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风俗其四
1、渤海族口传史诗和历史著述是怎样的?
渤海族有自己的口传史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富育光先生从黑龙江省东宁镇贺姓满族家族挖掘出历代口传心授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诗中的女主人公乌布西奔,为了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带领族人泛舟东海(日本海),与狂风恶浪搏斗,最后累死在大海上。人们把她的尸体安葬在现在的锡霍特山脉的一个山洞里,把她一生的壮举用他们自己的图画文字刻在洞穴的巨石上。200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人文学家詹姆斯博士闻讯拜访了富先生,并组织人员考察了俄罗斯的锡霍特山,找到了这个山洞,看到了一些呈旋转形刻在悬崖上洞穴的文字,为靺鞨先人有自己的文字提供了重要证据。
另外还有陆续发现的用象形符号制作的日历和二十四节气牌,曹保明先生发现的用特殊森林符号写就的书籍《高兴》以及出土的文字瓦和文字砖。”这个记载说明,在早期渤海族就有自己部族的英雄史诗了。这位英雄是女性,此史诗是对部族在母系氏族时代一位女性酋长的追忆。至于洞穴上刻画的文字,我们只能理解为在渤海族产生文字后,族人仍时常到其安葬地祭祀这位母系始祖。 二、张建章与《渤海国记》 由渤海族建立的渤海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二百多年,其间渤海国与唐朝的交往不断,臣属于唐的渤海国不时地派大臣和儒士、青年学子前往唐朝礼拜和求学,而唐朝亦派使臣前往渤海国视察、安抚,张建章便是其中的一位。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渤海国王大彝震遣司宾卿贺守谦来聘。
府选报复,议先会主假瀛州司马朱衣使行。癸丑秋(大和七年),方舟而东,海涛万里。明年秋杪,达忽汗州(唐以渤海地为忽汗州)。州即挹娄故地。彝震重礼留之,岁换而返。□王大会,以丰货、宝器、名马、文革以饯之。九年仲秋月复命”。以上文字说明,张建章有机会在任职期间出使渤海两年多。而在后人的著述中,仍有不少人提到并证实此事。五代孙光宪云“(张建章)曾赉府戎命往渤海”。说明张建章出使渤海事影响很大。张建章本人“幼聪而俊皙,美而和时,谓闲生琳[琅],乡中英妙。
洎青襟从师,丹霄有志。年十六,云水兴高,风月吟苦。旋自试子秋赋,明敏著名,尚持疑于春闱,琢磨益厉。……凡所笺、启、赋、诗盈溢缃帙”,“又著《渤海记》,备尽岛夷风俗、宫殿、官品,当代传之”。可见其内容是很充实的。此书《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皆有著录,《宋史·艺文志》还有“张建章《戴斗诸蕃记》一卷”,应该也是作者的相关史著。但《渤海国记》和《戴斗诸蕃记》在后来的《明史·艺文志》中已不见著录,概已佚失。
2、成语故事大概内容
成语 故事 文化 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与现代文化渊源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种文化,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成语故事大概内容。
成语故事大概内容1:同心同德
商纣王宠信妲己,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谁要敢反对他,就会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周武王决定讨伐他,在盟津会师各路诸侯,举行了誓师大会。
武王说:“将士们,请听我说!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时间不够用。凶恶的人行起恶来,也怕时间不够用。现在商纣王荒淫无道,把大臣当成贼人,把朋友当成仇敌。说自己代表天,作恶多端却无所畏惧。
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让自己远离他。从前夏桀很强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汤来将他流放。今天他们虽然有千万人,但是离心离德,我们虽然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会看见百姓的心愿、一定会听到百姓的声音。
请让我们为老百姓讨伐他,请让我们把成汤的事业发扬光大。”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在牧野打败了强大的商朝军队,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了。
成语故事大概内容2: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还有闲情弹琴 唱歌 呢?”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是天命啊。
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不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是时势造成这样的。
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没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灾难而不会畏惧的,需要圣人的勇气。
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是阳虎,所以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退士兵。”
成语故事大概内容3:卖刀买牛
龚遂是汉朝平阳人。
汉宣帝时,渤海各郡收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官府无法制服。宣帝就任命龚遂为渤海郡太守。
龚遂走到半路,郡中就派出军队来迎接他。龚遂打发他们回去,命令郡中各县: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
等到龚遂来到郡府时,许多抢劫的都散伙了,丢掉他们手中的兵器,纷纷拿起了锄头镰刀。
于是龚遂打开地方的粮仓,赈济贫苦百姓,选用廉洁的地方官吏,安抚百姓。
渤海一带风俗奢侈、不喜农业生产,龚遂就下令:郡中每个人要种一株榆树、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猪、5只鸡。
百姓有佩带刀剑的,劝他们卖掉刀剑买牛。他说:“为什么把牛带在身上呢?”春夏农忙季节鼓励百姓下地劳动,秋冬时督促人们收获庄稼,又教百姓多 种植 瓜果。不久人们都有了积蓄,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没有了。
3、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意思?
