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青岛有哪些风俗

青岛有哪些风俗

发布时间: 2022-09-10 14:11:13

1、青岛那边有什么习俗?

守年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称“守年”或“守岁”。如今,青岛市区仍有不少家庭保留除夕彻夜不眠的风俗,但多在下半夜少许睡眠,以便清早出门拜年。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至今,青岛市区除夕晚大多六点至八点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晚八点至午夜零点(也有到次日凌晨一两点的),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和春节晚会是过年中最精彩的时刻。 青岛农村守岁要守到大年五更,这时要祭天地、敬祖先、吃饺子、放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有的除夕午夜零点过年,将家谱前的供桌上香烧起来、蜡烛点起来,有的墙上挂着财神,桌上摆点心、糖果,也有的桌上摆着老一辈牌位,烧香祭祖给他们过年。 迎年新、旧岁交替之时迎接新年的到来,叫迎年。由于青岛市民来自四面八方,所以下饺子过年的时间也不一致。晚上八点、十点、午夜、凌晨两点和清晨,都能听到下饺子的鞭炮声。夜零点新年一到、春节文艺晚会撞钟开始,大人领着孩子挑着几串鞭炮,有一百头、二百头、五百头、上千头的,有的还接起来几米长成挂地燃放:啪……啪……啪啪啪……霎时间,千花齐放,万鞭竞响,此起彼伏,声声不断,一浪高过一浪,整个岛成一片火树银花,声声灌耳辞旧岁。 浮山所过春节的习俗是独特的,天下的春节皆为“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而浮山所当地居民过年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自古至今浮山所明朝军户后裔只摆豆腐、果品等素菜,而不摆鱼和肉等荤菜,有的至今保留着过年不吃肉馅饺子的习惯,只吃白菜豆腐粉条馅饺子,这些习俗已延袭600年了。 拜年旧时代,晚辈过年要给长辈磕头跪拜,平辈互相对揖。正月初一,天刚亮,岛城人大都穿着崭新衣服,女孩擦着胭脂,出门拜年。先从自己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起,叫“家拜”,现在一般只问声“过年好”,长辈接着回应下辈说声:“吃糖,抓瓜子!”或说声“恭喜”来年的好话或祝福,还要给小孩“压岁钱”。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叫“近拜”。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族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楼上楼下、院里院外、街坊邻居互相拜年叫“邻拜”。同学或好友互相拜年称“友拜”。即墨、崂山和青岛市区多在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叫“走丈人家”,又称“丈拜”。 青岛过年单位集体“团拜”,也有开茶话会的,初一上午九十点钟同事们聚在一起互祝新春快乐,然后围坐一起嗑瓜子、掰橘子、喝茶水、吃糖果,有的还致“新春贺辞”。 如今,电话拜年,短信拜年,E— m ail拜年,形式多样。有的初五、初六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请客吃饭”,相互畅谈一年的生活和工作,也是一种过年团聚拜年的形式。 送年 旧俗初二送年。《胶南县志》记载:“初二晚上鸡叫送年,再度放鞭炮、吃水饺”。初二天黑,青岛农村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叩拜祖坟,“初二凌晨,再次烧香纸、放鞭炮,送祖先回归”,农村祭祖结束表示大年已过。

2、青岛有哪些风土人情?和青岛地理有什么关系?

青岛的风土人情:青岛有北方特色的海鲜大席,也有山东各种特色的风味小吃,面食铺天盖地,饺子热气沸腾。北方美食口味厚重,需要良好的消化能力。青岛名厨云集,山珍海味集中,又有誉满海内外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佐餐,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青岛的地理位置:青岛处于渤海和东海的交界处,三面环海风景宜人,环境非常优美,尤其是古城区一排一排的梧桐古树,青岛大虾等等。

下面给大家拓展一些关于青岛这座城市

旅游的景点:

青岛海滨风景区 、 崂山风景名胜区  、青岛迎宾馆(德式官邸旧址)  

