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过节风俗
1、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
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也有分布。由于佤族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山峦起伏,平坝极少,又称阿佤山区。佤族人口数为396610人。使用佤语。
佤族是中国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2年),汉武帝置益州郡,辖境达今高黎贡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当时分布在澜沧江以西的佤、布朗、德昂等族的先民,已在汉朝的统属之下。
从唐代以后的记载可以看出,佤族主要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家畜,有的已经是初期的农业经济。明清以来,佤族的社会经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佤族社会已从原始的采集、狩猎过渡到以农业为主,并从原始氏族公社过渡到以地缘为基础的农村公社。然而与其他较先进的氏族比较,社会发展仍较缓慢。他们“居山岭 ”,种杂粮,捕猎仍占重要地位。耕作方法“不用牛耕,惟妇人用攫锄之”。虽有寨落,但“迁徒无常,不留余粟。”
新中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54年6月成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成立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2月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1965年3月成立了西盟佤族自治县,保障了他们的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建国40多年来,佤族人民经过开发和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通过治山治水,大力修筑水田,改变原始耕作方法,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过去完全没有工业的阿瓦山区,现在已建立起了水电站、拖拉机站和农具、冶铁、食品加工等地方工业,交通运输、商业、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佤族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涉及到人类的诞生、万物的生存,婚丧礼俗,生产生活等众多的方面,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中的独具一格的奇葩。口头传说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诗歌以及谜语、格言等内容,其中,以动物或动物与人为主人翁题材的故事尤为丰富,喻意深刻,常有芬芳的山地文化的特色。
沧源地区自1965年以来发现的崖画群,虽然尚不能肯定出自佤族先民之手,但它的内容与佤族的历史习俗关系密切。崖画共有10处,集中分布在勐省河流域的半山区,方圆数十里。崖画中的一幅村落图,与阿佤山中心地区本世纪50年代村寨的结构与分布相似,大约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
历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宽口大裤;妇女着掼头衣和横条花短裙,饰物有项圈、项链、手镯、腰箍和脚箍等,大部分为银制品或竹藤制品,或涂上天然色料,或取决于自然的色彩,几乎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变化,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但佤族聚居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数衣服的原料是自种的棉麻,经过自纺自织成布,按其传统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织出的图案像孔雀、白鹇等羽翎,有的像灵猫、鲮鲤等毛皮的图案。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在西盟地区有的村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聚成了数百户的大寨。佤族喜欢住竹楼,部分改住土坯平屋,这是后来改变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楼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佤族人喜欢嚼槟榔、喝酒,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佤族人也有饮浓茶的习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2、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苗族--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苗族--饮食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苗族--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重视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祝,遇有暴风骤雨,要烧黄腊祭鬼;小孩生病,要拜献石头神;大人生病,要杀猪祭水井神,并取“灵水”治病;家有不幸,要“做牛鬼”,即“推牛还愿”,祈求神灵保佑。相信财神,并有“开财门祭”,祭瞬钉一方尺红布于门上,魔公呛咒,杀鸡献祭,以示求财。祖先崇拜在苗族中也很盛行,最大的祭祖节日是每年秋后的“西松”节;平时家人遇到认为不吉利的事,或做恶梦等,要杀鸡祭祖,并请魔公呛咒转达子孙对祖先神灵的祈求。部分苗族也信仰道教。祟奉观音、关帝、天王菩萨和盘瓢等神。有的苗族称巫师为“白马”,有的称为“昂”,有的称为“宛能”,昭通部分苗族称为“波摩”。“波摩”曾有用汉文书写、读士音的经书。近百年来,基督教、天主教传人云南苗族地区,并在昭通、楚雄、曲靖等地分别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演中分会(在富民)、基督教布道公会(在禄丰)、西南基督教联合会(在元谋)、西差会的内地会(在武定)以及石门坎教堂等教会组织,致使部分苗族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欢腾大众篇**
A.辞旧迎新抢银水
提示语:在中梁山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除夕夜“抢银水”的风俗。在你争我夺的欢声笑语中,美好的一年就此开幕。
关键词:银水、财富、大战
[抢银水明争暗斗]
沙坪坝区中梁镇的磨刀坎,至今保留着抢银水的风俗。
名为抢银水,抢的并非银子化成的水,而是除夕夜的第一桶水。水井必须是村东头的那口,代表了好日子会从东而来。村民们相信,谁能从水井里抢到第一桶水,谁家来年就会财源滚滚,好运连年。
除夕夜里十时多,村民逐渐从家里出来,聚集在水井旁。大人谈天说地聊家常,小孩子就在附近放烟火,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你以为这是一幅温馨感人的感情交流画卷么?
错!
