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过年风俗作文
1、临海正月初一的习俗的作文有什么的风俗
临海特色习俗十五元宵十四过----喝糟羹
临海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在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中临海有与其它地方不同生活习俗。
临海的元宵节最特别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四夜喝糟羹的风俗,就是家家户户吃糟羹,如何烧糟羹,是先在锅里炒好肉丝、冬笋粒、芋头,香菇、木耳、虾皮,豆腐干、油泡、豆麺、川豆板、芥菜,之类,再用米粉调水,烧开,调成糊状,即成。味道鲜美非常。
此时天气寒冷,一次搅好好几锅,能吃上一周。再吃时,稍一加热,即能食之,十分方便。作为临海人大家都非常喜欢吃。
你们一定好奇得问,为什么有这种风俗习惯。老祖宗传下来风俗,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临海县志》中都说:“相传自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
2、过年习俗的作文300字
春节,是农历复正月初一制,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18年春节的到来。
3、临海民风民俗的作文
热闹元宵
孙新茹
在我记忆深处一直有颗星星在闪烁,它永远也不会失去光彩。
那是在太原过元宵是的情景: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灯火辉煌,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整个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店铺里堵得水泄不通,望着这热闹劲,我不禁想起了唐寅的《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我忘乎所以地吟诵了起来,却毫不发觉姐姐以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的后面,“呦!表妹好雅致,这样看有什么意思,咱俩不如去逛逛?”“好呀好呀!”我连忙拍手叫好。
来到街上我们也融入了这个热闹的气氛里,姐姐拉着我走东蹿西,一路逛下来,我们发现了不少灯笼,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让我垂涎三尺,有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有清一色的,有用玻璃做的……在广场中央,有一支做工精美,巨大的走马灯,这只走马灯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远处的夜空中鞭炮齐鸣,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时,吐露出“元宵节快乐”的五个醒目的大字,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元宵又增添了几分韵味,那一盏盏美丽的莲花灯,帮人们传递幸福安康。
元宵的一切都是那么吸人眼球,但我却享受做花灯的过程。
做花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挑选好竹子是关键,竹子的好坏直接决定花灯的成败,不过我只会说说而已,这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实战经验丰富的姐姐了,竹子挑好,框架也准备好了,我可不能闲着这刺绣就交给我了,你可别小看我,我可是卧虎藏龙哦,说得轻巧,实践起来可难着呢,不是刺错了就是刺反了,反正就是漏洞百出,经过一番周折我可算是完成任务了。“嗯,不错不错可以买个好价钱了。呵呵”
在这一天,纵使有多少不愉快,也一扫而光了。
评: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太原过元宵节的习俗。节日大街张灯结彩;节日的走马灯让路人驻足观看;做花灯的过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幕幕在你的笔下描写得活灵活现。是一篇难得的优秀习作。
各具特色的服饰
王苗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 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和服和“韩袍”,抓住服饰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让我们领略了绚丽多姿异国风俗。要是多些传说或作用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端午赛龙舟
