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宁德市福安一带畲族嫁妆服饰

宁德市福安一带畲族嫁妆服饰

发布时间: 2022-09-29 03:32:50

1、畲族民风民俗

畲族,自称“山哈”,即山客的意思。畲族先民“山客”在12世纪初,已活动于粤东山区。南宋建炎、绍兴后,渐迁徙入闽。分布于龙溪县西江(西溪)、九龙江流域,时称“西畲”。“官府不治,畲田不税,久矣”。

宋、元畲族以李、陈、吴等姓为主,今无以闻。明代,龙溪县北溪流域主要是蓝、雷畲族活动区。今芗城区畲族大多是钟姓,是明洪武年间由龙溪县九都屿上(今属龙海市海澄镇)迁入的。

(一)语言

旧志载畲族言语侏离,与闽南话不同。畲族不读书,不识华文,与土人交流困难。龙溪县二十五都(今属华安县)钟、蓝姓畲族独居高山讲“山哈”语。芗城区境内的畲族地处九龙江畔交通要冲,时间一久,适应了汉族的风俗习惯,改讲闽南方言。

(二)衣着

畲族旧日椎髻跣足,不着巾帽,短衫阔袖。到民国初,仍着民族服装。男子衣色尚黑,粗布、右衽。女子穿绣衣裳,袖子镶着花边,头发扎红线,头上戴二个红球。初一、十五着汉装,行汉礼。今同周围土著。

(三)婚育

畲族世代只钟、蓝、雷三姓自相婚姻,同姓不婚,违者按族规论处。芗城今无蓝雷,允许与汉族通婚,但禁止与陈姓通婚。

相亲:畲族通婚的形式是用对山歌,但还要互换条件,茶铺钟姓通婚的村庄是漳平的雷姓、华安仙都的蓝姓。在每年的正月初,三姓中都选出可婚的男女青年同样多,到对方的村子里去。由老一辈带队,人数男女相等。男的二十岁,女的十八岁,如果不足数,也要挑出不足数来补足。然后按对歌对答,答对了,则表示满意,可以订亲,不够年龄女青年而又答中者,规定先娶到男家当妹妹,到年龄后才许成亲;在当妹妹时,谁也不能违规,违规者取消婚约。此俗已废。

作表姐
姑娘出嫁前,定要到母舅家做客,称“作表姐”。父母须有一人陪伴同去,另还需一位姑娘陪伴。所有的亲戚要宴请这位将嫁的女郎,一家请一餐,宴请日子随亲戚的多寡而长短不同。此俗已废。

婚礼
旧时新娘出嫁,选在夜晚迎亲。茶铺畲族男女结婚时,还要穿一套贴身的白衣白裤拜天地、谒祖宗。这套白衣白裤要保存到终老,死后要穿上入殓。藉以哀悼古代畲汉战争中死难亲人。

(四)丧祭

旧时畲族迁徙不定,有“二次葬”习俗。出丧日,家属不穿麻衣,不着孝服。生人为死者洗净遗体,穿上寿衣,随即出葬。吊丧的人到灵前唱歌一拜就罢。此俗已废。

(五)祭祖

茶铺畲族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日和二月十四日,松州畲族则只在正月十四日祭祀祖先盘瓠王。祭祖时,全族人聚集到祖祠内,蓝、雷、钟共一祖祠。大门紧闭,四下派人守护,不准异族窥视、闯入。旧时参加祭祖时要穿民族服装。祠堂上高悬着“祖图”犬首人服,平时由族内长辈妥为保管。“祖图”长三尺宽二尺余,画的是盘瓠王的传说连环图。供品,除全鸡、全鸭、猪头、年糕、发粿外,还有一样十分奇特的供品,即用香蕉肉搅拌成肉泥,压成园柱体,放在石槽内,置于祭品的中央,十分郑重。祭祖开始,鸣放鞭炮,吹奏乐曲,子孙分别跪于地上,同拜“祖图”,族长宣读祭文,吟唱《高皇歌》,十分庄严隆重。祭文上写着历代祖先的名字和谥号等。祭祖这一天,全族舞龙、舞狮、摆宴席、演大戏,热闹非凡。

(六)节日

畲族十分重视认亲活动,他们认为“同族至亲”。
每年三月初三日是“请亲人”的节日,凡是蓝、雷、钟三族姓的亲人,不管千里迢迢,也得赶上这天来访祖认亲。在认亲中,双方要以族中暗语盘答一番,先以“汝”字作暗号。

甲:“汝字当作何解释?”

