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风俗
1、兰溪的斗牛风俗有什么影响呢?
兰溪斗牛,亦即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时日,一般选定在春秋农闲之际,数十天便举行一次,多选周山环抱的水田为场地。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声雀跃。以号声为令,斗牛即始。届时,两牛四目怒视,夹尾低头,四角相接,奋力争斗,而场边观者则呐喊助威,呼声雷动。但见败者血肉模糊、仓皇溃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结束。所谓成王败寇,在此更是深为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为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百倍,威风一时。 历史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
解放后,斗牛活动停办。1985年4月,金华市在湖海塘畔重建斗牛场,占地十四亩,于198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斗牛场拍片,把金华斗牛搬上了银幕。一年后,因收不敷支,于1987年7月关闭。自1992年10月4日以来,“金华斗牛”于每年重阳节隆重开角,并伴有斗牛大奖赛,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
另一说:金华斗牛风俗究竟始于何时无考。据清末进士、县人王廷扬所作《斗牛歌》小序中云:金华斗牛“始于赵宋明道年间(1032─1033)”积习相沿,经久不衰,是带有东方文明独特魅力的民间游乐活动。 [1]现状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斗牛表演少、饲养费用不堪重负纷纷宰牛卖牛。仅今年以来,在金华斗牛的发源地婺城区,就已宰杀斗牛10余头,当地斗牛现存栏不足50头,而一次正式表演就需要32头斗牛。 [2]斗牛文化斗牛除金华市外,市属义乌、浦江、永康、武义、兰溪等均可见到。一般都是为庙宇开光的一项娱神活动。永康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则),兰溪则为祭把白沙大帝(三国卢植), 金华县则是“邢公大帝”(北宋邢植)的庙会活动内容之一。武义称斗牛为“抄牛”或“抄牛角 ”,永康称“操牛”,浦江称“轧闯牛”。每年稻秧插竣“开角”(一年第一次斗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后一次斗牛),除农事大忙或风雪相阻外,几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满一周年,称“一案”。
古今文人,写过 金华斗牛文章不少。鲁迅早期即为金华写过斗牛文章。他在 《观斗》一文中写道:“看今年的《东方杂志》才知道金华 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 我们是使牛和牛斗。”(《鲁迅全集》第五卷)作家曹聚仁 在《万里行记》中云:“金华斗牛历史可能比西班牙早,却是牛斗牛,其热闹刺激不在西班牙之下。”台湾女作家林黎也写过“斗牛风光炽金华”的文章,翻译家、文学家傅求华对金华斗牛称之为“东方文明之斗牛。”据《金华市志》、《金华县志》记载:金华斗牛土话叫“牛相操”,昔日把斗 牛作为娱神活动,并与庙会相结合。《金华县文史资料》( 1990年11月第3辑)《金华斗牛俗》一文介绍了金华斗牛过去作为娱神和庙会相结合的情景十分有趣,特别是美 丽的传说故事,发人深思。云:金华“当斗牛之俗护上‘娱神’的面纱后,更促使其兴盛。金华农村每年有‘五侯三佛’ (五侯是卢灵贶侯、胡赫灵侯、邢刚应侯、钱火应侯、陈铁 应侯。三佛即定光佛、大士佛和慧光娘娘)庙会,届时要斗 牛以娱神。王廷扬的《斗牛诗》中所咏的‘越俗信鬼好佞佛, 金华赛神乃斗牛,胡公邢公割南北,一保一庙如山丘’,就表明金华斗牛和赛神的关系;南乡北乡都是斗牛盛行之地。 