大人所站位置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第一时间抢到银水为目标。各家的水桶、脸盆、水瓢等“十八般兵器”随身携带,随时准备加入抢银水大战。
[闹除夕银水进门]
临近午夜12点,嘈杂的喧哗声逐渐低落,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着倒计10秒。最靠近水井内围的是各家的壮劳力,装水工具的位置也都越来越靠近井口,争取一刹那的领先。
村民胡群这样描述那让人窒息的等待:“我的心越跳越快,喉咙里干燥得直冒烟,身体因为紧张,或是兴奋而无法动弹,耳朵里听不到呼吸声,自己和旁边的村民们都变成了木偶。”
新年的钟声就像破除魔咒的仙术,水井旁的“木偶”们立刻恢复生龙活虎。男人们忙不迭地在抢银水,女人们在外层高声喊着自家男人的名字,孩子们在更外的一层兴奋得又叫又跳,给自己的父亲或叔伯加油。
在这种关键时刻,没人会客气,明胳膊、暗肘子齐上。男人们为把旁人挤开,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
最先装满水桶并不代表抢到银水,还要把银水担回家,倒进水缸才算。挑着两只大水桶的男人们在月光下的田埂上箭步如飞,一路高喊“金水银水流进来”,女人在后面笑声不断,孩子们则早就跑回家等着。
几分钟光景,全村各家各户陆续传出欢呼声,宣告今年抢银水功德圆满。没有裁判,没有冠军,没有奖金和奖杯,村民们得到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小语:抢银水是力气活,没有体力怎么和人家拼?健身房,明天就去(鼓励自己ING)。
B.正月里的“万圣节”
提示语:渝东南土家族的孩子总希望天天都是正月初一,他们能够得到邻居糖果和糕点的款待。
关键词:孩子、糖果、串门
土家族规矩:正月初一早晨,孩子们要挨家挨户给同村寨的长辈拜年。接受孩子拜年的家里,要给孩子糖果、糕点、小吃当回礼,孩子年纪须在12岁以下。
西方的孩子过万圣节,首先恶作剧发出“是款待我还是要我耍花招”的威胁,而土家族的孩子只需声音甜甜地说句:“新年快乐”,然后再问候长辈们身体健康,就可以得到礼物。
孩子平日的乖巧程度和礼物数目成正比。平时让大人头痛的孩子,这时可得老实点。按土家族规矩,虽然每家都必须给礼物,可没规定种类和数量。要是哪家孩子得到的礼物只有一颗糖果,甚至一颗瓜子,那家孩子的父母可真是羞也要羞死。
孩子们讨完了礼物,会聚在坝子中相互比较,得到最多礼物的孩子必定春光满面,来年的孩子王非他莫属。
小语:本人小时候还是挺乖的(哎呀,飞来一鸡蛋打肿脸),起码可以得到两颗瓜子以上的“高分”(刚才扔鸡蛋的朋友,麻烦你再扔颗葱花,葱花炒蛋还缺点材料,谢谢)。
C.惊天三炮震巫山
提示语:谁打麻将都怕放炮,巫山人却巴不得放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放炮、信号、最后的疯狂
春节要放“轰天炮”(即三眼炮,本报曾做报道),这是巫溪高山人家的春节传统风俗。因为新家已经搬到县城,巫溪县宁河古镇的老霍决定最后疯狂放一把。
因炮声太大,老霍将放炮点选在屋后山头。按惯例,老霍左手将炮举在手中,20厘米长的引线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右手用烟头将引线点燃,左手迅速平稳地向上伸出,炮口朝天,只见伴着滋滋声的引线带着火星钻入炮膛,顿时只感一炮轰天地动山摇。火舌在黑夜里划出一道红线,足有一米多长。接着照此法打出后两炮,三炮全响算吉。
老霍告之,今年这三炮一为喜迁新居,二为全家幸福、身体健康,三为《都市热报》的读者及采编人员送去来自巫溪深处最原始的贺年炮声。幽默的他还特别提醒大家,打麻将放炮可别怪他。
小语:原来放炮还有双重含义,长见识!
D.元宵节里火作灯
提示语:都说元宵灯似火,奉节每年的正月十五那日则是以火作灯,却更加热闹非凡。
关键词:新年、乞福、火灯、
奉节农村有除夕夜里烧火的风俗,火焰过了除夕并不熄灭,一直烧到正月十五。
元宵节这天,村民们开始“放灯”。放的不是花灯,而是村民将事先准备好的谷草裹成捆,然后用除夕火点燃而成的火灯。
早上开始,田间、山坡甚至小路都会成为各家各户放灯的地方。有人把火灯丢到耕地里,或掷在寒意浓浓的小路边,胆大者提着冒烟的谷草满山坡的奔跑,更有甚者骑着摩托将点燃的谷草拖起到处跑。
到了晌午,女人们在屋内将谷草打成捆,男人们在屋外将谷草点燃,轻轻抱着,前院后山地乱扔。点燃的草把掉在冰冷的地面,火舌被大地给吞掉,滚滚浓烟似乎表示了它对土地的强烈不满。为了多点灯,每家每户比赛着扔火把,好事者不时向烟堆里扔鞭炮,炸得草沫四溅。
据老人们说,烟越大越好,凡烟薰过的地方,来年才会五谷丰登。十五的火灯晚上逐渐减少,直到烟火被茫茫黑夜吞食。