乙:“三点水是三男,女是一女。”

甲:“一根竹子劈几片?”

乙:“三片半。”

甲:“你们的祠头是什么?”

乙:“颖川。”

甲:“钟是什么钟?”

乙:“是金字旁,一边是重字。”

甲:……

乙:……

经过几番盘诘,暗语完全符合了,就以亲人相待,彼此之间就亲热非常。

根据《高皇歌》,“钟、蓝、雷”都是南京一路人。浙江平阳县宋桥镇鲍坪村钟姓畲族千里迢迢来茶铺、松州各畲村认祖认亲。1968年,惠安县钟厝畲村举行“祭祖”盛典,茶铺、松州等村均派代表前去参加祭祀典礼。

芗城区畲族虽长期与汉族生活在一起,已失去本民族的语言。但仍保留浓厚的民族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松州村《钟氏族谱》明确记载:“闽粤钟姓皆是朝公一脉,有图书所载作证,俱要相认,若不识汀州府所传图书者,是为冒名混入,不认为一家人”。又说:“祖有遗训,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儿孙凭祖先,不认祖宗便雷打,千世万代永不泯”。

(七)禁忌

松州、茶铺、宏道诸村对待村狗,不打不骂,不杀不吃。狗若死了,还要在狗脖子上套上“银钱”纸,投入河中,顺水流走。

2、畲族的服饰

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但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

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

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

(2)宁德市福安一带畲族嫁妆服饰扩展资料:

畲族妇女的装饰要数发式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已婚妇女,她们有将头发从后面梳成长筒式发髻,像一个鸡冠形的帽子扣在后脑勺上,发间用红绒线环束。

有的是在头顶上放一个五六厘米长的小竹筒,把头发绕在竹筒上梳成螺形,显得很别致。梳头时,不仅要用茶油和水抹,还要掺以假发,所以显得高大、蓬松而且光亮。

结婚时,小竹筒要用红布包裹,上饰以银钗、银牌,盘绕着石珠串。有的前顶还用银质头花围成环状,头花下沿有无数银球、银片之类的装饰品垂落在眼前。

3、畲族婚俗的嫁妆

嫁妆中每一只箱柜和枕头都要放上新娘精心选好的五谷良种,不能让箱柜空着,这有带种出嫁之意,象征出嫁的姑娘在夫家能落脚生根,开花结果。
迎亲的另一个热闹场面是赤郎“借镬”与“杀鸡”。
晚餐是男方宴请女方客人,“借镬”是意为男方借女方炊具办酒席。据说过去是男方带厨师去的,叫“大赤郎”、大赤郎进行“借镬”仪式后,自己动手烧菜。“小赤郎”专门对歌。“借镬”时,中堂祖宗香案上点燃香烛,赤郎来到灶前,阿姨舅姆端来盛有一块猪肉、二块豆腐、有香烛的米筛,向赤郎作个揖,赤郎接过又向阿姨舅姆作个揖,再向灶神作了揖,米筛放在灶台上,开始念“借镬”词。开场白是:郎儿(赤郎自称)掌(住)山头,多见柴林,少上书堂,口言来短,古礼难周全,念错要莫怪,阿姨舅母多多原谅。
接着是念借炊具的谜语山歌,女方厨房凡能藏起来的炊具,已被姑嫂们事先藏了,赤郎念到什么,就拿出什么。如果有遗漏未念到的,就不拿出来,也不告诉是什么东西,而要赤郎重新“借”全部的东西。

4、畲族有哪些特有的风俗?