诗中的胡公即永康人胡则,在北宋仁宗明道年间为官时,曾为婺、衢两州百姓奏免身丁税,人民对他感恩戴德,他死后被尊为胡公大佛,立庙祀奉,并定时(旧历八月十三日)举 行斗牛,以娱胡公。故此风甚炽。邢公,系北宋仁宗时金华 赤松乡的邢植,膂力超群,庆历年间曾应武举,不幸名落孙 生,他愤言‘大丈夫在世,不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死后 亦当呵护万民,庙食百世!’言讫而殁。相传他死后曾多次显灵,‘为民驱蝗逐疫’。封建统治者‘神道设教’以愚百姓,遂敕封为邢刚应侯。乡人在他出生地金华北山东紫岩建 立康济庙,四时祭享,每隔八年,斗牛一‘转’(轮转), 以示崇‘功’报‘德’。金华东北乡百姓,对以斗牛来娱邢 公,自然有特殊感情和吸引力。故其东北方向的曹宅、岭下、 山口、鞋塘、二仙桥、后垄等地斗牛之风尤甚。其实,在金华,百姓以斗牛来娱神,不限于此二神,凡著名寺庙都有此祈神活动,如孝顺就是天量寺、紫岩殿、刘下殿等。自然使斗牛之风著遍盛行。 斗牛据《金华县志》所述:“斗牛之选养十分讲究,要选颈短、峰高、后身短小,生性凶悍的‘黄枯牛’。平时教以斗 法,经常训练,使之善斗。根据牛体特征和斗法给牛命名, 如‘黄双牙’、‘铁榔头’、‘乌龙挂’、‘英雄挂’等等。史载塘雅乡有头牛叫‘壁山’,屡斗屡胜,名震金属各县, 价值千金。对斗牛护理精细,粪尿随拉随扫,热天牧童为其打扇,驱蚊降温,甚至挂以蚊帐。饲以优质草料,另加麦、豆等精粮。角斗前喂以鸡蛋、桂园酒、人参汤。买卖斗牛, 俨若结亲,买主、卖主互称‘牛亲家’, 称卖方牧童为‘牛 大舅’。买卖仪式隆重,酷似嫁娶新娘。
2、浙江兰溪有什么特色小吃啊?
1、兰溪小萝卜。兰溪小萝卜”是兰溪的地方品种,原产于兰溪市云山街道十里亭、黄湓、陈店等沿江一带。“兰溪小萝卜”有两个品系,一是板叶,又称“牛舌头”“枇杷叶”;二是花叶,又称“兰溪花叶”。该品种皮色洁白、组织致密、皮薄,是一个理想腌制加工品种。
2、穆坞枇杷。穆坞位于女埠极北角的山坞之中,古称慕坞源,宋理宗御书“慕坞”二字,故名。穆坞种植枇杷已近百年历史。2009年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穆坞村也获得了“华东枇杷第一村的”的称号。
3、游埠酥饼。八婺酥饼数兰溪,兰溪酥饼看游埠。游埠酥饼是能拴住你的味蕾,它兼容了八婺酥饼的香脆等诸多特点,最奇特的是游埠酥饼里放的猪油干和野菜丝,趁热咬一口,满嘴流油,齿颊生香,味道妙不可言。
4、兰庆鸡蛋馃。兰庆鸡蛋馃选料制作:肉十分讲究、葱要粗细均匀、皮要擀溥、收口之处尤见功夫,最好掌握在一张纸那么厚,火候更是关键,煎出的鸡蛋馃外表通体金黄,皮又溥又脆内陷却是鲜嫩滑口。
5、兰溪杨梅。兰溪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兰溪市有6.5万亩杨梅林,主栽品种有荸荠种、东魁、木叶梅等。
主要分布于47省道兰浦公路沿线的云山、香溪、马涧、柏社等镇乡(街道)的黄土坡地及山坞坡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五十里杨梅长廊”。2008年,兰溪被评为“中国杨梅之乡”。
6、余粮山大红柿。余粮山村已有300多年的柿子种植历史,有“红柿之乡”的美誉。几年前,村里成立了山野大红柿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余粮山”商标。通过几年培育,“余粮山”已是省名牌产品,多次获省、市农产品金奖。
3、“七月半”中元节的风俗!兰溪人蒸糕思故人
糕,俗称发糕,因“发糕”有“福高”之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之吉祥涵意,因此每逢农历七月半,家家户户都会带上糕点,去祭祀、纪念曾经的亲人,并祈福家人们安康幸福。
乌豇糕
乌豇糕源起于七月半,人们用这种食物祭奠先祖,寄托对亡人的惦念。在中元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吃上一块乌豇糕,祛除邪祟。
说到糕点,兰溪可不止有乌豇糕呢,那么下面小兰兰就要盘点下兰溪好吃的糕咯!
