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冀州嫁妆

冀州嫁妆

发布时间: 2022-09-25 22:31:24

1、刘备为什么要把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赵子龙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堪称经典之作。
在罗贯中大师的笔下,三国人物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宅心仁厚的刘备,
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
有义薄云天的关羽,
有雄才霸气的曹操,
也有文武双全的姜维,
而赵云就显得逊色点,亮点不够耀眼,笔墨不够浓重。
小说和电视剧里掺杂了作者和导演的个人喜好、情感以及艺术成分,不够真实、精准。
那么真实历史中赵云究竟是个什么人物,他有什么性格、能力和魅力呢?

(图)《三国》赵云
“赵云能够慧眼识主,有真才实学,更具有忠勇智的人格魅力。赵云知恩图报、真言敢谏、爱惜人才、淡泊名利、眼光长远等优秀品质,可以说是蜀汉甚至整个三国时期一位全才,他的卓越智慧和才干历经近两千年而绽放光彩,被后世人称之为“武神”。
赵云字子龙(?——229年),取《易经》乾卦爻辞“云从龙,虎从风”,比喻特定性质美好的事物相互吸引、相互感应,泛指君臣紧密团结,精诚合作,《亮剑》李云龙取名也源于此。
赵云籍贯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记载:“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赵子龙身材高大,英俊潇洒,至今仍然是许多少女心中的英雄偶像,后来人习惯将赵云亲切的称为“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步入社会时,群雄割据,军阀袁绍逼死前任长官韩馥,占领冀州,成为最高军政长官。
赵子龙在家乡常山国(属于冀州)组织起一小股武装力量,叫做“义从”军,和嚣张霸道的袁绍打起游击战。
由于势单力薄,斗争进行得比较艰苦,子龙就带领队伍去投奔了益州(北京以北及辽宁南部)的军事强人公孙瓒,公孙瓒和袁绍是死对头。
公孙瓒的部队以铁骑兵团闻名于世,而铁骑兵团中的精兵是“白马义从”,子龙的队伍就被编入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可谓王牌中的王牌,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清一色的白马,明晃晃的盾牌尖刀,精锐的尖兵,史书记载:“旌旗盔甲光耀天地”。

初平二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
“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三国演义》中的青年赵云—张山 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三国志》卷三十六《云别传》:“先帝每接纳云,云深自结托”。
刘备每次热情接待赵云,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千里马遇伯乐之感。
公元191年,公孙瓒委派刘备去攻打袁绍的军事区青州(山东),刘备就跟老同学公孙瓒提要求:说自己手下全是步兵,快速机动性不强,要是增加一部分骑兵最好(点名要赵子龙)。
公孙瓒兵多将广,再者刘备提的要求也合情合理,于是就答应了。
此时刘备31岁,赵子龙20岁左右,刘备和赵子龙建立了君臣关系,至死都未曾改变。
赵子龙带去的精锐骑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刘备军队的军事实力,赵子龙是蜀汉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

在当阳遭遇战中,赵子龙的人格魅力有了飞跃性的升华。首先他没有投降曹军,然后也没有像他领导刘备一样自私的逃命。
在保护刘备家属时承担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是曹军绝对的优势对他生命构成的威胁;另一方面幼主阿斗和柔弱的甘夫人不能有半点闪失,不然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军法。
首先赵子龙对蜀汉和刘备是无限的忠诚,其次子龙的责任感很强,为了兑现诺言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后境界高度是忠于人性的不抛弃、不放弃,这种精神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很多部队还将此作为信条。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高大的形象,高尚的灵魂,是赵子龙人格魅力所在,在三国诸将中是绝无仅有的。
刘备败走当阳,曹操攻占荆州,大有吞并东吴之势。
具有远见卓识的鲁肃积极斡旋,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制造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收取荆南四郡,军事实力空前壮大。
孙权见刘备实力强大,把孙小妹嫁给了刘备,此时甘夫人已经病故。
这场暗藏玄机的政治联姻就此开始。

公元211年,刘备受到益州(成都)长官刘璋的邀请,从荆州通过三峡前往益州商量军事要务,随行只有少量的警卫。而荆州大本营诸葛亮、关羽、张飞都在留守,特意交代重任的只有赵子龙。赵子龙负责大本营的内部事务,《三国志》卷三十六记载:“领留营司马,特任掌内事”,刘备还是有远见和顾虑的。
原来孙小妹嫁给刘备后,孙权还陪了一套“嫁妆”,这套嫁妆是一个加强连的精兵,男女各半。
而且这个加强连只听从孙小妹一个人的调遣,不受蜀军条例管制,就连孙小妹的办公室和卧室都站满了手持利刃的警卫,刘备一进洞房胆战心惊。《三国志》卷三十七“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正史里没留下孙小妹的名字,后来的小说、戏剧里给她起名“孙尚香”。孙小妹继承了孙家尚武的门风,从小舞刀弄斧,性情刚烈,加之这场政治婚姻没有感情基础,所以大家心知肚明。
最最要命的是甘夫人去世后,孙小妹照看蜀汉的独苗阿斗。
刘备为什么要把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赵子龙?史书说“以云严重”,以赵云做事严格稳重之意。古今词意变化较大。
果不其然,刘备刚走,孙权派船队来接孙小妹,孙小妹临走时带上“嫁妆”和五岁的幼主阿斗。
从道义上来讲,刘备做的有点过分,因为他们驻军的大本营南郡是从东吴手里借来,史称“刘备借荆州”,用借来的跳板扩大地盘,准备进军益州,孙权勃然大怒。
赵子龙得知阿斗被带走后,立刻和张飞乘一支快艇拦截,并且不动刀枪的把幼主夺了回来,这就是三国史上的“截江夺阿斗”。
刘备和孙小妹这场“龙凤呈祥”的婚姻在浩渺烟波的长江上划下句号。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吕思勉《三国史话》:先主既得汉中之后,还治成都,要拔擢出一个人来镇守汉中,当时大家都以为要用张飞,张飞也以此自许,而先主竟破格擢用了魏延。关羽、张飞是先主手下资格最老的两员猛将,当时敌国的人也都称他们为万人敌。先主从起兵以来,不分兵则已,要分兵,关羽总是独当一面的。此时关羽正在镇守荆州,要再找一个独当一面的人,以资格论,自然是张飞了。再次之则是赵云,随先主亦颇久。争汉中之时,赵云亦颇有战功,先主称他“一身都是胆”的。
然而这时候要镇守汉中,先主却破格擢用了魏延。

