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风俗
1、《易经》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
地位:
群经之典,大道之源,在六经之中占首位,囊括了六经,因为六经大约就是说理,但易经包括理数象占,完美诠释了中华文化,很古老,神秘。在一些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或中国神秘大概是因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作息时间,字,词语的组成,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等,都跟这本书有很大关系,德国的数理哲学家莱布次尼还据易经的阴阳爻(0.1)发明了二进制。
作用影响:
国内:对后来的造字,造词,中医,命理,预测和五行等的借鉴和影响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易经》成就了今天的炎黄子孙,华夏名族。也是中国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国外,就是使世界的联系跟进一步,加强了易经思想的传入、交流和发展。完善了中外的思想,掀起一股文化研究潮流。
2、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
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
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吉利数字对我们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有人在买房子的时候要买几楼,车牌号喜欢什么数字等,那你知道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是什么吗?
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11、易经1一吉祥数:1到100之内那个是吉利的数字
88(发发)
66(大顺)车牌121解读。
易经中的象数理分别是什么
18(是发)1~99的数字吉凶。
16(是顺)
6(顺)
8(发)
98(久发——就是一直发)
96(久顺——就是一直顺)
99(天长地久)
拓展回答:
吉祥数字,是中国人们比较相信某些数字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这些数字就是吉祥数字。
2、易经1一吉祥数:易经妙算中的几组数字代表甚么
《易经》之阴阳两仪,3寸3身,4梢4象,5行5脏,6合,7星,8卦,9宫,天干为10,地支。《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并且特以9、6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9,凡阴爻皆称为6。“95”1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听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
《周易》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意味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6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5爻称为95,9代表此爻为阳爻,5为第5爻的意思。95是乾卦中**的爻,乾卦是卦的第1卦,因此95也就是卦3百爻的第1爻了,成了帝王之相。这里的“9”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辨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
后来人们把“9”和“5”作为具体的数字来应用,窃以为1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95”之爻;再者,“9”和“5”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车牌尾号21绝命怎么办。
3、易经1一吉祥数:易经中的象数理分别是什么
1、象,是卦象,《易经》有64卦构成,每一个卦都是大自然中天、地、山、火、水、风、雷、坎、泽等各种自然形态的组合变化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卦有卦象,是指一个卦的总体现象,也叫大象;还有对每个卦每一个爻在其位置中的现象也叫小象(爻辞),简单地说就是各种现象。这些现象既是自然和现实社会中政治、君子、民众,家庭等的现象。
这些现象中有真的,也有假的,有正面的,也有反而的,更有好与坏,真与假,正与反等都包含其中的现象。而正是这些复杂、双重的象才包含着一定的理。最不吉利的门牌号。
2、数,就是现象所包含的数,《易经》所指的数,不是数学上的定数,明确且**。而是一种现象,如一生二、即表示一样事物包含着阴阳两面,一样事情,包含着正反两面,而阴阳这二面的结合,又成了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进升到六十四卦,这就是说《易经》中的数,不仅只是一种现象的数字,而又是包含着一定理。通常我们所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大天干,也同样指1-10的.数字,其中,1、2,表示甲乙,而甲乙也正是五行属性的木,甲为阳,乙为阴,如此,1、2不只是简单的数字,而是阴木和阳木的象征。
当这些数字搭配在一起时,就成了某种阴阳和五行搭配的暗示或表现了。
3、理,是象跟数合起来所得的规律。象离不开理,象中有理;数也离不开理,象是理的外在表现或载体,理是透过象的背后,所包含或人们推断出来的理,可以运用于其它事物且准确的理,数也如此。
《易经》通过一个个的象和若干的数,阐明了大自然的规律,君子处世之道乃至国事、家事、个人养身之事等无所不含的理。
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2易经里阳数最大最吉利的数字是什么?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1”是最吉利的数字1、2、3、4、5依次与生、老、病、死、苦相对应(6又为生,以此类推)。木匠做门的尺寸,画匠画堂屋中梁所写字的个数等都必须遵守此规则。
“2”。“2”意味着完美,意味着阴阳平衡,二逢喜。
“3”。古“有岁寒三友”,“三军将士”。今又谐音为“升”、“上”。颇受不少人偏爱。
“4”。与“2”一样,“4”意味着完美,意味着阴阳平衡,天分四方,年分四季。可惜有人说它不该与“死”谐音。
(2)易经风俗扩展资料
《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但一般认为它是秦汉时期融汇而成的作品。《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一般认为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关于《易传》为孔子所作的说法,宋代以来学者已有疑议。《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易经中1—100吉利数字31~9最吉祥的数字是哪一个?
