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风俗广西
1、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如下:
1、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2、风俗
按照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每到大寒节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尾牙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是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是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有传闻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所以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到了冬季,南京人喜欢炖汤喝汤,大寒是在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大寒节气需要早睡晚起
在大寒节气,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的是需要早睡晚起的,因为,“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所以说,在大寒节气是需要早睡晚起的。
2、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
一、大寒节气气候特点:雨雪、大风、低温。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
二、大寒风俗有;
1、“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纵饮”,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3、“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4、“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5、“赶婚”,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3、大寒节气有什么风俗习惯
1、“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3、“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4、“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
5、“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6、“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4、广西合浦过春节习俗
百里不同风,干里不同俗。广西合浦的过年风俗习惯有这些:
大寒节:从这天开始,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合浦人称之为扫屋,上至屋顶,下至猪栏狗舍,无一不漏彻底清洁,被铺蚊帐,衣被鞋袜也要来个大清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大寒节过后百无禁忌,诸事适宜,扫屋的扫把一定要新的,你新买的扫把也不许随便放入人家屋里。轻者骂你一顿,重者你的扫把只有去垃圾桶里找了。
春节前合浦人喜欢做芝麻饼,糕点等甜品,一来过年食用,二可作为礼物送人。现在很少有人再 做这种辛苦又麻烦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物美价廉的水果饼干了。
大年三十:户户劏鸡,家家杀鸭,欢欢喜喜过大年,拜祖公祭品阉鸡一只,猪肉两块,三茶五酒,外加水果或南粉若干。合家大小齐齐跪拜,先拜祖公,后拜门官土地,农村的拜猪笼神和社王公。还有那些孤魂野鬼中的"五保户″也要拜下。一轮茶,三轮酒,口中念道:祖公保佑,做生意一本万利,读书的金榜题名,考上清华,北大。农村的养猪大过牛,养牛大过山。
是日家家户户贴对联门神,吃年夜饭,旧时无有电视机,饮醉了睡觉,不像现在有了电视还有手机,看了电视剧看春晚,然后守岁,到了十二点,抢在第一时间烧炮,烧得早福来得早,明年肯定行大运。
大年初一:初一留留不出门,部份群众有"吃素″习惯,这天亲友见面,互致道贺"恭喜发财″,见了老人说"恭喜添福添寿″,见了农民则说"五谷丰登″,"鸡鸭成群,猪狗满栏″, 对小孩说"肯高肯大″"会读书"。长辈还要给来道贺的小孩"封包″。是日醒狮队上街给各家各户拜年,道贺谓之闹新年。主家赠以封包致以谢意。当天垃圾不往外扫,意思是财不外流。
大年初二:走亲戚拜年,常乐习俗新姑爷去外父佬家拜年,叔公大伯每人猪肉一块,如果外父佬家兄弟多的,你起码要买上半边猪,才可解决问题。还要加上水果饼干芝麻饼两大篓。
大年初三:人称"穷鬼节″,不宜外出更不可以远行。到了年初四,,是迎神好日子,适宜探亲访友,大年初一不准扫除出外的垃圾,也可往外清除了。
5、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授时通考·天时》中记载,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习俗是:大寒迎年、蒸煮糯米饭、尾牙祭、吃腊八粥。腊八节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节日,这节日习俗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气候变化: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根据我国常年的气候数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是在每年的公历1月中旬(11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寒
6、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
大寒节气的特点是天气十分寒冷,降水量小。大寒的风俗为:
1、准备年货。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由于近年,这节气期间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
2、蒸煮糯米饭。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3、尾牙祭。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等。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4、吃腊八粥。腊八节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节日,这节日习俗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5、喝鸡汤、炖蹄膀在江苏一带民间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食俗。虽然大寒节气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鸡汤。做鸡必须用老付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构祀、黑木耳等同炖。鸡汤美味滋补很适宜在寒冬时享用。
7、广西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1、挑新水、喝伶俐水
按壮家独特的习俗,春节要挑新水、喝伶俐水。挑新水又称汲新水,挑伶俐水、挑乖水;喝伶俐水又称“喝智慧水”,流行于广西巴马、凌云等县。
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挑着水桶,拿着三柱香火,唱着歌,去河边挑水,到了河边或者取水处,先把香插好,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
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
2、舞鸡、舞春牛
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
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
3、打扁担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
打扁担是一种由壮族生产劳动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也是壮家人传统的娱乐活动,在古代,每年秋收以后,人们用树木挖成槽(也有用石槽的),槽中注入稻谷。用木杵椿谷。每边站五人,男女间立。在椿打中,时而敲击槽边,发出有节奏的敲打声。
4、吃白薯籺
京族春节家家都要做“白薯籺”,籺,粤语读音yeat,发音接近亦,下同,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籺。
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5、敲锣鼓
按照水族的水历,正月的第十二日为“端节”,即“过年”的意思。节日的夜晚,寨子里举行联欢,在锣鼓和唢呐声中,男女青年尽情唱歌跳舞。联欢会上使用的锣鼓类型很多,最大的直径一米以上,锣重一二百公斤。
鼓面画有花纹图案,鼓身刻着浮雕,既是民间乐嚣,又是工艺品。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水历的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要忌荤食素,但不忌鱼虾。水族妇女泡制的“鱼包韭菜”也是端节酒席上必备的佳肴。
8、大寒的习俗有哪些?
大寒的习俗有以下这些:
“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纵饮”,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但对雇工来说,尾牙可不好食,因为雇主往往会在餐桌上决定雇工来年的去留,故有“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一说。尾牙餐很丰盛,硬菜少不了一只鸡。过去不好明说解雇,便用鸡头示意,鸡头朝谁表示解雇谁。
因为有这种“潜规则”,为了让辛苦一年的雇工好好用完年终大餐,有的好心雇主会将鸡头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鸡头,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故称。
“赶婚”,迷信说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赶集”,即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个发、洗个澡,即老话所说的“有钱没钱,洗澡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