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丧葬风俗
1、畲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歌俗主要有拦路情歌、来客比肚才、做表姐、做亲家伯等。歌会主要有农历四月分龙节在福安穆阳一带苏堤山的牛石岗歌会,六月初一在福安留洋白云山的歌会,七月初七在福安社口、营坑白云山的歌会,八月十五中秋节福安城关镇的歌会,九月初九霞浦城关马洋目莲山与溪南葛云山的歌会等。
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农闲时,村上来了客人,村上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众歌手到客主家门口放一鞭炮,涌入中堂起歌头: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如果客人是歌手,会很快对上,如果客人确无歌手,则以歌骂得他回去以后非学起来不可。若客人来了,村上无人对歌,也会被人视为此村无能。找客人对歌,村上上场唱者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服期内或造房竖柱时,不对歌,要对也要放别人家去对。来客对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双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戏真演,双方都未婚则求之不得,往往唱来一个终身伴侣。
来客对歌,一般对一整夜,半夜时主家烧点心招待所有在场者,唱到天亮时,要唱十二生肖歌以送歌神,结尾是唠歌唠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乡,唱条歌儿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对歌结束时,村上主要几个对歌者要集点钱作为手薪送给客人。当然唱歌来了真感情,就不是送点手薪了。
另外,畲族婚俗中,有三个热闹的场面。一是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时;二是借锅和杀鸡时;三是婚宴酒过三巡,赤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上装有一对红烛灯、酒盏、银手镯的敬酒盘,由陪同新娘的姐妹按席位向客人唱《敬酒歌》。敬酒从首席第一位客人舅公开始,唱罢敬酒歌,送上一双鞋给舅公,舅公则将备好的红包放到盘内,并将酒一饮而尽,再一一敬其他客人。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的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及其周边的畲村,畲族“双音”,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畲族山歌中的奇葩,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畲族“双音”有别于其它畲族山歌,在于它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声部音乐复调性的组合形式。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主要表现形式
1 、二声部山歌“双音”属清唱,演唱形式,每个声部至少 1 人,每个声部的演唱人数可多可少,不论声部的男、女性别演唱,亦可两声部都由同性别演唱,但演唱情歌就一定要男、女各唱一声部。 2 、二声部山歌“双音”词律歌词结构基本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四句为一条。 3 、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声部组合形式 有以下这么几种类型: ( 1 )支声式由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 2 )和音式两声部之间节奏基本相同,旋律基本相异,构成多种不同音程关系。乐句终止音相同。( 3 )接应式两声部之间,一声部来了,另一声部紧接。头尾相叠置。( 4 )模仿式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在不问声部中以模仿形式先后出现。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学术价值:在音乐史中,常见的畲族民歌只有单声部,而畲族“双音”却是多声部民歌,在其它少数民族民歌中, 也是不多见类似畲族“双音”这样具有音乐复调性质的民歌。其二,畲族“双音”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传承历史,在畲族民间音乐文化中以及全国其他少数民族民歌中实属罕见。抢救和保护畲族“双音”,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乃至对世界音乐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实用价值:在于对畲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 畲族民歌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含神话传说歌和小说歌)、杂歌(含爱情、劳动生活、传授知识、伦理道德、娱乐生活等内容)、仪式歌(含婚仪歌、祭祖歌和功德歌等)。
