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大田嫁妆
1、大田有什么风俗习惯
大田生子习俗:
大田人管已婚育龄妇女怀孕叫“得喜”、“病仔”,之后,婆婆就酿制米酒红酒、孵小鸡喂养,为儿媳“月里”补充营养做准备。接近预产期时,还要做珍珠粉准备“三旦”时食用。【注:“珍珠粉”是大田后路和尤溪新阳一带的方言说法,是一种小吃。大米磨浆、滤干水分,外力挤压通过米筛眼,成米筛眼大小的颗粒,放在铁锅里,双手反复翻“炒”,使其颗粒均匀、浑圆,晒干成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妇分娩后,首先要煮蛋花酒给产妇吃,然后杀鸡(生男,宰母鸡;生女,杀公鸡)炖熟吃,称作“落土鸡”,广平一带称“上床鸡”,名异而意同,意即婴儿生“落土(地)”、产妇“上床”做月里正式开始。产妇最初没有奶水,一般是在婴儿出生的次日由附近哺乳期的妇女喂奶一次。
三旦
婴儿出生第三天,当地人唤作“三旦”,平时有来往的乡亲(通常派女眷)带上一只鸡十个蛋登门吃“三旦酒”以示祝贺。事主就把鸡宰杀清楚、煮熟,将整鸡分成两半(鸡胸脯先取出),一半肢解装碗连同鸡胸脯、红蛋给道贺的女客吃,剩余一半回礼让其带回家,这里三旦酒也称鸡酒。事主忙活半天也就“赚个”鸡胗鸡翅,因此说乡亲吃三旦是图个热闹。如今,乡亲三旦吃鸡酒已不带鸡,改为包礼50或100元,散席也不回礼;主家统一采购饲料鸡,每只可以供应两名女客。按习俗,三旦除了吃鸡酒,就是午餐时吃“珍珠粉”糊。如今吃三旦,除了吃鸡酒吃珍珠粉米糊还有米粿等,来客已不拘男女。
不分男婴女婴,依俗三旦首次沐浴,谓之“洗三旦”。清水放入菖蒲、艾、茶叶、盐(少许)、白石子几个(意为孩儿根基如石坚),煮沸凉到水温适中,请丈夫健在、儿孙满堂、健康幸福的好命婆,抱着婴儿坐在厨房灶门口当着灶神面给婴儿洗澡。再用熟鸡、鸭蛋在婴儿身上滚揉一次,说好话祝愿小生命将来有出息受人尊敬——“鸡蛋头,鸭蛋面,三支须,四角面(意即四方脸),阿弟生好没得嫌,厅头坐位有人敬。”婴儿穿好衣服抱回床上,身上压一双其父穿过的干净布鞋(有的地方还要房门重关三下),以壮孩儿胆。
报喜
婴儿出生三旦后,女婿要择吉日到岳家报喜,俗称“送酒”、“讲酒”。前坪、梅山、文江、奇韬一带是给岳父家送去一只煮熟的公鸡(包括鸡血、鸡胗、鸡肠)、一盆煮好的米粉、一双红蛋和一瓮红酒,是孝敬、答谢岳父大人的意思。上京、太华、建设一带还要给岳父的兄弟,每人各送一份酒礼。过去,盛装红酒的酒瓮也有讲究:瓮头须有突出的瓮嘴(才好斟酒),瓮身带瓮耳,可串上红头绳,可挑可提便于携带,现在多用带嘴的水壶替代。酒瓮敞口紧蒙一条新毛巾,防止飞尘进入,毛巾上粘贴红纸条表示喜庆。
岳母收下煮熟的公鸡后,先卸下鸡胸脯,将鸡身横向一分为三,收下中间的部分,借花献佛地用鸡肉和鸡胸脯肉(米粉蛋另作)招待女婿,但女婿是不能吃鸡胸脯,因为那是孝敬岳父的;余下的头尾两部分鸡肉拼接起来用竹签固定住,依俗返还;红酒照单全收,但要煮熟的田螺、泥鳅干和几个白石子放在酒瓮回礼,白石子,是祝愿外孙命如石坚根基永固;岳家还要抓只活鸡回礼(生男回母鸡,生女回公鸡),女婿必须赤手拎回家,意在让他体会到做父亲的不易。
女婿“送酒”返家,岳父就要回赠若干只活鸡(前坪、梅山和文江一带是十四五只,广平、建设一带是二三十只);老酒一到两瓮;掺着豌豆、煮熟的糯米团(俗称“豆饭”,谐音“多饭”,寓意添丁),其上插满土鸡蛋,装在竹编的箩屉层里;箩屉盖反面盖着,其上撂满给外孙的婴儿衣帽、襁褓、罩衣等婴儿用品,外面套上青色或黑色布袋,由女婿挑着。岳父则容光焕发、大摇大摆地大驾光临,慰问女儿看望外孙。
吃鸡酒
外孙出生、女婿送酒,岳父把给女儿和外孙的礼物既可当天送去,也可以另择吉日送去。岳父驾临当天,女婿要杀只大公鸡款待答谢。岳父的兄弟通常是次日再来吃鸡酒,这样可以避免额外杀鸡款待岳父带来的厚此薄彼的尴尬。
前坪、梅山、文江、奇韬一带,产妇的叔婶、姐妹是派代表前去贺喜(外婆、舅舅、舅妈、姨妈一般没来往),仍习惯称作“吃鸡酒”,岳父及其兄弟是要分别编桌举位宴请。上京、太华、建设一带习俗,产妇的外婆、父母、姐妹、叔婶、姨妈、舅舅、舅妈等亲戚是统一同日来吃鸡酒,还安排在同一桌。依俗娘家亲戚均以公鸡、米粉蛋和婴儿衣物作为贺礼(现在大多已改为包礼200元)。
席间酒过三巡,产妇为母族夫族中结婚多年未育或多胎生女未生男的妇女,每人各配一份“鸡头酒”(鸡胸脯、鸡腿、鸡肉片和红蛋)吃,祝愿她沾染喜气早生贵子。
谢岳丈
家里喜添男丁,女婿初为人父,首先要答谢谢岳父母对媳妇的养育之恩。男婴出生“三旦”当天或稍后几日,女婿要举办家宴犒劳、答谢丈母娘,伯叔兄弟或堂伯叔、堂兄弟等至亲作陪。如果生男婴,丈母娘也会以家里事情多农活忙推托,盛情难却也就半推半就了;反之若是生女,丈母娘通常会说等将来生了外孙再说而婉拒,事主也就顺水推舟。大田民间有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女儿不是儿,孙女不是孙,生个丫头片子,高兴个啥,礼数往来也简化了许多。
媳妇生了男婴,女婿得摆宴请及其叔伯、兄弟、堂叔伯、堂兄弟等至亲——“阿公”(女婿的丈人公和至亲的亲家公)。通常是至亲先宴请,规模较小,最多三五桌,无非是至亲和关系较好的朋友聚聚;最后压轴的才是女婿宴请,规模较大,至亲乡亲来往朋友聚拢在一起,可以达到十桌甚至更多,乡亲赴宴须包礼(以前是米粉蛋如今是现金二三十元)。宴席总场数凑到三场或五场(现在简化礼节,至亲一般是给亲家公送去几百元礼金代替即可)。
