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风俗
1、mo he (革末 革曷)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应该不是吧~!
一、来源与分布
肃慎族系挹娄之后,先后出现的族称为勿吉、靺鞨,大体在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曰靺鞨。勿吉为中原人所知,是在5世纪下半叶。勿吉一词含义,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满语“窝集”在古代的汉字异用。被用作族称,是因该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猎为生之故。
靺鞨称号始见于史书在563年(北齐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写作“羯”,《北齐书·武成帝纪》河清二年条就是这样写的:“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河清三年条记靺鞨朝贡也是作“靺羯”。565年(北齐天统元年)史书中开始出现“靺鞨”,同上书天统元年条载:“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二年、三年、四年条记其来贡,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在这以后,“鞨”并未完全取代“羯”,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时还出现将靺鞨写作靺羯。如714年(唐开元二年)唐册封大祚荣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连市黄金山的刻石、《通典·乌洛侯传》、《文献通考·室韦传》,都是将靺鞨写成靺羯。《契丹国志》中也是靺鞨与靺羯互见。
勿吉与靺鞨虽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并非族称的改换,而是同一语词在不同时期的异译。因为今读hè之“鞨”,不见于《说文解字》;羯,《说文解字》作“居谒切”,即读ji,与吉(ji)音同。以今读音而论,靺羯(m6 jié)与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见,靺羯与勿吉只是同音对译用字不同,靺鞨是靺羯的改写。
勿吉、靺鞨族的来源,一般都根据史书记载,认为它源于挹娄。其分布区域,《魏书》只笼统说“存高句骊北”,《北史》、《隋书》也未对其地域作完整介绍,只是在叙述诸部所在地时,讲到它们在白山(今长白山)、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地区。按两唐书载,其地“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的,北邻室韦”。相当于今地理,东临日本海,西约以今俄国结雅河及我国嫩江附近与室韦、契丹相邻,南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区及图们江处与高丽接壤,北达鄂霍次克海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在这一区域内,“数十部”靺鞨人散居各地。其中著名的七部大体是:粟末部最南,抵长白山而居,约在以今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地区;伯咄部在粟末部东北,在今拉林河流域;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南和以东地区;拂涅部在伯咄部东,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兴凯湖一带;号室部在拂涅部东,约在今兴凯湖南的绥芬河流域;黑水部因居黑水两岸得名,分布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附近下至博朗湖一带的黑龙江南北地区;白山部在粟末部东,约居于今牡丹江上游及其以东的延边地区。七部之外的诸小部分布,只知在今黑龙江以北和俄国滨海地区,尚有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虞娄、越喜等部。
此外,在隋末唐初先后有两批靺鞨人迁出上述地区,移住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第一批约在612年(隋大业八年)。是年,隋炀帝杨广征高丽,当时附于高丽的靺鞨南境的厥稽部酋长突地稽,率其部及另七部凡千余家归隋,隋炀帝安置他们于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八部为:厥稽部、勾使来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户赖部、破爱部、步括利部。唐太宗李世民时,此八部又一度被移居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昌平城。第二批在668年唐亡高丽国后,被迁的主要是后来创建渤海国的大祚荣所在的粟末靺鞨(即原靺鞨粟末部)人。他们在唐对高丽的战争中,站在高丽一边与唐抗争,高丽国亡后被强迫迁于营州(州治在今朝阳市)。
二、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
勿吉、靺鞨族的社会生产,比挹娄时期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大多数领域还只是量的增加,尚未达到引起社会变革的程度。狩猎业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生产部门之一,尤其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更占有重要地位。角弓和楛矢既是他们的狩猎工具,也是他们的战斗武器。为了增强弓箭的杀伤力,猎取皮大、毛厚和肉多的大野兽,他们常在每年七八月间“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在捕打的小兽中,貂最为他们重视。勿古人为了多猎取貂鼠,流行着一种习俗,父母若在秋冬死时,“以其尸”作诱饵“捕貂”。貂是一种毛皮小兽,对一个尚未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来说,貂对于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本无多大意义,有这一情况出现,联系在此之前中原地区已有“挹娄貂”美名流传,显然是为了交换。因此推断,勿古人的狩猎生产已不同于原始的狩猎活动。
