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新娘子
1、新娘子“三天回门”,这习俗有何讲究?
结婚是一件非常喜庆又幸福的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事之一,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当然,仪式感对于女孩子,没有不喜欢的,仪式感越重,证明该女子越重要。从古至今,我国传统的结婚仪式,有很多规矩,要遵守很多礼仪,新娘子“三天回门”习俗,流传到了现在,这习俗究竟有何寓意?仔细想想,古人的心思还是非常周到的,那这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延续香火,男子在年龄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娶妻生子,找到合适自己,并且心仪的女子,见过父母后,经过双方父母的满意,最终才能顺理成章,名正言顺地步入婚姻的殿堂,成家立业这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事了吧。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对于成亲是十分重视的,那时候,男女到了15岁左右,父母就会请媒婆,说一桩好的婚事,找一个满意的人家。而这并没有经过他们本人的同意,甚至在结婚前,连一次面都从未见过,直到结婚当天,进入洞房,掀开盖头时,才知晓对方模样,虽然这种对于双方来说,并不公平,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无法抵抗。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婚姻是十分盲目的,那些媒婆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收取钱财,花言巧语地撒一些慌,如若遇到好的,那自然是幸运,若不幸,到最后,毁掉的是两个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年轻人,都有“恐婚”感想,这是一种对于婚姻过度担忧惧怕的症状,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想在大城市里生活,可是房价和车子都很贵,没有稳定的收入,将来有了孩子,生活就会更难,再加上现在社会中并不缺少高学历的人,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实属难得。
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开阔,很多人认为,并不以结婚生子为自身的任务,他们更多的是追求自由,但是大部分的人也成功地进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现在现代婚礼并没有那么繁琐,但是好的习俗还是被传承了下来,比如婚礼上喝交杯酒,古时候人们称这种叫喝合卺酒,卺是一种用葫芦一分为二制作而成的盛酒水的器皿,一个葫芦做两个瓢,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葫芦,这也寓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
而新娘“三天回门”,即在新婚夫妇结婚三天后,新郎要陪伴着新娘回到娘家,拜访岳父岳母。这短暂的三天,对于新娘来说意义非凡,古时候,女子回娘家的机会非常少,或许在这三天过后,就将与父母分离,严重的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夫家相守。
结语
当然,新娘三天回门的说法是有深刻含义的,古时候,男女结婚几乎是见不到面的,所以更别提先恋爱再结婚了,两家亲戚的关系就需要在回门时候多多加深。同时允许新娘回娘家三天,一是可以向娘家寻求心理的安慰,二是可以让新娘得到更好的休息。古代的时候,夫妻二人在娘家是不能同房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会让娘家衰落。而处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所以古代人的想法还是挺周全的。
2、结婚嫁娶在风俗民俗上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 一 )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
( 二 )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 三 ) 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 四 ) 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
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 五 ) 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
会有拆散的意思.
( 六 ) 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 七 ) 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 八 ) 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有哭发哭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 九 ) 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 十 ) 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叫"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 十一 ) 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
可碰到床边.
( 十二 ) 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 十三 ) 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 十四 ) 礼堂忌用鲜花, 因为鲜花容易淍谢. 只有莲招花和石榴花不忌.
( 十五 ) 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坎, 应要跨过去.
( 十六 ) 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 十七 ) 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 十八 ) 归宁当天, 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 绝对不可留在娘家
过夜. 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开睡, 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 十九 ) 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 二十 ) 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
3、关于迎亲习俗,你了解多少呢?可以说一下你的家乡的迎新习俗吗?
