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风俗
1、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一、修木桶
毛病可以自己动手修理,大毛病就让专业箍桶老成都人家家户户离不得木桶。那时没有自来水,得用木桶去井里提水,到河边挑水。
木桶漏水了,或散架了,断然不会拿木块来当柴烧。若是小匠来医治。桶外径处加铁线圈,并在铁圈上打入3-4处木肖,使圈紧身。或者是加上桐油灰填补缝隙。今天,桶的材质更加多样化,有白铁皮桶、铝桶、搪瓷桶、塑料桶等,都市里木桶已几近淘汰。
二、修竹器
竹子是在南方很常见的植物,也是南方人经常用来编制各种盛器物品的原材料。竹器用久了,会坏。对于竹器坏掉的部分,可以等着修竹器的走街串巷吆喝的时候,拿着出去给修竹器的补,不一会儿便好了。修竹器的通常带着一捆竹子、篾条和工具四方游走生意兴隆。
三、编凉席
成都的夏季是闷热潮湿的。老成都的夏天,有给人专门补凉席的职业。凉席是老成都夏季不可缺少的物品,是手艺人使用竹篾条编制而成。用久了会变的更光滑,睡在上面会更舒服。
四、打草鞋
老成都的草鞋,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实用的内在。成都是粮仓,谷草麦草秧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特别多。手艺人选好草后就进行拍打,把草打得非常柔软,再搓绳子,最后用绳子和草开始编织,一般是边搓边编织。
五、代客冒饭
老成都的服务行业很细致周到,其中一项便是代客冒饭。顾客带碗冷饭,馆子里会用面汤将饭冒的热气腾腾而分文不收。如果兜里还有几个小钱,也可以来碗素面、肥肠、煮凉粉什么的做菜。
2、介绍成都的民俗文化
<
3、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
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
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在生活当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了解过四川,四川的人美、景美,就连食物也美,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下面我整理了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1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21、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2、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
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3、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
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竞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4、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
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
5、新都桂花会
中秋节前后。新都桂湖桂花飘香时,又正是满湖荷花盛开时,值此良辰美景,游人如织。于是,新都县政府决定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举办桂花会。
桂花会期间,除邀集人们游园赏桂、瞻仰升庵词、参观文物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外,城内还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展销地方名小吃,举办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戏剧表演。
成都有哪些民俗文化3茶馆文化
成都人爱喝茶,爱泡茶馆,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看闲书,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这就是成都的茶馆文化,而且,很多嗨生意就是在茶馆谈成的!成都茶馆里的故事,犹如“黄河之水,绵绵不绝”;成都茶馆里的“龙门阵”那是滋味悠长。
麻将文化
成都人爱麻将,对成都人来说,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不受世事烦扰他打一下午的麻将。曾有个段子说,坐飞机,在飞机上都能听到成都的麻将声。
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秀之一。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说到川剧,人们马上会想到川剧的神技--变脸。
变脸的最快纪录由著名川剧表演大师彭登怀保持,他曾在一次表演中用25秒钟变完了14张脸谱,变到第9张后现出本脸,再变回4张脸谱。川剧变脸享誉国内外。
酒文化
四川名酒众多,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成都的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
成都邛崃,自古就盛产美酒,据说现在全国很多名酒的原浆都来自成都,当然四川的酒文化就更丰厚了,属来有四川酒云南烟之说。
火锅文化
火锅,是成都人的家常便饭,也是外地人来成都必吃的美食,无辣不欢,无火锅不成都。
有什么事情不能用一顿火锅解决的,那就两顿嘛!
