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的内容
1、民族教育研究的期刊
书 名: 民族教育研究
作 者:宝玉柱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811087376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 元 自序
民族教育理论篇
关于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概念及其学科归属问题
二、民族教育的类型、民族教育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三、民族教育研究的目的、总的出发点和基本框架
四、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技术手段
地理环境与民族教育
一、地理环境与民族生态
二、地理环境类型与民族教育
三、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心理
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
一、经济文化类型的一般分类与民族教育
二、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与民族教育发展
物质生活方式与民族教育
一、服饰文化与民族教育
二、饮食文化与民族教育
三、居住文化与民族教育
四、交通文化与民族教育
社会组织结构与民族教育
一、家族与民族教育
二、部族与民族教育
三、社区与民族教育
民族人口与民族教育
一、世界民族人口分布概况及成因
二、人口构成与民族教育
人口迁移与移民教育
一、人口迁移的多样性与未来趋势
二、移民教育的主要类型及相关理论
论少数民族的教育平等权与自主权
一、政治平等是教育平等权利和教育自治权利的基础
二、民族间全面平等是实现教育平等权利和教育自治权利的最终目标
三、同中有异辩证灵活的教育政策
论少数民族的教育平等权与自主权——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过程及执行状况
一、思想萌芽(1922—1937)
二、政策雏形(1937—1949)
三、基本政策的形成及实行(1949—1956)
四、政策的贯彻执行受干扰(1956—1965)
五、政策实施受到严重破坏(1966—1977)
六、政策的恢复和执行(1976—1984)
七、政策的调整和进一步发展(1985—1998)
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革命领袖们一贯倡导的思想
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社会及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决定的
四、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劳动者合作、培养人才的需要
民族高等教育篇
论民族学院改革的宏观指导思想
一、创办民族学院的历史背景及宗旨
二、民族学院教育在整个民族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三、民族学院的一般特点
四、民族学院改革的宏观指导思想及布局
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现状及展望
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二、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布状况
三、今后15年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展望
蒙古族教育篇
论蒙古族牧业家庭教育特点
一、认知自然界的教育
二、适应社会的教育
三、家庭教育对实施学校教育的影响
蒙古族语言文字与蒙古族教育
喀喇沁蒙古族双语教育研究
一、旧式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二、新式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三、启示与讨论
《一层楼》和《泣红亭》中尹湛纳希的教育观
一、双重教育制度及尹湛纳希对清朝不平等教育制度的批判
二、私塾的教育内容和尹湛纳希的抱负
三、女性教育的提倡和两种命运的对比
《蒙古风俗鉴》研究
一、《蒙古风俗鉴》的写作目的
二、罗布桑悫丹的史观
三、蒙古族衰败的社会因素
四、蒙古族衰败的经济因素
五、蒙古族衰败的文化因素
六、罗布桑悫丹的民族振兴观
深切怀念那顺巴雅尔先生
学科建设篇
建立语言分析中心。开展现代语言学研究的设想
一、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二、建立语言分析中心的条件
三、语言分析中心的特点
四、建立语言分析中心的步骤
关于成立阿尔泰语文学研究所。加强阿尔泰语文学研究的建议
一、开展阿尔泰语文学研究的条件
二、开展阿尔泰语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阿尔泰语文学的研究任务
四、阿尔泰语文学研究所的组建
学术期刊篇
办好《民族教育研究》杂志。为振兴和发展民族教育服务
一、《民族教育研究》的创办过程
……
学术报告和演讲篇
答疑解惑篇
……
2、我们朝阳有哪些名人和明星吗?
