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羊有哪些风俗

羊有哪些风俗

发布时间: 2022-09-29 13:29:51

1、农村民俗给小孩送羊的来历

版本一

据说来源于神话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情节:沉香是个孝子,其母三圣母被母舅杨二郎压在华山底下,沉香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他看到母亲深受折磨,要砍杀虐待其母的舅舅杨二郎,声称要“剥其皮”、“食其肉”,而三圣母念及与杨二郎的兄妹之情,阻止了沉香,沉香就提出要杨二郎每年送上一对活羊,以此来作为“杨”的替身,如同年年剥他的皮,吃他的肉,以解心头之恨。这话传到了杨二郎这里,为了重修兄妹之好,即刻在第二天,农历五月十三日,赶着两只活羊来到沉香这里。这个神话故事在河北南部流传得相当广,因而在民间也渐渐兴起了外祖父或舅舅给小外孙或小外甥送羊的风俗,并把五月十三日(农历)定为“送羊节”。不过这里送羊的含义是表明舅舅或者外祖父对小外孙或小外甥的亲近和喜爱。但除了少数富裕户外,大多数家庭难以支付每年一只活羊,因此改送面羊表示。农历五月上旬,正是新小麦上场的时节,大家用新收的小麦磨成面粉,蒸成面羊,于五月十三日送到外甥家去,借此联络亲戚感情。

版本二
相传当年刘秀跑南洋,王莽为了篡夺王位加害刘秀。为了逃生,刘秀躲避在一座寺庙内,也是老天爷保他不该灭亡———蜘蛛吐丝把庙门缠绕,好似已很久无人来过,是以追兵误认为是座荒废已久的寺庙。刘秀躲过了这一劫难,后来刘秀称帝。王莽为了自保,也为了和外孙处好关系,每年六月份给刘秀送羊表示悔意,也表示送阳寿的意思。

版本三
山羊
很久以前,城西刘庄有一户人家———张氏和儿子刘小儿。张氏早年守寡,生活靠娘家接济。只是她对儿子过分溺爱,使刘小儿越长越骄横。一次,因饭菜稍不合口,竟把他娘推了一跤。张氏痛哭了一场,便回娘家了。后晌,张氏才回来。刘小儿又急又怕,急的是娘走后把他饿了一顿,怕的是舅舅来整他。谁知,张氏只对儿子说,到他姥姥家瞧羊去了,一只母羊下了羊羔。到六月天草肥了,舅舅就把羊送来。刘小儿这才放了心。
到了六月,舅舅果然送来五只羊,刘小儿每日赶上羊群到野外放。一天,他在树阴下,发现两只小羊拱到母羊奶穗下,先跪下两条前腿,而后才吸奶,觉得很有意思,便问一位过路的老农。老农语重心长地说:“这羊羔知道它娘生养它的艰难,所以吃奶时要先下跪,谢老母生养之恩呐……”刘小儿听着,突然对老人说了声:“多谢!”扭头就跑。他一口气跑回家,扑通一下跪到母亲面前,哭着说:“娘啊,往日孩儿不孝,真是连羊羔都不如啊……”从此,他一改旧习,敬孝母亲,帮助邻里,学农活,持家务,和母亲过起了美满如意的日子。

2、羊的文化传统

<

3、每年的七月十五鬼节,听说山西家家都要做面羊,“面羊”是个什么东西?

山西的传统习俗是每年的七月十五叫做鬼节。陵川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童谣中说的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 姥姥、舅舅都要给外孙、外甥送“羊”,“羊”是一种面食,用面粉加工而成,也叫“面羊”。 当地许多人家每年都要制作“面羊”送给自己的外孙女。

山西民间面塑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过去它只是一种被装饰过的食品,故从历史上讲既无作品记载也无珍品传世,实在是一大憾事。

