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丧葬风俗
1、丧葬基本习俗讲究,都有哪些?
在中国,一直都把生死之事看得同等重要,所以在民间办丧事也俗称“白喜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习俗被简化甚至遗忘,特别是丧葬白事,更少涉及,如遇上则让人很是困扰。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丧葬的习俗有哪些?
首先是指路:需要为离世亲人举行相应的仪式跟活动指路,让逝者认为这个地方是干净的,是享福的。其子女要亲手给逝者床上准备好的白布衣、蓝裤。并且烧毁逝者的遗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
在死者死亡后家人应当尽快地向亲友发出报丧帖,或登门通报死讯,对于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举办追悼仪式日期。其次是停灵:在民间停灵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然后举办追悼仪式。在某些地区,会请当地的“先生”,测算合适的时间举行追悼会。
过去出殡时,亲属都需要披麻戴孝。一般亲友要在家属的陪同下,在灵前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现在因殡葬改革,有所不同,遗体需要火化,所以送葬时一般都是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在过去,根据逝者的经济状况,穷富不一样,都要有死牲畜祭献,供品可亲戚分食,也可给帮忙的亲友出殡后回来食用。按照习俗,还需要焚烧元宝、黄纸、纸制家用品等。最后还需要服丧,近代变更为祭七,所谓祭七指的是头七至五七或者七七。需要在家设置灵堂,祭百日跟周年。在服丧期间,要穿素服,吃素食。
2、福建葬礼规矩与风俗有哪些
在 福建文化 中,传统丧葬礼仪是十分受到重视的。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地方摒弃了封建迷信还有繁琐的丧葬旧俗,但是在福建民间一般还是按照的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举办葬礼。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福建的传统丧葬都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吧。
送终
“养老送终”自古以来都是晚辈对长辈义不容辞的责任。长辈临终,子孙眷属须日夜守护在病榻前。若子女在外地工作,须设法(如派人通知、写信、打电话、发电报等)把他们召回。
子女闻讯后,必须尽快赶回侍候老人,即使远隔重洋在异国他乡,也要尽可能地回家为老人送终,以尽为人子的孝心。若病危老人是女性(如母亲、媳妇),还要及时通知娘家,不然会受埋怨甚至发生纠纷。
搬铺
又称徙铺、出厅、入厅堂。中国古俗很讲究寿终的场所,即所谓“死于适室”,“寿终正寝”。福建自古以来也十分讲究“寿终正寝”,病危时要把病人从偏房寝室及时地搬铺到正寝(正厅),志称“疾笃迁居正寝”。
俗信正厅是房子中最神圣的场所,寿终于此是“死得其所”,死后在阴间才可以与祖宗、亲属团聚。若寿终于偏房侧室,死者魂魄会滞留在寝室床架上,不易超度转生。故在民间(特别是农村),老人病危时,只要神智清醒,往往会自己要求到厅堂去。若寿终于偏房寝室,子孙也有照顾不周之嫌,会招来非议。
报丧