写作文? 我也是刚查完。。。
罗布桑却丹是中国近代蒙古族早期哲学家、杰出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博学多闻的民俗学家、著名学者。
罗布桑却丹1875年(光绪元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阿日山乌苏(今凌源市万元店热水汤)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农民家庭,蒙古名叫宝音陶格陶,汉名为白云峰,字罗子珍。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又从小当喇嘛,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白三喇嘛”。1921年卒于沈阳。他幼年即聪慧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为了生计,只好到乾隆年间修建的“江善寺下院”喇嘛庙里以看守汤泉为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也许就是那流淌了千百年的温泉“神水”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灵性,因此他很快就掌握了蒙、满、汉文,在家乡一带很有名气,刚满16岁就被喀喇沁左旗扎萨克任命为苏木章京,步入政界。从此,罗布桑却丹被无情地卷入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社会斗争之中。1891年(光绪十七年),在他17岁岁时,他的家乡遭受都会之乱,房屋家产全部被烧毁,母亲又染病去世,次年父亲也病故。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春,罗布桑却丹被旗扎萨克派往哲里木盟所属各旗调查本旗人到外旗居住的男丁入册之事,历时3年,于光绪二十二年返回本旗。在此期间,他对蒙古地区社会状况进行了认真考察,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还目睹了蒙古地区封建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无法挽救的腐朽社会现象。他清醒地看到清朝政府在政治上对蒙古族格外提防,为防止蒙古族形成统一力量,实行“以旗为治”的分而治之的政策,还让蒙古诺彦娶满族的公主、格格为妻,“利用联姻关系控制蒙古的大权”;经济上,实行“借地养民”的政策,使蒙族人家产逐渐变少,“穷蒙古农民”;在文化教育及意识形态上,清政府明文规定“不准蒙学进入国学”,“不准蒙人参加用汉文进行的科举考试”,使蒙古族人认为学知识无用,以便对其进行愚化教育。最典型的就是清政府为蒙古人敞开了喇嘛教的大门,鼓励、诱使蒙古族人修寺庙、塑佛像、当喇嘛,使喇嘛教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改变了“古时以当英雄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内容,家庭教育变成了喇嘛的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和习俗趋于轻现实世界而重虚幻世界。
这一切的一切,使罗布桑却丹清醒地意识到,清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上的一系列政策,其罪恶目的就是要在精神和物质上削弱蒙古族实力,喇嘛教之所以在蒙古族地区盛行是清统治者力提倡的结果。因此他在《蒙古风俗鉴》中这样描述:“蒙古人是如梦似的生着,如醉似的活着,人人都向往成佛,对于别的什么读书的好处等均不相信,而且也听不进去,理解不了。观察蒙古人,对拜佛祈祷有特别本事,而其他方面就没什么本事了。喇嘛的发生和发展,把蒙古人的聪明智慧推回到几万年前去了,把人们引导到灵魂离开肉体的道路上去了。蒙古人的十分之七,盼望自己成佛。”同时,蒙古官员们为得到清朝皇帝的青睐,在自己管的旗大建甘珠尔庙,为皇上举办祝其万寿无疆的经会,各旗一个学一个也都建了寺庙。蒙古族统治者由于愚昧无知,目光短浅,为个人私利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对喇嘛教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时,每户若生有几个儿子,除一个留下来继承家业,其他几个都送到寺庙当喇嘛享福,在二百年中,形成了家家出喇嘛的习俗。如果娘家家境较好,就要为当喇嘛的人准备好一年全部生活用品,养活住庙的几个喇嘛。由于这种开销,出现了不少变穷的户。而且蒙古人深信,用黄金塑造佛像功德无量,可消除今生罪过,于是,人们把钱都用在给佛像塑金身上。因此,造成了蒙古各旗蒙古族户数大减,寺庙和佛像却越来越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日久天长,人们的思想和习俗转化成懒惰和软弱,只知一切皆空、人不永生之理,不知人口繁育和增加财富之道,明明活着却老想死后的事。
