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年的风俗
1、四川的春节有哪些风俗?
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初一早上吃汤圆。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户”(也就是串门)。
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还有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在城区里要逛庙会。白天的时候庙会、茶馆非常热闹,有非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四川春节的风俗是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米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1)四川年的风俗扩展资料:四川客家春节习俗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联系客家人的坚强纽带。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
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龙最有特色。上川龙是清初江西刘氏移民带到川西的,由刘氏族人年年扎龙,年年舞龙,用于拜年冲喜,祈求风调雨顺。
上川龙巨大雄伟,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动,龙头重达三五十斤,耍龙技巧性强、路数多。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
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2、四川过年的习俗?
四川过年的习俗如下:
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他们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
四川过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也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
(2)四川年的风俗扩展资料
春节习俗大盘点,全国各地过年风俗大不相同。
1、祭灶: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老人们会 “请”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恭恭敬敬挂在厨房。厨房内方桌上,摆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须有。
2、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4、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5、倒贴“福”字:这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6、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7、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8、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9、拜年:新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3、四川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一、“祭灶”和“打扬尘”
在四川,广义上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小年”的说法。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但四川却是个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过小年”的概念的——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称为“小年夜”,把元宵夜称为“大年夜”。
二、准备年货
腊肉、卤肉,最常见的是猪肉,除了正常的肉以外,还包括猪身上的各种部位,比如猪耳朵、猪舌头、猪蹄子、猪尾巴、猪心猪肝,品种越丰富越好。此外还有腊鸡腊鸭腊鱼腊兔等等,牛羊肉相对比较少。
三、“团年”和“守岁”
在四川人看来,虽然从腊月二十三直到元宵节,都是广义的“过年”,但最重要的,无疑还是除夕和初一这两天。除夕,最重要的是“团年”和“守岁”。
四、“走人户”
“走人户”是贯穿初二到十五的活动,四川人所说的“走人户”就是走亲戚、串门。大家都会穿戴一新,然后依次到亲戚家里拜年,并带上糕点、水果作为礼物。
五、初二到十四,各有各的主题
在四川,初一到十四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主题,也就是每天都是一种动物的“过年日”。比较常见的版本是: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九龙十虎,十一猫儿十二鼠,十三是虼蚤(跳蚤),十四又是人过年。
4、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四川春节有哪些风俗
导读: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这个地方极具特色,就连春节都别具一格,那么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四川春节有哪些风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初一早上吃汤圆。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户”(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
2、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逛灯会。白天场(庙会)茶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评书等表演。
3、洗脚洗得高来年运气好。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洗脚的场面都十分热闹,大人会一边讲这个习俗,一边亲自示范,小孩们半信半疑,嬉笑着挽裤腿,照着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脚。
4、大年初一去“捡财”。大年初一“捡柴”的习俗:捡柴谐音“捡财”,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5、所谓偷青,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趁着月色,去别人的地里偷点绿色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白菜、青菜、葱、豌豆尖什么的,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偷点别人的运气,去掉自己的诲气就行,没人会真偷。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年糕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2、饺子
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3、元宵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4、春饼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5、四川春节习俗有哪些?
四川的春节习俗有以下:
1、游杜甫草堂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2、走人户
四川过年,初一至初三白天需“走人户”(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分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
3、逛灯会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
(5)四川年的风俗扩展资料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6、四川过年的习俗有什么请说出50个?
四川过年的习俗50个。
1,准备年夜饭食材。
2,鱼必须有,年年有余。
3,猪头猪尾,有始有终。
4,猪舌,来年赚钱。
5,鸡,来年吉祥。
6,水饺,圆宝。
7,糖果糕点,花生瓜子。
8,家庭大扫除。
9,贴财神,迎来年财运。
10,贴对联,祝来年吉祥。
11,个人卫生,必须洗澡。
12,全家穿着新衣服,迎接来年。
13,给逝去的人扫墓,打扫坟墓周边杂草树木。
14,给逝去的人贡奉酒肉瓜果。
15,贡奉仪式开始,跪拜。燃放烟花爆竹,纸线腊烛。
16,共享年夜饭。
17,在年夜饭开始之前,贡奉家庭神位,给祖先跪拜。
18,给祖仙,神位贡礼由年长者执行。
19,在年夜饭开始之前,晚辈敬老人,并祝福。
20,晚辈给老人发红包。
21,老人给晚辈祝福,并给晚辈发压岁钱。
22,发压岁钱的规矩是年轻最小的或最晚的一辈。不是所有人都发。
23,仪式完了后,燃放鞭炮。
24,全家开始用餐,第一杯酒先敬老人,第一注菜先给老人。
25,用歺之后,必须清洗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初一是不打扫卫生的。
26,把这一切做完之后,一家人一起享受糖果糕点。
27,初一不能扫地。
28,不能让人叫你起床吃饭,自觉起床。
28,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29,吃汤圆,水饺。
30,不能走亲戚家。
31,全家在一起享受好烟好酒,糖果糕点。
32,出门见人祝福,多为吉祥话。
33,现在增加了微信祝福。
34,初一出门不能买任何东西,也就是不从口袋里拿钱出来。
35,遇事宽让,千万不要给别人吵架。
36,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37,兄弟姐妹们团聚。
38,给亲戚朋友拜年。
39,这个拜年要送礼品,并收拜年钱。只要你去了,都会给拜年钱的。
40,这一天以吃面条,水饺为主,各地习俗不一样。
41~50,主要内容围绕着,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玉米来庆祝。
7、四川的过年风俗传统有哪些?
