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风俗
1、579374503721酒泉婚嫁风俗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备受重视。远古先民,群居杂处,不辨婚姻。后来逐渐认识到“同姓不繁”,而辨内外之别,结婚姻之好。部落间相互通婚,以求种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礼作乐、确立婚姻规则,“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为部落联盟、两国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严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间习俗。婚姻不只讲究门当户对、命相相合,还形成纳彩(提亲)、问名(询问女子母亲姓氏)、纳吉(占卜吉凶)、纳徵(订婚)、请期(占卜选定日期)、亲迎(迎亲、娶亲)等主要仪节,称为“六礼”。形成一整套繁琐的仪式。这一婚俗一直延续到唐代。到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相当于纳吉)、亲迎三种仪式,一直延续到清代。近代以来,破除旧俗,提倡新风,婚姻走出门当户对、家族结盟的窠臼。婚姻已经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俗,变成男女相悦、自由恋爱、自主结合的新式婚姻,婚礼从传统婚姻的繁文缛节中摆脱出来。现今,多民族杂居,婚姻已经打破民族、国家界线,自由结合。婚礼也按不同民族风俗及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安排,程序大为简化。婚典不仅可在自家庭院,还可在宾馆、饭店、教堂举行,或旅行结婚,形式多样,仪式也逐步形成多样化。 各地婚姻风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间男女结婚风俗基本一致。同时,为增加婚礼喜庆气氛,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人们还在延续着某些传统风俗,通过举行婚礼来答谢亲朋好友的盛情,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敦煌汉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体格式没有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俗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大致过程如下: 说 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有句俗话叫“媒婆婆,嘴吃成个油饽饽”,之所以把媒人称为“婆婆”,是因旧时说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旧时,谢媒钱是在约定成婚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现今,谢媒的方式已经不再拒泥于过去的套式了。 上 门 雅称“相亲”。是在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后,若女方经过打听认为男方情况尚可,便答应男方上门。一般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到女方家进行初次走访,目的是为了让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长者相未来女婿。上门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对待。礼物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但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相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一般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甚至还要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退还。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进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门之后,由媒人探问女方家意见,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请,请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领下,回访男方家。所谓“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况,要看前院的房屋、后院的牲畜,甚至还要看粮仓的储备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时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的家境,对男方财产、生活、家居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起身告辞,男方不勉强留客。现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双方已将这一程序简化并取消。 订 婚 在“上门”“看家道”之后,由媒人询问男女双方家的意见,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认为时机成熟,就要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日期由双方确定后,媒人带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亲属到男方家去订婚,男方家则邀请亲属长辈在家恭迎认亲。订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包括给女方父母的衣料,给姑娘的衣物、首饰、彩礼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的。男方要准备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宾客齐至时,第一顿饭吃菜和馍。然后认亲戚,重点是女方认男方家亲戚,逐个敬酒称呼,长辈要给女方端礼钱,婆婆给未来的儿媳妇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女方给男方赠送一套衣服。认亲的程序结束后。男方家摆酒席,做臊子面,新亲戚上桌喝酒交流,增进情感。 结 婚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就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重要的一项就是男女双方要亲自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然后选择黄道吉日,男女双方两家确定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女两家都要待东,即招待东家和所有帮忙的亲戚朋友。傍晚时,男方家要选个干净的空地给祖宗烧纸,向祖先通说后人婚事。同时,男方请亲威、同事、朋友开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张贴喜字,裁剪张贴鸳鸯、拉花、窗花等饰物,营造喜庆气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还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况。男方则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红“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后,不铺床,晚上由新郎与一个亲属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寝,俗称“压床”。压床的人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一般由新郎的亲弟弟,或朋友或同学,但必须是岁数小于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次日,便要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分乔亲、典礼、认亲、闹洞房几个环节。乔 亲 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当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妆和打扮,然后穿上漂亮的结婚服装在娘家等候。新郎则与伴郎、伴娘及娶亲人员(不论迎亲人员多少,但必须是双数,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领下乘车(车队要求是双数),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娶亲。