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风俗山河山河
1、对祖国山河.文化.民族团结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中,我们既要承认各民族的文化的多元性,同时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以此来达到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彼此团结、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认真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文化领域里的渗透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
1、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2、中国戏剧
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3、语言文字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我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畲族也基本转用汉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和平话土话。 从语言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言: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4、汉语词汇
词汇是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汉语词汇则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成或演变而来的,其本身就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只不过,普通人不太了解而已。如:真心、真实、真相、真谛,这四个词语都来源于佛家。
5、衣冠服饰
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种类较多,如苗族的"呕欠"、"呕欠嘎给希"、" 呕欠涛"。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经典的道德以及表现这些道德的主要形式。具体主要有: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仁、义、礼、智、信;《中庸》)
佛家(《心经》、《地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道家(老子、列子、庄子;道德,无为、逍遥)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邓析、惠施、兰名钧)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
农家(《吕氏春秋》)
兵家
医家
社会人道主义(谢周勇)
4、中国传统节日 民俗 民风 古诗 传说故事
【打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编辑本段]清明节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清风笑豪情。
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编辑本段]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编辑本段]敬老节
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
[编辑本段]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编辑本段]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编辑本段]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编辑本段]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要举行盛大的佛会以示纪念,要焚香礼佛,钟鼓齐鸣熬粥供佛。腊八节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原料的制法。北方的人们这一天里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要祭祀祖先,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腊八节期间,人们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在这一天开始制办来年货中的食品,做腊八醋,泡腊八蒜,做腊肉,腊鸭、腊鱼等食物。 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编辑本段]小年夜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等。
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将要结束。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土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编辑本段]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编辑本段]【中国传统节日中英对照】
1.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2.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Lantern Festival
3. 清明节(4月5日) Tomb-Sweeping Day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Dragon Boat Festival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Festival
6.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
7..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我国元旦节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诗话】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
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
、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
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
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
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
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
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
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
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
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
“桃板”即指春联。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
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毛泽东,1930年1
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董必武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
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
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
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
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5、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的故事
传统风俗礼仪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奇葩。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都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有无数奇妙风趣的习俗和逸闻,当我们与家人朋友一同欢度节日时,有一些礼仪礼节问题需要特别留意。另外,少数民族都有独特风俗礼仪,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在交往中做到尊重少数民族同胞,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年三十、除夜、岁除等。这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1.办年货