报丧又称讣告、讣闻、报亡、报死等,闽南一带忌讳说“死”、“亡”字,又称“赶生”。报丧旨在告知亲友参加丧事,同时通告与死者有相冲克的人(如孕妇)不要近前。报丧之俗历代相沿,并形成一定规则,很受民间重视。
小殓
以衣衾裹尸谓之小殓。在尸骨未寒时,亲属要为死者浴尸。福建许多地方自古以来就流行“乞水”习俗,“乞水”又名“请水”、“买水”,即向水神乞水浴尸。乞水时,孝男在前,一手持钵,钵内放一块白布条,另一手持幡,孝女随后,哀哭前往河边或井边乞水。
乞水时须下跪,投入水中的铜币(今用硬币)一般是12枚,且用红丝线缠住。汲水时,口中念道:“水神水神(或土地公)向你买水。”请水到家时,其余孝眷伫立门前迎水入宅,将水倒入新瓷盆中,用白布沾水,父亡由儿子浴尸,母亡由女儿或媳妇为之梳洗,一般只是象征性地擦洗几下。
志称:“拭尸体前三后四。”浴尸水不能随便泼倒地上,俗信活人踩到浴尸水,脚会裂开。在莆仙一些地方,专门熬煮五味水(五种青草药熬成的汤水)为死者净身。俗信浴尸便于死者往西方乐土。
守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哭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3、葬礼习俗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4、福建泉州晋江的丧葬风俗是怎样的
棺木抬到,孝男到门前跪泣迎接。有人为尸体沐浴穿戴装殓入棺,这样职业的人泉州晋江称为“雕虎”。孝男等以新水桶至附近井中汲水,回时任绳子拖地,水放在一碗置于烘炉烧,为尸体洗浴之用。余水倾倒阶前,这样叫“上水”。
死者装扮毕,扶起坐于厅中交椅上,由道士或僧人作法,祭肴定额十二碗,名叫“辞生。死者足踏装有谷物金钱之斗,由道士或僧人帮其拿一些准备好的钱散发给子孙,名为“散手尾钱”。所择时刻已到,尸体装入棺内,纳以石灰碎纸(泉名“纸脚”),如夫妻尚存其一,则草席须刈留一半。
装殓停当,盖上棺盖,钉上木锭。孝男等随后将死者生前所用之药瓶药炉草席碗筷等物拣送至室外旷地,从前各铺均有定址,不能越界。近改在自家门前烧毁,名叫“送草”。
送草之后要停柩于自家厅上。停柩的棺木必须加漆,漆之厚薄,视停放时间之久暂及丧家之经济力量而异。
停柩一段时候,诸事准备就绪,便择日发丧开吊,做功德为亡魂超度。先期印发“讣贴”遍告诸亲友。出葬前数日再度“捧饭”。布置灵堂,先把糊好之“纸厝”安放厅中,贴上死人名位,由道(僧)作法,名曰“安龛”。
亲友接到讣贴,视其交情及资力,有以现款为赙,有以挽联,有以布帛贴字,亦有以冥镪为赙的,丰俭不一。唯花圈则民国以后始用,旧式的不用花圈。发丧之日至公吊之前,亲友陆续前往吊唁者,谓之“问丧”。功德已毕,焚烧纸厝,翌日出葬。
出葬行列有亲友应酬之各种物品,如丧轴多者必抬丧轴而行,又有化妆各种戏服,在出葬行列中边歌边舞,自数阵至数十阵,沿路观众如云,争看热闹。交游广阔之大户,当灵棺经过时,有交情的人家于自家门口排香案,举行路祭,孝男要叩谢并送其红布一块。
(4)仙游丧葬风俗扩展资料
泉州晋江服丧事宜:
人死之后,亲属戴孝,头冠白巾,泉州名为“头白”。身穿孝服,没有做功德的以白布为之,做功德的外加麻服,所以做功德也称为“变服”。
孝男足穿草鞋,女则就布鞋加缝白布或青布,儿媳鞋后加红布。外亲如外孙的“头白”多一块红布,通常不戴在头上,足穿便鞋。腰间孝男缠麻带,其他为宁麻带。孝男百日内不剃发。
泉州人死后三年系首尾计算,届时除服从吉,门贴新红联,俗称“贴三年联”。每月初一及十五,早上敬汤茶饭菜,孝眷哭祭,称为“孝初一十五”。未除服前新年不贴红联,或贴水红色或绿色者,其辞句亦与春联异,作哀伤之词,如“望云思亲”之类。
5、什么叫做“头七”?什么叫做“尾七”?