畲族民歌的曲调大致可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山歌调包括: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丽水调、景宁调、龙泉调、文成调等。师公调包括念诵调和配合做公德动作的歌唱。
畲族山歌多用假声歌唱,按唱法的不同,有平讲调、假声唱、放高音等三种变化。在福建省宁德北部的七都、八都、九都等地,还有一种双音的歌唱形式。由男女二人用同一歌词演唱,曲调之间形成支声式、模仿式或和音式关系。此种唱歌形式曾有一段时期盛行,代表曲目有《风吹竹叶尾提提》等。现已濒危,亟待抢救。
畲民喜唱山歌,不仅婚嫁喜庆,逢年过节唱,而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情。畲族民歌一般以四言、七言体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仄声。畲族民歌很多,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种类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歌、儿歌、杂歌等。编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卷》畲族婚俗歌935首,哀歌642首,还有用本土史实编成的《打酒局》、《打盐霸》、《古老歌》和《汤夫人歌》等4首长联歌。 畲族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畲族歌曲调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调。如闽东地区有4个调区,即福鼎调区(流行于福鼎、柘荣、霞浦县北部。属五声商调式)、霞商调区(流行霞浦县大部分、福宁县等地区,属商调式)、福宁调区(流行于福安、宁德、寿宁、民间南、古田、周宁、柘荣西部等地)、罗连调区(流行于罗源连江、宁德、南部的飞鸾等地),浙江畲族也有5个基本曲调,即丽水调、景宁调、文成调、龙泉调、瑞安调。纵观畲族歌曲以轻声细语为特色,在词曲结构方面,歌调比较整齐,多7字一句,四句成一段(又称为一条)。一首民歌,少则1-2条,多则7-8条;调式多为五声性调式,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其中商调式分布最广,角调次之,徵、羽、宫调式再次之。
畲族人民擅长二声部重唱的唱法,人们称之为双音,畲族称双条落。在演唱上,带有轮唱性质。双音最初是两个人唱,发展到可以3人,也可4人。一般不超过4人。两声部分上两人演唱,两个演唱者可一男一女,也可两男两如是由一男一女二人重唱,男的先唱或女的先唱都可以,后唱者可在先唱者唱后两个字或四个字接唱,要与前唱者唱同样的歌词和近似而不完全相同的曲调。双音在唱法上,一般男女都用假声,后来男子敢用真声唱,听起来声部更加清晰。畲族假声唱法追求恬静、纤嫩、清秀、古朴。由于唱法的不同,一般同一首歌可出现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和三种不同曲调整。演唱双音不严格规定时间、场合,但必须在唱歌的季节,即从农历八月十五起至翌年三月初三止为畲家唱歌的季节。尤其是正月、三月三、八月十五、九月九等节日,畲家总是成群结队走亲串友,以歌当话,还要举行盛大的对歌会。这都是欣赏畲家双音的好时节。
畲族民歌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
传师学师是由畲族法师向学师弟子进行传师学师的活动,在举行传师学师仪式上,所有祭师坐在筵桌上,由主持传师学师仪式的东道师在筵桌上很有节奏的自击鼓自唱的兵歌。传师学师时,法师在铃刀、龙角、扁鼓、铃钟、琴箫等道具和乐器的吹、摇、拉、碰击声中时而边念咒边诵词,时而边歌边舞。 畲族民歌按首数多少可分为短歌和长联歌,独立一首为短歌,平时多唱短歌;几首、几十首甚至上百首为一个整体内容的民歌称长联歌(或叙事歌),如《高王歌》、《封金山》、《时辰歌》等,景宁一带还有《打盐霸》、《打酒局》、《汤夫人歌》等长联歌。《高王歌》是记述畲族源流传说的长联歌,畲族人民视为传世之宝,民族史诗,畲族家喻户晓,世代传唱,全诗共112首。
劳动歌是以歌唱形式表达各项生产劳动须遵循的农事季节,介绍生产知识,如何争取丰收,实现美好生活等。广泛流传的有:二十四节气歌、十二时辰歌、种田歌、勤耕歌、采茶歌等。《砍柴歌》是在畲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劳动歌之一,畲民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具体形成年代不详。该歌是畲族姑娘在山上、田间劳动时,相遇砍柴青年即兴编唱的劳动歌曲,内容富有哲理,又具男情女爱的情调。
情歌又称缘歌,是畲族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动人心弦的民歌。情歌大部分是以某种事物为衬托,表达男女间爱情的,青年男女通过情歌谈情说爱,互相倾吐真挚情感,排除一切阻力,实现男女结为夫妻的目的,即使中老年歌手对歌,亦善穿插扣人心弦的情歌来助兴。《情歌对唱》畲语称唠歌,即男女相互对唱,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文化生活形式,只要你走进畲村,就可听到山上、田间的男女对歌声。情歌对唱,基本上是一男一女对唱,各唱一首,一唱一和,男女青年相遇时,一般由女的主唱,男的根据主唱者的歌词内容应对,所以和唱者要随编随唱,难度较大。情歌除野外劳动时对唱外,也有夜间对唱,晚饭后开始,天明结束。一是不妨碍劳动时间;二可吸引众多听众。