罗布桑却丹一针见血地指出:“抱着好心做错事,灭亡蒙古族的乃是喇嘛们,蒙古人啊,喇嘛们啊,到这个地步岂不可怜!”他进一步指出:“满洲官员的政策大致为:对于蒙古官员,必使其成为住在门傍的房主人和只会消化食物的器具,此外没有其它用处。”他深刻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利用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思想和灵魂进行腐蚀、麻醉的险恶用心,指出喇嘛教是清统治者进行统治、愚弄蒙古族人的思想工具和精神手段,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子,进而揭露了喇嘛教的反动性、欺骗性和腐朽性。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兴教育必有益于蒙古民族”,他深知,文化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觉醒的先决条件,是民族兴衰的决定因素,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和灵魂。他认为,“世上的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长大后学会一种对于人类有益的本事去谋生,”试图用教育拯救蒙古民族。于是,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蒙古王公来北京,他为蒙古诺彦做翻译时,向喀喇沁公汗如扎卜和蒙古诺彦表达了这个想法,未被采纳。这一切使罗布桑却丹试图通过清政府振兴蒙古族的希望破灭,在思想上他深深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他只能对其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罗布桑却丹离家赴藏,途中因路费短缺而滞留北京,他决定先住在雍和宫学习经书,待挣钱后再去西藏。
从塞北蒙古来到北京,罗布桑却丹的视野大为开阔,意识到这里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于是他打消了去西藏的念头,在雍和宫拜僧为师。这期间,他虚心求教,在进一步提高蒙、汉、满文水平的同时,努力学习藏文。经过4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季仲月,在理藩院应试中获得了“四种语言固师”学位(喇嘛学位名称,专门从事喇嘛经翻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被清政府翰林院聘为北京满蒙高等学堂的教师。
罗布桑却丹在雍和宫期间,亲眼目睹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历史事件,使他原有的仅仅要挽救蒙古族的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他认识到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一体的。他的思想升华到了反帝爱国的阶段。因此,他以保卫祖国建筑艺术瑰宝、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毅然带头与几位喇嘛一起与日本军官高桥、川岛、俄国军官亚可夫进行交涉,为保卫京城寺庙和市民安全做出了贡献。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他又穿梭于交战双方,奔波于木故敦(今沈阳)、昌图、八虎门等地;为维护民族利益,为保护蒙古寺庙和喇嘛们奔走呼号。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在华的疯狂角逐,深深地刺痛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罗布桑却丹。因而,他在《蒙古风俗鉴》中对沙俄吞噬我国领土,日俄的经济掠夺等罪行给予了揭露和讨伐,这又从反而更强化了他拯救民族必兴教育的信念。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至1914年(光绪四十年)间,罗布桑却丹两次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外国语学院和京都板原寺佛学院任教。他学识渊博,教学成绩卓著,在日本教育界、宗教界享有盛名。在日期间,他亲眼看见到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民族振兴的变化。为唤醒民族,振兴祖国,改变蒙古族的落后经济,他根据蒙古历来的生活习俗,结合蒙古地区经济实际情况,提出“用科学养牛、马、羊”的建议,奉天(今沈阳)巡按史张其元和哲里木盟的头领们都很赞成。因当时日本和中华民国议定,允许日本商人到内蒙东部各盟经商,汉族官员对他这个发展畜牧业的想法都不相信,怀疑是日本的阴谋,因此这一建议亦未被采纳,他教育兴国救民的热望也同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1914年他由日本回国,住在沈阳,经日本知名人士介绍,在南满铁路事务部门做蒙文翻译工作,后定居大连。