婚姻习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
丧葬形式:
畲族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5、畲族民风民俗

畲族民风民俗
米酒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 畲族“三月三”乌饭节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传统节日
畲族节日主要有农历的三月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等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词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
此外,畲族也过春节。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情。
畲族风俗习惯与重要节日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6、闽东的畲族民俗

全国现有畲族人口63万人,在56个民族中居第19位。福建境内约有畲族34多万人,分布在宁德地区的福安、宁德、霞浦等县(市)的有15万多人。畲族人民勤劳、淳朴、正直,能歌善舞,在服饰、婚嫁、祭祀、节庆等方面保留着独特的民族传统习惯。
传说在尧帝之前有高辛帝,其手下勇士盘瓠平蛮有功,高辛帝把三公主嫁给他。盘瓠与三公主生下3男1女,皆由高辛帝赐姓: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招的女婿姓钟。盘瓠成为畲族始祖。在一次畲族人的大迁徙中,长子盘姓一房人乘船遇风浪漂泊到海外去了,所以畲人以蓝、雷、钟三姓为多。
最有特色的畲族服饰是妇女的“凤凰装”。相传三公主从小就把女儿打扮成凤凰的模样。当女儿长大出嫁时,美丽的凤凰从广东凤凰山衔来五彩斑斓的凤凰装,从此畲族女子就根据凤凰鸟的模样来打扮。未婚女子是小凤凰的打扮,头发梳成独辫,用红头绳缠成一圈,盘在头上;衣领衣袖边的剌绣较窄,腰带向后扎,带上绣有花纹,带尾有丝絮,象征美丽的凤凰。成年结婚的女子,红头绳扎的头髻升高,象征凤冠;衣领衣边衣袖绣着很宽的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象征凤凰的颈、腰和翅膀;向后飘的腰带增宽,绣的花纹也增多,有的还扎上闪光的金边的珍珠般的丝絮,象征凤尾。老年妇女头髻低矮,衣服和腰带的花纹稀少。
畲民生来爱唱歌,日常生活或山间劳动,喜庆节日或求婚说情,都常以歌代言。每逢佳节,畲族人民都要欢聚山头,盘诗赛歌。每年农历的二月二、三月三、封龙日(夏至后逢辰日)、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为畲族的传统节日。福安市每年“二月二”的庙会最为热闹,青年男女围着2丈多高的“火树”,盘歌对歌,通霄达旦。宁德市每年“三月三”为一年一度的赛歌会。霞浦县则每逢“封龙日”举行大规模的畲族群众性歌会。1990年9月,宁德地区还举行闽东畲族文化节活动,来自广东、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7个民族的21个代表队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的700多名歌手和艺术家,参加了这一盛会。
婚礼也表现畲族的独特风俗。女方(畲族称“少娘”)出嫁不管是否愿意,在梳妆前都要“以歌当哭”,名为“哭嫁日”,目的是给娘家讨个吉利。其中,哭母舅最为感人,少娘见到母舅,便边歌边哭,还要跪拜,佯装不愿出嫁,亲友给她梳妆也不顺从。哭到第三天午后,母舅叫来两个人抱着她梳妆打扮后,半推半拉地把她扶出厅堂与胞弟“分酸”。胞弟手捧红漆樟木八角茶盘,盘里放着两碗带骨的肉煮成的线面。少娘站在竹制的米筛里,把甲碗里的肉面分一半到乙碗,又从乙碗里分一半到甲碗,连分三次,以示骨肉情深,日后两家常来常往。随后少娘又从另一茶盘里抓起一把米谷,边唱边撒到厅堂,祝愿娘家年年吃穿有余。接着由大哥抱少娘上轿,亲友们把一碗茶叶拌大米撒向轿顶,祝福她一路平安。
娶亲队伍中,新娘坐着朱顶彩边的花轿,新郎一身猎手打扮,还有手执红灯笼的“接姑”,肩挑礼品彩担的“赤郎”。闽北畲家也有迎亲走嫁不坐轿的,“及期,婿前导,新妇以红帕裹首,着蓝色衣,张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到了男家,由“八仙头”(村中三代同堂的年长者)用秤子钩去新娘的红布盖头,新娘踏着米筛步入厅堂,意为她是米筛上的人,新郎不能轻视她。这时在畲歌声中,新郎先向天地、再向祖宗神位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手执花绢掩面,由伴娘扶着站在一边。因为传说畲族祖先盘瓠是高辛帝的驸马,成亲时按皇家仪式,公主不要下跪。
畲族婚嫁请酒,母舅未入席,任何人不得“开筷”。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边唱歌边给母舅敬酒。接着,新娘手捧茶盘,盘内摆着10只茶盅,盅内泡着花蜜茶,压上一把银匙,从母舅席上开始,逐席献上一盘茶。客人边喝茶边唱歌,祝愿新人“添丁添喜添钱财”,然后每人在盅底压上一个小红包,作为给新娘的回赠。
完婚请客“大酒”过后,“八仙头”还要邀请“子弟官”8人,扮成“八仙”上门庆贺。这时新娘手捧茶盘,从后厅作半跪半蹲式舞姿至厅堂,先敬天地,后敬祖公神,再按辈份大小依次敬茶。茶毕,穿梭舞蹈,将茶盅一一收回。接着一手拿酒杯、汤瓢、筷子,一手拿方帕,舞至厅堂,一边有节奏地扭摆,一边做逐件洗擦动作,擦毕逐件摆到桌上,随后摇摆踏步擦坐椅,请众人入席。酒宴要进行到第二天凌晨,然后“八仙”送新人入洞房,边舞边唱送房令:“床上一合凤凰鸟,凤凰鸟仔结成双,糖拌蜜,蜜拌糖,新娘伴新郎,荣华伴富贵,富贵天地长。年头食你双喜酒,年尾添个状元郎。”至此婚礼方毕。

