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的风俗
1、青岛民风民俗
青岛民俗节日一览表
1、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2月26日-3月4日,儿童公园、当代广场);
2、青岛海云庵糖球会(3月5日-7日,海云广场、嘉禾路街心花园及周边);
3、田横祭海节(3月,即墨田横镇);
4、中国青岛梅花节(3月底-4月底,李沧区十梅庵景区);
5、中国胶南杜鹃花会(4月上旬,胶南大珠山风景区);
6、赏花会暨民俗文化节(4月中旬,李沧区,内容:赏花、民俗等);
7、崂山旅游文化节(4月下旬至6月上旬);
8、红岛蛤蜊节(4月下旬,城阳区);
9、城阳牡丹艺术节(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城阳区天香园牡丹园);
10、崂山国际茶文化节(4月下旬);
11、薛家岛海鲜节(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村);
12、“情系琅琊”琅琊台旅游节(5月1日-5月7日(暂定),琅琊台景区);
13、枯桃花会(5月初,崂山区中韩街道);、
14、莱西大青山槐花节(5月10日-20日,大青山);
15、胶州市秧歌文化节(五月中旬,胶州市);
16、北宅樱桃节(5月份,崂山区北宅街道);
17采茶节(5月15日-5月30日(暂定),胶南海青园);
18、青岛山色峪樱桃山会(5月中旬,城阳区山色峪);
19、平度云山大樱桃节(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度市云山镇铁岭庄村);
20、李沧荷花展(5月-10月,百果山风景区);
21、青岛韩国美食节(6月,城阳区流亭街道);
22、第九届中国青岛海洋节(6-7月,天泰体育场);
23、青岛国际啤酒节(8月11-26日,青岛国际啤酒城及各分会场);
24、平度大泽山葡萄节(8月下旬至10月中旬);
25、即墨鹤山柿子节(10月,即墨鹤山风景区);
26、北宅采摘节(10月上旬);
27、赏酒节(12月,市北区登州路啤酒街);
28、平度马家沟芹菜节(12月中旬至下旬)。
2、青岛城阳的结婚礼钱大约是多少
订婚程序及礼俗
现代人由於事事较求精简,对於订婚与结婚的礼俗已不像传统那样繁杂。 基本上来说,现代人有时为了省麻烦,已将许多礼品改为红包代替即可,也就是在红包袋上,写上代表之礼品之名称,如此一来,可省略不必要的采买,也可省略不少时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新人们可自行斟酌情况参考使用。
1.订婚属於女方的礼俗,以下为较简单的一般礼俗,本篇文章仅供参考,请新人们依视实际情形或长辈交代,地方习俗,酌情增加或省略。男方出门前请准备好够数量的红包礼,金额以双数即可,例:两百元,六百元,一千二。
2.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木盒装盛(红木盒通常由喜饼店借用即可),人数六、十或十二人(一定要双数喔!)装车后鸣炮往女方家出发。
男方车队到女方家之前约一百公尺处开始鸣炮,女方亦应鸣炮相迎。
3.媒人先行下车,其余陆续跟著下车,最后准新郎才能下车,由女方派出之兄弟或幼辈(男)开车门请出并端洗脸水让准新郎洗手、擦脸,准新郎给该幼辈红包礼。
4.男方人员将行聘礼品交给女方抬礼品的人员,然后陆续进入女方家。女方长辈招呼男方亲友依长幼入座,准新郎居末座。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亲友给女方,再介绍女方亲友给男方。
5.等女方亲友将礼品排列好之后,媒人将大聘小聘、金饰、礼品等点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品收好,并在神案桌上陈列祭品,准备祭拜女方祖先。
6.准新娘双手捧茶盘,由有福气的妇人(或女方女长辈)搀扶出场,向男方亲友一一奉茶后退场。
7.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新娘出来收茶杯,男方人员需连同茶杯与红包放置於茶盘上,此为压茶瓯。奉茶完毕之后,接著就为重头戏戴订婚戒指啦!将戒指以红线相系准备戴入。
8.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准新娘入座,脸需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9.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娘右手中指,准新郎伸出左手,准新娘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郎左手中指。戴戒子时,可微弯手指,不要让戒子轻易戴入,代表不会容易被压到底喔!
