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过年的风俗
1、张家港的风俗有哪些
张家港境内各地由于成陆时期、建置归属和人口来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阴沙”等不同风情习俗。“老沙”、“常阴沙”又统称“沙上”。从盐铁塘、东横河到三甲里一线的长江古堤是“江南”与“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为界,西南为“老沙”,东北为“新沙”。“江南”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朴刚直,喜武重义;“沙上”属长江三角洲平原,成陆较晚,居民大多来源于如皋、南通、靖江、海门、启东等地,民性淳和好强,崇文自立。时光流逝,随着统一大家庭--沙洲县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文化、情感交流日益密切,各种语言、习俗也正逐步相互渗透。尤其是正直淳朴、奋发向上的民风已成为今天张家港市乡情民俗的鲜明特点。
一、婚嫁
解放后,封建时代的婚礼旧俗逐渐革除。男女一般20岁左右开始择偶,多半由父母或青年本人央人作媒(亦称介绍人),不少是自由恋爱。江南地区,介绍人有2位,一为男方媒人,一为女方媒人。“沙上”,媒人一般为一对夫妇。男女双方在介绍人引带下,经“看人家”、定亲(江南、老沙称订婚、跑动;常阴沙称押日、上下),然后男方备彩礼,委托介绍人到女方商定婚期,择日结婚,男女青年到当地人民政府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
婚日,男女双方都宴请宾客。新郎于当天上午由介绍人陪同上岳家迎娶。进宅时,男方鸣炮报喜,女方鸣炮迎接。新郎在女家吃午饭时,拜认女方长辈,饭后即返家恭候新娘。女方随之“起妆”(发家妆)。妆奁旧时多为家具、被褥,现今还有家用电器等。新娘于下午盛装出嫁,告别父母亲人,在数名未婚小姐妹的陪同下“动身”,于华灯初上时至夫家。女方鸣炮报喜,男方应声鸣炮相迎。婚礼开始,入席宴饮,新娘参见公婆及长辈(常阴沙一带为第二天)。宴后,亲朋欢闹新房,俗称“闹新房”。在“江南”是第二天,在“沙上”是两天后的双日,新娘要偕丈夫回娘家谢亲,俗称“回门”,当天返回。满月后,女方方可回娘家探亲住宿。“老沙”还有“会亲”习俗,即男方于婚后数日,邀请女方亲属长辈来家聚宴,作为来往走动的开始。在婚后数日,男方还要备礼谢媒。至此,婚礼才告结束。
城镇和乡间部分地区婚嫁已行新法,婚事简朴、热闹。少数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就更简便。
二、丧葬
旧时贫富悬殊,有钱人在老人生前就备“寿材”与墓地。死后,从发“讣文”、“殡殓”、“吊奠”直到“断七”、“百日”、“周年”等,丧仪繁杂。尤其开丧出殡,雇乐手奏哀,请僧道诵经,极尽奢糜。普通劳动者生活困苦,人死往往借债营葬,薄棺殓,芦席卷,埋入土内。无地的葬在义冢。
解放后,殡葬、奠仪都有改革。50年代沿用土葬,60年代提倡棺木深埋。乡间,人死后,先向亲友“报丧”,再择日开丧,亲友前往吊唁,俗称“吃素饭”、“吃豆腐”,沙上称“吃米饭”。殓前为死者沐浴更衣,理发整容,放置前屋;挂帏幔,设灵座,供死者“牌位”、遗像,设香烛斋羹祭奠。直系子孙披麻戴孝,其它亲友发一白布束腰,或臂佩黑纱,表示哀悼。出殡时,子孙先行,棺木居中,亲友随后,直至墓地安葬。1966年后推行火化。1975年起全部实行火化。在开丧当日将死者用车船载至火葬场,亲属向遗体告别,然后火化,家属将骨灰盒捧归。干部职工,由生前单位开追悼会,寄托哀思。
乡间丧葬后大多设灵座,放置遗像,每七日祭一次,七期为限。江南老沙重五七,常阴沙重六七。“终七”撤灵座,丧礼才告结束。
三、喜庆
生育 生男旧称“弄璋之喜”,生女称“弄瓦之喜”。产妇临产前夕,娘家备糖、糕点前往探望,叫“催生”。分娩后,亲友都往送礼慰问,俗称“送汤”、“送产妇羹”。婴儿满月,产妇家做满月团子,吃满月面,办筵席答谢亲友,并用染成红色的熟鸡蛋回赠亲友,男孩为单数,女孩为双数,以示喜庆。现时育龄妇女须凭《准生证》怀孕生育。
祝寿 平时一般都过生日,从50岁开始庆寿,以后逢十庆一次。习惯上称50为半百小庆,60为花甲欢庆,70为古稀喜庆,80为眉寿荣庆,90为耄耋嘉庆,100为人瑞大庆。祝寿时间,“江南”大多放在大年初一,“沙上”大多放在生日那天。寿筵大多由儿子操办,女儿和亲友前往送寿礼,吃寿面,恭祝老人健康长寿。一般人家借寿日子孙团聚,共叙天伦之乐。如今过生日者居多,庆寿者较少。
建房 “江南”称“起屋”,“沙上”称“砌屋”。旧时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如今由村民委员会统一规划。基地确定后便择日破土动工。上正梁时,由一工匠手拿糕团、馒头,口念吉祥话语,将糕团、馒头从房上抛下,俗称“抛梁”。宅主和主妇用红绸布接“宝”,四邻老少前往抢接。抛梁结束,主家要宴请工匠及亲朋邻里,俗称“待匠酒”。
此外,青年人参军入伍和考取大学,亲友常备礼贺喜,主家通常要设宴致谢。
一. 拜 师 学 艺
解放前,青少年当学徒,都需拜师,商业称“学生意”,小手工业称“学手艺”,从师期限,一般3年。学徒边学艺,边帮师傅家里烧饭、抱小孩子、干杂活。期满,商店学徒即升为伙计;学手艺的办谢师酒,并在师家帮工3年,领少量工资,俗称“学三年,帮三年”。解放后,农村拜师学手艺之风仍有。拜师要“压帖”(一种文字或口头的学艺规定),出压帖费数百元。从师年限,双方商定,一般为2~3年,无帮工期。满师后,办谢师酒,宴请师傅及师门长辈,作为独立从事生产的开始。
二、义 亲、寄 亲
解放前,双方为相互修好和依仗而结拜为兄弟,称“义结金兰”,也有因抚养或拜认的义父母、义子女,均称义亲。解放后,此俗已废。寄亲是自已或子女攀认寄父母,或自已收认寄子女而结成的亲属,多数是为相互依靠,少数为保佑子女健康生长,认寄多子女父母。结寄亲后,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彼此往来,与至亲无异。此俗流传至今。
三、上 茶 馆