行前准备好双份礼品(红酒、挂面、猪“肉方”、红糖、点心等)及红包,还要拿一红木匣子,内装香、艾、挂面、酵面、棉花、红枣、桂圆、莲子、碗、筷、化装品、钱等物,均是双份。乔亲人马到女方家门口时,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则事先准备好难题,或提问题、或让乔亲人员喝酒等,待嬉闹后才开门。进门后,女方家准备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备简单饭菜招待娶亲人员后,新娘拜别父母,给父母敬茶或敬酒。迎亲人员还要从女方家象征性地“偷”点东西,所“偷”东西中必须有木材类的,意为“偷财”。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红白糖、“肉方”、挂面等留下一份,让男方带回一份,对红木匣子中带来的离娘钱及馍馍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对等换个过,其它物品原封不动随新娘带回。时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从娘家出来,送上乔亲新车,与娘家送亲人员同行。乔亲车队中途不能随意停留,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重复路线。乔亲车队在路上与别家乔亲车队相遇,要互换手帕以图吉利。乔亲车队到新郎家门口,放鞭炮、撒花,或喷彩带。下车时,新娘脚不沾地,新郎将新娘抱人新房,换礼服,准备典礼。在新娘进门时,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长)都要回避,不能照面。典 礼 待宾客到齐,坐定,吉时一到,就开始进行典礼仪式。由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放鞭炮,或奏婚礼进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携手缓缓步入典礼厅堂。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带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旧时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现在则简化为新人向双方父母三鞠躬,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还要给公婆“抹花脸”,还要给婆婆的耳朵上挂红辣椒,其意就是让公婆在媳妇面前出丑,以此来缩小媳妇与公婆之间的距离。在典礼结束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时,由亲朋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纸花、五谷杂粮、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头上,称为“打煞”,意为驱灾避邪。 认 亲 典礼之后,敦煌还有“认亲”的习俗,即在婚宴开始,由司仪带着一对新人认长辈、认亲戚,新人叫着长辈亲属的称谓,并鞠躬行礼,有些地方有叩头习惯。而长辈则要事先准备礼金红包,当面分别给新郎、新娘,以示祝贺,称为“拜礼”,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礼,尤其父母则要多次给红包。婚礼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饭,而是吃娘家派人送来的素食“宽心面”。所谓“宽心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宽板”拉条面,其意就是让新人在成婚后放心过日子,不要怕事。 闹洞房 也称“耍床”。婚礼当天晚上,有闹新房习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年轻人准备各种雅俗共赏的节目,让新人表演,逗乐、起哄,增加喜庆气氛。如表演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有意亲吻。另外,过去闹洞房时还要耍闹小叔子,让小叔子给嫂子扫地,扫地要从门口往里扫,扫的东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财扫出门。第三天回门回来后,再由新娘清扫出门。闹洞房结束后,新郎、新娘人睡前还必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给新人铺床。铺床十分讲究,要请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给新婚夫妇铺床,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人核桃、花生、莲子、红枣等物,一边铺床一边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反铺席子正铺毡,生下的娃娃坐高官;双双核桃双双枣,儿子多来女子少……”而后,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寝。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睡懒觉,更不能随意开门。必须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门时,才可开门。叫门时称“哥哥、嫂子(或叔叔、婶婶)开门来,金银财宝滚进来”,这时才能打开新房门,并由叫门的孩童递进来两个熟鸡蛋、两个小馒头、两杯糖水,寓意财源流进,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给叫门送餐的孩童红包。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完后,再出门拜见公婆。但新娘在回门前不能进伙房。回门前若进了伙房。则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不顺利。 回 门 按照约定俗成习惯,结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非常重视婚后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门一般在上午进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或称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情、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吃饭不做菜,只有饺子,馅内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寓意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饭后要按婆婆的叮嘱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说,新媳妇回门在娘家待得时间长了,婚后就不大顾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9。
2、酒泉过年的风俗习惯
酒泉人在春节前半月(即腊月中旬),就已开始春节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家家户户必须做一次大扫除,名曰"扫房"(扫舍),然后是陆续购买肉食、蔬菜等过年用品。农家多杀猪宰羊,烧馍馍、捞油果(包括敬神用的供品),忙个不了。腊月三十日贴对联,晚上,各家香火明烛,迎回灶神,敬奉家神。在此之前,首先要"清宅子"。
"清宅子"就是事先从野外选择一个小碗大的圆石头,持回家来,然后将石头洗净,放在灶火里烧红,取出后放置于一把马勺中,上面浇上半碗上好的黑醋,石头立刻咝咝作响,散发出大量石炭酸的气体。须有二至三人同时行动,一人手持火把在前引路,开房门,进各房;掌勺人紧跟其后,沿每个房间四角转一圈子,让室内弥漫炭酸烟气,出门时要在门坎上浇点醋;第三人手提灯笼紧跟掌勺人,并随手关门。三人一行,快步行走,避免石头冷却,不冒烟;最后送出大门,将石头送还原来的地方。这个做法又名曰"打醋炭"。
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神节",亦称小年。当天,家庭主妇烙成"灶干粮"(小月饼形),天黑时献于灶神前,条件好的人家还要杀鸡献供。然后将旧灶神像取下,换上新请来的灶神像,将旧灶神像,并"灶马子"一同烧掉,送灶神赴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主人的勤劳及善行。到腊月三十(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又要焚香献供,燃放爆竹迎灶神归来。同时,在新灶神像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
腊月二十三日后即进入大年的准备阶段,头一件事是"扫房"。这时全家动员,大搞卫生。这一良好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腊月三十前几天,各家男性不论大小均要理发,"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一习惯沿袭至今。