最吉祥的数字是4。
近十几年来,中国人对4这个数字似乎越来越忌讳,原因即在于4与“死”谐音。但这个谐音谐的有点莫名其妙,它和普通话一点搭不上,一个去声,一个三声,这一音之差,谬以千理。这个谬误原来源于现代南方某地的方言发音,对于方言来讲发音不准的话,4和“死”很容易读音相同。
大量的古代风水文献,梳理了中国南北的礼仪、风俗、传统从来没有发现说“四”是不吉利的数字。实际上4自古以来就是被我们的先辈们在10个数字中专门挑选出来的吉祥数字,中国民俗中自古就有“喜四”之说,往往与富贵、幸运、吉祥连在一起,而没有任何灾祸之意。
(2)易经风俗扩展资料:
一、“四”从字形上看:儿孙满堂,人丁兴旺
汉字“四”是四面用栏杆围着个小“儿”,当宝贝一样护着,平平稳稳,意味着四方形的住宅里儿孙满堂,人丁兴旺。筑建房宅的首要要求是“四平八稳”,所以自古以来“四”就是房宅之吉数。
阿拉伯数字“4”象旗帜。它是所有数字里面的旗帜标杆。“0像鸡蛋、1象铅笔、2象小鸭、3象耳朵、4象旗帜、5象钩子、6象豆芽、7象镰刀、8象手铐、9象蝌蚪”。
二、“四”就谐音上看:神圣、祥和、传承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3、易经中“匪寇婚媾”到底是什么意思?
古代氏族社会禁止族内通婚,周朝贵族乃保留着“族外婚”的传统。当时认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即同族同姓男女结婚,不利于后代的蕃衍。与外族通婚,路途遥远,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来说,迎亲就成了困难之事。古代流行一种“假抢婚”的仪式。迎亲的队伍骑马驾车来了,为了怕引起人们的误会,一路喊着:“匪寇婚媾”(意为:我们不是来抢婚的,而是来迎亲的)。
“匪寇婚媾”在《周易》卦爻辞中一共出现三次:
1、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2、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3、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解读】
1、屯卦初二三四五组成大离;贲卦下离,三四五上组成大离;睽卦上离,互体下离。离的反象是坎,坎为寇,故离可系辞曰:非寇,即匪寇。
2、屯卦六二与九五相应。贲卦六四与初九相应。暌卦上九与六三相应。相应,有婚媾之象。
3、屯卦六二、贲卦六四,都是震变兑,震为雷,兑为泽,所谓雷泽归妹也。暌上九之动,暌卦变归妹卦。归妹即婚媾。
4、屯卦六二处于下卦震之中爻,贲卦六四处于互体上卦震之中爻,贲卦上九,变卦为震,震为车马,故曰乘马乘车。
【“乘马竞婚”历史溯源】
山东大学廖群教授发表于《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易·爻〉“匪寇婚媾”新解》提到:
《诗经》婚嫁诗多提马,这本来已被解释为一般的迎娶而已习以为常,现在看来,其中有些篇中的“马”诸如《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等,未尝不可以设想为曾有的乘马竞婚的一种遗痕。
《大雅·绵》歌唱周先公古公亶父率族众迁岐奠定基业的事迹,首章言“未有家室”,次章先言“来朝走马”,于是才“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就古公亶所处的时代及该诗的结构层次看,这“走(跑)马”似乎也值得深思。
这种种迹象表明,远古时代极可能确曾有过一种可称之为“竞赛求婚”的缔婚风俗。应该是媒妁礼聘婚姻之前、母系对偶婚向父系家庭婚过渡时期一种特殊的缔婚形式,《周易》“匪寇婚媾”等爻辞则为这种已逝的文化现象留下了永久的回响。
4、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写总论,述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巨大
再分述,一,对道教的影响,像阴阳八卦五行等等皆可论述
二,对儒家的影响,易列为五经之一,为儒家必修之经典,孔子为之注等等
三,对士大夫的影响。使士人按易经所揭露的很多道理为行事准则,如乾挂,九五飞龙在天,六九则刚不可持,使士知急流勇退,如谦卦皆是好卦爻,故士知谦逊等
四,对老百姓的影响,像算命卦爻,比如我们的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的很多道理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
五,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加上不断吸收的外来文化,在我们的历史发展中与自身文化的融和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阐述一下就可以了
5、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周易是迷信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是现代人的认知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周易就是占卜的,而占卜就是迷信!加上现代很多“大师”也是说自己是用周易去给大家占卜的,当然有高人,但更多的是江湖术士,而且还是那些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人,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得周易被贴上迷信的标签!