点灯,是为了祈求烧掉来年的虫害与祸害,它是烧给秋天的礼物,燃烧的是希望,放飞来年最美好的祝福。
小语:灯如火,火似灯,真想一饱眼福。
E.累人的“转转会”
提示语:合川与武胜分别隶属重庆、四川,两地接壤,各自境内互有“飞地”,这里的人家过年就吃转转会。
关键词:“开水”胀肚、排号等饭
飞地人家大年初一不出门,大年初二开始走人户,俗称“转转会”。
大年初二这天,合川天子村的村民起得特早,挑着年货挨亲戚家逐个送。
走到一家,放下挑子拿出备好的年货。亲戚们虽嘴里道客气,捧着礼物却满脸欢喜,连忙拉着进屋喝“开水”(荷包蛋)。一碗最少2个,双数图个吉利。
亲戚少的就放下挑子,坐在院内放松放松,心里盘算着下家往哪走。转转会以拜老辈为先,拜“平班子”为后。运气好,一上午能拜四五家,光是“开水”就让人喝得肚胀腰圆。
亲戚们若集中在一片儿,那算是运气好的;假如分散而居,将这一挑礼物分发完毕,花上两天也不算多。收礼的主人通常会明确“警告”拜年者务必当日中午或当天晚上来吃晌午或宵夜,这礼送的家数越多,这饭就得排上号吃上两三天。一家转至一家地吃,还有点横行乡里的味道。
看来这转转会先累脚后累肚,的确有些让人受不了。
小语:还是老话说得好,没有哪碗饭是好吃的。
神舞一跳十二年
提示语:万家欢聚的除夕夜,没有热闹的团圆饭,只有神秘的舞蹈和土老司(土家族的法师)的虔诚祷告。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嚎啕大哭的新生婴儿……
关键词:新生婴儿、请神舞、百家锁
酉阳后溪乡,居住的全是土家族人。这里地理位置偏僻,山路难行,去县城要花一天时间。
因交通不便,这里还保留着不少传统的土家风俗。年三十夜晚跳请神舞,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有孩子在年三十当天出生,必须请土老司来家中跳舞。以后每年除夕夜里,都要请土老司跳舞,直到孩子满12岁。
后溪乡田景洪告诉记者:“土家人认为,大年三十出生的孩子,聚集了一年中所有的灵气和煞气,必须请土老司来跳神舞驱除煞气。”
土老司吃饱喝足后,开始跳请神舞。孩子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由家长抱着在旁观看。
首先,土老司要在屋里贴上表现土家的神图,然后头戴“封官帽”,身穿法衣,腰间围上8副罗裙。使用的法器有八宝铜铃、牛角、令牌、竹卦,以及必不可少的司刀和法杖。
晚上约八时起,土老司左手拿法杖,右手拿司刀,围着堂屋四壁不停挥舞,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走出蝴蝶穿花步、燕子回翔步、狮子扑兔步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步伐,再配合夸张的神情和动作。
挂在土老司身上的法器随之发出各种声响,此起彼伏。跳了将近半小时后,土老司会端一碗清水,喝一大口,分4次分别喷在堂屋的四角,洁净冲晦。
平日里出生的孩子,会在孩子出生后40天,由外婆家人用自家锅底灰,在孩子前额画个“十”字辟邪。年三十出生的孩子,则由土老司来画“十”字。
有的土老司在请神舞结束时,会拿司刀在孩子的小脸旁装模做样地比画几个动作,表示已经为孩子驱赶了煞气。
[百家银锁保平安]
百家锁是年三十出生的孩子最明显的标志。
百家锁一般为银制,做工精细考究,不满12岁绝对不可以取下。有的家庭,为防止孩子淘气弄坏锁头,会在锁头的地方滴上蜜蜡,随时检查是否有损坏。
小语:可怜天下父母心!好感动!谁有纸巾,借一张先,眼泪哗哗狂流。
B.天人合一的品天仪式
提示语:天不亮时,老人轻手轻脚下床,带包东西悄悄出门。这不是惊险片,而是大巴山老人新年祭天仪式开始了。
关键词:密林、漆黑、大巴山
在城口县靠近陕西一带的村落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风俗:大年初一凌晨,家中老人登山祭天。
这风俗有个风雅的名字:品天。
寒冬的大巴山,山风狂啸,天寒地冻。这是对老人意志的考验。老人必须克服困难,到达附近的山顶。
名为品天,其实没有复杂的动作。老人把带来的猪头肉、花生米、水酒等祭品摆放在一块略微平坦的地上,然后进行最重要的仪式:冥想。
找一块平地,双腿盘膝坐下,顺手放在膝盖上,闭上双眼,均匀呼吸。品天老人屏弃杂念,心头不断默念家人的名字和自己想企求的事,一切OK!
品过天的老人说,长时间保持冥想姿势,身体感觉轻盈欲飘。当整个人感觉到世界都已经不存在,连冥想的意念也不存在时,其请求被上天应允,品天圆满成功。
最后,老人朝着日出的地平线拜3次,然后高高兴兴下山。
回家后,老人不能把品天是否成功告诉任何人,否则愿望就不会实现。
小语:对城里的年轻人来说,热乎乎的暖窝最舒服(继续睡觉,请勿打扰)!