畲民喜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更具特点的是在丧葬悲哀时,以歌代哭,倾吐哀情。《哀歌》又称丧仪歌,形成年代久远,至今畲村畲族成年人去世入棺后,灵堂两边摆上长凳,凡死者下辈均入座唱哀歌,整个灵堂没有豪啕大哭,只有哀歌高吭,哀歌内容大都为悼念死者,思念死者生前乐善为人,表达对死者的尊敬,祈祷死者安息,忏悔对死者生前照顾不周和对孝子的赞扬,对不孝的斥责,其曲调低沉悲切。
畲族还有怀念先辈,追述历史的功德歌。功德歌有统一歌词的手抄本流行,并由专门祭师舞蹈,是做各种类型功德必唱之歌。不同的是功德歌有动作、有道具,地点在师爷间或本家灶边,歌名有:齐声呼、月月唱、大离别、小离别、媳妇苦、卷筒线、牛崽传、二十四孝、五更叹、行孝、灶君保护、夹歌等12段,唱时要唱三轮,唱夹歌内容时,由三人一组进行,一人肩背竹篓(也有用谷切),手抓一把白米,另二人抬着一只布袋,绕着灵堂棺木,对歌作舞,像抓白鹤一样,通过引鹤、放鹤、言鹤,意为引魂升天,亡故仙师骑鹤上天堂,唱捞鹤歌,跳捞鹤舞。
2、悬棺是怎么放上去的?
悬棺葬又叫崖木葬,顾名思义这种古老的葬法是将棺木放置在陡峭的悬崖之上,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先人不被战争或是外界的因素打扰和破坏,如今在福建和江西等地依旧可以看到这样的古墓,在陡峭的悬崖洞中或者在悬崖壁上打上庄子,然后将棺木放上去。
大家远远看到高高的悬崖壁上放置的棺木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这是怎么放上去的,因为险峻的连人都不可能攀登上去,古代又没有飞机和大型吊塔,这么艰巨困难的工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唐朝的《朝野佥载》里面记载过古人是从悬崖顶上将人和木棺一起往下放,这么做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必须得是有小洞穴的悬崖才是可行的。

也有人大胆猜测说很可能是因为古时候的水位比较高,因为有很多处悬棺下方都是河流,这样一来古人就可以乘船在墙壁上开凿钉木桩子,然后放上去,如今上千年过去了水位低了我们看到的就是在高处的棺木,但是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证实。为了得到更多的有力线索,曾经有部门专门去民间搜集关于悬棺是如何安放上去的资料,于是出现了非常多的说法,有人说可能搭建了手脚架,或者是修建了栈道,还有云梯等,工程完工了就将这些一一拆除,以古代的科技这么巨大的耗时耗力的工程,只靠人力是难以做到的。

后来有人发现如果采用机械那么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滑轮机械,古人称呼它为滑车,应用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再用一另一个滑轮配合使用,在战国时期滑车就已经普遍使用,技术相当成熟,在战场上和大型农作生产劳动中都被广泛使用,有些富贵人家葬人下棺也会用滑车。
《墨经》里面也有记载,滑车可以用绳子控制其力度,一根绳为“挈”,一个绳为“收”,也就是说一个为输出的绳,一个为收回的控制绳。在轱辘的作用下控制力学,但是这一方式也不是完全让人信服。

因为不管是用哪一项技术的前提都需要打桩,工程越大打桩就要打的越多,在这些悬崖之上和周遭都没有发现有打桩的痕迹,如果说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些痕迹已经抹除了也不符合自然现象,因为岩石通常不容易被破坏,这样打桩的难度系数就大大提高了,即便打桩之后留下的洞口也是难以修复的,多年以来也没研究出确切的说法。
3、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埽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国外的“清明节”】
5月6日叙利亚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5月30日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8月份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
9月1日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10月31日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11月1日法国万灵节。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
清明“食”节清明最好吃春菜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清明【释义】:
①清澈明净:月夜清明。
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
③政治开明,有法度有条理:天下清明|生于清明之世。
④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食俗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一个关于青团的典故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追忆食品”重返百姓餐桌