解放前,农村集镇茶馆特多,俗语“十家店铺三茶馆”。农村中有上茶馆喝早茶的习惯。清晨,附近农民就上市到茶馆喝茶,三三两两坐成一桌,相互扯谈,从天南海北到村坊巷里,奇事新闻,无所不有。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和日伪时期,茶馆中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一些老年农民,天未亮就上茶馆,风雨无阻,作为常客。上茶馆的,还有谈生意的商人,接主顾的作头工匠。还有喜养鸟雀者,携笼鸟来茶馆饮茶调鸟,一时红裳翠羽,鸣声啁啾,为茶馆清晨增添水乡情趣。上茶馆喝茶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但人数已较前为少。
四、分 家
分家是分割家庭财产的俗称。解放前,农村一般在儿子成家后开始分家,亦有长子一成家就先分家,家产平均分给儿子。嫁出的女儿一般无权获得家产,亦无赡养父母的责任。分家由父母作主,请母舅及族里长辈到场,兄弟协商,写下分家书,又称“分关笔据”,列出每人分得主要财产的细目,亦有订立赡养父母老人的协议。分家书一经签名盖章,长辈作证就生效。
解放后,对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农村多数仍行旧俗。
五、忌 讳
煤与“霉”谐音,解放前忌,改称“利市”,解放后已不忌。
店铺晚上关门,因关门与停业同义,故忌,叫“打烊”。
肉铺卖猪舌,“舌”与“蚀”谐音,故忌,叫“赚头”。
病人服药忌称“吃药”而称“吃人参”。今不忌。
“鮠鱼”, “鮠”与“回”谐音,渔民忌,称为“来鱼”。
船民、渔民吃饭忌将筷搁碗上,吃鱼忌将鱼翻身或夹断,犯忌不吉,意为搁浅或翻船。今仍忌。
农村老人忌称63岁,迷信说法“七九六十三,不死鬼来搀”,故多数超前自称64岁。
产妇未满月忌去亲戚邻舍家,今乡间仍忌。
父母去世未满月,子女忌理发,否则认为不孝。戴孝期间,忌走亲访友,更忌人喜筵、寿堂。今仍注意。
商店的门槛忌坐,怕挡生意,不吉利。今不忌。
商店扫地忌向外扫,台上灰尘忌向外抹。向外,意为散财。今集镇小店仍忌。
向人敬酒,忌反手倒酒,属不敬。今仍忌。
书信忌用红笔写,意为绝交。今仍忌。
裁缝做蚊帐,忌开口说话,认为开口后挡不住蚊虫。今乡下少数老裁缝仍忌。
2、过年了家乡有哪些风俗?
过年了家乡的风俗有:
1、祭灶: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2、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作“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3、贴年红: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4、守岁: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
5、压岁钱: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6、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7、游神:是传统贺岁习俗之一。游神,又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萨行乡、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他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
8、拜岁:拜岁,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9、庙会: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3、张家港放活鹅是什么风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称过年,民国初年定名春节。春节凌晨,千家万户燃放爆竹,俗称“开门炮仗”晚上燃放“关门炮仗”。近年市区和各乡镇所在地为了安全清静,禁放烟花爆竹。农家仍守旧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圆子,象征团圆;中午吃面或馄饨,意为长寿、兴旺。是日,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见面互贺新禧,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集体拜年,并组织拥军优属、新春茶话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旧有的禁扫除、不汲水、不动剪刀等习俗尚存。
4、张家港的民风民俗
张家港境内各地由于成陆时期、建置归属和人口来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阴沙”等不同风情习俗。“老沙”、“常阴沙”又统称“沙上”。从盐铁塘、东横河到三甲里一线的长江古堤是“江南”与“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为界,西南为“老沙”,东北为“新沙”。“江南”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朴刚直,喜武重义;“沙上”属长江三角洲平原,成陆较晚,居民大多来源于如皋、南通、靖江、海门、启东等地,民性淳和好强,崇文自立。时光流逝,随着统一大家庭--沙洲县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文化、情感交流日益密切,各种语言、习俗也正逐步相互渗透。尤其是正直淳朴、奋发向上的民风已成为今天张家港市乡情民俗的鲜明特点。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称过年,民国初年定名春节。春节凌晨,千家万户燃放爆竹,俗称“开门炮仗”晚上燃放“关门炮仗”。近年市区和各乡镇所在地为了安全清静,禁放烟花爆竹。农家仍守旧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圆子,象征团圆;中午吃面或馄饨,意为长寿、兴旺。