10.准新郎将红包礼交给准新娘。
11.戴完订婚戒指后,媒人带著准新郎,对女方之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准新娘对男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
12.请准新娘之母舅点烛燃香,女方要给母舅点烛礼,准新郎新娘与女方父母一起祭拜女方祖先。
13.女方将聘礼品退还某部份(双方可事前沟通好),连同回赠礼品装入红木盒,交还男方亲友。
14.订婚仪式完毕,女方端出汤圆或点心招待男方亲友,之后至餐厅备席招待男方及女方亲友。
15.用餐结束,男方家长给压桌礼,男方一行人须尽速在结束宴客前先行离去,且千万不要说「再见」,因说再见代表日后可能发生枝节或有再婚之虞。
16.宴客结束时,女方将订婚喜饼分赠亲朋好友,作为订婚喜讯之通知。新娘要记得不可吃拜拜过的喜饼。
订婚聘礼
)))男方应备礼品(((
聘金 、礼饼、金饰及手表 、龙凤烛一对、龙凤炮一对、斗二米、福圆、糖仔路、
四色糖(桔饼、冬瓜糖、冰糖、糖果)、茶叶、 排香一对、祖纸一对、伴头花一盒、面线六束、酒二十四瓶 、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半猪(或洋火腿十八、三十六条)、赠与女方六件或十二件礼品、红包礼、媒人礼
)))女方应备办的礼品(((
红包礼、 甜汤圆、甜茶 、点心、袋仔丝、红糖、铅钱、铅粉、肚围 、五谷种子、生炭、灯芯、棉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
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回赠新郎的六件或十二件礼品(皮鞋、皮带、皮夹....等)
媒人礼
传统的订婚聘礼,通常有大聘礼、小聘礼以及米香做为礼饼,另外搭配上其他一般礼品以表示对订婚的隆重之意。
)))大订(大聘):传统行聘以「聘金」为礼,需为双数,金额由双方家长沟通后决定,并用新钞票以红纸圈起来,并互赠双方礼品,通常为六件礼或十二件礼。男方送女方之礼品为:衣料、皮包、手表、手镯、耳环、头饰、鞋子、腰带、化妆品....等,女方送男方之礼品为:领带、西装衣料、袜子、手表、袖扣、领带夹、皮鞋、皮带、皮夹、帽子、衬衫....等。
)))小订(小聘):金额也由双方家长沟通后决定,需为双数,并用新钞票以红纸圈起,金额较大订少即可。
各项礼品代表之说明:
福圆(桂圆,龙眼乾):此为祝福子孙兴旺,有圆满多福、代代相传等意义。
熟牲礼:鱼、肉、酒以及童子鸡各一,此为有起家(与鸡同音)、吉祥、期作贤妻良母之意。
香炮烛金:香,炮,烛(龙凤对烛),用来敬告祖先、互相祝福、增添喜气等意。
四色喜糖:冬瓜糖、桔饼、冰糖、糖果,代表此姻缘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斗二米: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此为做红汤圆的材料,有团圆、美满之意。
面线:象徵美满姻缘一线牵、长长久久、子孙延绵之意。
上头布:男女双方互赠的礼品,男备有六礼,女方回报十二至十六种,均为日常生活所需用品,代表喜庆以及福寿双全之意。
酒:二十四瓶,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都顺利平安、爱情如酒般香纯浓郁。
半猪:生猪肉半只或洋火腿(十八或三十六条),表示丰硕诚恳的敬意。
3、信阳平桥城阳城地区结婚风俗中有亲戚给新娘改口红包(改口费)这一项吗?结婚当天有哪些风俗和礼节?
当然,新郎那边的亲戚都要给的
4、青岛城阳地区的结婚风俗,男方给的彩礼钱如果没花完,还剩下一部分,需要再给男方退回一点吗?
