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的风俗
1、埃及国庆节的习俗
闻风节.... 又称“春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和办公室,涌向尼罗河、郊外的椰枣林、绿草地、公园和名胜古迹,欢度节日
2、伊斯兰开罗的民俗文化
伊斯兰开罗各具特色的清真寺,除了每周星期五穆斯林的聚礼时间外,平时都对游人开放。按建筑年代排列著名清真寺还有:阿慕尔清真寺(非洲建的第一座清真寺,建于642年)、图伦清真寺、侯赛因清真寺、萨拉丁清真寺、哈桑苏丹清真寺等。表现萨拉丁清真寺的极限片(图2)用1984年1月2日埃及邮政日发行的邮票,配30年代彩色图画明信片,销1988年4月5日的双文字邮戳制成。该清真寺是阿拉伯当年抗击十字军东征的民族英雄萨拉丁·阿尤布所建。萨拉丁一生战功赫赫,并废黜法蒂玛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建立阿尤布王朝。从极限片上看,该清真寺建立在萨拉丁城堡地区,两座高耸的宣礼塔直刺蓝天,清真寺的多个圆顶建筑大小拱卫,独特壮观。票片图景交融,色调悦目和谐自然。
3、开罗民族风俗和风土人情
柬埔寨格楞族男女住“密宫”
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占人口80%以上的高棉族外,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仅东北部腊塔纳基里省就有12个少数民族,如波鲁族、加莱族、嘎作族、嘎威族、格楞族、潘朗族、东奔族等。长期以来,这些少数民族都固守着祖先流传给他们的奇风异俗,如妇女锯门牙、带大耳环、裸露上身、少女吸烟、建青年密宫、送亡魂、禁闭习俗、种神树等。
波鲁族和格楞族有一种被叫做“密宫”的建筑,专供青年男女居住。在当地,少男少女进入15—18岁青春期时,父母开始向他们讲述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学会打扮自己,使自己充满吸引异性的魅力;提醒和教育他们从此不要再依赖父母,独立并自己建造房屋,与父母分住。按习俗,除了恋人外,任何人都不能上房,因此,人们俗称这类小房子为“密宫”。
4、请列举美国、日本、埃及这三个国家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一、美国
1. 元旦节(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到处可以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 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2. 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庆祝林肯诞辰, 为大多数州的节日。
3. 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 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庆祝华盛顿诞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 约在3月7日左右。 该节是庆祝基督 ( 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人们吃复活节彩蛋( Easter Eggs),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该节出自于庆祝 "春分点" (Venal equinox)的来临, 在 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亲节(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 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纪念为美国献身的阵亡烈士,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庆祝国旗的升起。
11.父亲节(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天,表示对父亲的尊敬。 在家里,儿女们和母亲给父亲买些礼物。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建国,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3. 劳动节(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表示对劳工的敬意,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多化装成鬼, 打着灯笼或点燃篝火尽情地玩耍。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灵魂之日。
17. 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对退伍军人的敬意
18.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赐予的秋收,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9.大选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选举美国总统。
20.。 清教徒登陆纪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纪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陆。
21.圣诞节.(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基督诞生的日子,是美国最隆重的节日。
二、日本