青岛海军博物馆、  青岛琅琊台风景区、  青岛植物园  

青岛海底世界、  青岛小鱼山、  青岛市海豚表演馆  

青岛信号山公园、  青岛山炮台遗址、  青岛基督教堂  

青岛中山公园、  青岛巨峰风景游览区、  青岛太清风景游览区  

青岛华楼游览区、  青岛北九水风景区、  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  

2.街区风貌 :
青岛的街道建在山上,或依山势斜行,或随山坡上下,有的甚至盘山环行,一条上海路,首尾几乎相接。


3.节庆活动 :
青岛市区和所辖县市,每年都有内容丰富的节会活动,最著名的有海云庵糖球会、青岛赏花会、青岛之夏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博览会。此外,还有即墨老酒节、莱西山楂节、大泽山葡萄节、平度石头节等。

3、青岛的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过半年,一般像过春节一样以吃水饺为主。意义在于一年忙忙碌碌的生活过完一半了,还有半年就可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了。

4、青岛的风俗是什么

青岛民俗节庆一览表
节庆名称时间天后宫民俗庙会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农历正月初九至十五海云庵糖球会农历正月十六至十八青岛樱花会4月下旬樱花之旅——日本周4月下旬青岛之春——音乐周4月中下旬湛山寺庙会农历四
月初八至初十崂山北宅樱桃会5月上旬青岛“海之情”旅游节7月“...

青岛居住民俗
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受生活的地域、环境条件等影响,我国各地居住类型、房屋样式都有所不同,居住风俗也多种多样。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
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问,...

青岛婚礼民俗
青岛地区的婚姻风俗·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大体相同。男子结婚称“将媳妇”,女子结婚称“出门子”。结婚礼仪除特殊情况外,要经过说媒、相亲、订婚、送日子、娶亲等多道手续。->说媒也叫保媒”,由媒人为男女两
家介绍,缔结婚姻关系。媒人可以是亲友、熟人,也可以是专门的媒婆,他们按照门当户对、年龄般配、家境...

青岛寿礼民俗
在青岛民间,50岁以后才能做寿(50岁以前称“过生日”),50岁后每10年为一大寿。旧时,富有人家为老人庆寿时,子女、亲友要送寿幛、寿联或寿屏,也有赠送寿面、寿桃和寿星图的。寿幛、寿联上多写“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等祝辞。举行仪式时,晚辈还要向老人跪拜祝寿,俗称“拜寿”。一般农民不庆寿,只改善一下生...

青岛称谓民俗
青岛地区,亲族、亲戚间的称谓下尽相同。菜西称父亲为“爹”,称母亲为“妈”,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为“奶奶”。崂山、即墨一带称父亲为“爹”,称母亲为“娘”.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则为“妈妈(ma)”
。另外,胶州有的地方称父亲为“大大”。对父亲的兄弟,有的地方叫“大爷”、“叔叔”,大部分地区一律按...

青岛生礼民俗
生儿育女是夫妻的最大愿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大喜事。在青岛民间,妇女怀孕要说“有喜”或“得喜”婴儿降生要说“添喜”,给亲友传送生育信息称“报喜”,亲友前来庆贺称“看喜”。另外,还有喝喜酒、吃喜面、蒸喜饽饽
、送喜蛋等等,喜字几乎贯串着妇女生育的每个过程。->招喜孕妇平安分娩后,家里要办的第一件...

意趣田横岛
意趣田横岛应该说,海岛无处不飞花,品香只待有心人。田横岛处处可游、可观,对我们常住田横岛的人,可能已经熟视无睹,可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独特的北方海岛,田横岛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
然景观,如果我们能够切身去体会、去探求海岛的奥秘,你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意味深长的回忆。现在的...

5、青岛风俗有哪些?

