有舞狮、舞龙、踩高跷、舞龙灯等,次则观看戏剧,猜灯谜,另外还有玩四色牌、打麻将、玩牌九,聚赌为乐。
在平和、漳浦,“诸少年或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主人劳以果物。有吉祥之家,所劳之物倍厚于常”⑥。在漳平,旧时春节期间,有三、五人临时组合的小乐队(其主要乐器是唢呐,配以小鼓、小钹),挨家挨户吹奏吉祥的乐曲,俗称“鼓吹达仔”。东家要放鞭炮迎送,并赏给红包。缙绅豪富之家,甚至有舞狮队(俗称“打狮”)来拜年,同样要燃放鞭炮迎送,赏红包。舞狮队还在大街或广场上舞弄。在清流有在街头或大户人家舞狮表演的。每到一家,都大受欢迎,离开时一样赠红包赏彩。此外,还有人家邀请唱曲艺的到家中弹唱。有些农村,青年农民以荡秋千为乐。年前他们先以竹竿搭好简易秋千架,从初一到十五,聚集一起,或单人,或双人,作各式各样的荡秋千比赛,观者云集。在明溪,春节期间也有迎神及舞龙灯、狮灯等娱乐。
在福州,旧时春节期间最为儿童们喜爱的娱乐是打“锣鼓板”,而且大人们也玩。“锣鼓板”的调式不少,常见的是“大板”、“小板”、“行板”。“锣鼓板”不但自娱,而且还进行比赛。妇女们则结队出游,或逛街,或游西湖、白塔,也有打四色(即四色牌)、打麻将的。男人们的娱乐除听戏、听评话外,不是喝酒谈天,便是打麻将、抽牌九。旧时玩扑克牌只是上流社会的雅事。
在闽南,春节游乐内容丰富,除了舞龙、舞狮外,还有地方戏剧、歌舞,如南音、歌仔戏、大鼓凉伞舞、车鼓弄,以及武术表演如“套宋江”等等。在诏安,还有舞鸟,即用竹篾做骨架,蒙上白布彩纸,装饰鸟的形状,人套在里面表演着鸟的舞蹈。
1949年后,全省各地春节游乐更丰富多彩,除传统的舞狮、舞龙、龙灯、旱船等等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游园、舞会、体育比赛。电影院上演新影片,电视台播出精彩节目。在农村,文化体育部门也组织了许多文体活动。有的乡与乡、村与村之间自发组织篮球、棋类等比赛。自80年代后,有一新趋向,即春节期间农村人进城游玩,城镇人(尤其是城市)出去登山等。每逢春节,龙岩的登高山、莲花山,连城的冠豸山,长汀的卧龙山,永定的北门山、东华山,尤为热闹,其盛况胜于重阳。福州的鼓山、泉州的清源山、崇安的武夷山更是如此。
近几年来,流行于闽南农村的攻炮城游戏,别有情趣。所谓“炮城”,是竹竿挂起一串串排炮(大鞭炮),分别设置数处,排炮离地面八至十二米不等。攻“城”者必须用点燃的鞭炮扔向排炮,以点响排炮者为胜。“攻炮城”奖品甚为丰厚,常见的有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等。奖品的等级依攻“城”的难度(即排炮离地面的高度)而定。攻“城”开始之前,每处“城”的边上都用大红纸标明奖品名称。这一颇有刺激的游戏往往能吸引大批的“攻城”者和更多的观战者。
“攻炮城”一般在春节里进行,也有选定农闲时某一日子的。设“炮城”的村庄首先要集资购买奖品,布置场地,然后确定“攻城”时间,发出通告。“攻炮城”的这一天,附近各村的人们都早早地来到“战场”。“攻城”者大多是青年人,他们带来的鞭炮不是五包十包,而是一箱一箱。到来之后便选定所要攻的“城”,占据有利的地形。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当主持人宣布“攻城”开始时,战场上各据点顿时炮声大作,硝烟弥漫。加上观众的呐喊声,整个战场沸腾起来,极为热闹。“攻炮城”进行得十分激烈,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有的当天不能攻下“炮城”的,第二天继续进行。攻城者耗费“炮弹”一箱箱,一直坚持到全部“炮城”被攻下才收兵。
“攻炮城”的成绩各有不同。经验丰富者由两人配合,一人送“炮弹”、一人“攻城”。有时,一箱鞭炮还没有完,“城”便被攻下。他们兴高采烈地扛上奖品凯旋而归。经验不足者尽管耗去几箱鞭炮,却一“城”未下。虽然如此,但也喜气洋洋,毫无懊悔之意。
5.食 俗
福建旧俗对于正月初一的饮食十分讲究,比较普遍的是吃“隔年饭”(岁饭)、线面、年糕、素食。初一早上一般不煮新饭,吃“隔年饭”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吃线面寓意长寿;年糕寓意年年高;而用素食则与崇拜神、佛有关,以示虔诚,祈求一年平安如意。在将乐一带流传这样的俗语:“一餐吃斋,四季无灾;一天吃斋,灾祸不来”。