元旦——1月1日民间历来就有庆新年之风俗,但确定为国家节日是在1948年。按传统习俗,“大晦日”(除夕)进行大扫除。门前摆上松、竹、梅(“松门”)(现多已改为画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过年面(荞麦面条),饭后一面看专为新年播送的电视节目,一面等待新年钟声,称“守岁”。元旦早餐吃杂煮(年糕汤),喝屠苏酒,吃“御节料理“(各种美味及节日菜肴)。元旦一般休假5~7天。 成人节—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按日本法律规定:20岁为成年。这一天凡年满20岁的青年都身着盛装去参加成人庆祝仪式。并以这一天为人生的新起点,开始具备履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日本神话传说,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统一日本后建立日本国,并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旧时(二战结束前)称为“纪元节”,1945年被废除,1966年恢复后改称为现名。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1966年12月,佐藤内阁提出把2月11日作为建国纪念日,第二年开始实施。缘由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第一代天皇建国即位。
樱花祭——3月15日阳春三月樱花盛开,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一般日本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游,赏樱,同时也是赞美大自然,放松身心的绝好时刻。不过同种植物的花期不可能实在同一天,总有先后;而且樱花的花期很短,所以在三月这个樱花观赏月里选定了15日(三月中旬)为樱花节(这时候绝大多樱花也开了,早樱还未全谢)。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在日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而且,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它最先带来春天的消息。因此,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这时,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女儿节——3月3日祈求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
春分——3月20日旧称“春季皇灵祭”,是天皇春季祭祖的日子,日本人也在这一天进行扫墓活动,祭祀自己的祖先。这一天,也是赞美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日子。
绿节——4月29日原昭和天皇生日
宪法纪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国宪法实行
男孩节——5月5日祝愿男孩子茁壮成长,1948年定为国定节日(旧时称为“端午节”),现作为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凡有男孩子的家庭都在屋顶悬挂布制大鲤鱼(称“鲤帜”),门上摆菖蒲叶,全家吃糕团粽子。
夏日祭——8月15日在这天政府会举办祭奠游行,政府及其民间的社团会举行很多表演,人们装上漂亮的和服,上街逛街,买东西,参加娱乐活动(也就是中国所说的游园);周边的店面在这天也会装饰一新,开展各种特别活动。这种庙会的原始习俗原先来自中国,后来传到日本,结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就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祭奠活动,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盂兰盆会——农历七月十五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至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月见——农历8月15日 在东方世界大都有赏月的习惯,日本在8月15日这天会准备有丸子、季节性水果等物品摆在窗边供奉月亮,然后再一边赏月。月亮高挂在澄静的秋空中会显得格外的美,对以农为本的日本人来说赏月的原意是祈求农作物丰收的形式,但在现在已是纯粹的赏月而已了。
敬老节——9月15日1966年定为国家假日,以表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老人的尊重,并祝愿他们健康长寿。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庆祝会,向老人赠送纪念品。
秋分——9月23日旧称“秋季皇灵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民间也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以缅怀先人。
体育节——10月10日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日,1966年被定为国家节日。秋季运动会一般也在这一天举行。
文化节——11月3日于1937年定。旧称“明治节”,是为了纪念明治天皇的诞辰日。现在是作为向科学、文化事业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授“文化勋章”的日子。因勋章上刻有菊花图案,所以也称之为“菊花日”。这一天各级学校都停课,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儿童节——11月15日特别为7岁和3岁的女孩,以及5岁的男孩过的节日。
劳动感谢节——11月23日 于1948年定。旧称“新尝祭”,是天皇品尝新米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尊重劳动、庆祝生产的日子。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建国纪念日:2月11日,系按阳历推算出的古代神武天皇元年的元旦。
圣诞节——12月25日 在日本也不只限基督徒,有很多人都会在圣诞夜与家人或男、女朋友互换圣诞礼物和一起享受丰盛的圣诞大餐。通常都还会准备有装饰圣诞节式样的蛋糕来庆祝。为刺激消费意欲各百货公司和企业在圣诞节前就会开始炒作所谓的圣诞节活动。大约在每年的11月后半月起,百货公司和商店街就会装点的非常美丽,进而开始展开一连串的圣诞特卖活动。
三、埃及
宗教习俗
每逢周五是埃及人传统的“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每逢宗教节日,电视还播放总统及政府首脑去清真寺礼拜的镜头。