C.比汉族早一天的年
提示语:土家人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年,那就是“赶年”。
关键词:赶年、剩饭、大糍粑
赶年是土家人的春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比汉族春节提早一天。闰年过腊月二十九,平常年过腊月二十八。
关于赶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某年,土家族先民得到敌人春节来犯的消息,便决定提前一天过年。结果在春节当天,土家先民斗志旺盛,一举消灭了敌人。以后这个日子约定俗成,就成了过赶年。
另一种说法是:南宋嘉定年间,有人率众在沅江、酉阳一带造反,土王接到朝廷圣旨,调兵前往征剿。由于时间紧迫,等不到过年,于是决定提前过年。
照老规矩,过年当天做好饭后,直到正月十五土家人只能吃剩饭。女人们当天早晨5时起床生火做饭,把平日见不到的好吃东西,统统摆到桌席上。
忙完一天后,全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吃着香甜的糍粑,喝着醉人的米酒,尝着美味的土家腊肉,其乐融融。火炉中的火焰腾起老高,照得每个人的脸红彤彤的,土家人就这样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小语:热闹欢腾的土家新年让记者动心不已,好想回家,好想过个热闹的新年!
D.拜年就拜猪圈门
提示语:怎么连猪圈门都要拜,你相信吗?
关键词:祭品、猪圈门、有头有尾
居住在渝东门户的巫山人,在新年用“拜猪圈门”这一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来年的期望。
庙宇镇原名大庙,地处长江之南,距巫山县城约120公里。年过60的当地人赵本林给我们讲述了“拜猪圈门”的春节民俗。
每年除夕一大早,老赵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猪圈打扫干净,然后给圈门神准备好祭品。祭品非常奇特,是一个嘴里塞着猪尾巴的腊猪头,意味着家人在新年里有头有尾。
拜圈门神时,一家之主的老赵端着猪头走在最前面,爱人紧跟其后。夫妻两人站在约距猪圈门两米处。老赵将3根香烛插在猪圈门上,在圈门边放置的火盆内烧上一叠纸钱。鞭炮顿时响起,把圈里的猪吓得直哆嗦。
此刻,老赵双手端盘置胸前,头向猪圈门拜3下,然后把盘子放在圈门上,嘴里念叨一些吉利话,预祝来年家畜兴旺。大人敬拜时,孩子们通常跟在老赵身后嬉戏,盯着猪头笑个不停,不时说上一句“好臭哦”。
仪式完成后,把腊猪头丢入锅中煮熟,一家人高兴地吃着猪头过新年。
小语:拜猪又吃猪,嘻嘻,人类的心理活动真是难以理解!
E.拜年只拜丈母娘
提示语:不是重女轻男,绝非性别歧视。
关键词:初一、丈母娘、视而不见
正月初一是土家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女婿必须陪同,这是渝东南土家族风俗。
若是双方还没结婚,男方也可以要求到女方家拜年。这时的女方可要考虑仔细,要是同意了男方的要求,就等于同意嫁给对方。
到丈母娘家拜年,土家女婿非常慎重。土家人不喜欢攀比,但有两件礼物是女婿上门时必带的:一个女婿亲手舂的6公斤重的大糍粑,还有一个完整的猪头。糍粑和猪头代表女婿的孝心,以及要好好对待妻子的承诺。
迎接小两口的,除了老丈人可以是家里的任何人。老丈人不仅不会出来迎接,就算在家中见到女婿,也会视而不见。女婿不理睬老丈人,才表示对女方娘家的尊重。
女婿进门,首先要把大糍粑和腊猪头交给丈母娘,然后同妻子一起给丈母娘磕头拜年。丈母娘先让小两口喝茶,然后会递给女婿一双自己亲手做的鞋子,表示回礼。
这双鞋子大有学问。要是鞋子做工精细,质地考究,就表示丈母娘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要是鞋子大小不一,做工不精致,则表示丈母娘对女婿有意见。女婿就要暗自加油了。
这种土家风俗在渝东南只有少数村落还有保留。
小语:唉,这年头,毛脚女婿不易当啊!
F.团年吃“叫饭”
提示语:在梁平县,春节团年吃“叫饭”是传统。你知道什么是叫饭,又该怎么叫吗?