1、准备年夜饭食材。
2、鱼必须有,年年有余。
3、猪头猪尾,有始有终。
4、猪舌,来年赚钱。
5、鸡,来年吉祥。
6、水饺,圆宝。
7、糖果糕点,花生瓜子。
8、家庭大扫除。
9、贴财神,迎来年财运。
10、贴对联,祝来年吉祥。
11、个人卫生,必须洗澡。
12、全家穿着新衣服,迎接来年。
1、腊肉、卤肉,最常见的是猪肉,除了正常的肉以外,还包括猪身上的各种部位,比如猪耳朵、猪舌头、猪蹄子、猪尾巴、猪心猪肝,品种越丰富越好。此外还有腊鸡腊鸭腊鱼腊兔等等,牛羊肉相对比较少。
2、香肠,四川人过年必不可缺的食品,一般都是杀完年猪后就开始准备了,灌好后挂在灶屋里或者屋檐下风干。
3、各种油炸食品,最常见的是炸酥肉,另外还有油果子、麻圆、花生糖,家家户户都要炸一大盆,可以一直吃到元宵节。
4、汤圆,四川初一和元宵节必吃,以前很少买现成的汤圆,家家户户都用糯米自己磨粉子,用芝麻、花生、核桃、红糖、冰糖、猪油自己和芯子。
8、四川过年的习俗有什么?
1、“祭灶”和“打扬尘”
在四川,广义上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小年”的说法。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但四川却是个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过小年”的概念的——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称为“小年夜”,把元宵夜称为“大年夜”。
2、准备年货
打完扬尘,就要开始为过年准备年货了。在过去,不像现在买东西这么方便,准备年货的工作既繁重又快乐,虽然辛苦,但一年到头也只有这几天能敞开肚皮吃。
3、“团年”和“守岁”
在四川人看来,虽然从腊月二十三直到元宵节,都是广义的“过年”,但最重要的,无疑还是除夕和初一这两天。除夕,最重要的是“团年”和“守岁”。
“团年”的范围也比较广,过年期间的各种聚会都叫“团年”,但最重要的是除夕这一天的“团年”,也就是外地人口中的“年夜饭”。
4、正月十五“过大年”
与全国很多地方不同,四川人将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为“过大年”。
既然是过“大年”,元宵节也是四川过年期间仅次于除夕第二隆重的日子,这一天一般要再团一次年,将之前准备的年货打扫干净。
5、正月十六“游百病”
四川大部分地区过年止于正月十五,不过在四川北部巴中、广元、阆中等地区,还有正月十六“游百病”的习俗,算是过年的一种延续。
“游百病”其实就是爬山登高,据说这一天出门登山或郊游,可以去掉身上的一切病灾,一年四季都健健康康,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向往。所以一到正月这十六,这些地方的山上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9、四川有哪些过年的风俗?
1、穿新衣“游喜神方”
大年初一,开始“走人户”。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
2、大庙会集纳着的民间绝活。
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
3、游杜甫草堂的风俗。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热闹。
4、正月十五“偷青”
在元宵节的晚上去外面,偷一些青菜回来,这种行为称为偷青。但近年来因为偷青这一行为被广为诟病,这项习俗逐渐不被大家提倡
5、烧福纸
或在团年,或在除夕举行的一项仪式。是给逝去的人烧的“钱”,还要祭拜。祭拜结束之后,才能吃年饭。祭拜的贡品就是,鸡鱼猪各一小碗,用方桌的,上左右每边摆三套碗筷勺,下方不摆,放香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