姥姥给外孙送面羊的风俗,走遍全国上党地区有此规矩。传说这是因为炎帝神农氏在此尝百草,识五谷。传农耕时,先用羊尝,羊食之无碍,炎帝方颁令播种。

姥姥家为护育外孙健康成长,必蒸“面羊”代活羊送之。送面羊的规矩很讲究,小儿做满月时,姥姥(或娘舅)家除送帽子、鞋、衣服、银器首饰、大小被子外,还得蒸一份“面羊”。

 整个陵川都兴送羊,只要女儿生了孩子就送羊,或姑娘取过三年不生孩子,就提前送羊。送面羊这种风俗只在上党地区流行,其他地方没有。还有一种传说:炎帝神农氏在此尝百草、识五谷、传农耕时,先让羊尝,羊食之无碍,炎帝方颁令播种。

关于送羊的来历,年轻人能讲出来的已经很少了,好多不知道为什么要送羊。随着民间传说的减少,一些民俗事象的流传也越来越少。中国的民间故事极为丰富,这些故事,有许多和民间习俗有关,有的还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哲理。

因此能看出来羊对他们的贡献是比较大的。真是世界之大,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有啊,但是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且民间的故事也是极为丰富的,这些故事和民间的习俗有关,有着深厚的哲理。

4、入伏吃羊肉是什么地方风俗 入伏吃羊肉有什么好处

导读:入伏吃羊肉是三伏天头伏的习俗之一,不过吃羊肉也是一定地区的习俗,并非全国人民都在入伏这天吃羊肉,那么入伏吃羊肉是什么地方风俗?入伏吃羊肉有什么好处呢?想知道入伏吃羊肉的说法,就来看看我的介绍吧。

入伏吃羊肉是什么地方风俗

据说,入伏吃羊的习俗源于对炎帝和祝融的崇拜,以及对彭祖善于烹羊的传承,最早盛行于汉代。汉代扬晖在《报孙会宗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现在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入伏后新麦成熟,新酒酿成,羊肉肥美,许多羊肉馆在这一天都推出全羊宴。

我国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都有三伏天“伏羊”(即三伏天品食羊肉)的传统。因为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所以,这些地区长久以来流传着“夏天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大暑吃羊肉汤,冬天不用穿绒衫”的说法。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众所周知,羊肉是发汗的食物,是冬日里再好不过的美食,徐州人却迎难而上,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红油辣椒的羊肉。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入伏吃羊肉有什么好处

羊在经过春冬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其肉炖出的汤味醇。所以有六月的羊肉赛人参的说法;

其二,三伏天,人们体内积存积热,在夏天入伏后吃羊肉,据说可以清洗肠胃、消暑去湿。夏天,人们生吃蔬菜瓜果的机会较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喝冷饮、冰啤容易使胃寒,而羊肉可以暖胃生津、保护胃肠,驱散体内的积热。

第三,中医有冬病夏治一说,伏天吃羊肉,至冬身体强壮,尤能御寒,可以预防一切诱发的疾病,所以在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黄帝内经》有记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见对于那些需要冬病夏治的患者来说,适时多吃羊肉可以祛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起到保护胃肠的作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过,年老时体弱多病,是因为少壮时太贪凉。因此,在夏天适当的吃点热性食物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不过,“吃伏羊”并非人人适合。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包括“三伏补”在内的“冬病夏治”,别随意尝试。

另外,“吃伏羊”也要控制一定的量。以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的人为例,建议在“三伏天”的每一伏吃一斤至一斤半羊肉,一般伏前三天到入伏这一天,这三天是比较好的进补时机。

同时也要注意,不宜在温度过低的地方进食。这是因为羊肉或羊肉汤有散热、温经、通络的作用,“伏日”气温普遍偏高,人的机体急需散热、排汗,在空调房内温度过低,汗就排不出来,也就达不到散出内热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带来其他疾病。

吃羊肉后不应马上喝茶,否则容易发生便秘;吃羊肉不宜过量,如果吃羊肉后出现了腹胀,可用桑叶茶解之,这也属于一物降一物。喝羊肉汤时也不宜加醋。

夏天吃羊肉会上火吗?

