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风俗价值
1、分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价值
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里,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网络化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一套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五四以来在文化方面总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从近百年来的文化讨论来看,一些相同的主题几乎过几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传统——重建传统——再批判传统——再重建传统里兜圈子。结果是,在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础的典籍着手,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规范做起,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
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
社会化。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教育化。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
网络化。要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需要具体分析。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须抓住和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出人才出精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业态创新,文化机制创新,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传统礼仪是什么?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
一、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二、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三、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四、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五、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3、最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文明礼仪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
4、礼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礼貌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一个……
“学习争先虽重要,礼貌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这是一首礼貌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礼貌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必须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阿姨叔叔啊;姑父姑母啊……
此刻的我已是一个高一的学生了,不怎样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叫人。一般见到熟人也就笑笑而已了……老妈一向说“见认识的人必须要叫,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经常说“在校必须要叫老师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但是此刻的我,总觉的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一向嘴边挂着阿姨叔叔什么的,会被我自己的朋友、同学笑话。
我承认这一点我做的不好,但我有自信的说我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尊老爱幼。
坐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个性是公交车。在公交车上,后门一开就能看见三把黄色的单人座椅,这三把座椅是专门为老弱病残所设的。但我总是会看见一个孕妇或老人站着,偏偏会有年轻人、中年人坐在旁边。其实我猜想坐着的人有想让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亏。直到售票员说“谁能让一下位?”我有信心说我不是这样的!正因我做到,看见这样的状况会主动让位!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礼貌能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礼貌相待的人喜悦!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来继续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礼貌!
5、传统礼仪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和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仪风俗的沉淀不无关系。
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礼仪和风俗体系一直到今天仍有大量保留。大到国际社交,小到人际社交,中华民族的礼仪风俗都风韵犹存,而且独具特色。下面我从国际社交和人际社交两方面来谈传统礼仪风俗在当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国际社交中的中华传统礼仪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中华民族素来主张君子之道,于人为此,与国也为此。所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反对侵略性战争,中华民族的战争大多因 “反抗”而起。这种思维在国际上并不得到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对西方国家。在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眼里,中华民族倾向“妥协”与“软弱”,“好欺负”,所以在历史上中国曾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与欺凌,并屡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今天,中国已近从历史上崛起。现在的中国就像是一头 “沉睡中的雄狮”,和平,安详,没有人敢轻易打扰。
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和,乃与人和,与天地之和。在现代, “和”的思想在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焕发光彩,成了中国国际社交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该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发表了如下讲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
周恩来的此次讲话构成了 “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平、独立、合作、团结、协商、求同,为新时期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人际社交中的中华传统礼仪
待人之礼。中华文化中的待人之礼,我觉得在于一个 “让”字。 “礼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讲的都是一个字——“让”。这方面有一个千古流传的典故 ——“孔融让梨”。《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族奇之。 ”
接物之礼。中华文化中的接物之礼,我觉得在于一个 “慎”字。 "礼尚往来”,“慎于接物”,讲究有来有往,小心谨慎,不能随意。如果 “不慎”,则有可能落入俗套,贪污腐败,被人厌弃。
夫妻之礼。中华文化中的夫妻之礼,我觉得在于一个 “敬”字。 “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提倡的是一种平起平坐,同甘共苦的精神。直到现在,这种精神仍然是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的重要保证。
6、在现代,哪些传统礼仪仍值得传承?原因是什么呢?