做法:用艾(一种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艾的绿色立刻就变成了碧绿色,然后包入豆沙馅,上锅蒸好后的清明果是碧绿的像馅饼一样的东西,底下会垫着一张圆形的竹叶(俺家用松针,更香健康),小小的点心透着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专家教你吃青团
瑞金医院内科丁学屏教授告诉记者,吃青团时也有门道,如果吃的方法不当,还可能影响健康。
四类人群忌吃青团一、老年人和小孩绝对不适宜吃青团。因为制作青团的主要材料--糯米是一种极难消化的食品。老年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都不好,吃青团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二、胰腺炎和胃炎患者严格禁止食用青团,因为青团中的糯米会导致这些炎症的复发或病情恶化;三、糖尿病人禁食青团,青团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现在商家推出的新品青团所含糖分“与日俱增”,糖尿病人食用青团无疑会使病情恶化;四、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青团,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加重病情。
吃青团时四注意一、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容易反生,极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二、最好与竹笋或马兰头一起吃,这些食物在一起吃可以加快青团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三、绝对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这样的难消化食品如果与油脂混杂在一起则会加重肠胃负担,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四、最好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为这些食品可以减少肠胃道消化青团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负担,有利于青团在体内的吸收。
清明节各地有不同的食俗: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俟雨停,提篮挑担祭祖扫墓的人就多了起来。闽、台两省祭祖扫墓的期限,从清明到谷雨,各县(市)有所不同。而闽东的宁德、周宁、寿宁等地祭祖坟,多是全族出动,近则由族里设宴宗祠,聚族饮宴。一时举族上下,男女老幼皆到,也算是闽东别具一格的大团圆。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乌稔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时候我就特别好奇,这明明是草,怎么就变成了后来的清明果的?外婆她们也懒得理我,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们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鲜嫩欲滴,还是半成品就让我垂涎。准备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但无论什么馅少不了辣椒粉,这样做出来的果吃起来才觉得够味过瘾。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这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一个个碧绿剔透,可爱极了,看她们包清明果也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们手中飞出。那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清明果谗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乡亲们总也忘不了在城里的亲朋好友,总在清明时节给我们送来自己做的清明果,那亲情,那美味至今都难以忘怀。时过境迁,清明果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他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如今,远离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果,便会从心底里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回到家乡给外公、外婆扫墓,但父母却捎回了家乡的清明果。见果如见人,我又想起了乡里乡亲亲亲热热在一起制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亲昵是那么温馨和美,但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很难找到了。只有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满诱惑,依然耐人寻味。
清明时节雨绵绵,艾果柔柔乡情牵,春风伴梦回家去,又见村头起炊烟。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青团 醴酪与环饼
青精饭子推馍
4、悬棺是怎么弄上去的?