由于羊肉味甘性热,大家都会怀疑夏天吃羊肉会上火。很多人因此认为羊肉只适合冬令进补,夏天食用则不合时宜。

但中医专家认为,恰恰是夏天吃羊肉,可以助体内驱寒解毒。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据《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常吃羊肉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夏天吃羊肉,当因人而异。如果是体质偏热,阳偏盛的人,则不适合食用羊肉。

5、阿拉善盟吃羊肉有什么风俗?

阿拉善盟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烧烤全羊。试想一下,在大沙漠里点一堆篝火烤上一整只羊,一群人在那里仔歌仔舞,一边喝酒一边吃肉,也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6、送羊节的送羊节习俗

这一神话故事在豫北冀南一带流传很广,后来老百姓中也兴起了送羊的风俗。不过,送羊的意思,主要是表示老爷、舅舅对小外甥的亲近。有一个时期送的是活羊,后来慢慢变成送面羊了。旧社会老百姓家穷,平时很少有白面,只好在新麦下来后送。这一带一般年景是农历五月初小麦上场,上旬末收打完毕。在麦罢送羊也是一个休息、串亲的好机会。而“五月十三”这个习惯,沿习成因,一直保留下来。近些年又出现了送羊的新风俗:不少地方,不再是姥爷、舅舅给外甥送羊,而是外甥送羊给姥爷、姥姥和舅舅、妗妗,利用这个机会去看望老一辈。

7、徐州"吃伏羊"的习俗是什么?

徐州"吃伏羊"的习俗是在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专而萧县当地的一些餐馆门面属上都会挂出“伏羊节”的条幅,喜欢热闹的人们会从家中走出,聚会在各个大小饭馆吃羊肉,喝羊肉汤。

羊肉是温性补品,温阳祛寒,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比如阳气旺盛内热重、阴虚内热、湿热体质,以及患感冒的人不宜食用羊肉,否则易助热伤阴,动火动血,加重病情。

(7)羊有哪些风俗扩展资料:

民间自发形成的伏羊节里,羊的吃法也特别多:鲜美香溢的醇汤羊肉,后味纯厚的红烧羊肉,许氏麻辣羊蹄拐、火辣辣的川江羊肉,香脆可口的烧羊排,五味俱丰的烧羊头、羊杂,许堂五香羊肉汤、吉祥三宝、爆羊肉、烤羊肉,一羊十吃。

而萧县民间坊里以城南许堂五香羊头馆为首,仍一如既往地维持着伏羊饮食文化的习俗,打出“萧县伏羊节”的招牌,至今已连续八年。

8、安阳送羊的风俗

即每年农历五月,凡出嫁后当了母亲的女儿,都要带上礼物回娘家去“看羊”。
在安阳有一种习俗——送羊。即每年农历五月,凡出嫁后当了母亲的女儿,都要带上礼物回娘家去“看羊”,而到了农历六月,姥姥家再把羊送给外孙和外孙女,叫做“送羊”。随着时代变迁,送羊已经演变为送面羊,但情意不变。豫北地区有“送羊”的习俗,女儿结婚生子后都要在农历五月去“瞧羊”。民间流传有“割罢麦子、打完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是瞧娘,是让娘家去瞧羊。”之说,由娘家用白面蒸成羊形面食24个(大、中、小羊各8个),送给女儿家。图为7月7日,安阳市一百姓家“送羊”,并让小朋友“背羊”的欢乐场景。
送羊节的风俗,主要是外祖父、舅舅给小外孙或小外甥送羊。如外祖父母已故,由舅父、妗子送羊。民间有“妗不倒,羊不了”之说。送羊时间浓烈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日之前,二十日之后送的羊称为瘸羊。此举取"羊羔跪乳"之意,教育外孙长大成人要孝敬双亲。有的只送3年,有的送到外甥结婚后,有的只要外甥在一直送。河北省临漳县,河南省安阳城乡颇为重视此俗。冀南、豫北好几个地方都有这个风俗。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