译文: 龚遂看见渤海一带风俗很奢侈,喜欢从事那些不切于民用的行业,而不爱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带头实行勤俭节约的作风,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
4、后渤海国时代的渤海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后,其遗民仍以一个族体的形式生活着。
渤海国(698~926)
由于长时间被异族(契丹和女真)所统治,渤海遗民的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与他族习俗杂揉共存的特征,汉化趋势尤其明显。
到了金朝后期,渤海人以基本上趋于汉化,等到了金末元初,本族习俗已消失殆尽。
渤海人的衣冠之礼
辽与金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多民族政权,不同民族混居杂处,但又相对集中,共同生活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互为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的文化内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渤海国壁画
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衣冠之制亦分两种:“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
这里的“国服”即契丹本族服饰,按照此项规定,凡任北面官者,无论哪一民族都必须穿“国服”,反之亦然。
因此,在辽朝出任官吏的渤海人,既有穿契丹朝服的,也有穿汉官朝服者的。
国服以窄袍、碟蹼带、靴为主要特征,装饰少而简,与契丹人日常服饰差别不大,活动方便,适于鞍马生活。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辽墓壁画
汉服以纱袍、裙儒、蔽膝、鞋袜为主要特征,佩饰多而繁,注重仪表威严高贵,适于宫廷生活。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
实际上,渤海国人早在唐朝时期就已有汉化的趋势。穿着汉族服饰的现象,在渤海国时期贞孝公主墓葬的壁画中就有反映。
贞孝公主墓壁画人像
到了金末元初,渤海人几乎完全以汉人的习俗取代本族习俗。
当然,在辽朝时期,爱穿契丹服饰的渤海人也不少。
“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翰兵,步骑万余人,并凳发左枉,窃为契丹之饰”。显然,这是一支“契丹化”的渤海人军队。
有趣的是,在当时的北方地区,“服饰胡化”成为了各族人民的“新时尚”,甚至直接影响到地处南方的宋朝。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诏,“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着战袍,系番束带之类”,“宜严行禁止”。
到了金朝时期,政府颁行髡发易服令,强迫各族人民采用女真族的发式与服饰。
天会四年(1126年)十一月告谕河北、河东各地:
既归本朝,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短巾,左枉。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不得错失。付逐处,准此。
其后,剃发易服令在金国推行,不如式者“斩之”。
就是这种发型....
渤海人也不例外,不得不实行髡发易服。
这种违背各族人民意愿强行改俗的政策,必然会遭到普遍的不满和反抗,但正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各族人民不得不委曲求全,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统治者不再禁止人们穿着汉服,但根据宋人范成大《揽髻录》中记述:
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具化。最为甚者,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
到金章宗时期,穿着汉服的人逐渐多起来,甚至女真人开始穿起了汉人服饰.渤海人不出意外,其穿着习惯也应该与女真人一样。
5、后渤海国时代的渤海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了呢?