关键词:团圆、叫饭、祭祀
梁平县袁驿镇多湖广移民后裔,每到除夕,大家会到本族的长辈家中吃团年饭。吃饭前得“叫饭”,这是后人对故世先辈的一种朝拜和祭祀。
吃团年饭前,屋外首先燃放鞭炮,家族成员全体起立,不准大声喧哗。
一家之长先倒半碗烈酒,再亲手盛几碗米饭,再把筷子分发碗边,紧接着高呼先辈们的名字,如“请姥姥用饭,请家爷用饭”。此刻,长辈们原本微红的眼圈会悄然落下思念之泪。一屋人也会跟着主人轻声叫上数声,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整个过程约三两分钟。
叫饭中,边角处还司职一人专给先人烧纸钱,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通知先人查收“过年钱”。
呼唤名号之后,一家之长手捧酒碗,弯下腰身,将酒轻轻撒在地上,接着将起先舀入碗中的饭倒回锅中后,一家人开始动筷享用这顿丰盛的团年饭。
年是年年过,饭是年年叫,这祖宗传下的规矩,谁也改变不了。享受现代生活快乐的同时不能数典忘祖,叫饭也是中国团年饭的一大特色。
3、重庆的民风民俗急需 加分
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
舍巴日 “舍巴”,意为“摆手”;“日”,即“做”。土家语动宾倒置,“舍巴日”,汉语直译为“做摆手”,意译为“摆手舞”。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过年: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 但“过年”的时间,则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马、蔡、田六大姓为三月三;酉水乡龙头村田姓为四月八;可大、沙滩、酉水等乡李姓为七月初一。过族年,要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铳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其盛况是其它节日难以比拟的,后逐渐改为户祭。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 田宣慰、杨宣慰以及马伏波的。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扬姓祭杨再思,李姓祭“天”字辈的三祖先,部分彭姓和谢姓八部大王。祭祀毕,游乡串寨,走亲访友,对歌宴客,真是“满山满寨都是歌,宾客如流欢乐多”,长达三、五日之久。
赶年: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欢腾大众篇**
A.辞旧迎新抢银水
提示语:在中梁山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除夕夜“抢银水”的风俗。在你争我夺的欢声笑语中,美好的一年就此开幕。
关键词:银水、财富、大战
[抢银水明争暗斗]
沙坪坝区中梁镇的磨刀坎,至今保留着抢银水的风俗。
名为抢银水,抢的并非银子化成的水,而是除夕夜的第一桶水。水井必须是村东头的那口,代表了好日子会从东而来。村民们相信,谁能从水井里抢到第一桶水,谁家来年就会财源滚滚,好运连年。
除夕夜里十时多,村民逐渐从家里出来,聚集在水井旁。大人谈天说地聊家常,小孩子就在附近放烟火,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你以为这是一幅温馨感人的感情交流画卷么?
错!
大人所站位置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第一时间抢到银水为目标。各家的水桶、脸盆、水瓢等“十八般兵器”随身携带,随时准备加入抢银水大战。
[闹除夕银水进门]
临近午夜12点,嘈杂的喧哗声逐渐低落,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着倒计10秒。最靠近水井内围的是各家的壮劳力,装水工具的位置也都越来越靠近井口,争取一刹那的领先。
村民胡群这样描述那让人窒息的等待:“我的心越跳越快,喉咙里干燥得直冒烟,身体因为紧张,或是兴奋而无法动弹,耳朵里听不到呼吸声,自己和旁边的村民们都变成了木偶。”
新年的钟声就像破除魔咒的仙术,水井旁的“木偶”们立刻恢复生龙活虎。男人们忙不迭地在抢银水,女人们在外层高声喊着自家男人的名字,孩子们在更外的一层兴奋得又叫又跳,给自己的父亲或叔伯加油。
在这种关键时刻,没人会客气,明胳膊、暗肘子齐上。男人们为把旁人挤开,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
最先装满水桶并不代表抢到银水,还要把银水担回家,倒进水缸才算。挑着两只大水桶的男人们在月光下的田埂上箭步如飞,一路高喊“金水银水流进来”,女人在后面笑声不断,孩子们则早就跑回家等着。
几分钟光景,全村各家各户陆续传出欢呼声,宣告今年抢银水功德圆满。没有裁判,没有冠军,没有奖金和奖杯,村民们得到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小语:抢银水是力气活,没有体力怎么和人家拼?健身房,明天就去(鼓励自己ING)。
B.正月里的“万圣节”
提示语:渝东南土家族的孩子总希望天天都是正月初一,他们能够得到邻居糖果和糕点的款待。
关键词:孩子、糖果、串门
土家族规矩:正月初一早晨,孩子们要挨家挨户给同村寨的长辈拜年。接受孩子拜年的家里,要给孩子糖果、糕点、小吃当回礼,孩子年纪须在12岁以下。
西方的孩子过万圣节,首先恶作剧发出“是款待我还是要我耍花招”的威胁,而土家族的孩子只需声音甜甜地说句:“新年快乐”,然后再问候长辈们身体健康,就可以得到礼物。
孩子平日的乖巧程度和礼物数目成正比。平时让大人头痛的孩子,这时可得老实点。按土家族规矩,虽然每家都必须给礼物,可没规定种类和数量。要是哪家孩子得到的礼物只有一颗糖果,甚至一颗瓜子,那家孩子的父母可真是羞也要羞死。
孩子们讨完了礼物,会聚在坝子中相互比较,得到最多礼物的孩子必定春光满面,来年的孩子王非他莫属。
小语:本人小时候还是挺乖的(哎呀,飞来一鸡蛋打肿脸),起码可以得到两颗瓜子以上的“高分”(刚才扔鸡蛋的朋友,麻烦你再扔颗葱花,葱花炒蛋还缺点材料,谢谢)。
C.惊天三炮震巫山
提示语:谁打麻将都怕放炮,巫山人却巴不得放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放炮、信号、最后的疯狂
春节要放“轰天炮”(即三眼炮,本报曾做报道),这是巫溪高山人家的春节传统风俗。因为新家已经搬到县城,巫溪县宁河古镇的老霍决定最后疯狂放一把。
因炮声太大,老霍将放炮点选在屋后山头。按惯例,老霍左手将炮举在手中,20厘米长的引线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右手用烟头将引线点燃,左手迅速平稳地向上伸出,炮口朝天,只见伴着滋滋声的引线带着火星钻入炮膛,顿时只感一炮轰天地动山摇。火舌在黑夜里划出一道红线,足有一米多长。接着照此法打出后两炮,三炮全响算吉。
老霍告之,今年这三炮一为喜迁新居,二为全家幸福、身体健康,三为《都市热报》的读者及采编人员送去来自巫溪深处最原始的贺年炮声。幽默的他还特别提醒大家,打麻将放炮可别怪他。
小语:原来放炮还有双重含义,长见识!
