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妆规格
1、古代公主嫁妆清单,一般有些什么?
1、针线盒,自古针线便是女红的必须品,会不会女红便是判断女子是否可以成为贤妻良母的标准。陪嫁备针线盒有个美好的寓意,即祝福新娘家庭温馨、幸福,做为人尊敬的巧手能干新娘。因此,针线盒也成了女子陪嫁的必须品,古时候无论是贫民老百姓还是大家的千金小姐嫁妆都要备它,婚后更是用它作为生活和消遣的一个工具。
2、压钱箱 ,九宝中的第九宝是压钱箱,是古代女子嫁妆清单之一,借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时也是女子婚后用于收藏心爱珍品之物。
3、鸳鸯枕 ,鸳鸯从古至今都是爱情的永恒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因此也多用来形容相互扶持的,相亲相爱的夫妻。“鸳鸯枕”陪嫁则更是表达了对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的美好祝愿。
4、龙凤毛巾 ,龙凤毛巾,顾名思义一条龙巾,一条凤巾,一般是要准备两条的,新娘新郎各一条。其实,毛巾自古就是喜庆的象征。在新娘的嫁妆上备上毛巾,不仅是为了烘托结婚的喜庆,更是为了表达家人对新人的祝福和希冀:希望新人们的婚后生活温馨贴意、长长久久、幸福甜蜜。
5、喜盆,喜盆,又叫聚喜宝盆,有送喜招吉之意。做嫁妆的喜盆要用红布包好,由娘家的未婚女子端到婆家,然后亲手递给婆婆。婆婆接过喜盆,则证明婆婆正式接纳了媳妇。喜盆中还要放置一些有着美好寓意的物品,例如花生、红枣、莲子、桂圆,以寓意早生贵子;大葱和明子,以祝福将来生孩子聪明等等。
6、喜梳,喜梳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嫁妆的必备物品。在婚礼前夜,新娘由长辈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堂。婚礼后,还要将新郎和新娘的头发梳在一起,秤之为“结发”,有“结发夫妻”“白头偕老”之意。
7、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8、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9、剪刀,是古代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
10、算盘,生活中用于算筹收入和开支的计算工具,婚庆礼仪中的千足黄金算盘,寓意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能够合理的投资理财,赢得广茂财源。
11、绣花鞋,鞋与“偕”同音,寓意夫妻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
12、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2、我国古代的嫁妆标准是多少
我国古代,婚姻不仅是男女个人的事情,同时也与两个家族的利益息息相关。传统婚嫁中,嫁妆是男女双方家族很关注的事宜,那么在古代,嫁女儿到底需要多少嫁妆呢?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叙述古代各项制度的典籍《周礼》有明确规定:“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这里说的“五两”是指“五匹”,意思是婚嫁中的男方女方送聘礼或嫁妆,总数不要超过五匹黑色丝帛的价值。可见,在2000多年前,国家为避免百姓婚嫁过度攀比是有预见和指导标准的。
毋庸讳言,以财富论婚姻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陋习。在汉代,为避免出嫁的女儿在夫婿家受歧视、怠慢,女方要花大量金钱办嫁妆,久而久之形成风气,使一些小户人家吃不消。当时有个说法叫“盗不过五女之门”,意思是如果哪户人家养了五个女儿,要办嫁妆的话,非得倾家荡产,强盗也不屑去“光顾”了,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连强盗也不忍心去拿她们家的东西了。
从来都是富贵人家的嫁妆丰厚。皇家嫁女在古装影视剧中,很吸人眼球。作为天潢贵胄的公主的嫁妆自然非同一般,重要“嫁妆”之一就是立即给她“老公”来个响当当的“驸马”称谓,其后自然是官居显位,这或可称为“官位嫁妆”。同时,公主的财货嫁妆也让人眼花缭乱。《资治通鉴》卷251记载,公元869年,唐懿宗朝的同昌公主出嫁,因为她是皇帝最喜爱的女儿,不但立即提拔她的未婚夫为起居郎、驸马都尉,还给她准备了极其丰厚的嫁妆——一是将皇宫中所有宝贝随她挑选,“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二是送给她和新郎一座位于京城黄金地段广化里的豪宅,装潢极尽豪华,连窗户上都镶嵌着各种各样的宝贝,家里的一应用品器具也非金即银;三是给她“压箱钱”,“赐钱五百万缗”,也就是50亿文钱;四是还有一大批皇家用品,应有尽有。这样的嫁妆,非同凡响,正史上留下了记载。
同样在唐懿宗朝,还有一件关于嫁妆的事情,发人深省。时任大唐尚书省右丞的裴坦的儿子迎娶地方官员杨收的女儿,当时盛行“陪门财”,杨收觉得自己攀了门高亲,奉送了巨额嫁妆,陪嫁的器物用品也都非常奢华,“资送甚盛,器用饰以犀玉”。按理说,女方嫁妆丰厚,男方应该“笑纳”才是,但作为唐朝名臣的裴坦不是这样,他说:“这不是为我们家好,这是要害我们家啊!”命人当场将奢华的家具全部砸坏。虽然史书上没有写明,但由后来裴坦家没受牵连来看,杨家所送巨额嫁妆,裴家是没有完全收受的。因为,后来杨收在端州司马任上因受贿罪被赐死,“其僚属党友坐长流领表者十余人”,作为杨收亲家的裴坦却并没有受到牵连,后来还晋升宰相。