结婚,可以说是很多人人生中的大事情,婚礼也是被大家所重视的。迎亲习俗有哪些呢?如何才可以把新娘子接走?其实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的。传统的习俗虽然有很多,不过现在各种礼仪都变得比较精简,但是必要的流程还是得有的。结婚当天,男方需要组织自己的迎亲队伍去女方的家里迎接新娘,但是迎接新娘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迎亲习俗中,新娘是需要的哭嫁的,这种哭并不是不好的事情,也是为了表达对爸爸妈妈的一种依不舍的情感。而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习俗,是因为在远古时代有抢婚事件。所以,后来,这种“哭嫁”的风俗就被流传下来了。而且不仅仅新娘需要哭,新娘的母亲和女眷们也是需要和新娘一起哭的。不同的地方的迎亲习俗可能不太一样,不过像哭嫁这样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是比较常见的。
迎亲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这些迎亲习俗细节都是需要把握到位的,比如说新郎需要一大早来女方家里迎接新娘,时辰是不能错过的,而且迎亲的车队需要绕圈走,而且还讲究不可走回头路的原则。新娘妆梳妆完毕之后,还需要在自己的怀里放一个小镜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躲避凶光。在等待迎娶的过程中,新娘还需要吃一些专门准备的糕点。迎亲的队伍来到女方的家门的时候,并不顺顺利利地接到新娘。基本上都会设置一些难关,比如说新娘的姐妹和女性朋友会在门口拦住新郎,故意捉弄。
其实这种堵门的迎亲习俗也是非常经典的,只有满足女方提出的一些要求,新郎才可以顺利的娶到自己的新娘子。而且新郎见到新娘之后也不能立马就把新娘子带走,因为新娘的鞋子会被藏起来,新娘子只有找到了新娘子的鞋子之后才可以带走新娘子,而且新娘子的脚是不能落地的。新郎需要全程将自己的新娘子抱着或者背出娘家的门才可以。迎亲习俗多看看吧,其实有很多有趣的内容。
4、陕西渭南结婚风俗
男方叫迎亲、迎娶,俗称“娶媳妇”(澄城县称“色媳妇”,富平县称“撩媳妇”,华阴市称“过缘喜”),女方叫嫁女或出嫁,俗称“发落娃”或“打发娃”。
结婚前由男方择吉日良辰,邀当地有名望人士,将新媳妇上、下轿时辰和沿途忌讳、礼仪程序等书于红笺,交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应允后,双方各自备办婚用。婚前数日,亲友给待出嫁女子送首饰、衣物,称为“添箱”;给男家送首饰、衣物,称为“行礼”。
男家将所备办婚用之首饰、彩礼及其他物品托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礼”,有的婚前三天送,称为“下三天帖”。在华阴市,舅家、姨家等近亲还宴请新女婿,称为“洗花道”。在大荔县,新女婿结婚前一天要去外婆家吃“戴花面”(细长面条),外婆家给外甥赠“腔花”一对,以示吉利,也有百年和好的意思。
有的地方婚男婚女要各自上坟祭祖,男方给女方送肉、酒、鞭炮、香表等。结婚日清晨,女方聘请女中尊长为新娘开脸(用瓷碗片除去额头和颈部汗毛)、上头(盘发);男方在堂屋供奉祖先牌位后,按所择吉日,请傧相骑马引花轿偕媒人、鼓乐至女家迎亲。轿内坐十二三岁小孩一个,由新郎的小弟弟或兄弟姐妹的小孩充任,称之为“垂轿的”或“压轿的”。
有的还有迎新娘子的(由“全命”姑嫂充任)。大荔、蒲城一带有的还给轿内放鸡、书或宝剑,以图祛邪吉利,并用红纸书“一路福星”贴于轿帘。轿至女家,女方饭食招待后,新娘头顶红盖头,着凤冠霞帔,穿绣花红鞋,拜祖、拜双亲,由姑嫂搀扶上轿,按所择方向盘腿而坐。兄弟数人扶轿,吹鼓手奏乐于前,女家亲友送嫁妆者尾随,谓之“送女”。
迎亲花轿须按来时路线返回。途中,有的地方村民还有索要“买路钱”之习俗。入村,韩城一带讲究遇井、碾子皆用红布遮盖。轿至男家门口,新郎披红插花,着礼帽长袍,大荔等地还胸挂铜镜,由傧相陪同,走向花轿施礼。在鞭炮、鼓乐声中,傧相向花轿撒“铜钱”,新郎揭开轿帘,新娘由女喜傧扶拽下轿,韩城一带由公婆抢抱,孕妇、寡妇及属相相克者回避。