酒泉春节习俗中,贴对联也是重要一环。不论贫富人家,都以贴对联为过节的直观标志,多数人家都在腊月三十日做完清洁后,张贴对联及门神、门花,有的还剪纸贴窗花,红艳艳,光闪闪,增加一片新春景象。读书人家更是讲究对联的内容,用以表达自己的文学才气。旧时也有个别人家请不到写对联的先生,便用碗底涂墨在对联上印上七个圆圈。还有的在门上面贴上水墨钟馗像以除妖邪鬼魅。还在街门外边加贴"出门见喜"、"迎喜接福"的短联,也叫做报春的"报条"。在住房炕墙上贴"身体安康"、"福寿康宁"、"身卧福地";在粮仓上贴"五谷丰登"、"米谷满仓";就连牲口圈也要贴上"糟头兴旺"、"牛羊满圈"等,以祈来年人寿康宁、六畜兴旺。
旧日有腊月三十晚上坐夜(通夜不睡)之习。据说,坐夜可以延年益寿,故又称"熬寿"。当晚,妇女们赶做年饭(包饺子),男主人则给子女们讲家规家教、历史故事,或让识字者念卷(民间宝卷),一则进行劝善,再则做为一种家庭娱乐活动。大人一般要坐到天亮等候"接神"。
正月初一至初四不干农活,因此正月初五早饭后,农村家家户户在门前地里点燃麦草,献供品,放爆竹,并将牛羊车马赶到现场,让牛羊吃草,人们踏火堆而过,谓之"出行",也叫"破五"。意即这一天后就该上地劳动或外出打工、经商了。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城市居民以吃元宵表示庆祝,在农村家庭则用白面蒸成"面牛"(形状比一般馒头大,内包油面、白糖等)和"面老鼠"献供。献牛意在保护牲畜,发展生产。"面老鼠"则不做眼睛(称"瞎老鼠"),意为诅咒老鼠个个瞎眼,不要糟蹋粮食。
正月二十三日,传说为女娲补天之日。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至今仍有这天家家都吃煎饼的习俗。
立春后三十天为惊蛰。根据农历,到这天气候转暖,冰消雪化,土地复苏,草木含有生机,入土蛰居之草虫惊醒,这天,家家吃油炸鸡蛋,芳香开窍,润肺清胃。在农村,农民用清油或大油熬萝卜汤,以啖牛马,用以清胃火。
三月三日寒食节,民间一般把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也即清明节前一二天叫寒食,此节是纪念春秋时介之推的。介子推辅助流亡别国的晋公子重耳时,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给重耳充饥。重耳后来当了国王(晋文公),便让介子推执掌国家大权做大官,介子推不从,就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晋文公让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介子推硬死不愿出来,撞树而死。晋文公十分悲痛悔恨,将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修寺立庙,改绵山为介山,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烟火,要吃冷食,以此寄托哀思。
清明节,地上青草出芽,一片嫩绿。各家上坟扫墓,祭奠祖先。儿童放风筝,青年男女踏青游春。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浴佛节。从初一至初八日,酒泉民众去文殊山,法幢寺赶庙会,布施,浴佛。
五月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的日子。各家除做米糕、吃粽子,城乡群众除游泉湖公园外,还折取艾蒿、柳枝、沙枣花插在门上,防疫除邪。少女及年轻媳妇们做香袋(亦称"香包子")。她们将香草、冰片、麝香包入碎布或纸内,扎成各种形状,周围缠上各色丝线,戴在胸前以避疫疾。并互相赠送,增进友谊,也是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信物。
农历六月六日城乡群众纷纷到田间地头拨艾草,拿回家中熬汤给小孩洗澡,或捆成小把挂在墙上用以消毒防病(艾有一股清香味)。艾叶晒干捣碎成为绒状,针灸时用来治病。敦煌、安西一带这一天有沙浴习俗。
3、酒泉婚嫁风俗拜托各位大神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备受重视。远古先民,群居杂处,不辨婚姻。后来逐渐认识到“同姓不繁”,而辨内外之别,结婚姻之好。部落间相互通婚,以求种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礼作乐、确立婚姻规则,“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为部落联盟、两国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严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间习俗。婚姻不只讲究门当户对、命相相合,还形成纳彩(提亲)、问名(询问女子母亲姓氏)、纳吉(占卜吉凶)、纳徵(订婚)、请期(占卜选定日期)、亲迎(迎亲、娶亲)等主要仪节,称为“六礼”。形成一整套繁琐的仪式。这一婚俗一直延续到唐代。到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相当于纳吉)、亲迎三种仪式,一直延续到清代。近代以来,破除旧俗,提倡新风,婚姻走出门当户对、家族结盟的窠臼。婚姻已经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俗,变成男女相悦、自由恋爱、自主结合的新式婚姻,婚礼从传统婚姻的繁文缛节中摆脱出来。现今,多民族杂居,婚姻已经打破民族、国家界线,自由结合。婚礼也按不同民族风俗及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安排,程序大为简化。婚典不仅可在自家庭院,还可在宾馆、饭店、教堂举行,或旅行结婚,形式多样,仪式也逐步形成多样化。 各地婚姻风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间男女结婚风俗基本一致。同时,为增加婚礼喜庆气氛,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人们还在延续着某些传统风俗,通过举行婚礼来答谢亲朋好友的盛情,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敦煌汉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体格式没有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俗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大致过程如下: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有句俗话叫“媒婆婆,嘴吃成个油饽饽”,之所以把媒人称为“婆婆”,是因旧时说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旧时,谢媒钱是在约定成婚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现今,谢媒的方式已经不再拒泥于过去的套式了。 上门 雅称“相亲”。是在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后,若女方经过打听认为男方情况尚可,便答应男方上门。一般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到女方家进行初次走访,目的是为了让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长者相未来女婿。上门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对待。礼物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但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相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一般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甚至还要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退还。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进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门之后,由媒人探问女方家意见,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请,请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领下,回访男方家。所谓“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况,要看前院的房屋、后院的牲畜,甚至还要看粮仓的储备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时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的家境,对男方财产、生活、家居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起身告辞,男方不勉强留客。现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双方已将这一程序简化并取消。 