从贡献方面讲:赵子龙率领“白马义从”加入刘备麾下,长坂坡救主、截江夺阿斗、偷袭曹营抢军粮、举荐人才......可以说是尽心,尽力,舍命。对刘备,对蜀汉的忠诚比关羽、张飞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境界方面:赵子龙淡泊名利、甘当绿叶。在大是大非面前直言敢谏,俗话说“武死战,文死谏”。只要对蜀国有利,不考虑个人得失和后果,这其中的苦只有天知。赵子龙的政治远见和智慧丝毫不比诸葛亮、刘备逊色。
那么为什么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甚至《三国演义》中赵子龙没有打过大胜仗,没有浓笔重彩?
这是因为他直率的性格,不会花言巧语,不会八面玲珑,不会套近乎;或者说刘备对他的能力、境界认识不到位。
刘备从来就没有委派给他大型战役的任务,如果刘备能认识到这点,历史完全有可能改写。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求汉末的货币换率及物价

关于古代货币对率及物价(转载)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

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汉末物价
金一斤=6500~15000钱(国家牌价是10000钱)
银一斤=2000~3500钱
————————————————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亩/1~1.2万钱
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
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
豪华房宅=座/百万钱以上
较好房宅=座/4万钱~17万钱
普通房宅=座/1~3
劣贱房宅=座/3000~5000钱
食物类:
主食:
1石=1斛
1石米=17~20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谷=石/220钱左右
豆豉=石/500钱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副食: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盐=石/800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牲畜类:
耕马、车马=匹/8000~20000钱
战马=匹/2~10万钱
好马=匹/20万钱以上
牛=头/4000~8000钱
猪=头/600~1800钱
羊=只/300~500钱
嬉犬、斗犬=只/1~30万钱
军犬、猎犬=只/1200~2000钱
普通犬(肉食用)=只/200~240钱
衣物类:
材料价:
布料有布、帛、缣、素、练等几种。布为麻织品,是汉人衣著原料之最贱者。帛为普通丝织品,其价比布稍贵。缣即绢,为细密而有色彩之帛,其价又贵,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素为绢之精白者,其价比缣又贵。练为绢缣之名贵品种,为布帛中价格之最贵者。1匹布帛幅广2尺2寸(51.5厘米),长4丈(9.36米)。
麻布=匹/250~600钱
丝帛=匹/700~1000钱
缣(绢)=匹/1200~1400钱
素(白绢)=匹/1400~1600钱
练(精绢)=匹/2000~2800钱
成衣价:
布衣=件/200~500钱
单衣=件/350~700钱
袭(短夹衣)=件/450钱
布袍=件/380~400钱
锦袍=件/1800~2500钱
袴(裤子)=件/500~1100钱
麻鞋=双/30~40钱
麻袜=双/15~25钱
绢、帛、皮毛衣=件/2000~6000钱
————————————————
用具类:
武器:
百炼钢刀=把/9000~15000钱
五十炼钢剑=把/7000~10000钱
军用剑=把/700~900钱
军用刀=把/660~800钱
弓=把/500~600钱
弩=把/2000~20000钱
弓箭=枝/10钱
弩箭=枝/9钱
盔甲=套/6800~8200钱
马甲=套/7100~8600钱
工具:
匠人用的刀=把/200~300钱
柴刀、菜刀=把/40~100钱
铜器=斤/60~80钱
铁器=斤/16~25钱
瓦盂=个/70~100钱
简陋牛、马车=辆/2600~4000钱
轺车=辆/1~2万钱
其他:
草席、蒲席=张/150钱
麻=斤/10钱
刍=束/3—6 钱
稿=束/2—4 钱
棺材=口/1500~3000钱
占卜费用=次/100钱左右
奴隶价格:
美婢、壮奴=人/2~3万钱
普通奴婢=人/1~2万钱
工钱:
私人佣工工钱=人月/200~400钱(包饮食)
私人佣工工钱=人月/400~800钱(不包饮食)
政囗府雇佣工钱=人月/2000钱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工种和佣工的不同年龄、体格等,都会影响到工价,所以汉简及文献中的工价有很大的差距。
————————————————
婚嫁消费:
皇帝娶皇后的聘金最多,一般为黄金2万斤,折合货币2万万钱;皇帝娶嫔妃的聘金约为4千万钱,是娶皇后聘金的五分之一;诸侯王娶王后的聘金多少不等,一般为数百万钱;公主的嫁妆费多者可达百万钱甚至千万钱,少者也不会低于二三十万钱。
就高官与富商来说,其聘金数低于皇族成员,如董卓娶妻,聘以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共折合货币一百六十万钱以上,这是特例。一般男性成员娶妻的聘金在数十万至百余万钱之间;一般女性成员的嫁妆费多数为二三十万钱,高者可达数百万钱。
就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来说,其聘金数又低于高官与富商。东方朔娶妻的聘金在十万钱左右,这应是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上限;东汉议曹史展允娶妻的聘金为二三万钱,这应是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下限。一般女性成员的陪嫁物大约值二三万钱。
就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平民来说,其家资在数万钱至十余万钱之间。一般男性成员的聘金数不会超过其家资的总数,应在万余钱至数万钱之间。一般女性成员的陪嫁物大约值二千钱。
婚宴的花费:
汉代酒价一般是每斗30钱左右,汉代人一般都能饮酒一斗至数斗,上石者也大有人在。如果婚日来宾客二十人,仅饮酒一项就须支出2000钱以上。汉代肉价一般是10多钱一斤,如果婚宴用肉50斤,就得花费7、800钱。再加上粮食消耗的费用,婚宴的花费肯定会超过四、五千钱。
————————————————
军费
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钱/年;
每个士兵耗食盐=3升/月,3.6斗/年,合144钱/年。
每个士兵衣物=3400钱/年
每个士兵每年生活费约8000钱
每匹战马耗粮=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钱/年。
安葬费=人/3400钱
将领抚恤金=人/10~60万钱
汉末人口(http://tieba.baidu.com/p/2366355338)
○司隶
河南(洛阳)人口100万
河内,人口80万
河东 ,人口57万
弘农 人口19万
京兆(长安)人口28万
冯翊 ,人口14万
扶风(陈仓在扶风境内),人口9万