据考证,当年我国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对高山的崇仰,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 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从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推测为悬索吊下。在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一般地势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再将棺木吊装好。有时候,先沿崖壁凿出平行的一条通道,将棺木依次推进,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许多麻烦。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在饮食起居、风俗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保留至今。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圆百里,溪谷环绕,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游客泛舟弯曲碧绿的九曲溪水,荡漾在赤黑斑驳的岩峰之间,便可仰见难以想像的天下奇观:峭拔百仞的悬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远、饱经风雨的棺木凌空悬置。这就是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悬棺葬。 民俗学将悬棺葬归为崖葬(亦即风葬)的一种形式,这种把死者遗体或骨殖放入棺中置于悬崖上使之风化的葬法,可分为利用人工楔入木桩或于天然岩缝悬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凿岩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悬于外等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共同特点在于一个“悬”字,所以后人便沿用南朝人顾野王对之的称呼,通谓“悬棺”。顾野王在游历武夷山时,曾见“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此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壮观,现在所剩大约不满二十具了。惟悬棺葬并非武夷山所独有,据文献记载以及迄今所发现的,在江西、浙江、台湾、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许多地区,也都有此类棺葬存在。各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科学发掘与清理,经用碳14测定和陪葬物比较,认为这些悬棺的时代从商周起经汉晋直到明清都有,它应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葬俗。 悬棺葬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其一个个具体项目,几乎都是悬案,所以也有人以“悬棺葬之谜”作为统称。这里简略介绍一个和民俗学研究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这种奇特的葬俗是怎么产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由来的传说:上古时,畲族的始祖盘瓠王与高辛帝的三公主成亲,育有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狩猎务农。因盘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儿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后代代沿袭,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畲”字,古时写成“輋”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车轮把棺木悬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传说,点明了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受同样的观念支配?就笔者寡见,目前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探讨过。 相反,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门和齐家文化墓葬的独木舟式棺材都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的萌芽。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亦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和科技水平有关,并无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但驳难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葬俗的形成是与战乱有关。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古人的崖葬习俗,“弥高者以为至孝”,以至丧家争相挂高;元代李京《云南志略》则载土僚人死后,悬棺以“先坠为吉”。也有人认为古代越与濮及其后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国。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记有西王母宴请武夷山众乡亲的传说,并称葬有悬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条为“虹桥板”,认为众乡亲就是从这些“虹桥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学者便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沟通道路,虹桥跨空,好让崖洞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这些看法,认为西王母是东汉以后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于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区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时期汉族社会的发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国”的;至于“图吉”、“至孝”、“尽孝”这类涵义,当是年代较晚的悬棺葬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反映了悬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变,但不是它原来的观念意识。 又有人从原始生殖崇拜观念入手探索悬棺葬的起源。如杨军、郑从武在论述四川古濮人的悬棺葬时,认为这种习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的传说中得到较为正确的解释。僰人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里有则传说云:僰人受到病疫威胁时,祖先神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可见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对他们有保护作用,这是石崇拜的一种表现。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们传说的那样,是为乞求平安而把灵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石头能赐嗣于己,使自己的群体人丁兴旺。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三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验”。很明显,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对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当属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义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认为的是普渡灵魂回归故乡或驶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则是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陈明芳《中国悬棺葬》)。 比较各种见解,似以石崇拜说和祖先崇拜说的分析方法较为近理。但掩隐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的悬棺葬俗起源之谜,是否就因此揭晓了呢?仍无定论。
5、福建宁德周宁婚姻风俗
按周宁传统习俗,做寿时女婿位置最大,送礼最重。你父为亲家,就送一般礼即可专。
1、猪脚、大属公鸡、番鸭选一样,要贴上红纸条;
2、线面一包(2——4市斤)贴上红纸条;
3、糍饼(也可用糯米代)贴上红纸条;
4、红寿联一副,写上款。(下款写XXXXX拜祝)
[记住,周宁习俗是“贺喜、祝寿”]
(敬远斋——宁德市闽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住周宁)
6、周宁欢度传统佳节有哪些风俗民情
祭春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一年农事、运道之始。这一天,其祭祀仪式也很被看重:按日历标注的时辰,备足时鲜供品,上香烛,呜炮敬迎春到,祈祷四季平安发财,同时还在厅堂正中张贴“春到吾庐” 的大红纸条。
不管年底春还是年外春,只要是立春,而且是在“春到” 这一刻,全城鞭炮此起彼伏,震天轰呜,相继几个时辰不绝于耳。都想把“春姑娘” 请到自家,这下可忙坏了春姑娘!
祭灶
古称迎春日,也叫除尘或称“神上天”。有家有灶,必有灶神。厨房正面山墙上供着的灶神,是人间家家户户最露脸的笫一神。因为是玉帝派下来(违禁词语-已隐藏)各家生活的天神,权力通天,主财源五谷六畜,美丑善恶。这样,他们的权力可就大到天了,你不和他搞好关系还行?