订婚 在“上门”“看家道”之后,由媒人询问男女双方家的意见,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认为时机成熟,就要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日期由双方确定后,媒人带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亲属到男方家去订婚,男方家则邀请亲属长辈在家恭迎认亲。订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包括给女方父母的衣料,给姑娘的衣物、首饰、彩礼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的。男方要准备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宾客齐至时,第一顿饭吃菜和馍。然后认亲戚,重点是女方认男方家亲戚,逐个敬酒称呼,长辈要给女方端礼钱,婆婆给未来的儿媳妇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女方给男方赠送一套衣服。认亲的程序结束后。男方家摆酒席,做臊子面,新亲戚上桌喝酒交流,增进情感。 结婚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就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重要的一项就是男女双方要亲自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然后选择黄道吉日,男女双方两家确定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女两家都要待东,即招待东家和所有帮忙的亲戚朋友。傍晚时,男方家要选个干净的空地给祖宗烧纸,向祖先通说后人婚事。同时,男方请亲威、同事、朋友开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张贴喜字,裁剪张贴鸳鸯、拉花、窗花等饰物,营造喜庆气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还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况。男方则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红“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后,不铺床,晚上由新郎与一个亲属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寝,俗称“压床”。压床的人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一般由新郎的亲弟弟,或朋友或同学,但必须是岁数小于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次日,便要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分乔亲、典礼、认亲、闹洞房几个环节。 乔亲 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当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妆和打扮,然后穿上漂亮的结婚服装在娘家等候。新郎则与伴郎、伴娘及娶亲人员(不论迎亲人员多少,但必须是双数,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领下乘车(车队要求是双数),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娶亲。行前准备好双份礼品(红酒、挂面、猪“肉方”、红糖、点心等)及红包,还要拿一红木匣子,内装香、艾、挂面、酵面、棉花、红枣、桂圆、莲子、碗、筷、化装品、钱等物,均是双份。乔亲人马到女方家门口时,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则事先准备好难题,或提问题、或让乔亲人员喝酒等,待嬉闹后才开门。进门后,女方家准备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备简单饭菜招待娶亲人员后,新娘拜别父母,给父母敬茶或敬酒。迎亲人员还要从女方家象征性地“偷”点东西,所“偷”东西中必须有木材类的,意为“偷财”。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红白糖、“肉方”、挂面等留下一份,让男方带回一份,对红木匣子中带来的离娘钱及馍馍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对等换个过,其它物品原封不动随新娘带回。时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从娘家出来,送上乔亲新车,与娘家送亲人员同行。乔亲车队中途不能随意停留,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重复路线。乔亲车队在路上与别家乔亲车队相遇,要互换手帕以图吉利。乔亲车队到新郎家门口,放鞭炮、撒花,或喷彩带。下车时,新娘脚不沾地,新郎将新娘抱人新房,换礼服,准备典礼。在新娘进门时,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长)都要回避,不能照面。 典礼 待宾客到齐,坐定,吉时一到,就开始进行典礼仪式。由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放鞭炮,或奏婚礼进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携手缓缓步入典礼厅堂。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带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旧时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现在则简化为新人向双方父母三鞠躬,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还要给公婆“抹花脸”,还要给婆婆的耳朵上挂红辣椒,其意就是让公婆在媳妇面前出丑,以此来缩小媳妇与公婆之间的距离。在典礼结束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时,由亲朋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纸花、五谷杂粮、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头上,称为“打煞”,意为驱灾避邪。 认亲 典礼之后,敦煌还有“认亲”的习俗,即在婚宴开始,由司仪带着一对新人认长辈、认亲戚,新人叫着长辈亲属的称谓,并鞠躬行礼,有些地方有叩头习惯。而长辈则要事先准备礼金红包,当面分别给新郎、新娘,以示祝贺,称为“拜礼”,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礼,尤其父母则要多次给红包。婚礼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饭,而是吃娘家派人送来的素食“宽心面”。所谓“宽心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宽板”拉条面,其意就是让新人在成婚后放心过日子,不要怕事。 闹洞房 也称“耍床”。婚礼当天晚上,有闹新房习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年轻人准备各种雅俗共赏的节目,让新人表演,逗乐、起哄,增加喜庆气氛。如表演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有意亲吻。另外,过去闹洞房时还要耍闹小叔子,让小叔子给嫂子扫地,扫地要从门口往里扫,扫的东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财扫出门。第三天回门回来后,再由新娘清扫出门。闹洞房结束后,新郎、新娘人睡前还必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给新人铺床。铺床十分讲究,要请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给新婚夫妇铺床,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人核桃、花生、莲子、红枣等物,一边铺床一边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反铺席子正铺毡,生下的娃娃坐高官;双双核桃双双枣,儿子多来女子少……”而后,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寝。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睡懒觉,更不能随意开门。必须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门时,才可开门。叫门时称“哥哥、嫂子(或叔叔、婶婶)开门来,金银财宝滚进来”,这时才能打开新房门,并由叫门的孩童递进来两个熟鸡蛋、两个小馒头、两杯糖水,寓意财源流进,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给叫门送餐的孩童红包。