埃及伊斯兰教徒不仅仅是虔诚信仰“五行”(自白、礼拜、绝食、布施、参拜麦加圣地),还得力行,这才算完成了信徒份内的事。也就是说,“五行”已经跟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了解他们这种生活习俗之后,你才不至于在无意中侵害了他们的“五行”。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饮食习俗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著名甜食有“库纳法”和“盖塔伊夫”。“锦葵汤”、“基食颗”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例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耶素即为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是他们的待客佳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还特别爱吃中国川莱。
婚嫁习俗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晚餐后,新郎要由乐队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礼,最后回到新房,与新娘共饮一杯清泉水,以示同享甘甜幸福。这样的婚礼大约要持续30天左右,耗资约千余埃镑。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锡瓦绿洲,有独特的婚俗。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其间,小伙子要不断地向女方家赠送礼物。新娘头上要编结很多发辫。其一半由娘家梳编,另一半需婆家人来完成。姑娘的嫁妆是100件袍裙。所以,锡瓦人家一有女儿出生,母亲就要开始忙着为其缝制陪嫁的袍裙。
丧葬习俗
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这就是埃及人的独特葬俗。
生活习俗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把白色视为“快乐”之色的说法。他们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一般人都比较喜欢“5”和“7”数。认为“5”数会给人们带来“吉祥”,认为“7”数是个受人崇敬的完整数字。因为“安拉”创造世界用了6天的时间,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们办一些重要的事情总习惯采用“7”数,例如:有很多咒语、祷告要说7遍;朝觐者回来后,第7天请客;婴儿出生后,第7天宴请;还有纪念婚后7日,纪念去世后7日等等。他们有把葱视为真理标志的习惯。他们非常喜爱仙鹤。认为仙鹤是一种吉祥鸟。它美丽又华贵,象征着喜庆和长寿。埃及人宠猫、敬猫如神,并视猫为神圣的精灵。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猫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是幸运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国兽。
针是缝衣的工具,几乎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却有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天下午3-5点,埃及人决不买卖针,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条不成文的戒律。据传说,每天的这个时间里,有天神下凡赐给人们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亲自体察人们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赏赐会越多;越穷的人,所得的赏赐则越少。而穷人整天总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为了使穷人得到的赏赐多一些,免于窘困终身,所以人们在这个时候绝不卖针。在这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连夜晚也不敢做针线活,否则认为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灾祸。农村里有些妇女把借针也看作忌讳之事,在非借不可时,出借人要把针插在面包里递给借针人,借针人也不敢当面用手把针取出来。针有时也成为一些妇女相互对骂的口头语,如果一个妇女被人骂作针,那她便如同受了奇耻大辱,痛不欲生。如今,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独特的、传奇般的地位,对针的忌讳也沿袭下来。
埃及人受历史、宗教等因泰的影响,生活习惯也颇为独特。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是失礼的。按照埃及的商务礼俗,宜随时穿着保守式样西装。拜访须先订约会。埃及人对来访的客人甚表重视(有时说可能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因此,即使依约前来面谈当中,若有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也会简单的迎接。一笔生意洽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相反的,他们也经常会以电话不通为借口突然造访(但是,部长、副部长之类的人物则为例外,一定要先约会才行)。在埃及,持用印有阿拉伯文对照之名片,颇有帮助,当地2~3天内即可印妥。
在埃及从商的人经验丰富,时间观念差,很少依照所约定的时间行事,他们口头上常常挂着“请等5分钟”这句话。埃及人所谓的5分钟,可能就是30分钟也见不到人。若说请等1小时,那么等于要重新约定时间了。但埃及人很勤劳,你若到乡间田园去的话,就可以看到汗流浃背、默默耕耘的农民。据认为,在大地上朴素地生活的那些人,才是埃及人的真正形象,令人深深觉得埃及确实是尼罗河的恩赐。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社交习俗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埃及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北非国家埃及人,大多均为穆斯林;教义教规重恪守,文明历史永长存;一般都很爱仙鹤,“5”、“7”数字喜光临;黑、蓝、黄色属忌讳,更为特殊禁说“针”;讨厌当众吐唾沫,赞女窈窕为不纯。
埃及地跨非、亚两洲。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就是不发酵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也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5、介绍一下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埃及的民风民俗