这时,有的县(白水等)由“全命人”手提烧红铧尖,用食醋浇注,冒白烟后,围花轿转三圈,俗称“打醋胎”;有的先以四个蒸馍在花轿四角轮番投掷,再举干草火把绕轿三周。随之,由一能说会道的热闹男子充任“相风的”,向新娘身上撒草料(麸、谷草杆、核桃、枣等),唱“撒草歌”,如“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等,同新郎、男女傧相引导新娘脚踏红毯直入洞房。
进门时,新郎给新娘头上插筷子,意为“快生贵子”;用擀面杖挑去新娘盖头,拉手上炕,绕炕角转一圈,俗称“踏四角”;新娘按所择方向,盘坐于备好的酒曲(或醋曲)上,谓之“坐福”;新郎踢新娘三脚,嬉击三拳,以示“出嫁从夫”。出洞房时,年轻人争给新郎脸上抹黑,谓之“贺喜”。
午时,宾客入席后,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在“天地桌”前行三叩首礼,称为“拜天地”,再拜祖先牌位,然后夫妻互拜。席间,好热闹者给新郎母亲抹黑脸,叫“搭喜”。宴席间,有的地方还有新郎新娘抓饺子、馄饨,抓住饺子示生男,抓住馄饨示生女。宴毕,送走女方宾客,新娘给本家及亲友长者倒茶,长者赠送礼物,俗称“认亲”。
至夕,新郎新娘吃合喜面,再饮交杯酒,称之“合卺”。新婚之夜,小伙、姑娘都来“闹房”,多以猜谜、磕头、打趣、偷房等方式取闹,俗称“耍媳妇”。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
(4)风俗新娘子扩展资料:
古代的订婚习俗:
订婚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的第一道程序。旧时,男孩长到十二三岁,父母即托媒撮合,俗称“提亲”。媒人向双方提说后,如无意见,则于龙、凤“庚帖”上分别开列男女生辰八字,送至对方家中。三日内若无不祥之事发生,即请阴阳先生按男女双方年庚、属相进行占卜,算命“合婚”,如无“冲犯”,即回“允帖”以表同意。也有不写庚帖,单凭媒人口头说媒订亲。
接着商定彩礼、衣物诸事。清末,一份礼白银24两。民国,一份礼银元24枚。彩礼一般一两份。此外,还有衣料、被褥、首饰、棉花、丝线等。男方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俗称“问媳妇”,有的称“戴耳坠”(女子从此戴上耳坠,表示已订婚),也叫“换帖”。
5、新娘子“三天回门”,这习俗有什么缘由?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诗经》
成亲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嫁娶对青年男女来说是隆重的、新奇的,仪式感也必须是满满的。在古代举办婚礼是很隆重的,有许多礼节需要遵守,新娘子三天回门的习俗也是一直延续到今天,仔细想来,古人的心思是相当周到的。
合卺酒
俗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立业生子,古代人对于成亲是十分看重的,一般男女到15岁左右便由父母和媒婆做主嫁娶,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是没有见过面的,等拜完天地掀开盖头的那一刻才看到彼此的模样,因此古代的婚姻也是十分盲目的。了解对方的品行只有通过媒婆的介绍,可一般媒婆为了促成一段姻缘收取费用会巧舌如簧地撒一些慌。
进入21世纪后,人们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有许多人患上了恐婚的病症,这是一种对于婚姻过度担忧的症状。因为现在房子车子都很贵,抚养孩子很辛苦,养育孩子花费很贵,再加上如今年轻人们受教育程度很高,并不以结婚生子繁衍后代作为自身的任务,他们追求的更多是自由快乐的生活。
但也不乏有些恩爱合适的情侣十分乐意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姻是人生中的转折点,所以人们十分看中,对于婚姻的仪式要求也很高,虽然删减了很多古代成亲复杂的程序,但有些好的东西还是传承了下来,比如婚礼仪式上喝合卺酒。