各地食俗互不相同。福州地区,早餐必是线面,而且要配上两个“太平蛋”,象征一年中福寿绵长,太平如意。在仙游,早餐是线面和菠菜,称“岁面”。在泉州、惠安、福鼎等地,早餐的食物中也都有线面。在漳州、龙海是吃甜寿面和红蛋,祈求平安长寿。各地吃素食的相当普遍。在顺昌,早餐吃“隔年饭”配素菜,主要是红萝卜(满堂红)、豆腐(满足)、芥菜(长命),此外还有粉干(取须发皆白长寿之意)。南平民间初一早餐是由男人起来煮点心(长寿面),早、午两餐素食。在崇安(今武夷山市),“早、午两餐素食,晚设宴如除夕”⑦。建阳、邵武、将乐、建宁、大田、永安、永定、上杭、连城、漳平、武平、诏安、德化、南靖、福安等地,有很多人家吃素。尤溪民间,早餐大多素食,有线面,有整颗煮的长寿菜。有的人家还在初一的三餐多摆一副餐具,以求添丁;儿子弱冠的,则多给一份鸡肉,说是能娶上好媳妇。沙县民间早餐无论吃素吃荤,都应吃大蒜(万事顺意)、菠菜(红头见喜)、豆腐(满足)。在漳浦,早餐大多吃以花生油炒的韭菜、菠菜、芹菜、豆腐;韭菜、菠菜不切,称“长年菜”,寓斋戒与长寿之意。平和也有类似的习俗。长汀的素食中必有芹菜、大蒜、葱、韭菜,谐音“勤、算、聪、巧”,以图吉利。有的地方初一早上讲究吃甜,除了吃年糕外,还喝甜茶。在尤溪,早餐之前喝生姜糖茶,称吃“甜头”。在霞浦,“无论贫富,人各食糍汤一碗,俗称‘行时’。盖‘糍’与‘时’同音,取吉利意”⑧。
现在,初一吃的习俗大多仍在流行,不过素食已很少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物更丰富,更讲究了。
5、求个能体现宁化客家风俗的节目单
客家情歌 三明客家,是山歌的故乡。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一批批中原汉人,为避战乱、饥荒、瘟疫等天灾人祸,纷纷南迁;历尽艰辛,来到了闽西北这块世外桃源栖息繁衍。千百年来,客家祖先和土著百姓和平共处,并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渗透。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造出许许多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三明民歌与地方民俗风情融为一炉,带着泥香土味,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客家情歌,以炽热、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洗炼的语言,表达了青年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对封建婚姻的反抗。有如清泉,沁人心脾。 客家情歌大多七言,隔句押韵,有四名式,也有段体结构,形式多样。还有对唱、盘歌等,倍受群众喜爱。婚嫁风俗: 汀州(长汀、宁化)客家婚嫁风俗,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婚俗的遗风,即:“纳采”(提亲),“问名”(问生辰八字),“纳吉”(双方占卜合婚),“纳微”(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请期”(男方将选定的结婚日期通知女家),“迎亲”(迎娶新娘)等六礼。现在长汀的客家婚嫁的六礼为:“提亲”,“问名”,“送定”,“报日子”,“送嫁妆”,“接亲”。 岁时风俗 春节:春节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长汀客家人认为,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年。百节年为首,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节大约分3个阶段:从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为入年界。入年界后积极筹备年料,送年礼、大扫除、洗晒被褥衣物、理发沐浴、添置乱碌取?/p> 蒸岁饭:除夕前一天蒸岁饭,岁饭要供数日,取“岁有余粮”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 过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团聚饮酒,称“食年酒”,即“过年”。除夕在门前、厅堂贴对联,家庭用具上贴红纸,叫做“封岁”、“上红”。 守岁:吃完年夜饭,全屋到处灯火通明直至天亮,叫“点岁火”,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通宵达旦,谓之“守岁”;长辈用红纸做红包给孩子,叫“压岁钱”;将红包放在供桌上,称“压岁”。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以“通书”为准择吉时,打开大门,口颂“开门大吉,万事如意,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大门,择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时前往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乐:春节期间传统游乐活动颇为丰富。民间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演戏、提傀儡等活动遍布城乡,热闹非凡。 