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耕作方法已采用“耦耕”,达到相当于中原地区春秋时代的耕作水平。农作物的品种有粟、麦、穄,并种植一种名“葵”的蔬菜。粮食作物已食用有余,出现了“嚼米酝酒,饮能致醉”。畜牧业以养马、喂猪为最普遍,且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如北魏太和初(元年,477)勿吉人向北魏朝贡,一次就献马500匹;靺鞨人养猪,一些富户已多“至数百口”。猪和马之所以成为他们主要的饲养牲畜,是因为猪是他们的衣食之源,“食其肉而衣其皮”;马则是他们与中原地区主要的交换物之一,这在挹娄时期已存在,当时已“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
手工业发展也很显著,以车、船的制造最突出。南北朝时他们会造步行推的小车,到隋唐时期已能制作马拉大车。船的制造比制车历史早,当时已较普遍地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勿吉使臣朝贡北魏,从其境至今洮儿河一段路程,就是乘船往返。乙力支在北魏谈到,他们已与百济商量,准备“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说明他们社会内已有了能运送大批人员的船只。他们也能加工铁制品,如考古发现相当于勿吉时期的黑龙江省绥滨同仁遗址下层文化,出土了铁锛、小刀、铁镞、铁带卡等;属于靺鞨遗存的吉林省永吉县大海猛遗址等处,发现的铁制兵器和生产工具有刀、剑、匕首、矛、镞、铠甲、马具及斧、锛等。
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铁器的普遍使用,不仅表明其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而且决定了靺鞨人的社会组织将临近文明社会。事实也正是这样,这时虽然氏族组织还存在,但已出现分解和重新组合。前述著名七部,是七个发达的部落,史书所说其“凡为数十部”或“离为数十部”,是将一些氏族和部落合在一起说的,隋炀帝时迁居柳城的突地稽所率厥稽部等八部,就是粟末部下的一些氏族。各部在社会迅速前进中,“强凌弱”,互争雄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盟主地位的斗争,到了唐初,众多的靺鞨部落已以区域形成了南部以粟末部,北部以黑水部为核心的两大部族集团(或说部落联盟),并以新的称号: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作为联盟的名称。这种以区域形成的部落联盟,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以血缘为纽带向以地域为单位发展的一种过渡。靺鞨人由于有这一变化,从此两个联盟集团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粟末靺鞨在7世纪末建立震国政权后,吸收了高丽、夫余等族遗民发展为渤海族;黑水靺鞨则在较长时期内保留原有称号,进入10世纪后才改称女真。
勿吉、靺鞨人的氏族社会,据史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点: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于不同地区,各自在一个首领领导下,独立地组织生产和生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史书所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或“离为数十部,酋各自治”,是对这一社会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隋代),由于频繁的兼并战争,社会中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咄”的渠帅;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武装。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胜兵七千”,一般的为3000;其三,已确立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妇女已成了男子的附属物,丈夫对妻子已握有生杀大权。正是由于这种夫权制的确立,所以其社会内部存在“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其四,居住是“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住屋面积约30平方米左右。为了防止外部的侵掠,已有了城堡建筑。城址在牡丹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发现。据介绍,在黑龙江省的东部、南部各地,发现了“数以十计的勿吉城堡”,皆依山傍水,一般长宽皆只有几十米;其五,两极分化在不少部落内已存在,个别地区已出现家庭奴隶。隋末迁到柳城的厥稽等八部,至唐代已有“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
这一时期其社会所以如此迅速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起了促进作用。仅据史载勿吉与中原王朝的官方来往说,它们于延兴年间派乙力支朝贡建国于黄河流域的北魏后,于太和初(元年为477)、九年、十年、十三年、十七年,自景明四年“迄干正光”(503—525),“贡献相寻”。
540年到北齐时,“朝贡不绝”。朝贡使团的人数,有时一次多达500余人。据日人池内弘统计,勿吉在近100年内,他们到中原朝献有30余次。在这种表示臣属关系的来往过程中,一方面他们以贡品形式把大批土特产品运到中原地区,太和初一次就贡马500匹;另一方面,他们返回时,中原朝廷又“回赐”大量锦帛、绢、金银制品等物。这种一来一往,丰富了两族的物质生活,特别是促进了勿吉社会的经济发展。绥滨同仁遗址出土的铁铸、铁镰等,形制均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器物相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对勿吉、靺鞨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黑水靺鞨
前面谈到,靺鞨诸部在相互兼并过程中,子7世纪初形成了北部以黑水部,南部以粟末部为核心的两个部落联盟集团,有了黑水靺鞨与粟末靺鞨新称号。7世纪末,东北地区发生了契丹、奚等族反唐的大动乱,粟末靺鞨在这一动乱中建国称号,不久改称渤海。远处边陲的黑水靺鞨,则选择了加强与唐王朝联系,保持原来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两《唐书》对这一变化,以《靺鞨传》或《黑水靺鞨传》介绍靺鞨族的发展变化,以《渤海靺鞨传》或《渤海传》叙述粟末靺鞨为主干建立的渤海国的兴衰。