7、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1、福安平讲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也是闽东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平讲戏属高腔系统,由永嘉戏、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主要的传统剧目有“七双”、“八赠”、“廿一杂”等。

2、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

3、闽东根雕技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朝年间畲族入迁福安、蕉城一带,畲族根雕便在当地传承繁盛,其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极一时;此后,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艺又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艺术风格的根雕工艺。

福安的根雕以其独特的平削凿木法、凸削凿木法、凹削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显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备。

4、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

5、 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奶娘催罡巫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是汉族地方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

表演流派属于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称武科),全舞始终围绕塑造陈靖姑的形象而展开,体现了畲族原生态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

8、福建人民生活习俗

福建畲族民俗风情——生活习俗 清代以前,畲族古住房大多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悬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仅在寮中央竖1排3--5根树叉,叉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清代,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土墙厝为土木结构,四方筑墙,屋架直接置在山墙上,屋顶呈"人"字形,盖以瓦片,有4扇、6扇、8扇之分。福安社口坑里畲族村曾有过1座10扇的土墙厝,可住20--30户。近代畲家住宅与汉族民居格局大致相同,为土木建筑,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而且大多随势造间,极少见斜门、假窗和粗糙的"石敢当"等镇凶化吉加物。畲族传统宅院注重土墙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只开小窗,以便避风防盗。一般畲村的周围都植有松、杉、樟、榕、柯、枫等乔木。畲族也有以阴阳八卦选择宅地的职业性风水师,他们的理论大致与汉族风水师相同。1949年后,畲族住宅以土木结构为主,住房的建筑和使用格局有所改善。1978年后,随着畲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出现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住宅。1978--1992年,据全区141个畲族村调查:新建住宅1036幢,建筑面积15.85万平方米,大多为砖木、钢混结构的新式住宅。  【服装习俗】历史上畲族男女服装多用苎布和棉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族大致相同,女装却与汉族区别较大,但其款式在区内各县大同小异。1949年后,随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只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民国及其以前,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用的大襟苎布衫用耐汗、耐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苎布缝制而成。其款式为对襟、无领,仅用蓝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苎布衫因其袖子长短之别,又分成长袖和短袖两种。夏天穿短褂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裤,亦用苎布或棉布缝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缝制,故又称棉布衫,款式和苎布衫相同。冬天老人还加穿夹袄或棉袄,其式样均为中间开襟。要是出门做客就穿“钱吊”,中间开襟,两边腰间备有口袋,用以藏放钱物。缺棉布的就用双重苎麻缝成“马夹”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蓝的棉布长裤,裤子为直筒式,裤筒大,不论短裤或长裤,裤腰均接有15厘米的不同颜色棉布作“裤头”。腰带用布带。男婚礼服装是红顶黑缎官帽(清代官帽),青色长衫,其襟、胸前绣花纹饰,青色布靴。除官帽、布花族内借用外,一般男子结婚都缝一件青色长衫。畲族妇女传统衣服为黑色,向右开襟,其具体款式又因县而异。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钉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有的少女装不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斗上。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式,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5厘米,宽1--10多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区及宁德市畲族女装,纹样较简单,只在衣领上饰水红、黄、绿等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3--4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袖头处才绣以三角隅花纹(相传是当年高辛帝赐时盖的金印),两边袖口各缝一块1寸多宽的红布。