中秋佳节春节前"送大礼"。闺女定亲后到完婚的一年里,逢中秋佳节和过年时,务必由单身姑爷提早一两天亲自"送大礼包",最少是“双鸡(大红公鸡),双鱼座(每条最少2斤以上的红鲤鱼),酒4一6瓶,生猪肉6一10斤"。婚后这两个节日一样必须“送礼物",但礼物可依据状况酌减。以上几类现代社会生活中仍承传着的民俗礼仪知识,虽比不上之前庄重,但在这种日子里连一顿饭也没聚在一起吃,依然会被评定"不礼貌"的。凡能遵循或承传这种礼数礼仪知识的家庭生活和本人,一般状况下都能交往的较为和睦,有利于婚姻生活的牢固。
穿行孔孟之乡,给人留有的是不绝的原始文明行为,其观念莫不展示出出孟子和孟子的为人处事之道、施政之本,孟子和孟子留有的文明行为精粹自始至终被众人赞叹不已,而且在全球发扬。从古到今,仁、义、礼、智、信也一直被中国人沿用,变成现代社会中安邦定国的主要内容。例如激情接待客人、遵守孝心、尊师重道、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这些,莫不闪动了原始文明行为和人类文明的光辉。把新女婿尊为贵客、亲家母相互理解、向老人祝寿、过年或过节拜会亲朋好友这些风俗习惯,均是礼仪知识文明行为的实际反映。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河南人特别是在高度重视孝心,无论你是达官显贵或是一般普通百姓,无论你身在何方,只需新春佳节返回山东老家,大年初一就需要给家族老人行下跪礼仪知识,同家族声势浩大几十男丁,上到60岁老人,下到多少岁儿童,一同给老人下跪,这类礼仪知识无事关“男子汉膝前有金子”,只事关一个礼数传统式。此外是酒桌礼仪,山东省的酒桌上座位排序文化艺术是众所周知的重礼仪知识,年长者、宾客坐到什么位置,主人家坐到什么位置全是有要求的,尤其是一些上年龄的老年人,现阶段对这方面也是十分在乎的。
孔子说:"没学礼,何以立。"在当代生活中,礼仪知识依然是每一位当代人必不可少的主要素质。在中国古代,交通出行彬彬有礼、躺卧彬彬有礼、饮宴彬彬有礼、婚丧有礼、寿辰彬彬有礼、祭拜彬彬有礼、争霸彬彬有礼这些,礼仪文化渗入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也使我们拥有管束自身言谈举止、提高本身修养的不错的标准,在社会发展中成为了一个言谈举止得当的人。
7、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及当代实现意义
礼仪就其本义及其引申义而言,是体现社会、自然及其人类生存与发展规律的社会交往之道,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古代的礼仪值得我们去清理、挖掘、加工利用乃至发扬光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了家门、国门。国际通行的这些礼仪规范已被纳入正式的国际公约,成为各国正式交往不可缺少的行为准则。正所谓“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由此看来,礼仪在今天不是可有可无的小节,不是什么陈规陋习,更不该被淘汰。它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标志,民族力的体现,是走向世界的桥梁。所以,在现代生活中,礼仪不是不重要了,而是越来越重要了,现代的人们离不开礼仪。
当今社会,国家有大小之分,民族人口有多寡之别,社会形态也各不相同,但文明民族都很注重礼仪。民族素质好的国家,国民修养好,文明有礼,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反,一个不讲礼仪,粗野鄙俗的民族是不可能创造现代化的经济和文化。一个国家,当它逐渐富强起来时,文明礼仪和公共道德也应该相应得到重视和提高。中国到了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现代礼仪应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除了正式的官方交往之外,民间的涉外交往也日益增多。这既是我国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成果,也是国际市场走向一体化的必然。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礼仪传统,保持礼节与礼仪的民族特色。要尊重各国因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形成的风俗习惯,吸收外国礼仪中一些好的东西和一系列国际通行惯例,为我所用。要让礼仪更好地为对外的文化、经济和外事工作服务,在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更好地将古代礼仪融入现代生活呢?
首先,要因势利导,化腐朽为神奇。中华礼仪起源于祭祀仪式,祭祀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天神”。所谓“天”亦可理解为自然,包涵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万物生灵,先人,三个层次。对此,我们可以把体现天人关系的祭祀之礼引导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好地球生态。与其任某些人肆无忌惮地践踏环境,滥杀乱砍,不如把保护环境强调到“虔诚”的地步,以维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其次赋予新意而后利用。例如“礼之大体”的“三纲五常”被现代许多人所曲解而横遭批判抨击。实际上“仁、义、礼、智、信”五常只要融进时代新意,仍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另外,三纲”还有“忠、孝、贞”的衍生义,亦可赋予新意而弘扬。“忠”应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诚事业,敬业爱岗;“孝”应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崇本报恩、乐享天伦;“贞”应是爱情忠贞,夫妻恩爱,家庭稳固,幸福和睦。倘若如此,政风必清,世风必正。
再次,对传统礼仪文化所蕴含着的精华应倍加珍惜利用。它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中,使人感到亲切、实在;它往往以格言、故事的形式出现,既通俗又富有哲理。如“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等警句,至今还可做为我们的座右铭。像“三顾茅庐”、“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礼仪故事,已成千古佳话。
总之,既继承优秀礼仪文化传统又有现代价值的礼仪,礼仪的宗旨是使大家都感到舒适,它的本质是通过某些规范化的行为,表示人际之间的真诚、相互尊重、敬爱、友好、体谅。
8、中国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分析!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演变为社会的行为规范。周公“制礼作乐”,对“礼”做出了创造性发展。由于礼仪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礼仪教育受到历代当政者和教育家的重视。中国传统礼仪的精华可以作为当代新礼仪建设的思想资料。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改进和加强当代青少年的文明礼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