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完后,再出门拜见公婆。但新娘在回门前不能进伙房。回门前若进了伙房。则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不顺利。 回门 按照约定俗成习惯,结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非常重视婚后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门一般在上午进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或称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情、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吃饭不做菜,只有饺子,馅内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寓意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饭后要按婆婆的叮嘱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说,新媳妇回门在娘家待得时间长了,婚后就不大顾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4、甘肃酒泉金塔县羊湾子乡有家里老人去世三年不办喜事的习俗吗?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羊湾子乡家里有老人去世三年不办喜事的习俗在过去是有的,现在都是新事新办,但个别守旧的家庭也是有的。这正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5、甘肃习俗
甘肃岁时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武威习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腊八粥。腊八日夜晚,也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除夕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春节
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着新装,齐集堂屋前,设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灵,祭奠祖先,行“迎神纳福”之礼。接着小辈给长辈拜年。之后,全家吃团圆饭(水饺),新的一年开始。
武威乡间习俗,大年初一不去别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携带酒看、香火、馍馍等祭品,赶着牲畜,按“皇历”特定时辰和方向,到村外几十米处,摆上祭品,燃着香火,并烧一堆柴禾,牵着牲畜,绕火堆转一圈。并由长者念诵祝词(祈祷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之类祝语),名曰“出行”。回家时,再将慎馍馍揣在怀中,此意是“空怀出门.满怀进门”,取其吉利之意。现在这一习俗在少数地方还保留着。
正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相互走访拜年。武威习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烧黄钱,送神,表示年已过完。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
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 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动已不存在,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武威习俗,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钱。旧社会在这天,城内有人把城隍庙寝宫的木架城隍爷抬到暑三日,这叫“城蝗出行”。人们在行宫过庙会,搭台演戏。当时行宫设在现东角,地名叫贺家园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交九”的开始,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各家要吃冬至饭。有的人家吃肉汤面条;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条做饭;也有人家吃“杏皮坛鞑子”,也叫“擞耳子”;也有吃羊肉香头饭或臊子面的民间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张掖婚俗
催妆: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相关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装,以便第二天来迎娶.实际上,这是男方家来办理诸如财礼等各方面的手续,以免第二天遭闭门羹.办完手续,双方开始痛饮,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个海量的人物才不至于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旧社会张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终身。从看相到订婚一般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新迎等六礼程序。婚礼不仅繁杂,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订亲后,择定成婚吉日,男方用亲车(或轿子)迎新娘到家。亲车到男方家门口时,鳏寡孤独、孕妇、属相相克者一律回避。亲车到门口后由年龄大的妇女端凉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车前向后泼水,用火把燎绕新娘脚后,新郎新娘从铺着红毡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厅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参灶。进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门锁、跳马鞍,同时道士将五谷杂粮、红枣核桃、铜钱撒向新郎新娘,并念喜庆之词:祝新人进门享受大福大贵。 入洞房后,饮交杯茶。以两个茶杯系以红绳,新婚夫妇交杯共饮圆圆茶,象征欢乐好合,百年偕老。然后由婆家的婶婶或嫂嫂为新娘开脸,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尽。晚上闹新房,亲友即景说些韵脚相同,比兴手法的吉利话,如两根筷子一样长,小两口生活赛蜜糖;大大盘子圆又圆,养个儿子中状元。还进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动。 筵客之前,将女方陪嫁的物品摆在男方院中,让双亲、乡亲观赏评论,名曰摆针线。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妇女致谦逊言词致谢。 民国以来,婚俗有所改变。坐轿、跨马鞍、红纱遮面、拜天地等旧的形式逐渐废止。女方索要彩礼,相沿成风。解放后实行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简办婚事。八十年代以后,索要彩礼之风盛行,从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四大件、四十八条腿(全套家具),发展到电器化(彩电、电风扇、电冰箱等)。男方大摆酒席二三十桌。对此,有关组织出面组织集体婚礼,陋习有所改变。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 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 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东女国传)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蛮于朝)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王延德传》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宝)载,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本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兰州市金城路163号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个放筏人,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
兰州太平鼓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 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6、介绍一下你家乡的年味美食,特色风俗?