○豫州
颍川(许昌原是颍川一县)人口43万 (没想到颍川人口这么少,郭嘉荀彧陈群钟繇的故乡)
汝南,人口210万 (袁绍、袁术、李通等人的故乡)
梁国,人口43万
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小沛是沛国一县)人口25万,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时,正因为刘备在豫州的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刘备又一度屯兵在沛,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飞会抢走夏侯家的女孩。 (诸夏侯曹、华佗、许褚)
陈国,人口154万 (梁习)
鲁国,人口41万(孔融)
○冀州 (这次人口统计时冀州州治为常山高邑)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口69万 曹操平袁氏之后,把邺作为主要的大本营,后来封魏公、魏王,直至称帝,国号为魏就来源于此。
钜鹿 人口60万
常山 人口63万
中山(北平属中山) 人口65万
安平 人口65万
河间 人口63万
清河 人口67万
赵国 人口18万
勃海(治南皮)人口110万
○兖州 陈留,人口约87万
东郡(治所在濮阳)人口60万 (陈宫)
东平,人口45万
任城,人口20万
泰山,人口44万 (程昱、鲍信、臧霸)
济北,人口23万 山阳,人口60万 (刘表、伊籍、李典)
济阴(治所在定陶)人口65万
这是曹操发家之处,当年鲍信和陈宫将其迎入兖州,结果两人均死于非命。人口总计404万。
○徐州
东海(治郯,陶谦任刺史时治所在郯,后移彭城)人口70万
琅邪 ,人口57万(曹操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彭城 ,人口50万,广陵 ,人口41万
下邳,人口61万。
徐州在此时有民二百七十九万,后来在黄巾起义时又吸纳了不少移民。194年,曹操攻徐州不成,刘备领陶谦遗命领徐州。接下来,曹操为了扩张地盘,吕布为了谋求根本,袁术觊觎徐州富庶,在这里与先主年年交战,造成徐州人口大减
○青州
济南 人口45万 (曹操曾任济南国相)
平原 人口100万 (刘备曾领平原国相)
乐安 人口42万 ,北海 人口15万 (孔融于任北海国相时向刘备求助)
东莱 人口48万 (太史慈的故乡)
齐国(治临菑),人口49万
青州在黄巾起义时人口锐减,后曹操招降青州兵,这些青州兵大多就是在黄巾起义时加入黄巾军的。
○荆州
南阳(宛、新野、博望都在南阳)人口243万 (又是一个人口大郡,这里也是东汉的“帝乡”)
南郡(江陵、秭归、当阳、华容、白帝城、襄阳、夷陵都在该郡,后来分别被三国分占,刘备把白帝城改成永安郡)人口74万。(南郡与南阳郡的分界线在东汉末年是在汉水)
江夏 人口26万
零陵 人口100万 ,桂阳 人口55万 ,武陵 人口25万 ,长沙,人口105万(这就是所谓的南四郡,大致就是今天的湖南省及周边地区,赤壁之战后被刘备武装占领,成为其根据地)
荆州确实是一个人口大州,后来在刘表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加,但在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的过程中,人口有较大损失。特别是到了曹孙争夺荆州时期(222-280),荆州人口损失更大。
○益州
益州(此时州治为广汉雒县)
汉中 (上庸、西城都在其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这里的降将指孟达、申耽、申仪等)
巴郡 (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 (张飞曾屯于阆中,后李严驻于江州)
广汉 (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后来刘备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阴平也是从广汉分置出来的。
蜀郡 (治成都)35万 (蜀汉首都,但当时人口不多,也不是益州政治中心,刘焉时才移治所于此)
犍为 ,61万,刘璋时又分江阳郡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牂牁 26万 ,越巂 62万,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 ,永昌 189万,刘备时又分出了云南郡
这四个郡就是南中地区,别看人不少,大多是蛮族。
○扬州
九江 (寿春、合肥都在该郡)人口43万 (刘晔)
丹阳 (秣陵在丹阳郡,既后来的建业)人口63万 (陶谦)
庐江 人口43万 (周瑜)
会稽 人口48万,后来吴又分出建安郡 (此郡面积极大,但当时人却很少)
吴郡 人口70万 (孙氏一族,陆逊,顾雍)
豫章,人口166万,后来孙策又分出庐陵、鄱阳郡(人是很多,以山越为主,经常给孙吴捣乱)
扬州是孙策孙权发家的地方。但当时经济不发达,经过孙氏几十年的开发,使其社会得到加快发展。
○凉州
陇西 (狄道、临洮都在该郡)人口3万,汉阳 (后改为天水)(冀、上邽、西县都在该郡)13万(姜维), 武都 8万,金城 8万
安定 3万, 北地 1.8万, 武威 3.4万(贾诩), 张掖 2.6万
酒泉 1.2,敦煌 2.9万
凉州为苦寒之地,羌汉杂居,人多剽悍,董卓、姜维、贾诩都是典型的凉州人。
○并州
上党 (壶关在上党)12万
太原 20万 上郡 2.8万
西河 2万
五原 (九原也属五原)2.3万
云中,2.6万
定襄 1.3万
雁门 25万
朔方 0.7万
人口72.7万,地域广大,人烟稀少,接近匈奴,这里的人多善于骑射。著名的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县人,王允则是太原人。尽管山西大部属并州,但关羽不是并州人,而是司隶河东郡解良人。
○幽州
涿郡 63万 (先主与张飞的故乡,幽州第一人口大郡,也是当时幽州文化最发达之处)
广阳 (蓟,即北京,在该郡)28万 (当今首都之所在)
代郡 12万
上谷 51万
渔阳 43万 (田豫)
右北平 5万 (韩当)
辽西 8万(程普、公孙瓒 )
辽东,8万 (公孙度、公孙渊)
玄菟 4.3万 ,乐浪,25万(此二郡主要辖区在今天的北朝鲜)
幽州自古属燕赵之地,燕赵自古便多慷慨悲歌之士,刘备张飞便是这燕赵之士的两位代表。此地靠近乌桓鲜卑之地,幽州人民与这些东胡长期交战,反抗他们的侵略,公孙瓒和田豫就是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今天的辽宁和京津唐经济发达,我们不应忘记古人为保护这块土地所做的贡献。
○交州(孙权时又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州)
南海 25万
苍梧 46万
郁林 人口不详
合浦 8万
交趾 人口不详
九真 20万
曰南,10万
事实证明,交州果然天高皇帝远,居然有两个郡人口不详。交州此时还很蛮荒,不像现在的两广人口稠密。如果把一个今天的广州人放到那时,他绝对会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今天两广的汉民大多是长时间内北方汉民南下与当地土著融合而成,当然客家人保持了较多古汉族习俗。
汉末税制(http://business.sohu.com/20090306/n262654470.shtml)
一石=10斗=100升
汉朝一汉亩产粮2石,一年双季
汉税制粮税15分之一 丁税每人每年 120钱 分两次交付 七月 一月