最早,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如今专职灶神爷,姓张,名单字子郭。他头戴帝王冠,身着日月龙凤帝王袍,腰系玉带,手持象牙朝笏,三缕长髯,面如重枣,龙眼凤目;与他同享人间烟火的灶神婆,凤冠露帔,持重端庄。
每逢旧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有的人在二十三日),是祭送灶神上天向玉皇述职、回天过年的日子。晚唐.罗隐有诗写道:
一盏清茶一缕烟,
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帝欲问人间事,
为道文章不值钱
同时,玉帝听了灶神的汇报,必定于次日(十二月二十五日)亲临下界搞调查,所以人间这天又要迎神了。古谚才说“送走灶神迎玉帝”。因此上祭奠仪式很是隆重:于当晚18——20时,在灶前摆上灶糖灶饼、时鲜水果、清茶三杯、上烛焚香。举家由家长带头,诚恐诚惶跪拜灶神夫妇返驾天庭时,能多向玉皇呈报善事。然后,待香烛过半,大放特放鞭炮,送灶神爷驾返天庭。大家就可以把祭品分享。这就如俗谚说的:祭灶神,吃灶糖。
大凡外出谋生、办事的人,都务必在祭灶送神前赶回,图个团团圆圆合家欢!
除夕夜
一年最后一天,也称除夜、大年夜,人们极是看重。
除夕,先秦时文献中就有禳灾除疫的记戴。历经东汉时渐成习俗,至唐更郑重其事敬神驱鬼祈福禄;到明清,民间各户焚香烧纸,送迎灶神,各家还力办一席“团年饭”(庆团圆)、吃年糕、(年年高升)、大块肉(肥油油)、吃大鸡(大吉)、全尾鱼(年年有余)、还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压邪)大门上张贴春联、倒福(图福到之意)、当天晚上还得“守暝”。
守暝,也称守岁。终夜守坐,以待天明。早在尧舜时就有守岁的习俗,兆明年大吉大利: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即是这意思;另层意思是祈求父母长寿:“守冬爷多寿,守岁娘长生。”那唐太宗《守岁》诗写得更逼真:“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迎灶神
也称神下降。春节后的初六晚上,灶神双双返驾人间,全城家家户户也象送灶神上天那般,焚香、上供、燃放鞭炮隆重恭迎。从这天起,这人间笫一神天天不离影,同下界民众共同生活在一起了。
如此这般隆重迎送灶神,看看神龛两边贴的厨联,就不难猜得个中缘故的了:
上天呈善事 回驾赐吉祥
立夏食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以饮食文化为甚。元宵汤圆中秋饼,端午粽子重阳酒,大凡节日,必与饮食有关。单就立夏,各地便有不同的饮食风俗。
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饼,有甜、咸两种,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饼则多加砂糖;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拌蛋青粘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而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更为丰富,有“九荤十八素”的说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参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闽东人立夏以吃光饼为主。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指立夏日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正月初一:
这是春节期间最隆重的一天。不分大人小孩,正初清晨起个大早,穿上新衣新裤鞋,由长辈带头祭拜天地,然后依次再拜长辈,小辈们都可以拿到长辈们发的红包,欢天喜地一起吃新一年中的笫一餐。只是这一餐要吃素食:线面(长寿面,不管多长绝不能夹断,只许吸入,以兆长命);青菜(长命菜,也是撕成长条,慢慢尝吃)。动不得荤。(因为春节三天是弥勒佛管理的,所以要吃素。)
l 拜年:
正初吃过早饭,就去拜年了。
拜年意思不相同:一是给五十周岁的人拜寿,不管张三李四,只要是五十岁,你都可以登门高喊拜寿,主家就会盛情请你人席。(庆寿人家的子女,早早在厅堂摆设下长寿面蛋及点心糕饼,专候左邻右舍来家贺寿时招待用,祝贺的人来得越多越体面。)然后分发红包,(价位在二至数百元不等,也有很牛气的儿子,发金戒指、自行车,手表不一而足。)
其次,由女婿为主给岳父母庆寿,正初率领妻子女儿一道去拜寿,一一给寿者三跪九叩。(女婿半子,年内早就备办了匾额、猪蹄、衣裤袜鞋帽等全套行头去贺寿。)
再者,正初外出时,不管是遇见谁,哪怕是往昔有介蒂的,也满脸笑容,拱手问好拜年。
春节还有好多的趣俗。比如春节三天,晚上关门要放鞭炮,清晨开门也要鸣炮开门,否则一年不吉利;三天内不能拿扫帚扫地,真的过不去,垃圾也不能倒掉,倒了如扫财出门;还有,春节三天吃大鱼大肉白米饭,饮好酒;还可以公公开开在当街大众处玩牌赌钱,治安巡视人士半闭眼睛假不管,人戏称:做年三天鱼肉饭,玩乐赌钱没人管
7、福建宁德市的民间故事或传说
福建宁德市两条鲤鱼溪的故事
在福建东北部的宁德市有两条鲤鱼溪.一条是闻名八百年的周宁县浦源鲤鱼溪,另一条是柘荣县城护城河鲤鱼溪.