立春:立春,长汀客家人谓之“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颇为重视。届时,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 元宵节:长汀客家人的元宵节又叫“正月半”,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元宵节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粉、红糖、花生米、芝Jh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团圆和睦。民间举办各种灯会,玩灯、赏灯,好不热闹,俗称“闹元宵”。迎花灯以涂坊、南山、河田、三洲等乡(镇)尤为有名。 惊蛰:惊蛰这天,长汀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或在热水中煮连毛芋子;在橱脚、桌脚、柱脚、墙脚等处撒上生石灰。这两种做法叫做“炒虫炒豸”、“溻虫溻豸”。惊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之时,客家人主张早期灭虫。 春社:长汀客家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风俗。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客家人妆扮人物故事,锣鼓喧天,迎神游行,祈求丰收,但并不普遍。 清明:清明期间,长汀客家人扫墓,祭祀祖先,从春分开始到清明达到高潮。祭祀活动非常讲究。在这期间,外出的家人多赶回家祭祖。 端午节:端午节,长汀客家人又称五月节,是一年中“五、八、腊”三大节日之一。过节除沿袭中原习俗用竹叶包棕子,吃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等外,还在五月初五那天,男女老少都用“药把水”洗浴。“药把水”是用山上能入药的草木煎制而成。 入伏:长汀客家人在入伏这天家家熬“仙人冻”吃。习俗认为,吃了“仙人冻”好度炎热的三伏天。“仙人冻”以仙草为主,配以淀粉熬成。 六月食新:长汀客家人“食新”就是尝新米。日子一般选小暑过后,逢卯日“食新”。在乡间,割下稻谷碾成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而长汀客家人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相传宋代末年,客家人正准备过节,元兵突然入侵,因此改为提前一天祭祀祖先,以避兵扰。七月十四日祭祀祖先,七月十五日祭祀“野鬼”。 中秋节:客家人过中秋和中原习俗大致相同。但长汀客家还有守“月华”的习俗。据民间传说,守到“月华”天门大开,月亮大放奇异光彩,月光菩萨降临,看见者求福得福,求财得财,因此有人在月光下守“月华”至深更半夜。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九九”重阳节,长汀客家人俗称“九月节”。家家户户做米冻,打糍粑,杀鸡鸭,买猪肉,宴请亲友。此外,还有登高、赏菊活动。 九月十四:农历九月十四,原为长汀城区庙会,古时迎神拜佛十分隆重,大街小巷水泄不通,家家户户宾客满坐,各种民间文艺演出通宵达旦,热闹三天。现在已成为闽粤赣三省十四县的物资交流会期。 冬至:冬至本是农事节气,但长汀客家人称为“冬年”。客家人历来有冬至进补的习俗。汀州(长汀)客家米酒向来在冬至日添水,因为冬至添水的酒色、香、味俱佳,而且久经不坏。 丧葬习俗 汀州(长汀、宁化)客家的丧葬习俗还保留着“五服制”遗风。从孝服上分为:“斩?\”(最重孝服),“齐?\”(次重孝服),“大功”(稍轻孝服),“小功”(次轻孝服),“缌麻”(最轻孝服)。从守孝上分为: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基本沿袭中原汉族丧服制。 治丧过程:报丧、摆孝堂、守灵、吊孝、入殓、发靷、祭三朝、五七、完七、出服等。 此外,长汀客家人还有“捡金”习俗,也称二次葬。
6、福建人有什么风俗陋习
大男子主义倒是比较少。当然也要干家务的,只是这里重男轻女比较严重,城市不会,农村比较厉害,本地男人基本都娶省内的老婆,很少娶外省女子,有些家庭是不同意娶外省的。
还有,不管城市还是乡下都有祭拜神明的习惯,比如初一、十五,都要祭神,还有普渡,天公生日等很多节日。迷信和宗法都比外省严重,所以日子都像在过节,东西都吃不完。
7、三明宁化过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人们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重阳登高是广州人的一种习俗。古人认为,二阳相重,是大吉大利之日,重阳登高则可图个吉利因此在广州,重阳节是一年中的一个大节日
8、一位大学同学结婚了,福建三明宁化安远的,按那边风俗礼金给多少呢 ?