3、为什么有人说东北是清朝带来的嫁妆?

那是因为东北本来就是清朝的地盘,所以当满清掌握了国家之后,满族也变成了五十六个民族之一,那么他曾经的地盘东北,就变成了中国的领土,但是,注意了,下面才是重点。说是“东北是清朝带来的嫁妆”这句话,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是不正确的,东北一直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并不是哪个朝代带来的“嫁妆”。

一、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有一些人是这样认为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东北还不是我国的领土。当时,东北地区是有少数民族作为政权且独立存在着的。这个少数民族建立起一个王国,名为扶余。不仅如此,这个少数民族所建立起的国家,当时并不是我国的附属国,他们又不像是匈奴那样攻打我国,所以更没有被灭掉。所以当时的东北,不属于我国。

后期,比如说宋朝时期,东北地区就落入辽、金等少数民族的手里了。后来,蒙古族统一全国,在被朱元璋打败之后,又回到蒙古,而女真族也在这一片活动,包括东北地区。到了明朝时期,努尔哈赤等后金的壮大,使得东北地区被金人实际掌控,等到满族入主中原,就把东北的掌控权一并带了进来,所以就有人说,东北其实是满洲的嫁妆。

二、那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这一切其实都是无稽之谈,东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要说到东北,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录开始的时期。而《尚书·禹贡》中,更是把“冀州”的地盘划到了辽宁西部,“青州”则到了辽宁东南部,更有《周礼·职方氏》记载:

“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

而后东北经过了一系列的变迁,首先是箕子被分封到了辽宁辽河,他带着商朝的遗民在这里建立了“箕氏侯国”,后来被燕国所灭。再后来,秦国灭了燕国,建立长城,其势力达到了整个辽宁。到了汉朝,当时的军队灭掉了卫氏朝鲜,将版图扩大到了朝鲜的北部以及整个吉林。而这个时候,朝廷就派人前来对这个地方进行管辖。这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也是如此。

然而,到了唐朝末年,契丹人趁机占领了这个地方,就开始了悠久的,被少数民族控制的时期。到了宋朝,因为赵匡胤并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死了,所以东北地区还是在辽的掌控之下。再后来,金逐渐崛起,也就是女真人,他们占领了东北,并且发展出了势力。到了蒙古开始争夺天下的时候,这里又一度被蒙古所占领。直到明朝灭了元朝,东北才重新回到汉族人的管理之下,明朝朝廷还在这里设置了定辽卫都卫。

但是,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这里重新建立起了后金,将东北的主导权夺走。所以,东北地区被满族人奉为祖地。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东北就是满族人的,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算起,也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对于东北地区的掌控却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

4、是什么原因让李隆基在一天之内废除了三位皇子?

刘秀为何不一开始就立阴氏为皇后,这个问题表面上简单,其实非常深奥,如果搞不清历史背景,很容易被史书欺骗!

小甲一般认为,阴丽华是刘秀的最爱,“娶妻当得阴丽华”嘛。至于当初为何立郭圣通,理由很简单郭圣通的舅舅刘杨势力太大。

很负责任地说,这个答案太表面化,没看清当时的历史背景。其实这件事跟爱情无关,一切都是政治需要,在两次重大危机关头,刘秀拿自己的婚姻,换取江山社稷的稳定!

郭圣通被立政治需要是关键

有人认为,郭圣通被立为皇后,是因为她的舅舅刘杨势力太大,刘秀靠刘杨的支持才登上皇位,他不敢得罪刘杨。

这个观点只能说,有一点点道理,不是主因。

史书说刘杨拥兵十万,其实无论从数字还是战斗力上看,水分都很大。刘杨在刘秀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在于兵力有多强,而是改变刘秀与王郎势力平衡的支点,他支持谁,天平就倒向谁。

王郎消灭后,刘杨的这个价值点,也就跟着烟消云散。刘秀登基后,刘杨的家族兵根本不足以威胁到刘秀。

更重要的是,在册立皇后之前,刘杨因谋反罪被杀,他的家族军事势力荡然无存。因此,刘杨威胁论根本不存在,甚至对郭圣通立后产生了负面作用。

那么,刘秀为何立了郭圣通,抛弃了最爱的发妻阴丽华呢?

1.刘秀对二人没有感情偏向

世人被“娶妻当得阴丽华”欺骗,认为阴丽华才是刘秀的心头肉,其实扯淡。种种迹象表明,郭圣通与阴丽华,在刘秀的私人感情里,不分上下。

说几个最直接的证据。郭圣通与阴丽华,各为刘秀生了五个儿子。刘秀的五个女儿,其中一个确认是郭圣通所生,其余无法考证。阴丽华建武元年回到刘秀身边,直到建武四年,才为刘秀生下一子刘庄。

由此可见,前期刘秀很可能更加偏爱郭圣通。所以,从私人感情上讲,刘秀立郭圣通为后,一点不意外。


阴丽华

2.郭圣通有嫡妻身份

当初刘杨与刘秀联姻,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外甥女做妾,也就是说,郭圣通进门后,阴丽华已经降为妾室。

这个事实让很多喜欢完美爱情的人无法接受,可事实就是如此。刘杨拿十万大军作嫁妆,外甥女连个名分都没有,脑子进水了?