女婿宴请阿公当天,厅堂几案围上绣有福禄寿星图案的“桌帷”,阿公座椅铺上毯子以示庄重,厅头摆上馔盒,内置四荤四素贡品,点烛焚香;熟知礼俗德高望重的“氏大人”(相当于族长)编桌举位邀请客人上座,免不了要相互谦让一番(当然若是举位失当,偶或地会有主客要退席回家),安排妥帖后鸣炮开宴。
鸡仍然是厅头馔盒四荤贡品之首,有些乡镇是白斩整鸡,有的是带鸡喙的鸡头,开宴之初鸡喙朝厅尾朝人,表示对岳父的恭敬。依俗酒过三巡,岳父要离座将厅头馔盒的贡品调转个方向,改为鸡喙朝向厅头,意思是应该敬奉土地家神,咱一介凡夫俗子不敢“僭越”。
产妇的外婆、父母、姐妹、叔婶、姨妈、舅舅、舅妈等亲戚吃鸡酒,也在这天专门另设一个环节来完成。
做 “月里”
“做月里”从产妇分娩开始,直到满月。期间产妇躲在卧房里没事不在屋外活动,防止“冒风(即破伤风)”;产妇分娩头几日不能“下水”洗尿布,防止年老时痛风(脉管炎);未满月不能洗头,怕得“头傍风”。
产妇一律在卧房里吃米饭配咸菜,不上公共饭桌(据说产妇盯饭桌宝宝将来会贪吃),不吃青菜(吃青菜易致宝宝拉稀)。月里给产妇滋补身体的鸡肉也是炖好炖热后,由做月里的婆婆或妈妈送到屋内供放在桌上,先点上油灯敬奉过床婆,才能夹到瓷碗舀汤掺酒和着吃。产妇无非是给婴儿喂喂奶,顶多帮忙换个尿布,然后就吃鸡肉喝红酒(糯米酿成)卧床休息,自己吃好休息好,身体更快恢复,食欲好吃得多奶水足,婴儿也长得欢。
产妇“做月里”期间,如有邻居、亲友莅临,产妇往往也会夹块鸡胸脯、鸡肉片给他吃,但邻居、亲友依俗要给宝宝见面礼,如今的行情是三十、五十元。
剃胎头
婴儿满月前两三天,要选吉日请理发师傅来给婴儿剃胎头去胎毒,依俗要给理发师傅红包。婴儿剃头要避开受死日、月破日,初一、十五,“丁”日。彭祖百忌说:“丁不剃头,剃主生疮。”民间深忌。产妇把理下的头发包好后放到卧房的门框上,随手关三下门;然后请一个最亲的孩童(首选是宝宝的小姑或小叔)背着婴儿先“轰隆咚……轰隆咚……”地转动俗称“风鼓”的扬谷器具;最后,孩童背负宝宝手持赶鸭子的竹竿(带竹尾小径竹做成)边舞边走边“啯嚯……啯嚯……”大声喊叫着到户外兜一圈,俗称“赶狐狸”,据说这样就能给婴儿练胆壮识。现在图简便也有抱到理发店剃满月头或(一)百二(十)天头的,但红包还是不能免。
大田生子礼俗体现了大田人喜添麟儿之后,饮水思源感恩岳父岳母的美好情感,既有天遂人愿祝贺自己的喜庆寓意,也有祝愿他人沾染喜气早生贵子的温暖亲情。尽管礼俗形式不断演变,但祝福祝愿的内涵亘古不变历久弥新。
2、福建三明的春节习俗
福建三明有以下特色春节习俗:
一、大田板凳龙
大田县板凳龙(又称板灯龙)于每年元宵节[正月十五].在乡村或街巷迎舞,俗称迎龙,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均用竹木、灯板、龙纸分节扎制而后连缀而成。大田板凳龙——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草洋板凳龙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这一种汉族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 则为求雨。"龙"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
三、梅列碧溪板凳龙
前面一排灯笼引路,随后是长龙似的烛桥,从村头出发,浩浩荡荡沿着全村一路游动翻腾绕一圈,家家户户的老人早已设好案桌、摆好供品、备好香烛等候在家门前,烛桥一到,立到点起香烛,放鞭炮迎接。
四、尤溪梅仙迎板凳龙
三明尤溪梅仙镇的龙灯和其他地区的不同,称为板凳龙,是纯手工制作的。它是在一节节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纸,制成灶头状的龙身,绘上七彩的云纹,在里头点上蜡烛。
五、松阳迎火把
松阳村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迎烛桥”。烛桥有的一户一板,也有几户合一板的,其制法大体相同:分别在长约2.5米的厚木板两端钻孔为叉板,板上插好香烛,另制木抬杠(中间钻一圆孔)和木叉轴,表演时将桥板两两相连,便成烛桥,抬杠须固定于桥板各衔接处。
传说松阳村先主南朝公打退外患凯旋回村时,因路途较远,得知其进村天色已暗,乡民为迎接他早早地将蜡烛固定于桥板之上,串接而结队,并精心地将干竹片包裹油柴制成三四米长的大火把,伴以笙萧鼓乐,出队迎接。迎接的烛桥灯因此流传下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六、沙县际硋村过火龙
过火龙是流行于凤岗街道办际核村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晚上,烧炭火在地上铺成一条宽约1.5米、长约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脚从火路的这头跑向那头,以去掉一身霉气,换来来年福祉。
同时,在附近将砖头放入火中烧得通红,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砖”获富裕的愿望。据说,表演过火龙和抱金砖者,需斋戒并不近女色七天,否则,会烫伤手脚。此民俗也许是源于先民对火的一种崇拜。
七、夏茂鱼灯