当天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见面互贺新禧,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集体拜年,并组织拥军优属、新春茶话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旧有的禁扫除、不汲水、不动剪刀等习俗尚存。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古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称“上元节”。当天晚上家家都要吃元宵(汤团),闹元宵(放爆竹、焰火)。旧时农村许多农户或用乱柴堆在田头、场角焚烧,称“煨田角”;或用枯竹扎上草把点火在田头、河边燃烧枯草,南部称“放毛柴”,北部称“烧毛虫”。夜色苍茫,野火明灭,别有一番情趣,这一习俗今已消失。元宵日,“沙上”已出嫁女儿要备菜肴,做团子,请母亲来家过节,此习俗至今犹存。
清明节 旧时过清明,全家携酒食、纸钱、香烛、糕团去祖先墓地祭扫、添土,称“上坟”。也有顺作郊游,观赏春景。解放后,机关、学校、人民团体都于当天或前几天组织凭吊烈士陵墓,敬献花圈,寄托哀思。祭祖扫墓之习至今仍有。
立夏节 立夏日,人们有尝鲜的习俗。农户大多采食青蚕豆、青豌豆等时鲜产品。当天,儿童吃煮鸭蛋,传说可防“疰夏”。旧时,立夏日还是一年一次人们称体重的日子,乡间男女老幼依次坐在畚箕里用木杆秤称体重,看一年来的生长胖瘦。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旧时,不少农家于当天用菖蒲、艾草悬于门额,用苍术、白艾烟熏或悬于门前,驱瘟逐疫,用雄黄渍酒或饮、或洒屋角、或在小孩前额书写“王”字,以解百毒。还有用香料装入绸袋挂于小孩胸前、腰际,以驱虫避毒。城乡居民都要吃用新芦叶、竹壳包裹的各式粽子,相传为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白天,不少人家用面粉、砂糖做“巧果”,为应节食品。少女用麦秆折叠成粽子、花篮、风车等小巧玲珑的器物,系上红绿丝线,相互馈赠赏玩;用红凤仙花捣烂后涂指甲。入夜,姑娘少妇,对月穿针,意为“乞巧”。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道家称“中元节”。旧时,各家要祭祀祖先,叫作“过七月半”,故又称“鬼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故名“中秋节”。节前,至亲好友互赠月饼、礼品,女婿要给岳父母送礼。当天,合家团聚,吃月饼、鲜藕、红菱、糖烧芋头。入夜,万籁俱寂,皓月当空,人们叙坐庭园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人们这天要吃“重阳糕”,以示登高避灾之意。如今人民政府把此日定为“老年”节,动员全社会关心老人,形成敬老风气。
冬至节 常阴沙一带称为“大冬日子”。旧时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当天,大多农家祭祖,或迁坟墓。但忌婚嫁。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相传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民间习惯用白糯米或新粳米加花生、芋艿、豆类等煮成粥,叫“腊八粥”。富裕人家还加百合、瓜子、胡桃、枣、栗、莲心等。有甜有咸。吃“腊八粥”意为避邪保健。
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腊尽岁底为“除夕”,俗称“大年夜”。节前,家家都要洒扫门庭,备年货。有的还要张贴门联、年画,辞旧迎新。“沙上”还要蒸糕做馒头。当天晚,合家欢聚,祭祀祖先,吃“年夜饭”。入夜,鸣放爆竹,家人围坐“守年岁”,欢声笑语达旦。
此外,还有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日,一些地方兴吃“撑腰糕”,以期身强力壮投入春耕;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要修剪花枝,枝上贴红纸,表达爱护花木;十二月廿四为灶神生日,要做团子、饴糖饼祭灶神,称“送灶”。
婚、丧、喜庆
一、婚嫁
解放后,封建时代的婚礼旧俗逐渐革除。男女一般20岁左右开始择偶,多半由父母或青年本人央人作媒(亦称介绍人),不少是自由恋爱。江南地区,介绍人有2位,一为男方媒人,一为女方媒人。“沙上”,媒人一般为一对夫妇。男女双方在介绍人引带下,经“看人家”、定亲(江南、老沙称订婚、跑动;常阴沙称押日、上下),然后男方备彩礼,委托介绍人到女方商定婚期,择日结婚,男女青年到当地人民政府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
婚日,男女双方都宴请宾客。新郎于当天上午由介绍人陪同上岳家迎娶。进宅时,男方鸣炮报喜,女方鸣炮迎接。新郎在女家吃午饭时,拜认女方长辈,饭后即返家恭候新娘。女方随之“起妆”(发家妆)。妆奁旧时多为家具、被褥,现今还有家用电器等。新娘于下午盛装出嫁,告别父母亲人,在数名未婚小姐妹的陪同下“动身”,于华灯初上时至夫家。女方鸣炮报喜,男方应声鸣炮相迎。婚礼开始,入席宴饮,新娘参见公婆及长辈(常阴沙一带为第二天)。宴后,亲朋欢闹新房,俗称“闹新房”。在“江南”是第二天,在“沙上”是两天后的双日,新娘要偕丈夫回娘家谢亲,俗称“回门”,当天返回。满月后,女方方可回娘家探亲住宿。“老沙”还有“会亲”习俗,即男方于婚后数日,邀请女方亲属长辈来家聚宴,作为来往走动的开始。在婚后数日,男方还要备礼谢媒。至此,婚礼才告结束。
城镇和乡间部分地区婚嫁已行新法,婚事简朴、热闹。少数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就更简便。
二、丧葬
旧时贫富悬殊,有钱人在老人生前就备“寿材”与墓地。死后,从发“讣文”、“殡殓”、“吊奠”直到“断七”、“百日”、“周年”等,丧仪繁杂。尤其开丧出殡,雇乐手奏哀,请僧道诵经,极尽奢糜。普通劳动者生活困苦,人死往往借债营葬,薄棺殓,芦席卷,埋入土内。无地的葬在义冢。