北宋熙宁朝以后有规定,除了皇帝的女儿出嫁由国库支取嫁妆钱,赵宋皇族有女子出嫁,国库也支付相应嫁妆钱。《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了皇室支取嫁妆的例子:宋徽宗的女儿福国长公主得到的嫁妆是“奁具凡二十万缗”,这二十万缗是个巨额数字,相当于2亿文钱,因为当时宰相、枢密使每月的俸禄才不过三百缗。据说,这嫁妆钱同北宋强盛时期相比,已经是减少了很多;还有一个是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出嫁的安康郡主,她的嫁妆是京城一座府邸,“又诏南库给金五百两、银三千两为奁具”。
对赵宋宗室女子,宋代也有嫁妆标准:“祖宗(宋太祖)元孙女五百千,五世三百五十千,六世三百千,七世二百五十千,八世百五十千。”谱系越远,皇室给的嫁妆钱越少,八世以后,就没有记载了。到了南宋绍兴年间,战事多开销大,国库紧张,皇帝下诏书将疏远的宗女的嫁妆又减了不少,而且还不能保证正常支付。因为没有像样嫁妆,致使这些宗女嫁不出去,“有司不时给,宗女贫不能行,多自称不愿出适者”由于没钱作嫁妆,这些与君主同宗的女子被迫成了“剩女”。由此来看,宋代婚姻是很讲究嫁妆的。北宋名臣司马光曾尖锐指出宋代婚姻注重钱财货物的情形:“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水东日记》记录了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郑氏家族的一份嫁妆标准:“奁租五百亩,奁具一十万贯(钱),十七界。”因婚嫁双方都是官宦之家,所以女方的嫁妆也颇丰厚,属于中产阶层吧。
再看景定三年(1262年)的一份嫁妆实物单子,很详细:礼书三缄,双金鱼袋,销金缬一疋(同“匹”),利市彩一疋,官绿公服罗一疋,画眉褐织一疋,转官毬须掠一副,叠金箧帕女红五事……
明代中期以后,婚配门当户对的观念荡然无存,婚配不问门第,专论聘财了,“今女家许聘,辄索财礼,男家既醮,乃论资妆,稍不如意,非过期不归,则妇归见斥矣”,如果没有令男方满意的嫁妆,即便订了亲,也不娶进门,或者娶进了门,也还会将妻子送回娘家,不讲夫妻情份。
婚姻重财的陋习在清代达到顶峰。《切问斋文钞》中叙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社会婚姻情况,“将择妇,必问资装之厚薄,苟厚矣,妇虽不德,亦安以就之;将嫁女,必问聘财之丰啬,苟丰矣,婿虽不德,亦利其所有,而不恤其他。”
《巢林笔谈》说了雍正年间一件涉及嫁妆的事,作者同一个朋友喝酒聊天,朋友跟他说,要给作者儿子介绍个对象,女方家是个富商,女孩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女方家承诺如能找个合适的夫家,愿意出嫁妆几千两银子,“奁资可得数千金”。可见,当时婚配是先将钱财货物讲论在前的,形同谈生意。但是,作者是个文人雅士,洁身自好,“予素持婚嫁不计聘奁之论”,所以,酒醒后,赶紧回绝了朋友的好意。
清代人卲长衡在《财婚》一文中对当时婚配有精准概括:“古人重嘉耦,今人重财婚。”
当然,也有开明的父母,《不下带编》中记载了一个善画的开明秀才,认为夫妻情趣投合感情好才是婚姻最重要的内核,他给女儿的嫁妆是他亲手画的一幅画,上面题诗:“婚姻几见斗奢华,金屋银屏众漫夸。转眼十年人事变,妆奁卖与别人家。”老秀才几句诗道出了婚姻中的势利现象,同时也揭示了婚姻论财的荒唐可笑与悲剧。
应该指出的是,古代常常出现的婚配重财、嫁女论嫁妆,甚至以能否满足财货要求作为缔结婚姻首要条件的现象,给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3、古代一副嫁妆多少抬
古代一副嫁妆六十四抬。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送的嫁妆也会不同。
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旧俗在婚期的前一天,女家将置办的奁具雇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或“发嫁妆”。“铺床”尽管不在婚姻六礼之列,但长期以来却是汉族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家嫁妆惊人,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发嫁妆的队伍绵延数里,故称“十里红妆”。“发嫁妆”往往成为富贵大户人家摆阔夸富的大游行。
(3)古代嫁妆规格扩展资料
送嫁妆的原因有二:
1、为了女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
2、尽量给女儿争取在男方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女方家有经济实力(尽管普通老百姓家庭是东拼西凑的)。所以经常看到古代女人非常重视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如手镯、玉器等。以上两点是符合经济人成本收益分析或效用最大化的。
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
因女子在母家无财产继承权,贵族官僚嫁女时,除接受男家人大量聘礼财物外,尚须以大量财物赠女带往夫家,以此为荣耀。历代统治阶级嫁女竟尚奢侈,自梳妆镜匣(奁)中脂粉、膏泽、钗梳等物,至衣被用品、金银器皿、珍玩宝物,无所不陪。
4、关于古代女方陪嫁清单,你知道多少呢?
