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风俗
1、你家乡的葬礼风俗是怎样的?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2、白事习俗中的出丧,究竟都有哪些讲究?
出丧是丧礼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幡儿、牌儿、棍儿、盆儿、罐儿,谓之“出丧五大件”,是民间流传下来的风俗。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都是不同的。
至于这“出丧五大件”有什么作用,我也只能查阅资料进行讲述:
幡儿,旧俗出殡时举的窄长像幡的东西,我国有的地方的”幡儿“是用白纸剪拼成圆柱形的幡,有的是用布撕成条幅,有的在木头或棍子上挂一块布。布的左边写死者生日,右边写死者去世的日期,中间写死者的姓名。它是古代招魂的旗帜,也叫引魂幡。因为民间流传,人死后,他的灵魂会在他熟悉的地方游荡。用幡来引导死人的灵魂,使得灵魂随肉体一起引到坟墓中去。出殡时由长子打翻儿,父死以左手打着;母死以右手打着。如果长子殁于父、母之先,次子无权打翻儿,却由重孙代替。人死后,灵前没有个打翻的,说明此人没有后代。
牌儿,全称应为“灵牌”,是灵柩入土之前供奉的临时纸制灵牌,它不同于祠堂里常年供奉的木质“主牌”。“妣”代表母亲牌位格式,“考”代表父亲 牌位格式,如果牌位前写“先”,说明家中还有比逝者更高辈份的人,他们还健在。传闻,牌儿是死人的身份证明或者路条,否则就是个黑户。没有固定的地方,只能到处游荡。按规矩,都用一块黑纱蒙起来。出丧时,由次子捧着。
棍儿,实际上是“棒儿”,即俗语说的“哭丧棒”。古代丧礼时父死用竹杖,母死用铜杖,上圆下方,其长度和胸平齐。后来,逐渐被简化,哭丧棒就由裹上白色纸条的棍子代替,仅是个象征性的东西。传闻,哭丧棍是给亡灵开路的棍子。“哭丧棍”让亡灵在阴间的道路上驱赶恶鬼用的,好让亡灵顺利通过而 不受欺负。也有人认为孝子持哭丧棒送葬的意思是,因为孝子悲痛过度,身体支持不住,而依靠棒来支撑。
盆儿,名“吉祥盆”、“阴阳盆”,民间俗称“丧盆子”。“摔盆”就是在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把灵堂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这也叫“摔老盆”。摔盆儿也是有讲究的 ,父死左手摔,母死右手摔。要一次摔碎,越碎越好,相传,因为这个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摔盆”的应该是死者的大儿子或大儿孙,即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长子不在了则次子摔,以此类推。如果没有摔碎,就不能摔第二次了,只能让抬棺的杠夫踩碎。瓦盆一摔犹如一声号令,扛夫们迅速抬棺起灵,送往墓地,不“摔盆”是不能起灵出殡的。
罐儿,即“焰食”罐子,正名“宝瓶”。是个小瓦罐,上下略窄,中间稍粗。到后来直接用饭碗代替。出丧前夜,由死者的儿子、儿妇、女儿以及外姓亲友用一双新筷子或者秸秆轮流把祭食放到罐里,以红绸扎好。送丧时,由大儿媳妇抱着,谓之“抱罐儿”。如长子不在,又无长子之妻的,就由重孙抱着,或由承重孙媳妇抱罐儿。民间传闻,罐里的饭食可以让亡灵带到阴间去,让他不饿肚子。其实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想法罢了。
时至今日,流传下来的白事习俗很多已不可考。但出殡最为亡者的最后一程,多为世人所重视。怀敬畏之心,合理继承白事习俗,将传统习俗与文明祭扫相结合,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
3、丧葬基本习俗讲究,都有哪些?
第一,穿丧服。
在整个丧葬仪式期间,所有的家属和亲人都要穿丧服。直系亲属比如女儿、儿子,还有孙子孙女,是要披麻戴孝,穿麻衣。其他的亲戚朋友,要根据身份和辈分的不同,穿着不同的丧服。
现在各个地方的丧服颜色各有不同,一般是蓝色、黄色、白色为主。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可能不同的人家,穿着的颜色也有讲究,因为有喜丧和普通丧事的区别,这要根据每个丧主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定。
第二,出殡。
在过去,出殡就是将棺木抬到山下下葬。亲人在送葬的途中,需要三跪九叩。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了土葬,都改为火葬。所以就是将遗体火化之后,将骨灰盒取回,葬在墓地里。
第三,死牲。
一般来说,丧葬时都要准备一些死牲。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比较富有的人家会准备猪,穷苦的人家就会准备小只的鸡鸭。这些死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品,被认为是非常有福气的东西。
在丧葬仪式结束之后,这些供品就会分给亲戚朋友带回家。还有一些会把这些供品用于举办宴席,因为很多农村在出殡回来之后是要办宴席的。
第四,焚烧。
在入棺的当天晚上,要指将死者的衣服、被褥等东西都烧掉。意思就是烧掉了这些东西之后,人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连同他曾经的痕迹都一同烧掉了。就像是一个仪式一般,不带什么来,也不带什么东西走。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还会烧纸房子、纸钱、纸车子等,希望死者到了下面也能够有钱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第五,服丧。
现在服丧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可以在家里设灵堂。同时,在服丧期间要吃素食,穿素衣。
4、传统葬礼上有什么规矩?