解放后,殡葬、奠仪都有改革。50年代沿用土葬,60年代提倡棺木深埋。乡间,人死后,先向亲友“报丧”,再择日开丧,亲友前往吊唁,俗称“吃素饭”、“吃豆腐”,沙上称“吃米饭”。殓前为死者沐浴更衣,理发整容,放置前屋;挂帏幔,设灵座,供死者“牌位”、遗像,设香烛斋羹祭奠。直系子孙披麻戴孝,其它亲友发一白布束腰,或臂佩黑纱,表示哀悼。出殡时,子孙先行,棺木居中,亲友随后,直至墓地安葬。1966年后推行火化。1975年起全部实行火化。在开丧当日将死者用车船载至火葬场,亲属向遗体告别,然后火化,家属将骨灰盒捧归。干部职工,由生前单位开追悼会,寄托哀思。
乡间丧葬后大多设灵座,放置遗像,每七日祭一次,七期为限。江南老沙重五七,常阴沙重六七。“终七”撤灵座,丧礼才告结束。
三、喜庆
生育 生男旧称“弄璋之喜”,生女称“弄瓦之喜”。产妇临产前夕,娘家备糖、糕点前往探望,叫“催生”。分娩后,亲友都往送礼慰问,俗称“送汤”、“送产妇羹”。婴儿满月,产妇家做满月团子,吃满月面,办筵席答谢亲友,并用染成红色的熟鸡蛋回赠亲友,男孩为单数,女孩为双数,以示喜庆。现时育龄妇女须凭《准生证》怀孕生育。
祝寿 平时一般都过生日,从50岁开始庆寿,以后逢十庆一次。习惯上称50为半百小庆,60为花甲欢庆,70为古稀喜庆,80为眉寿荣庆,90为耄耋嘉庆,100为人瑞大庆。祝寿时间,“江南”大多放在大年初一,“沙上”大多放在生日那天。寿筵大多由儿子操办,女儿和亲友前往送寿礼,吃寿面,恭祝老人健康长寿。一般人家借寿日子孙团聚,共叙天伦之乐。如今过生日者居多,庆寿者较少。
建房 “江南”称“起屋”,“沙上”称“砌屋”。旧时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如今由村民委员会统一规划。基地确定后便择日破土动工。上正梁时,由一工匠手拿糕团、馒头,口念吉祥话语,将糕团、馒头从房上抛下,俗称“抛梁”。宅主和主妇用红绸布接“宝”,四邻老少前往抢接。抛梁结束,主家要宴请工匠及亲朋邻里,俗称“待匠酒”。
此外,青年人参军入伍和考取大学,亲友常备礼贺喜,主家通常要设宴致谢。
服饰
服 装 清代,男女都穿无领大襟上衣和宽统长裤,女子衣服加边条装饰。民国时期,男改穿对襟便衣,或大襟长衫,冬季穿长袍,女穿有领大襟衣袄。男女罩裤都为叠腰裤。公务员和学生中,男的穿长衫,女的穿套裙或改良旗袍;有的穿中山装、学生装。衣料多为自织的各种土布,亦有少量麻布、士林布和龙头细布(俗称白洋布),服色以白、黑、青、蓝为主。普通农家几年才添一件新衣;而士绅、权贵、富户则年年添新,衣着讲究,男子出门或迎客,穿长衫马褂,女的穿旗袍或绣花衣裙,质地多为绸缎呢绒。解放以后,服式有明显变化。50年代,时行列宁装、中山装、人民装、春秋衫,长衫绝迹,旗袍罕见。“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老幼多穿藏青、铁灰色布的中山装、人民装,青年中流行穿黄布军装,西服、裙袍视为异物。70年代末,一度兴过对襟中式男女上装。进入80年代,开始流行西服(大多不佩领带)、裙子、连衣裙、牛仔裤、击剑衫、茄克衫、滑雪衫、长短大衣,亦有用羊毛衫、腈纶衫等针织制品作上装,衣料多数是各种化纤混棉织品,丝绸、毛料和皮裘制品亦日渐增多,色泽鲜艳,四季各异。
帽 民国时期,劳动人民一般夏季戴草帽,冬季戴布帽、毡帽,雨天戴笠帽。老年妇女冬天多扎戴用黑布、棉花做的“横捆”、“蚌壳帽”,亦有戴黑色或棕色的盆形网眼绒线帽。学生戴学生帽或绒球线帽。士绅、富豪戴瓜皮帽、裘皮帽、礼帽。解放以后,瓜皮帽和礼帽被弃,流行解放帽,夏天戴阔边草帽。中年妇女冬季流行包方格布头巾。“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黄色军帽。80年代,城乡帽型繁多,夏天有遮阳的草帽、太阳帽,冬天戴鸭舌帽、东北帽、皮帽、滑雪帽、绒帽,部分老年人仍喜戴罗宋帽。青年中还爱用腈纶、羊毛制成的围领和围巾。
鞋 解放前劳动人家都是自制自穿,有草鞋、布鞋、蚌壳式棉鞋和雨天用的钉鞋。解放后,从棉布鞋发展到胶鞋、塑料凉鞋、皮鞋,以及各种面料的橡胶底、牛筋底、泡沫塑料底的鞋子。80年代始,鞋由平跟向中跟、高跟发展。
袜 解放前,农村大多用布照脚大小做布套,称“袜套”。20年代起,有棉纱袜。集镇居民穿短统袜,部分妇女穿长统袜。解放后,多穿中统或短统纱袜。70年代逐步发展到尼龙、锦纶等多种织袜。1980年后,女青年开始穿长统丝袜。
发型 清代,男子后半头留发编辫,女子满头留发,少女梳独根长辫。出嫁妇女于头后梳圆型发髻,插钗或套网络。民国时期,男子去长辫,多数剃光头或平顶头,学生中梳西式分头,孩子剃“桃子头”、“荷叶头”或扎独角、双角小辫,女子仍梳辫留髻。女学生梳刘海式短发(额前垂发)。农村中女子平时不修面,出嫁前用纱线卷去脸上毫毛,称“开面”。解放后,发型崇尚朴实大方,男子不蓄胡须,一般为平头式、一边倒的自然型和三七开西式分头;女青年梳辫或剪童花式、游泳式;中年妇女梳齐肩短发;老年妇女仍留发髻。烫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禁止。80年代,男子多数为短发型,亦有留港式长发、大鬓脚;女子发型有刘海式、童花式、波浪式和披肩长发;青年妇女大半烫发;农村中老年妇女多梳分头短发,旧式发髻已不多见。
装 饰 民国时期,男人一般无特殊饰物。富商、豪绅才有戴戒指和金饰表链。妇女大多戴耳环,发髻上插钗,亦有鬓边夹发夹、插花;有钱的戴金、银质的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品。小孩戴银质或镀银项圈、锁、锁片,或戴有响铃的手镯和脚镯。解放后,一度不尚装饰,戴戒指、耳环的为数不多。中青年普遍爱戴手表,女孩子头上扎花结。80年代始,流行戒指、耳坠、项链等金银饰物,姑娘在发上扎丝绸花结或彩色塑料发夹、玻璃球。青年女子中流行淡妆,脸霜、香水已为日常化妆用品,胭脂、唇膏开始使用。
特色服装 境内农村,普遍使用围裙,束围下身,有长短两种,用青色土布制作,有防污和保暖作用。长的两侧打裥,系裙带、全围,称“作裙”、“转裙”;短的不打裥,半围,俗称“系腰”,在田间还可作采装豆角和棉花之用,北部使用很普遍。冬季,北部沿江还有一种芦花蒲鞋,用芦花和稻草编织,圆头,船形,质地轻,保暖性好,城乡居民都喜爱。
5、张家港有什么习俗
立夏和夏至吃粽子和咸鸭蛋,门口挂艾草,重阳吃桂花糕,过年蒸年糕\馒头。还有吃腊八粥,秋至吃馄饨,等等。呵呵,这都是和节气有关的。
张家港当地居民有好几种,语言风俗都不同,具体习俗差异很大,没法细说了。
6、张家港古老的风俗有哪些?