舞大鱼俗称舞鱼。传说在五百年以前由江西民间艺人来夏茂做工时所传教,至今在夏茂一带流传长盛不衰。每年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各村发起舞鱼队,举着用竹蔑扎绑骨架、用五颜六色纸张裱糊的鱼灯,在锣鼓乐中走街窜户,滚动穿梭,鱼光飞溅,表示祁福,象征年年有余。
3、和三明大田的女孩结婚,女方父亲只给了他女儿两万元嫁妆
回两万嫁妆,已经很不错了,相当行情
4、闽南民风民俗
1、普渡
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三明大田嫁妆扩展资料:
闽南风俗文化的形成:
闽南文化是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汉人南下与闽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经宋元不断吸收阿拉伯等外来文化而臻于成熟,明清时期由于人多地少、海禁及战乱而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湾和南洋,从而在中国和东南亚存在的一种文化。
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闽南
5、闽南的地方习俗
许多研究华人文化的海外学者,在经过探索和思考之后,往往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最终移向闽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的注目度相当高。在日本学术界,但凡研究中华文化、汉文化、海外华人华侨等诸问题的学者,在从事台湾、香港研究之后,当学术氛围允许他们进入这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闽南文化研究。
普渡
普渡,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在大门口祭普渡公两项内容。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渡。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渡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鲟(虫字旁)蜅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
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嫁妆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尾牙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动俗称「尾牙」。古时有一诗句「一年夥计酬杯酒,万户香烟谢土神」,这是旧时诗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联「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说东家要辞退夥计;下联是尾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间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祭拜之後,东家即宴请夥计,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这天,商家们为了感谢土地公一年的照顾,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就会犒赏给员工们,。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厂要解雇夥计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这一餐来暗示。不过,旧时的人较为厚道,如果不是夥计实在不行,或是东家的事业经营不佳。是不会随便辞退夥计,辞退的方式也不是发下一张解雇通知或者资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员工被解雇。 相关语言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等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外地(包括广东的粤东闽语【潮汕话】【海陆丰话】、粤西闽语【雷州话】)、台湾大部分),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 --- 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 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 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福建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陈永华,福建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福建人。