D.元宵节里火作灯
提示语:都说元宵灯似火,奉节每年的正月十五那日则是以火作灯,却更加热闹非凡。
关键词:新年、乞福、火灯、
奉节农村有除夕夜里烧火的风俗,火焰过了除夕并不熄灭,一直烧到正月十五。
元宵节这天,村民们开始“放灯”。放的不是花灯,而是村民将事先准备好的谷草裹成捆,然后用除夕火点燃而成的火灯。
早上开始,田间、山坡甚至小路都会成为各家各户放灯的地方。有人把火灯丢到耕地里,或掷在寒意浓浓的小路边,胆大者提着冒烟的谷草满山坡的奔跑,更有甚者骑着摩托将点燃的谷草拖起到处跑。
到了晌午,女人们在屋内将谷草打成捆,男人们在屋外将谷草点燃,轻轻抱着,前院后山地乱扔。点燃的草把掉在冰冷的地面,火舌被大地给吞掉,滚滚浓烟似乎表示了它对土地的强烈不满。为了多点灯,每家每户比赛着扔火把,好事者不时向烟堆里扔鞭炮,炸得草沫四溅。
据老人们说,烟越大越好,凡烟薰过的地方,来年才会五谷丰登。十五的火灯晚上逐渐减少,直到烟火被茫茫黑夜吞食。
点灯,是为了祈求烧掉来年的虫害与祸害,它是烧给秋天的礼物,燃烧的是希望,放飞来年最美好的祝福。
小语:灯如火,火似灯,真想一饱眼福。
E.累人的“转转会”
提示语:合川与武胜分别隶属重庆、四川,两地接壤,各自境内互有“飞地”,这里的人家过年就吃转转会。
关键词:“开水”胀肚、排号等饭
飞地人家大年初一不出门,大年初二开始走人户,俗称“转转会”。
大年初二这天,合川天子村的村民起得特早,挑着年货挨亲戚家逐个送。
走到一家,放下挑子拿出备好的年货。亲戚们虽嘴里道客气,捧着礼物却满脸欢喜,连忙拉着进屋喝“开水”(荷包蛋)。一碗最少2个,双数图个吉利。
亲戚少的就放下挑子,坐在院内放松放松,心里盘算着下家往哪走。转转会以拜老辈为先,拜“平班子”为后。运气好,一上午能拜四五家,光是“开水”就让人喝得肚胀腰圆。
亲戚们若集中在一片儿,那算是运气好的;假如分散而居,将这一挑礼物分发完毕,花上两天也不算多。收礼的主人通常会明确“警告”拜年者务必当日中午或当天晚上来吃晌午或宵夜,这礼送的家数越多,这饭就得排上号吃上两三天。一家转至一家地吃,还有点横行乡里的味道。
看来这转转会先累脚后累肚,的确有些让人受不了。
小语:还是老话说得好,没有哪碗饭是好吃的。
神舞一跳十二年
提示语:万家欢聚的除夕夜,没有热闹的团圆饭,只有神秘的舞蹈和土老司(土家族的法师)的虔诚祷告。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嚎啕大哭的新生婴儿……
关键词:新生婴儿、请神舞、百家锁
酉阳后溪乡,居住的全是土家族人。这里地理位置偏僻,山路难行,去县城要花一天时间。
因交通不便,这里还保留着不少传统的土家风俗。年三十夜晚跳请神舞,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有孩子在年三十当天出生,必须请土老司来家中跳舞。以后每年除夕夜里,都要请土老司跳舞,直到孩子满12岁。
后溪乡田景洪告诉记者:“土家人认为,大年三十出生的孩子,聚集了一年中所有的灵气和煞气,必须请土老司来跳神舞驱除煞气。”
土老司吃饱喝足后,开始跳请神舞。孩子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由家长抱着在旁观看。
首先,土老司要在屋里贴上表现土家的神图,然后头戴“封官帽”,身穿法衣,腰间围上8副罗裙。使用的法器有八宝铜铃、牛角、令牌、竹卦,以及必不可少的司刀和法杖。
晚上约八时起,土老司左手拿法杖,右手拿司刀,围着堂屋四壁不停挥舞,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走出蝴蝶穿花步、燕子回翔步、狮子扑兔步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步伐,再配合夸张的神情和动作。
挂在土老司身上的法器随之发出各种声响,此起彼伏。跳了将近半小时后,土老司会端一碗清水,喝一大口,分4次分别喷在堂屋的四角,洁净冲晦。
平日里出生的孩子,会在孩子出生后40天,由外婆家人用自家锅底灰,在孩子前额画个“十”字辟邪。年三十出生的孩子,则由土老司来画“十”字。
有的土老司在请神舞结束时,会拿司刀在孩子的小脸旁装模做样地比画几个动作,表示已经为孩子驱赶了煞气。
[百家银锁保平安]
百家锁是年三十出生的孩子最明显的标志。
百家锁一般为银制,做工精细考究,不满12岁绝对不可以取下。有的家庭,为防止孩子淘气弄坏锁头,会在锁头的地方滴上蜜蜡,随时检查是否有损坏。
小语:可怜天下父母心!好感动!谁有纸巾,借一张先,眼泪哗哗狂流。
B.天人合一的品天仪式
提示语:天不亮时,老人轻手轻脚下床,带包东西悄悄出门。这不是惊险片,而是大巴山老人新年祭天仪式开始了。
关键词:密林、漆黑、大巴山
在城口县靠近陕西一带的村落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风俗:大年初一凌晨,家中老人登山祭天。
这风俗有个风雅的名字:品天。
寒冬的大巴山,山风狂啸,天寒地冻。这是对老人意志的考验。老人必须克服困难,到达附近的山顶。
名为品天,其实没有复杂的动作。老人把带来的猪头肉、花生米、水酒等祭品摆放在一块略微平坦的地上,然后进行最重要的仪式:冥想。
找一块平地,双腿盘膝坐下,顺手放在膝盖上,闭上双眼,均匀呼吸。品天老人屏弃杂念,心头不断默念家人的名字和自己想企求的事,一切OK!