嫡妻当皇后,名正言顺,刘秀不可能刚即位就废嫡立庶。


郭圣通

3.刘秀需要郭圣通的政治价值

以上两点都不是主因,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刘秀当时所面临的政治局面,才能理解郭圣通被立的深意。

刘秀登基不久,接连遭遇内部危机,先是刘杨谋反,紧接着是渔阳太守彭宠谋反,再后来是涿郡太守张丰谋反。这几起谋反事件,都集中在一个群体——河北豪强士族集团。

刘秀的政治根基就是两大豪门集团,一个是以幽州、冀州为班底的河北集团,一个是以南阳、颍川为班底的南阳集团,这两大集团之间并不团结,暗流涌动。

刘秀虽然是南阳人,起家却在河北,河北集团在刘秀阵营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刘秀的东汉政权,本就是“股份制”结构,河北集团这个大股东一旦集体反水,刘秀坐不住皇位!

事实上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河北集团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耿纯是刘杨的外甥,刘植与刘杨同宗,且关系密切,耿况与彭宠、张丰常年互保共存。



这几起谋反事件,就是点燃河北集团反抗刘秀的导火索!刘秀如果不能洞悉河北集团的利益诉求,东汉政权不会比更始政权命长。刘秀怎么办?俩字——妥协!

怎么妥协呢?刘秀做了好几个动作,比如让刘杨的儿子袭爵,不搞清算;对彭宠谋反事件冷处理,不激化矛盾。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册立郭圣通为皇后。

郭圣通绝不代表她与刘秀的个人关系,而是河北豪强势力的代言人!当初刘杨之所以把郭圣通嫁给刘秀,就是因为郭家在河北的影响力。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就意味着郭氏外戚势力的建立,同时也就代表着河北集团的光辉未来。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郭圣通被立为皇后,河北集团涌动的暗流迅速平息,彭宠成了孤家寡人,这就是郭圣通起到的政治价值。

“废郭立阴”背后的政治玄机

既然刘秀与郭圣通感情甚笃,郭氏的政治价值有那么重要,后来怎么就发生了“废郭立阴”了呢?

我们省略分析过程,只说结论:时移世易,刘秀遇到了新挑战,这一次阴丽华的价值超过了郭圣通!

建武十三年全国统一,十四年刘秀下令全国“度田”,十五年因为“度田”,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暴乱事件。

“度田”,就是土地丈量,是刘秀对豪强士族集团大肆兼并土地、蓄养私奴,这一弊病动刀的前奏。西汉和新朝的灭亡,其根源就是豪门士族集团的土地兼并,东汉政权的建立,虽然依靠这个集团,可是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革除这个弊政。

所以,天下刚统一,刘秀就翻脸了,于是各地豪强势力纷纷武装暴动。

面对危局,刘秀展现了出色的政治才华,他一手硬一手软,平息了事态,其中软的一手,还是那俩字——妥协。

很多人不知道,暴乱的核心势力,正是刘秀的功臣集团。不过,到“度田事件”爆发时,河北功臣骨干分子,大多已经去世,势力大不如从前,而南阳势力则达到了空前强大的时候。因此,如何与南阳集团达成一致,是平息暴乱,及度田顺利推进的关键点。

阴丽华的价值,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凸显出来的。跟郭圣通一样,阴氏家族在南阳集团中,地位至关重要,他们与刘氏宗亲、樊氏、邓氏、宗氏、贾氏等豪门之间,都是姻亲关系。

也就是说,只要阴丽华当皇后,南阳各大豪族的远期利益就得到了保障!所以,阴丽华被立为皇后,无关爱情,而是她的政治价值把她推上了后位。

别拿道德评论皇家爱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郭圣通的上位,还是后来改立阴丽华,跟爱情几乎不沾边,一切都是政治需求!

有人说,阴丽华被郭圣通这个“小三”欺凌,很不公平。也有人说,郭圣通为刘秀登基立下大功,却被抛弃,更不公平。

不能说这两种观点有错,可是对政治家来说,爱情从来不纯洁,它必须服务于利益,不光是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更是各大集团的利益,也是天下苍生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说,单纯谈爱情,是不合时宜的,其中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看清楚本质,有时候很残忍,它剥离了想象中的美好,让本该完美的东西变得斑驳不堪,可是别忘了,缺憾的事才是最完美,瑕疵的人才更有魅力!

5、娶个河北冀州媳妇 彩礼多少啊

彩礼一般好像在8800-1100之间吧,当然越多越好,不过一般的,彩礼都做到嫁妆里了,一般娘家不留钱。收多少,回多少

6、衡水冀州的农村现在结婚彩礼一般多少

五六万 纯彩礼 不算嫁妆 首饰

7、历史中,刘裕和拓跋嗣究竟是如何为后代“铺路”的?

无论一个多么英雄盖世的皇帝,都将面临一个词:驾崩。自古以来,皇帝在驾崩之前,往往需要设置储君,命储君监国,自己巡游各地推行德政。刘裕和拓跋嗣也不例外,作为南北朝历史上第一对旗鼓相当的政治对手,刘裕和拓跋嗣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时,选择的道路相当一致。

公元422年,刘裕和拓跋嗣因为不同的原因,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作为横刀立马的帝王,他们在安排身后之事上的过程出奇的一致。

统治者的孩子,来之不易的储君

公元422年,刘裕忽然身体不适,命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以及护军将军檀道济一起进入禁中伺候汤药。当所有大臣都在问候上苍的时候,刘裕拒绝了,只让担任侍中的谢方明去求告宗庙,这是因为刘裕本性不信神鬼等稀有的灵异事件,只在做平民的时候遇到过许多祥瑞之事,等到刘裕显贵的时候,史官们都追问刘裕有没有遇到他们听过的吉兆,刘裕却拒绝回答。