“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尾七”指的是丧葬风俗“做七”中最后一个七天。
“做七”即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莫死者,依次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烧七之俗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自古以来,烧七成为丧葬礼仪中的一俗,丧家逢七举行道场功德,为亡者修福。
“一七”(“头七”),即人死后七日,丧家举行隆重仪式,设灵位、供木主,上香叩拜,烧纸箱焚楮镪,请僧道诵经、拜忏。
“七七”(“尾七”),又称“满七”, “断七”,祭过此七,烧七即完成。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均来焚楮纸,也有到坟前拜祭的。祭毕,孝子烧孝鞋、丧杖等物,并撤掉灵堂。此日,请僧道建坛祭祷后,烧七礼仪已尽,故也称“尽七”、“封七”。“七七”后,孝子才可“弟头”、“修面”和到亲友家作客。
(5)仙游丧葬风俗扩展资料
做七往往在停柩待葬期间进行。1949年以后,停柩陋习基本废除,做七习俗犹存,只是移到下葬后进行。在做七时,以第一、三、五、七个“七日”祭较为隆重,其余略简,有些人家只做首七和尾七。
第一个七日祭又称“头七”或“头旬”。俗传至此时死者方知自己离开人世,亡魂将归宅看望子孙。为此,丧家于是日午夜以后开始哀哭,并延请僧道诵经致祭,焚化纸钱、灵屋等物品。
在福州,做头七时,要用竹竿挑灯于门口作为标志,亲朋若想“寄钱”给阴间的亲人使用,也可到做七的家中烧纸钱,托新亡的人带去。
“七七”又称“满七”、“尾七”等,仪式略同“头七”。有的地方又称“七七”为“起服”,即除去孝服,换上吉服。妇女在头上别一麻布,男性在衣襟上别一黑纱,以示悼念。
6、丧葬习俗有什么?
丧葬习俗流有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1、圆坟
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烧七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今天的人们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死者亡故后100天,孝子要上坟烧化冥纸冥钱,或将死者亡灵请回家中祭奠。此亦为小祭,也称“百日”。
周年分头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头周年、二周年皆为小祭,三周年最为隆重,一般都要过大事,搭设祭棚,请鼓乐手、阴阳班子打醮念经、呈献纸活、花圈等。
(6)仙游丧葬风俗扩展资料:
丧葬中,所有人手握牵引灵车绳索的人一起合唱挽歌。汉代田横的门客写的挽歌的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当时田横自杀,门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来了。歌辞的意思是说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灭亡,又以为人死了灵魂回归到泰山南边的蒿里。所以有这两章。
7、闽南人丧葬礼仪(2)
在给死者穿衣之前,要举行"套衫"的仪式。在厅前的院子里放一个竹编的大"加箩",孝男手持竹筒(撑地,让孝男站稳),头戴新竹笠,签上插一枝红春花。另一个人与孝男面对面站着,将寿衣按内外顺序一件件套在孝男身上。穿套完毕,以麻绳穿入两袖筒,在袖口处扎住,然后孝男抽出双臂,脱出套成的寿衣,置新米筛上,端进正厅,给死者穿上。竹笠则往屋顶上扔。孝男或孝女完成"套衫"仪式后,要吃一碗甜汤圆。