罗布桑却丹怀着救国救民振兴民族的爱国愿望多次上书,又都以失败告终,均未被采纳。他虽然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精通五种语言文字,但他报国无门,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从1915年至1918年,青灯黄卷,埋头笔耕,呕心沥血,花费4年心血,写出珍贵的蒙古族志书《蒙古风俗鉴》这部蒙文长篇巨著。
《蒙古风俗鉴》共10册,60章,计约20余万字,是这个时期内容繁富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蒙文著作。其内容包罗极广,从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以及风俗民情,到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地理、历史、医药、动植物、刑法、婚姻、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局长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被誉为蒙古族的“百科全书”,是蒙古学研究的珍贵历史文献。《蒙古风俗鉴》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论述了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喇嘛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提示了喇嘛教与封建剥削制度的关系,从而反映了他反对传统的宗教信仰的无神论思想。此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蒙古族人,一个中国人忧国忧民,振兴民族的全部主张,用他自己的话说,“依次列出了我的看法”以寄希望于后人。
罗布桑却丹政治主张虽未能被采纳,但他一生的追求充分表明他不失为当时 蒙古族的先觉者,他爱国爱民,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有如暗夜中的烛光,闪出动人的光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启迪。
3、蒙古族博克的方法与国际摔跤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搏克
摔跤
搏克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摔跤,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男儿三项竞技之一。
搏克是蒙古族男子比试力量、技巧与智慧的体育娱乐活动。关于搏克最早的纪录起源于匈奴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技巧和引人注目的蒙古族搏克文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红格尔苏木境内就有一幅表现搏克题材的岩画,为铁器时代作品。此外,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遗址140号墓所发现的二人角斗纹饰牌亦是一例。牌饰正中饰有二人角斗图案:二人披发赤肩,下着紧腿裤,相互搂抱作相扑状,左右各有一匹马,马有鞍辔,马头上方各有一棵大树,二人头上还有一只鸟,表现了游牧人骑马在野外悠闲自得进行摔跤游戏。13世纪,搏克盛行于我国北方草原,不仅对蒙古族强身健体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与蒙古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也有着密切关联。搏克不仅是体育竞技项目,还是一项颇受大众所喜爱的文体娱乐活动。以往搏克多在祭祀敖包等民众集会时进行,到近代成为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
搏克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也不受地区、年龄、体重的限制。参加的人数不限,但必须是8乘以2的幂次,如8、16、32、64、128、256、512、1024、2048等。200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48搏克大赛”中,就有2048个搏克选手参赛。搏克比赛采取单淘汰法,一跤定胜负。此外,搏克最大的特点是不允许抱腿。