埋葬流行于世界各地。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合葬的。
汉族土葬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讲究入土为安,因《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新中国建国后则统一改为了火葬。爱斯基摩人居于冰天雪地无法土葬,每筑一小型圆顶雪舍安葬死者。
葬死者,最初视为圣地,但后来则视为不洁之地加以回避,并用石灰涂成白色俾便辨认而免误入,此即隐喻之语源。但此类洞窟墓地极多民族仍视为圣地并予朝拜,如西印度及斯里兰卡数以千计之岩窟庙即是。
(4)出殡风俗扩展资料:
死者一般作卧姿,面对方位每与宗教有关,如穆斯林死者必令右侧朝著圣地麦加;佛教徒头部北指;古埃及人面西,当即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谓。
非洲达加里族男女有别,据某学者谓:男尸面东,意指日出而作——狩猎耕种;女尸面西,意指日落应炊晚膳。巴比伦及苏美人卧姿仅限高阶层身分,贱役只能作屈身姿,像是在待命侍候。
美洲印第安人死者土葬时踡伏作胎儿状,似有返本归源之意。若干民族采立葬,1970年维也纳有所谓「立葬爱好者俱乐部」,会员死后置入塑胶筒,掘地为洞直立埋葬。
5、丧葬基本习俗讲究,都有哪些?
在中国,一直都把生死之事看得同等重要,所以在民间办丧事也俗称“白喜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习俗被简化甚至遗忘,特别是丧葬白事,更少涉及,如遇上则让人很是困扰。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丧葬的习俗有哪些?
首先是指路:需要为离世亲人举行相应的仪式跟活动指路,让逝者认为这个地方是干净的,是享福的。其子女要亲手给逝者床上准备好的白布衣、蓝裤。并且烧毁逝者的遗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
在死者死亡后家人应当尽快地向亲友发出报丧帖,或登门通报死讯,对于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举办追悼仪式日期。其次是停灵:在民间停灵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然后举办追悼仪式。在某些地区,会请当地的“先生”,测算合适的时间举行追悼会。
过去出殡时,亲属都需要披麻戴孝。一般亲友要在家属的陪同下,在灵前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现在因殡葬改革,有所不同,遗体需要火化,所以送葬时一般都是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在过去,根据逝者的经济状况,穷富不一样,都要有死牲畜祭献,供品可亲戚分食,也可给帮忙的亲友出殡后回来食用。按照习俗,还需要焚烧元宝、黄纸、纸制家用品等。最后还需要服丧,近代变更为祭七,所谓祭七指的是头七至五七或者七七。需要在家设置灵堂,祭百日跟周年。在服丧期间,要穿素服,吃素食。
6、农村葬礼都有什么规矩?
死者后辈先守灵几天~ 那几天会有亲友来 来人就向他们哭{多数都是这样} 等到入土的那天 去外面请个哀乐乐队{不怎么贵} 然后当天的所有亲友都来 再上礼金 多数都在100元以内 快中午的时候 拖拉机拉着棺材往坟地那走亲友家属都跟上还有摔盆什么 如了土再一起哭 哭完 入完土 再回去吃饭吃完散伙...................我还是很不喜欢这样的葬礼..都是那些爱弄热闹的祖先留下来死个人还搞那么大动静死者后辈当天还要大哭 [其实守灵那几天都哭够了] 当天不哭的话 别人还说你不孝顺 -.-日 还是老外那好 死个人不闹什么动静给人看
7、丧葬习俗有什么?
丧葬习俗流有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1、圆坟
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烧七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今天的人们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死者亡故后100天,孝子要上坟烧化冥纸冥钱,或将死者亡灵请回家中祭奠。此亦为小祭,也称“百日”。
周年分头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头周年、二周年皆为小祭,三周年最为隆重,一般都要过大事,搭设祭棚,请鼓乐手、阴阳班子打醮念经、呈献纸活、花圈等。
(7)出殡风俗扩展资料:
丧葬中,所有人手握牵引灵车绳索的人一起合唱挽歌。汉代田横的门客写的挽歌的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当时田横自杀,门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来了。歌辞的意思是说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灭亡,又以为人死了灵魂回归到泰山南边的蒿里。所以有这两章。
8、丧葬习俗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9、我国各地的丧葬习俗
1、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2、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3、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4、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5、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