杨成奎
说起赛龙舟我想大家都是耳闻目睹过的,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划龙舟比赛就快开始了。
小河两旁人山人海围满了观众,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谁输谁赢。龙舟争先恐后的划了出来,3辆龙子实力不分上下,选手们整齐的划着船桨“一二一,一二一”站在船头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他拿着手上的鼓锤铿锵有力地敲着,鼓为自己鼓舞士气。
岸上的观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边心急如焚地喊着加油,小河上选手们不一乐乎的划着,他们听着观众们强烈的耐喊声,顿时变得充满了信心,更加迈力的划着,锣鼓声变得越来越响,船桨划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河水被搅得汹涌澎湃飞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河水凶猛地向河岸拍击,选手们越战越勇。就在难解难分之时,蓝队,使劲往前划着,最后一举拿下冠军,其他两队虽然输了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向蓝对庆贺。这时鞭炮齐鸣,人声沸腾为冠军颁奖的,时候到了欢呼声呐喊声,鞭炮声是是这次龙舟大赛上最富有动力的的交响曲。
河水平静了下来锣鼓与鞭炮消失影去。刚才热闹的气氛渐渐变淡,隆重的龙舟大赛拉下了围幕。
评:开头直奔主题,“锣鼓声声,鞭炮齐鸣”不见其景,先闻其声,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气氛,第三段更是把赛龙舟的场面推向高潮,热闹的欢呼声呐喊声似乎还回荡在我们的耳畔,结尾自然、简洁令人回味无穷。
白族
徐梦婷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从介绍白族的地理位置入手,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白族的服饰,紧接着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突出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让人一读就喜欢。
藏族的“雪顿节”
赵路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在慢慢地盛开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当然,藏族这朵“鲜花”,已开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顿节。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4、临海传统文化作文300字
、
临海传统文化
在春节,远方的游回归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出门打工的父亲带回一年的血汗钱与妻儿团聚。与外国的节日相比,甚至与中国普通的节日相比,春节更突出一个家,反映了一个情。家是所有家庭成员的港湾,情是维系家人的纽带。
除了这份浓浓的亲情之外,春节还代表了喜庆,代表着吉祥兆头。从家家户户放鞭炮、谢年,到舞龙舞狮闹新春,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中国大地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正因为传统,就有着传统文化的影响。
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台州虽然地域不大,各地春节习俗可不少。台州人过年过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风、民俗?作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5、临海民俗