最佳答案张家港境内各地由于成陆时期、建置归属和人口来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阴沙”等不同风情习俗。“老沙”、“常阴沙”又统称“沙上”。从盐铁塘、东横河到三甲里一线的长江古堤是“江南”与“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为界,西南为“老沙”,东北为“新沙”。“江南”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朴刚直,喜武重义;“沙上”属长江三角洲平原,成陆较晚,居民大多来源于如皋、南通、靖江、海门、启东等地,民性淳和好强,崇文自立。时光流逝,随着统一大家庭--沙洲县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文化、情感交流日益密切,各种语言、习俗也正逐步相互渗透。尤其是正直淳朴、奋发向上的民风已成为今天张家港市乡情民俗的鲜明特点。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称过年,民国初年定名春节。春节凌晨,千家万户燃放爆竹,俗称“开门炮仗”晚上燃放“关门炮仗”。近年市区和各乡镇所在地为了安全清静,禁放烟花爆竹。农家仍守旧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圆子,象征团圆;中午吃面或馄饨,意为长寿、兴旺。是日,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见面互贺新禧,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集体拜年,并组织拥军优属、新春茶话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旧有的禁扫除、不汲水、不动剪刀等习俗尚存。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古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称“上元节”。是日晚,家家都要吃元宵(汤团),闹元宵(放爆竹、焰火)。旧时农村许多农户或用乱柴堆在田头、场角焚烧,称“煨田角”;或用枯竹扎上草把点火在田头、河边燃烧枯草,南部称“放毛柴”,北部称“烧毛虫”。夜色苍茫,野火明灭,别有一番情趣,这一习俗今已消失。元宵日,“沙上”已出嫁女儿要备菜肴,做团子,请母亲来家过节,此习俗至今犹存。
清明节 旧时过清明,全家携酒食、纸钱、香烛、糕团去祖先墓地祭扫、添土,称“上坟”。也有顺作郊游,观赏春景。解放后,机关、学校、人民团体都于是日或前几天组织凭吊烈士陵墓,敬献花圈,寄托哀思。祭祖扫墓之习至今仍有。
立夏节 立夏日,人们有尝鲜的习俗。农户大多采食青蚕豆、青豌豆等时鲜产品。是日,儿童吃煮鸭蛋,传说可防“疰夏”。旧时,立夏日还是一年一次人们称体重的日子,乡间男女老幼依次坐在畚箕里用木杆秤称体重,看一年来的生长胖瘦。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旧时,不少农家于是日用菖蒲、艾草悬于门额,用苍术、白艾烟熏或悬于门前,驱瘟逐疫,用雄黄渍酒或饮、或洒屋角、或在小孩前额书写“王”字,以解百毒。还有用香料装入绸袋挂于小孩胸前、腰际,以驱虫避毒。城乡居民都要吃用新芦叶、竹壳包裹的各式粽子,相传为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白天,不少人家用面粉、砂糖做“巧果”,为应节食品。少女用麦秆折叠成粽子、花篮、风车等小巧玲珑的器物,系上红绿丝线,相互馈赠赏玩;用红凤仙花捣烂后涂指甲。入夜,姑娘少妇,对月穿针,意为“乞巧”。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道家称“中元节”。旧时,各家要祭祀祖先,叫作“过七月半”,故又称“鬼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故名“中秋节”。节前,至亲好友互赠月饼、礼品,女婿要给岳父母送礼。是日,合家团聚,吃月饼、鲜藕、红菱、糖烧芋头。入夜,万籁俱寂,皓月当空,人们叙坐庭园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人们这天要吃“重阳糕”,以示登高避灾之意。如今人民政府把此日定为“老年”节,动员全社会关心老人,形成敬老风气。
冬至节 常阴沙一带称为“大冬日子”。旧时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是日,大多农家祭祖,或迁坟墓。但忌婚嫁。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相传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民间习惯用白糯米或新粳米加花生、芋艿、豆类等煮成粥,叫“腊八粥”。富裕人家还加百合、瓜子、胡桃、枣、栗、莲心等。有甜有咸。吃“腊八粥”意为避邪保健。
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腊尽岁底为“除夕”,俗称“大年夜”。节前,家家都要洒扫门庭,备年货。有的还要张贴门联、年画,辞旧迎新。“沙上”还要蒸糕做馒头。是日晚,合家欢聚,祭祀祖先,吃“年夜饭”。入夜,鸣放爆竹,家人围坐“守年岁”,欢声笑语达旦。
此外,还有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日,一些地方兴吃“撑腰糕”,以期身强力壮投入春耕;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要修剪花枝,枝上贴红纸,表达爱护花木;十二月廿四为灶神生日,要做团子、饴糖饼祭灶神,称“送灶”。
7、求张家港婚丧嫁娶风俗习惯
婚丧喜庆习俗
一、婚 嫁