每逢年末,再贫穷的家庭也要准备许多过年的物品。
首先,是打扫庭院,进行扫除,把家里家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为过春节准备一个新的环境。
其次,是做过春节的佳肴,如杀年猪,灌血肠,做豆腐,蒸年糕,炸面货。因为从除夕到正月里,一般是不动烟火的。
最后,就是办年货了。出门前必须列一张年货单,罗列出红纸、神马、香烛、点心、糖果、皇历、灶王爷、玩具等,还要给小孩买新衣、鞭炮。在乡村生活的人还要提前几天到城里或集镇去办年货,开开心心地满载而归。
2.度除夕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团聚在一起。首先要做的是包饺子,包时讲究说吉利话,主妇要在几个饺子内放上硬币,初一谁吃到包钱的饺子就预示他一年要交好运;还要包些鼠、鱼形状的饺子和其他花样,让孩子们吃。除夕饺子包好后,当晚要煮一锅,每人吃半碗,剩下半碗,意为年年有余。
3.放爆竹
除夕之夜,另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便是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道道彩虹划破夜空,鞭炮响和道道烟火把人们带进了欢乐的新春。还有一些地方在除夕之夜放烟火,人们在美丽的焰火中共享天伦之乐。
4.守岁
除夕还有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守岁。民间称守岁为“熬百岁”,因这一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老百姓认为熬的时间越长活得时间便会越久,小孩也最聪明。因此,才有所谓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场面。古代除夕守岁之夜,堂屋要设一供桌,前面有桌裙,地铺拜毡,桌上摆供品:高馍、干鲜果品、各式点心。另设有锡香炉、香筒、银蜡台等。每家还要在堂屋桌上点两支红蜡烛,俗称守岁烛。守岁烛讲究生花报喜,即燃烧中的烛头要呈虎刺梅状,叫“元宝”。红烛生“元宝”则表示新的一年全家吉祥如意。20世纪40年代,许多家庭改用食油灯,食油灯灯芯用棉花捻子,也讲究生花报喜。50年代以后,改用煤油灯,很少有此现象了。现如今,人们在享受了电的方便之后,又重新燃起了蜡烛。生花报喜之俗又重新在人们中传开了,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盼望幸福的愿望。
礼仪精髓:
除夕守岁是合家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好夜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春节的开始,故称为元旦。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而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初一持续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活动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风俗:
1.做新衣
众所周知,春节都要穿新衣,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要在正月初一更换新衣,尤其是姑娘、新媳妇和孩子们。主妇们为此一入腊月便开始自织和选购衣料,缝制各种款式的衣裳。中老年男子穿长袍、短褂;妇女们则要穿上衣、下裙、绣花鞋。在孩子们身上更是下工夫,麒麟、老虎、狮子等凡是象征勇猛的走兽统统绣在各式鞋帽和肚兜上。凤凰花鸟之类刺绣成女子们的各种花色的传统服装。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人们纷纷穿上新衣,或庄重,或高雅,或潇洒,或艳丽,大年初一或集祠堂祭祖或串亲访友,人们议论着,夸奖着彼此五颜六色的衣裳,赏心悦目,喜气洋洋,呈现一片节日景象。真可谓是:“全家欢喜辞旧岁,满院生辉迎新春。”
2.备佳肴
过春节的佳肴是最不能马虎的。为了迎接春节,迎接各位神仙,如关帝、财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处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寿桃祝老年人长命百岁;寿石榴表示多子多福;枣糕表示早早升官发财;老虎让小孩吃了会虎头虎脑,平平安安;枣山馍是献给灶君的。此外,还要给家庭的每个成员蒸一个馍;给家庭主男蒸钱包,让他理财致富;给主妇蒸石榴,祝其多子多孙;给青少年男子蒸砚瓦,励其读书;女孩蒸布蓝,做针线;蒸鱼,表示年年有余,鸡则表示大吉大利;蒸狗和狮,俗语云:“大门狮、二门狗。”有新亲的,还要蒸八斤重的圆馍,上面塑鲤鱼跳龙门和各种飞禽走兽,形式新颖奇特。此外,油炸食品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麻花、馓子、麻叶、油饼、丸子、豆腐、红烧肘子、红烧肉条、酥肉等。在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准备各种酒宴佳肴、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以庆祝这隆重的节日。
3.扫房舍
扫房舍的习俗,古代称“扫年”为“打尘埃”。《清嘉录•叫火烛》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称打尘埃。”《岁时琐事》也有相关记载,民间从腊月二十四日以后,不仅可扫房舍,做任何事都可不看好日,即所谓“尺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敌丝日”,也称“无忌日”。《梦梁录》也记载,这天“士庶家,不论贫富,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直至今日,每逢年末,人们都会清扫一下房子的尘埃,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4.贴春联
大年三十那天,民间各家各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增加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春联,又称“对联”“门对”“门贴”。清代《燕京岁时记》上记载:“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腊月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依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直至今日,春联已成为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的不仅是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望,抒发了心头的忧郁和愤懑。陶冶情操,激励奋进。两千年盛传不衰,春联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
5.拜年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1)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2)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
(4)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常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春节,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礼仪精髓:
拜年时,人们以新禧、发财、如意、长寿等吉祥语互相祝贺。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秦始皇名政,因避讳,故又称端月十五。该日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象征团圆美满。
1.观花灯
元宵节挂花灯,也源自玉皇大帝替天鹅报仇的传说,人们为了躲避玉皇大帝的眼睛,便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挂灯、放火炮、火花。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燃放烟火和鞭炮。
在观花灯的同时,人们还增加了另一项活动——猜灯谜。灯是灵魂,而灯谜更体现着人们的聪明才智。灯谜,即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们在赏灯时猜谜,以增加情趣。
2.吃元宵
元宵,又称“汤圆”。元宵节这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要吃元宵。元宵分甜咸两种:甜元宵,甜馅用核桃仁、豆沙、枣泥、果仁、桂花、山楂、芝麻、白糖、冰糖、青红丝等制成馅粒,蘸水,放在大箩筐中干糯米粉上,人们通过摇动箩筐使馅粒蘸上糯米粉,捞起再蘸水,再放干糯米粉摇一下,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滚成圆形。其食用方法多用水煮,也可油炸。元宵之夜,观灯回来,合家团聚围坐在一起吃着松软适度、香甜可口的元宵,别提有多温馨了!