"套衫"的习俗,从一般的角度看,是为了给死者换衣的方便,一次便可穿上,不必一件件地折腾。孝男或孝女站在竹凳上,套起来也方便。但是头戴竹笠,竹椅下又垫着"加箩",却是令人费解。原来,这出于历史上闽南人民反抗清朝残暴压迫统治的传统。头戴竹笠,表示"头不戴清(朝)天";足下垫"加箩",表示"脚不踏清(朝)地"。满清时期的闽南人民,在世时不得不忍受清朝压迫,死后绝不愿灵魂再受压迫、这种强烈的反清情绪,透过"套衫"仪式,才得以发泄。以后代代相传,直到清朝覆灭之后,仍然沿袭不变,蔚然成俗。
从"乞水"净身到给死者换上寿衣,称为"张穿"。"张穿"意即给死者穿上"张老衫仔裤",古礼称为"小殓"。"小殓"之后,便是死者遗体纳棺的"大殓",俗称"入大厝"。厦俗忌直呼"棺材"两字,而代之以‘大厝"或"寿板",是死者居住处。死者"入大厝’,表示死者灵魂生活的重大转折点,要举行隆重的告别人世的仪式。
入棺
死者遗体入棺之前要举行"放手尾钱"的仪式。"好命人"或"司公"将12Q枚铜钱经由死者的手,溜放入米斗,再将铜钱一枚一枚分发给死者的遗属。这时,"好命人"或"司公"高喊;"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表示死者将财富留给了后代子孙。获得"手尾钱"的子孙得将铜钱用带子穿过,系在手腕上,孝男用麻带,其他用白带、青带,叫做"结手尾钱",既是带孝,又感激死者将富贵的吉兆传给了自己。
死者遗体入棺时,必由孝男扶头。媳妇女儿扶脚,其他子女扶双手。安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将写有死者姓名、生辰年月的木制神主牌覆在死者身上,并呼死者之名,请其灵附木主,再请出木主。然后才由工人盖上棺盖,丧家要赠给工人一个"红包"。
盖上棺盖后,要举行"祭棺"仪式,死者亲属按辈分依次跪拜。如棺材要久停待葬的,拜毕,由工人钉钉封棺。不日即出葬的,则临出葬才封打。
死者遗体入棺大殓之后,门外放置的"过山轿"燃化掉,让死者灵魂乘轿前往阴间报到。这时不能再赠丧家金银纸或送金银纸钱。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瓶、碗筷、草席等物,要丢弃野外旷地,或再放一把火烧毁。
在"大殓"过程中,僧、道不断敲钟鼓并诵经。
闽南的风俗还有"敲棺材头"和"跳过棺"。若死者父母健在,人殓后,父母持棒敲击棺材头,谴责死者为人子而未尽养老送终之孝。若死者为女性,其丈夫准备再娶,就要手持雨伞,身背包袱,从棺材上跳过,高喊一声:"我去番边(出洋)。"这样,男人以后再娶,亡妇的阴魂便不会再来计较。死人就这样好蒙骗,所以闽南又有一句"憨死人"的俗语,用以戏谁轻易就受骗的人。
"大殓"之后,死者亲属必须都正式着丧服,古礼叫做"成服"。也有死者咽气后就着丧服的。
成套的丧服,除衣服外,还包括"孝鞋"和"头白"、"孝帽"。
孝鞋;孝男的为草鞋,内已编织进麻带;女为布鞋,加缝一小块的"大麻"或"二麻",依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外孙的鞋上加维青包布块。
"头白":即死者亲属头上戴的白色孝巾,用白坯布制成。制孝巾时不能用剪刀,必用手撕,撕成方块,再对角一折,折成三角巾,扎在额头上,孝巾围于额头正中处再加缝一小块"大麻"或"二麻"。外孙的"头白",用漂白的细白布(俗称"白西洋")制成,上面加缝一小块青色布。其他外亲是用"白西洋"布加缝小块红布,不佩头上,而缠在左臂。不曾戴过孝的小孩,在他们孝巾上的"大麻"、"二麻"或青色布上还要加缝一小块红布,以减丧气。
"孝帽":已婚孝男戴白纸做的两侧高耸的纸帽,两侧垂下麻丝,直到耳边,帽上面再加缠有麻布条的"孝箍",也分"大麻"、"二麻"。女则戴白坯布制成的"甘头"。"甘头"呈长方形,像一只相邻两边豁开的面粉袋,不豁口的窄边罩在头顶,其他部分披在肩上,直垂后腰,大人小孩都戴。
依五服穿戴着丧服的服丧带孝期,与所着丧服相适应,从三个月到三年不等。丧服改革后、服丧期也相应变革。
灵堂布置