刘裕之所以派人询问祖宗的意见,是因为他一直在张夫人所生的皇太子刘义符和孙修华所生的庐陵王刘义真之间纠结。

刘义符这个人喜欢亲近小人,谢晦非常不喜欢他,因此进言道,“您现在还年轻,应该考虑到刘宋江山,不应该把皇位交给一个喜欢亲近小人的人。”刘裕问道,“卿认为庐陵王刘义真这个人怎么样?”谢晦回答道,“请允许我看一下他的面相。”之后,谢晦出去看了看刘义真,刘义真十分开心,一直想和谢晦深谈,结果谢晦不怎么回应刘义真,后来更是对刘裕说,“刘义真这个人道德比不上才华,不能做君主。”不久,刘义真被刘裕派到南豫等地管理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和南豫州刺史等职,之后又做了五十多个州的都督,数量甚至不能详细记载。

就在当年,与刘宋遥遥相望的北魏,河南王拓跋曜病死,拓跋嗣大封同姓亲族,立拓跋焘为太平王,官拜相国和大将军;拓跋丕为乐平王,拓跋弥为安定王,拓跋范为乐安王,拓跋健为永昌王,拓跋崇为建宁王,拓跋俊为新兴王。

拓跋焘成为了新的权力核心,军事权和行政权同归一身,其太子之位已经众望所归。

后来,拓跋嗣因为服用寒食散,多次出现药物中毒的现象,北魏内部也灾异频频,这让拓跋嗣忧心忡忡。为此,拓跋嗣派中使秘密询问白马公崔浩说,“我已经好不了了,恐怕会突然病逝,我的儿子们都还小,我该怎么办呢?”崔浩回答说,“您还年轻,很快就会好的,不过您还是应该早立太子,选拔贤明的人做太子的师傅,让他交往您平时信任的大臣,并尽早让他监国掌政,这样您就可以放心休养了。”之后,

崔浩认为拓跋焘做人贤明睿智,温和有礼,况且自古以来,立继承人将就嫡长传承,所以立拓跋焘有利于杜绝北魏发生王位之争。

拓跋嗣又问南平公长孙嵩的建议,长孙嵩也表示拓跋焘才是不二人选。之后,拓跋嗣命令拓跋焘临朝摄政,成为了国家的第二号主人。拓跋焘十分聪明大度,大臣们有时会向拓跋嗣转发自己对拓跋焘的疑虑,拓跋嗣却说,“这不是我应该知道的,应该让你们的国主知道。”

能辅佐怕反叛,顾命大臣好难选

五月,刘裕病得更重了,他召见太子刘义符并告诫这个不听话的儿子,说道,“檀道济这个人虽然执行力强,又有谋略,但是没有远见,不像他的哥哥檀道韶那么难驾驭。徐羡之和傅亮两个人绝对不会造反,然而谢晦这个人几次和我南征北战,又能随机应变,群臣中如果有人要造反的话就是他了。”之后又亲自手写一道诏书道,“自我之后,刘宋王朝如果有未成年的皇帝登基,朝廷大事都被一个宰相把持的情况,皇帝的母后不妨临朝称制。”

随后,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和领军将军谢晦以及镇北将军檀道济四人一同被封为顾命大臣,不久之后,刘裕突然死于西殿。

在所有辅政大臣里,徐羡之十分传奇,其出身布衣,无学无术,但是一直有志向,顾大局,从容有度。当他进入朝廷之后,却朝野上下纷纷臣服,都认为他有做宰相的威望。其人沉默细密,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徐羡之特别会下棋,但是当他看别人下棋的时候却好像不会下一样,从不插嘴,当时的人都十分崇拜他。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傅亮和蔡廓经常夸奖他,:“徐羡之通晓万事,遇到事情符不符合他的要求他都特别淡定。”徐羡之经常和傅亮以及谢晦一起欢聚饮宴,傅亮和谢晦学识渊博,辩才无碍,大家以为年轻时候不学无术的徐羡之一定会出丑,谁知道,他竟然风度依旧齐整,等到傅亮等人说完了再说话。当时,有个叫郑鲜之的人感叹道,“

我看过徐羡之和傅亮的言论之后,才发现一个人的才能是不完全以学问为主的。”

不久以后,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时年仅仅十七岁,之后大赦天下,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太子妃司马氏为皇后,这位皇后正是司马德文的女儿海盐公主。

北魏一侧,拓跋嗣命令长孙嵩和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同时做左辅,崔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代人丘堆做右弼,而自己则在西宫听政,考察拓跋焘的决断,在听到拓跋焘很有决断后,拓跋嗣非常开心。之后,他下诏道,“长孙嵩是四朝元老,对社稷有功;奚斤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在大魏远近闻名;安同通晓各种风土人情;穆观和大魏的政要相处非常好,能够看透君主的想法;崔浩博闻强记,洞察力强;丘堆虽然没有大才,但是做事专心谨慎。

有这六个人辅佐太子,我和你们一起四处巡游,讨伐叛逆,驯服四方,我这一生的宏图大志就实现了。

长孙嵩本姓拔拔氏,奚斤本姓达奚氏,穆观本姓丘穆陵氏,丘堆本姓丘敦氏。这是因为,北魏的大臣大部分都是胡人,姓氏很容易重复,后来拓跋宏迁到洛阳之后,这些姓氏就全改变了。后世的史官因为长孙嵩等大臣旧姓太复杂,于是都按照汉姓记录。后来,

拓跋嗣又认为典东西部刘絜、门下奏事代人古弼和直郎徒河卢鲁元三个人十分忠诚谨慎,恭敬勤勉,于是就把他们三个分给了拓跋焘,掌管东宫的重要事务和命令下达。

为后世伟业先练练手,两位太子的第一次较量

六月,太子刘义符立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和尚书令,领军将军谢晦继续做中书令,侍中谢方明做丹阳尹。谢方明这个人擅长治理州郡方面的事务,每到一个州郡就能留下贤名,能做到继承前任的优点,不乱改变法令,如果一定要改变,就慢慢改变,避免百姓觉得难以接受。