礼仪精髓:
民俗学专家说,人们通过送花灯来表达各种各样的美好祝愿,送花灯大有讲究。可送的花灯种类还有很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绵羊灯、钱鼓灯,应有尽有。莲花灯一般送给女孩,寓意接受花灯的女孩越长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对自己温顺体贴,女孩便送男孩一盏绵羊灯;希望孩子长大有武才,大人便给孩子送关刀灯,希望孩子有文才则送状元骑马灯等。
中和节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公元789年钦定的节日,又名二月二“龙抬头”,原来为农历二月初一庆祝,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农历二月初二。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人的衣食住行,都取之于土地。因此,“土地老”在民间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在山西,无论大户小户,在自己庭院的北房墙上都会用砖砌一小龛,内塑土地爷泥像,每月农历初二和农历十六都要祭祀他。
人们祭祀日神、土地神都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然而仅仅有日、有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水才能保证农业的丰收。这便出现了玉龙降雨解救苍生的神话故事。龙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连皇帝也借龙的身份以降服臣民,故有所谓“真龙天子”之称。
玉龙因民间百姓们炒玉米而获救,晋南地区便传下了吃玉米豆的习俗,所谓“二月二崩蝎豆”。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夕用碾压碎黏土,再细筛过,放在铁锅里加热,倒入豆子、玉米和白面团,被搅拌后,炒至黄色即可食用,其味香酥可口,老少皆宜。
中和节的另一习俗是闹灶火。在山西,每年这天,各县的百姓都会云集而来,大闹火灶。传统形式有鼓车、高跷、旱船、花鼓等。
礼仪精髓: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所以叫“龙抬头”。
清明节
清明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成三冥节,它们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本为24节气之一,但因为它在一年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还并入了祭祖和寒食节。因此,清明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1.上坟扫墓
清明节的另一习俗是扫墓,晋南称“上坟”。在古代,上自皇帝,下到百姓,在清明节无不祭祀祖先,也称扫墓,借以寄托哀思。孔子在《论语》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种对宗庙、祖坟至尊至敬的习俗,正反映了中华民族及炎黄子孙的善良及孝心。
2.踏青春游
阳春三月,正是春风徐徐、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各地一派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古代清明春游(也叫踏青)最早见于唐朝,到了宋朝踏青郊游之风十分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出北宋时汴京附近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人物栩栩如生,场面真切生动,是一件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生活风俗画。画卷人物五百五十多个,牲畜五十余头,船二十多艘,车、轿二十多乘,充分体现了清明节郊游的盛况。
春游传承至今,全国各地每到清明前后,机关团体、学校都会组织春游,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可见春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礼仪精髓: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重五、端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是楚国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才有五月五端午节的。
1.吃粽子
相传屈原投江以后,人们纷纷赶来营救,但为时已晚,于是有人将米饭和红枣等食品倒入水中让鱼虾龟蚌吃饱,以免伤害屈原。东汉时,长沙人欧回一天忽见屈原头戴高高的云冠,腰挂长柄宝剑,身佩珍珠美玉,来到乡亲面前。说每年所祭食品都被水族鱼虾龟蚌所窃食。大家听后非常生气,问屈原怎么办?屈原说:“今后若有惠祭,当以箸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并缠五色花丝,水族见了,以为菱角,便不敢再食。”
粽子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纯米粽子。有糯米或黍米两种,吃时拌糖;二是有馅粽子。例如,红枣粽和八宝粽。八宝粽佐以柿饼、栗子、果脯、肉、青红丝、莲子等。粽子发展到今天,口味多样,甜、咸、辣都有,角、锥、筒形俱见。其做法一般是将米、枣等浸泡后,用芦苇叶或玉米叶包好,再用马兰草结扎,有的地方用五色线扎好,取避邪之意。包好的粽子摆置锅中,用竹箅子压实,倒水至淹没为止,用温火煮一夜,便可以吃了。
2.饮雄黄酒
雄黄作为一种杀虫和消毒药,古代就已经应用了。这一习俗最早见于晋朝,相沿至今。除了涂在小孩儿的额间和手足心外,还用白酒浸雄黄再泡白矾,称作雄黄矾。被虫叮咬后,用雄黄矾蘸水涂抹可起到消毒解痛的作用。雄黄酒、雄黄矾一直以来都是古代消炎解毒之良药。今天,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已非常少见了,但仍有用它来杀虫祛毒的。