一年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喜欢春节不仅喜欢它带给我们的福利,还喜欢它的文化底蕴。说起在我的家乡周口过年,那真的是有趣的很,有很多的特在习俗和年味美食,真让我忍不住想和大家介绍一番。
一、年味美食
1.饺子,过年最不能少的就是饺子了,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呢?因为饺子的外观很像元宝,在包饺子的时候通常会把一个硬币藏在饺子里,谁吃到下一年这个人就会有很好的财运。
2.鱼:在我们老家的餐桌上,逢年过节都少不了鲜美的鱼。清蒸鱼是非常不错的,首先把一整条河鱼先过油轻炸,捞出来控油,在放入锅中小火慢炖,不需要很多的配料,一把粉条,一些姜丝,就能赋予它灵魂。那嫩嫩的、滑滑鱼肉,让我不忍心把它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过年吃鱼有很大的寓意,因为有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鱼)。
3.年糕,年糕也是春节的美味食品,各种各样的年糕都有,只有想到的口味,应有尽有。年糕有着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吃年糕也是过年的美味食品。
4.黄花菜炖排骨:我们那里盛产黄花菜,年夜饭当然少不了它,用黄花菜的清香中和排骨的油腻,简直是绝配。黄花菜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营养价值比较高,富含卵磷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对于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5.肉丝银耳汤:将猪腿上的瘦肉切成细丝,在油锅内炸至八分熟,再和晶莹剔透的银耳、红艳艳的萝卜一起炖汤。银耳的功效可多了,可以护肝解毒、护肤美容、清肺养血等。猪腿的肉丝很滑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都是瘦肉,脂肪含量低。一碗汤喝下去,美味和营养全都有了,全身都暖洋洋的,每次有客人来,我们都会用它来招待客人。6.山药炖母鸡:俗话说:“冬吃山药胜补药”,滑嫩的山药再配上老母鸡,汤里面加入一些葱、姜丝、料酒、蚝油,熬出来的汤少油味美,街坊邻居都能闻到它的香味。它不仅味道好,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能够滋补气血,健脾开胃,是冬日必备佳肴。每次我想起家乡时,最怀念的味道就是妈妈炖的老母鸡汤。
7.炸丸子:过年我最喜欢的美食就是丸子,做法很简单,切两个蒸好的馒头泡在水里面,再加入面粉和萝卜丁,放入少许盐和鸡精,在热油锅中炸至金黄。炸好的丸子个个表面金黄,外酥里嫩,是我们北方人过年必备的美食。丸子不仅可以直接吃,还可以用来做汤,例如丸子酸汤、烩饼丸子等,有丸子参与的美食每个都值得推荐。
8.汤圆,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汤圆也有很多的口味,现在的汤圆都是非常好吃的。
二、特色习俗
⒈腊月二十三:在我们周口,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祭灶神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每家每户都开始张罗起来了,大人们有说有笑的在街上采购着年货,小孩们嬉嬉闹闹的在广场上玩着游戏,到处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到了晚上,大人们会做一桌子的好菜,来犒劳忙碌了一年的自己,并庆祝新年的到来。
2.腊月二十四: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之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我们家乡叫“扫屋”,南方叫“掸尘”。其实,在春节前扫屋,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这是最忙碌的一天,大人小孩都要参与打扫房屋,我小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一天了。一大早上妈妈就开始烧热水,我们一人一个抹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晾晒各种书籍,洒扫房屋庭院,打扫的那叫一个火热朝天啊!我们那说,掸尘可以除去一年的霉运,把晦气扫出门,迎接新年新气象,
3.腊月二十五:在我父母小时候,这一天每家都会推磨做豆腐,现在几乎每一家都没有石磨了,所以我们该成了吃豆腐。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要吃豆腐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豆腐的“腐”和幸福的“福”谐音,所以豆腐代表着来年幸幸福福。除了豆腐,还有一个好玩的东西,我们小孩会在一起做“胡燃灯”。其实就是把萝卜挖成空心的,往里面塞上泡过蜡油的棉花,再用一个小棍穿着,在晚上挑着灯玩,比一比谁的灯燃的更好。我们也是希望来年能够红红火火的。
4.腊月二十六: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好多人会起的很早去赶集,只为了能买上最新鲜的,最好的肉,猪肉啊,牛肉啊,羊肉啊,每家都会买很多。这一天是小贩们最忙活的一天,不仅要准备最新鲜的肉,还要应付大人们的讨价还价,集市上真的是热闹非凡。家长买肉回来了,中午我们就会炖一大锅排骨,给爷爷奶奶们送去一些,我们留一些,一起分享排骨的美味。爸爸说,小时候家里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味。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随时都可以吃肉,现在的孩子都觉得肉不好吃了,其实现在富裕了,我们也要珍惜粮食。
5.腊月二十七:这一天似乎没有很特别的地方,早上还是去赶集,还是去筹备年货,这一天要把所有的年货都筹备好。但是,唯一不同的点就是杀鸡。在我们这里认为公鸡雄赳赳、气昂昂,非常有气派,更有喜庆的氛围,所以通常以宰杀公鸡来庆祝春节的到来,也希望有一个好彩头。这一天杀的鸡,会留在春节招待客人的时候吃,也是想和亲戚一起分享这个好彩头。除了杀鸡之外,还买很多鱼,把鱼清理干净之后,在鱼肚上抹些盐,挂在墙上晾晒。这样可以防止鱼肉腐烂,又能赋予它不一样的鲜美。
6.腊月二十八: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吃完早饭后,妈妈和其她阿姨们在一起蒸很漂亮的枣花馍和大馍。我和爸爸,还有哥哥忙活着选对联,贴窗花,有时候我们用毛笔字自己写“福”贴在门上,还和其他叔叔们切磋书法呢。大馍是等到正月初一去奶奶家时送礼用的,枣花馍是正月初二去姥姥家拜年时送礼用的。其实,大馍和枣花都是用面粉蒸的,大馍就是我们吃的普通馒头的扩大版,枣花的形状很好看,用面卷成很漂亮的样子,再插上红枣,一起上锅蒸熟。到了晚上,爸爸还会邀请一两好友,来家中做客,妈妈会做一桌子的好菜来招待朋友,说着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发生的事情,感叹着人生,并希望对新年充满着期待。
7.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前上祖坟也显得格外严肃和郑重,爸爸会提前准备好纸钱,一大早到祖坟去祭奠已故的亲人,陪他们说说话,告诉他们过年了,也让他们热闹热闹,并且希望他们在天上能保佑家人们一切安好。其实,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不仅体现出我们敬老的传统美德,也体现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腊月三十:这一天就是我们的除夕了,从早上到深夜一直都热热闹闹的。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早饭后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贴对联和“福”,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除了春联啊,家家户户还要贴窗花、年画、福字,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家里的长辈还会到集市上挑一对称心的碗筷,添丁添碗,这表示子孙满门,是福气的意思。晚上才是除夕的重头戏,家里做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当然饺子少不了,和平常的饺子不一样,除夕饺子里面包有硬币,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吃完饭一家人做在一起看春晚。除夕还有熬夜的风俗,就是守岁的意思,我们小孩子都是跑着去玩,等到0点的时候就开始有爆竹生开始响起,预告着新年的到来。
