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的风俗
1、正月初六习俗是什么,大年初六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六,是马日,也是挹肥日,备耕日,送穷日,这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清除积粪,下田备春耕,送穷出门。
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送穷仪式:
1.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2.另宋朝巴淡的一首《送穷鬼》也曾提到:“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3.民国陕西《中部县志》记载:“五日未明,束纸为人、舟车、糗饵,送之通衢,谓之送穷。”所说的舟车、糗饵均是韩愈送穷文中的描写。而民国陕西《续修南郑县志》更明确指出:“五日,扫除门庭尘积炮滓,弃通衢,亦韩退之‘送五穷’故事也。”
2、大年初六习俗有哪些
大年初六有送穷鬼的习俗。农历大年初六为马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些习俗寄托了人民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3、大年初六的风俗和禁忌
一、大年初六的风俗
1、打扫祭厕
在中国过大年的民俗中,过年到初五是不能往外打扫垃圾的,到了初六,家里就开始大扫除,往外丢垃圾。
因为初六日是厕神紫姑检查厕所的日子,故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厕所卫生,可是现在的家庭都讲究卫生,图个干净,扫地都用扫地机器人了,再说厕所都是新式的卫浴,收拾厕所,更是无从谈起,故此,打扫祭厕的习俗基本已经不存在了。
2、外出游玩
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大年初六应该去公园,广场或者是商城等人多的地方,而且在游玩的时候,还需要将出行、游玩和回家的路程,设置成一个圆圈,圆圈在国人的思想里,就有团圆美满的意思,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求财能够全部到手。
3、抢财神
在初六这一日,12岁的男孩会被打扮成“刘海”的形象上街,他的身后背着5个用彩纸或者白纸剪成的小人,谁抢到这个小孩身后背着的小人,就预示着自己抢到了财神,而被抢夺者等于是扔掉了穷神。
4、送穷神
初六这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送穷神。在民间传说中,穷神即使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虽然贵为帝王之子,可是天生就是一个穷命,他不仅喜欢吃稀饭,穿破衣,而且早早地在正月的晦日就去世了。人们就约定俗成,在正月初六送穷神。
5、开业大吉
初六是马日。从事酒楼和饭店生意的人,从春节到初五,休息了六日,在初六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开张做生意时,不仅要放鞭炮,而且还要贴红对联,上面写“开市大吉,开张利市”等等的字样。
二、大年初六的禁忌
1、忌破衣烂衫:过年期间很多人都呆在家里过年很少出门,大多数人可能就只穿一身内衣就过了这个年,到了初六这天就要穿上崭新和干净的外衣出门走走,这个时候切忌再穿破衣烂衫,尤其是破洞的袜子,因为传说中“穷鬼”就是这样的打扮。
2、忌争吵和斤斤计较:大年初六是讲究诸事顺利的一天,这天切忌与人争吵,以及遇事后斤斤计较,因为新年即将开始工作,这天就与人争吵和斤斤计较,显然新年的开头就有些不顺。
大年初六来历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
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4、正月初六有什么风俗?
正月初六的风俗:
1、送穷:正月初六这一天是人们求顺利扔穷鬼的日子,也就是“送穷”,这一天要把春节家中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送穷神。
2、启市:大小商家会在春节期间休市,按照习俗,初六是店铺开张的日子,人们会在门板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期盼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3、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要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4、到户外游玩:大年初六应到户外游玩,在游玩时如果有意识地把行走线路定为一个圆周,据闻可为实现在新一年“行大运”拿个好彩头。
5、拜祭紫姑:正月初六客家人挹肥之后拜祭紫姑有三重寓意:其一,祈祷丰年;其二,感谢神恩;其三,问卜吉凶。清理或清洁完厕所等卫生场所后,客家妇女就会在该场所的门前点亮红蜡烛或茶油灯,焚烧线香敬拜,在门楣或门框上粘贴红纸表示吉庆。
5、大年初六是什么节日,有哪些习俗
大年正月初六是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正月初六"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寓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大年初六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又传说福神刘海是北京人,是个穿红披绿的胖小子,民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其形象很受市民欢迎。正值本命年的男孩,以刘海打扮,背着5个用白纸或彩纸剪成的小人上街,谁抢到就算谁抢到了财神,被抢者叫扔掉穷鬼。
年初六应到户外游玩,在游玩时如果有意识地把行走线路定为一个圆周,据闻可为实现在新一年“行大运”拿个好彩头。
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则是一本书,其引《图经》又说:"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因据《文宗备问》说,"穷鬼"本死于正月晦日。三个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
6、春节正月初六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六习俗有:送穷,启市。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按照中国习俗,初六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有的人家在初六开市前,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来到各屋转一下,嘴里说吉庆话,如“开市大吉、吉庆有余、事事平安,多赚银子多赚钱,金子银子赚一炕”等。开市前忌讳外姓妇女到家里串门,等到“开市”以后,所有春节禁忌即告结束,一切恢复如常,邻里也可恢复串门交往。
7、大年初六习俗
1、习俗一:送穷
“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关于这个送穷日有许多有不同说法,《岁时广记•人日》中“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正月初七为人日,所以这里表述为初六;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所以这里表述为初三;还有以正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等为送穷日。
“送穷”的方法也各有不同,: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晋东南地区,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掏厕所,将粪堆在门外,称为“送穷子”。
晋西北地区,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等等。
2、习俗二: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
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等到“开市”以后,所有春节禁忌即告结束,一切恢复如常,邻里也可恢复串门交往。
3、习俗三:打扫厕所
传说今天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卫生间的污垢相对比较集中,而且十分难清洁,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清洁卫生间呢?我想这时应该是靠各位辛勤的劳动了。
相传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穷鬼。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传说,穷神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埋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神了。
8、大年初六有什么习俗
大年初六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这一天,家中的妇女偶尔回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答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而穷神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生前喜欢节俭,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有人送衣服给颛顼,颛顼也会放入火种烧掉。传说,若是在正月初六,谁家比较脏,就会进入此家,导致破财等现象,因此每年正月初六要进行扔垃圾,送穷神。
9、初六的习俗
正月初六的习俗南方和北方不一样。一般正月初六的习俗是有送穷和启市。送穷就是正月初六这一天,人们求顺利扔穷鬼的日子,也就是“送穷”,这一天要把春节家中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启市就是大小商家会在春节期间休市,按照习俗,初六是店铺开张的日子,人们会在门板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期盼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10、六月初六民间有什么习俗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天贶意为赐赠,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关于“六月六”还有很多的传说,“六月六,请姑姑”是流传很广的一个。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天贶意为赐赠,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认为吃了用麦粉和糖油做的面食,对增强体质有益。有诗云:“早市离家二里遥,携篮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这类糕点为人喜欢,其原因是它松软、清口、甜淡适宜,而又价廉洁。不过如今的糕点市场已经是奶油蛋糕的天下,要寻觅卖茯苓蛋糕的店摊已经很难寻见了。
编辑本段六月六的习俗
另外,民间也流传着“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此俗见于300多年前明人沈德符著的《野获编》,文云:“六月六日,内府皇史晟曝列圣实录及御制文集,为每年故事。”士大夫家及平民百姓也于此日晒裘衣杂物,以防虫蛀。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上海的民谚却夸张而有趣:“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把骄阳下的酷热说得很形象化。早年人们常在这一天晒伏酱、付瓜,为了防潮防腐,人们常于这一天用桐油涂饰门窗和梁柱。
北方人的谚语则是:“六月六,看谷秀。”一般说,庄稼长得好不好,秋收时丰歉如何,这时候已大致可以测定了。
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