3.划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个重要活动,中国绝大多数县市都会在端午节划龙舟,尤其是南方。所谓龙舟,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龙的特征体现在龙头和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物,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人们会预先修好龙舟,训练水手,到节日那天进行龙舟比赛。比赛前,还需请龙、祭龙,然后进行竞渡。
4.悬挂菖蒲艾草
采撷菖蒲和艾草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内容。据传说,菖蒲代表张天师的剑,艾草代表张天师的虎,所以有蒲剑艾虎的民俗称呼。在乡村,人们把菖蒲艾草采撷回家,把菖蒲做成宝剑形,把艾草剪贴成老虎形,挂于屋檐或门楣,用来驱邪祛毒。现城市里的不少人家在端午节也在家门上悬挂此物。
5.避五毒
民间有一种信仰,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传说中,五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加以预防,包括以服药和宗教手段来避五毒之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端午符、沐浴兰汤,等等。在天津,端午节这天,已婚妇女要带领小孩到河边“躲午”,并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丢到水里,取小布人代替其受灾,俗称狗咬灾星。
礼仪精髓:
五月端午节,又称“端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节即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夕,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女节、女儿节、洗头节、情人节、双星节、双七节等。除唐代有六夕,五代以七月六日为七夕节外,历代均以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有些地方流传着一种习俗:男女订亲后,女子要为未婚夫纳双鞋垫。鞋垫花样繁多,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鸳鸯配、龙风飞舞等。颜色鲜艳夺目,是一种技艺相当精湛的刺绣工艺品。彩线里寄托着姑娘们无限的相思,条条彩丝织出姑娘温柔多情的心,一双双鞋垫凝聚着她们良好的祝愿和纯真的情意。
有些地方,习惯用当年生长出来的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纺织物,放置案头。有的用彩纸剪上述人物和动物,贴于墙上。祈祷后,再拿七根绣花针,用彩线穿孔,能一次穿过七根针的人,就算乞得了“巧”。
南方一些地方,七夕节这天,要在院里晒一盆水。一会儿,用手将绣花针轻轻放置水中,若针漂浮,谓之得“巧”。有的地方绣花针漂浮后,看水底影子,影中有动物,花鸟者,谓之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者,谓之拙,不得“巧”。这一习俗流传至今,虽也有人丢巧针,但多半为了满足姑娘们的好奇心。
礼仪精髓: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中秋节
中秋节,又名月节、月夕、端正月、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等。中秋赏月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在古典小说中曾流传有“唐王游月宫”的故事,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
1.赏月
中秋节赏月到唐代已十分盛行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和杨贵妃去太液池赏月。当他兴意正浓时,明月西下,于是玄宗命令在太液池西岸修建一百尺的高台,称“赏月台”,准备以后与贵妃赏月用。
赏月在今天仍然十分盛行,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一家人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赏着又亮又圆的月亮,真是惬意!
2.吃月饼
月饼,作为中秋节特有的食品,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已很讲究,明代进一步确定为节日食品。中秋节,月饼是祭月供品,同时又是馈赠亲友的传统礼品。在古代,几乎家家都有做月饼的模具,节前自己制作,邻里互助,早上给张家做,下午给李家做,俗称打月饼。
根据月饼皮的材料,月饼可分酥皮和提浆两种。酥皮图案简单,表皮薄如麻纸,层次分明,色泽金黄,食之香甜酥脆;提浆用面粉拌糖和面,内包馅,上模具打制,图案精美,有“嫦娥奔月”“银河明月”“犀牛斗月”“月中折桂”“吴刚伐桂”“白兔捣药”等。按馅的材料分,月饼有五仁、枣泥、玫瑰丝等。月饼一般为四块一斤,寓意家庭团圆,同时也祝愿仙子嫦娥早结良缘。山西以南,讲究做一个特大月饼,专供祭月。山西以北讲究祭月用套饼,由小到大,垒起来像座宝塔。
祭月除月饼外,还需要准备西瓜和毛豆。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寓意全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西瓜的选取也是不简单的,必须在收获时精心挑选半熟、皮厚、无伤的,特意保存下来,专门祭月。
3.观潮
观潮的习俗主要盛行于南方。它最早见于汉代,到唐宋时观潮已形成很大的规模了,尤其是南宋,因临安(今杭州)为京都,所以每年的中秋节江浙一带观潮的盛况空前。观潮之风一直延续至今,今日南方杭州等地仍于中秋赏月观潮。山西汾河中下游,每年八月中旬仍在汾河涨潮之时,常有人结伴前去观望。近年来汾河上修筑了许多公路大桥,八月潮涨,新绛、稷山等地方的群众成群结队到大桥观潮。
礼仪精髓: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外出的要赶回来,出嫁女儿要在婆家过夜,新媳妇回娘家要由女婿专程去接。
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和菊花节、老人节等。重阳节起源于秋游去灾的风俗,后来才演变为重九节。中国以九为阳,所以叫重阳节。
1.登高饮酒