搏克赛中体现了多种文化元素,搏克手穿着的服饰上身坚固、下身宽大,象征着朝气蓬勃与吉祥如意;搏克的出场音乐《邀跤歌》具有蒙古族长调的特点,体现了豪放与气势;入场时似雄鹰飞翔般的热身动作具有蒙古族舞蹈的特点,表现了雄浑与气魄;景嘎是搏克手获胜的标志。在多场摔跤中取得名次的选手举行佩带景嘎、封号等仪式。据说,最早是由一位活佛亲手把撕开的绸布条挂在优胜者的颈后,后来景嘎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沿袭至今。景嘎上的彩带越多,表明获胜的次数越多。并且在老搏克手退役的仪式上,要将景嘎传给具有潜力的新搏克手。搏克的服饰由昭达格(摔跤衣)、浩日枚布其(摔跤裙)、套胡(大套裤)、阪吉勒(摔跤裤)、古图勒(蒙古靴)等组成。
搏克赛正式进行时,先由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安排比赛对手,并负责裁判。在选手上场前,扎苏尔(指导)要向观众介绍自己的选手(在比赛中也可以进入场地作现场指导)。之后,专门的歌手站在场边高唱《布赫音·乌日拉嘎》(即《邀跤歌》)。歌毕,搏克选手们便跳着狮子舞步或鹰舞步入场,在裁判的指令下双方展开激烈交锋,使对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被认为取胜。搏克手们在比赛中运用的技巧可分为十八种基本摔法、三十六技、七十二巧,即阿其呼(大别绊)、甘吉格拉(跳勾)、朝赫亚(横打)、德格勒呼(勾子)、摩斯黑雅(扭拽)、努古斯拉呼(搂腰后压)、额布德格·努古拉呼(骑腿)、额勒古格(拉)、赫西格(踩拽)、哈西胡(挡腿)等。
蒙古族非常重视博克比赛中获胜者的奖品。大型比赛取前32名,中型比赛取前16名,小型比赛则取前8名或前4名获胜者颁发奖品。奖品根据比赛规模而定,多为牛、羊、马、驼等畜类和绸缎、毛毯、砖茶等生活用品。一般来说,第一名可获得配有马鞍的马、哈达、砖茶等奖品,第二名开始逐次递减。据罗布桑却丹的《蒙古风俗鉴》记载,搏克比赛中最高的奖赏是用九九八十一个白色的奖品奖励第一名,其中还要有一峰配有银制鼻勒的白骆驼。
4、跪求一首蒙古或内蒙古歌曲歌名
我不明白你的乐府 不过我推荐几个你听下 看是不 齐峰的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高原红 卓玛,再有就是为内蒙古喝彩了 这几首是很受欢迎的 你参考下
5、蒙古族为什么“以白为先”,“以白为尊”?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是先白后红。“白”就是乳及乳制品,“红”就是肉和肉食品。无论是大小宴席,或者与邻里间日常往来,蒙古人都以白色食品为先导。不管是冽冽寒冬,还是炎炎盛夏,主人一定要先给客人献上新煮的奶茶,同时拿出奶制品来招待客人。来客不管是吃饱喝足,还是饥肠辘辘,一定要先品尝主人准备的热气腾腾的奶茶和色香诱人的奶食品,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茶礼过后,主人会马上端上喷香肥美的手把肉或是肉制品来款待客人。如果,客人一到,不以白食招待,而是直接端出红食,那么来客会认为主人不尊重来客,把来客当成了“饿棍”,客人会非常的不高兴。同样,如果客人不先品尝白食,看见红食上来就下手,那会被主人小看,会被认为不懂“规矩”,不懂礼貌,不值得尊重。
在蒙古地区以最高礼节“全羊席”招待客人时,常常会在羊头上放一块羊拐大的黄油,就是由此来表示:再高档的红色食品仍要以白食为先导,可以说这是“以白为先”的典型例子。
以白为先、以白为尊,是渗透在蒙古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习俗。这与草原人的生存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蓝天上的白云、雪白的羊群、洁白的蒙古包、乳白的奶食品、圣洁的哈达……蒙古人世世代代,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白色的世界里,他们对白色寄予了无限美好的向往。
对蒙古人来说,白色是丰收富余、纯洁高贵的象征,也是幸福快乐的象征。蒙语的白色,音译为“查干”,蒙古人将万象更新的初春一月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即正月、春节;将圣洁无比的乳制品叫做“查干伊德根”,意为白色食品;蒙古人在人名、地名上也喜欢用“白”字,比如查干夫,直译是“白小子”,意译为“吉祥娃”;“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还有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修建的佛塔都是白色塔;献给尊长和客人的礼物就是洁白的哈达。罗布桑却丹在《蒙古风俗鉴》中说到,蒙古族以“白色伊始”。
6、除夕是的热闹是喜庆的,闭圆的那么元旦的热闹是?