因此,此时台湾的语言,是以福建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官渡只能从三个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从泉州府石狮 蚶江港渡台,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渡台,福州人从福州府 南台港和马尾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广东 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福建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语为优势。雍乾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 ,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逐渐增多,先后来台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口音逐渐融合成一种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间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漳泉混合的意思),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进的闽南语口音并且沉淀固定下来,即为台湾的台语口音。另外,闽南语支中的莆田话和台语超过一半可以互通。台湾的闽南语特色是多种不同闽南地方口音融合,总而言之,台湾北部(比如台北、桃园)偏泉州腔,南部(比如高雄、台 南)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语是在中国南北朝时到清朝前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所以我们都还可以从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日本语和闽南语有某些相似之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台 湾地区;战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在经过共产党人和正义人士的艰苦努力,国民党政府战败,带着几十万军队和人民从大陆“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由于古代越 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有极密切之关系。侗台语系和闽南话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语,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语、缅甸禅邦语,所以东南亚人有学习闽南语的优势。更由于闽南人的迁徙传统,闽南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闽南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从元 朝开始,泉州成为为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西亚、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大量的阿 拉 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的语词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例如 : ma-ti(死掉)、ta-pi (不过、可是)、ko-pi(咖啡)、gan-dang (马铃薯 / 土豆)、pa-sak(巴刹)、sa-bun(肥皂)、chok-ku-le(巧克力)、tong-kat(拐杖)、go-ka-ki(走廊)。
不同说法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有两个版本的说法:
一:河洛话原本是夏商周先秦时期中原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宋、鲁、齐国等地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到江南 等地,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国都洛阳周围的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生生不息河洛郎“,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晋室南渡,在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也有晋安郡的人南迁,并逐渐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西晋在福建设置晋安郡、晋安郡晋安县。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语言分区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安溪、石狮、晋江、惠 安、南安、永春、德化、金 门等九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部分。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在国民党执政早期的台湾,由于国民党政府强制推广普通话,使得闽南语在台湾曾经几十年时间比较没落,讲闽南语的人会被称为“台客”等,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爱乡、台湾人讲台湾话等活动,讲闽南语由“土”变成一种潮流时尚、Local Man,诸多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学习闽南语并会使用部分或流利使用闽南语,现台湾的诸多电视台也以闽南语为主要语言,如民视、三立、台视等,各大电视台也有制作各种类型的闽南语电视剧及综艺节目,闽南语也被列入台湾学生学习的课程之一,很多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省的80%。
除了台 湾省以外,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在东南亚的闽南人与马来人联姻的后代共计人数达1000余万人,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综述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厦门特产
炸枣
炸枣:厦门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为同安五宝(马蹄酥、封肉、炸枣、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作法:原料分为皮、馅。皮一般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馅一般为花生、豌豆、芝麻馅,也可用蔬菜。把馅包在皮里,放在沸腾的油锅炸,口感甚佳。
炸五香
五香条:“五香”是厦门同安传统小吃。长期以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办喜事必备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肴之一,所以拿来招待亲朋好友是最好不过,这已成了厦门同安的传统风俗之一。“色泽赤褐色,鲜香酥脆,馅润滑甜美,热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五香条作法:豆腐皮【豆膜】、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干扁鱼、马蹄、花生油。
马蹄酥
马蹄酥:厦门同安传统特产,盛行于同安。用面粉制皮加香油作为进香的供品,所以俗称香饼。
作法:用精面粉、白糖、精生油、麦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馅三道制作工序。
封肉
封肉:厦门同安传统小吃。
作法:将猪肉(前腿肉)切成方块,约二斤左右,用方形纱布包扎,放在干净的铁锅,倒上熟猪油,加热,把整块猪肉放到锅内热炒,加上酱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虾仁、壕干等佐料,放在锅里焖上两个半小时即可。
碗仔粿
碗仔粿:厦门同安传统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经水泡过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浆,配上肉泥、油葱等佐料,经过蒸炊便可。
番薯粉粿
番薯粉粿:厦门同安传统小吃,盛行于翔安新店镇一带。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烂,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后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铁锅里煎成一张一张的薄饼皮,切成两厘米宽的粉条,凉在“敢壶”里。煮的时候,下足猪油,加上海蛎、海蛏、小虾等海味,面上撒些葱花或芹菜。