你好,如果只是一般关系的,给三百就差不多了。
希望可以帮助你。
9、宁化人是客家人吗
宁化是客家人,因为这些习俗
客家民俗,当然也不例外,它传承中汉族古风,同时也融合了闽粤赣客家民系形成区的土著风俗,所以它同属汉族风俗范畴,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宁化民俗既有客家人的共同特点,又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当今许多带普遍性的客家风俗,有的在宁化形成,有些民俗在大部分地区失传了,但宁化仍然保留下来。所以学者们认为宁化有着更多的原始客家文化,这是特殊的宁化历史和地理使然。正如李升宝在《石壁风俗的形成和传播》一文中所说:“石壁风俗为何能播衍辐射至客家许多地区?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历代风俗,随着石壁先祖的迁移,而将各类风俗一同带去,在新的地区播衍继承,也有些风俗被客地融化、改变,或赋予新的内容,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新地区的风俗所取代。”
礼 俗
“礼为社会生活之规范,以礼节之,则为礼俗”。重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称“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多来源于“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古礼可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筒称为“五礼”。习俗中,包含着礼的成份;礼,许多表现于习俗之中。
客家人重礼,最主要的是由古礼沿袭,但也少不了演绎,赋予地域特色。如客家人的婚丧节庆礼俗基本沿袭古礼,但在具体活动程序和内容上,却千姿百态,富有地方特色。如“接亲”,就有“哭嫁”、“吵嫁”、“拦嫁”等等不同”节目”。宁化人的婚、丧、寿庆等,在“请”和“贺”的双方均有不同礼俗。婚嫁要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寿筵和新迁要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丧葬祭奠,要先送“烛礼”,后做“拆封”(谢客宴)。“烛礼”不宜太多,认为“多了下辈要还”。
尊老爱幼,长幼有序,老人要严于律已,为人表率。俗语说:“为老不尊,教坏子孙”。在家吃饭,长辈上座,宴席座位排列有严格规定,如果安排(俗语称“拘席”)不好,客人可离席而走,主人得赔礼道歉,加以挽留。亲戚按血缘亲疏,宁化以舅公(母舅)为最大,称:“上有雷公,下有舅公”;朋友以世交深浅或年龄大小排;同宗则按辈份大小排,同一辈份,则视年龄。上辈交谈,下辈不得多言插嘴,俗语云:“大人话事,细人摁耳”。
尊师重教,望子成龙,是儒家思想的沿袭,客家人发扬更加突出,所以被列为民系特点之一。客家地区的尊师重教程度使海外学子都称道。在梅县传教的法国神父赖里查斯曾说:“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市,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学生人数几乎超过全城人口的一半。……全境有七八百间学校,按照人口的比例来计算,不但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赶得上,就是与欧美各国相较之下亦不多让。”(赖里查斯《客法词典》)宁化或者石壁都有着很好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生子唔读书,不如养条猪”,“目不知丁,枉费一生”等谚语,家喻户晓。各姓氏都把兴教之事写入族规之中。各姓宗祠都设有“学田”,专门奖励上进者,或资助无力求学者。由于把世家命运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视教育、视入学、视老师神圣至上。私塾无论大小,都是圣贤之地,都要设立圣坛,中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左列三千学师,右列七十二贤。每日清晨塾师亲自燃香,初一、十五诸生带香烛,跪拜供祭。父辈都把孩子的前程,寄希望于老师,因此,有人说,对待老师犹如对灶君,思想上十分尊敬、崇拜,生活上关心倍至。“逢年过节必送礼,家有宴席必有请,杀鸡宰猪忘不了,新鲜菜蔬先敬尝。”异乡老师大凡放假回乡,学生家长纷纷赠送农副产品。