元旦,即古时农历新年,每岁的农历正月初一,今称过年、春节。《梦梁录》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的具体月、日还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六国后则在十月初一。华夏诸族发展、转化为汉族后,
汉武帝在恢复夏历时,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袭。
(1)契丹人过元旦的庆贺活动极富民族特色。《辽史·礼志》记载,契丹语称“正旦”为“乃捏咿”,“乃,正也;捏咿,旦也”。这一天,契丹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贺仪,参加者有契丹皇帝、臣僚及各国使臣。
契丹人于元旦庆贺还有一项奇特的“惊鬼”活动。《辽史·礼志》载:“正旦,国俗以糯米饭和白羊髓为饼,丸之若拳,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各于帐内窗中掷丸于外。数偶,动乐,饮宴。数奇,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帐内爆盐炉中,烧地拍鼠,谓之惊鬼,居七日乃出。”这是契丹人在元旦节日里的一种宗教活动。此外,契丹人还以正月初七为“人日”,并于是日占阴晴及食煎饼“薰天”。《辽史·礼志》云:“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
(2)女真人过元旦节是在建立金朝政权,尤其是在入主中原占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女真人与汉人杂居,沐染汉俗之后。这从当时的某些诗人的作品中可以反映出来。如金代著名文人王寂《踏莎行·元旦》即云:“爆竹庭前,桃树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萱堂次第了,相为寿。改岁宜新,应为纳右,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饮,酴酥酒。”可见,金代松辽地区女真人过元旦也有燃放爆竹、贴春联、点蜡烛、相拜祝福及饮酒欢宴等内容,与汉俗相似。
(3)蒙古族人称元旦为春节,俗称“过年”,也有他们本民族所特有的庆贺形式。蒙古族人尚白,故而又称元旦为“白节”。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他们要进行祭火活动。祭火的用品主要是全羊、黏饭、枣、黄油、香、白哈达、蒿草、酒等。祭火时的器皿全用黑色。祭火由男主人主持,全家人向“火佛”上供磕头。之后,摆桌烫酒,吃小年饭。长辈坐上首,晚辈坐下首,共进辞岁酒。饭后,管家里事的人要在托盘内放上银子或铜钱,献给老人,老人再把银钱分成若干份,送给拜年的子孙。大年三十这天夜过三更之后(天亮之前)要祭拜苍天。拜天时向南方、西南磕完头后,再向西北、东南方向磕头。院中放桌点佛灯,以祭上天。回到房内面向西磕三个头后,再放桌摆上新年的茶点。长辈们落座后,媳妇们献上茶,儿子们手拿哈达,逐辈地拜年问好。拜完年,全家吃新年的第一顿饭。再摆上点心和茶、酒,等候村邻们来拜年。[1] 正月里,男子们有骑马、射箭、踢毽子、扔坑、跳嘎拉哈等游戏活动。
(4)满洲族人过元旦的内容十分丰富,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满语称元旦为“阿涅叶能叶”。辽东地区满洲族有民谚云:“廿三,灶王爷上天。廿四,写大字(对联)。廿五,做豆腐。廿六,吃猪肉。廿七,宰年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贴道酉(挂旗等)。三十,支油(油炸食品)。初一,磕头。”[2]
为祭神飨人,满洲族人家年前都要杀猪,俗称“杀年猪”。年猪不得有白毛,猪绑好后先抬到祖宗供位前。杀前先用酒浇进猪耳朵,如耳朵“动”为“领牲”了,如不动,需祷告,直到“动”了方可杀死,杀时需用左手。猪杀死后,先剁成八大块,摆在祖先牌位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吃头一顿肉时全家人围着锅盖坐,不用桌子。年前几日,满洲族人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扫掉一年的灰尘,然后用黄米面蒸年糕,烙粘火勺。吃年糕前,先用一根长木杆,用年糕的粘性,将几个纸条粘在杆头上,举至房脊檩上,把纸粘上,然后把年糕摆在祖宗牌位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后,围在大锅盖四周吃年糕。[3]
为祝新春吉祥,满洲族人家过年前要贴春联、窗花、挂旗和“福”字。满洲族旧俗贱红贵白,丧事用红,因此,早期满洲族人的春联多用白纸。后来因受汉族文化影响,渐改旧俗,春联亦改用红纸书写。《柳边纪略》卷四记宁古塔满洲族人家元旦习俗云:“岁除必贴红纸春联,联贵四、六,岁易新句,或与旧稍同则不乐。”挂旗亦称挂笺,源于满洲族的八旗制度,红、黄、蓝、白,属什么旗,则贴挂什么颜色的挂笺。挂笺多贴在门楣上、窗上及祖宗板上。挂笺一般长二尺,宽一尺,中间有剪字的,如“寿”、“福”等,也有剪花鸟的,如松鹤、鲤鱼等,彩纸下端剪成犬牙形,或穗形等。[4]