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后,其遗民仍以一个族体的形式生活着。渤海国(698~926)由于长时间被异族(契丹和女真)所统治,渤海遗民的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与他族习俗杂揉共存的特征,汉化趋势尤其明显。到了金朝后期,渤海人以基本上趋于汉化,等到了金末元初,本族习俗已消失殆尽。渤海人的衣冠之礼:辽与金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多民族政权,不同民族混居杂处,但又相对集中,共同生活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互为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的文化内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衣冠之制亦分两种:“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这里的“国服”即契丹本族服饰,按照此项规定,凡任北面官者,无论哪一民族都必须穿“国服”,反之亦然。因此,在辽朝出任官吏的渤海人,既有穿契丹朝服的,也有穿汉官朝服者的。国服以窄袍、碟蹼带、靴为主要特征,装饰少而简,与契丹人日常服饰差别不大,活动方便,适于鞍马生活。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辽墓壁画,汉服以纱袍、裙儒、蔽膝、鞋袜为主要特征,佩饰多而繁,注重仪表威严高贵,适于宫廷生活。实际上,渤海国人早在唐朝时期就已有汉化的趋势。穿着汉族服饰的现象,在渤海国时期贞孝公主墓葬的壁画中就有反映。到了金末元初,渤海人几乎完全以汉人的习俗取代本族习俗。当然,在辽朝时期,爱穿契丹服饰的渤海人也不少。“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翰兵,步骑万余人,并凳发左枉,窃为契丹之饰”。显然,这是一支“契丹化”的渤海人军队。有趣的是,在当时的北方地区,“服饰胡化”成为了各族人民的“新时尚”,甚至直接影响到地处南方的宋朝。
6、沧州有什么风俗啊?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誉称。沧州武术之盛行有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诸因素。
沧州地滨渤海,北距京津,古为燕齐之地,又是辽、金、宋时代军事必争之地,再加封建官俯盘剥,豪绅压榨,人们纷纷习武自强练习武自卫,武风甚广;历史上这里又曾是发落犯人的地方,不少军犯刺配于此,也留传下一些武艺;再加上沧州人民尊师重义,为武林所称颂,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俯追缉的侠客,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可谓英雄众多,精英荟萃,历史悠久。
沧州武术有其本身的特色,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武术门类基本可分少林、武当两大派系。少林拳中有华拳、燕青、功力、劈卦、长拳、通臂、明堂、弥宗、八极、太祖、六合、螳螂、沙脚、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多种;武当拳 中有太极、八卦、形意等。
近年来,在国家“发掘、研究、整理、继承”武术政策的指引下,沧州武林勃发了新的生机。现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均已建立,业余武术活动点恢复和建立达百来个,有几万人参加武术活动。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沧州武术运动员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如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河北队八名运动员中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四枚金牌,有三枚为沧州人夺得。沧州"武术之乡"的情况,不断为全国体育和武术杂志刊载,并被介绍到国外,有的还被拍了电影和电视。一九八二年,两名沧州武术运动员随同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表演。现在,沧州武林的重点转向技击、散打训练,广大武术爱好者决心练出真本领,继续为国争光。
7、旧唐书中关于渤海国风俗习惯的介绍
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东至于海,西接突
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回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答。
而黑水靺鞨最处北方,尤称劲捷,每恃其勇,恒为邻境之患。俗皆编发,性凶悍,
无忧戚,贵壮而贱老。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状如中
国之冢墓,相聚而居。夏则出随水草,冬则入处穴中。父子相承,世为君长。俗无
文字。兵器有角弓及楛矢。其畜宜猪,富人至数百口,食其肉而衣其皮。死者穿地
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
有酋帅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余家内属,处之于营州,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
禄大夫、辽西太守。武德初,遣间使朝贡,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为总管。
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以战功封蓍国公。又
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会高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击,大破之。
8、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
龚遂为渤海太守 全文翻译: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边耍弄耍弄罢了。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又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们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特别赐给龚遂黄金,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属于盗贼。接着龚遂独自一人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渤海郡中还有一些结伙抢劫的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自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锄头和镰刀。这样偷盗抢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施安抚管理。 龚遂发现齐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命令每人都种一棵榆树、一百棵薤、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姓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注释:
1.渤海郡:汉代山东的一个郡。
2.岁饥:年成歉收。
3.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守。
4.禽制:制服。禽,通“擒”。
5.上:指汉宣帝。
6.圣化:皇帝的教化。
7.陛下赤子:指渤海郡的老百姓。
8.潢池:池塘。此指渤海。
9.移:传达文书。
10.敕:公文。
11.锄钩田器:泛指农具。钩:镰刀。
12.翕(xī)然:平静的样子。
13.仓廪:仓库。
14.齐俗:渤海郡一带的风俗。渤海郡古为齐地。
15.末技:古代一农业为根本,工商业被称为“末技”。
16.躬率:亲自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