临海民俗风情: 1.满月和周岁 婴儿降生满月时,除了压寿银剃头外,同时要准备许多粉饼,该饼是放在木模中即出,贴在粽叶上,分送左邻右舍及婴儿外婆等亲邻与大家分享添丁增口的喜悦。婴儿长到一周岁,家里要包很多的粽子,这叫对周粽,分赠邻居们。还要挑到外婆家,与外婆家及其左邻右舍们分享。外婆则要为小孩送来新衣裤,新外套,互相庆贺。 2.拜岁 青年男女结婚后,男的在其妻子陪同下,带着礼物,去拜遏女方家亲近长辈及岳父母。拜岁之前,有个前奏活动:在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以后的――十天内,择一吉日,往女方家中送礼物,叫送“年计”。送年计,一般是由新郎的兄弟代劳。所送的礼物,装在一种叫“庆篮担”的器具中挑去――庆篮担是竹茂编成,圆形,每只分三格,每格可任意拿下,一担共六格。在其内放猪蹄膀、荸荠、五色果(瓜子、花生、白果染成红色),生猪肺一个,方糕、鱼鲞等。送的人当天即返回。此礼物一般只送一次。以后要送,就没有这么隆重。 男方家通过送“年计”后,转眼间拜岁的日子便到了。这个日子,是不能随心所欲,想哪天去就可去的,有严格限制的。头一年,要在正月初四去,初六吃过中餐返回。所带的礼物是3-4公斤猪肉,并视女方多少位长辈,准备相应的几对红纸包。红纸包共两个为一对,一个内装约0.5公斤白糖,另一包内装0.5公斤桂圆或0.5公斤莲子,包成梯形。还要带上两根以上或几捆甘蔗。到那边,甘蔗分段分赠邻居小孩吃。收到礼物的长辈们,则分别准备酒席,宴请新女婿,并馈赠见面钱。女婿返家时,丈母娘准备糯米圆让他带回,以祝团圆。带回的圆,也要分赠给邻居尝尝。 联第二年是正月初六去,初九回。这次礼物也简单些,仅为2-3公斤猪肉,几根甘蔗,但是由于结婚近一年多,许多新婚夫妇多养有小孩,这次是带着小孩去的。小孩换上新衣,背上绑着一只碗,一双筷子并一本旧通书(历书),意思说小孩讨饭的,命贱,一路顺当平安,无关无煞,避邪吉祥。做外婆的,见女儿女婿带着外孙,高兴得不得了。但女方家亲长辈们又一次破费了:各自用红纸包着一些钱,用大红丝线扎住,挂在小孩脖子上,叫压岁钱,是迟到的压岁钱。 第三年,又比第二年更简单。带上几公斤猪肉即可。出行的日子也由男方自定,大都选三六九这三天中的一天,当天去即回,或住一宿。经过一连三个正月的拜岁活动,以后不再行礼仪了。 3.回门 从前,较多男女青年,是选在秋收后的农历十至十二月这段时间内,举办婚礼。女的在夫家生活一段时间后,第二年的正月拜岁时回趟家,这是短暂的1―2天。等到四月问,她带些礼物,辞别翁姑丈夫,正式到母亲身旁“度假”了。这便叫回门。这次度假,时间挺长。但在这长假中,女的不能随意返回夫家。非要等到八月的某个吉日,男的准备猪肉、方糕、馒头等物品,挑到丈人家,将妻接回。妻子回夫家,也不是空手,丈母娘为女儿准备了:木制脚踏纺车一具,纺车上套着包有红纸的特大棉丝纬(线)一对,织些麻用的竹丝编的空篮一个,表示到了夫家,也不要忘却纺棉织垄(麻)的劳动妇女本色。同时还带回视丈夫家大小人,并根据其足型,每人送一双布鞋子,叫回门鞋。通过这次回门后,新媳妇回娘家的时间与次数,就无限制了。 4.移过屋 移过屋一般都要选择好日子,特别从旧房搬到新屋居住。移过屋都是早晨天没亮时移过去,移过屋时事先要砟好新竹,做好竹撑(晾衣服用的竹竿)、竹桁(竹竿),晨起烧好一锅饭四盆菜一碗羹,菜要有烤头鱼,意思是有靠身。将烧好的饭(连锅带饭)和菜一起放进脚箩里,另一头放火甑(火炉),俗称“火种”,意思是薪火不断。出门时先打三冲炮仗,家人一起手提灯笼、火种、竹撑、竹桁送到新屋。进屋时先打三冲炮仗,并将两盏灯笼挂在门口,将竹撑靠在新屋,竹桁横在竹撑上。意思是新人家会撑(发财),会兴旺。然后把挑过去的饭菜摆好合家在新屋吃早餐。盛饭要倒边,并且不能吃完,意思是一家人有吃有剩。 旧时移过屋不通知亲朋好友,意思是不向亲朋好友讨人情;但现在移过屋要办酒,择好日子后要通知亲朋好友前来贺喜。“上屋搬下屋出脱一箩谷”,意思是移过屋要花钱财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亲朋好友来贺喜时要送米面和红包. 5.春节 春节是岁时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俗称“过年”,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初八止。传统上把初一至初三视为正年,而节日活动则从除夕,甚至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期间的各种习俗性活动,都和欢度新年有关。 旧岁农历十二月三十(小月甘九)晚上,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凡外出打工、做生意等,无特殊情况的都尽量在这一天前回家。最后的也要在除夕前赶到,合家欢聚,坐着“守岁”。同时,也讲究团箕、米筛、糠筛、脚箩成双结对,以图吉祥。家人欢聚一堂,坐着“守岁”。长辈照例要给儿孙辈压岁钱图个吉利。时间一过子时,家家户户大门洞开,数不清的爆竹和烟火同时爆响,俗称“开门炮”。旧时“开门炮”为了辟山魈恶鬼,到了现代,其中所含的迷信观念已很淡薄,只是代表“除旧迎新纳吉”和“吉祥兆头”的意思。 “打炮仗,接天地,泡晨茶”是新年晨起三件事。接天地时在八仙桌上放茶、果、米三碟,摆好香炉,点香烧烛。接天地又称接年,意思是祝愿旧年换新年,一年好一年。 按照传统习惯,初一这天穿新衣新鞋,一般不远行。出门访友的也只在本乡、邻里间往来,互相用吉祥的话道贺,有的一起玩耍,有的结伴上殿拜佛,保佑一年平安、四季发财。 春节一开始,村民们就不下田干活了。等到正月初四这天早上,村里由头人负责,到处鸣锣,表示休息期已过,可以下田,可以弄出较大响声的活动,如槌打编织草鞋用的稻草,可以舂米等活动。在这以前的三天,任何会发出较大响声的活动是禁止的,但放烟花爆竹是惟一的例外。