埃及风情
风俗习惯
每星期五是“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每逢宗教节日,电视还播放总统及政府首脑去清真寺礼拜的镜头。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著名甜食有“库纳法”和“盖塔伊夫”。“锦葵汤”、“基食颗”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例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晚餐后,新郎要由乐队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礼,最后回到新房,与新娘共饮一杯清泉水,以示同享甘甜幸福。这样的婚礼大约要持续30天左右,耗资约千余埃镑。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锡瓦绿洲,有独特的婚俗。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其间,小伙子要不断地向女方家赠送礼物。新娘头上要编结很多发辫。其一半由娘家梳编,另一半需婆家人来完成。姑娘的嫁妆是100件袍裙。所以,锡瓦人家一有女儿出生,母亲就要开始忙着为其缝制陪嫁的袍裙。
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形成了埃及自己的独特葬俗。
针是缝衣的工具,几乎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却有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天下午3-5点,埃及人决不买卖针,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条不成文的戒律。据传说,每天的这个时间里,有天神下凡赐给人们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亲自体察人们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赏赐会越多;越穷的人,所得的赏赐则越少。而穷人整天总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为了使穷人得到的赏赐多一些,免于窘困终身,所以人们在这个时候绝不卖针。在这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连夜晚也不敢做针线活,否则认为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灾祸。农村里有些妇女把借针也看作忌讳之事,在非借不可时,出借人要把针插在面包里递给借针人,借针人也不敢当面用手把针取出来。针有时也成为一些妇女相互对骂的口头语,如果一个妇女被人骂作针,那她便如同受了奇耻大辱,痛不欲生。如今,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独特的、传奇般的地位,对针的忌讳也沿袭下来。
特殊礼节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如果你上门拜访朋友,主人会一次或多次地重复说:“爱赫兰乌塞赫兰乌迈尔哈板”(意为“你遇到的是亲人,你走的是平原,欢迎你”)。有时也简单地说:“爱赫兰!爱赫兰!” 女性之间出于礼貌或表示亲热,更多地采用温柔的贴面礼,一般是先右边贴一次,后左边一次。异性之间通常是握手,只有亲戚之间行贴面礼。男女之间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动伸手,握手时不应交叉,即四人呈"十"字形面对面握。男士在握手时必须从座位上站起来,女士则不必,可以继续坐在椅上。
埃及人不忌讳外国人家访,甚至很欢迎外国人的访问,并引以为荣。但异性拜访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间,男女同学、同事也不能相互家访。除贫困户外,埃及人家里都有客厅,卧室作为私房是不欢迎外人入内的。家访时应主动问候老人并与之攀谈,埃及人乐于天南海北地神侃,一般应在聊完一个话题后告辞。主人对客人说:“迈阿•萨拉麦”(直译为“平安伴随你”,意为“一路平安”或“再见”)。客人不宜重复此话,仍可说:“安塞俩目•尔来库姆”。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妇女的禁忌。按伊斯兰教义,妇女的“迷人之处”是不能让丈夫以外人窥见的。即使是同性之间,也不应相互观看对方的私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装是禁止的。哪怕是婴儿的身体也不应无掩无盖,街上也不见公共澡堂。虽然埃及人对外国人是宽容的,不像某些伊斯兰国家那么严厉,但必须提醒一点;在埃及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尽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喷嚏,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应转脸捂嘴,并说声“对不起”。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个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说:“请真主宽恕。”而打喷嚏认为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惟有真主。”而旁边的人说:“真主怜爱你。”他接着说:“真主宽恕我和大家。”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 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332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占领埃及,托勒密王朝覆灭,亦即通常所说的历时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古埃及“神秘瑰宝”——彩陶女神
古埃及“神秘瑰宝”——埃及王子和妻子像
埃及“神秘瑰宝”——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像
古埃及“神秘瑰宝”——卡别尔王子木雕
埃及“神秘瑰宝”——书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