在辽东地区,年三十这天,满洲族人家家于院子里竖起一根五米高的索罗杆子,杆顶上放一浅方形的锡升,升下拴一条木头布尾的龙,也有的放上一条木制的鱼或松枝、小三角形红旗等。升里盛些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除夕夜点燃索罗杆上和房檐下的灯笼,以示红灯高照,大吉大利。在黑龙江地区,有些满洲族人家在除夕夜有“悬弓矢门禝间”之俗。在尽情欢乐的除夕之夜,于门柱上悬挂弓矢,是满洲族人崇尚骑射的一种风俗印记。除夕之夜,在礼佛祭祖之后,满洲族人家的晚辈要给长辈叩头辞岁,长辈受拜之后,要给晚辈“压岁”荷包(内装银元、铜钱等)。黑龙江地区的满洲族人家于元旦有“添财”之俗:“元旦担水抱柴,扣门户,问之,答曰:‘送财。’(送柴)则入之,而置其水、其柴釜灶中,大喊曰:‘添财!添财!’家家如是。”这是他们希望通过吉祥的语言和仪式,预祝新的一年中财源如水。[5]
(5)朝鲜民族也有过元旦(春节)的习俗。其庆贺内容也有不少地方与汉俗相异。除夕的前几天,朝鲜族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清整房间,制作过年用的食品、服饰。挂“福笊篱”,贴年画。笊篱是用细柳条编成,平时用于淘米捞饭。朝鲜族人认为元旦前夜将新笊篱用红线悬于墙壁,可以使全家人一年幸福无灾。年画内容多以山、水、石、云、太阳、松树、不老草、龟、鹤、鹿等“十长生”物为主。
大年初一清晨,鸡叫三遍之后,全家老幼立即起床,穿上节日新衣服,一齐去堂屋行“茶礼”。先是摆设香火,祭祀祖先,然后向长辈叩首拜年。元旦早餐很丰盛,一般人家都吃打糕或大黄米饭,菜肴有各种山珍素菜,还有鱼肉等荤菜。男人喝一种用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中草药特制的“屠苏”药酒。元旦日的午餐和晚餐一般吃一种称“德固”的食品,即一种片汤,做法是把大米面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儿,再把它搓成圆条,切成薄片,放在鸡肉或牛肉汤里煮,吃时再放些紫菜和香油,味道十分鲜美可口。
元旦日白天,朝鲜族人多以村屯为单位进行拔河、射箭比赛,妇女们则玩跳跳板,荡秋千,儿童们放风筝。到了晚上,又有“熏鼠火”、“烧发”和“赶夜光”等娱乐活动。熏鼠火,“联炬曳地”,“燃炬成群”,[6] 不仅可以增强地力,还可除鼠灭虫,以保丰年。烧发,是将一年来梳落的头发于元旦黄昏时在门外烧掉,俗信如此可以避瘟。赶夜光中的“夜光”是朝鲜族传说中的一种相貌丑陋的恶鬼,喜欢穿小孩子的鞋,并使失鞋的孩子不吉。所以,朝鲜族人便在元旦夜将小孩子的鞋大人先穿上,并于墙上悬挂筛子,因为“夜光”有数筛孔的嗜好,这样便可转移“夜光”的注意力,使其忘记穿鞋之事,俟至天明,“夜光”便只好赤足而遁。
(6)达斡尔人过春节也很热闹有趣。他们先于腊月三十白天进行祭祖、扫墓,当晚在大门外放“烟火”,并在所有的神位前点蜡烧香。大年初一,人们一早就梳妆打扮起来,然后大家向长辈请安、敬烟、磕头。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逐户拜年。每家都要准备蒸糕,拜年者一进门就打开锅盖抢糕吃。妇女们互赠礼物,她们把最好的烟叶一份份包好,同奶皮、糕点、冻肉等物一起送给老人和亲友,以示恭贺新年。[7] 正月里,少女们聚在一起摆玩“哈聚卡”(纸人)或掷抓“嘎拉哈”。男子进行角力、赛马、射箭等活动。达斡尔人的春节娱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日。十六日那天叫“黑灰日”。一清早,人们互相往对方脸上抹黑。据说,谁若是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所以,青年人手上都沾满黑锅烟,彼此争着向对方的脸上抹,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的脸上往往被小伙子们抹得黑乎乎的。
(7)汉族称元旦的头天晚上为“除夕”,又叫“年三十夜”,他们一般是将元旦与除夕放在一起,俗称“过年”,故俗语有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一进入腊月(农历十二月),松辽地区汉族人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先是杀年猪,蒸粘豆包,磨豆腐,置办年货,采购各种食品衣物。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当日晚,家家户户在灶神牌位前放一张桌子,也有的人家不设桌,在锅盖上摆秫米、谷草、净水和麦糖(粘糖)各一碗,再用高粱秸编制鞍马、鸡、狗等物,然后将灶神的像撕下,男主人焚香三柱,叩首,随后将灶神像及用秫秸所做的鞍马、鸡、狗等一并烧掉,并放鞭炮于门外,俗称“送灶王爷升天”。