黑水靺鞨共有16部。其中除作为主体的黑水部外,已知的部名有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拂涅(原为著名七部之一)、虞娄、越喜、铁利等八部,另七部名称史失记载。他们分布在东包库页岛至今日本海,西约在嫩江和俄国结雅河附近与室韦为邻,北达鄂霍次克海,南以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北岸,沿松花江至今依兰县附近再折而东北向至海与渤海地相接(渤海未强盛前,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海也为黑水靺鞨所有)。在这个区域内,已知八部(后四部后臣属渤海)所在分别为:思慕部居于今俄国布列亚河(清称牛满江)和阿姆贡河(清称恒滚河)上游地区;郡利部分布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窟说部在库页岛北部地区;莫曳皆部居库页岛东南部;拂涅部分布在牡丹江下游以东的今密山县一带;虞娄部约有兴凯湖以东至海之地:越喜部在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铁利部居住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
黑水靺鞨的社会状况,总的看来,较南面的粟末靺鞨低下,但其区内各部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居于黑龙江下游以西、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一些部落,还以渔猎为业,过着“夏出随水草,冬入处”地穴的原始游猎生活;分布在黑龙江中游附近的一些部落,虽然还穴居,但考古发现表明,这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已具备了出现贫富分化、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条件,如在今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阿爱罗波尔特地区柯奎镇,发现了靺鞨古城,出土的遗物中有空首铁斧等。再如前面提到的上限至勿吉、下限可至女真早期的位于松花江注入黑龙江附近的绥滨县同仁遗址,上下层文化中皆出土了削、铸、镰、带扣等多种铁器。
黑水靺鞨人有以下一些特点和风俗:人皆强悍凶猛,无忧愁悲伤,贵壮贱老;善步战,每恃其勇,常为邻近民族之患;人喜编发,缀野猪牙和插雉尾作冠饰;死者不用棺椁,埋入士后杀其生前骑马以祭等。以上这些一方面表明,黑水靺鞨尚未跨出原始社会门槛,同时又看到阶级社会的某些因素已在其社会内出现。
黑水靺鞨独自与中原王朝来往,是在8世纪初。在此之前,在唐王朝与高丽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因战场主要在辽东地区,距其境远,他们基本上未介入。后来契丹首领李尽忠在营州起事反唐,武则天调集唐军镇压东北地区诸少数民族的反抗,他们怕灾祸及已,与粟末靺鞨人同向当时北方强族突厥请吐屯官,以求保护。唐中宗李显在8世纪初复位后,对粟末靺鞨等改用“招慰”政策。黑水靺鞨随即派出使臣“假道”震国(即渤海),与唐联系,归服唐朝。
722年(开元十年),其酋倪属利稽朝唐,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所领为勃利州,任命他为刺史。
725年,因安东都护薛泰奏请,唐在其境置黑水军。次年,唐又在其地置黑水州都督府(简称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部长为刺史,另派人任长史至其地“监领之”。至此,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王朝的版图。后来,渤海日趋强盛,唐又因“安史之乱”后无力东顾,于是其南部的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为渤海兼并,北部的一些部落似也一度臣属渤海。10世纪初,当渤海衰亡之际,黑水靺鞨在逐渐向南发展的同时,其兀儿、胡独鹿两首领所在的部落,先后于924、925年(后唐同光二年、三年)派人向后唐朝贡。
932年(后唐长兴三年)以后,黑水靺鞨转附于正在崛起的契丹,并以契丹人对他们的称呼“女真”为新号。
2、我知道满族的风俗习惯(简写)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六,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较为繁多,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户上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满族的丧葬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满族先民的丧葬仪式比较简约、粗疏,曾经有天葬、土葬、兽葬、树葬、水葬、火葬等形式。入关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自顺治帝后期起,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满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形成了满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驻防旗人由于要将死者及其遗属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将骨灰装殓回京。乾嘉以后,允许驻防旗人在当地安葬,也改为土葬。早期满族贵族有人殉之俗,后改为剪发代殉和焚烧纸扎的奴仆。在农村地区,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因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后,只能从窗户抬出。人死后,在院子西边立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九尺,用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亲友要抢幡上的布,给自己孩子做衣服,认为可避邪,不做噩梦等。今天广州满族保持完整的满族坟场,仍能看到满族葬俗的一些特点。
3、东海女真的习俗
金"纱,Ok的
点击:pan.baidu.com/grht/http://123.AB13.1365qW.ME212.COM#
-
初衷难道这么重要?比一辈子的幸福都重要?