9.正月初一:今天有烧早饭的习惯,这天要早早的起来,一放鞭炮就代表要下饺子了,吃完饭我们要跟长辈们拜年,一般不和距离很远的长辈拜年。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压住邪祟。我们家乡拜年是讲究顺序的,先跟奶奶拜年,然后才能和其他长辈拜年,每次拜年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夸赞,自己心里面美滋滋的。这一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存起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10.初一以后就要开始去走远点的亲戚了,一年没有见,过年就是见面的好机会,小孩子还可以去领到压岁钱,这是每个小孩子都想的。
11.正月初五,这天大概就把亲戚都走完了,这个是个特殊地日子,又称为“破五”,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过了这一天很多禁忌都没有了。
12.正月十五,这天也是个特殊地日子,被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在元宵节这天最有趣的就是晚上了,晚饭从汤圆,吃完饭后就可以去赏花灯、放烟花。现在已经禁止放烟花了,但是不影响这天的乐趣,我们可以挑着自己做的灯去溜着完,各种各样的灯展现而出,让人觉得赞叹不已。都是自己手工做的,灯的形状各种各样,真是非常的美。
13.过了正月15,年差不多就过完了,该出去打工的都准备走了,所有人都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过春节最讲究的就是“年味”,美食的味道就是大半个“年味”了,能牵引游子归家的,大概就是家乡的年味吧。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的红包变成了电子红包,拜年也变成了视频拜年,没有减退的是年夜饭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新年即将来临,希望大家都能寻回记忆里的年味,寻回最初的自己。
7、4503721酒泉婚嫁风俗2438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备受重视。远古先民,群居杂处,不辨婚姻。后来逐渐认识到“同姓不繁”,而辨内外之别,结婚姻之好。部落间相互通婚,以求种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礼作乐、确立婚姻规则,“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为部落联盟、两国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严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间习俗。婚姻不只讲究门当户对、命相相合,还形成纳彩(提亲)、问名(询问女子母亲姓氏)、纳吉(占卜吉凶)、纳徵(订婚)、请期(占卜选定日期)、亲迎(迎亲、娶亲)等主要仪节,称为“六礼”。形成一整套繁琐的仪式。这一婚俗一直延续到唐代。到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相当于纳吉)、亲迎三种仪式,一直延续到清代。近代以来,破除旧俗,提倡新风,婚姻走出门当户对、家族结盟的窠臼。婚姻已经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俗,变成男女相悦、自由恋爱、自主结合的新式婚姻,婚礼从传统婚姻的繁文缛节中摆脱出来。现今,多民族杂居,婚姻已经打破民族、国家界线,自由结合。婚礼也按不同民族风俗及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安排,程序大为简化。婚典不仅可在自家庭院,还可在宾馆、饭店、教堂举行,或旅行结婚,形式多样,仪式也逐步形成多样化。 各地婚姻风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间男女结婚风俗基本一致。同时,为增加婚礼喜庆气氛,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人们还在延续着某些传统风俗,通过举行婚礼来答谢亲朋好友的盛情,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敦煌汉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体格式没有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俗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大致过程如下: 说 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有句俗话叫“媒婆婆,嘴吃成个油饽饽”,之所以把媒人称为“婆婆”,是因旧时说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旧时,谢媒钱是在约定成婚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现今,谢媒的方式已经不再拒泥于过去的套式了。 上 门 雅称“相亲”。是在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后,若女方经过打听认为男方情况尚可,便答应男方上门。一般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到女方家进行初次走访,目的是为了让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长者相未来女婿。上门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对待。礼物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但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相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一般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甚至还要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退还。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进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门之后,由媒人探问女方家意见,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请,请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领下,回访男方家。所谓“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况,要看前院的房屋、后院的牲畜,甚至还要看粮仓的储备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时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的家境,对男方财产、生活、家居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起身告辞,男方不勉强留客。现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双方已将这一程序简化并取消。 订 婚 在“上门”“看家道”之后,由媒人询问男女双方家的意见,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认为时机成熟,就要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日期由双方确定后,媒人带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亲属到男方家去订婚,男方家则邀请亲属长辈在家恭迎认亲。订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包括给女方父母的衣料,给姑娘的衣物、首饰、彩礼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的。男方要准备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宾客齐至时,第一顿饭吃菜和馍。然后认亲戚,重点是女方认男方家亲戚,逐个敬酒称呼,长辈要给女方端礼钱,婆婆给未来的儿媳妇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女方给男方赠送一套衣服。认亲的程序结束后。男方家摆酒席,做臊子面,新亲戚上桌喝酒交流,增进情感。 结 婚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就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重要的一项就是男女双方要亲自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然后选择黄道吉日,男女双方两家确定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女两家都要待东,即招待东家和所有帮忙的亲戚朋友。