此外,女裤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多为黑色,有的长度稍短,称“半长裤”。畲族妇女还有绑扎两脚的传统习惯,其绑腿又叫脚绑或脚暖,兼作防护、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宽29厘米,长55厘米,多以白色龙头布缝制,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20世纪70年代后,绑腿已少见。此外围裙亦因县有别,西路式(霞浦式)围裙,裙身色黑,呈梯扇形,长(高)33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1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两侧有对称的折迭,每侧5--7条,每条宽0.7厘米、长5厘米,与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绣。两侧边缘滚镶蓝色窄添条。两侧和上方均滚镶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相同的添条,排列成彩边,紧靠彩边外绣有图案。裙头蓝色,宽6.5厘米,两端系有白色素面棉线织带,宽约4.5--6厘米,长约2米,呈须穗状。少女穿用的围裙多系水红色,或宽边织花还带。福鼎式围裙大体与西路式相似,但裙身多呈长方形,长40厘米、宽47厘米。裙身上中部用淡绿色绸布作装饰,节日穿用围裙则加绣花。裙带均为织有几何图案或水波纹花带。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逝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配套,束以宽大的绸布腰或系配色大绸花。有的大裙改用红色布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1949年后,随社会发展,畲族传统服装除中老年妇女还保留穿用外,青年男女只在婚嫁及重大喜庆活动时才穿着。其布质追求时尚,刺绣更趋精细。而平时穿用服饰和汉族无大差异。 【帽鞋习俗】黑缎官帽 ∷ 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是畲族男子专用礼帽,整体青黑,宽沿外敞,顶缀2厘米大的铜质球或红布球,球顶下垂以红线编成的缨穗。民国后用圆沿礼帽,在举行婚礼或逝世时穿戴。凤冠军 ∷ 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逝世时戴的头饰。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颊。冠体内层竹箨圈制,外蒙黑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装有精致银框小方镜,并配微形剪、尺、书、镜等物件,冠顶用竹篾编织成塔形骨架,外蒙红布,缀大小不一银片,上部后侧及两侧,名缀挂一蝶银饰上名缀五串小银片,两端饰玻璃珠,顶端饰有2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银片上錾有吉祥纹。婚礼用凤冠系有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整体若帘,垂挂面前,银牌有“双龙抢球”图案,银片则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图案。鞋子 ∷ 传统穿圆口黑布厚底(或木底)有鼻鞋,鞋面上折有一道红色中脊为单鼻鞋,系女性穿用,鞋口边缘镶以红、黄、绿等色边线。鞋面折有两道中脊的为双鼻鞋,系男性穿用。传统有鼻鞋民国后渐少见,大多数用作丧服,婚礼则穿长靴。【发式习俗】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女子传统发式不同于汉族妇女。畲族已婚妇女发式样 霞浦为古典“盘龙髻”式(又称凤凰髻),式样复杂,夹以大量假发扎成。梳扎时,先把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部约占三分之二。其间置放一支长约20厘米,直径3厘米裹着黑布的竹箨卷筒,其中段用红线扎紧往上折,呈斜角,使头发膨松在后脑勺部位,呈瓜辫形,前端与假发用红绒线扎紧,让假发至前顶呈侧扁型垂下;前部头发分成左右两股,旋成小股,从左住右绕于头顶,呈螺旋状,用发夹固定,最后用大银笄横贯发顶中央,形成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的盘龙状高髻。宁德北部和福安一带畲族妇女头发则从后脑勺梳起,向上盘旋绕头盖一匝,高达脸部的二分之一,如截筒高帽一般,脑后呈瓜瓣状,发间环束数根深红色的红线。顶部压一条两指宽的银簪,并插银耳扒、豪猪簪各1枚,俗称“凤凰中”。福鼎一带畲族妇女梳头不掺假发,仅梳本身的长发于脑后成面包型,罩以黑色网纱,插上银簪等饰物。畲族未婚少女发式 福安畲族少女过16岁,头发亦梳成截筒高帽形状,但顶部不压以银簪而以一束红绒线缠在右额前。宁德与霞浦畲族少女则把头发围成圆形,额前留若干刘海,以红绒线夹上两支银笄。福鼎畲族少女头发围成圆形后,右侧斜插1条银簪,在簪子上垂下缨络状绒线。其他 畲族妇女发际所系黑色、蓝色、红色绒线环束,标志老、中、青不同年龄的身份,丧偶的妇女还用绿色的绒线圈头。【首饰习俗】头笄 ∷ 俗称“髻簪”或“横钯”,横贯于盘龙髻端,长约10厘米。两片相连的垂叶,上錾凿花纹。这种头笄样式,系代代相传,不容更改。银簪 ∷ 用1枚银元锻成,两指宽,10厘米长,如目鱼骨形状,上錾花纹,供横栓发顶紧发用。 头花 ∷ 插于发际装饰品。婚礼用的头花,三朵一组,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作精细。耳环耳牌 ∷ 与盘龙髻配套用,耳环通常制成翻转问号形状;耳牌,近耳处为曲形钧,下挂银牌。【饮食习俗】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乌米饭 ∷ 为农历三月三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进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菅时粽 ∷ 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糍粑 ∷ 畲族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9、畲族的名族习惯