在款待客人方面,除上述饮食之外,还有一个“跨火把”的特殊礼仪。如果生客、稀客临门,定要客人“跨火把”进门,所谓生客、稀客,是指第一次进门的客人,或长久未来的客人,如生亲家、生姐丈(女婿)、外孙等等,也包括新娘进门。稀客,指难得登门的客人,俗语云:“三年来两遭,当得清官到。三天来两遭,当得狗爬灶”。所谓“跨火把”,是主人在客人进门之前,用一把柴草放在门槛外面,上面盖上火炭;或柴草点燃,再盖上谷壳,让它只冒烟,而不冒火,引客人跨过火把进门。这是一项最高的迎客礼仪,可能是从当地土著那里学来的。
婚 嫁 轿 封
客家地区对婚嫁习俗各有不同说法,但其做法基本相同,或繁或筒,或增或减,均有所闻。客家人夜间迎亲,福佬人白天迎亲,是最大的不同。客家人过去都抬“花轿”迎新娘。“花轿”的“包装”大体一致,但有些内容,多数地区已“早逝”。“花轿”轿顶,一般都贴上“螽斯衍庆”或“龙凤呈祥”四个大字。轿后挂铜镜或“八卦”,轿门贴“封签”,俗称轿封。普遍的封签内容是书其姓氏郡号和男方族中最为显赫的官名,一是标明迎亲者的姓氏,二是显示本族的声望,三是以官位镇邪,保迎亲的顺利。如:宁化淮土刘氏的轿封是“钦点法部主事刘吉日封”,石壁大江头张氏轿封是:“钦点浙江龙泉县正堂张吉日封”,不书其姓氏最显赫的官职,而以本房族最显赫的人封轿。这种轿封男方贴在右轿门上,以示谦虚。到了女方,则将男方的移至左门上,以示对男方的尊重。女方不必要再贴轿封。另一种轿封是以对联代替,此招可能出自文人舞文弄墨以表现族人才华。轿联,先由男方出上联,贴在右轿门,女方要对下联,把男方上联移至左门,自已的贴右门,作下联,双方都表示谦虚。男方出联,往往是为表现本族人才或为难女方,因此绞尽脑汁出妙对,而且要临启轿时方贴上,过早贴上,怕人通风报信,让女方早有准备。女方为了对好下联,要早请“高手”,因轿在女方停留时间不长,如对不上,不能启轿,对不好则丢族人的脸,所以要早请“高手”早作准备。有的文人墨客便趁机“敲竹杠”。传说有个村子的教书先生,日常不引人重视,“对轿联”时却有人求上门,他于是摆起架子,声称“家寒”不能作,求者即奉上银两,他又说:“笔枯”不能作, 只得增些银两,最后还以“桌残”不能作为由,让求者俯首弯腰,以背当桌,伺候先生写就下联。自此,这个教书先生身价培增,就读的孩子也多起来。传言,过去有钱人为了体面,不惜重金聘请文人,以字计算,一个字一元银洋,或更多。但通常的轿封只写些通常的联对,如“天成佳偶,夙缔良缘”、“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之类的祝贺联句。只有少数确有些文学造诣的男方“先生”会出些难度较大的上联,如“箫笙管笛迎来四化能手”、“真心慎娶妙龄少女”。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一个尴尬局面:男方上联为“腊月雪梅迎春喜”,女方一时难以对上,临近启轿时,写上“中国共产党万岁”。
轿联的风俗是客家人的古老的婚俗之一,但近数十年来,大部分地区已经失传,只有宁化和江西石城的少数山区,在十年前,还用轿接亲,对轿联的遗风犹存。
端 午 挂 葛 藤