你说了这么多,只是说明,在彼此的相处中你爱上他,他也爱上了你。
我有点不明白,如果两个人交往了,觉得彼此不合适,难道也要勉强在一起?你也说他对你比对前任好很多,那说明他爱你啊,你担心他再次劈腿,可你没有试过怎么就能断定他会再次劈腿?
这个说法很奇怪。
我觉得你应该和他多沟通,说出你的想法,去了解他的想法,这才是解决的根本。
这位知友,既然爱一个人可以为了他/她改变,那他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自己呢?他为什么不能为了你而成熟起来呢?
恋爱,或者说女人真的能让一个男人成熟,如果他真心爱你,他会为了你,或因为你而成熟起来,否则,他并不值得期待。当然,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你和他都会有痛苦,你们要坚持,要用心维护感情。作为你来讲,也许温柔的体贴,和一些适当的退让会让情绪化的人有所感动。希望你们也能尽快走出这一段灰暗的日子,早日幸福起来。相信你是个好人,你会得到幸福的,加油!
4、找五个不同的民族并说说他们的风俗习惯
1、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将“9”视为吉数。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黑水靺鞨的习俗
契丹、高丽、室韦皆不属辫发民族;奚族的发式因不见于文献记载,暂时不详;只有靺鞨“俗皆辫发”,但仅黑水靺鞨的发式可以考知。
《新唐书·北狄传》记载:“黑水靺鞨……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编发,即辫发,但黑水靺鞨的辫发是何种样式已不得知。不过,女真来源于黑水靺鞨,满族又出自女真,文献中有关于女真发式的记载则是比较清楚的。《大金国志》卷三九记载:“金辫发垂肩,留颅后发系以色丝。”
《北风扬沙录》称“(女真)人皆辫发,与契丹异,留颅后发以色丝系之,富人用珠玉为饰。”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则云“(女真)男子辫发垂后,耳饰金环,后颅留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这些记载既称“辫发”又强调“留颅后发”,对照满族男子的发式,可以明确这是一种既髡又辫的发式,即剃去额前发,留颅后发,编辫垂后,系以色丝。宋金时期,对这种发式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名称,所以文献中有时称作“编发”,有时又称作“髡发”或“削发”、“剥发”,直到满族才开始称这种发式为“剃发”。由此可以推测,黑水靺鞨很可能也是这种前髡后辫的发式,与朝阳出土的石俑的发式应有不同。
粟末靺鞨辫发的样式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靺鞨各部虽然同一族名且“俗皆辫发”,但辫发的样式未必相同。因为当时靺鞨只是一个种族共同体,文化和习俗并不完全相同。《新唐书·北狄传》载讲黑水靺鞨时,也明确指出“自别于诸部”,也就是说粟末靺鞨与黑水靺鞨辫发的样式可能是不相同的。程溯洛先生将中国历史上的辫发区别为两类:“一类属于单纯辫发,即将前额蓄发直至脑后,编垂而下;另一类则剃去前脑头发,而后脑编发。” 黑水靺鞨、女真、满族即属于后一类的辫发。苏默默和既然属于辫发又与有别,就很可能属于前一类。
6、中国的56个民族都各有什么习俗呢?
1、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已狼为图腾,天葬。
2、回族
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3、苗族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
5、傈僳族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6、藏族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分别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
9、高山族
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主要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
14、鄂温克族
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
16、赫哲族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29、基诺族
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30、京族
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
31、景颇族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
32、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3、拉祜族
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
34、黎族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35、珞巴族
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
36、满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37、毛南族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38、仫佬族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
39、普米族
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40、羌族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41、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6)靺鞨风俗扩展资料:
各民族地理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载,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草原面积占全国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65.9%。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网络-56个民族
7、女真族有哪些习俗?