合卺酒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杯酒,卺是一种用苦葫芦一分为二制作而成的用于盛酒的器皿,古代百姓用不起青铜玉杯,正好苦葫芦瓤很苦不能用来食用,它坚硬而呈壶状的外壳很适合盛水酒,于是百姓便顺手拿来。
可巧一个苦葫芦可以做两个瓢,两个瓢合在一起又完美地结合成一个葫芦,于是百姓借用它来寓意新婚夫妻百年好合。渐渐的,在婚礼上和合卺酒的习俗被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大家不会用瓢来喝酒,而是改用了更方便的酒杯。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喝团圆酒,在婚礼上,大家喜洋洋地坐在桌前,通常男方会请来族中能说会道的已婚妇女,一边口中振振有词的说着祝福语,一边给新娘新郎夹菜。
祝福语一般是经过编辑十分押韵可以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吃个菜蔸,来个小秃”,意思就是吃了这个菜能生个男孩,还有“吃个菜杆,来个小嵬”,意思是吃掉这个菜杆能生个男孩。
寓意一般都是希望婚后女方能够尽快生个男孩为夫家续香火,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地位在一首小小的祝福诗歌中也能够体现出来。除了祝福生男孩子的,当然还有祝福夫妻双方和和美美,富贵发财,子孙安康等地,都是寄托了对一个新家庭的美好祝愿。
压箱底
古代人十分看重女子的贞洁,也十分注重守礼仪,不随便传阅观看有关男女房事的图书画片等。因此一般女性在结婚前对房事一无所知,如此在新婚之际难免发生一些笑话糗事,为了避免此类尴尬发生,在婚前,娘家母亲会为新娘准备一个压箱底的东西。不同于今天我们意义上的压箱底是珍贵的钱财物品,古代压箱底的是有关于男女房事的绘画作品。
因为房事在古代是难以启齿的羞耻的事情,所以一般被大人放到隐晦的箱底。通常会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瓷器,有拳头那么大,呈水果状,瓷器里放着交合的男女,或者有关于此类事情的画片。在婚前出嫁时,母亲会亲手交到新娘手中,教导她以后就是个大人了,有些事需要懂。女子一般扭扭捏捏的好奇地端详画片,脸蛋羞得红红的,可还是会对即将到来的新奇事充满了期待。
在《红楼梦》中有一回记载傻大姐在大观园假山上无意中捡到了一块香囊,上面绣着男女交合的图案。傻大姐不知道其中利害,只顾着拿香囊玩耍,可是在女生掌权的大观园中最注重的是贞洁,最忌讳的也是这些羞人之事。事情一经发现,王熙凤便带着丫环们在各处小姐丫环的房间里搜东西,闹得很不愉快。
曹雪芹刻意将这件事写进文章中,或许也是为了点明在古时年代,人们对性事是多么避讳不谈,尤其是女性,在婚前如果沾染了这类画册书籍便意味着名节败坏,如果婚前或婚后与别的男人有染,还会被浸猪笼,女性的生命似乎不由得自己。
三天回门
在婚礼举办过后一般有新娘回门的习俗,即在婚后第三天,新郎陪着新娘来到岳父岳母家拜访。在古代女子回娘家的机会非常少,在婚后第三天回娘家是很珍贵的日子,甚至以后也只有父母离世才能回来,一辈子在夫家相守。新娘三天回门的说法是有深意的,因为古时男女在结婚前几乎见不到面,也没办法自由恋爱,对于男女之事好奇又渴望,可苦于没有发泄的途径。
男女结婚正值性欲旺盛的时期,难免在新婚前两天活动频繁,通常行房事时女方会有疼痛之感,行房事次数太频繁,双方身体都受不了。于是大家为了新婚夫妇的健康着想,便准许新娘在婚后第三天回娘家探望,一则可以安慰一下女方远嫁后对亲人的思念,二来可以让新郎新娘休息一下,因为在娘家,夫妻是不能行房事的。不得不说,古代家长们想得很周到。
新娘三天回门还可以与娘家的女性亲戚诉说一些婆家的情况,比如住房吃穿的条件如何,公公婆婆的脾气规矩有哪些,好不好相处,丈夫的脾气秉性是什么样,是不是个可靠的人等等,另外还会交流一些持家之道。古代办婚礼是繁琐而隆重的事情,在婚前需要准备各道工序,婚礼上又有许多仪式,直到结婚后三天新娘回门,新郎拜过岳父岳母,整场婚礼才算结束,也承认了男女双方成为夫妻的合法性。
6、大家都参加过婚礼吧,那听说过结婚闹新娘这个风俗吗?