品过天的老人说,长时间保持冥想姿势,身体感觉轻盈欲飘。当整个人感觉到世界都已经不存在,连冥想的意念也不存在时,其请求被上天应允,品天圆满成功。
最后,老人朝着日出的地平线拜3次,然后高高兴兴下山。
回家后,老人不能把品天是否成功告诉任何人,否则愿望就不会实现。
小语:对城里的年轻人来说,热乎乎的暖窝最舒服(继续睡觉,请勿打扰)!
C.比汉族早一天的年
提示语:土家人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年,那就是“赶年”。
关键词:赶年、剩饭、大糍粑
赶年是土家人的春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比汉族春节提早一天。闰年过腊月二十九,平常年过腊月二十八。
关于赶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某年,土家族先民得到敌人春节来犯的消息,便决定提前一天过年。结果在春节当天,土家先民斗志旺盛,一举消灭了敌人。以后这个日子约定俗成,就成了过赶年。
另一种说法是:南宋嘉定年间,有人率众在沅江、酉阳一带造反,土王接到朝廷圣旨,调兵前往征剿。由于时间紧迫,等不到过年,于是决定提前过年。
照老规矩,过年当天做好饭后,直到正月十五土家人只能吃剩饭。女人们当天早晨5时起床生火做饭,把平日见不到的好吃东西,统统摆到桌席上。
忙完一天后,全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吃着香甜的糍粑,喝着醉人的米酒,尝着美味的土家腊肉,其乐融融。火炉中的火焰腾起老高,照得每个人的脸红彤彤的,土家人就这样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小语:热闹欢腾的土家新年让记者动心不已,好想回家,好想过个热闹的新年!
D.拜年就拜猪圈门
提示语:怎么连猪圈门都要拜,你相信吗?
关键词:祭品、猪圈门、有头有尾
居住在渝东门户的巫山人,在新年用“拜猪圈门”这一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来年的期望。
庙宇镇原名大庙,地处长江之南,距巫山县城约120公里。年过60的当地人赵本林给我们讲述了“拜猪圈门”的春节民俗。
每年除夕一大早,老赵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猪圈打扫干净,然后给圈门神准备好祭品。祭品非常奇特,是一个嘴里塞着猪尾巴的腊猪头,意味着家人在新年里有头有尾。
拜圈门神时,一家之主的老赵端着猪头走在最前面,爱人紧跟其后。夫妻两人站在约距猪圈门两米处。老赵将3根香烛插在猪圈门上,在圈门边放置的火盆内烧上一叠纸钱。鞭炮顿时响起,把圈里的猪吓得直哆嗦。
此刻,老赵双手端盘置胸前,头向猪圈门拜3下,然后把盘子放在圈门上,嘴里念叨一些吉利话,预祝来年家畜兴旺。大人敬拜时,孩子们通常跟在老赵身后嬉戏,盯着猪头笑个不停,不时说上一句“好臭哦”。
仪式完成后,把腊猪头丢入锅中煮熟,一家人高兴地吃着猪头过新年。
小语:拜猪又吃猪,嘻嘻,人类的心理活动真是难以理解!
E.拜年只拜丈母娘
提示语:不是重女轻男,绝非性别歧视。
关键词:初一、丈母娘、视而不见
正月初一是土家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女婿必须陪同,这是渝东南土家族风俗。
若是双方还没结婚,男方也可以要求到女方家拜年。这时的女方可要考虑仔细,要是同意了男方的要求,就等于同意嫁给对方。
到丈母娘家拜年,土家女婿非常慎重。土家人不喜欢攀比,但有两件礼物是女婿上门时必带的:一个女婿亲手舂的6公斤重的大糍粑,还有一个完整的猪头。糍粑和猪头代表女婿的孝心,以及要好好对待妻子的承诺。
迎接小两口的,除了老丈人可以是家里的任何人。老丈人不仅不会出来迎接,就算在家中见到女婿,也会视而不见。女婿不理睬老丈人,才表示对女方娘家的尊重。
女婿进门,首先要把大糍粑和腊猪头交给丈母娘,然后同妻子一起给丈母娘磕头拜年。丈母娘先让小两口喝茶,然后会递给女婿一双自己亲手做的鞋子,表示回礼。
这双鞋子大有学问。要是鞋子做工精细,质地考究,就表示丈母娘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要是鞋子大小不一,做工不精致,则表示丈母娘对女婿有意见。女婿就要暗自加油了。
这种土家风俗在渝东南只有少数村落还有保留。
小语:唉,这年头,毛脚女婿不易当啊!