婚姻习俗有,氏族外婚、部落内婚与部落外婚以及民族间的通婚氏族外婚、部落内婚与部落外婚在氏族部落时期氏族外婚、部落内婚制是一般的婚姻准则一个比较稳定的氏族社会每个氏族都有相对稳定的通婚对象。
女真人是“以部为姓”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姓亦遵循这种婚姻准则。如女真始祖函普的婚姻就属于氏族外婚部落内婚的形式始祖函普至完颜部居久之其部有贤女始祖聘而纳之。
8、唐朝太宗时靺鞨人口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生活,都以什么为生,习俗什么样啊
唐初时,靺鞨人口应该在10万户50万左右。后经渤海国建立和发展,在强盛时也就70万~100万左右,至契丹人灭亡渤海国时,还留存11万户50~60万人口。
靺鞨(mò he):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靺鞨,是貊貉同音词,是貊族与貉族融合而成的。靺鞨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七大部。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靺鞨是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周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关系。
靺鞨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七大部。主要分布在粟末水(今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一带。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强大。靺鞨各部发展水平不一,大多以角弓、楛矢射猎为生,凿土穴而居。南部的粟末部较为先进,种植粟、麦、穄等作物,养猪、马,以米酿酒,以猪皮为衣。最北方的黑水部使用铁器,善用自造毒药敷于箭矢,以射禽兽。7世纪初,粟末诸部役属于高句骊。725年,唐在黑水靺鞨地区置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馀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各部领袖为州刺史,唐派长史监领之。粟末靺鞨于698年曾建立震国(后改称渤海),其首领大祚荣于唐开元元年(713)受封为渤海郡王。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辖区即以渤海为号。926年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改称东丹。
在唐代靺鞨的一支黑水靺鞨演化成女真族,女真族是满族的直系祖先。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分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有农业,种植粟、麦、穄;善养猪;亦从事狩猎。经常向汉王朝献贡。各部发展不平衡。黑水靺鞨部居最北面,发展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时,在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任命各部落首领为州刺史。五代时称女真。粟末靺鞨部居最南方,较先进。其中安车骨部就是现代鄂温克族的直系祖先。至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
勿吉与靺鞨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读音为wei ji,与勿吉音接近,实质上是同一个语词olgi的音译,只是所用的文字不同而已,始终是一个民族名称的不同汉文译写。olgi就是见于秦汉时期的沃沮族(沃沮国),籍在乌苏里江流域,后因与高句丽战争被打败,其600户被迁徙至第二松花江流域,成为南沃沮或东沃沮,被高句丽统辖,但他们不是高句丽人,因而又被称为粟末乌苏固,粟末就是第二松花江,乌苏固就是指他们是来自乌苏里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改“沃沮”为“勿吉”,隋唐时期又改写为“靺鞨”,其实始终是对olgi的音译,等到写成“粟末乌苏固”时则是新称法,即把他们的祖居地和新居地联合起来称呼这支族群——“粟末乌苏固”或“粟末靺鞨(wei ji)”。初有十数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时勿吉虽已改称靺鞨,其7部的划分与名称则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民族名称的不同译写形式。
勿吉—靺鞨,与肃慎、挹娄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只是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北魏至隋及唐中叶(5世纪至8世纪中叶)与肃慎、挹娄在一个地理单元内——即中国东北地区或者说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长白山,北达黑龙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广大地区。勿吉-靺鞨人同扶余人可能具有相同的渊源,他们都是起源于现呼伦贝尔地区的扎赉诺尔地区,是“扎赉诺尔人”的后裔,大概于公元前4500年左右而东来的扎赉诺尔人的一部分。后来分布于西起松花江至东止日本海,南接朝鲜半岛北迄外兴安岭的广大东北地区,一部分留在松花江地区建立了扶余国,一部分东进到锡霍特山脉地区的乌苏里江地区建立了沃沮国。
早自北魏起,勿吉人向中原王朝纳贡,或一年数贡,或间岁一贡,有一次来贡人数多达五百余人。隋时,靺鞨(勿吉)首领突地稽内属,迁居营州,被封为辽西太守。唐初,突地稽又受封右卫将军,并赐姓李氏。唐高宗时名将李谨行,即突地稽的儿子。
7世纪时,靺鞨白山、粟末诸部役属于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伐高句丽,白山部众多入唐,伯咄、安车骨等皆奔散,部分粟末靺鞨-勿吉人南移至营州(今辽宁省朝阳)伊通河、布海河流域定居。武则天时,靺鞨-勿吉人在其首领乞乞仲象率领下东归故地,武后圣历元年(698)乞乞仲象子大祚荣,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了政权,自称震(一作振)国王。震国居民以靺鞨-勿吉人为主体, 也有部分汉人、高句丽人。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派崔忻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不称靺鞨,而以渤海为号。