成服后的丧家,灵堂正式布置起来了,气氛越显得肃穆凝重。在出葬前,来吊丧的亲友要跪拜,灵前设有跪拜用的草垫,上铺红毡,表示对吊客的尊敬。吊客一到,孝帐内的家属放声痛哭,丧家燃香二支,递给吊客。吊客掀起红毡的一角,露出下面的白垫,表示对丧家的尊重,然后拈香跪拜。丧家要陪拜。拜毕;插香于灵前香炉。晚上,学男要在棺旁铺草守夜,头枕土块,叫做"睡棺材头"或"守棺脚",至少头尾三日。孝男睡在草上,枕着土块,取古人"哀亲之在草"和"哀亲之在上"之意,叫做"寝苦枕块"。丧家在亲死大殓之后,每日要在灵前敬茶饭,叫做"捧饭",清晨和晚上各一次。"捧饭"时,孝妇要放声号哭,呼唤死者"起来吃!"叫做"叫醒叫困",视死如生,极尽孝道。
即使在死者葬后,凡有祭祀死者的日子依旧进行,并提前一天或三天就号哭"叫醒叫困",然后"捧饭",直到服丧期满举行"除灵"仪礼时,才不再"捧饭"。所以"除灵"又称"散饭"。
大殓祭棺之后,除夭折或恶疾而死者即下葬外,一般要过"旬"即七日后)落葬,贫者也要二三日至一二周才下葬。"三七"后须择吉日下葬。富者则搁棺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下葬,形成闽南丧礼中的一大陋俗。
搁棺停柩,一般都出于尽孝的考虑。民间以停柩越久,表示子孙越孝顺。如果老人一死就尽速安葬,会被人视为子孙不孝,草草应付。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也都要停一段时间。
闽南是商业中心,又是侨乡,出外经商做生意和出洋的人多。为了等待子孙奔丧归家,也要停枢。也有为筹措费用而停柩的。
更有迷信的人,为找吉地好风水而耽误时日,或相信择日师指定的吉日,而久停不葬的。有的大家族、各"房柱"意见分歧,有的相信各自找的择日师选定的不同日子,有的各请风水先生选基地,选中的吉地相去甚远,久争不下,落葬无期……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的停枢,一般多停在自家的正厅里。出于特殊原因,不能停柩于家的,则在附近另搭小屋停柩,或寄柩于寺院;停柩的棺木要请工人加以油漆。油漆棺材多在服丧期内祭祀的日子进行,如"做七"、"百日"等。油漆要数遍,甚至数十遍,以示孝心,依停柩时间长短和经济能力而定。
闽南的棺木多由六整块的杉木板制成,一头粗大,一头细小。一般多油漆成红色,棺身洒满金色。有的彩绘五彩花鸟人物,棺头写上金字"福"字(死者为男性)或"寿"字(死者为女性),字边加绘蝙蝠图案。棺尾绘上香炉、烛台、童男童女持幡接引的图案。
出山
闽南的出葬,俗称"出山"。丧家在"出山"前要提前通知亲友前来送葬。一般多为口头通知,互相转告;也有另发"讣音",书面通知的。后来的"讣音"发展成为铅字印刷、精心装订成册的,内有讣告、死者遗像、各人悼词等。
"出山"之日,亲友到齐,丧家家属披麻戴孝着丧服。送葬的亲友多以白布扎在左臂,后世改用一朵小鲜花或小白纸花戴在胸前。临近"出山"的时刻,孝妇孝女等丧家妇女手抚棺木痛哭,叫"哭棺材头"。这种号哭要哭到给棺材绑上杠之前才结束。孝男等跪伏于棺侧痛哭。时刻一到,棺材抬出门,这叫"转棺"。
"转棺"之后,举行俗称"起柴头"的隆重祭典,又称"起车头"、"启灵",即送棺出葬之祭。在灵前排起供桌,排列着丧家五牲全席,次为女婿的牺牲祭品,其他亲戚的祭品摆在最外面的供桌上,点烛焚香。丧主(孝男头)先三跪九叩地跪拜,接着丧家本家人跪拜。家祭完毕,丧主钻进供桌底下,向接着跪拜的女婚等外亲跪拜答谢。当这些外亲跪拜时,有司仪者号令祭拜,并代他们读祭文。祭文读完后,外亲也要三跪九叩地行拜,跪伏在地上哭祭。这时丧主要从供桌下爬出来,跪在他们后面"随拜"。外亲的哭拜,通常因缺乏对死者的真挚情感而哭不出声泪,张嘴干哭,喷出的气息,扬起地上灰尘,一阵阵的,被看热闹的嘻嘻哈哈地称为"喷土粉"。女婿这方除了有被戏称为"喷土粉"的祭拜义务之外,还要在出葬队伍前列打出"灵旌"一幡。没有女儿的人家,往往要认个干女儿,以享受死后的这种待遇。内外亲跪拜之后,丧主继续跪在灵侧答谢其他亲友的祭拜。