随电视剧《幸福到万家》的播出,闹新娘这个风俗也被大多数人知晓。结婚闹新娘是一种传统的结婚习俗,目的是增加新房的喜气,震慑妖魔鬼怪,有驱鬼神,迎子孙的寓意,是非常祥和的行为。虽然在一些地区存在比较过火的方式,但总的来说,如今的闹新房可以理解成“暖新房”,亲朋好友帮助新郎新娘子增加新房的人气,让温馨与祝福充斥房屋的每一个角落。
结婚闹新娘是一种古老的婚俗,它起源在秦代,是当时民间婚娶的仪式之一,又叫做“听房”。秦朝婚俗颇为传统正式,整个过程气氛沉闷,这也导致了新娘新郎心里压力过大,常常会发生无法圆房的事情。后来,为了调解新婚夫妻的情绪,才慢慢有了闹洞房这一说法,传承到汉代的时候,它已然成为了标准的结婚习俗之一。
闹新房又叫做“闹新娘”,顾名思义,主要目标就是新娘子,因为女人往往比较含蓄腼腆,在一些问题、一些游戏上面会笑料百出,增加娱乐气氛,甚至还有当场气哭新娘子的。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早已没有了,如今的闹新房更加文明,更加有序,也更富有时代特征,比如在南方城市就流行“真心话大冒险”、“一捅乾坤”等游戏项目,新奇有趣,又能收获意外的惊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一捅乾坤项目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挑战性,将当年新糯米混合花生、腰果、核桃、桂圆、芝麻、白糖后蒸煮成饭,放入一木桶内,让新郎喂给新娘吃,如果新娘子能够完全吃下,闹新房的宾客要合资出一份大红包,反之,则需要新娘为宾客奉上现金、香烟。
现如今的女性保持身材,注重形象,一般是吃不下那么大一捅饭的,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在某县就发生了一个逆袭的故事,新娘子当众吃下一桶糯米饭,大摇大摆的接过了宾客的红包,让众人全部傻了眼。
结婚闹新娘的方式很多,可以“文”,也可以“武”,在北方地区,还流行一个传统的游戏“袋中寻宝”,将购买的礼物放入面粉袋子中,5分钟之内由新娘掏出来,如果没在规定时间内掏出,新娘则需要支付红包。这样的游戏有趣热闹,不过应该掌握好度,才能得到皆大欢喜的结局。
7、鄂州结婚时有很多的内容与细节风俗需要遵守,鄂州结婚风俗是怎样的?
细谈鄂州结婚风俗的内容,应该从约定结婚到礼成的所有细节都包括在内,但量从风俗的形成到不断的演变,还是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所以从整体的风俗的意义来看,更多讲的就是从传统的风俗中不断的提炼加工而共同遵守的规则。
在鄂州结婚风俗中,基本的流程就是婚前准备,到正日子礼成,有很多的内容与细节风俗需要遵守。这里重点说说接到新娘子之后,到男方家门口下车之后开始的风俗。新娘子接到男方家门之后,会有炮手提前准备好放鞭炮,鞭炮结束新娘下车。不过新娘下车不是直接进家门,而是会在家门先见到男方专门准备的一张八仙桌,一般桌上放一张毛主席像或者挂在正面墙上,桌子上放一只斗(早时称粮食用的),里面装满小麦,插上一杆秤(带铜盘的称),一棵并着的大葱、艾蒿、柏枝用红纸或红布捆着插进斗里。新娘要从这里停留,意思是小两口的日子称心如意、五谷丰登、并结莲理之意。
进门之后,鄂州结婚风俗中新娘不是直接行礼,而是要在新房的床上坐福,这时候送亲的女性一位主陪,,在这里坐上一到两个小时,要求不能乱动,如果可以做到不上厕所更好。一直到男方计划的良辰吉日的时辰才能起身准备去拜堂。传统的坐福时间要求更长,而这决定着未来幸福的寓意之重点。不得不说,这个风俗在现代得到了很多的简化,但是仍脆是娘家与婆家都会非常在意的一个重点。
虽然在鄂州结婚风俗中,有很多被改变演化了,但是在人们心中,有些事情不能改变,这才是真正的风俗。在大礼的这个环节上,与河南各地的风俗相近,就是不仅要给公婆敬茶,要拜堂遵守基本的仪式,而长辈们接受拜敬之后,还要同时奉上红包回礼,这个风俗让很多长辈们要破费了,而这个费用是直接给新人的,由新娘自己来管。与礼金不同,拜钱,就是至亲直接给新娘收着,亲戚多的这一天新娘可以收益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