隋末唐初,黑水部靺鞨-勿吉逐渐发展壮大,内部又分为十六部。在大祚荣建立渤海政权的同时,他们也与唐朝建立了联系,屡向唐朝纳贡。开元十年(722)黑水靺鞨-勿吉酋长倪属利稽入朝于唐,受命为勃利(即伯力,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并为置长史监之。开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勿吉地区置黑水军,次年又置黑水都督府。通过朝贡和世代诸封号,黑水靺鞨-勿吉人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传播到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他们也把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和朝鲜半岛。
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同仁遗址中,发掘了不少靺鞨人用过的铁锛、铁带扣和部分陶器,形制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这说明,靺鞨人在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上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比肃慎、挹娄更多。
勿吉人早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已出现了“父子相丞,世为君长”,号称“大莫佛(满语:mafa)瞒咄”的部落联盟酋长。在7部中处在南部的粟末等部较先进,有农业,种植粟、 麦、 穄,采用“耦耕”的耕作方法,有手推车。同时从事狩猎,畜养马、猪,富者多至数百头,并能酿酒,已具有相当高的生产水平。而渤海国学习唐朝制度与文化,最盛时具有5京15府62州,称为 “海东盛国”。处在北部的黑水等部发展较慢,以射猎为业,但已使用铁器,并能自“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中者立死”。
大祚荣建国
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突厥攻入唐朝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立靺鞨政权,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 酋长)”自创其姓大氏,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对外称“大震国”(一说大振国),自称震国王,从此开创了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突厥,所属人民囊括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诸多民族,有户10余万,胜兵数万,地方5000(一说2000)里。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句丽和唐朝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
渤海国灭亡时迁至其它地区的渤海人户,9.4万余户,47万余人。除了外逃和被强迫迁离故土的外,尚有2万户10万口渤海人留居故地。
9、满清入关后建立清朝,为什么清朝人要把前面头发剃掉,背后有何原因?
主要是因为满人的习俗,还有就是其信奉的萨满教义。满人本就是游牧民族,骑马狩猎是常态,留辫子是为了方便做事,而且这个习俗不仅是满人,还有其他的北方游牧民族,比如说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都曾留辫,就是辫子的样式不太一样罢了。
薙发是根据游牧民族的特点所定的,因为游牧民族天天骑在马背上,风吹日晒,需要将前面的头发都剔掉来保持视野的开阔,而且也不用再担心因为风的缘故将头发吹散了。脑后的头发则是编成辫子,然后将其绕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也是处于方便行动的考虑。
还有一点就是满人信奉的萨满教的教义。萨满教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萨满教认为头发既是生在人的最顶部,也是和天距离最近的部位,是人的灵魂栖居之地,因此满人对发辫十分重视,满人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留下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将教义和基于游牧民族的实用性相结合。而且这个习俗是据说传承于满族的先民"靺鞨"。
满族入关后,认为要对汉族人进行同化处理,所以下令让所有人把额头的头发剃掉,在脑后的将辫子扎起来。对于汉族人来说,辫子只是形式的问题,真正难受的还是将额头的头发踢掉,身体发肤受于父母,这对汉族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但是满族运用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街上遇到不剃头的人,就押着去剃头,如有反抗,就把头砍下来。
10、民族的文化习俗有哪些?
1、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将“9”视为吉数。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
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7、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8、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
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9、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众神之首,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过两个大年的民族,即赶在汉族过大年的前一天多过一个大年,俗称“赶年”。张家界土家族人有这样的俗语:“三十六,跌跟头”;
“人满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因为土家人认为,36岁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祸事的几率最大,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