九月,天高云淡,山清气爽,丹桂飘香,艳阳高照。登山远眺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重阳登高、饮酒、系茱萸避邪的习俗相沿至今。晋南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等名言。
九九重阳节,沿袭到今日已赋予了新的意义,变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节日。
2.赏菊
重阳节这天,全国各地几乎都要举办菊花展,其中以广州和北京最负盛名。每年都有新培育的品种面世,叶、花形都有新的发展。按叶的形态分,菊有圆叶菊、莲叶菊、瓜叶菊。按花的形态分,菊又有平瓣菊、管瓣菊、丝瓣菊等。其品名花样达二千余种,菊名华丽而富有诗意。如杏花春雨、明雪照檄菊、醉杨妃、玉手调脂、佛见笑、海掌着露、春红月色、夕照松荫等。闻其名如睹其丽姿艳容,观之,实乃艺术鉴赏与享受。民间还讲究采菊花晾干泡饮,俗称菊花茶,其作用为利尿、下火、解毒等。
3.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菊糕”。吃重阳糕的习俗在宋代便已十分盛行了,一直沿袭至今。山西重阳糕属面食糕点,以枣泥、银杏、松子、杏仁为馅。可做九层,有的在糕点上做两只小羊,取重阳之意。有的在糕上插小彩旗,以图吉利。糕谐音高,寓步步高升之意。家境好的人家在这天不仅要吃重阳糕,还要吃寿面,或大摆酒宴,庆贺全家平安健康。
礼仪精髓: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尊重老人,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6、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有哪些?
将军女儿耿莹:执着守望中国文化 让历史永不褪色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15日 13:30
王潮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正是华夏文明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自信、包容、刚柔并济、胸怀浩瀚的品质,使多个民族和谐相融,历经数千年演绎着知性‘人生’。”谈到中国文化时,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女士说得真切激动。
任重道远——这是耿莹女士对中国文化遗产现状的一句话总结。作为著名外交家耿飙之女,离开部队工作岗位的耿莹,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宣传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走进她的办公室,立刻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文化氛围。与这位年近七旬的女性相对而坐,畅谈军旅人生。从摇篮之中走过战争的耿莹,对军人与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
留住最美的历史
中华民族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社会习俗、传统节日、山河风貌、名胜古迹、礼仪情操、工艺服饰等等,有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景泰蓝工艺……截至2007年6月,我国已有35处名胜古迹与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谈到我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耿莹无法掩饰她的激动之情,同时也提出了她的担忧。
由于保护不力、开发过度,中国部分文化遗产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人文古迹、传统文化因为各种原因遭受了严重的损伤,比如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现在只剩下2500公里;锁阳城、龙门石窟等宝贵的人文景观,其奇妙的构造形态无不令世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用于这些超凡艺术建筑的雕刻工艺业已失传。如今在敦煌前流连忘返的游客与专家,都清楚地看到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正在经受风雨的侵蚀,如不加以科学、完善的保护,完全有可能风化甚至消失。
怀着对文化遗产珍惜与保护之情,近年来耿莹与多位同仁一起,奔赴全国各地考察文化遗产情况。他们组织了与德国特里尔文化遗产保护团体的交流会,希望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找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办法。《中华遗产》杂志就是耿莹极力支持和推荐的有行业影响力的学术杂志,该刊为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奏响保护强音
耿莹青年时期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深受中国文化艺术的感染。她37岁时开始专攻国画,创作了《听琴》、《文姬归汉图》、《游园惊梦》等作品,并入选全国美展。她与母亲及甘肃庆阳旅游局一起策划,将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庆阳香包”刺绣工艺品在北京的双年会展上推出,使这项民族艺术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弘扬;她在贵州关岭县发现裸露的三叠纪、白垩纪地层以及一个完整的27米长的鱼龙化石,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后得到有效保护;在推进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成功建立上,耿莹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去年5月,耿莹的母亲赵兰香携全家回甘肃庆阳老家探亲,看到家乡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学,全家人毅然决定将耿飚及家人珍藏和收集的字画拍卖,所得资金350万元已投入“赵兰香庆阳女童教育基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女童完成学业。回忆这桩往事,耿莹感慨万分。国家正在发展与强大之中,许多贫困地区需要人们伸出友爱之手,许多被人遗忘的文化遗迹需要人们时时尽到保护的责任。在父辈的影响下,耿莹将她的民族情怀洒落在每个需要的角落,借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这个平台,让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呼声渐渐成为社会共识。