这各外国政要访问成都,必备一道菜就是成都火锅,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吃了成都火锅也是赞不绝口。
熊猫文化
一谈及大唐盛世,就会想到古城西安;当飞机上看到自由女神塑像时,就知道美国纽约到了……一说到成都,大家自然也会想到熊猫。
大大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只要说到大熊猫,就一下就拉近了世界与成都的情感和距离。大熊猫形象憨厚率真、亲和友善、悠然自得、淡定温顺又洋溢着灵气。
4、成都风土民俗
成都风土民俗
成都风土民俗,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成都文化历史悠久,在这里孕育出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天府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城市,下面一起来看看成都风土民俗。
成都风土民俗1第一、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声腔流入四川。
乾隆、嘉庆年间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四川化”的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延续2000多年的清明放水节(古代又称“开水节”),源于4000年前的江神信仰和2000多年前对江水的祭祀。据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出土的李冰石刻像的铭文考证,至少在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都江堰市民间就改祭祀江神和江水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动,形成辐射整个四川盆地的岁时节令民俗清明放水节。
第三、成都糖画,民间曾称其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极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既能品尝又能观赏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成都糖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第四、每年农历十月初十,达摩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成都民俗风情,与青羊宫庙会(打金章)、花会等共同形成了成都庙会。
第五、“九斗碗” 清代、民国时期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或有红白喜事,在川西农村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幅景象: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在一阵鞭炮响后,于漫天青烟中按男女的区别,辈分的.高低,分散坐于一张张八仙桌旁,伸箸畅食,举杯畅饮。
不远的地方,随地而挖的土灶上叠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藤,简易的案板上堆满菜肴、餐具。腰拴一截油迹斑斑围裙的厨师飞快的挥舞手中的锅铲或菜刀,一碗碗菜流水一样的端上桌子,主人家不停的招呼客人说人手少,菜不好,大家多多原谅……这就是川西坝子农村吃“九斗碗”
成都风土民俗21、走人户:流行于四川各地。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吃坝坝宴:凡遇喜事或丧事。 办喜事或丧事的人,会摆上几天流水席。受邀的人会带上伴礼,去吃上一顿。因为是在场里坝进行,以俗称吃坝坝宴。
3、春倌说春:汉族社会习俗。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4、送节礼: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5、办出师酒:技师学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术已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此些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
成都风土民俗31、穿新衣“游喜神方”: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祇,“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2、大庙会集纳成都民间绝活: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
3、游杜甫草堂: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4、正月十五恋人“偷青”:在成都,清末以来就流行这样一种现实版的偷菜游戏,名曰“偷青”。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5、成都糖画:民间曾称其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极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既能品尝又能观赏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成都糖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5、成都民俗风情介绍
成都民俗风情介绍
成都民俗风情介绍,成都是也是一个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城市,有着非常的悠久而且丰富的历史,从古至今沉淀了许多的优秀民俗传统文化,散发着独特的民俗风情,下面是成都民俗风情介绍。
成都民俗风情介绍11、饮食
川菜,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特别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成都出产的郫县豆瓣被誉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手工艺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合称中国四大名绣。据文献记载,蜀国最早的君王蚕丛已经懂得养殖桑蚕。汉末三国时,蜀锦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