存起来结婚时用来做婚后财产,或者给自己父母就好了。现在这年头女方家庭好的基本都倒贴,生怕家庭地位委屈了闺女,一般家庭情况下,彩礼就是给女方的,回完一部分,剩下留个吉利数,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5、即墨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即墨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比如结婚时女方要准备家电,但是家电的钱是男方提亲时给的。或者大年的习俗有贴对联,放爆竹,吃饺子,挂宗谱等。
贴对联、福字:通常大年三十上午贴放爆竹:接年一支,送年一支,正月十五一支吃饺子:送年,接年都吃,包饺子一般是白菜肉的,还有糖,红枣,硬币也可以包在里面挂宗谱:大年三十请宗谱,请祖先回家过年。
6、青岛城阳拜天地时大馒头怎么摆放
一个摞一个、生摞一个摞
7、青岛的特产、特色、风俗的手抄报。
青岛特产
十大特色商品:
青岛牌啤酒(中华驰名商品)
崂山牌矿泉水(享誉海内外的"神水")
即墨老酒(全国轻工系统酒类质量大赛金奖)
田园牌草编工艺品
双星牌旅游鞋(中华驰名商品)
红超牌真空包装杂色蛤
天鹅牌机绣花边制品
大成牌真丝转印彩绘制品
崂池牌崂山云峰茶
梅鹤牌海产食品
名优产品:
海尔家电产品(中华驰名商品)
海信电视机(中华驰名商品)
澳柯玛电冰柜(中华驰名商品)
华东意斯琳干白葡萄酒
琅琊台牌白酒
哈德门牌香烟
崂山石(极具收藏及鉴赏价值的名贵石)
贝雕(青岛诞生的独特工艺品)
青岛大包(青岛市名优小吃)
小红楼牛肉灌汤包(山东名小吃)
瀛洲鲅鱼小吃(青岛饭店传统小吃)
瀛洲蛤蜊套餐(青岛饭店海鲜品牌)
清蒸红岛海蛎子(青岛小红楼特色品牌)
谷香村大虾面(谷香村面馆独家品牌)
美达尔烤鱿鱼(美达尔烧烤店专营)
鲍岛海鲜翡翠面(鲍岛酒家独有品牌)
城阳大仙桃(青岛市特优果品)
寒露密桃(农业部名优产品)
"西施舌"海贝(青岛特产)
胶州湾杂色蛤(青岛市名优产品)
崂山拳头菜
仙胎鱼
松蘑
北宅大樱桃
大泽山葡萄(其种植地被家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
8、即墨习俗是什么???
即墨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比如结婚时女方要准备家电,但是家电的钱是男方提亲时给的。或者大年的习俗有贴对联,放爆竹,吃饺子,挂宗谱等。
贴对联、福字:通常大年三十上午贴
放爆竹:接年一支,送年一支,正月十五一支
吃饺子:送年,接年都吃,包饺子一般是白菜肉的,还有糖,红枣,硬币也可以包在里面
挂宗谱:大年三十请宗谱,请祖先回家过年
9、城阳各村什么时候赶集,地点和时间?
城阳集:逢农历三、八为集;流亭集:逢农历一、六为集;上马集:逢农历三、八为集;肖家集:逢农历二、七为集。
河套集:逢农历一、六为集;南万集:逢农历一、六为集;夏庄集:逢农历五、农历十为集;红岛集:逢农历五、十为集;惜福镇集:逢农历二、七为集;大周村集:逢农历一、六为集;棘洪滩集:逢农历二、七为集;李村大集:逢农历二、七为集。
赶集,一种民间风俗,南方称作“赶场”、“赶山”、“趁墟”。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曾经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遗留下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赶集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赶集也具有一定的周期。
社会意义
冀东一首民歌所唱:“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饸饹铺里拉驴转回家里。”
赶集在河南俗称上街做购物,或者其它买卖。在河南商丘自古以来就有赶集这项活动,每间隔2天逢一次集,大家从四面八方聚拢到一个集贸市场,购买家中需要的生活用品,如衣料,油,盐,酱,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