F.团年吃“叫饭”
提示语:在梁平县,春节团年吃“叫饭”是传统。你知道什么是叫饭,又该怎么叫吗?
关键词:团圆、叫饭、祭祀
梁平县袁驿镇多湖广移民后裔,每到除夕,大家会到本族的长辈家中吃团年饭。吃饭前得“叫饭”,这是后人对故世先辈的一种朝拜和祭祀。
吃团年饭前,屋外首先燃放鞭炮,家族成员全体起立,不准大声喧哗。
一家之长先倒半碗烈酒,再亲手盛几碗米饭,再把筷子分发碗边,紧接着高呼先辈们的名字,如“请姥姥用饭,请家爷用饭”。此刻,长辈们原本微红的眼圈会悄然落下思念之泪。一屋人也会跟着主人轻声叫上数声,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整个过程约三两分钟。
叫饭中,边角处还司职一人专给先人烧纸钱,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通知先人查收“过年钱”。
呼唤名号之后,一家之长手捧酒碗,弯下腰身,将酒轻轻撒在地上,接着将起先舀入碗中的饭倒回锅中后,一家人开始动筷享用这顿丰盛的团年饭。
年是年年过,饭是年年叫,这祖宗传下的规矩,谁也改变不了。享受现代生活快乐的同时不能数典忘祖,叫饭也是中国团年饭的一大特色。
小语:祖先们英灵有知的话,一定会和子孙们同乐。
回答者: xcsgjv - 举人 五级 2-6 15:27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
4、描写武胜的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武胜,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枝头满挂。家乡风景美不胜收,尤其是印山公园,唐家大山,让人们难以忘怀。
走进印山公园,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向右走,你会看见一座六角的宝塔,共八层建筑。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和朱红色的墙,再塔两旁两只雄伟精致的石狮子,正威武而又镇静地蹲着,好像是在守卫着这座宏伟瑰丽的塔。不由得让人感到敬畏。夜晚时,塔上的灯都陆续地开放了。远远望去,这些灯像无数的星星在闪烁,而近看则是五光十色,壮观辉煌。
印山公园美而壮观,公园下方的嘉陵江也很美呀!白天,碧绿碧绿的江水非常清澈,能倒映出江上和江岸的景物。江水不时“哗啦哗啦”地拍打着岸边的沙滩。阳光洒在江上,微风拂过江面,江水泛起粼粼水波,耀耀闪光。中午,太阳把碧绿的江水铺了层金粉,看起来金灿灿、黄澄澄的。微风拂过,仿佛有千万条金色的鱼,跳呀,窜呀,撩得人心花怒放。夜晚,一丝丝夜风迎面吹来,掠过清澈的江水,又匆忙的去亲吻那远方的灯火
游览了印山公园,嘉陵江,我们再来到唐家大山看看,树木长的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这时,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草地上。秋天,秋风瑟瑟,落叶在林间飞舞,树上结满了香甜可口的果实。冬天,像一位美丽而又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洁白无暇的面纱,送来阵阵刺骨的寒风,又把她那精致的竹篮拿了出来,将里面的朵朵雪花倒了出来,让整个树林披上了银色的时装。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她山明水秀、风景优美。让我们记住祖国的西南方点缀的这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武胜吧!
5、武胜的风俗收干儿子有啥讲究,送什么礼物
银碗,银筷子,银勺子,有钱的金的。红包就随意了,或者买个小金锁
6、各地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羊眼包子的来历
回民很讲究饮食卫生,智慧勤劳的回族妇女能做出许多独具风味的特色食品,大家知道的有馓子、牛肉拉面、油香、手扒羊肉、“夹板”等等,如果您能在回族人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生节和圣纪节到回民家中做客,定能一饱口福,大开眼界。
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品尝回民羊肉包子铺的羊眼儿包子。康熙皇帝走进羊肉包子铺,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向康熙皇帝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佯装要吃包子。掌柜的无奈,只好说:“爷尝脸,一定要吃,那请少等会儿。”不一会儿,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昧道鲜美,质地不一般。但是,康熙帝左找有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有罪不敢欺瞒: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象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
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羊眼儿包子做法并不太难。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白面切好,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碱,揉和均匀。选用肥嫩绵羊的上脑剁成馅,加入水发干贝丁、玉兰片丁、葱、姜汁,把馅打成后,再加入香油和少许盐,现包现蒸,每个包子的个头儿如“羊眼儿”一般大小。另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精白面粉和好,不放白糖,放适量碱,搅和匀适。羊肉馅同上,加配料水发虾仁丁、水发木耳块、葱末、姜汁、盐、香油等和搅均匀。包的大小与蒸发和前一种完全一样。
7、求证:武胜习俗
民风民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
来 历: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