青岛结婚风俗之新郎出发前

新郎家要准备6盘东西:苹果、橘子、花生、大枣 、点心、烟(一般是两盘干果,水果、糖、点心等自由组合,烟不摆盘,除非其他东西没准备齐),用粉红纸垫在盘底。出发前,由伴郎给新郎穿衣打领带,由母亲整理,然后新郎经父母许可后出发。出发后:家中马上将喜字等贴好。安排好迎接娘家人、接喜盆、下宽心面人员。喜字分镜喜、窗喜、床喜、路喜等,贴路喜要从路口往家里倒着贴,一直贴回家,古力盖、消防栓等用粉红纸贴上,贴喜字规矩是“迎头见喜”,即新郎新娘一路上走过来迎头的前方墙面要贴喜字。

青岛结婚风俗之新娘出发前

准备好带走的东西:两个盆,盆中放枣、花生、桂圆、栗子、红筷子、宽心面(2扎,用红线扎一起,越宽越好)六样物品,盆用红包袱(订婚时送过去的)包好。

青岛结婚风俗之迎亲

新郎、伴郎携带红包、结婚证、手捧花、胸花等到达新娘家,新娘的伙伴都堵在门口刁难要红包,这叫“堵门”。开门后,新郎经过新娘父母许可后,可去突破第2道“防线”:新娘背朝门坐在卧室的床上,卧室门由女伴堵着,接受完刁难,塞上红包后,就要进去找新娘的鞋,找到鞋后,新郎新娘一起在床上吃“滚蛋饺”,一般盛6个,吃4个留下2个,留个想头,表示还回来。

青岛结婚风俗之接亲

吃完水饺后,新郎新娘一起出来,新人拜见父母,给父母吃喜糖,敬茶。女方离开时要有送亲的人,女方的舅舅、哥等提着两个包袱。这时候的规矩是不能倒手、不能放,一直上车,新娘出门不能回头、不能说话,不到新郎家不能说话。接亲要安排双数车队,副驾驶上都要坐一个平辈的人押车,一般是新郎的弟兄。