傍晚时,男方家要选个干净的空地给祖宗烧纸,向祖先通说后人婚事。同时,男方请亲威、同事、朋友开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张贴喜字,裁剪张贴鸳鸯、拉花、窗花等饰物,营造喜庆气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还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况。男方则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红“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后,不铺床,晚上由新郎与一个亲属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寝,俗称“压床”。压床的人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一般由新郎的亲弟弟,或朋友或同学,但必须是岁数小于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次日,便要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分乔亲、典礼、认亲、闹洞房几个环节。乔 亲 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当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妆和打扮,然后穿上漂亮的结婚服装在娘家等候。新郎则与伴郎、伴娘及娶亲人员(不论迎亲人员多少,但必须是双数,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领下乘车(车队要求是双数),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娶亲。行前准备好双份礼品(红酒、挂面、猪“肉方”、红糖、点心等)及红包,还要拿一红木匣子,内装香、艾、挂面、酵面、棉花、红枣、桂圆、莲子、碗、筷、化装品、钱等物,均是双份。乔亲人马到女方家门口时,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则事先准备好难题,或提问题、或让乔亲人员喝酒等,待嬉闹后才开门。进门后,女方家准备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备简单饭菜招待娶亲人员后,新娘拜别父母,给父母敬茶或敬酒。迎亲人员还要从女方家象征性地“偷”点东西,所“偷”东西中必须有木材类的,意为“偷财”。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红白糖、“肉方”、挂面等留下一份,让男方带回一份,对红木匣子中带来的离娘钱及馍馍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对等换个过,其它物品原封不动随新娘带回。时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从娘家出来,送上乔亲新车,与娘家送亲人员同行。乔亲车队中途不能随意停留,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重复路线。乔亲车队在路上与别家乔亲车队相遇,要互换手帕以图吉利。乔亲车队到新郎家门口,放鞭炮、撒花,或喷彩带。下车时,新娘脚不沾地,新郎将新娘抱人新房,换礼服,准备典礼。在新娘进门时,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长)都要回避,不能照面。典 礼 待宾客到齐,坐定,吉时一到,就开始进行典礼仪式。由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放鞭炮,或奏婚礼进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携手缓缓步入典礼厅堂。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带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旧时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现在则简化为新人向双方父母三鞠躬,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还要给公婆“抹花脸”,还要给婆婆的耳朵上挂红辣椒,其意就是让公婆在媳妇面前出丑,以此来缩小媳妇与公婆之间的距离。在典礼结束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时,由亲朋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纸花、五谷杂粮、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头上,称为“打煞”,意为驱灾避邪。 认 亲 典礼之后,敦煌还有“认亲”的习俗,即在婚宴开始,由司仪带着一对新人认长辈、认亲戚,新人叫着长辈亲属的称谓,并鞠躬行礼,有些地方有叩头习惯。而长辈则要事先准备礼金红包,当面分别给新郎、新娘,以示祝贺,称为“拜礼”,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礼,尤其父母则要多次给红包。婚礼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饭,而是吃娘家派人送来的素食“宽心面”。所谓“宽心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宽板”拉条面,其意就是让新人在成婚后放心过日子,不要怕事。 闹洞房 也称“耍床”。婚礼当天晚上,有闹新房习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年轻人准备各种雅俗共赏的节目,让新人表演,逗乐、起哄,增加喜庆气氛。如表演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有意亲吻。另外,过去闹洞房时还要耍闹小叔子,让小叔子给嫂子扫地,扫地要从门口往里扫,扫的东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财扫出门。第三天回门回来后,再由新娘清扫出门。闹洞房结束后,新郎、新娘人睡前还必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给新人铺床。铺床十分讲究,要请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给新婚夫妇铺床,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人核桃、花生、莲子、红枣等物,一边铺床一边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反铺席子正铺毡,生下的娃娃坐高官;双双核桃双双枣,儿子多来女子少……”而后,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寝。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睡懒觉,更不能随意开门。必须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门时,才可开门。叫门时称“哥哥、嫂子(或叔叔、婶婶)开门来,金银财宝滚进来”,这时才能打开新房门,并由叫门的孩童递进来两个熟鸡蛋、两个小馒头、两杯糖水,寓意财源流进,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给叫门送餐的孩童红包。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完后,再出门拜见公婆。但新娘在回门前不能进伙房。回门前若进了伙房。则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不顺利。 回 门 按照约定俗成习惯,结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非常重视婚后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门一般在上午进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或称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情、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吃饭不做菜,只有饺子,馅内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寓意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饭后要按婆婆的叮嘱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说,新媳妇回门在娘家待得时间长了,婚后就不大顾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