大年初一要吃得好,意思是一年之中第一日吃得好,今后就会吃得好,一般吃的都是猪肉、馒头、年糕,有些也做“糯米圆”吃,以示团圆。初一这一天,过去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乎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但到了现代,不扫地、不落水、不动刀、不劳作、不经商的禁忌已逐渐破除。 正月初二开始,晚辈们带上年货礼品走亲串戚,向长辈礼拜,俗称“拜岁”、小孩出拜外公、娘舅、娘姨等戚族,女婿拜望岳父母。尊长要给小辈分钱,叫“压岁钱”。为接拜岁客,家家户户长辈都要在家里备好桂圆、红糖等茶泡。拜岁客来了,先用茶招待,茶有桂圆、荔枝、红枣等,但拜岁客一般不吃“茶泡”,即不吃茶中的桂圆、荔枝等,只喝几口清茶,最多喝三口,俗称“吃茶泡,呒娘教”。但现代讲究卫生,旧俗被除,一般都吃完茶泡。吃了茶后,再请吃炒米糖、橘、花生等糖果,吃过糖果还吃点心――“浇头面”。中饭或夜饭还要吃菜喝酒。 正月初八俗称“上八”。过了上八,民间新年礼拜活动就算告一段落。 6.婚嫁 婚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婚礼仪,则是人生的一大礼仪,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婚姻习俗,并一代代延续下来。这里记录了涌泉地区在旧婚姻习俗中几个有影响的议程。 提亲与小定 男女长到15-17岁或更小些时,便有媒人上门,根据男女两家家境,撮合成亲家。如双方家长同意,不管俩青年如何,即由女方家长请算命先生根据姑娘出生年月,以干支的组合,写成一般人看不懂的八个字,即年月日时,用二个干支组成,叫“八字”。男方家长将姑娘年庚八字与自家儿子的年庚八字,合计一下,如合得上,无大犯忌,双方婚姻关系,就将定下来了;或有女方从暗中打探一下男青年的为人,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如无大碍,通过媒人,告诉对方双方认同,于是,男女青年就将结为终身伴侣了。这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了。做儿女的根本无权表态。双方亲事既允,就要进行“小定”。所谓小定,就是择一吉日,男方买些衣料,通过媒人,送给女方。这样,这门亲事,就算正式定下来了。 送日子与婚前准备 经小定后的若干岁月。男已长大,女已及笄。先由男方家长向媒人提出,意欲择某月某日完婚。媒者将这一信息告诉女方。女方提出要聘金(多少钱币)与聘礼(猪肉与糕)。其聘金多少,视家庭情况而定,男方一般均不推拒与讨价还价。 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金后,就着手准备嫁妆。嫁妆一般为姑娘嫁到男家后生活必需品与一般的日用品。男方则修整房屋,该修的修,该粉刷的粉刷,作为结婚新房。 迎新娘 吉日既定,双方都要请宾客。事先男方于吉日前将百来斤猪肉、百来斤大米或麦粉做的糕或馒头送到女家。女方宴客是吃早中二餐,气氛较为平淡。男方则热闹非凡:吉日的早一天,就准备宴客,是早餐。男方在是日凌晨,以猪羊供天地,感谢天地给百姓们以丰捻的万物。所以叫谢天酒或闹房酒。也在这天,女方的嫁妆,如被帐1日用品等,都由男方派去送猪肉等人带回,送到新房中摆放。其中,用红麻布做的大麻布袋,放的却是一双新马桶。桶内放五个红鸡蛋及一些由红枣、染红的花生、瓜子、桂圆及染红的杏(银杏果)五样组成的五色果,象征团圆与早生贵于及五子登科等吉祥含义。这双新马桶在洞房之夜,应由新郎的弟弟或弟辈专送入洞房。 当吉日莅临时,由男方请来的乐队,雇来抬花轿的人,吹吹打打。这时,媒人与男方请来的两位小姑娘叫“陪姑”的,一道跟随其后到女方家迎新人。 姑娘在家需经过梳洗打扮更衣,又称整面开额,即由年长的妇女,用双股丝线将新人脸上的面毛逐一除去。并拜别祖宗长辈,告辞父母兄嫂,由媒人同两位与新娘同龄的姑娘(也叫陪姑)搀扶登轿,又一路吹吹打打,鼓乐喧天,直奔新郎家。新郎家此时也热闹非凡。对联、门联、双喜字到处贴得像红色的海洋。新娘乘坐的花轿到大门后,再由媒人与四陪姑扶下,跨过红旺的火盆。此时,新娘须走在由互相传递着的红麻布口袋或草席上,一直到新房。它象征着生活红火,代代相传。 拜堂 新娘到新房中的床沿坐定后,先稍事你休息,而后吃些点心。再在陪姑陪同下,来到中堂,面东而立,与面西而立的穿戴一新的新郎,相向而立。听司仪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其时一对新人须听令执行,不过其态妞妮。夫妻对拜时,新娘先向新郎行礼,意思是我终身托付给你了。新郎回行一礼,以后一切家务有劳操心。礼成后,一对新人与客人们入席开筵。这场酒席,也叫洞房酒。 闹洞房 吃过酒席后,新娘仍回新房,倚床而坐。宾客们酒醉肚饱后,大多各自回去歇息。唯有年轻人则涌人新房,尽情媳戏,向新娘要糖果,要红鸡蛋,要新娘给点香烟,甚至什么话也能说出来,使新娘难堪,叫“闹洞房”。 子夜时分,则是送洞房的时刻。这时又搬来一席酒肴,一对新人、陪姑及新郎的舅父辈又动筷吃了些。当新人饮下交杯酒后,闹洞房的家人们就陆续退出,仅留一人在场唱洞房经。