从古至今,男女双方结婚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都是关系到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大事。所以,古代女子的出嫁嫁妆也是当时受大家关注的。
双方父母都会大力给自己的孩子置办好婚礼 ,古代男方则会先去女方提前,然后下聘礼,再商议结婚的事宜,那么女方,作为女方的母亲,更加会给女儿置办一些结婚嫁妆了。在古代,哪些物品会用来结婚嫁妆呢?
嫁妆一:珠宝首饰,不管怎么样的家庭,女儿出嫁都是大事,都会被女儿配上一些珠宝配饰。如果是普通家庭,则会配置能力范围内的珠宝,像银饰,手镯呀,项链之类的。如果是富裕人家的女儿出嫁,那么珠宝肯定是选择金银首饰了,一般黄金都是受大家喜爱的,黄金一直有情比金坚的寓意,也祝愿新婚夫妻一直情比金坚。黄金也有保值和升值空间,所以大多数家庭都会配上黄金首饰等。
嫁妆二:各类摆件,像铜类摆件,铜孔雀,铜娃娃都会做为古代女子的嫁妆呢,可以给房间增加一定的氛围,也有特殊的意义呢。
嫁妆三:床被等用品。古代的女子出嫁,很多家庭也会给女儿送上被子之类的床上用品,也会叫做合欢被,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朝代里,被赋予丰富的表征和寄托。合欢被寓意着新人可以和和美美,白头到老,在古代,被子越来,象征着女方越富有。也表示女方父母越疼爱自己的孩子。鸳鸯枕头,也是爱情的美好象征,可以寓意着夫妻双方像鸳鸯一样双双对对。陪伴终身,寓意着夫妻白头偕老,夫妻恩爱。
嫁妆四:像一般的生活用品,喜盆、镜子剪刀,算盘,绣花鞋等等也可以作为古代女子的陪嫁物品,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都可以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共沐生活的美好。
5、古代皇室聘礼清单古代嫁妆及聘礼清单
古代的婚嫁礼节和现代相比历来繁多,很多人都好奇古代的嫁妆以及聘礼,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古代嫁妆及聘礼清单,古代皇室聘礼清单!
一、古代皇室聘礼清单
1、黄金二百斤。
2、白银万两。
3、马匹六十匹。
4、金茶筒一个,银茶筒两个。
5、银盆子两个。
6、绸缎一千匹。
7、驮甲二十副。
8、玉器二十件。
9、玉如意四柄。
10、龙凤呈祥珐琅盘一套以及名人字画。
11、还有古代的各类糕饼、鸡鸭鱼肉、甚至还有府邸良田。
12、皇室的聘礼,一般会用十里红妆来形容,表示送的东西非常多。
二、古代嫁妆及聘礼清单
1、聘礼
(1)聘金,就是我们现代的彩礼。
(2)聘饼,一担(五十公斤)。
(3)海味,各种海鲜。
(4)三牲,两对鸡,两雄两雌,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
(5)鱼,大鱼或鲮鱼。
(6)椰子,即有爷(椰)有子的意思。
(7)酒,四支,表示爱情浓郁。
(8)四京果,龙眼干、荔枝干、合桃干和连壳花生。
(9)生果,生生猛猛的意思。
(10)四色糖,冰糖、桔饼、冬瓜糖和金茦。
(11)茶叶、芝麻,因为种植茶叶必须用种子、故以茶叶作礼品。
(12)帖盒(礼金盒),盒子里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椰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一幅对联。
(13)香炮镯金,香(无骨透脚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镯(龙凤成对喜镯)。
(14)斗二米,男方准备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给女方做汤圆用的。
3、嫁妆
(1)针线盒,贤妻良母的标准。
(2)合欢被,被子越多,甚至象征女方家越富有。
(3)鸳鸯枕,表达了对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美好祝愿。
(4)龙凤毛巾,寓意长长久久、幸福甜蜜。
(5)喜盆,又叫聚喜宝盆,有送喜招吉之意。
(6)喜梳,秤之为“结发”,有“结发夫妻”“白头偕老”之意。
(7)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
(8)都斗,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
(9)剪刀,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
(10)算盘,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
(11)绣花鞋,和偕老的偕谐音,是说两人会白头偕老。
(12)尺子,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13)压钱箱,表示女方家庭富裕,用来收藏心爱的东西。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皇室聘礼清单。古代嫁妆及聘礼清单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