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端午节喝什么酒的风俗

端午节喝什么酒的风俗

发布时间: 2022-09-16 05:45:08

1、端午节喝什么酒

端午与酒的缘分可谓不浅,按照风俗传说,端午节这天喝酒,可以辟邪、驱虫。于是端午节饮酒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同为饮酒,但是在这个节气饮酒品种口感纷杂。端午时节正值由春转夏,所以即便同为饮酒,即便品种口感纷杂,在此时节饮用多为酿制酒,传统白酒略显黯淡。

雄黄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从古时候就传承下来了的习俗。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是不会纯饮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雄黄酒。

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

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嵴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菖蒲酒

端午节饮用的最多的另一种酒就是菖蒲酒了,菖蒲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在宋代,菖蒲被视为“辟邪之物”,因此后来端午节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唐孙思邈《千金月令》记载“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黄酒

中医上,黄酒可以做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花果酒同样为黄酒工艺,加之花果酒富含各种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微醺加氛之间,让身体与心做个SPA。且清爽解腻,搭配烧烤小龙虾滋味妙不可言。这边推介可以试试花与花柒家的花果酒。

2、端午节饮雄黄酒来历简短

不知不觉中,我们即将迎来又一年的 端午节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其中一个就是饮雄黄酒,大家知道端午节喝雄黄酒意义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饮雄黄酒意义_端午节饮雄黄酒来历简短,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 录

★ 端午节饮雄黄酒意义 ★

★ 端午节饮雄黄酒来历 ★

★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

端午节饮雄黄酒意义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要说香包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许多地方都盛产,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 儿童 佩戴。

这些风俗里满含着人们平安过日子的愿望,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由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人饮用后即会中毒,毫不夸张地说喝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能不能以雄黄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点雄黄酒不会有事,这样做都是很危险的。如果为了应端午节令,一定要用雄黄酒,可将其喷一点在墙角,驱驱夏日里的毒虫。

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况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端午节饮雄黄酒来历

传说 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乎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我国以下地区,端午习俗缤纷多彩。贵州地区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地区的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我国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的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我国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 夏至 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 广告 ,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 清明 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饮雄黄酒来历简短相关 文章 :

★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来历

★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意义以及来历

★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由来和习俗

★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寓意

★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传说

★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故事

★ 端午节喝雄黄酒意义

★ 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 喝雄黄酒传说故事

★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网络.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3、端午节喝雄黄酒的寓意端午节喝雄黄酒的寓意是什么

1、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为了纪念屈原,防止被虫蛇伤害。而且古人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所以就形成了端午节时喝雄黄酒的风俗。
2、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另外,雄黄酒有很强的除害作用。我国古代,夏季除害灭病的主要消毒药剂,雄黄酒便是其中之一。

4、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到底是为什么?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到底是为什么?用黄酒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中国民间有句“早端午,晚中秋”。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中国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古代长江流域非常流行。

一般雄黄酒只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制成,没有纯饮料。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毒五毒的功效。古代没有碘等消毒剂时,用雄黄泡酒可以解毒止痒。未达到饮酒年龄的儿童,成人在额头、耳朵、鼻子、手脚等部位涂抹雄黄酒,用于消毒和防止疾病和昆虫叮咬。

古诗词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端午节的时候,孩子们拿着艾叶,披上菖蒲,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下“王”字,辟邪防病。角落、床下等撒雄黄酒,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端午节期间及节后,气候炎热,苍蝇虫飞,有毒气体上升,疾病萌发。古人认为,人吃全谷物是在患各种疾病,从口入的病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在与各种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喝雄黄酒,戴香囊可以驱邪解毒,这有其医学原理。要说香囊,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在很多地方都很丰富,人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用雄黄来制作雄黄酒。《清嘉录》记录:“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也就是在酒中加入雄黄。雄黄,橙红色,可入药缓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酒。以前建宁几乎在家做雄黄酒,但大部分都是男人喝的,有些会喝的女人也喝了一些。孩子喝不了,大人就把手浸在酒里,涂在孩子的脸上、耳朵上、耳朵上、手掌上、脚上。后来人们把艾叶、熏草等原料加入到雄黄中,做成香包给妇女儿童佩戴。

据说屈原投河后,人们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在河中被鱼龙咬伤,纷纷往河里扔饺子和咸蛋。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的酒,倒进河里,说要药打晕鱼龙。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包在孩子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擦七窍。让那些毒蛇害虫不敢像屈原那样伤害灵魂纯洁的孩子。据说这是端午节人们喝雄黄酒的由来。



5、端午节要喝那四种酒,分别有什么作用?

(1) 喝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 (2)菖蒲酒。喝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苏轼《尽元佑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之二》诗:“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欧阳修《渔家傲》词“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朝时,端午节称浴兰节。吴潜《沁园春》词:“纵葵榴花闹,菖蒲酒美,都成客里,争似家边。”宋朝诗人梅尧臣在端午节时,无菖蒲酒宁肯不饮,在端午日的诗中写道:“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他傍晚得到菖蒲酒时,写下《端午晚得菖蒲》:“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清张若需《五日润州》诗:“何如满泛菖蒲酒,快对金蕉破肮寥。” 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呢?原来,古代认为五月是"恶月"。《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记载。既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故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及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胜》均有关于菖蒲酒的记载。由此看来,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驱毒,久服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有此酒的记载。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菖蒲根,和酒以饮,谓之菖蒲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而饮用菖蒲酒了。

6、端午节喝的什么酒

端午节喝的酒是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在古时候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端午喝雄黄酒有着避邪驱毒的寓意。端午正值炎热的夏季,将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口鼻处,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端午节喝的什么酒
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这一习俗流传较广。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用菖蒲、艾蓬蘸酒洒在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其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令人惊讶的是,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认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7、端午节时洒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端午节时洒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

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7)端午节喝什么酒的风俗扩展资料:

历史渊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

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8、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和喝雄黄酒呢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是为了纪念屈原,喝雄黄酒同时也是为了驱邪避瘴除病。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乎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9、端午节喝酒有什么讲究?

 端午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中国古代楚人端午节为啥有喝雄黄酒的习俗?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端午节喝雄黄酒自古就有,在远古时代,五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是恶日,每年五月五日,五毒出没,时疫频发,雄黄有解毒的作用,为了防时疫古人每年端午都会要喝雄黄酒,而且据说端午节喝过雄黄酒之后一整年毒虫都不敢近身。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