"起柴头"的祭拜之后,举行钉棺盖的"封钉"仪式。"封钉"时,死者子孙一齐跪在棺尾端,每钉一钉时都由同族"好命人"念"四句",祝福"点斧":"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成巴土,子孙之寿如彭祖。"每念一句,子孙齐响应"好"!最后一根钉只是象征性地轻轻钉进一点,然后由丧主用牙咬拔出来,这就是"出钉"——"出丁",子孙后嗣将绵延不绝。如果死者为女性,封钉时则要由"外家"长辈象征性地先敲一下。
这时丧乐队绕钵击出行进节奏,丧家子孙排成长串,在司仪的前导下,绕棺三周,这叫"旋棺"。施罢,孝妇孝女又痛哭号叫着,扑向棺木。
紧接着是"绞棺"。工人将棺木用绳绑在俗称"独龙杠"的长长的木杠上,木杠两端又连着小杠,每端一般由4人或8人抬,共8人或16人。大家族多出动本族同姓之青壮年抬棺,以之为荣。绑好独龙杠后,罩上棺罩。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宫殿和古装人物,下部垂下绣帘,罩住棺木。棺罩的顶上,吉祥物昂首挺立,男性用麒麟,女性用凤凰;都是栩栩如生的闽南工艺彩扎。木杠前端上安上了五彩斑斓的彩塑龙头,木杠尾端上龙尾弯翘,象征着死者不死的灵魂,将由吉祥的麒麟兽、凤凰陪伴着乘龙西去,直抵极乐世界。
规模盛大的"出山",往往扛"轴"如云,鼓乐或"戏出"十数阵,围观者万人空巷,争看"热闹"。丧家的邻居、亲友,以前得过死者恩惠的,为感谢死者恩德,往往在出山队伍途经的路上设祭,叫做"摆路祭"。棺木每逢"路祭"必停下来,由抬棺者用杠棒撑起,吹奏鼓乐,孝主向摆祭人跪拜致谢,并赠以白布,同样要缠以红丝线。
子孙众多的丧家,出山时遗属不走在棺材后,而是走在棺材前,由"独龙杠"上的龙头拉出两条白布,遗属走在两条白布中,攀布条而行,颇为"壮观",厦俗称为"拔龙须"。孝主手执"兔子尾",走在中间。"龙须"的两前端是女婚或孙婿或侄婿,称为"龙目"。"拔龙须"源于古代"执拂"之礼,意即送葬者牵引灵枢到墓地。厦俗,三代以上人家,老人出山,有条件的就要"拔龙须",以壮观瞻。"投龙须"出山的队列,棺木以鼓钹民乐殿后,称为"格后吹"。
传统的闽南大"出山",是对死者最后的送别,是生者对死者敬意和怀念的最集中最隆重最淋漓的表达,也是对死者灵魂感情溢泻的祝福。大"出山"也是家族阵容的大检阅,社会关系的大曝光,展"门风"正其时。大"出山"中,先后登场亮相的闽南彩扎工艺、各式亭桥、服饰、挽轴、歌仔阵、戏剧、鼓铁、南管、十音、大鼓吹、西洋钢乐等,五彩纷呈,交相辉映,展现闽南灿烂的文化风采和精神向往,令人心驰神往。
入土
棺木到达墓地后,取下棺罩,抬到墓穴前,孝男孝女等分列左右,跪拜,号哭,诀别。和尚或道士在旁诵经。诵经完毕,人葬时,先放墓志铭,然后土工拔下棺木底下的通气木栓,抬棺入穴,盖上灵旌。孝男将"木主"覆在棺上,请死者魂灵起千附主。孝男盖了第一杯上,然后掩上立碑。
墓旁立有写着"后土"两字的土地公碑,表示敬请土地公看护、棺木埋葬之后,要由点主官先以五牲或三牲祭拜土地公、并烧金纸,这是必不可少的。
祭过"后土",孝男身背木主于背上,向着太阳的方向跪下,由点主官用朱笔和墨笔"点主"。原有木主上的"神主"两字,主字先写成"王"宇。这时,点主官先用朱笔在王宇上点红点,红点上用墨笔再点一下,"王"字就变成了"主字。"传说经此一点之后,死者的灵魂就定在木主上了。闽南的"点主"都是在神主牌或遗像上下先点红笔,再点墨笔。点主官在点主时日中还要念吉祥句:"点天天青,点地地灵,点眼眼明,点耳耳聪,点主子孙兴旺。"点完朱笔后,即将朱笔朝太阳方向掷去,只留星笔。丧家在点主后,向点主官拜谢,然后将本主放回装有五谷和格钉的米斗内,米斗放在墓碑前,移过祭"后土"的牲礼,祭坟跪拜,然后烧银纸。
祭墓结束后,将带来的五谷种子撒在坟上,留下一部分带回家,以兆子孙丰收富足。丧主和全体遗属绕募一周,再抬一块墓土放在米斗里。
木主由孝孙捧着,乘轿回家,这叫做"返主",就是把死者灵魂请回家。"返主"时,不能依原路回家,而且在过桥、拐弯时要叫着死者的名字,请它跟着归家。"返主"时还要不断滴洒从坟地附近汲来的水。木主由在家的妇女在户外路头哭接回家。
从坟地上请回的木主,安放在正厅的临时灵桌上,坟土放在香炉里,桌上摆上祭品和桌头用,点燃香烛,举行安灵仪式。从坟地上返家的人要依次在本主前点香跪拜。