民间传说,在八百多年前,京城一郑姓官遇难携带全家人跑到了周宁浦源.天色黑了,官兵紧追在后,全家人无路可走.只有一架廊桥横在前面.廊桥一端神龛上供有一尊观音,全家人只好向观音求救.真的是佛法无边.追上来的官兵只在溪两岸跑动却没有一个官兵走进廊桥.官兵走后,全家人没有再跑,就在这廊桥上休息.夜里,这遇难的郑姓京官在梦中见到了一只鲤鱼从溪流中跃身而上化为观音形象,告诉他,别再跑了这浦源就是他全家人以后的憩身之处.
阿弥陀佛,这郑姓京官就听鲤鱼的话,在浦源安居下来了.为了报答鲤鱼的救命之恩,这郑姓京官就下令族人从此保护这浦源溪里的鲤鱼,谁都不可捕杀.从此以后, 溪里的鲤鱼若病死了,郑家后人就会把死鱼从溪里捞出来,为它安葬,此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鲤鱼经过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与人的感情特别深厚,形成全世界独特的人鱼共乐的文化.
而紧邻周宁县的柘荣县,为了建设美丽的山城,县政府在护城河改建时放生了几万条鲤鱼.也出了告示,不准人们捕杀护城河里的鲤鱼.但是政府的告示没有什么作用.不听话的人还很多,河里的鲤鱼没有周宁浦源鲤鱼溪里的幸运,常常成了人们的桌上餐.政府官员们不理解,我这是为民办好事,可是怎么不守法呢?后来民间传说,不知是谁向政府官员提出了建议,请和尚\道士来念经做法,然后全城告示:这护城河里的鲤鱼不能吃了.政府官员听了这建议,请来了和尚和道士来做法念经,百姓也来观看盛事,果然这一招灵.从此以后这护城河里的鲤鱼也没有人敢再捕杀了.
现在,周宁浦源的鲤鱼溪游客如云.柘荣县护城河里的鲤鱼也自然怡得.
8、悬棺是怎么放上去的?
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
经过碳14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保存完好的两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
据考证,当年我国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对高山的崇仰,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
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从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推测为悬索吊下。在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一般地势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再将棺木吊装好。有时候,先沿崖壁凿出平行的一条通道,将棺木依次推进,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许多麻烦。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在饮食起居、风俗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保留至今。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圆百里,溪谷环绕,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游客泛舟弯曲碧绿的九曲溪水,荡漾在赤黑斑驳的岩峰之间,便可仰见难以想像的天下奇观:峭拔百仞的悬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远、饱经风雨的棺木凌空悬置。这就是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悬棺葬。
民俗学将悬棺葬归为崖葬(亦即风葬)的一种形式,这种把死者遗体或骨殖放入棺中置于悬崖上使之风化的葬法,可分为利用人工楔入木桩或于天然岩缝悬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凿岩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悬于外等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共同特点在于一个“悬”字,所以后人便沿用南朝人顾野王对之的称呼,通谓“悬棺”。顾野王在游历武夷山时,曾见“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此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壮观,现在所剩大约不满二十具了。惟悬棺葬并非武夷山所独有,据文献记载以及迄今所发现的,在江西、浙江、台湾、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许多地区,也都有此类棺葬存在。各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科学发掘与清理,经用碳14测定和陪葬物比较,认为这些悬棺的时代从商周起经汉晋直到明清都有,它应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葬俗。
悬棺葬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其一个个具体项目,几乎都是悬案,所以也有人以“悬棺葬之谜”作为统称。这里简略介绍一个和民俗学研究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这种奇特的葬俗是怎么产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由来的传说:上古时,畲族的始祖盘瓠王与高辛帝的三公主成亲,育有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狩猎务农。因盘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儿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后代代沿袭,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畲”字,古时写成“輋”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车轮把棺木悬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传说,点明了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受同样的观念支配?就笔者寡见,目前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探讨过。
相反,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门和齐家文化墓葬的独木舟式棺材都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的萌芽。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亦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和科技水平有关,并无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但驳难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葬俗的形成是与战乱有关。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古人的崖葬习俗,“弥高者以为至孝”,以至丧家争相挂高;元代李京《云南志略》则载土僚人死后,悬棺以“先坠为吉”。也有人认为古代越与濮及其后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国。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记有西王母宴请武夷山众乡亲的传说,并称葬有悬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条为“虹桥板”,认为众乡亲就是从这些“虹桥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学者便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沟通道路,虹桥跨空,好让崖洞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这些看法,认为西王母是东汉以后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于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区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时期汉族社会的发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国”的;至于“图吉”、“至孝”、“尽孝”这类涵义,当是年代较晚的悬棺葬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反映了悬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变,但不是它原来的观念意识。