并待洞房经念结束后,即离开新房,随手带上新房门。结婚高潮就告一段落。 吉日后的转天中餐,仍备有酒席,再请宾客,叫“三日酒”,或叫“送客酒”。席前,尚有“拜三日”的习俗,即长辈要送给新娘见面钱,通过新郎新娘跪拜形式,归新人囊中。 有些家庭,结婚后的第三天,新郎在新娘的陪同下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拜见岳父母,叫拜岁,女的则叫“回门”。从此热闹非凡的结婚礼仪过后,又恢复到原先平静的生活中. 7.元宵,中秋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但本地都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 元宵节是灯节,以张灯、观灯为主要活动内容。挂灯一般在十三、十四两日就开始,或挂五夜,或挂二三夜,十四这一夜是高潮。家家户户不论贵贱贫富,都在门前悬挂彩灯。元宵观灯是节日生活的一大乐事,小孩在这一夜更为快乐、活跃,他们手提小花灯等穿户走巷,或手牵毛兔灯,喧闹追逐,直到深夜还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这一夜每户人家的房间都点灯插烛,称为“间间亮”。 元宵夜还有吃羹的习俗;所谓吃羹,是先在锅里炒好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蛏、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菠菜之类,再米粉调水,烧开成糊状即成。由于原料品种多样,吃起来非常鲜美。晚上还吃甜羹,是用山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肉等做成。相传唐尉迟恭修台州城墙时,天气特冷,时常滴水成冰。但是,筑城的将士仍衣衫单薄,眼看难以支持下去。这时,老百姓为慰劳筑城将士,纷纷将自己家中平时舍不得吃的大米、酒糟等食物拿出来,而后将这些食物拌在一起,再加上青菜等物,待煮成粉糊状时,再取出来送到筑城工地上。这种食品不但味道好,而且糟增添热量,起到御寒作用。老百姓称此食品为糟羹。这一天,是元宵。后来,随着时间变迁,羹中还拌有少许猪肉丝等物。元宵作十四,是元代时,因方国珍的娘初一十五是吃素的,故将元宵提前一天,并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延后一天,改作八月十六。目前,全国惟有宁波、温州、台州三个地区有此习惯,这 三地都受过方国珍统治。
6、过年习俗作文500字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不懂继续追问,望采纳,谢谢。(*^__^*)
7、临海的春节作文500字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最喜庆、最温暖、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临海是一座千年古城,它所积淀下来的传统习惯自然丰富、精彩。
临海的春节,实际上从十二月廿四就开始了,要到过了元宵节才能算是把年过了。老人们有句顺口溜:“廿四掸蓬尘,廿五赶长工,廿六做馒头„„”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就算是城东的大田和城西的白水洋都不一样的,所以走亲串友还要非常注意规矩,不然怕是会闹出个大笑话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扫尘, 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廿五赶长工”的意思,就是不管是经商的种地的做工的,都要停下来了。廿六就开始准备年货了,然后开始请灶神谢年等活动。在农村,每一家都有灶神,灶神就在火灶上方,老式的火灶上还为他特地做一个佛龛,灶神可以是一张手写的方红纸,也可以是一张印着财神样的贴纸,我在外婆家看到的是一块瓷砖的质地。灶神的佛龛边也要贴对联的,一般是“上天报喜事,下界报平安”横批可以是:“五谷丰登”或者“六畜兴旺”或者就简约到“吉祥”两字。字数不在多少,但是其意义深远,含义深刻。一年就要过去了,感谢灶神每天为我们带来可口的饭菜,于是在一年就要过去的时候,要在灶神前焚香,然后盛一碗包有糖馅的糯米圆。请过灶神之后大家才开始吃饭。谢年主要是感谢上天一年来的保佑与恩泽,并许愿以祈来年。一般是要去土地庙的,在农村,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土地庙,保佑土地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各家去土地庙插烛焚香烧纸钱,供上猪羊,然后跪拜。时常在外的人们,在这里聚首,也难免进行相互问候,话题对路的,便直接聊开了,待到家人在一边催促“可以打炮仗了”才笑着约“有空再聊”。
8、临海的春节 作文 怎么写
不知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