旧式婚配程序繁琐异常,民国时期倡导文明结婚,但民间仍然大量存在旧式婚姻。解放后,倡导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婚配手续大为简化,男女双方互相看中,到了结婚年龄去乡镇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就成合法夫妻。但民间旧式婚配遗风尚存,仅废除包办,剔除迷信活动,简化手续而己,许多习俗保留至今。其过程大致如下:
说媒 旧时,男方相中门第相当,年龄相仿之女,请媒妁撮合,媒人总是夸张男方财富、容貌、品学、勤劳俭朴,尽情说合,征得女方家长同意就可“相亲”了。今民间仍有不少男女攀亲是央人作伐的,说合者称“介绍人”,相当于媒人。即使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到需要送聘礼、订婚、结婚时,也得临时拉一个人充当“介绍人”,人称“现成媒人”。
相亲 经媒人说合,只需家长同意,就可以由媒人领着男方到女方家去相亲,主要是看女方容貌,考察人品。女方到男方家去,是由女方母亲等亲属代相亲的,除相男方长相外,主要看男家的房舍田产,打听男方的人品。今常由媒人牵线,男女双方当面考察。相亲有条规矩,如果相不中,是决不肯在对方家中用膳的。
送庚贴 庚贴即写着生辰八字的贴子。“相亲”双方满意后就可送庚贴。按照旧式程序在送庚贴前,先由男方发出“求贴”,女方无异议就发出“允贴”,男方接到“允贴” 后,立即发出“请庚贴”,女方接到“请庚贴”后,立即发出“庚贴”。为简化手续,减少媒人的往返,常由男方一次发出“求贴”和“请庚贴”,女方一次性回上 “允贴”和“庚贴”。
媒妁持女方庚贴送往男家,进男宅时要急匆匆地把它压在男家灶上的香炉下。男家取出庚贴,请人推算,推算既妥,然后择吉日行聘定亲。今这一过程已逐渐消失。
行聘 经算命的排生辰八字,男女无相克之处,即可行聘,行聘即定亲、订婚,本地区称“押日”、“吃小喜酒”。由男家择定吉日,备聘贴、聘礼送往女家,是日男女两家各自设宴款待亲友。一般为中午男方先到女方去吃中饭,下午,女的到男家去吃晚饭。双方家长和亲戚中的长辈要出礼,俗称:“叫钱”。旧时,聘礼的多寡,贫富悬殊,从2石米到20石米不等,豪门富室竞尚奢华,聘礼多达千金,故女子有“千金小姐”之称。此项聘金为女方将来置办嫁妆之需,在聘金之外还有各色饰物,或金银玉器或珠宝或布匹,以多为贵,女方常斤斤计较,双方讨价还价,媒人两头奔走,居间调停。解放后,行聘的聘金不含嫁妆费。解放初期至60年代,一般聘礼为一套衣服料,两斤毛线,一副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人民币数十元不等。70至80年代,一般工薪阶层为一辆自行车(或缝纫机)、一只金戒指、一付金耳环、一块手表、衣料、毛线,外加数百元至千元不等。90年代以来,一般工薪阶层为金项链、金戒子、金耳环和人民币万元左右。“押日”后,即属定了婚约,如将来悔约,按惯例,男方悔约,此项聘礼就自行放弃,如属女方悔约,则需将聘礼归还男方。
结婚 1950年开始,贯彻执行《婚姻法》,实行自由择偶,废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排八字、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动渐趋消失。但传统的婚配方式仍在民间存在,仅为形式简化而已。
结婚的程式大致如下:请期,就是男方通过介绍人与女方商定完婚日子。其方式为农历七月初二,由媒人(或称介绍人)陪同男方到女家去“送节礼”。往往在受礼与不受礼之间要有几番往返折腾,一直到八月十五日为止。如果女家收下“节礼”,就算答应在本年度或春节前后定日子结婚。其时,由男方付给女方的嫁妆费就在这送节礼的过程中商定。一般工薪阶层的标准为一套新房里的家具、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影碟机等折算的价目,外加衣着费用。档次的上下视家庭境况而定。女方用这笔钱购买上述用品于婚前或结婚那天下午运抵男家。迎娶,婚日上午,新郎备香烟、白酒、喜糖、鱼、肉以及喜钱,在介绍人陪同下到女方家去迎娶。迎娶新娘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用花轿、黄包车、独轮车。解放后,改乘自行车、拖拉机或者步行。近年来,新娘出嫁坐的是面包车或轿车。新郎抵门,燃放炮竹,女家款以莲子羹、汤圆、鸡蛋,称为“三道茶”,用毕即告别回家恭候新娘“于归”——嫁到夫家。今新郎要在新娘家用罢午餐后方始返家。下午,男方来人“起嫁妆”妆奁多为家具、被褥、家用电器等。嫁妆到达男家,把新房布置一新。临近傍晚,在介绍人的再三催促下,新娘盛妆出嫁,告别父母亲人,嘤嘤哭泣,在介绍人引导和几名未婚女友的陪同下,在华灯初上时抵达夫家。男方燃放爆竹迎接,将新娘扶入中堂。合卺,即俗称拜堂成亲,是婚礼中最重要的礼节,拜堂后即为合法夫妻(而今,结婚证在举行婚礼前一段时间里早已领取了)。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今改为行鞠躬礼。拜堂毕,新郎新娘各执红绿绸带的一端,由新郎牵引,踏着地上铺设的青布袋,一步步趋向洞房,布袋依次向前铺垫,谓之“传代”。闹新房,新娘进门宴会开始,宴罢,客人们不分男女老幼拥入新房,对新人故意评头品足,说笑调侃,索讨喜糖,逗耍新娘。逗耍对象除一对新人外,还将公婆小叔扯进新房取闹。主人不以为忤,反以为荣,闹得越凶,主人越有面子,叫做“闹发禄”。闹新房不分年序尊卑,所谓“三日无老少”。此俗,乡间仍有,但已淡化。旧时,新娘结婚之夜,从上轿之后起到进洞房是绝对不能开口说话的。新婚夫妇吃罢合卺酒,即花筵夜饭后就寝。按例,新郎用秤杆挑开新娘面纱,新娘仍严守缄默,因传统说法,新娘开口不吉。此俗,今已不存,新娘进门后即在婆母引导下会见亲属长辈。会亲,女方父母、亲戚在女儿出嫁后的翌日,到婿家与女婿的父母、亲戚会见,谓之会亲。此俗原老沙人所有,今其他语音的移民后代也普遍仿效。参加会亲的女方亲戚一般达三四十人。归宁,俗称“回门”。婚后第三天,新妇偕同丈夫备了礼品回到娘家,省问父母长辈安宁。当晚必须回到夫家。做满月,婚后匝月,岳家盛备礼物送往婿家,称作“做满月”。至此,婚嫁礼节才算结束。
旧式婚姻还有如下种种:
指腹为婚,婴儿尚在胎中,双方家长已指腹联姻。
中表联姻,这在解放前甚多,认为亲上加亲,可以加深戚谊。解放后,因中表为血缘近亲,禁止成婚.