其实如你所说,这群认为周易是迷信的人大多是没有好好读过周易的,或者认为周易是迷信而不屑于去读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不了解一个事物就去否定它,而且否定它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这样真的可取吗?我想当然不是,但现在很多人就这样做了,自以为“我就不认同你,但我说不出为什么”,那么,我简要谈谈他们是什么心理。
首先, 急功近利,想一蹴而就。就比如如果有什么周易速成班、周易高级班之类的,或许很人多愿意去学,因为速成嘛!用最少的时间去得到最好的东西,谁都愿意。但是事与愿违,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努力的,需要一个过程,拔苗助长是不行的。周易产生的年代久远,加上历朝历代沿革和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内容经过了删改或者散遗,又或者被剪切保留在其他书籍里,支离破碎,只留下难懂的原文,没有参照,无从入手,难免让人生厌,不像现在学一门什么语言,还有字典可查,周易是没有字典的,只有上千年来的古籍,需要深耕其中找出真谛,还原真相。这是一件艰苦的事情。
其次,太过于期待周易的占卜,认为什么事都可以通过占卜解决。不如说,有人和我说,你不是懂周易吗?那你给我占卜一卦,看看今天吃了什么菜,我吃的心情如何如何?说实在的这是纯粹找茬的吧!凡事有为又不为,不一定懂了全都要为才算懂,总不能说,你会写字就一定能够写成惊天动地的文章吧?所以你要是拒绝这些人这样的要求,他们立马就变脸了,说你看都说周易是骗人的吧,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测不出来,就是装神弄鬼忽悠人。说实在的,这也是一种心态,我遇到过,但我笑而不语。
最后,这与近代历来的历史和国情有关,晚清以来,政局动荡,深受外国侵辱,加上西方的科学技术,坚船利炮确实比我们的文化要更能开拓疆土,加上学风守旧、学人沦丧,导致有学识之人纷纷效仿西方,不学无术之人纷纷以周易行走江湖,混口饭吃也就顾不得读书的真谛了,导致近百年来,周易与江湖骗术紧密相连,最后百姓不仅假的不信,真的也不信了,再说近三百年来再也没有李淳风、刘伯温那样的人,甚至连蒋大鸿那样的都没有了,根本没有一个能够力挽狂澜,改变世人看法的人,也没有人再愿意做这样的事,所以周易之理不显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那么,周易到底是不是迷信呢?我认为不是,虽然后世假托周易之名编了很多与迷信相关的事和书籍,但是这都是冰山一角,掩盖不了周易的本质,我们追根溯源就可以看到,周易与上古天文学、历法、国家政事、农事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类天画地用于人,也就是说它既是人们生活的总结,又是知道生活的准则。在现在看来,尽管周易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数千年前其无疑是十分受用的。
欢迎关注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留言交流周易文化。
6、易经是讲什麼?20分请认真回答,我会回覆你们的答案!会加分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易经是一部原始人类发展史,她以历史为背景,以趋吉避凶为宗旨.人的思想受到社会的限制/法律与风俗.因为易经以天/人合一,人道也就是天道.
凡事有数,但不是定数.
有因果报应,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是要用人的行为来决定事情的后果.在易经中,最大的报应是破坏生态环境.第一次在旅卦,火/山 旅.人为的用火烧山驱兽,毁坏生态环境,报应是十个太阳同时升空的灾害.配套出羿射九日的故事.
另一次是比卦,原来以为得到更多的耕地是好事.超限量垦荒破坏的大地植被,大量的水土流失积淤河道,造成水灾,造就了大禹.
所以说有因果报应,最快的报应是自杀.最大的个人报应是杀人,其次是触犯法律/天道.
这就是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一首歌叫二朋里来唱得好,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一举一动并没有注定,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努力学习就会得到好成绩,辛勤劳动会得到好的回报,违反法律得到的就是制裁.
7、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④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 ”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 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8、被指迷信的《易经》中都有哪些科学道理?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典籍之一,它的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人们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们却都时刻感受到它的影响,不仅中国文化高深层次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价值系统、哲学思想等要素,可以从《周易》里找到自己的根.而且民间文化、风俗习惯、日常言行、生活准则、天文历法,也可以从它那儿寻到自己的源.它如此深奥古涩,又是那么的神秘莫测,至今仍然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那么,《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有什么内容?竟会造成那么浓厚的神秘感?请让我们举起理智的火炬,打开它沉重的大门,迈步跨入这座神秘的殿堂吧!
一、《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象征
中国人最善于临机决断,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人们也就的理由相信,人类可以依据自然的变化来预告人类的前景.《周易》一书正是这一文化倾向的最佳的实例.
正因为《周易》有着如此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它就已经被人们看作“圣人之书”人们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既汲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易学.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易学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繁衍出种种流派,《周易》一书也得到了长期流传,而且久盛不衰.
同时,《周易》在民间的流传也更是如火如荼,绵延不绝,它已经成了指导人们生活,规范人类言行的准则,成为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长期以来,中国的知识界的文化人,往往以《周易》中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去认识和解释这个周流多变,而又异彩纷呈的世界,而下层民间,更多的是从“易用”角度,用之卜疑断惑,寻求行动上的引导,所以,每一位中国人,不管你对《周易》抱有何种态度,“科学”也好“迷信”也罢.你都不得不承认,《周易》在中国人中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它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本书.这样一种大规模的文化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推究和沉思吗?
直到今天,《周易》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人称它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有人赞其为“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9、九九重阳的由来及习俗!
重阳节的由来
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