端午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除了纪念先人之外,还有祛疾避邪因素,所以客家人非常重视,如同过年。端午节门旁“挂青”也是汉族广泛流传的一种习俗。客家人“挂青”多了一种葛藤,有的再加桃枝,都挂在门框两旁和门楣上。宁化客家人一般把菖蒲、艾枝分别挂在门框两旁,葛藤横挂在门楣上,并配对联:“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挂葛藤的习惯是客家人特有的,从福建宁化,传至广东等各客家地区。宁化至今仍有此习,闽西有的地方也仍然继续保留。此习起源的传说:黄巢起义军路遇一妇人带着孩子逃难,背着大的,牵着小的,黄巢见状好生奇怪,问妇人何故,妇人说:听说黄巢造反,到处杀人,大的孩子是我侄儿,他父母已不在人世,惟恐闪失,断了香火,所以背着,小的是我亲生子,虽然小一点,为了保侄儿,也顾不了许多。黄巢听后很受感动,便告诉妇人不必再去逃难,回家去采葛藤挂在村口,于是一村人平安无事。事后,村里人把葛藤认作吉祥物,所以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葛藤,并将村名改为“葛藤坑”。此村就是现在石壁镇的南田村,距石壁村不到五公里。历史上居住许多人家,现在仍有十多种姓氏的居民,据说广大埔、兴宁也有相类似的传说,但没有具体地点。石壁葛藤坑的传说,自宁化到梅县到台湾都广泛流传,具体情节都一样。也许兴宁、大埔的传说同出一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走样”了。
考据历史,黄巢起义军未曾到过宁化,但经过邻县建宁的边境,所以此传说有待进一步考证。也许黄巢路遇妇人之地正是邻县边境。
丧 葬 偷 青
“一个人的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极端。生是人生的发端,死是人生的终结,所以,生与死是人生之大事。但死之丧礼,不仅远比生礼更为隆重,而且是人生礼仪中最为庄严肃穆、最为独特的礼仪。”丧礼仪规,《礼祀》有详细记载,客家人基本沿袭陈规,虽然各地在具体程式上,稍有演绎,形成客家特色,如二次葬、妇女的“灵牌”和墓碑称“孺人”及坟墓的造型有别等,但总的程式仍不离其宗。宁化客家人在出殡前“偷青”,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做法。
宁化人在出殡前一天举行堂祭,亦称“祭奠”。堂祭是在灵堂举行的祭祀仪式,宁化人称“开堂”。届时燃香鸣炮,哀乐齐鸣,孝子及“五服”亲属各着孝服,分别致祭。孝子开始,由小大到按顺序逐个进行。请“知礼者”司仪念祭文,陈述死者生前业绩及亲人哀思,致祭者按司仪的号令行跪拜礼,对父母、内外祖父母、岳父母、尊师、师傅行三跪九叩,对其他长辈二跪六叩,同辈一跪三叩。拜毕,大礼者,还要绕奠堂匍匐跪爬一周,有的则要在堂前空坪上匍匐跪爬一周,以示对死者长辈生前不尽孝道的忏悔之意。祭讫,焚烧楮帛祭文。当晚“偷青”,吃“辞堂丸”。
“偷青”,就是偷别人家的青菜。在出殡的前一个晚上,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带人到田间,明火执仗偷别人地里的瓜果蔬菜,毫不顾忌,不管何人的菜地,碰上就摘、就拔、就挖。但一般在一户人家的菜地里不会“偷”太多,因为要“偷”好多家,被“偷”的人家越多、骂的人越多、越好,“越骂越发”,但此风习以为常,被偷者知道是“偷青”偷的,都可以谅解,不认真,最多说上几句“这么狠,都给我偷走了”。“偷”的“青”是用以做“辞堂丸”,亦称“老头丸”,是用大米做的,其做法将大米煮成半熟,笊起来,擦揉后,做成椭圆形的丸子,讲究的,再下油锅去炒成赤色。另外将瓜果蔬菜(少许)和葱蒜煮熟,加上米饭丸子一起煮,配以佐料便可。“辞堂丸”煮好之后,首先孝敬死者,家人每人端一碗,跑在棺材下,边哭边吃。吃完又祭,叫“辞堂文”,祭文写在红纸上,意即死者将辞别而去阴间。“辞堂丸”除了家人外,帮忙办丧事的人、祭吊的亲戚朋友和邻居都可以以食,他们不必在灵前祭祀。
宁 化 人 好 客
客家人好客,为世人所称道。宁化客家人更加好客。乡里人较城里人好客,山里人又比乡里人更好客。进门便是客,不进门,路过者也是客。只要经过门口的人,主人都打招呼:“进来坐!”“放下肩吧!”这利俚语,可能过去少有不挑东西走路的人,下田必扛锄头、挑笨箕,做买卖的人,更要挑担子,因是山区,过去道路不好推车,所以只能挑担。“放下肩”是叫人把肩上的东西放下,让肩膀休息一下。这种招呼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口语,就是对没挑东西的人,主人也随口而出“进来放下肩吧!”