6、青岛风俗

岛民俗概述
青岛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在向世界展示着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青岛一地文化中的城市特色,而青岛能够为世界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正是囊括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城市特色人文风貌。能够反映青岛一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还有近百年来青岛民间居住形式的里院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茂腔、柳腔;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信仰及各种民族文化节等。
编辑本段青岛居住民俗
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受生活的地域、环境条件等影响,我国各地居住类型、房屋样式都有所不同,居住风俗也多种多样。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间,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村庄大小不一,少者几户,大的数百户,近年又出现了不少千户大村。 1897年后,德国,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10个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阴暗,环境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屋,人们习惯叫“道士帽”。由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80年代起,政府推行旧城改造工程,90年代又实行安居工程。现在,平民院和棚户区已相细建成居民小区,楼群林立,环境优美,人们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在此期间,青岛地区农村的老式住房也多为美观的住宅楼代替。居住由单纯实用型向注重审美型发展。一些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采用,不少村庄也出现了楼群。 村庄 青岛农村除极少数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仝”或“屯”。 村里的道路,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大的村庄街多,则冠姓氏为街名,如张家街、王家街。 小的道路称“胡同”,多以姓氏、堂号、村中名人或树木为名,如宋家胡同、福来胡同、解元胡同、老槐树胡同等;很狭窄的小路称“夹道”;闲散人经常聚集闲谈的地方称“懒汉子窝”、“老头窝”。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莱西张哥庄是因为有一个姓张的汉子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此人豪爽,乐于助人,附近人尊称为张哥,村名也就成了张哥庄。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这种以姓氏为名的村庄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赵家”,有的则加“屯”、“沟”、“店”等字,叫“梁家仝”、“于家屯”、“王家沟”、“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征而得名。莱西有个李胡子庄,是因为清嘉庆年间,一个叫李克用的人此建村,他胡子很长,人称“李胡子”,日久,这村就叫做“李胡子庄”。后来,有人感到此名不雅,民国初年该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庄”。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崂山有个皂户村,因为明永乐年间有几家用灶具烧盐户来此定居,宋代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 有不少村庄是以神话传说中的名称命名的。崂山有个女姑山村,因为村南有个“老姑庵”庙,庙内的主神人称“女姑”,传说是《封神榜》中赵公明元帅的妹妹,人们就把村名定为“女姑山”。登瀛村是传说秦人徐福为取长生不老药,由此登程去仙岛瀛洲而得名。崂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于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还因为村前海边有一块状似老人的巨石。 有的村庄以旧时驻军军屯或官屯为名,如鳌山卫、雄崖所、营上、黄官屯等;有的以寺庙、古家为名,像庙头、家子头、庙东、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环境取村名,如簸箕岭,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还有以建村时当地的村木花草为名,如桃林、枣园、柳树屯、榛子沟等。 1979年,青岛开始地名普查,对重复的和不雅的村名进行了调整。村名和村名用字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院落 青岛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喜欢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院里建猪圈、而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树木。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加上土地的宝贵,已很少有人设后院了。 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在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院墙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上面抹成半圆形,叫“和尚头”。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平;也有的用砖或水泥砌成几何图案,称做“花墙”。院墙不得高于屋檐。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门”或“街门口”。街门多为南向或东向,胡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门要与对门邻居的大门口偏离,叫做“斜对门”。 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摇关”,“摇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还在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 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四角飞檐,上饰有“龙头”、“寿狗”等吉祥物,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常人家的大门、门楼都很简陋,门楼多用草毡,有的大门没有门楼,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房屋 民间多住平房。旧时,房屋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骨架,土墙草顶,木棂窗户(间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3、4、5间成套,坐北朝南的房间为“正屋”,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正屋中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叫“套间”。正间设锅灶两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冬季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灯窝”,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到灶间的行动,供婆婆监视媳妇用。在正间的上方用木板或高梁秸扎顶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来存放地瓜。东、西间多用花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仰棚”。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倒屋一般不住人,普通人家堆放杂物、工具或柴草,有身份人家用作待客,称“客屋”。 厢房夏热冬冷,通风采光又差,所以民间有“东厢西厢,不孝的儿郎”、“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的俗谚。富有人家的厢房多不住人,用作饲养大牲畜或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岛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做梁椽等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间一块红布,叫做“挂红”。梁檩上要贴上“上梁大吉”等字样的横坡,还要绑上筷子,用红绳系上铜制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莱西一带在上梁时,两位木匠、瓦匠师傅还要边唱喜歌边往下扔一些龙、凤、虎、蝶等形状的小饽饽,逗引孩子们哄抢。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酒菜一般都很丰盛。 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横批、坚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70年代开始,农村建房由生产大队(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伙房、寝室、会客室分别设置,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80年代后,老旧草房基本绝迹,有些农村已是楼房连片,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许多禁忌,但多带有迷信色彩,如过去有的地方农历五月忌盖屋,说五月为恶月,盖屋家中要死人,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住所大门忌冲着山丘,河流、大道、水井和坟墓,说这样会遭邪气和不吉利,若无法避开,则要在门上挂“八卦镜”破解;宅基不能直冲通街道,也不能面对庙宇,如无法避开,要在宅子外面一角安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楸木、槐木,因“楸”、“槐”沾着“火”、“鬼”二字,恐不吉。 在院内还忌栽桑树、柳树和杨树,俗称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风丧不吉;柳不结籽,恐无子绝后;栽“鬼拍手”(指杨树)则怕招来鬼魅,宅室不字。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有什么鬼魅了,但农民院子内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种树木。
编辑本段青岛服饰民俗