泉州饮食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 安、晋 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漳州饮食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泉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地道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 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 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
6、福建省东山县婚嫁习俗
我觉得这地区的婚嫁习俗应该差不多。 我这里有些资料,你参考下吧。
闽南包括的县市有: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德化县、金门县。厦门市、漳州市、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漳平市、大田县。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现在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现在,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闽南民间举行婚礼期间,总有一个能歌善唱的“送嫁妈”(主持婚礼仪式亦称“送嫁姆”),在高声诵唱,贯穿于整个婚礼,既庄重严肃,又诙谐风趣,为婚礼增添喜庆、祥和、美满气氛。 婚礼的第一个礼程是在厅堂中进行象征性梳妆打扮,新娘新郎让人在头上各梳三下。这叫“上头”,表明正式成了大人。在新嫁家,“送嫁妈”请新娘到厅堂,诵唱:“请出厅,请出厅,做人好名声。”新娘坐下时要唱:坐得正,坐得正,新人得人疼。抹茶油时要唱:茶油滑、茶油乌,今年来,今年生查埔(查埔,即男孩)。”梳头时唱:三下木梳,两个撒篦(撒篦,即篦子)生子好人品。迎亲队伍的最前头有人抬一根连枝带叶的青竹,俗称“竹扫”,表明新娘有“节”(贞节)。竹上系一块猪肉,据说这是祀每于做喜事时来捣蛋的白虎神,可逢凶化吉。接着是新娘轿(或车),后面还有人挑一担用布袋装的“子孙桶”,表示新娘早得贵子,挑的人可得大红包,但要善诵祝福歌:“子孙桶,吊起起,前苑园后果子。”新娘上轿(车)前必先哭几声,表示依依不舍,这样婚后才幸福,俗称“哭好命”。“送嫁妈”要替新娘盖上紫帕,并诵唱:“紫帕罩上头,新娘贤惠新郎能。罩于前,新娘好人缘;罩于后,夫妻吃到老、老、老。”轿行几步,新娘要从轿(车)上丢下摺扇于路,表示抛弃不好性癖,俗称“放扇地”(谐音“放性”),“送嫁妈”遂唱道:“放扇,放扇,新娘好生侍(生小孩顺利)。” 迎亲队伍回来了,但花轿(车)只能停在堂屋门槛外。这时男方侄儿手中捧两粒柑桔(谐音“甘吉”),引出新娘,并由伞或米筛遮日,俗称“过米筛”。“送嫁妈”高声诵唱:“新娘请出轿,生子哈哈笑。”新娘进新郎家门槛,要先跨过燃烧炭火的“火炉”,闽南话“生炭”与“生殖”谐音,以求兴旺。“送嫁妈”唱:“跨火烟,年年春,隔年抱查埔孙(男孩)。跨会过,夫妻和好百廿岁。”新娘新郎双双同拜天地、祖宗、父母。拜毕就入洞房。接着吃:“合卺酒”(也叫酒婚桌),桌上有十二道菜,表示每年十二个月,月月美满。“送嫁妈”一边为新娘夹菜一边唱:“吃猪心,恩爱共一心;吃猪肝,新郎发财做大官;吃鸡,才会起家(兴家);吃红枣,年年好。”接着是吃“新娘茶”…… 结婚第二日,新娘出洞房,走到厅堂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这是婚礼的尾声。随后,“送嫁妈”陪新娘熟悉今后劳动路径、地点、表明闽南新娘热爱劳动。“送嫁妈”象征性指示新娘熟悉每一项工作时,都要高声诵唱一支歌。 新娘到灶前时要唱:“启灶君,起火不会熏,煮粥快滚。”新娘到井边时唱:“水井清清,新娘手灵心灵;井水明明,生子传孙富不会停。”新娘到养猪饲料缸“送嫁妈”边呼叫猪“?啊?,?啊?……”,一边唱:“搅潘(泔水)搅会浮,喂猪象只牛。把潘泼上壁,一窝猪仔十二只。”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做“头次客”,时间各地不一,有第二、三日或十二日等,新郎也同行,须在黄昏才回来,俗称“暗暗摸,生查埔(男孩)”。女家会送一对带路雏鸡和两株连根带尾的甘蔗(意为从头到尾都甜),鸡、蔗表示子孙昌盛;还送米糕(意为步步高),供女婿带回去,结婚至此始告结束。
7、三明市大田县大安村礼金多少?还有娶嫁习俗细节求解啊。
按照大田县的风俗,礼金都比较高呢,5万到10万不等,有些村还要求要送一些旧时的银元来定亲。但是也有一些比较开明的父母,考虑到减轻女儿女婿负担,只会收取1万至3万的礼金,有的还会把礼金当成嫁妆返还的。怎么说呢,两个人既然打算结婚了,就应该事先好好沟通一下,免得两家到时候因为这些礼金的问题产生误会。
8、三明大田订婚要男方请客吗?
我觉我觉得应该因为在很多地方都是由男方请客。如果是男方去女方家里生活,那可能就要由女方来请客,如果是正常的,以后就是。女嫁男娶,那当然应该由男方买。女嫁男娶,那当然应该由男方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