客人进屋后,主人首先让坐敬茶,这是最起码的礼节,也是对不认识的过路客人的一般礼节。若是亲、朋,男客则招待家酿水酒,最现成的下酒菜是炒黄豆和湿子花生(花生收获后,不用晒干掺沙一起炒熟,俗称湿子花生,是宁化的一种特产)。再者则加炒一些小菜。如果逢年过节,一户有客,邻居也会提一壶酒、端一盘菜一起招待“凑热闹”。若招待更加亲密的至亲好友,必须宰鸡,请客人吃鸡腿,一人一只鸡腿,若客人多,鸡腿不够,则主客吃大鸡腿,次客吃翼鸡腿(鸡翅膀称翼鸡腿)。
女客上门,一般招待吃擂茶。若是一般过路女客,用现成擂茶,加些炒豆子、炒米等。若是亲朋好友,则要现做,必须有“内容”(即有许多配料),邻居知道某户做擂茶招待客人,会主动送些食油、猪油、粉干、花生等食物,请主人一起做。有些事先不知的邻居,主人待擂茶做好后,也会请邻居一起吃,邻居也随带一些食品。如果在吃擂茶时,凡过路的人,都会受到邀请,也都可进屋品尝,不必拘礼,主人都会热情招待。
大凡喜庆做擂茶或米茶,都要请全村人,男女老少都可以前往,不必拘礼。过路客人也可以进去,叫“见者有份”。客人愈多,主人愈高兴,也愈体面,是一种人缘好的表现,说明“人家看得起”。喜庆菜一般是婚嫁后的第三天,寿庆后一天或廷迟些也可以。建新房、迁新居,大多是在进屋的当天,也可以推迟。叫“样新灶”(“样,谐音,方言,热闹之意),有的地方,庙会期间,凡赶会的人都可进屋吃饭饮酒,主人都非常欢迎。
宁化人待客还有一项”洗澡“,也是必不可少的。请客人洗澡是一种礼节,客人谦让不想洗,主人一定动员你洗,主人把洗澡水提进洗澡间,帮客人把澡盆洗干净,然后请客人进去。农村洗澡水很热,特别招等客人的,一般用开水,洗时不能把水都倒进盆,那样水太热,无法洗,只能先倒入一、二杓,因澡盆是凉的,澡巾也是凉的,搅动一下,水温下降便可以开始洗,在洗的过程中,水不够热时,再添一些,边洗边添,直到洗完,能保持所需温度。外地客人,不知此习者,往往“上当”,到了洗澡间,水那么热,又无冷水掺和,不知所措。有位来自北京的梅州客家人,便曾遇上这种尴尬的局面。
宁化人好客的习俗由来,一是由于客家先民饱尝流离之苦,在那长期流浪的生活之中,深深体会到相待的重要。在困境之中,如果有人相待,真乃“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因此形成一种相敬于人的心态,好客待人;二是从当地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有文献记载:“苗族每逢节日遇见远客,必接至家中款以酒菜的,至少要送一碗酸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10、民间风俗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