千层糕
千层糕是以稻米为主材的一道 美食 。它颜色微黄,看似普通,实则味道非常清香,尤其是刚出炉时,香味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新谷登场,家家户户吃“千层糕”,祭祀“五谷神”。
赤豆糕
赤豆糕是一道传统小吃。用糯米粉、生粉制作而成,是适合夏季食用的美味点心。
夏季天气闷热,红豆糕对于水肿有着非常好的食疗功效。
水米糕
芝堰的水米糕就以洁白、柔软、晶亮、细韧,口感细腻爽滑,味道鲜美,色、香、味美满而留存脑海。
糖糕
糖糕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独特的红色,就是这么傲娇,这是酒糟糖糕,吃多了会醉吧?
大众白,味道正不正关键在是否加了猪油粒,不加,糕会显干涩,融进白糖、米粉里的猪油经热融化后使发糕散发出润甜的香味,这就是家的味道……
切开,白色的糕体中嵌着半透明状的猪油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一口咬下,黏润、清甜、醇香、柔韧。嗯,“油然”这个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吧?
兰溪人有自己的幸福
埋藏在街角井巷的 美食
都等待着我们的探寻
寻一寻儿时的时光
品一品当年的“糕”味
岂不乐哉呢?
来源 | 兰溪文旅
4、有没有兰溪过年风俗提供?
兰溪一带的过年风俗基本上是这样的:腊月二十三除尘;二十四过小年(有的是二十三)送灶神、吃汤头(汤头非汤圆,里面有馅,比汤圆大,有头);二十九过谢年贴春联、吃长寿面;年三十过大年(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年三十晚上过十二点要做菜羹,做好后放新年第一次开门大炮仗;正月初一上坟给祖先们拜年;初二长辈们在家备好清茶、各式糕点、鸡蛋,等待自己的外甥们来给他们拜年;初三女婿们带着他们的儿女到岳父岳母家拜年;初四、初五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及大小连襟家里拜年了;再以后基本上就按照各亲戚们辈份大小来确定自己到哪拜年啦。
5、我是山西人,女朋友是浙江兰溪人,最近准备要结婚,请问一下兰溪结婚都有些什么习俗,还有聘礼一般是多少
兰溪这里的普通人人家现在聘金也20000左右了吧,这个看女方家人的,
习俗嘛,先下聘金咯回,然后要结婚了男方给答钱买金器之类的东西,女方摆喜酒的钱也要男方出,当然红包就没你什么事了,还得要媒人,男方家把结婚的日子给女方,女方也同意这个时候结婚的话,就OK了,别的一时也想不起来,好像我们这有些城镇的具体习俗也会不大一样,具体的问下你女朋友吧
6、金华,兰溪长辈给孙辈过10岁生日有些什么风俗习惯?
金华兰溪长辈给孙妹过十岁生日的风俗,就是要请亲戚朋友们都来家里边祝贺
7、浙江元宵节的风俗活动是什么?
浙江元宵节的风俗活动是:
1、舞龙
淳安素有在元宵节舞龙的习俗,当地的板凳龙更是一绝,堪称一村舞龙、百村同欢。每到元宵夜,各家各户都用板凳扎好的“龙体”拿到村前空旷处进行拼接,形成了一条长达近百米的板龙灯。
2、吃糟羹
临海等曾经属于“台州府”的一些地方都保留着正月十四过元宵的传统。小记采访了一位土生土长的临海人徐小姐,徐小姐说临海人不仅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而且不吃汤圆,而是羹。先吃咸羹,后吃甜羹。咸羹里放了肉、笋、豆腐干、冻面等,而甜羹则和“八宝粥”有点像,放入了桂圆、莲子、金桔、酒酿等,有时候也会放一些小汤圆。
3、打大猫
温州人过元宵节很特别叫打大猫。由两人一起披上精心制作的虎皮,扮成活灵活现老虎。村民们脸上涂满油彩、身披皂衣,在虎后扮演“七星七煞”等众多人、神形象,以固定路线边走边表演,游遍附近各村。
4、吃汤包
宁海人以正月十四为元宵,俗称“十四夜”。前童古镇的元宵节行会更是热闹非凡。在前童,元宵节当晚并不吃汤圆,吃的叫汤包。在台州临海,元宵节也比别处提前一天过。
5、吃汤团
兰溪的汤圆也与传统的汤团不一样,这汤团的做法很有讲究,将面粉揉成面团,放置在面盆里,拌好馅料后。取一块面团用大拇指按好,旋转,将中间搓薄,再将将馅料放置搓好的大汤圆皮中。吃了这兰溪风味的汤圆,才算是完整地过了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