童养媳,境内叫“养媳妇”。贫苦人家的女孩无法养活,送与他人做童养媳,也有男家贫寒,怕将来娶不起媳妇,就从小收养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孩子作童养媳。童养媳没有社会地位,自小备受歧视和虐待,长成后被强制成婚。
抢亲,儿女幼年订婚,长成后,男家贫寒,无钱娶亲,或女方有赖婚意向,这时就会发生抢亲。还有一种抢亲是抢寡妇。汉子家贫讨不起媳妇,就去抢寡妇成亲,也有寡妇相中了人,但旧时寡妇再醮要遭非议,而甘愿被“抢”的。抢亲时,先探察女方在何处,然后准备好爆竹,组织人员潜往设伏。抢亲有规矩,必须是先由新郎去抓住女方,然后大家一拥而上强行抢走;在拉住女方的同时,连放两个爆竹,爆竹一响,邻里乡亲就不再阻拦。
拔亲,男方长辈在儿孙辈婚期前突然病故,男方不愿将婚事延期,就将婚事提前举行。把死者搁置一边,先举行喜事,婚事仪式结束后再举丧。
入赘,俗称招女婿,旧时,男方贫穷,女方富有,男方入赘女家。入赘后男方有易姓女姓者,有不易姓者,但生育子女要随女方的姓。今独生子女多,男方到女方家成婚者增多。这与旧时的入赘已有所区别。
换亲,俗称姑娘换嫂嫂。两家都因家境贫寒,无力攀媳妇,双方互将女儿给对方儿子成婚,互不出聘金,婚事简办。解放后,这种方式的婚配逐渐减少。
冥婚,是一种社会迷信陋习。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旧时未婚夫死,未婚妻抱神主牌位成婚,终身不嫁。这种陋习近代已无。第二种,有婚约的男女双方夭折,经双方家长同意合葬成“夫妻”。第三种。夭折的男女生前本无婚约,双方家长通过“攀阴亲”,将他俩撮合成“夫妻”。这两种陋习尚未绝迹。
二、丧 葬
讣告与报丧 境内习俗,人死后,其家人立即发出讣文,略述死者名讳、享年、死亡时间和举丧吊祭日期,由孝子(也可请他人代劳)持把雨伞至亲戚、族人处报丧,俗称报死讯。丧者每至一家,其家一定会泡碗糖茶或烧水孵鸡蛋给报丧者吃下,以求吉避凶。
祭奠与吊唁 殓前为死者沐浴更衣,理发整容,移至前屋中堂,挂白布帏幔,设灵位,摆遗像,设香烛斋饭祭奠。凭吊一般为3日,到第三日举丧出殡。在此期间,直系子孙披麻戴孝日夜守灵,亲友陆续前往吊唁,多数人在举丧日前往吊唁。丧仪一般为香烛、纸钱,解放后除上述祭品外还送花圈、绸被、毛毯等物。吊唁称“望丧”。亲友前来吊唁,孝子孝女跪迎,哀乐齐鸣,死者女眷在灵堂哀声号啕。如吊唁者向死者行跪拜礼,死者子女要在一侧跪着俯伏于地,以示还礼。
举丧与出殡 一般在死者死后的第三日举丧,俗称“发丧”。旧时,请道士做道场或请和尚做法事,此俗在解放后屡禁不止。是日,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前往聚餐送葬,称为“吃白米饭”、“吃豆腐”。60年代前以棺木入殓死者,实行土葬。实行土葬时,先选好墓地,掘好墓穴,出殡时,子孙先行,众人抬着棺木居中,亲友随后。领行者一路撒纸钱,称为“买路钱’。棺木入穴后即填土堆坟。送葬者回到丧家时,要在丧家燃起的火堆(俗称“烧床柴”)边上熏一下,然后吃一点丧家准备好的糖水和云片糕,以除晦驱邪。1966年开始实行火化。
解放前殡葬,贫富差异甚大。富者棺木在家搁置49天,甚至三年才出殡,棺木安置在地矿里。贫者草草入殓,无钱发丧,邻里相帮一埋了之。更有一无所有者,无地下葬,由他人义捐芦席一张卷了死者送往乱坟场(义冢)埋葬。
奉祀与七数 民间丧葬后大多设灵座,放牌位、遗像,每日早中两餐送上羹饭供奉,旧时,一直要到三年“脱孝”为止。解放后,此俗仍存在,但时间缩短为百日或1年。今市镇居民在商品套房内无法设灵座,此俗渐变。
民间有“守七”的习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属每隔7日要设祭1次,直到49天,第七个七日,俗称“断七”为止。其中以“头七”和“六七”(或“五七”)最为隆重。“头七”晚上祭祀死者,至亲好友厮守通宵,午夜吃“头七馄饨”,派人到他人地里“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骂,据说骂得越凶,财发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会察觉近旁人家“烧头七”的隐秘而噤若寒蝉。此俗民间尚存。在死者第五个或第六个七日忌日,其家属请僧侣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请亲友前来参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儿,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办三牲、果品前来祭祀,人称“烧六七羹饭”。这祭桌一直设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断七”以后,丧礼才告结束。