十一月,北魏太子拓跋焘派人驻扎在塞上,命令安定王拓跋弥和安同驻扎。

不久,奚斤等人进攻并夺取了滑台,王景度撤走,王景度的司马阳瓒被北魏人抓住了,坚持不降,之后被杀。拓跋嗣派成皋侯苟儿做兖州刺史镇滑台。

之后,奚斤等人在土楼进攻翟广等人,最终成功了,乘胜占领了虎牢关,毛德祖和奚斤决战,每次都能破解奚斤的战术。拓跋嗣又派于栗磾带将三千人在河阳驻扎,企图夺取金墉,毛德祖派窦晃等人沿黄河抵御北魏士兵。同年十二月,拓跋嗣到了冀州,派叔孙建从济河出发,巡视青州和兖州。刘粹派高道瑾带五百人占据项城,王仲德在湖陆驻扎。于栗磾经过黄河,与奚斤汇合,一起进攻窦晃,最后才成功。

拓跋嗣派代人娥清、闾大肥带七千人和周几以及叔孙建等人汇合,向南经过黄河,在碻磝驻扎。兖州刺史徐琰向南逃走,从此泰山、高平、金乡等郡都落入了北魏手中,叔孙建等人向东进入青州,司马爱之和司马季之先后投降北魏。北魏士兵进攻虎牢关,青州刺史竺夔镇守东阳城,派人告急。

不久,刘义符派檀道济和王仲德反击北魏,刘义真派沈叔狸带三千人迎接援助刘粹,这才稍稍挽回战局。

油枯灯竭的最后努力,铺好下一代的路

刘裕病重后,大赦天下,正当这时,陕西和甘肃附近的流民向南进入梁州避难。刘裕在病中派人到江南送了一万匹绢布,并通过漕运,运输荆州和雍州的谷子去赈济灾民。

除了赈济灾民之外,刘裕还注重平乱。

比如刁逵被杀,他的儿子刁弥逃走,不久之后,刁弥率领几十个人进入京口城,当地的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接到命令后大败并处死。

另外,

刘裕还十分重视教育和地方管理。

去世当年,刘裕下令:自古以来,每个国家都以教学为先,前朝帝王为了教化百姓,都建造学校。然而,当时正值南北乱世,民生凋敝,所以学校才荒废。因此,刘宋目前的国策应该重点教化贵胄子弟,开设蒙学,选拔儒家出身的官员,考试内容都应该是过去的优秀典籍。在地方政治方面,豫州一带,向南靠近长江一带,向北靠近黄河洛水,百姓稀少,土地平旷又荒芜,为了管理好豫州,从此淮西各郡都划入豫州境内,从淮河以东为南豫州,封彭城王刘义康为南豫州刺史。

刘裕一生清心寡欲,十分简朴,做事严肃遵守规矩。

用的被子,穿的衣服,居住的陈设都十分简朴,很少出去游玩饮宴,嫔妃侍妾数量特别少。曾经纳过后秦高祖的侄女姚夫人,十分宠爱,甚至为了让姚夫人侍寝而耽误正经的政务,经过谢晦劝谏,刘裕羞惭不已,将姚夫人休掉了。

他一生积攒的财帛都用在了政府支出上,从来不藏私房钱。据说,有一次,岭南曾经进贡一筒细布,长约一端八丈,刘裕十分厌恶这筒布制造过程劳民伤财,竟然立刻命令有关部门弹劾当地太守,把布还给了岭南,并严禁岭南生产这样的布。

刘宋的公主出嫁,刘裕给的嫁妆也超不过二十万钱,连锦绣的装饰都没有,宫廷内外都严守节俭的禁令,不敢再奢靡浪费。就算已经建立了宫殿,有部门想用银子做的涂钉,刘裕坚决不允许,只好改用铁钉。刘裕喜欢穿连齿木履,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带着十个随从到神虎门外遛弯。刘裕的儿子们晨昏定省时,都要脱掉公服,只穿裙戴帽,行家人之间的礼数。

和刘裕相比,北魏的拓跋嗣则更注重在军事和民生上为未来的新君扫清障碍。

公元422年,拓跋嗣让拓跋焘以副国主的礼制巡游,他本人则巡幸桥山,派使者祭祀黄帝和唐尧的庙。向东巡幸幽州,访问幽州的耆老,询问他们处理事务时遇到的麻烦,有的还给了爵位。并派使者巡视州郡,观察当地风俗,所经过的地方减免一半田租。

刘裕去世后,殿中将军沈范等人将要回刘宋,到了黄河一带,拓跋嗣突然派人捉拿了他们,并暗自决定发兵攻打洛阳、虎牢以及滑台封地。

崔浩建议道,“陛下您不认为刘裕出身草莽,收刘宋的朝贡,刘裕平时也尊敬您。结果他不幸死去,您落井下石,趁乱攻伐,即使得到了刘宋,也留下了骂名。况且,我们大魏还不能一下子得到江南,讨伐刘宋新帝,一旦失败,陛下您就身败名裂了。臣认为,我们应该先诚心拜祭,收拢江南民心才是上策。刘裕刚刚死去,我们擅自大军压境,刘宋上下一定会和我们死战,不如等待时机,趁着他们的顾命大臣之间互相争权,这样刘宋新帝就会与这些大臣产生猜忌,如此刘宋内部一定会产生内乱,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得到淮北。”

拓跋嗣反问道,“可是刘裕也趁姚兴死后灭了刘宋,霸占了姚兴的侄女,我趁着刘裕死去,前去讨伐,有何不可呢?!”崔浩说道,“不是这样啊,陛下,姚兴死后,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才让刘裕有机可乘,可是如今刘宋君臣之间还没有嫌隙,我们还不能轻举妄动。”

北魏士兵将要出发的时候,北魏群臣开始商议是先攻城还是先抢夺土地,奚斤认为应该先攻城,崔浩说“汉人擅长守城,当年苻氏进攻襄阳,多少年都攻不破,现在我们是用大量的士兵进攻小城池,如果不赶快攻克,士气会衰减,到时候刘宋援军一到,我们就危险了。不如,以抢地为主,以江淮为限制,设置地方官,为我们收纳粮食地租,那洛阳,滑台和虎牢就会南逃。”