让历史永不褪色
在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耿莹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政府的支持、全社会的关注、大量财力物力的投入,是保护现有文化遗产的迫切之需。她认为,需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使流失到海外的文化遗产回归祖国,同时,要强化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她说,中国文化遗产遍及祖国各地,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谈到眼下保护文化遗产要做的工作,耿莹滔滔不绝:“要尽最大可能抢救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拍摄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举办文化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的、动态的、立体的、原生态的保护。”
耿莹下一步将参与组织进行“文化遗产万里行”、“遗产标识系统工程”、“瓜州县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东亚传统造纸工艺与纸张修复工艺项目”等多项主题活动。这些活动都坚守一个主旨,就是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行为,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让大家从被动到主动,从意识到行为,将保护文化遗产当作每个中国人必须的事业
7、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http://www.age06.com/Age06Public/Homepage/Class/benxilu/ViewArticle.aspx?ArticleID=208375
这个网址是国庆小报展,对你应该有帮助!
以下是国庆小报的资料:
国庆趣味短信
刚刚送走了中秋的笑脸,又迎来了国庆的喜悦,希望您在这双重喜庆的包围下,永远幸福快乐!
国庆体验家庭一日游,公车往返,活动包括清洗我家地板和厨房油污,刷洗锅碗瓢盆,洗涤衣物和床上用品,提供午餐,二百一人,报名从速。
国庆节之际,不想给你太多,只给你五千万: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莫忘记我!
与你相遇在秋高气爽的国庆,想你在初冬漫漫的圣诞,吻你在青草已绿的春天,只想轻轻的问你---国庆给我一次美好的约会,好吗?
你是我的巧克力,我是你的朱古力,见到你啊多美丽,想你想到浑身无力。国庆佳节,盼望与你相聚!
阳光是明媚的,溪水是清澈的;牛奶是甜的,蛋糕是香的;年轻是幸福的,日子是甜蜜的……我的祝福是真诚的,希望国庆你是开心的!
当你看到我给你的这份祝福,请将头用力撞墙,看到没有,你眼前无数的星星是我无限的祝福,国庆快乐!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金秋是诱人的时刻。愿你收获永远如金秋的硕果,愿你欢笑永远如盛开的鲜花
淡照霜飞的是一丝银菊,书写秋空的是一片月华,温润心田的是一抹恩爱,缘系今生的是一世情缘。国庆佳节,盼望与你相聚!
国庆节你给我什么礼物?其实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似柔风一缕,这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愿好运像地雷时常给你踩到;厄运像流星雨永远淋你不到;财富像垃圾随处可以捡到;幸福伴你一生,像苍蝇一样盯着你不放。国庆快乐!
祝愿国庆节7天,天天快快乐乐168小时,时时开开心心10080分,分分甜甜蜜蜜604800秒,秒秒精彩纷呈!
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了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法国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灵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国庆快乐!
国庆知多少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逢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
国庆诗词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举国同庆数十载,
千家万户习开颜.
庆祝国庆55周年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喜迎国庆
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祖国母亲
文/江南
母亲
厚实的肩膀
给了
孩子坚韧的力量
母亲
祥和的脸庞
给了
孩子灿烂的希望
母亲
深邃的遥想
给了
孩子明天的海港
母亲
温暖的胸膛
给了
孩子春天的芬芳
祖国母亲
我们为你无尚荣光
祖国母亲
我们为你豪情激荡
今天请母亲
穿上节日盛装
我们为祖国母亲
祝福幸福安康
我们为祖国母亲
祝福万寿无疆
我们和祖国母亲
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31f3d010006bl.html
8、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它们的来历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