三、喜 庆
生育 催生,分娩前岳丈家要做一种叫“催生团”的大粉团、彩蛋、菜肴及婴儿衣帽、尿布等物品送往婿家,称做“催生”。送红蛋,婴儿诞生要染红蛋分送娘家及亲戚。生男孩送红蛋要成奇数,生女孩送红蛋成偶数。收到红蛋者必须去送产妇羹。产妇羹,收到报喜红蛋的娘家及亲戚,备了食品去探望产妇,叫“望产妇”、“送产妇羹”。产妇羹中常见的有鸡蛋、糖、油馓子,其余胡桃、桂园、蜜枣、莲子、鸡、鱼、肉等都可以送。今有亲友干脆送钱而不送食品。做三朝,分娩3日要“做三朝”,叫汤饼筵、吃三朝面,陈设酒馔敬神祀祖。做弥月,分娩匝月,为子女剃发,置办酒席以汤饼和粉团款待亲友,叫做弥月。周岁,孩子满一周岁,称做“满期(jī)”是件较重要的喜事,要办“满期”酒筵款待亲朋,外婆家再次送给孩子衣帽鞋袜。
命名 为孩子命名是一件大事。旧时,稍有名望的人有名有字,一般人也有乳名、学名两种。乳名是孩子出生后父母或祖父母给起的名字,俗称“小名”;上学时启蒙教师重新为孩子起个学名,俗称“大号”。
命名常烙有时代印记。清末至民国时期,男孩的名字常带有福、禄、寿、富、贵和金、银、财、宝、吉、祥等字眼,女孩的名字常带有凤、贞、珠、玉、花、雪、琴等字眼。解放初期名建国、保卫、念恩的较多,60年代初以“腾飞、跃进”命名的不少,“文化大革命”时期,“卫东、红兵、建军、文革”等名字当作时尚,改革开放以来带“振兴、中华”等字眼的名字应运而生。这类名字反映了愿望和期盼。
命名带有迷信成份的。请算命的排生辰八字,认为五行不全者用金木水土火等字或这些字作偏旁的字来命名。怕孩子长不大,用猫、狗等名称来命名,或带上根、柱、石等字眼,以图将孩子拴住。如果头胎是女孩,名字往往是招弟、领弟、盼弟、想弟、来弟等等。
大户人家有家谱、族谱者,乳名不拘,但正名是由族中长者按预定的辈份序列排定的字序来命名。
生日 旧时,境内居民过生日,除孩子周岁生日比较隆重外,其余生日纪念都较简单,不邀请亲友祝贺,自家吃一顿面条而已。90年代开始,为孩子过生日逐渐隆重起来,时兴送玩具、蛋糕、点小红烛。近年来有不少年满30岁者举办生日筵席,宴请宾朋。
庆寿 民间称“做寿”、“吃面”。一般60岁做寿,富者有在50岁就做寿的,以后每隔10年举行一次。做寿,做九不做十,即59岁庆祝60岁寿辰。
庆寿日为老人诞生的日子。是日举行寿筵,子孙亲朋前来送寿礼,吃寿面。除亲骨肉相邀前来祝寿外,一般亲友和邻里是不邀请的,他们是闻讯自动来的。俗话说“请吃喜酒捺吃面”,意思是其他喜庆宴是非请不到席的,而寿筵则可不请自到。
庆寿的礼品。旧时,一般亲友和邻里送一篮重三四斤不扯断的长面条,上覆一条红纸,和称做喜糕的云片糕两贴;至亲骨肉及近亲除送寿面、喜糕外,要有香烛鞭炮,有的还送寿幛、寿轴、食品等。近年来变送寿面为蛋糕和营养补品,继而发展到不送食品送钞票,故有为官不正者,借为父母做寿而敛钱。
旧时祝寿,被庆者端坐寿星轴下,子孙亲朋按大小次序,成双结对,点烛焚香,向被庆者礼拜,口道吉祥语,诸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之类。今焚香礼拜已少见,常见的作法是亲朋好友在筵席上举杯敬酒祝贺。做寿者吹灭蛋糕上的红烛,在祝生日快乐的歌声乐曲声中分吃蛋糕。
待匠酒 民间建房造屋落成以后,要选定吉日宴请匠工和亲友,称“待匠酒”。建房造屋是件大事,有的是尽了毕生的精力和积蓄才建造起房屋。宴会之隆重不亚于其他婚丧喜庆,往往遍邀亲友赴宴。亲朋、邻里乡亲都会前往送礼贺喜。解放后,改送礼品为钱钞,此俗至今盛行。
参军、入学宴会 80年代开始,青年人参军入伍和考取大专院校都属喜事,亲友常备礼品前去庆贺,主家设宴款待亲友、师长及有关乡村干部。
婚丧喜庆,亲朋邻里之间礼尚往来称做“送人情”。近年来奢华竞逐,相互攀比加码。有道是“人情不是债,敲碎锅子当铁卖”,“人情”虽然不是债务,但比债务要紧,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去“送人情”。
责任编辑: 张家港.锦丰
8、苏州市过节风俗
苏州习俗:春节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春节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春节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