7、青岛风俗

守年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称“守年”或“守岁”。如今,青岛市区仍有不少家庭保留除夕彻夜不眠的风俗,但多在下半夜少许睡眠,以便清早出门拜年。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至今,青岛市区除夕晚大多六点至八点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晚八点至午夜零点(也有到次日凌晨一两点的),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和春节晚会是过年中最精彩的时刻。 青岛农村守岁要守到大年五更,这时要祭天地、敬祖先、吃饺子、放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有的除夕午夜零点过年,将家谱前的供桌上香烧起来、蜡烛点起来,有的墙上挂着财神,桌上摆点心、糖果,也有的桌上摆着老一辈牌位,烧香祭祖给他们过年。 迎年新、旧岁交替之时迎接新年的到来,叫迎年。由于青岛市民来自四面八方,所以下饺子过年的时间也不一致。晚上八点、十点、午夜、凌晨两点和清晨,都能听到下饺子的鞭炮声。夜零点新年一到、春节文艺晚会撞钟开始,大人领着孩子挑着几串鞭炮,有一百头、二百头、五百头、上千头的,有的还接起来几米长成挂地燃放:啪……啪……啪啪啪……霎时间,千花齐放,万鞭竞响,此起彼伏,声声不断,一浪高过一浪,整个岛成一片火树银花,声声灌耳辞旧岁。 浮山所过春节的习俗是独特的,天下的春节皆为“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而浮山所当地居民过年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自古至今浮山所明朝军户后裔只摆豆腐、果品等素菜,而不摆鱼和肉等荤菜,有的至今保留着过年不吃肉馅饺子的习惯,只吃白菜豆腐粉条馅饺子,这些习俗已延袭600年了。 拜年旧时代,晚辈过年要给长辈磕头跪拜,平辈互相对揖。正月初一,天刚亮,岛城人大都穿着崭新衣服,女孩擦着胭脂,出门拜年。先从自己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起,叫“家拜”,现在一般只问声“过年好”,长辈接着回应下辈说声:“吃糖,抓瓜子!”或说声“恭喜”来年的好话或祝福,还要给小孩“压岁钱”。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叫“近拜”。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族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楼上楼下、院里院外、街坊邻居互相拜年叫“邻拜”。同学或好友互相拜年称“友拜”。即墨、崂山和青岛市区多在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叫“走丈人家”,又称“丈拜”。 青岛过年单位集体“团拜”,也有开茶话会的,初一上午九十点钟同事们聚在一起互祝新春快乐,然后围坐一起嗑瓜子、掰橘子、喝茶水、吃糖果,有的还致“新春贺辞”。 如今,电话拜年,短信拜年,E— m ail拜年,形式多样。有的初五、初六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请客吃饭”,相互畅谈一年的生活和工作,也是一种过年团聚拜年的形式。 送年 旧俗初二送年。《胶南县志》记载:“初二晚上鸡叫送年,再度放鞭炮、吃水饺”。初二天黑,青岛农村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叩拜祖坟,“初二凌晨,再次烧香纸、放鞭炮,送祖先回归”,农村祭祖结束表示大年已过。

8、青岛民风民俗

青岛民俗节日一览表

1、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2月26日-3月4日,儿童公园、当代广场);

2、青岛海云庵糖球会(3月5日-7日,海云广场、嘉禾路街心花园及周边);

3、田横祭海节(3月,即墨田横镇);

4、中国青岛梅花节(3月底-4月底,李沧区十梅庵景区);

5、中国胶南杜鹃花会(4月上旬,胶南大珠山风景区);

6、赏花会暨民俗文化节(4月中旬,李沧区,内容:赏花、民俗等);

7、崂山旅游文化节(4月下旬至6月上旬);

8、红岛蛤蜊节(4月下旬,城阳区);

9、城阳牡丹艺术节(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城阳区天香园牡丹园);

10、崂山国际茶文化节(4月下旬);

11、薛家岛海鲜节(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村);

12、“情系琅琊”琅琊台旅游节(5月1日-5月7日(暂定),琅琊台景区);

13、枯桃花会(5月初,崂山区中韩街道);、

14、莱西大青山槐花节(5月10日-20日,大青山);

15、胶州市秧歌文化节(五月中旬,胶州市);

16、北宅樱桃节(5月份,崂山区北宅街道);

17采茶节(5月15日-5月30日(暂定),胶南海青园);

18、青岛山色峪樱桃山会(5月中旬,城阳区山色峪);

19、平度云山大樱桃节(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度市云山镇铁岭庄村);

20、李沧荷花展(5月-10月,百果山风景区);

21、青岛韩国美食节(6月,城阳区流亭街道);

22、第九届中国青岛海洋节(6-7月,天泰体育场);

23、青岛国际啤酒节(8月11-26日,青岛国际啤酒城及各分会场);

24、平度大泽山葡萄节(8月下旬至10月中旬);

25、即墨鹤山柿子节(10月,即墨鹤山风景区);

26、北宅采摘节(10月上旬);

27、赏酒节(12月,市北区登州路啤酒街);

28、平度马家沟芹菜节(12月中旬至下旬)。

9、不同地方的结婚风俗都不一样,青岛的结婚风俗你有过了解吗?