又有人从原始生殖崇拜观念入手探索悬棺葬的起源。如杨军、郑从武在论述四川古濮人的悬棺葬时,认为这种习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的传说中得到较为正确的解释。僰人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里有则传说云:僰人受到病疫威胁时,祖先神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可见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对他们有保护作用,这是石崇拜的一种表现。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们传说的那样,是为乞求平安而把灵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石头能赐嗣于己,使自己的群体人丁兴旺。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三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验”。很明显,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对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当属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义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认为的是普渡灵魂回归故乡或驶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则是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陈明芳《中国悬棺葬》)。
比较各种见解,似以石崇拜说和祖先崇拜说的分析方法较为近理。但掩隐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的悬棺葬俗起源之谜,是否就因此揭晓了呢?仍无定论。
9、悬棺是怎样放上去的?
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 经过碳14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保存完好的两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 据考证,当年我国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对高山的崇仰,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 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从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推测为悬索吊下。在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一般地势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再将棺木吊装好。有时候,先沿崖壁凿出平行的一条通道,将棺木依次推进,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许多麻烦。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在饮食起居、风俗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保留至今。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圆百里,溪谷环绕,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游客泛舟弯曲碧绿的九曲溪水,荡漾在赤黑斑驳的岩峰之间,便可仰见难以想像的天下奇观:峭拔百仞的悬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远、饱经风雨的棺木凌空悬置。这就是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悬棺葬。 民俗学将悬棺葬归为崖葬(亦即风葬)的一种形式,这种把死者遗体或骨殖放入棺中置于悬崖上使之风化的葬法,可分为利用人工楔入木桩或于天然岩缝悬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凿岩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悬于外等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共同特点在于一个“悬”字,所以后人便沿用南朝人顾野王对之的称呼,通谓“悬棺”。顾野王在游历武夷山时,曾见“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此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壮观,现在所剩大约不满二十具了。惟悬棺葬并非武夷山所独有,据文献记载以及迄今所发现的,在江西、浙江、台湾、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许多地区,也都有此类棺葬存在。各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科学发掘与清理,经用碳14测定和陪葬物比较,认为这些悬棺的时代从商周起经汉晋直到明清都有,它应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葬俗。 悬棺葬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其一个个具体项目,几乎都是悬案,所以也有人以“悬棺葬之谜”作为统称。这里简略介绍一个和民俗学研究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这种奇特的葬俗是怎么产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由来的传说:上古时,畲族的始祖盘瓠王与高辛帝的三公主成亲,育有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狩猎务农。因盘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儿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后代代沿袭,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畲”字,古时写成“輋”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车轮把棺木悬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传说,点明了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受同样的观念支配?就笔者寡见,目前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探讨过。 相反,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门和齐家文化墓葬的独木舟式棺材都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的萌芽。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亦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和科技水平有关,并无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但驳难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葬俗的形成是与战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