大年三十(除夕,小月为腊月二十九)临近前两三天,家家户户打扫室内卫生,俗称“掸尘”。还要贴年画,写春联,俗名“挂钱纸”。除夕前一日,张贴门神、灶王神像。到了除夕当日,于堂屋摆设全神大纸香案或财神桌,用铜钱成串分陈于诸神位及祖宗牌位前,名曰“压神钱”。日过午,设猪头、香、供、酒、烛于祖先龛前,是谓“上供”。家里的男主人亲自焚香叩首,与祖宗及诸神“辞岁”,然后燃放鞭炮。晚餐后,燃烛点灯,包水饺,准备半夜“接神”。夜至子时(半夜),全家人都换上新衣服,到神位(天地、灶、祖宗)前依次燃烛、焚香、烧纸钱、跪拜,还要燃放鞭炮,俗称“接神”或“发纸”。幼辈向长辈叩首,长辈给幼辈“压岁钱”。然后要煮水饺吃。有的还要按“皇历”所记喜、财、福、禄各神方向出行,到附近祠庙焚香烧纸,谓之“上庙”。回家后,玩各种游戏,彻夜不眠,曰“守岁”。是夜,俗信诸神下界,言之吉凶关系到一年之内是否安顺,所以,长辈都事先叮嘱小孩要说吉利话,忌说“恶语”。
大年初一黎明要早起,晚辈再一次向长辈跪拜一叩首(磕头),谓之“拜年”。天大亮后(早饭前后),村邻、亲友们开始挨门挨户拜年,见面即言“过年好”、“新春大喜”或“恭喜发财”等吉利话。一般人家元旦(初一)早饭亦吃饺子(或煮或蒸)。至正月初五,将除夕日于各神位前所供物品,于焚香燃尽后一并撤去,谓之“破五”。初六日晚,再将所供“家堂”送至三代墓前,谓之“送家堂”。后几日,城乡均举办各种游艺、戏剧如龙灯、旱船、秧歌、高跷等,以尽节日之娱乐。[8]
7、罗布桑却丹的介绍
罗布桑却丹(1883—?),蒙族。凌源县(今凌源市)万元店乡热水汤村人。近代蒙古族哲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两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1919年写成近20万字的《蒙古风俗鉴》。该书涉及蒙族文学、经济、政治、文化、婚姻和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蒙族的网络全书。
8、凌源的历史名人
罗文
罗文(1913—1996.10.29),四官营子人,中共党员。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4年后,历任冀中军区十七团参谋长,冀东十六军分区副参谋长,第三、四、五纵队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检查局长、车管部副部长、运输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罗布桑却丹
罗布桑却丹(1875——1928),蒙古族,蒙古名巴彦陶格涛,汉名白云峰,学名罗布桑却丹,俗称“白三喇嘛”,万元店热水汤村人。著有《蒙古风俗鉴》。
郭俊卿
郭俊卿(1931——1983),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战争时期,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9、罗布桑却丹的罗布桑却丹
罗布桑却丹生于公元1875年(光绪六年),清末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人,他自小聪明好学,利用农家闲暇时间,或求师或门务学通了蒙古语文。
公元1890年,罗布桑却丹被指派为旗佐领章京。公元1894年,他又被指派到哲里木盟各旗普查由喀喇沁左旗迁往他乡的从员及户口。这个工作他整整进行了3年时间。3年间,他深深地体验到蒙古族劳动人民身受层层剥削,过着极度艰难的生活,同时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状况和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其后来撰写《蒙古风俗鉴》这部巨著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罗布桑却丹极力主张普及文化知识,并希望以此来拯救蒙古民族的命运。
公元1898年,罗布桑却丹想到拉萨去学习。但由经费不足,便留在北京雍和宫拜师学习蒙、满、汉、藏4种语言文字。公元1902年冬,罗布桑却丹参加清朝宫廷翻译考试,曾获四种语言固师的称号。同年,罗衍桑却丹借驻北京蒙古王公府的机会,递交了一份广译各种书丈,普及蒙地文化的建议书。并为此东奔西走,花掉了一千多两个人积蓄的银子,但没有收到任何结果。
罗布桑却丹非常热爱家乡,公元1903年,他听说东北地区发生了日俄战争后,便从北京返回家乡,为蒙古族地区和喇嘛寺庙等不遭受战火的洗劫而四处奔波。
公元1906年,罗布桑却丹应学部邀请,任北京满蒙高等学 堂的蒙文教师。
公元1907年11月,罗布桑却丹又应邀东渡日本。执教于东京外因语学堂。罗在日本生活、工作的4年间,接受了西方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原先利用普及文化来拯救民族命运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了。于是,罗布桑却丹回国后,又一次呈文,重申自己的主张。可是他的建议如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