青岛结婚风俗是指的山东青岛地区的人们的结婚风俗习惯。众所周知,人生的四大喜事包括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青岛地区的结婚风俗大体上与山东其他地区是一样的,那么到底青岛地区的结婚风俗习惯是哪些内容呢?

下面就来说一说青岛结婚风俗以供大家参考和了解。

一:订婚,在恋爱自由的这个时代依然是保留着说媒的环节,只不过现在的媒人不再是过去的媒婆,而是年轻人的亲戚、熟人,当然了也有些人请专门的媒婆。两个人对于彼此的家庭都是有了解的,因此媒人不需要太多的口舌就可以订下来婚事。

二:下聘礼,订婚之后男方就要向女方要彩礼,富裕家庭都是送金银首饰以及绸缎衣料和礼金的,一般的人家来讲都是送布料,寓意送衣裳面。如今的话都是在订婚的当天新郎官带上聘礼以及订婚戒指、礼金、两条红腰带以及红包袱、两套衣服(棉袄一件)、小六样,包括六斤肉、六条鱼、六瓶酒、六盒点心、六盒糖、六扎粉丝寓意长长久久。女方也有回礼,一双新鞋。 

三:结婚,青岛的迎亲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新郎官亲自的前去女方家迎接新娘,也就是亲迎,这种都是现代小康家庭的首选迎亲方式。第二种是新郎官先坐轿子由轿夫台上十几步,压压轿子,再由新郎的弟兄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在家中等待,这种是等亲,或者叫做接亲,有很多人家也用这种接亲方式。第三种是男家不再派人到女方家中去迎接新娘,而是由女方家的叔伯或者兄弟等人将新娘子送到男方家中来,这是送亲。

看到以上的青岛结婚风俗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其实总体来讲,青岛的结婚风俗讲究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大多数青岛人都会选择中式婚礼,隆重有韵味。

10、青岛的风俗是怎么样的?

新郎家要准备6盘东西:苹果、橘子、花生、大枣 、点心、烟(一般是两盘干果,水果、糖、点心等自由组合,烟不摆盘,除非其他东西没准备齐),用粉红纸垫在盘底。出发前,由伴郎给新郎穿衣打领带,由母亲整理,然后新郎经父母许可后出发。

出发后家中马上将喜字等贴好。安排好迎接娘家人、接喜盆、下宽心面人员。喜字分镜喜、窗喜、床喜、路喜等,贴路喜要从路口往家里倒着贴,一直贴回家,古力盖、消防栓等用粉红纸贴上,贴喜字规矩是“迎头见喜”,即新郎新娘一路上走过来迎头的前方墙面要贴喜字。

青岛风俗详情

准备好带走的东西两个盆,盆中放枣、花生、桂圆、栗子、红筷子、宽心面(2扎,用红线扎一起,越宽越好)六样物品,盆用红包袱(订婚时送过去的)包好。青岛结婚风俗之迎亲。

新郎、伴郎携带红包、结婚证、手捧花、胸花等到达新娘家,新娘的伙伴都堵在门口刁难要红包,这叫堵门。

开门后,新郎经过新娘父母许可后,可去突破第2道防线新娘背朝门坐在卧室的床上,卧室门由女伴堵着,接受完刁难,塞上红包后,就要进去找新娘的鞋,找到鞋后,新郎新娘一起在床上吃滚蛋饺,一般盛6个,吃4个留下2个,留个想头,表示还回来。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