然而,公孙表坚持攻城,拓跋嗣只好同意,派奚斤等人带步兵和骑兵前往。但奚斤等人进攻滑台,无法成功,请求增兵,拓跋嗣大怒,严厉质问奚斤,并自己派五万多人向南越过岭南,试图力挽狂澜。但是,亲征的拓跋嗣还没到,刘宋东郡太守王景度就弃城而逃。十二月,拓跋嗣又攻下青、兖二州,次年利用断绝水源的计策打下虎牢关。自此,北魏夺取黄河南岸直逼刘宋领土。

不过可惜的是,拓跋嗣在亲征后旧病复发,公元423年在西宫驾崩。

结语

总得来说,刘裕和拓跋嗣分别借鉴了西汉时期的先帝与新帝之间权力过渡的方式,两位皇帝处理后事时,都采用了长子继承法,以一种子以母贵的评价方式选择储君,并学习汉武帝设置多名辅政大臣的方法来进行权力引渡。

不过,刘宋和北魏的区别在于,刘裕更注重大臣们的感受,对大臣的态度以防备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太后称制制衡权臣。而拓跋嗣更喜欢培养太子与大臣之间的信任关系,充分信任储君拓跋焘而不是被有心人利用,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然而,由于顾命大臣制度的弊端,很容易引起一个实力最强的权臣吞并或者诛杀其它能力比较低的臣子,非常容易引发朝廷内部的动荡。而这也是最终,刘宋内部同室操戈,北魏落入尔朱氏以及高氏手中的重要原因。

8、三国中有哪些窝囊的诸侯,他们最后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汉朝末年,由于皇帝是个小孩,掌权的外戚和宦官又在内斗中全部被杀,这让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天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具有雄才大略的枭雄,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但也出现了不少窝囊诸侯,如下面这4位诸侯,1人被吓死在了厕所,3人忙碌一生,到头来却为刘备做了嫁妆。


一、韩馥

韩馥在东汉时期,做过御史中丞,在董卓控制朝廷后,他就被董卓任命为冀州牧,在冀州为官。

董卓率兵进京后,由于擅废少帝、逼死何太后等一系列恶行,激起了民怨,十多位诸侯联兵讨伐他。众诸侯虽然人多势众,但由于各怀私心,出工不出力,所以他们讨伐董卓行动以失败告终。讨伐董卓失败了,但盟主袁绍的野心增长了不少,他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想要获得更好的地盘作为立足之地。

手下谋士向袁绍建议,联合公孙瓒攻打韩馥,夺取冀州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韩馥实力较弱,人也比较软弱,所以一听袁绍要攻打他,顿时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没做任何抵抗,就选择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

韩馥在袁绍手下做了个小官,虽然韩馥有恩于袁绍,但袁绍从心底瞧不起韩馥,他的手下还将韩馥大儿子的腿打折了,这让韩馥害怕,逃到了陈留郡太守张邈处。袁绍的使臣去张邈府邸商量事情,由于声音很小,让韩馥疑心他们在商量要谋害自己,所以非常害怕,躲进厕所自杀了。


二、刘表

刘表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却是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

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在荆州刺史王叡被孙坚所杀后,董卓上书让刘表接替了王叡的职务。由于当时江南各地宗贼很多,他们在各自的地盘不会放刘表顺利通过,所以刘表只能匿名独身前往荆州赴任。

刘表初到荆州时,没有任何的势力支持,但是他通过恩威并施,很快稳住了荆州大族、豪强,同时他还通过招揽人才,实行益政策等,使荆州富强了起来。除此之外,刘表还与袁绍、张绣等人结好,使荆州战事较少,让荆州成为了东汉末年少有的一块和平富裕之地。

由于刘表的精心治理,荆州没几年就富强起来了,但是刘表虽然兵强马壮,人才众多,他却守着荆州这块一亩三分地,不思壮大自己,在曹操、袁绍、袁术等人激战之际,他也没有乘机攻城略地,壮大自身实力,这让刘表错过了争夺天下的好机会。

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兵南下,准备夺取荆州和江东。在这个时节,刘表病逝,他的儿子刘琮没有刘表之才,所以在曹操的威逼利诱下,他拱手将荆州让给了曹操。随后曹操兵败赤壁,率兵北归,荆州被刘备乘机夺取。


三、刘璋

刘璋是汉室宗亲,他接替其父亲刘焉官职,做了益州牧,但自身懦弱多疑,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主公。

和平时期,刘璋凭借汉室宗亲身份,可以安稳地坐在益州牧的位置上,但在乱世,弱肉强食法则大行其道,软弱的他就不适合做益州之主了。张鲁等人对益州是虎视眈眈,益州人士也希望有个更有能力的君主,在这种情况下,张松、法正等人开始劝刘璋迎刘备进川,让其帮忙对抗张鲁。

刘璋为人软弱,不是张鲁的对手,所以他听从了属下之言,让刘备进入了益州,但他此举是为了对抗狼而请来虎,请虎容易送虎难,有刘备在,张鲁拿不下益州,但刘备对益州也是虎视眈眈,而且他的实力更强,对益州的威胁也要大于张鲁,所以请刘备入川是刘璋的一个昏招。

最终益州被刘备轻易地夺取了。


四、张鲁

张鲁也是一个能力不强的主公。

曹操、袁绍、袁术等人混战之际,大家目光不在张鲁身上,也顾不上攻打张鲁,所以张鲁可以安稳地做他的汉中之王,但是曹操统一北方,刘备入川后,张鲁就危险了,这两位实力都强于张鲁,而且对汉中虎视眈眈,势在必得,这是张鲁就危险了。

9、山西阳泉市历史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晋卿智伯灭仇犹;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

早在春秋末期,赵简子为适应军事争雄的需要,在今市区修筑“平坦城”,屯集粮草,驻兵把守,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管辖寿阳、盂县、石艾、乐平等县,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此设置平定军,发兵太原。

秦属太原郡。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9)冀州嫁妆扩展资料

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常年涌漾,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秦属太原郡。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1949年,设阳泉工矿区,属榆次专区。1951年,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1958年,阳泉市划归晋中专署领导。1961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

阳泉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市区桃河横贯,境内 山川叠翠, 矿藏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产地;素有“煤铁之乡”之誉。著名景点有:狮脑山、 翠峰山、藏山、娘子关、冠山、南山公园、北山公园等。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