安灵之后,宴请亲友、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必是猪肉煮红酒糟,俗称"红槽肉"。参加葬礼的人都以吃"红糟肉"为吉利,所以请吃这种宴席又称"吃红糟肉"。这种古老的习俗延续至今。现代的人们以"红槽肉宴"答谢亲友对产家的关心帮助,以淡薄哀丧气氛,力丧礼关键阶段划上句号。
棺木下葬的第一、二天或第七日,丧家要上山巡视,看看坟墓的情况是否正常,死者是否确实已"入土为安",而不是一葬了之。巡山显示了丧家对死者负责尽孝的情怀。
巡山时,死者遗属都披麻戴孝,备牲礼等祭祀用品,先把"后土",烧金纸;后第坟墓,烧银纸。都要焚香,点烛,上供跪拜。至此,落葬才确实结束。
守孝
守孝,古称“居丧”,俗称“带孝”。有穿丧服的,也有身上佩戴“孝布”的。居丧戴孝时间长短不一,从几个月到3年,有做完七七四十九天脱孝的,也有到“百日”或“对年”后脱孝;还有服孝3年,丧期满后才脱孝。
祭祀
对死者的祭祀从敬“脚尾饭”开始,在丧葬过程中的许多礼仪,都是对死者的祭祀。死后每7天的祭祀称为“做旬”,也叫“做七”。闽南多数做到“七旬”。一、三、五、七为大旬,二、四、六为小旬。头旬及七旬由子主祭,俗称“孝男旬”;三旬由出嫁的女儿主祭,俗称“查某仔旬”;五旬由已嫁孙女主祭,俗称“查某孙旬”;其他旬只作一般祭祀。大旬比较隆重,尤其是“尾旬”,祭品丰盛。做“尾旬”时往往要烧“灵厝”,即将纸做的灵厝焚化,给死者的灵魂居住。闽南多数在“做旬”的三旬、五旬、七旬时“做功德”,一般放在五旬,也有放到百日、对年(周年)时才做。“做功德”即为死者歌功诵德,以表子孙思念感恩之情,祝愿死者能早日升天转世。“做功德”时间不等,有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还有七天七夜。一般在丧家中堂布置功德场,挂起绿白两色的垂直对联,内容是对死者的吊唁。做功德常在“五七”结合做“道场”。做功德道场也要烧“灵厝”。“灵厝”请糊纸店专制,规模大的在广场搭起楼房庭院式的竹架纸糊灵厝,厅堂匾额高悬,死者纸像端坐其中,两旁仆役伺候,卧室内有各种家具摆件,厝外有路桥和车船马轿,有街市店铺,行人景物,最后付诸一炬。未到“对年”的正月初三,丧家要祭亡灵并为死者“烧新床”(用竹纸扎成的床),让死者在阴间睡新床。
拾骨
拾骨,又称“拾骸”,俗称“拾骨头”。“拾骨头”一般在死者葬后3年或5年、7年的清明节前后10天内,也有另择吉日吉时。届时,死者亲属请土工掘坟开棺,将尸骨捡出整理曝晒,用红丝线按人体骨骼的衔接贯穿,放入特制的腰鼓形陶瓮,谓之骸罐,俗称“夙金瓮”。也有将骸骨贮小棺中,谓之“金棺”,也称“骸棺”,再迁葬于新穴或合葬在他穴。
8、丧葬习俗
·出
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甚至因而倾家荡产。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村口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仪式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一般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地方交通方便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流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除极个别地方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草鞋在棺材碰过的地方擦几下以禳解。?
9、关于闽南殡葬的仪式
礼生:指司仪,即仪式的主持人。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等。
·守 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