蜀锦,成都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3、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4、麻将
国粹,但四川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全民普及。少不入川,四川人懂得生活,平日里凑凑热闹聊聊八卦品品清茶,摆上几桌麻将,四川人将时光消耗在方桌之上却甚是自得其乐。
(5)老成都的风俗扩展资料:
1、成都拥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觉寺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都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大熊猫基地。
2、成都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5种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于成都大邑鹤鸣山,为中国道教之始。佛教传入也很早,东汉末即已传入成都。
成都民俗风情介绍2成都的民俗
1、 鱼市
成都虽然不是水城,并且水产品种甚少。可因为锦江和解玉溪,老成都人都不愁没有鱼吃。现在的泥鳅黄鳝贵重,但是在那个时候,一般的人都吃的起。鲫鱼鲤鱼都是不缺的。 除了走街串巷卖鱼的,在成都还有南门大街、湖广馆街的鱼市虾市。 成都人的饮食习惯偏好猪肉轻虾鱼,所以鱼的烹调较为简单,基本的做法都是在川菜谱上可以查到。
2、 竹器
竹子是在*普遍分布的.植物,也是*人经常用来编制各种盛器物品原材料。 竹器在*不使用,在干燥的*会爆裂散架。 但是在成都,竹器用久了,也会坏。对于竹器坏掉的部分,可以等着修竹器的走街串巷吆喝的时候,全部整旧如新。 修竹器的带着一捆竹子、篾条和工具四方游走,不愁找不到生意。
3、 凉席
成都的夏季也是比较闷热潮湿的。老成都那时的夏天,有专门“出卖清凉”的职业,有的小孩在茶馆理发铺等公共场所专门为别人扇凉,和卖冰粉之类的,也有人会去专门补补扇子和凉席。凉席必然是老成都夏季不可缺少的物品, 凉席是使用竹篾条编制而成,用久了会变的更光滑,睡在上面会更舒服。老成都人都是舍不得丢掉,而是会请专门的师傅进行修补。
4、 水桶
老成都是没有自来水的,要喝水,全靠用水桶去井里提水,到河边挑水。
那时候老成都人的日常用品都是耐用消费品,几十年不换,也有的直接成为传家宝。水桶也是不例外的,那会用的是木桶。
木桶漏水或者散架了,小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大问题请专门的箍桶师傅解决。
5、 打草鞋
老成都的鞋就是简单的草鞋,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使用的内在。 成都是粮仓,谷草麦草秧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乡场上都有打草鞋卖的铺子。
6、 代客冒饭
老成都的服务行业是各种细致周到,其中一项便是代客冒饭。 顾客带碗冷饭,馆子里会用面汤将饭冒德热气腾腾而分文不收。如果兜里还有几个小钱, 也可以来碗素面肥肠煮凉粉什么的做菜。 这种吃法,今天的人可能闻所未闻吧。这类琐屑的营生之多,也说明老成都有许多缺乏生计的城市贪民。如今当然没有这些行业存在的必要了,但那种人情味却是不该消失的。
成都的节日习俗
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成都民俗风情介绍3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6、成都风俗是什么?
1、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2、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3、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4、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等。
5、望丛祠赛歌会
五月十五前后。郫县曾是古蜀国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
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7、成都有什么独有的风俗习惯?
成都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当地人有喝茶,打麻将等等悠闲的娱乐活动,可以说是慢生活城市的代表,所以来成都旅游就相当于在度假,成都也是一座大名鼎鼎的美食之都,这里无论是川菜还是火锅,都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来到成都仅仅为了吃的游客也是很普遍的。
大家都知道,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同时也是四川省最大的一座城市,是西南地区的中心枢纽城市,如今的成都也已经成为了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着不少人来到成都旅游,成都吃喝玩乐也是样样俱全,无论是品尝川菜,还是看川剧,喝茶吃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要说成都这座城市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下面就来看看吧。
首先成都地处西南方,成都人身材和长相也是南方人的特点,个子比较矮,长相也比较精致,所以很多人都说成都步行街美女多,这个是真的,但是成都的方言四川话却又属于北方官话中的西南官话,比起吴语,粤语要好懂很多,所以说来到成都不用担心语言交流上面的问题,还有那就是成都人喜欢吃辣,这个大家还是都很了解的,因为成都的川菜是最正宗的了。
成都人饮食习惯和大多数的南方人一样,不太吃面食,而比较喜欢吃米饭,也就是以水稻为主,成都人特别喜欢吃火锅,他们和重庆一样,但是他们的火锅风格和重庆有一点区别,重庆主要是九宫格,而他们的火锅却是鸳鸯锅,成都鸳鸯火锅分为了辣和不辣两种口味,这种吃法就让很多人感到非常的人性化,毕竟不是谁都能吃辣的,可以照顾到很多人的口味,成都还有兔头这道小吃非常有名,不过估计有些人吃不下去。
最后那就是成都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悠闲,他们不像大城市当中的工作狂,整天忙碌的奔波,他们喜欢过慢生活的小资日子,比方说喝喝茶,聚聚会,聊天打麻将,这是典型的老成都人生活,所以说成都也是一座适合慢生活的度假城市,如果你在成都这座城市生活久了,也会慢慢的融入到当地人生活当中。
8、成都民俗文化有哪些?
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9、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