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特点。

明、清时期,是畲族先民向闽东、浙南大迁徙的时期。他们到达那里时,平坝地区已多为汉族居住,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汉族所垦殖。因此,他们只能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或者是佃租汉族地主的土地,或给地主富农当长工。长年辛勤劳作。他们所到之处,荒山变茶园、沟壑变良田。畲族人民为开发祖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尤其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有一格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解放前,畲族群众习武是为反抗压迫和剥削,解放后则是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生活。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拳术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点穴术和医术。但是,畲族武术还需要进一步地整理、挖掘。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宗教信仰

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畲族十分重视祭祖。

10、畲族妇女因居隹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饰一般有几种方法

畲族妇女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饰,一般有5种:

(1)福安式。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宁德地区。该地区妇女的服装上衣黑色,花纹比较简单,大襟服差别上绣的花纹少,只在衣领(高二厘米)上绣有水红、黄、大绿等色的马牙花纹,沿服斗的边缘缝上一条三、四分宽的红布边,边的下端靠袖头的地方绣上一块角隅花纹图案。袖口缝一寸多宽的红布边。穿黑色长裤,着方头黑布厚底鞋。围身裙(又称合手巾)长一尺,上端有一段三寸多的红布横缝在裙身上,裙身上端两角绣有花纹。

(2)福鼎式,妇女上衣一般为黑色。上衣大襟上以桃红色为主要色调,加配其他色线,刺绣的花纹面积大,花朵也很大。衣领高四公分,比福安高二公分,衣领两头下端靠领口地方绣有二朵杨梅花,衣领多用水红、水绿作底色,加绣花纹。袖口有一条红、一条绿或其他颜色的布条。

(3)霞浦式。福建霞浦畲族妇女的服装式样与上述二地区相仿,但上衣大襟、小襟的尺寸与福安、福鼎的都不一样,尺寸前后一样,便于翻穿,所以大襟上有了服斗,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袖口是用蓝色布条缝制,在服斗和花边下端的琵琶带也比较讲究,美观大方。领上多绣自然花纹,与福安只绣几何纹、马牙纹不同,一般有大叶牡丹、小叶牡丹、莲花,还有双龙抢珠,用色绚丽多彩。服斗上的花样有:梅花、梅鹊、凤凰牡丹、“鳌鱼望凉亭”、“鹿竹 ”、“曲龙上天”、盘桃等,颜色有大红、桃红、大绿、水绿、蓝、白、大黄等几种,有的还配有金线,增添艳色。

(4)罗连式。福建罗源、连江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畲族妇女的服装一般都穿黑色短裤,打绑腿,领长9寸、宽1.5寸,领上花色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的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上领的黑底上绣有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条的自然花纹。围身裙的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裙边配上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非常醒目。

(5)丽水式。浙江畲族的服装以丽水地区为代表,富有特色的是花边衫,畲族称为“兰观衫”。男子现常见的是直襟短花边衫,领、袖、襟处镶有花边,口袋绣有花朵。妇女一般服装崇尚青色,阔领小袖。一般都围以青裙,后来也有改裙为裤的。腰缚以花带,带宽二、三寸,以赭色土丝织成。脚穿黑色布鞋,鞋头绣缀红花。这种鞋多走亲访友之用。平时劳动穿草鞋,在家趿木托鞋。上述各式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服装用料为例,现在就同汉族地区无异,各种机织布料,应有尽有。至于服装样式,也是融传统特色与时代风格为一体了。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